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范文第1篇

如今,有了自己的家,不用再睡硬邦邦的学生宿舍床,可是,一个人的时候,还是会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还是会思念远方的人。想着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想着在外面的他,是否吃得好,睡得好,想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我想,这个时候,思念的滋味是甜中带苦的吧。

有的时候,也会思念远方的朋友,想着我们一起走过的纯真岁月,想着我们一起说过的悄悄话,想着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岁月,想着如今的我们已经许久未曾联系了。我想,这个时候思念的滋味是甜蜜带着无奈吧。

原来,思念的滋味,像极了生活。有着酸甜苦辣,五味俱全。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范文第2篇

摘要“诗味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魏晋六朝钟嵘的“滋味”一说具有重要意义。钟嵘不仅将“滋味”当作诗美标准明确提出来,还赋予“滋味”抒情丰富生动、形象鲜明可感、文辞绮丽华美等内涵。这些内容既切近诗歌的本质特征,又便于人们在创作和鉴赏时加以把握。可以说,钟嵘之“滋味”开启了中国古代诗味论的新篇章。

关键词:钟嵘 滋味 审美内涵 美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西方美学家们都将视觉、听觉视为审美器官,而排斥味觉、嗅觉。苏格拉底说:

“如果说味和香不仅愉快,而且美,人人都会拿我们做笑柄”。

视、听、嗅、味同属人们的感觉系统,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待遇”呢?中世纪圣 托马斯 阿奎那说:

“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都是与认识关系最密切的,为理智服务的感官”。

显然,阿奎那是在肯定视、听直觉的认识功能及理性特点的基础上,肯定了它们与美的联系,这样的观点得到了西方美学家们的普遍认可。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并没有将由视、听直觉产生的快感与味、嗅、触三觉引发的快感相分离,而往往“五觉”并提。日本学者笠原仲二指出:

“中国人最原初的美意识就起源于‘肥羊肉的味甘’这种古代人们的味觉的感受性”。

中国人独特的直觉感悟思维,促使人们自觉将饮食之味的感官享受与抽象的美感享受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了原始的美意识。这就是中国古代“诗味论”产生的重要根基。

“诗味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人们通过概念间的类比、词语的移用,以“味”论政、喻德。魏晋六朝,文学观念逐渐独立,陆机开始明确地以“味”论诗文,有“阙大羹之遗味,同朱弦之清汜”的说法,其后刘勰以“味”论文、以“味”品诗范围更广,“味”的用法也出现了分化:有作为名词,揭示作品自身审美特征的,“儒雅彬彬,信有遗味;也有用作动词,指称审美鉴赏活动的,“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文学理论是人们对于文学现象的自觉反思与总结,它源于人们对文学现象的认识,最终又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考察陆机、刘勰对于“味”的运用,我们发现,他们以“味”论诗几乎都是一种总括性、感悟式的表述,“大羹之遗味”并没有脱离类比修辞的方式;“余味”也好,“味之必厌”也好,也都没有对“味”的具体内容做出相应的分析。人们对“味”的认识停留在笼统的、模糊的层面,要指导创作或鉴赏恐怕难以实现。这种状况一直到南朝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出现后才有了改变。

钟嵘明确地把“滋味”当作品评诗歌的重要标准。他在《诗品序》中说:

夫四言,文约意广……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

钟嵘认为四言诗“文约意广”、“文繁而意少”,难以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五言诗之所以合于世俗,正因为它是各诗体中最有“滋味”的。可见钟嵘是把有无滋味视为品评诗歌最重要的标准。与之相应,在文学创作上,钟嵘认为只有那些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诗歌才是“诗之至也”。

这样的标准显然不同于儒家,孔子认为学诗的目的在于用诗,“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钟嵘关注的是诗歌感动人心的魅力,即作品有无滋味以及能否使读者感受到这种滋味。这种对实际功利目的的超越显示出对艺术价值的深刻洞悉。

