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范文第1篇

同志们:

今年的全省地勘经济工作会议,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结束了。下面,受我局党委委托,对会议进行总结,并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会议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是在全局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地勘队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大会。为开好这次会议,局党委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会前多次召开局常委会议和局长办公会议,深入学习了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的重要精神,结合全局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广泛听取了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整个工作报告充分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省政府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昨天上午靳善忠副省长在百忙之中专程参加了我们的会议,做了重要讲话,对我局去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地勘单位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快队伍的改革发展,维护队伍稳定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落实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翁金明副局长代表局党委作了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03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并从五个方面安排了全年的主要工作。与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对工作报告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报告对去年全局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作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今年的工作部署抓住了要点、突出了重点,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上午,211队等6个单位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其他单位进行了书面材料汇报交流,从汇报情况看,各单位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很好的启迪意义和示范作用。大家要在工作中相互借鉴,总结发扬成功经验,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上午我们还对去年完成经营目标的单位和公司进行了表彰奖励,签订了今年的经营目标责任书。希望这些获奖单位能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其他单位向这些单位学习,在今年取得新的成绩。

会议期间,还专门召开了书记会议,靳援军副书记代表局党委就加强和改进全局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安排。

这次会议时间虽短,但主题鲜明、任务明确、重点突出,达到了预期目的,开得非常成功。这次会议既是在新阶段开创我局工作新局面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推进全局改革发展的一次促进会。会议取得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用科学的发展观统一了思想。科学的发展观,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按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既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当前,全局经济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地勘经济不稳定、不平衡、运行质量不高的现状及存在的其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局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牢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市场,地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职工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对全局经济发展现状有了一个客观的、更加清醒的认识,对“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了,也更加坚定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抓发展这个中心,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的信心。二是理清了发展思路。到2003年年底,我们已经提前两年完成了局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这可以说是对我们这几年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的最好回报。但同时,也向我们各级领导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在新形势面前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这次会议,重申了各单位突出自身特点,抓住重点,做实做强,培育支柱产业,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统筹谋划产业格局的总体发展思路,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三是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人心。这次会议上,靳善忠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结合全省经济工作,对我局下一步发展作出了指示,充分体现了省政府对我们这支队伍的关心和支持。加之〔2003〕76号文有关政策将逐步得到落实,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减轻了负担,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极大地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

总的来看,这次会议总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贯穿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一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务实的大会,必将在全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正确认识全局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树立赶超意识

会议上,安俊生局长结合靳善忠副省长讲话,作了重要的讲话,站在全局的高度,客观地估价了我局面临的形势和发展现状,并就今年要抓好的几项重要工作作了强调,对我们落实会议精神,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能认真领会把握,在工作中贯彻落实。

一是要冷静客观认识全局经济形势。虽然去年困难比预料的大,结果比预想的好,但如果放开眼界,站在全省、全国的高度去考虑,我们就会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去年我省工业经济增速达到了24%,矿山企业职工的收入到了15000元,有的甚至达到了20000元,与全省的发展速度相比,我们并不突出,收入也并不是很高,只能说跟上了全省的步伐。从全国来讲,去年各兄弟省局也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浙江局经济规模达到了20亿,江苏完成了十几个亿,在全国各省地勘局中,我们仍然处于靠后的位置,还有很大的差距。去年我们的经济形势比较好,除了大家的努力,最重要的还是市场比较好,但是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总这么好。所以大家一定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千万不能有自满情绪,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树立赶超意识,扑下身子,继续埋头苦干。

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看到差距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优势,起码同浙江、江苏这些沿海省份相比,我们还有资源优势。关键还是一个转变思想、搞活机制的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形势,保持良好心态,一方面不能有满足感,另一方面要有坚定的信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还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要学会经营市场、经营项目,有些项目并不一定非要有设备才敢去承揽,在这方面我们要向沿海发达省份学习,转变经营理念,只要能承揽到项目,可以在社会上组织队伍去施工。各单位在用人上要放开思路,要敢于使用人才。人才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发展就难有后劲。对单位现有的职工,只要个人的基本素质还可以,就要大胆地放到一定的位置上去锻炼。要积极探索建立留住人才的机制,要想长期留住人才,必须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政策留人,以待遇留人。

三、会议代表达成的共识

虽然这次会议安排得比较紧凑,讨论的时间仅安排了一个下午,但与会代表结合本单位实际,紧密联系靳省长讲话、安局长讲话和工作报告,畅所欲言,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对全局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达成了共识。大家纷纷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抓住发展的新机遇,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克服解放思想中的盲点,在创新观念中完善发展的新思路,在超越自我中提升发展的新境界,朝着局党委确立的目标努力奋斗。

(一)创新观念,切实推进大地质战略。

地勘单位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包装自己,扩大地质工作领域,树立大地质观念,推进大地质战略。沿着各种可能产生对地质工作需要的领域,追寻需求主体,扩大地质工作服务范围。调整地勘工作战略结构,要求我们努力增强创新意识,把地质工作统一到为国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局上来,努力改变传统地质工作模式,要从“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到“会干什么就干什么”转变为“需要什么就干什么”。

1、地勘项目向全方位拓展。一是中介。如矿权评估,地质灾害评估等。二是环境地质。如矿山环境调查评价,城市地质灾害调查,地质遗迹调查与国家地质公园评价等。三是矿产品评价与开发。如省、地、县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新型非金属材料综合开发与利用等。四是信息管理与制作。如区域地质信息系统制作,数据库建设以及有关地质网络工程建设等。通过横向发展,使地勘结构由简单走向复合,低级走向高级,分散走向联合,粗放走向集约。

2、项目渠道向全社会渗透。现代化大生产和高科技技术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对地勘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地勘工作不仅在传统领域继续发展,而且还要在交通、水利、农业、电力、环保、医药、军事等行业延伸项目来源渠道,提高项目渠道的弹性程度,不断拓宽地勘项目在社会市场中的占有率。

3、资金主体向多元化发展。目前地质勘查费用主要有:财政投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投入、市场投入三部分。除了积极争取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金、资源补偿费、地勘专项资金外,还要努力争取市场投入。如矿山资源安全扶持费、矿权转让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农业科技扶持金等,扩大对社会的幅射面,提高地勘单位知名度。

4、技术结构向复合型优化。技术结构是地质勘查工作战略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农业地质、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信息地质等技术,都需要及时补充、引进、更新和开发。一是要充分运用"3s"技术;二是要不断学习并应用新的成矿理论来指导找矿工作;三是要提高装备水平;四是要加强全过程的地质技术管理工作。立项调研要充分,要考虑市场需求,要重视矿权。地质设计要优选,要引进竞争机制。项目实施要做到人员、资金、工程、研究到位,成果验收也要严格把关。

5、管理机制向市场竞争转变。局部署的地质勘查项目及大调查项目组织实施,计划调节的色彩还很浓。市场竞争管理机制从结构优化上看,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要强化管理机制的塑造,机制不转变,结构调整也难以到位。

(二)加强领导,全力推进事企分开。

局现阶段推行的地勘单位事企分开,就是要求地勘单位以队为单元,队仍作事业单位存在,在对外是事业单位的前提下,内部事企分开。把社会保障部分(主要是离退休和待岗人员管理)、后勤服务部分和物业管理部分作为辅业,采用事业预算管理机制运作,把工勘、矿产开发、商业性地质工作等作为主业,采用企业机制运作,队是投资主体,事企分帐核算,企业独立经营,企业员工一般从队集体聘用,建立行政、党委、纪委、工会四大班子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领导体制,采用主、辅业办公会分别决策制,大队科室按定岗定编,精减机构、人员,管理覆盖主辅两业。

