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念家乡作文

思念家乡作文

思念家乡作文

思念家乡作文范文第1篇

2、我闭上眼睛,仿佛已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小溪慢慢地流着,发出“丁丁冬冬”悦耳的声音;旁边的野花为它点缀着;小溪中的鱼儿吐着小泡泡,使她充满生机;柳树妹妹低下头照着镜子为自己梳理长发;几个小男孩光着脚丫跑到小溪边蹲下来,手往河里伸着,捞小鱼呢!有些大人正在小溪边洗衣服呢!

3、小溪两边是绿油油的`田野,春天田野里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儿,引来了我们的朋友——蝴蝶和蜜蜂。我站在田野里,那一只只的小蝴蝶和小蜜蜂仿佛正在朝我招手,说:“你好,你好,你好。”

4、夏天,田野旁边的大树上有几只知了唱着歌“知了,知了,知……了……”

5、秋天,田野变成了一片金黄,仿佛是金色的海洋。

6、冬天,田野里白色一片,连大树也穿上了白棉袄,庄稼也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色棉被。

7、我慢慢地睁开眼睛,举头望明月,思乡之情更浓了,情不自禁地问:“月亮上的嫦娥姐姐,你是不是也想回到人间,回到自己的家乡。”嫦娥泪眼盈盈。

思念家乡作文范文第2篇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诗人,在包含忧国忧民思想的诗作中,也有思念故土亲人的思乡情感。“月是故乡明”一句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此句千古流传,成为思念故土亲人,忧国忧民的佳句。“月是故乡明”作为苏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创新导练第三专题,体现着这一单元的整体思想倾向。

1.背景环境

安史之乱爆发后,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老百姓为了逃避战争,四处奔逃,纷纷躲难,颠沛流离。当时,杜甫为了躲避战争,来到秦州,虽然暂时能够保住性命,但是心里仍然是满怀国难家忧,想起国家危机,亲人离散,顿时满腔悲痛。在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写下这首《月夜忆舍弟》,抒发了心头难以排解的忧国忧民、牵挂亲人的感情。

2.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的点睛之处在于一句“月是故乡明”。这句诗中虽然没有一个“思”字,没有一个“念”字,也没有一个“怀”字,但却充满忧国思乡的情怀。当时,杜甫因为战争的原因,分散在了洛阳、山东、河南这些战乱的地方,而且通讯也因为战争而被阻隔,杜甫与几个兄弟的联系完全被切断。杜甫非常担心兄弟们的生命安全,但却苦于自己无计可施,举手无措,非常懊恼。于是,只有通过回忆家乡的明月,回想起兄弟手足家中赏月的情景,心里才有一丝安慰。

3.杜甫的“月是故乡明”的赏识

自古以来,月亮就是人们对故乡怀念的寄托之物。古人喜欢看月亮、说月亮、写月亮,其实并非仅仅因为喜爱月亮,而是因为月亮代表着故乡,而故乡代表着亲人,故乡和亲人是人的情感之根。在古代,通讯落后,交通不发达,古人一旦离开家乡,有可能是与亲人永远的别离,与故乡永远的别离。但不管去到多远的地方,人对故乡总是会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每当月圆的时候,多愁善感的离家游子,就会仰望天空,通过诗歌描写圆月,寄托自己无法得到释怀的思念家乡和思念亲人之情。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是故乡明”,表面是赞美故乡的月亮,其实是表达自己担心亲人,牵挂故乡的强烈心情。自己不在故乡,连看到的月亮都不是明亮的。这样的明显的不合常理的写作手法,反衬了杜甫思念感情之深。

二、季羡林的望月追昔

表达思乡之情,即便到了现代,仍然有非常多的代表作品。其中,季羡林的思乡散文《月是故乡明》,成为了现代思乡散文的代表作。该散文以“月是故乡明”为文题,成为现代充满诗情画意的望月思乡作品的典范。