钟嵘把“滋味”当作诗美的重要因素,以能否感染、打动读者的标准来衡量诗歌,体现了一种以文学的方式对待文学的态度。正如徐岱先生所说“文学不是让人以批评的名义进行研究的,它要激起文学读者的情感反应,欣赏只能是一种情感间的对话与交流”。

确立了标准,也就指明了方向。那么,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有“滋味”呢?在《诗品 序》中,钟嵘不仅提出了“滋味”这一总的诗美原则,而且还通过对“滋味”内涵的阐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味”这一美学范畴。

第一、钟嵘“滋味”说强调诗歌的情蕴美。他认为只有那些能抒发人们丰富复杂情感的诗歌,才是最有“滋味”的。

从词的构成来看,“滋味”一词的意义是由“滋”和“味”两个语素的意义合成,但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却有一致与非一致的不同表现。在“有滋有味”的说法里,“滋味”是同义语素的组合,词义与语素义表现为一致的关系;细究本义发现,“滋”与“味”两个语素的本义并不完全相同,《说文》对“滋”的解释是“益也,从水兹声”,形容水充盈溢满而出的样子。“味”的本义是:“滋味也,从口未声”,指的是食物合于口感的特性或是人对于食物的感受;可见“滋味”除了基于饮食文化味道、味感的相关特征外,还有其内在构成丰富、生动的含义。

运用于诗学领域,《诗品》从诗歌的抒情内容及表达效果方面给予了相应的诠释。在钟嵘看来,诗歌的本质就是要言志抒情: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蒴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在此,钟嵘不厌其烦地列举了一系列充满豪情意气、激荡人心的事件,他认为其中之意、其里之情,惟有通过诗歌这种形式才能得以尽情抒发和宣泄。钟嵘将“展义骋情”作为诗歌的基本内容,在《诗品序》里他直接指出:“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即诗歌乃抒发性情之作,不必过于看重用典。钟嵘之“滋味”正是在诗歌“展义骋情”的基础之上提出来,包含了诗歌丰富生动的内容。

钟嵘将“展义骋情”视为诗歌的基本内容,与先秦以来的“诗言志”说一脉相承。强调诗歌“吟咏情性”的特征,这与儒家注重诗歌之政治、伦理教化内容显然不同,体现出了对文学本质的深刻认识。

第二、钟嵘论“味”,突出了诗歌的形象美。他认为诗歌只有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才是最有“滋味”的。

五言诗何以能成为“众作之有滋味者”,钟嵘以否定的句式做出最为肯定的回答:

“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

也就是说,五言诗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细致入微而又鲜明生动,所以才最有“滋味”。相反,玄言诗清谈玄理,缺少生动可感的形象,“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没有感染力。

诗歌怎样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钟嵘认为只有将鲜明的形象与深邃的意旨有机结合、形象优美而又含蓄蕴藉、言近旨远的诗作,才会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才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钟嵘提出了“宏斯三义,酌而用之”的创作主张。“赋、比、兴”是《诗经》“六义”中的“三义”,汉代儒学的解释强调诗歌讽喻美刺的教化作用。钟嵘则从创造诗歌艺术美的角度阐明其意义。“赋”本是直接铺陈的意思,而钟嵘却强调要“寓言写物”;他将“比”明确为“因物喻志”。“兴”本是起兴、引譬连类,他却解释为“文已尽而意无穷”。钟嵘对“三义”的独特阐释,表明其借物象以抒情言志,寄情思于形象的创作要求。