在共享事业政策的前提下,队内事企运行机制分开,事业按事业办,企业按企业管。一是改革了过去事企混合大锅饭的旧体制,又保留了事业牌子的有利作用;二是保证事企分开独立运作,又使各类资源合理配置、整合,在全队内有效利用,保留职工事业身份,解除后顾之忧,但按岗论薪、岗变薪变,以分配杠杆调节收入。三是既保持局、队统一的事业性质,又使各队内部悄悄地、实质性地向企业转化。辅业中社保部分尽快进入社会统筹,后勤服务、物业管理部分定额补贴、逐年递减、盘活存量、维持稳定,逐步企业化、社会化。各经济实体逐步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母子公司关系。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事业分解缩小,最终完成过渡。四是事企分开、主辅分离是第一阶段改革,加强事企帐务分开后的财务管理,明确主业各项计提、上缴费用标准和全成本核算标准,建立局队母公司子公司层级考核体系,是第二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

推进地勘单位事企分离,报告只提了方向性的意见。会后,局将组织有关处室认真研究,完善实施方案,尽快组织落实。

(三)把握机遇,全力提高资质水平。

资质是我们进入市场,参与竞争通行证。各单位要和局机关有关职能处室积极配合,完善我们的资质体系。今年,从局到队,都要把各类资质的申办和升级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也要求地勘单位、各施工院处要规范操作,着眼长远,力求符合年检规定。一些同志提出组建松散型的联合体,局在前两年的报告中曾作过安排,并做了很多的调研工作,但由于所涉及的地勘单位利益不同,局不便于以行政手段强加于人,所以决定暂缓,待时机成熟时再研究决定。

(四)切实加强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成本管理是一个单位或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可以说,成本是地勘单位、企业或一个项目的命脉,成本的高低是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一是要通过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充分挖掘现有装备的潜力上,使设备利用效率都达到和超过设计能力;二是精心计算投入产出,使投入的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三是按市场核算可以推进技术进步。地勘单位、施工企业都要以成本管理为突破口,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管理的整体水平。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在矿权、人才、结构调整方向、管理上都提高了认识,达成了很多共识。特别是直属公司的代表们提出希望能参与股份制改造,推进公司的多元化吸纳资金渠道,一方面反映了改革乃是地勘单位和公司的自身选择,同时也表明了大家对改革的支持和拥护,但重要的是抓紧落实,不能停留在安排部署的层面上,一定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会议代表还对考核办法中的安全考核办法、非生产性设备的保值增值、在岗人员最低工资收入是否影响积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局党委将认真研究,力求更加符合地勘单位和直属公司的实际。

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推进管理创新和管理机制改革,要求地勘单位领导要围绕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强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全面进步,要求各级领导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转变作风。一是要解决思想问题,特别是各地勘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敢于破除一切不利于加快发展的思想阻碍,克服因循守旧、小富则安,不思进取的思想,发扬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都要考虑到队伍长远生存发展,结合局工作安排,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将局里安排的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二是要树立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任何工作都要把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标准。三是各级领导要坚持群众路线,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都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强烈责任感和切实解决问题的决心全力去办。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调查研究,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局机关各处室部门也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建设成为学习型、实干型、奉献型机关,树立良好服务意识,主动开展工作,积极为地勘单位搞好服务。四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廉洁自律的模范。要求党员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建设一支经得起考验的干部队伍。

五、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会后各单位、各部门要把传达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做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把学习贯彻落实的过程,变为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理清思路、完善措施、加快发展的过程,传达贯彻要注重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做好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与解决本单位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结合起来;与制定和完善长远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真正把会议精神融汇到“发展地勘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做到及早安排、立即行动、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具体抓好“五落实”:一是抓好思想落实。要全面准确地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准确把握形势,明晰工作思路。要对局党委部署的各项工作高度重视,紧紧抓在手上,一抓到底。二是抓好宣传落实。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这次会议精神,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抓好责任落实。在建立和完善责任体系上狠下功夫,把责任落实到每位领导者的头上,落到每位职工身上。四是抓好措施落实。要抓紧研究和制定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五是抓好工作落实。继续保持和发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严谨细致。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每一项工作。要沉到基层,靠前指挥,埋头苦干,务求实效,把各项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将这次会议的传达贯彻和落实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局办公室。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范文第2篇

刚才,赵洪祝书记作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事关我省长远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明年全省经济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把洪祝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赵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再讲两个方面意见。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浙江实际,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扎实落实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全省经济呈现了平稳协调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继续保持稳定。除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指标外,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均较好实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个方面实事全面完成。尤为可喜的是,全省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回顾我省今年以及这几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发展。今年以来,在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4.5%左右,增幅比全国高3个多百分点,总量超过18000亿元,全省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发展的稳定性不断提高,2003―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加上今年的增长,五年年均增速超过14.1%,并且五年间增长率最高与最低只相差1.9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经济发展波动最小的时期。这说明这几年我省经济发展不仅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且更加平稳、更趋成熟。

二是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趋向协调。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改变,消费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3%。2005年和2006年,我省投资和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10.5%、13.4%和12.8%、13.9%,与前几年相比,投资增幅不高而生产总值增幅不低。特别是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消费增幅都高于投资增幅,2005年高3.8个百分点,2006年高1.6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高4.6个百分点。同时,我省出口继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并且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发展也趋向协调。突出的是三产增幅高于二产增幅,今年前三季度高1个百分点,2005年高2.5个百分点,2006年高0.9个百分点,这说明服务业发展在加快。工业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大。今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1.8个百分点。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今年前三季度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增长18.6%,比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高4.1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城乡统筹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前三季度全省村庄整治投入资金92.3亿元,新启动建设示范村561个,环境整治村4182个,提前完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五年建设计划。农村投资和消费增长加快,1―11月,限额以上农村投资增长13.2%,比平均增幅高1.7个百分点;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9%,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欠发达地区和海岛地区发展势头良好。1―11月,衢州、丽水和舟山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列全省11个市的第1、2、4位,舟山、衢州市限额以上投资增幅列全省11个市的第1、3位。

三是发展的质量效益不断改善。首先,科技创新力度加大。今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5.2亿元,增长32.8%;新产品产值4778.4亿元,增长39.7%,新产品产值率达15%,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91件,增长48.5%,新增中国驰名商标96件、中国名牌产品95只。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预计能够达到1.52%,比2002年的0.72%翻了一番多。这是非常可喜的,说明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各级政府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大,去年全省财政用于自主创新的投入超过50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超过70亿元。其次,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有所降低,出现了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拐点。从去年开始,我省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均出现下降态势。2006年全省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了3.5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实现双下降,预计今年这三个指标可分别下降4%、4.5%和4.6%,全年节能减排目标能够实现。第三,财政收入和企业效益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可以突破320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超过1600亿元,分别是2002年的2.7倍和2.8倍,翻了一番多。企业利润在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保持较快增长,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73.3亿元,增长28.6%,增幅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金融资产质量也进一步提高,11月末主要银行本外币不良贷款率仅为1.13%,比2006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实际增长均为8%左右。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预计全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1240.9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其中省级财政支出151.7亿元,分别占财政支出比重68.9%和73.2%;全省新增财力的76.4%用于民生,其中省级财政预算达到84.8%。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十五年教育普及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4%和38%,同比提高0.3和2个百分点。自2005年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以来,全省累计新建、改造学生食堂和公寓279万平方米,有176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获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的资助,为89.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爱心营养餐,有21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了素质提升培训。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小病在社区,大病送医院,健康进家庭”的医疗保健体系基本形成。“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得到较快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预计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新增参保人数104万、109万、65万、376万和107万人。77个统筹地区中已有41个开展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试点,所有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人均筹资水平都超过了60元。符合“应保尽保”条件的申请家庭廉租住房保障率达到100%,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公共安全工作继续得到加强。1―11月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21.8%、7%和18.4%,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大规模,刑事案件立案总量明显下降。

我省发展有这样的好形势,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浙江省情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的结果。实践证明,这些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采取破解发展瓶颈、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是卓有成效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可以使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继续走下去。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