1.背景环境

季老通过《月是故乡明》,写出了很多童年的回忆趣事。之所以写的是童年的回忆,原因是童年与故乡总是融合在一起的。季老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描写都非常细腻,即使已经离家几十年了,仍然记忆犹新。这足以见得,季老对家乡的怀念的感情是有多么的深刻。

2.季老《月是故乡明》的分析

第一段,写作者对“月是故乡明”理解,认为所有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表达了一种大众普遍的心理感受。第二至五段,季老用比较大的篇幅描写了自己对故乡的回忆。即使在故乡只是待了六年,离家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光阴了,可是故乡的一切至今依然是历历在目,难以忘怀。第六至八段,季老描写了三十多个国家的月亮,可是全都没有自己国家的月亮那么圆,那么亮,表达了“月是故乡明”的强烈的思念家乡感情。最后,通过“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首尾呼应,点明主旨,在把全文推向高潮的同时,戛然而止,余音绕梁,发人深思。

3.季老的《月是故乡明》的思想赏析

季老的《月是故乡明》中的最后一句,“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成为了整篇文章的主旨。“月是故乡明”,引用的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千古名句,表达了自己与杜甫一样的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月是故乡明》是他将近八九十岁的时候写的一小段回忆录,小时的种种玩耍印记,也是他日后思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不仅仅是思念故乡的感情,而且是怀念儿时童真的趣味生活的感情,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万千感慨之情。

细细品味,其实可见这种思念并不局限于故乡,真正思念的还是具体到某个人、某个回忆、某种在现实中已经不复存在的情怀。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见思念来自内心的爱,故乡就是这爱的代名词。

三、永恒的主题,变化的情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背景,表达的深层思想自然也不尽相同。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写在国难当头的时刻。杜甫一心想着国家安定,眼前民不聊生的场景让他寝食难安。杜甫的“月是故乡明”除了表达了担心兄弟,思念家乡的情怀之外,还包括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月明,小至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大至国家安定,繁荣昌盛。

季老的《月是故乡明》写作时间并非战争年代。季老的《月是故乡明》的创作,既是建立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上,又是它的延伸。回忆故土,回忆亲人,热爱国家,是两者共同具有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优良品质。季老的文章,透露着一种对时间飞逝的感慨与对世事变化却无法保留某些东西的可惜之情。季老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小山村。即使寻遍全世界,都找不到小山村带来的那种家的感觉;即使看遍全世界的月亮,也再也找不到像家乡那儿的那么明亮的圆月了。心中的“故乡”,已经不再存在。从具体故乡的描述,从而升华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季老通过“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表明了对这种充满爱的生活的向往,给社会上所有的人敲醒了一次爱的警钟。

四、结语

无论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是千千万万思乡怀亲的诗人作者,创作的作品都免不了一个主题:爱国、爱故土,热爱返璞归真、安宁祥和的生活。永恒的主题,变化的情怀,从爱国忧民到社会忧虑,即使是变化的情怀,依然是同一个热爱祖国人民的主题。

思念家乡作文范文第3篇

笔者回答说,陆时雍《诗镜总论》“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这八 个字明确了解题的思路。诗人在橘柚飘香,细雨微凉之时,送别朋友魏二。“代为之思”即代送别的对象“遥在潇湘”的魏二设想。诗人宕开一笔,不写自己对魏二的思念,而用“忆君”引起,描写魏二离别之后夜泊潇湘,在凄凉月色中,愁听凄清猿啼,表达思友深情。“其情更远”之“远”有比较的意味。送别诗的一般写法是写送者思念行者,此诗却与远行之人思念自己,诗情也就表达得更为深远。

笔者进一步说,认真读过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唐诗宋词选读》的学生,对这种“代为之思”的手法应当不陌生。柳永《八声甘州》下片:“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凭栏杆处正恁凝愁。”佳人倚楼,无数次远眺天际归舟,盼望归人就在船上。无数次盼人不归,心中发出“何事苦淹留”的疑问。作者代为“佳人”设想的情景,其实却是词人“凭栏”“望故乡”产生的想像。江苏语文卷诗歌鉴赏试题考查的,不就是这种手法吗?