阮籍诗位列《诗品》上品,钟嵘评价其诗作既有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在目前;又有深远旨趣,发人幽思,能使人“味之不倦”。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这是阮籍《咏怀诗》的第一首,诗中弥漫着诗人那浓得化解不开的“忧思”,这忧思究竟是什么,作者并没有言明,只将无形的愁思化为直观的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发端“夜中”两句,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夜阑人静之时,人们都已酣然入睡,惟独诗人无法入眠,只能借琴声来排遣内心的忧思。“薄帷”两句写景,明月、清风、帷帐、衣襟,都是诗人身边实景,触目所见皆是忧愁和寂寥。“孤鸿”两句写旷野丛林,鸿号鸟鸣的凄凉景象。“孤鸿”给人失群无依之感,而“翔鸟”则又令人生出无处栖息之哀。一个“号”字,一个“鸣”字,仿佛在传递一种哀切的情怀。最后一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徘徊月下,忧思不绝,没有希望,没有慰藉,惟有寂寞与悲伤。读后使人觉得其情可哀,其意深长,回味无穷,真如钟嵘所说“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第三、钟嵘从文与质两个层面展开对诗歌“滋味”的阐说,同时偏重于“文”这一层面,强调诗歌的文采之美。

钟嵘认为作品只有文质兼备才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才能成为诗中上品: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风力”属于文章“质”的层面,“丹彩”则属于“文”的层面。在钟嵘看来,诗歌创作能做到文质兼备的惟有曹植。他评价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而不群。”

曹植的诗既有风力之干,又有丹彩之润,故而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可见,“滋味”包含了对作品文、质两方面的关注,文是指有文采,是就诗歌形式而言。质是指风力,是就诗歌内容而言。在钟嵘看来,诗歌若能“体被文质”,就是最有“滋味”的。刘勰也主张“风清骨峻,篇体光华”,(《文心雕龙 风骨》)即文章要做到“骨”、“采”契合。钟嵘不仅从理论上认可了刘勰的这一观点,还从实践上找到了理想的典范。那就是曹植的作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见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是曹植为悼念被曹丕残害的好友而写的诗作,题为《野田黄雀行》。诗歌抒写自己目睹朋友遇难却无法相救的悲愤心情。诗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自己的特殊处境及满腔情怀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树高多风”、“海大扬波”足见环境之险恶;“见鹞自投罗”比喻亲友之罹难;“利剑不在掌”抒写内心之愤懑。“拔剑捎罗网”是对理想之渴望。诗风悲凉慷慨,可谓“情兼雅怨”、“骨气奇高”。从形式上来看,诗歌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巧妙构思,将自己深刻的人生感受和思想情感用具体生动、可触可感的形象表现出来,以形象感染人、打动人,可见其文采的华美,确有“卓而不群”之姿。

钟嵘以“滋味”论诗虽强调文质统一,但在实际的诗歌品评中却显示出对“文”的偏爱。比如陆机,钟嵘认为其诗虽气质羸弱,但是“才高辞赡,举体华美”,故而列于上品。而曹操、陶潜的诗歌,钟嵘则惜之“古直”、“质直”,故而分列于下品和中品,足见钟嵘对诗歌文采之美的重视。

无疑,钟嵘之“滋味说”是以一种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审美态度品评诗歌,今天看来,这种文质两分品评作品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因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形式的选择本身就包含了内容的因素,正如王安忆所说:“当你一旦进入文字,便也进入了内容”。钟嵘的贡献在于:使“诗味”不仅以一个笼统的诗美标准出现,而且还使之从个人感悟的品质中走了出来。通过文与质的具体分析,人们对于诗美的认识更加明朗。

总之,钟嵘以“滋味”论诗,既提出了明确的诗美标准,又揭示了“滋味”的具体内涵。抒情的丰富生动、形象的鲜明可感、意旨的含蓄深远、文辞的绮丽华美,这些内容既切近了诗歌的本质特征,又便于人们在创作和鉴赏时加以运用。至此,“味”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难以把握的诗美主张,而成了一个具有理论意义的美学范畴。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 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 袁行霈:《中国诗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6] 周振甫:《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7] 徐岱:《批评美学――艺术诠释的逻辑范式》,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63年版。

作者简介: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范文第3篇

你知不知道思念一个人的滋味,那就是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当中那些一颗一颗流成热泪,你知不知道寂寞的滋味?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你知不知道痛苦的滋味?那就是因为痛苦是因为想忘记谁?你知不知道忘记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欣赏一种残酷的美!然后,然后用很小很小的声音。说要坚强!轻轻的,狠狠的。天黑了!孤独又慢慢割着。爱很远了很久没再见了!就这样。现在的寂寞已让人忍不住泪流成河!