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还有一些矛盾和问题,中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提出要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搞好宏观调控,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更加严格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同时,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我省首先面临的是资金的支撑问题。今年1―11月,我省新增本外币贷款4130.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3938.2亿元,预计全年本外币贷款新增4300亿元,比去年多增528亿元,也就是说,今年是4300亿元的信贷增量支撑了14.5%的GDP增速。今年以来中央已连续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连续6次调高存贷款基准利率,明年国家还可能会进一步采取一些从紧的货币政策措施,再加上这几年我省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股市以及省外,明年我省的新增资金供给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资金链将面临新的考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可能会首先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这几年我省的投资增幅尽管低于GDP的增幅,但投资的规模并不小。今年投资增长11%,总量将达到8500亿元,相当于GDP的47%,比重比去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明年我省GDP预计将超过20000亿元,按保持今年的投资比重测算,明年的投资总额将达到9400亿元左右。综合考虑项目审批和资金、土地等问题,实现这样的投资总量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再次是物价问题。这也是一个我们非常担忧的问题。今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2%,其中85%是由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带来较大影响。按照目前这个趋势,明年的价格总水平要有明显下降难度不小。当前,粮食价格上扬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粮食价格上涨又是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我国猪肉涨价很大程度上就是饲料提价造成的。同时,社会稳定也会面临新的压力,一方面是物价上涨会使一些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可能会带来许多就业方面的问题。总之,明年在从紧的经济环境下,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将是对我们的一大挑战和考验。

从微观层面看,明年我省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一个是通胀,一个是汇率。当前价格上涨已直接影响到企业,尤其是我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增加效益的难度加大。今年1―11月,我省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涨幅比工业品出厂价格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增长21.1%和34.4%。从目前趋势看,明年能源、原材料的价格还可能上涨,同时,企业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以及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成本也在提高,原本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的盈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特别是那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核心技术、没有品牌的企业处境会更难。从汇率看,人民币汇率上升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这些年我省外贸企业应对贸易摩擦、适应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汇率的不断攀升对企业的压力很大,尤其是通胀与汇率的压力同时存在,对外贸出口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要看到,尽管这些年我省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相当一部分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刚才洪祝书记就今后发展阐述的五个方面20个问题,都是围绕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根本问题展开的。省委提出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这是我省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和新举措。做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核心和关键就是要贯彻落实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这一总战略,推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抓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两大任务,加快建设全面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在具体经济工作中,要坚持和进一步把握好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根本要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和进一步把握好创新这一根本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弘扬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突出抓好自主创新这一核心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我省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转变,努力率先成为创新型省份。要坚持和进一步把握好保障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根本目的,突出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低收入群众增收两个重点,切实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切实使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要坚持和进一步把握好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努力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扎扎实实工作,确保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良好开局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明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左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略低于2007年实际涨幅;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各地要充分考虑全省发展大局,从实际出发,作出适当安排,特别是要注意分解和落实好约束性指标,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协调性。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省委提出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着力在转变、创新、统筹上下功夫,努力抓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一)努力确保经济运行平稳。首先,要积极推动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平稳协调增长。明年出口必须确保15%以上的增长,这关系我省经济发展一半的拉动力,也关系大量劳动力的就业。要积极应对汇率变化等因素带来的影响,着力在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上下功夫,着力在打品牌、创造和拥有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投资是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方面,明年保持10%的投资增幅,不仅是拉动经济的即期需求,更重要的是增强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要抓紧组织实施一批事关发展环境改善的基础设施项目,一批改善民生的社会发展项目,一批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产业项目。明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很重,高速公路、铁路、空港和沿海港口等都有一批重大项目要开工,有的要争取建成。水资源、能源等工程建设也有一批项目要抓紧抓好,特别是能源建设项目,要着眼于优化结构,坚持“压小上大”,努力使我省的能源供给能力适应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还要继续抓好重大产业项目的投资工作,抓好企业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产业技术层次。特别强调的是,对于省重点项目,各地要树立全局观念,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等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明年在促进消费方面重点做好两件事:一件是促进低收入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群众消费能力。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要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我们要加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采取可行的政策措施,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进而促进低收入群众的消费,改善低收入群众生活。要加大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力度,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保障性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增强群众的消费意愿。另一件是优化消费环境,让群众放心消费。今年我省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抓得比较好,明年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监管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农村是个大市场,扩大消费潜力很大。这几年我省在农村实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下一步还要深入抓实抓好,不仅要继续扩大覆盖面,还要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明年要进一步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向农村延伸覆盖,健全城乡流通网络,同时开展农村小作坊、小餐饮店等“十小”企业质量安全整治行动,重点抓好农村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让农民群众放心消费。

其次,要努力保持市场物价稳定。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保障市场供给。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恐慌的是商品供应不上。要切实加强市场组织供应工作,继续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加强各类农贸市场改造和建设,组织好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二是要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要健全市场价格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依法打击串通涨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确保市场稳定有序。三是要认真关心低收入群众的生活。要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生活补贴与物价指数挂钩制度,及时根据价格上涨情况,适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按季度做好价格补贴工作,努力保障低收入群众生活不受或少受物价上涨影响。

再次,要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要加大电网建设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力度,有关地方政府要切实落实责任,确保电厂建成后能及时发挥效力,努力减少因电网瓶颈造成拉限电现象。进一步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掌控一次能源资源,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做好采购、运输、储备、配送等环节的衔接,加强发电和用电科学调度,提高能源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进一步认清我省创新能力的薄弱环节。这几年我省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数量虽然居全国前列,但其中发明专利却不多,尤其是国际专利更少。最近,省科协作了一个调研,2005年我省每百万人拥有的美国发明专利是0.53件,国际上24个创新型经济实体则是每百万人拥有77件,相差150多倍。这说明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还相当低。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努力把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上去,否则我们提出的由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就没有了支撑。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把企业推上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近几年,国家和省已经出台了不少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要切实抓好这些政策的宣传培训和贯彻落实,帮助企业用好这些政策。要引导企业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支持创新型优势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二是大力推动知识产权、标准化和品牌工作。专利、标准和品牌,是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的主要成果和标志。要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点放在加强专利工作上,引导企业加大专利工作资金投入,大力支持专利尤其是国际专利的申请、引进与利用,注重专利引进的二次开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切实维护知识产权拥有者合法权益。加强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抓好企业技术标准战略试点,加强对企业的标准化培训,强化技术标准实施的监督,促进标准化战略有效落实。加强品牌建设工作,努力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要研究知识产权、标准化、品牌建设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主要是抓好重大创新平台、创新载体和科技项目建设,使企业和人才开展创新有用武之地。要进一步加快建设“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公共科技基础创新平台、行业和区域创新平台,支持产学研合作设立技术创新组织。要围绕高效节能技术、污染减排技术、重大机电装备、现代纺织与服装加工技术及装备、网络与通讯技术及装备等重大专项和优先主题,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要加强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建设,省政府初步研究,明年要筹建省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要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政策,抓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投资和收益分配政策的落实,组织实施好“新世纪151人才”、“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等工程,研究出台高级技工最低工资标准指导意见。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招投标办法,提高科技经费使用绩效,加强科技战略研究,提高我省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预见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一是继续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高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上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组织实施好“958”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和技术改造“双千工程”,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生产经营管理,推进以产品设计、制造、物流和营销管理为重点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围绕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积极引进一批高技术人才、一批近期能够产业化的专利成果、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项目和企业,组织推动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继续加强部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高技术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按照服务业的大门类进行分工,明确和落实有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要深化研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研究引导和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功能社会化的政策,研究破解生产业的部门垄断问题,研究现代物流、软件外包、创意等产业发展政策。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领跑作用,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三是努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要在继续大力提升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杭州和宁波中心城市作用外,更多地研究推动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建设。这也是我省下一步发展空间的潜力所在。要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工作,深化、细化产业带发展规划。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滩涂围垦和黄土丘陵等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有关部门要协调配合,切实把好事办成、办快、办好。要通过围垦地块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并统一组织宣传和招商引资。四是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抓紧制定实施港航强省建设规划,加强港口资源的整合、规划和开发,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完善提高集疏运网络体系的水平和能力,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临港型工业和海洋新兴产业,加强标准渔港建设。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个问题。这几年我省船舶制造业发展相当快,但要注意防止走“低小散”的老路。必须着眼于高起点、高水平,推进船舶修造业产业链延伸和整合提升,提高船舶修造业发展水平。