听者若有所悟。这是诗歌创作的一种常用技法。对这种技法,平时教学中随机作一点理论上的点拨、实践上的验证,也是很有必要的。

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中曾揭示过这种技法的审美特征:“绝句取径贵深曲,盖意不可尽,以不尽尽之。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对面落笔”,比起正面叙写,显得新颖别致,既开拓了新的意境,又使诗作委婉曲折,意蕴深长。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不是瞄准自身,而是撇开己方,落笔对面,转换角度,易位主客,通过写对方的情态来展现深邃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

用这种技法,作者反客为主化实作虚,遥想此时彼地与自身相关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意蕴深长的思亲怀友之情。杜甫《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的杜甫思念远在州的妻儿,诗人不直接描写自己在长安城中如何望月思远,而是神驰千里,直写“闺中”,从遥想家人入手,想像妻子“独看”夜月儿女“未解”世事场景。诗人焦虑的,似乎不是自己失却自由,生死难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处境的担心。王嗣《杜臆》言其新颖笔法:“意本思家,而偏想家人之思我,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之不能思,又进一层。”许印芳《律髓辑要》言其深厚意蕴:“对面着笔,不言我思家人却言家人思我,却又不直言思我,反言小儿女不解思我,而思我者之苦衷已在言外。”浦起龙《读杜心解》着力强调这种“对面着笔”手法的艺术效果:“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

对面落笔寓深情,这种写法在思乡怀人类诗词中频频出现。高适思乡诗《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诗人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故乡之亲人想念诗人除夕之夜不知寓居何处,其实正是作者“今夜千里思故乡”的一种婉转说法。其作用,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论:“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白居易怀人诗《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这是作者头脑中一幅想像的画面。明明是我念家人,却云家人念我,诗人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思家”情绪,与高适之诗出同一机杼。

“诗从对面飞来”之正面和“对面”共同呈现的场景,常常成为触发联想沟通彼此的中介物。多情的月亮往往成为“心已驰神到彼”的见证,诗人之情常常“从月色照出”。下列两首七绝中的“月”异地同见沟连彼此。王昌龄《送王侍御》:“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杜荀鹤《新雁》:“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两诗中的“明月”、“今夜月”皆是想像之辞。王诗是一首送别诗。月亮高悬苍穹,分离之人尽管山川阻隔,仍能见到同一个月亮,这就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减轻因分离造成的痛苦。杜诗是一首思乡诗。诗人在红蓼花开雁起汀洲之际,漂泊南国,目睹秋暮流水而思念故园。诗人从故园落笔,不明言自己思乡,却用“想得”一词,勾起故乡亲人江楼赏月思念自己的联想,借故乡之月抒写了漂泊异乡游子的浓浓乡情。

有时,作者想起记忆中“对面”印象最为深刻的事物,这类事物就成为引发诗人思乡怀人情感的催化剂。孟郊五绝《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题目标明这是一首“游子诗”,然通篇所写,却为慈母思游子。原来,这是漂泊异乡的游子想像中的慈母在家倚门思念儿子的情景。全篇率从对面落笔,游子感人至深的思母之情是借“萱草”表达的。王维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兄弟登高”,为诗人思念家乡的具体内容,“遍插茱萸”为眼前浮现的即时场景,而所“少一人”正是诗人自己。这里,诗人设身处地遥想山东兄弟如何思念自己,以曲笔写出“忆山东兄弟”之情。李白五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末联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一路恋恋不舍送客渡过荆门,当此即将离别蜀地之时,诗人油然而生对故乡江水之情,衬托出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上列诗作中,“萱草”、“茱萸”、“故乡水”都成了思乡怀人的重要媒介。

词曲中,这种“对面着笔”的手法也很常见。韦庄小令《浣溪沙》上片:“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由自己朝思暮想寝不安席设身处地推及他人,想到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也是形单影只,枕冷衾寒。从对面写来的这一细节反映了诗人情感的凄婉深沉。元代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诗人淹留逆旅百无聊赖,涌起羁旅思乡之愁。结句对面落笔,状写远在故乡的“二老”为游子担忧,文意婉曲,情感真挚。