想来,该孤单时候孤单,该寂寞时候寂寞!没有谁知道,没有人听见我的失落。我又何必要吃苦果,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的。温柔的,又很疯狂的我,悲伤越来越深刻。在想怎样才能够让它停呢?我听着寂寞的旋律,走过寂寞的风景。这个寂寞的城市,有最最寂寞的回忆,还有寂寞的背影!

寂寞的结局,很难抛弃寂寞的气息!我们总是说得太多也许是想得太多,可能做的也很少。

总之,一切都是都是我们过去犯下的错!失去了什么颜色?遗忘了什么风格?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范文第4篇

因为思念,所以幸福。“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恋人是幸福的,彼此关怀,彼此体谅,他们的幸福是淡绿的苹果,甜蜜而又羞涩。纵使分开之后,隔绝一个世界,只剩下思念的线在牵挂着彼此,幸福也绝不会消失,他是精神的支柱,是爱的见证,也许,这种幸福带着闲愁,但幸福的甜美会消融这一切,会净化这份闲愁。

因为陪伴,所以幸福。生活中,我们不是一个人,有家人在陪伴,朋友在陪伴,爱人在陪伴。在我们经历挫折后,身后总会有一双有力的双手在支撑着我们,在我们熬夜苦读时,桌边总会一杯热腾腾的茶水,在我们考场失利时,耳边总会响起一声安慰。我们自身无时无刻都会有着陪伴,而这些陪伴,总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给我们带来一份感动,这些感动时刻在敲击着我们的心房,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因为成长,所以幸福。我们是在父母的庇护下茁壮成长,因为父母的操劳和关心,我们才显的有恃无恐。可终究是要面对现实,面对眼前的社会,我们不得不忍痛割爱,离开那温暖的翅膀,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途中不免经历坎坷,经历挫败,可在当我们重新站起,战胜困难时,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愉悦,也许,这就是幸福的滋味。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范文第5篇

我为你失眠,为你而品味这孤独的滋味,也许现在该听听那首《一起走过的日子》,“当初也许不自知,分开方知心极痴,有你有我有情,有生有死有义。不可猜测总有天意,而你却披上孤独衣,剩下绝望旧身影,去记得千亿伤心的句子...”我把这别离的忧伤和孤独的酒一起揉进我微醺的梦里。 在这个夜,就让我这么吻你.......

我的眼里出现了幻觉,仿佛是在那一百年以前,又象是在那一百年以后,象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又好像近在咫尺。在这半醉半醒的时空狭缝里,我听到一首悠悠的古老的牧歌。那感觉仿佛是在遥远的草原,他们应是一些孤独的饮者,他们在暗夜里唱歌、饮酒,他们看上去是孤独的,其实他们的心却充满快乐。他们的歌浪漫而又蕴满神情,我,醉了...

酒,饮到最妙处是微醺时候,身体同思绪一样轻飘飘的,带着无限醉人的遐想。孤独的人并不见得就不快乐,孤独的人并不见得是没朋友。孤独就象那叫古典的酒的滋味,需要珍藏那一百年的吻。孤独的声音是那些沙哑的歌手,苍凉的歌唱心中思念着的人,那神情的凝望情人照片的人,他的心可以把爱隐藏在最深处,一生一世,爱着那个也许并不属于他的人。

孤独是沧桑的滋味,酒也是沧桑的,它被埋藏了一百年,饮酒就是品味那孤独。我喜欢一个人,面对一只修长而玲珑的酒杯,然后拿出一瓶装潢素雅的酒,比如那“百年孤独”,而后抚摸那块质地粗糙的羊皮,就像在细数岁月的伤痕。酒是岁月的孩子,酒是文字的使者,酒是爱情的精灵。酒充满柔情,充满侠气,它让我思绪飘飞,可以充分的表达和倾诉我的忧伤。我真的不愿离去,我爱你...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唐山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

作文新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