(四)扎实做好节能环保工作。国务院已经下达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我们要全面贯彻好,认真实施我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切实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要围绕确保完成明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的任务,继续抓好“十百千节能行动计划”的实施,力争在锅炉、电力、交通运输、余热余压利用等领域建成一批节能工程,抓好一批重大节能技术的攻关和推广,确保电力、印染、造纸、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和1311家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进一步明显下降。全面实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快发展第三方节能管理服务,整体推进建筑节能、交通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二是切实抓好污染减排。我省上一轮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成效是明显的,到今年年底基本实现了整治目标,但污染整治任务还远未完成。因此,省政府提出明年开始要实施新一轮“811”污染整治行动,包括8个方面的目标、8项任务、11项举措和11个省重点督办环境污染整治问题。通过整治要努力实现“一个基本、两个领先”,即基本解决各地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环境保护能力和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这项工作还要做专门的部署。三是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节能减排有效机制。要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能耗、排污指标交易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促进节能减排。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和适时启动节能减排预案,确保全年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一是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中央没有要求我省粮食供给自己平衡,但我们必须有确保自身粮食安全的举措。要继续实行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各级政府重要的政治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政府、落实到农户。明年要确保2150万亩的粮食播种面积、800万吨的粮食产量,力争2250万亩、850万吨。要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粮食单产。农业和科技部门要把推广优良品种作为衡量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加大工作力度。要切实加强以1500万亩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我省已经完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但要加强监管,进一步核查,不足的要补足,中低产田要加大改造力度,切实提高标准农田质量。要继续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标准,适当提高粮食收购最低保护价,全面实行种粮大户水稻政策性保险。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加大粮食产销合作,完善粮食市场体系,落实好必要的粮食储备,多渠道组织和落实粮源。此外,还要落实好扶持生猪和奶牛的各种政策,加强疫病防治,确保猪肉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要继续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继续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加大培养新型农民工作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全面制定实施县市域总体规划,加强中心镇建设,继续抓好村庄整治。村庄整治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节约、集约。首先,要明确村庄整治的重点,着力抓好农民安全饮水、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通村道路等问题。全省50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问题要力争在两年内全部解决,明年确保解决2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新增城镇集中供水覆盖农村人口130万。省里的政策已经明确,要能快则快。另一个重点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相关的改厕和垃圾集中收集工作要加快推进。还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改建通村公路3500公里,完成清水河道等建设5000公里。其次,要完善村庄整治工作机制。以县为单位实行项目管理,责任主体是县(市、区)政府,省级有关部门主要是提出标准、要求和政策,并加强督促检查和政策落实。同时,还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和完善支农政策。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探索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路子。推动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养护、运行的长效机制。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增量、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今年。

(六)大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围绕提升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欠发达地区低收入农户增收两个重点,切实抓好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欠发达地区发展扶持政策,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先支持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切实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条件。继续推进钱塘江源头等地区生态专项补助试点,逐步完善生态敏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将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亩15元,对林业生产经营者实行全额返还育林基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创新“山海协作”帮扶机制,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形式的产业和资源合作,健全科技人员、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交流任职制度,稳步推进欠发达地区人口内聚外迁、合理流动。要加快实施以欠发达地区为重点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近期把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农户作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县(市、区)政府的主体责任,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乡镇。由县(市、区)政府制订低收入农户增收规划,包括目标、时限、措施以及年度实施意见,省级有关部门对县(市、区)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然后明确有关政策。加快推进地质灾害点、重点库区和高山远山地区农民下山脱贫,重点抓好乌溪江库区等贫困集中区的脱贫工作。省政府已经决定,将欠发达地区下山搬迁农户的补助标准普遍提高到库区水平。继续加大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海岛和贫困山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明年改革要向纵深推进,选择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改革试点,为全省面上推开探索路子、提供经验。主要是,嘉兴的城乡统筹改革试点,杭州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温州和台州的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改革试点。各试点地区要认真制定好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改革试点要达到的目标、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和具体的改革措施,确保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同时,在面上也要加快推进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完成新一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要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要进一步支持优势企业争取上市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引导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要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继续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完善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和阶梯式价格制度。在扩大开放方面,要抓住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积极接轨上海,全面提升开放水平。要健全沪苏浙合作机制,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加强开放平台建设,除了抓好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建设工作外,积极争取国家对宁波梅山岛保税港区、杭州空港区港联动建设的支持。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加大先进设备、重点装备和资源原材料的引进力度,提升我省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能力。同时,要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多形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浙江的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完善“大通关”体系,提高进出口物流效率。积极促进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互动发展,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深化与港澳台的合作和交流。

(八)切实加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工作。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认真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支持各类组织开发就业岗位和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统筹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重点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综合采取免费培训、定向优惠等多种措施,帮助农村低保家庭有就业能力的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明年新的劳动法施行以后会带来什么新情况和新变化,各地要高度关注。

在社会保障方面,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障全覆盖的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等制度。以“五费合征”为抓手,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夯实缴费基数,规范调整参保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地区规范开展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试点,整体推进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二是努力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重点是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人均筹资标准,争取新增参保人数150万;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有市县年人均筹资要达到100元以上;同时,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面。此外,还要提高参合农民和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标准,启动实施两年一次的城镇参保居民健康体检。对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每年补助500元医疗费。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低保标准与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办法,确保城乡低保差额补助达到50元以上。巩固和完善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制度,研究制定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政策,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四是加快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将廉租房保障范围从最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新增廉租住房受益家庭1万户以上。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新开工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农村住房解困”工程,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1.6万户。完善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制度。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在发展社会事业方面,一是努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要加大义务教育保障力度,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分别提高到450元和300元,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符合入学条件的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借读费。要研究制订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建设债务的措施。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前教育。完善农村教师激励政策,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健全扶贫助学体系和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技能培训鉴定和专项能力证书制度,积极开展农民“双证制”教育培训和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培养多层次的技能型实用人才。继续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支持省属高校积极争创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持浙江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继续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着力健全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城乡统一的社区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制度,深化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支持公立医疗机构创新运行机制,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启动国家数字卫生示范省建设,努力提高群众看病就医的满意度。三是进一步做好文化、体育等工作。加快构建以农村文化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训农村文化队伍,送1.5万场戏、12万场电影、100万册书到农村,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有线电视,对城乡低保家庭减免有线电视初装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工作,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在社会公共安全方面,一是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企业建设。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完善利益表达、权益保障、矛盾调处等机制,扎实做好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认真总结嘉兴、慈溪实施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改革试点经验,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二是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力度,加强基层安全基础工作,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力争有所下降。三是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明年要突出抓好两件事:一件是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明年要完成200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争取三年内完成全省所有三类坝水库和重点小型二类坝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做到在全国领先。还要加强沿海防台、城市防洪排涝、灾害避险等设施建设和管理。另一件是要基本完成重点市县小流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研究提出防治措施和分类处置的工作方案。要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增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确保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良好开局,必须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一是要振奋精神,狠抓落实。明年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和困难,做好各项工作一定要保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现在大政方针和目标思路都已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力戒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加强责任分解和督促检查,切实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和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二是要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政府立法工作,强化执法程序,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层级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积极开展行政绩效评估,健全行政问责制度。全面落实廉洁自律各项制度和规定,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树立和维护党政机关良好形象。三是要创新机制,改善服务。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把经济管理职能进一步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把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按照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理顺政府部门职责关系,优化政府机构设置,促使行政机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投资体制改革,深化义乌市扩权改革试点,进一步做好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工作。切实抓好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范文第3篇