思念家乡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土社会;司法理念;构建;路径探析

综观近些年国家的大政方针,无不体现了高层对我国农村问题,尤其是乡村司法的高度关注。2008年,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我国首次司法改革白皮书,具体谈到了基层人民法庭、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和司法所等基层司法机构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而在加强硬件设施的同时,结合中国两千多年的本土文化,对乡村司法理念的探究也应接踵而来。

一、对我国传统文化氤氲下的乡土社会的品读

乡土社会的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它是一种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相对应的第三种社会形式。乡土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这种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用另一句话来说,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孕育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绚丽的法律文化,开启了欧洲走向现代文明的大门,而身处遥远东方的古老帝国——中国却依然坚守着祖先们留下的印迹,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不仅造就了中国绵延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培植了充满浓厚人情的乡土社会。在这个狭小的村落里,朴实、善良的人们满怀敬畏之心忠实地依照先人的教诲过着无比幸福、快乐的生活,节庆、婚丧、祭祀等乡村大事也在德高望重的耆老主持下有序地进行。这所有美好的印象无不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儒家的礼乐教人向善,释家的因果劝人忍耐,道家的无为则帮人解忧。乡土社会是我国特有的人类社会形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依凭抽象的道德伦理和原始的惯例习俗维持着,即使发生纠纷,首先考虑到的往往是自己和家人的颜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土社会的瓦解似乎已不可逆转,“我们自己虽说是已经多少在现代都市里住过一时了,但是一不留心,乡土社会里所养成的习惯还是支配着我们。”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我们深思:含蓄、内敛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我们保守、封闭的民族品格,虽历尽沧桑,但那种叶落归根的乡土情结时刻萦绕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头。

二、浅谈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精神与内涵

乡村司法,是中国学者常常提及的一个法律词汇,然而目前学界对其研究成果尚未达成共识,也鲜有乡村司法理念方面的著作。司法效率、司法中立、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是现代司法理念的四个核心内容,作为有着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其特有的精神和内涵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中国正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原有对诉讼的观念还是很坚固的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行。”我国传统的乡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宗族的秩序和威望,在当前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大量文化思潮涌入乡土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司法权威的树立和司法信仰的培育应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核心精神和主要内涵。

司法理念本身离不开本土的文化气息,“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饱受我国传统文化当中“息讼求和”思想浸染的乡土社会的人们,解决纠纷时往往依靠当地权威人士的调解,而很少主动向法院提讼。此外,尽管现代法治社会的文明已深深烙印在中国的每寸角落,然而当面对我国农村司法的真实情境时,却别是一番滋味。身边无数像秋菊和山杠爷那样可爱的“法律人”向世人证实了现代司法在我国乡土社会所遭遇的尴尬窘境,而这一切无不缘于乡村司法文化基因的缺失,培根在《论司法》一文中发人深省地说道:“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断则把水源败坏了。”因此,司法权威和司法信仰是我国乡村司法理念所应具备的核心精神和重要内涵。

三、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路径探析

司法是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基于人类社会对争讼的解决和满足利益的平衡的内在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理性活动,抽象的司法理念正是源自人类内心的美好愿望和无数次的具体实践。时至今日,司法理念已深深地熔入司法之内,因此,在大力倡导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主旋律的引领下,构建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司法理念,进而搭建起完整的乡村司法制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立足中国当代的法治土壤,以我国乡村的现实为基准,寻求我国传统司法思想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平衡点,在经验理性的哲学思维中自然演进是构建我国乡村司法理念的合理路径。只有正视我国乡村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措施,因为“现代审判制度的理念应当是贴近社会、贴近民众,而不是高高在上。在法治比较发达国家的司法改革中,贴近社会是其司法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同时,在现代司法遭遇我国传统司法思想的阻碍时,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镜对后者全盘否定,而应该理性思考,寻求二者的平衡,因为中国传统司法文化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成分,如汉唐时期的“录囚”制度,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等至今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任何制度的形成和理念的构建无疑都是人类历史客观发展、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经验理性的结构模式是我们构建乡村司法理念的合理路径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

[2] 张卫平.琐话司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45.