同志们:这次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开了两天,翁局长代表局党委就上半年的工作和下半年一些重点工作提出了意见,靳书记就党务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韩局长和武总就一些具体事情进行了强调,会议期间大家就各单位的情况及所关心的问题互相进行了交流,有些同志就全局整体的工作提了一些建议,应该说会议时间短,但质量还是不错,对于下半年的工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会后关键是要抓好落实。今年以来全局总体上发展趋势不错,但是近一两个月来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整体工作影响也不小,要完成全年目标,在剩下4个多月的时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从全局的长远发展出发,我们不要满足于完成今年的任务,而是要尽量做大规模,往前闯,为明年作好准备,为今后打好基础。下面我想就全局整体工作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些问题同大家交流一下。一、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为地勘队伍的长期生存发展扎实工作大家在发言当中都讲到我给大家写信的事情,我写信总的意思是要求大家做一名清醒成熟的领导者。为什么对大家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呢?我觉得通过这么多年来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日子比过去实实在在好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也确实出现了松懈的情绪,而思想上的松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可怕的是我们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发生了一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已经和正在给我们的工作造成损害,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敲敲警钟。做一名清醒成熟的领导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不应被某个阶段、某个时期、某件事情冲昏头脑。纵观现在队伍的情况,客观地讲在向前发展,职工收入、经济总量、设备状况、适应市场的能力都比前几年强了许多,但整体而言并没有摆脱困境。如果把我们现在的日子一味地与过去比,满足现状,那是短视,是没有出息。如果仅仅由于这一点点进展就沾沾自喜,放松了对自己的压力,那就不是一名成熟的领导者。回顾过去,职工收入、闯市场的能力、市场的份额、经济总量确确实实在进步,这说明我们还有潜力。前几年我们把经济收入能上百万、上千万的单位当成特殊的单位来对待,现在我们的单位基本都上了千万,而且还是到帐收入,但就这样的日子都过得不好,如果就现在的状态大家觉得可以松口气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所以我觉得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既要客观地评价现在,更要科学地观察思考发展趋势,使队伍能够长久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今年我走了几个省局,参加了三北地勘局长会议,同兄弟省局相比,除了我们的干部队伍比其他省局可能要好一些外,其他方面我们没有一点优势。从经济总量讲,上半年浙江到了13亿,江苏接近10亿,其他各个省局市场收入也都超过了2.5亿,而我们到6月底才2.6亿;从职工收入讲,浙江、江苏等局职工的收入都到了两万多、三万多,就是河北、内蒙也都达到了一万二三,相比之下,我们只能说刚刚达到了温饱水平,过日子能凑乎了,但不要忘记还有1200人拿的是300多块钱;从市场来讲,纵观我们从事的项目,哪一个是我们的优势呢,现在除了物探上市场好一点,剩下还有什么呢。地质找矿上我们没有优势,基桩没有优势,水井配备了一些设备,装备好的一点,但也不是有绝对优势。浙江、江苏为什么能搞到十几个亿,因为他们的市场基本上稳定了,在本省内的地质勘察市场、隧道施工拿出去都是硬梆梆的,别人没法跟他们竞争,我们呢,打水比不过229队,勘查不如煤田,测量比测绘局差的还很远,矿业上214的金矿面临着资源的问题、217的锰矿一年也就是二三十万。讲到矿权,我们全局矿权仅61个,比搞得好的省局一个队都不如。从经济活动中讲,除了三勘院的金矿,哪个队在一个点上每年能有固定的收入。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从改革的趋势上看,展开事业单位的改革,广东、江苏、内蒙都在核定事业单位的类型,下一步要细分,如果把我们的队伍的一半划成自收自支的单位,我们的日子怎么过?在这种情况下,哪一点值得我们沾沾自喜,容得我们松懈呢?所以我们要客观的、实事求是地来认识这些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一万多人的队伍,即便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离退休国家管了,在岗还有七八千人,这些人就是我们的责任,所以说我觉得只有压力。在东北召开的研讨会议上,其他省局都讲改革发展,我说我们山西局只能讲生存发展。在这点上希望队长们统一思想,感觉到压力。面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形势,面对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作为各个单位的领头人,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用对这支队伍负责的良心,深入思考队伍长期生存发展的问题,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放在事业费断档后我们的职工能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上。从这一点出发,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谋划队伍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站在这个立足点上,我想大家要从几个方面思考我们生存发展问题:一是要一队一策求生存。要提前做好准备,长远考虑事业费断档后职工经济收入来源。积极培植固定经济收入项目,以此为目标,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一方面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力度开拓现有市场,竭尽全力抓效益、打基础、搞积累;另一方面要长远打算,把职工逐一落实在有长期固定收益的实体中去,做到个个有着落,这样才能心中有数。在经营活动中,下半年抓住重点,一个是金洋公司和地建公司这两大公司,上半年只完成了全年目标的百分之二三十,很不理想,下半年,金洋公司要加强生产管理,保证达产,提高效益;地建公司要加大项目承揽,不要拖了全局的后腿。再有就是三勘院的铁矿,一方面抓好生产,尽快达产,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股份化,减少风险,可采取公开招投标吸引外面的资金,要把这件事运作好。第三要抓好资质建设,为队伍长远发展准备基本的东西,这是我们闯市场的身份证,必须要重视。第四是对一些大型项目一定要盯住,比如214队电厂的项目,还有一些煤田勘查、灾害治理的项目要咬住不放,为明年早作打算。二是要加强地质勘查和矿权运作。凡是有条件的、有基础,就要积极去努力,特别是在山西这样的矿业环境下,要采取非常手段,力争在省内争取矿权。同时要走出去拿矿权,到矿业环境好的省区积极争取矿权,这方面各单位都在积极探索,比如,资源丰富,空白区很多,可以去看一看,先把矿权拿到手。还有就是地调院组建问题,鉴于国家地调局现状,今年地调院还是维持现状不动。涉及到的单位包括科研所、实验室以及各队在地调院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要安心工作。从趋势上讲,地调院肯定要独立,为了应对事业单位改革,我们还要准备成立几院、几所、几校,在人员上全局肯定要做大的调整,只要是人才,肯定不会埋没,我们不会把这支队伍散掉,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担心。地调院要和队上处理好关系,把生产搞好。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事企分体运行,积极探索二级实体的股份制改造工作,为事业单位的改革从内部机制和体制上做准备。总体上说事企分体运行应该还是正常的,我觉得大家认识也一致,希望大家继续把这个事情做下去。为了应对事业单位下一步的改革,真正建成两个独立的体系。在财务处理上面临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共同想办法,既要符合财经纪律,又符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运作起来还能走得通 ,一定要把这个关系处理好。在财务人员上我主张彻底分开,不要一套人马。在资产上也要彻彻底底划开。二级单位股份制改造问题,在有条件的二级实体要做一些探索,积极探索尝试股份制改造工作,为下一步企业化改革作一些准备,如果我们的职工在一些小实体中就有了股份,而且运作得很好,到企业化时职工的承受能力可能会大一些,也有利于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二、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我们的干部通过近几年来的锻炼考验,总体上是比较理想的,大家都在积极工作,但是从我们这支队伍长远来讲,作为我们这一级干部,作为带队伍的同志,我觉得应该从这么几方面共勉。一是要加强学习。一个人的观念、思想,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包括认识观察问题的能力,都要通过理论的武装和实践的锻炼来提高,这一点希望大家不要放松。为什么说到这个事情,因为从接触我们的队长过程中,从大家的言谈话语中,我觉得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我们是县团级的干部,不是一般的老百姓,必须要提高基本素质,特别是新队长要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二是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大家过得更好,不要因为我们工作中想不到、做不到,把给大家耽搁了。三是要以人为本,注意工作方法。我们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职工,一定要把职工放在心上,多倾听职工的意见,对职工反映的情况要重视,一些大的事情要与职工多沟通、多商量。四是要严格要求,廉洁自律。要用好手中的权力,站得正,挺得直,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除了把握好自己,还要注意加强对二级实体领导的管理,不能放松,要带出一支好的中层干部队伍。三、学会宣传自己,为队伍创造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要积极与地方沟通,赢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下半年要积极做这方面的工作,局领导也要亲自到各个地区帮大家沟通,拉近与地方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间,也希望队长们到地方与有关部门沟通,摆出问题,反映情况,提出项目。在运作矿权上要学会争取立项的问题,比如大同市的地质灾害问题,地调院要提出立项意见,积极向地方政汇报,让政府认识到开展工作的必要性。全局上下都要学会宣传自己,积极与地方沟通,适应属地化后的各种环境变化,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四、关心职工生活,特别是老干部和下岗职工这个问题涉及到整体队伍稳定,大家也在注意,但个别的还是有反映,可能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希望大家多操些心,特别是工会主席、书记要多提醒行政一把手。党务方面的工作除了靳书记已作的安排,我要强调的是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和国庆55周年这两件大事情,要搞一些活动,靳书记已作了安排,希望要搞好。讲了这么多,目的就是想让大家要想到危机,因为我们的思想对队伍影响很大,特别是行政一把手,如果在这些问题上不清醒,就容易出问题。点到了一些单位,没有别的意思,就要想让大家把工作搞好,希望不要过多的计较。我相信只有在座的能够清醒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我们的现状,拿出过去的劲头来,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也衷心地希望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中,特别是年龄大一点的同志要注意身体。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范文第4篇

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县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协黟县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共黟县县委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来自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对各位委员一年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是在我县加快大跨越发展,奋力实现三年上台阶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和凝聚各方面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加快旅游、工业、农业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大景区、开发区、中心城区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全体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把这次大会开成一次团结、民主、求真、务实的大会,开成一次鼓劲、提速、拼搏、奋斗的大会。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财政增收、旅游增强、县城增靓、开发区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取得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长足进步。全县经济社会大跨越发展成效显著,上台阶的基础更加坚实。在这一年中,县政协牢牢把握民主团结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发挥优势,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协职能,不断拓宽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干实事,切实履行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努力当好政治协商员、参政议政员、联络服务员、社情民意反映员,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采编了具有较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提案,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为我县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改革开放30周年,奥运之年,是我县“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经过扎扎实实打基础,谋求新突破、力争新跨越的上台阶之年。刚刚结束的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今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黟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大步伐,开放水平大提升,项目建设大提速,城镇建设大变样,社会和谐大推进。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以上。这个目标的确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黟县实际,集中反映了全县人民建设美好和谐新黟县的共同心愿。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围绕中心、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认真履行职责,为黟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下面,我代表县委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提四点希望:

一是紧紧围绕上台阶目标,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新贡献。同志指出:人民政协开展工作,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县政协要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争先进”的工作目标,做到协调统一、合拍共振,更好地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贡献力量。在事关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和考察活动,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主动建言献策,提出富有前瞻性、创造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科学依据。充分利用政协广泛的交谊平台,主动把“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与港、澳、台和海内外侨胞等关心和支持黟县发展的各界人士的交流,把黟县“中国画里乡村”的目的地形象宣传出去,把县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引进来,为黟县经济社会发展激发活力,增强后劲。积极支持和引导经济界的政协委员,壮大企业规模,做强企业品牌,不断提高县域经济活跃度。

二是紧紧围绕两大主题,在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上做出新探索。民主和团结是人民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政协要把团结各界、凝聚人心作为重要任务,始终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通过平等相待、民主协商、反映请求、协调利益等多种方式,在协商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维护稳定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努力营造民主、团结、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要进一步发扬民主。重视加强与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的沟通联系,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尊重和保障各界人士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派、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都得到发挥,使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和群众发表意见的渠道进一步畅通,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团结稳定的前提下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大力促进团结、稳定与和谐,形成推动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广大政协委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要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更要善于汲取群众的智慧;既要掌握群众的情绪和反映,更要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好沟通思想、解惑释疑工作;既要为民讲话,更要引导群众认清形势,把全县上下思富求变的愿望和热情,引导到加快发展中来,减少阻力,增强动力,形成合力,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是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黟县中做出新业绩。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在这个问题上,政协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协独特的工作方式在于民主、团结、调研、协商。民主能够听到各方面的意见,团结能够汇聚各方面的人士,调研能够看到各方面的问题,协商能够调和各方面的矛盾。县政协要充分发挥优势,通过民主的方式把各方面的意见集中起来,通过团结把各界人士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通过调研把各方面的问题都搞清楚,通过协商把认识统一起来,形成合力把工作做好,为全县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要坚持求同存异,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民族、宗教、社会阶层和海内外同胞的关系,多做顺心工作,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协助党委、政府把各个方面工作做好。要坚持做好事、做实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就业再就业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员的沟通与联系,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并尽最大努力的帮助好、引导好、疏导好,努力形成团结互助的和谐风尚。

四是紧紧围绕自身建设,在强化履职尽责中开拓新局面。做好政协工作,履行好政协职能,提高委员履职水平,关键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把学习好、领会好和贯彻好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这既是政治需要,也是政协委员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深刻理解报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推动委员在解放思想上有新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创造新业绩。要积极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不断完善政协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切实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使政治协商真正成为党委、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程序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使政协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要加强政协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政协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中的主导作用,带动各人民团体整体优势的发挥。充分调动委员参加政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抓好政协委员队伍建设。要加强机关建设。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机关活动,树立团结协作、清正廉洁、勇争一流的良好形象,形成热爱黟县、建设黟县、奉献黟县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机关干部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和服务机构。

各位委员、同志们,神圣的历史使命召唤着我们,艰巨的发展任务鞭策着我们,美好的宏伟蓝图鼓舞着我们。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同心同德,励精图治,务实苦干,奋勇争先,不断开创我县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实现三年上台阶而努力奋斗!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范文第5篇

12月18日至22日 省委第一书记铁瑛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9年

1月8日、2月23日、4月13日 省革委会分别对蚕桑生产、经济作物的产品税率和超购棉等政策作出相关决定,鼓励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3月10日至14日 省科学技术大会研究部署浙江科技工作。

5月15日至26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浙江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6月1日 宁波港对外开放。

6月16日 省委印发《关于农村若干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草案)》,规定社员多余的农副产品可以在国家管理的市场上出售。

9月10日 经国务院批准,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恢复县级市建制。

9月15日 省革委会颁发《关于农村集市贸易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开放杭州、宁波、温州三市的农副产品市场,允许三类农副产品上市交易。

10月4日、31日 省革委会先后发出《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试点的暂行办法》、《关于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扩大自试点工作的通知》,分别确定74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和109个集体所有制企业为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试点单位。

11月 长兴县长城公社部分生产队试行承包到户。在此前后,全省其他地区也相继实行大田作物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农业生产经营责任制。

12月1日 省委、省革委会转发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的实施办法〉》,要求狠抓措施落实,加快社队企业发展。

12月18日 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取消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恢复浙江省人民政府。会议选举铁瑛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丰平为省长。

12月20日 省政协四届二次会议选举毛齐华为省政协主席。

1980年

1月18日 省政府颁发《扩大商业、供销、粮食企业经营管理自试点暂行办法》,决定选择120个流通企业进行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试点。

1月24日至2月5日 省委在召开工作会议的同时,召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并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大干“四化”的战斗堡垒。

3月8日至16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社队企业,尽快让农民富起来。

3月26日 宁波―――温州―――香港航线正式通航。至此,浙江自营出口商品可以在宁波、温州等沿海港口就地集中,就地换装,一次配载,及时外运。

3月29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高级知识分子问题的几项规定》,对高级知识分子的培养、使用、保护等提出明确要求。

4月2日至8日 省纪委召开全省纪律检查工作会议。这是全省各级纪律检查机构重建后的首次工作会议。

6月5日 省委作出《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提高干部的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把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干部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7月7日 省政府同意在黄岩县境内的椒江口建立海门特区,直属台州地区管辖。

7月8日 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成立。

7月 省科委、省财政厅《关于试行浙江省有偿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国内三项科技经费历来无偿使用的惯例首次进行了改革。

8月25日至9月2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区工作会议,决定把山区建设作为发展浙江经济的一个战略重点。

10月10日 省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的通知》,要求广大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带头响应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

10月12日至22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提出区别不同情况,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全省工业会议,要求全面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搞好以税代利改革的试点。

11月24日 省政府批转省经委《关于全面推广企业自工作意见的报告》,确定14家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进行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试点。

1981年

1月15日至29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种农业生产责任制。

5月23日至25日 省委召开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首次宗教工作会议。

5月 省委、省政府部署林业生产责任制“三定”试点工作。

6月16日至22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教育战线的改革和发展。

7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发展农村多种经营若干问题的通知》,提出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10条指导性意见。