思念家乡作文范文第5篇

    描绘绚烂缤纷的梦幻外,还流露出深切的乡土之恋。这种对乡土的眷恋抑或想象,通过独语地抒情和精致地描画,便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乡土意象。放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们不妨看作是那时乡土中国的图像。这些乡土中国的图像,是中国乡土社会向都市社会、传统中国在向现代中国过渡过程中的剪影。虽然更多的具备传统农业社会和古老中国的特质,但反映了现代知识分子在时代变化中对传统中国的精神感应和美学表达,也是乡土社会在变迁与发展中重要的历史和记忆。

    《画梦录》中乡土中国的图像,人物有天真的少女,哀怨的思妇,垂暮的老人;器物有空寂的庭院,荒野的墓地,深夜的炉火;景物有清凄的秋天,荒凉的黄昏,静静的日午。这些是民国乃至当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典型事物,如当时中国乡土社会的工笔画。他对乡土中国洋溢着眷恋之情的描绘不是刻意表达的,而是在独语中不知不觉地带出叙述。这种叙述在全文中像中国画的写意点染,而论其修辞和表达上则与工笔画有异曲同工之效。故园之思和乡土之情不是他在散文中刻意表达营造的,是不经意间通过其他主题叙述而流露的。虽然作者并没有对乡土中国有着深入的精神思考,但这些图像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土社会的某种想象和情感诉求,保存了乡土社会在历史变迁中的记忆。

    二

    《扇上的烟云》中说自己喜欢“许多在人类的地图上找不出名字的国土”,一方面指向作者现实生活中的故土,一方面指涉他梦想的家园。故土很多时候成为现实世界中他的心灵家园的承载体,与梦想中的家园又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他充满伤感的思恋而欲罢不能。这是一种双重的精神向度,在他笔下就变成了黄昏下独语地低吟时乡土中国的图像,这种图像或许过于简单和缺乏深刻体现,但从侧面也反映了他对乡土中国的精神关照。

    《墓》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工笔画般精致地刻画乡间美景和亡故少女柳玲玲天真可爱的形象,行文有着晚唐诗歌的细婉情思和清韵意境。少年说这儿是她的乡土也是他的乡土,“我们的乡土却这样美丽”,“我真有点骄傲这是我的乡土”。反复强调乡土,反映了何其芳对乡土的在精神上的皈依和眷恋。作者将对乡土中国的感情幻化成对亡故少女的深切怀念和对承载记忆的热土的抚摸,斜阳下孤独的小墓碑是乡土中国在他的记忆或想象世界的一种投影。

    《秋海棠》中体现的乡土中国的图像,则凝聚在古老的庭院中哀怨的思妇身上。秋夜的思妇幽居空庭,独自离神,凄楚哀怨,时光仿佛在无尽的相思中凝固,如梦似幻的岁月空有无望的期许。一方面是以思妇来自喻个人之孤独寂寞的心灵,也从侧面展示了传统乡土中国的一个剪影。尤其进入近代社会经济的变迁,使人们为了谋求生存不得不抛妻别子远走他乡,离别和思念一直是民间社会和乡土中国的女性的生存境遇。

    《雨前》中怀念自己生命的源头的乡土中国,这种对乡土的怀念又和自己青春的梦幻联系在一起,渴望乡土的雨水滋润青春的憔悴的梦。《黄昏》中孤独忧郁的马蹄声,路边的白色小花;《独语》里的古老屋子,阶石上的白藓,死者床塌上的长春藤影;《梦后》的园子和少女,圆坟丰碑,青青的寒草,都隐喻着乡土中国的落寞和惆怅。《炉边夜话》更抒发了对乡土中国的眷恋之情。冒险的少年到远方去了,男子们知道他们若是回来了就极依恋极忠实于他们的乡土。