9月22日 经中央批准,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并,建立新的温州市。

11月15日至23日 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总结、完善和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工作。

11月18日 浙江省首家境外贸易机构亚利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

1982年

3月3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畜牧工作会议,制订全面发展畜牧业生产的方针。

3月15日至4月18日 浙江举办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

3月 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在浙江展开。

4月15日至16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对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进行部署。

5月5日至10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研究对粮食征购、销售、调拨实行包干制,包干系数一定三年等问题。

8月9日至17日 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确定发展农业的战略设想,要求普遍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年底,全省农村98%以上的农户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8月25日至30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企业整顿工作会议,要求在重点抓好工业企业整顿的同时,对农垦、林业、建筑、粮食、商业、供销、军工等系统的企业,也要结合各自的特点进行整顿。

9月5日 义乌县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稠城镇小百货市场正式开放。

12月22日 国务院决定设立上海经济区,范围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在内的10个城市,以后逐步扩大到包括浙江在内的一市三省。

12月28日 温岭县社队企业局批复同意该县牧屿镇以农民合股形式创办温岭县牧南工艺品厂。这是全国首家由工商行政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股份合作制企业。

1983年

1月 根据中央关于开展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通知精神,浙江省级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率先展开。这次机构改革的重点,是“三位一体”调整领导班子,减少职数,改善结构,实现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月17日 全省第一次优秀农民技术员和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杭州举行。

1月23日 中国浙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成立。浙江省自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开始起步。

2月9日至18日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浙江。

2月10日 省政府批转省财办、省商业厅、省供销社《关于集体商业全面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意见》。

3月12日 省政府决定,在完成粮油统购任务后,开放粮油贸易市场,对上市的粮油价格实行议购议销。

3月 在省级机构改革中,中央重新任命了省委领导班子。调整后的省委不设第一书记。中央决定王芳为省委书记。

4月28日 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李丰平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薛驹为省长。

4月29日 省政协五届一次会议选举王家扬为省政协主席。

7月27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宁波地区、嘉兴地区和绍兴地区,将宁波地、市合并,成立新的宁波市;分别设立嘉兴市、湖州市和绍兴市(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7月30日 根据中央的决定,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政社分设若干问题的意见》,撤消,恢复乡、镇人民政府。

8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决定继续放宽山区经济政策,将各种山林放手承包到户,或实行联户承包。

9月12日至24日 省委召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要求抓紧选拔充实优秀中青年干部,尽快实现各级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

11月16日 《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一文,报道了步鑫生在海盐衬衫总厂内部实施企业管理改革的情况,并配发了的批示,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1月26日至12月1日 省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全力推进经济建设,为90年代经济振兴打好基础,努力争取提前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任务。12月2日,省委七届一次全会选举王芳为省委书记。同日,铁瑛当选为省顾问委员会主任。

12月7日 根据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省委决定全省整党分两期进行:先用一年时间,整顿省委和省级机关党组织;再用两年时间,整顿各市地县党组织和全省所有基层党组织。

12月17日 省委批转省委地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省委组织部《关于全省地市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工作的总结报告》,宣布地市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基本完成。通过机构改革,领导班子人员减少、年龄下降、文化程度显著提高、结构比较合理,在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984年

2月11日 邓小平同志路经浙江。

2月9日 省委书记办公会议在听取省委联合调查组的调查汇报后,肯定了海盐衬衫总厂的改革经验,并在全省发动了一场怎样对待改革和改革者的大讨论。

3月8日 省政府批转省供销社《关于深入进行供销社体制改革的试点方案》。

3月 省委印发《关于建设县级以上后备干部制度的意见》,对县以上党委掌握后备干部的对象、数量、条件、选拔程序,以及培养管理等问题作出规定。

5月4日 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宁波、温州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

5月26日 嘉兴市政府与上海市南市区人民政府签订《经济友好合作协议书》。此后,浙江各地与上海的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

6月20日 省政府发出通知,同意省化工研究所等10个从事应用和开发研究的科研单位,率先试行事业经费使用实行技术合同制、课题承包制的改革。

7月4日至10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检查企业简政放权情况,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

9月17日至22日 省委召开全省知识分子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0月18日 国务院批复省政府《关于宁波市进一步对外开放规划的请示报告》。同日,经国务院批准,全省首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宁波小港诞生。

10月30日 香港环球集团董事会主席包玉刚捐赠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建宁波大学。该校于1986年建成。

11月 国务院决定宁波市、湖州市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1985年

2月9日至16日 省委分南北两片召开整党工作座谈会,对各地整党工作实行分类指导。

5月7日至9日,省委召开整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县级机关的整党工作。

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浙江嘉兴市及所辖的嘉善县、桐乡县、海宁县和湖州市所辖的德清县,被列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4月23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调整农副产品购销政策的通知》,决定从1985年起,政府不再下达农副产品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5月15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华地区,分设金华市和衢州市(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5月17日 浙江省暨杭州市首次人才交流大会开幕。

6月6日 浙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开展对东欧易货贸易的九省市之一,可以直接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开展易货贸易。

8月23日至26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研究我省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战略等问题。

10月29日 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决议》和《关于认真清理和整顿公司的决议》。

12月9日至11日 全省个体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

12月10日 为推进宁波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国务院成立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

12月11日 为提高公民法制意识,省委颁发《浙江省普及法律常识教育的五年规划》。

1986年

1月28日 为鼓励和稳定粮食生产,浙江省举行第一次全省优秀粮食专业户表彰大会。

2月20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农村若干经济政策的措施的通知》,就发展粮食生产,实行购销调拨,坚持以工补农,发展多种经营,扶持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推行“星火计划”,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面貌,改善农村信贷工作等问题提出意见和措施。

4月18日 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舟山港对外开放。

5月15日 省委作出《关于全省农村村级单位整党工作的部署》。

6月25日至7月4日 为促进对外贸易,浙江省举行第一次出口商品交易会。

8月5日至14日 省委召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推广兰溪市坚持改革、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经验。

8月15日至20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区经济工作会议,研究开发山区的新路子。

8月16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完善经济责任制有关政策问题的若干规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推销、上交税利、劳动用工和内部分配、工资奖金等问题,提出10项改革措施。

8月 经国务院批准,绍兴市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机构改革试点城市。

10月16日至17日 省委召开市地委书记会议,研究部署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1月10日 国务院批准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12月26日至29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要求乡镇企业在技术进步上狠下功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1987年

1月23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舟山地区,设立舟山市(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2月10日至11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校党委书记、校(院)长会议,要求各高等院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定不移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月24日 国务院决定,宁波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继续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3月25日 中共中央决定:薛驹任浙江省委书记。

5月6日 省委召开书记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建立温州试验区问题。

6月2日至5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双增双节”座谈会,要求各地学习新昌、兰溪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双增双节”运动深入开展。

7月9日 浙江省首家外商独资企业立新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7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发展村级经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通知》。

7月31日至8月4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就如何考核县(市)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问题,在椒江市进行试点。

8月3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抽调干部,帮助贫困县和山区县发展村级经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村级整党成果。

9月16日 温州市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

10月20日至22日 省计经委、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联合召开会议,要求加快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

12月9日至10日 浙江召开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12月20日至29日 省委召开十三大文件学习会,要求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1988年

1月29日至2月10日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第二次视察浙江。

1月30日 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选举商景才为省政协主席。

2月4日 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陈安羽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沈祖伦为省长。

2月25日 省委发出《关于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风建设的意见》。

3月13日至16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企业改革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工作。

3月18日 浙江28个市县被国务院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4月30日 省政府颁发《浙江省审批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权的暂行办法》。据此,全省第一批26家出口生产企业和市、县外贸企业被授予对外贸易经营权。

7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禁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通知》。

10月15日至23日 省委召开七届九次全会扩大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措施。

10月 兰溪化工总厂实施转制。这是改革开放后全省第一家国营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