    《哀歌》中依旧萦绕着美丽女子的影子,消逝了的闺阁光阴,落寞的古宅和寂寞的岁月。乡土中国在那个时代日渐凋敝,繁华褪尽后唯余一片荒蛮的悼念与记忆。满身疲惫后地到故园时,发现乡土中国依旧像儿时的古宅那般古老和凝滞,疑惑是闯入时间的“过去”,还是那里一切存于时间之外?这种感触概括了乡土中国凝滞而富于惰性的特点,人们很难感到时光的流动和岁月的变迁。在《静静的日午》中表达得更为细致。太太少女时代平淡而芜杂的故事永远在想象和书本里,仿佛一切都被“静静的日午”凝固住了。而《弦》中依旧写到了少女,以及乡土中国里的古老事故,历经悲欢离合之后依旧是废园、歧路和宿命。

    三

    何其芳对乡土中国的回忆或想象,不外乎一些固定的意象:天真的少女、孤独的思妇、  凄苦的老人,初恋、梦、死亡、墓碑,废园、古宅、蛛网、落花、黄昏、石阶等。风格哀婉凄凉,空灵清丽,缠绵悱恻,反复渲染出孤独落寞、纯净唯美、思恋幽怨的情感。作者对现实中的乡土恋恋不舍,而他生命的精神家园则一直处于飘荡状态。所以只有时时怀想自己来时的乡土,将自己对理想家园的渴望和想象与现实中的乡土记忆和怀念杂糅交织在

    一起,来弥补他暂时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由此而形成了对乡土中国的想象。

    他是一个细腻孤独、多情多梦的独语者,追寻自己精神家园而不得,徘徊在乡土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现实生存的重重夹缝,梦想的杳杳迷离与飘忽不定,家园的没落和凋敝不可逆转,漂泊和游移是时代不可逃避的命运。心中充满了迷茫落寞、焦虑不安,找不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只得将自己的对理想的渴望、对美的追求幻化为少女、思妇、乡土等形象,将这种浓郁的情思结合自己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乡土的想象,遥遥地寄托在身后凋敝没落的故园里,这样就形成了他笔下乡土中国的一系列图像。

    乡土中国的图像有双重寓意:一方面是作者童年、故乡、初恋、家园等少年岁月美好情感的承载体,一方面又是作者精神家园和想象翅膀的暂时栖身地,权且寄放一颗漂泊无依、敏感脆弱的浪漫之心。但是历经岁月之后作者回到乡土世界,迎接他的既不是曾经承载他美好童年的现实家园,也非他成长后所追求的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乡土中国破败、没落、凋敝、荒蛮的景象,使他在满是尘网的庭院里空有历历在目的思恋和伤悼。作者敏感细腻的心虽然也有清丽温柔的梦幻,但终免不了忧郁与哀怨的中伤。他心底深处充满理解与共鸣的渴求,可是周遭都是封闭的心灵和世界,心陷入深深的孤独和寂寞。

    乡土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村知识青年被从乡土世界放逐,离开故土的文化语境而跻身现代都市社会。故园之思和梦想的迷茫结合在一起,使之将乡土当做疲惫的梦想的暂时栖息地。游子们永远无法排遣心中的怀乡病,真正的故乡只在怀念、想象或梦幻里。他们在精神上充满迷茫与痛苦,没有归属感但又急切的渴望滋润和呵护。于是乡土之恋就成为暂时释放人生苦闷的一个情感发泄口,他们反复的吟唱着故园乡土的牧歌,在城市里怀想着乡土中国景象。这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寄托和慰藉,可这种寄托终免不了毁灭。对着尖锐生硬的现实迎面扑来,何其芳在也无法再画这样唯美的梦幻了,敏感多情的青春岁月如纸扇上的烟云,终于短暂的繁华之后烟消云散,在时代涛声中被硝烟战火湮没。(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参考文献:

    [1] 何其芳.画梦录[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

相关期刊更多

草原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唐山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

作文新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