12月22日至27日 省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号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速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28日,省委八届一次全会选举李泽民为省委书记。同日,薛驹当选为省顾问委员会主任。

1989年

1月26日至30日 全省第一次监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加强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对重大违纪案件要一抓到底,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监察部门的工作。

2月13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增加农业投入的通知》。

4月至6月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号召全省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制止政治动乱,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北京发生政治动乱后,省委、省政府坚决拥护中共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平息动乱,并对稳定全省局势做出部署。

6月9日至10日 省委、省政府在金华召开全省清理党政干部违法违章违纪建私房座谈会,研究部署了有关清理工作。

8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整顿清理书报刊及音像市场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扫黄”斗争。

11月23日至24日 根据省委决定,省级机关组织工作组,指导农村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此后,浙江农村每年集中开展一次基本路线教育。此活动持续了10年。

11月27日至12月1日 省委召开八届四次全会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省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工作。

12月13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积极引导和完善劳动者联合兴办的合作经营企业的通知》。

1990年

2月18日 省政府办公厅发出《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

2月26日至28日 省政府召开全省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工作会议,对开展新一轮承包做出部署。

3月19日至20日 省委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5月31日 国家重点工程镇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6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镇海电厂成为浙江第一座超百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

6月8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改革开放工作。会议确定了“突出重点,梯度推进,接轨浦东,发挥优势”(即发挥浙赣铁路沿线、沪杭甬高速公路沿线和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的开放战略。

6月30日 宁波栎社机场正式通航。此后,7月4日温州机场正式通航,8月28日杭州笕桥机场复航。三大机场的建成或复航,为浙江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1日 新昌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7月24日 省委办公厅转发省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推广诸暨市枫桥区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报告》。

10月4日 经省工商局核准,全省首家乡镇企业集团公司浙江横店企业集团公司在东阳横店成立。

10月25日 省委、省政府提出清理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的具体实施意见。

11月5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加强村经济合作社建设的通知》。

11月14日 全国最大的磁带厂杭州磁带厂建成。

11月18日 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全体会议决定葛洪升任代省长。

12月1日 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舟海环监”号在舟山船厂建成下水。次年10月6日,中国第一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在舟山建成。

12月5日 全国最大的现代化油轮泊位之一、镇海石化总厂算山码头15万吨级泊位正式投入使用。

1991年

1月25日 全国最大的城市一级污水处理工程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正式投产。

3月8日 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告的决议》,选举葛洪升为省长。

3月6日 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月6日 全国第一家跨区域的外汇调剂公开市场浙江省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在杭州开业。

5月17日 浙江海洋开发工作第一个指导性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审查通过。

5月20日至24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企业工作会议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把“打基础、上水平、增效益”的经济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7月8日至9日 同志视察浙江。

9月29日 全国最大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宁波北仑港集装箱码头投产。

10月14日至16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进一步搞活大中型企业的问题。

10月20日至26日同志视察浙江。

10月28日 国家重点工程、铁路“中取华东”战略第一条新线宣(城)杭(州)线全线贯通。

11月20日 杭甬高速公路杭州至萧山段建成,实现了浙江高速公路零的突破。

12月15日 秦山30万千瓦核电站并网发电。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开创了中国核电新纪元。

12月21日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钱塘江第二大桥建成通车。

12月23日至28日 省委召开八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进一步明确全省深化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992年

1月4日至7日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确定“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发展目标。

1月21日至24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利用外资工作会议,确定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

3月3日 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通知》。随后,全省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潮。

3月16日 国务院同意设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4月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撤区扩镇并乡试点工作的意见》。至5月底,全省乡镇顺利完成“撤、扩、并”任务。

4月20日 全国最大的水产品交易市场在舟山沈家门开业。

4月29日至30日 省委召开八届七次全会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6月20日 省政府决定给13个经济强县(市)扩大经济管理权限。

6月27日至29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科技兴省”战略。

7月5日 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一届评比揭晓,浙江12个县市榜上有名。

8月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市长、专员及省直部门领导干部大会,部署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规划实施方案。

8月22日 省政府批准建立嘉兴、湖州、绍兴、舟山、椒江5个经济开发区,并将金华市、衢州市和丽水市列为浙江省对外开放城市。

9月2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宁波开放航空港口岸,宁波至香港的空中航线开通。

10月28日 省政府印发《关于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的通知》,决定从1993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并给城镇职工适当补贴。

11月4日 经国务院批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仑港工业区重点区域合并,统称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24日,又批准成立宁波保税区。

12月13日 省委召开八届八次全会扩大会议,提出90年代浙江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12月15日至次年1月4日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浙江。

12月23日至2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提出乡镇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的方针与措施。

1993年

1月12日 全国垦区综合评比揭晓,浙江垦区获总分第二。

1月13日 省政协七届一次会议选举刘枫为省政协主席。

1月16日 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李泽民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万学远为省长。

3月25日 浙江省第一家外资银行宁波国际银行正式成立。

3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月4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4月6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除国家法律、法规和明文禁止个体、私营经营的行业和商品外,均允许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依法开业和经营。

4月26日至28日 浙江召开第一次开发区工作会议。

5月14日 省委在省级机关开展以“双推双考”方式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7月7日 浙江鄞县邱隘镇、东阳市横店镇、绍兴县杨汛桥镇,被中央有关部门列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8月27日 鄞县660个行政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成为浙江第一个村村通程控电话的县。

9月6日至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省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目标。

9月14日至16日 省委召开八届十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1993~2000年》。

11月18日 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浙江商业银行在宁波正式开业。

11月20日至26日 同志视察浙江。

12月6日 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12月19日至24日 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号召为在全省提前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而奋斗。24日,省委九届一次全会选举李泽民为省委书记。

1994年

1月4日 全国最大的氟化学工业基地巨化集团公司氟化厂全面试生产。

2月1日 省委作出《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

2月3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2月7日 浙江21个县(市)入选第二届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6月1日至2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努力提高浙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水平。

6月7日 全省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树立“大经贸”观念,实现乡镇企业的第二次腾飞。

7月15日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全省第一家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8月13日至1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工作会议,决定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乡、村,积极稳妥地、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

8月22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台州市(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9月22日 国内首家完全按《公司法》要求建立的专业证券公司浙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9月28日 省委召开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座谈会,要求在全省人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9月30日 国务院同意开放温州航空口岸。

11月8日至9日 省委召开九届三次全会扩大会议,要求切实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新的伟大的工程”来抓,推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995年

2月14日 省委印发《浙江省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意见》。

2月15日 省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百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

3月1日 国务院授予浙江省“实现荒山造林绿化规划省”称号。

4月8日 省委发出《关于在全省党员中开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学习活动的实施意见》,对全省党员开展学理论学的“双学”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4月20日 为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在绍兴禹王庙公祭大禹。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首次举行的公祭大禹典礼。

5月15日至16日 同志视察浙江。

5月18日至22日 “名优新小商品博览会”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举办,首开专业市场博览会之先河。该博览会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地点都在义乌。1996年起,更名为“中国小商品博览会”;2002年起,又更名为“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

5月30日 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

8月18日 湖州市城区织里镇、富阳市新登镇、玉环县陈屿镇、东阳市横店镇、绍兴县杨汛桥镇和苍南县龙港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10月19日 浙江省23个县(市)入选第三届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

11月28日 国家重点工程、铁路浙赣线复线浙江段全线开通。

1996年

1月5日 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浙江启动。

2月2日 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机制增加农业投入的决定》。

2月8日 省政府发出文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国有工业小企业存量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重组,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月11日 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报告的决议》。

3月27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利用外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4月24日至26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进一步落实科教兴省战略。

5月28日 经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宁波保税区海关正式开关。

7月16日至17日 省委召开市(地)委书记座谈会,讨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问题。

7月22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三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启动浙江“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8月1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浙江省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浙江省文化发展纲要(讨论稿)》。

9月3日 全国第一家省级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浙江省私营企业工业联合会在杭州成立。

9月28日 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会议提出了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的政策与措施。

10月9日 《浙江日报》报道,经过十余年努力,浙江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民办教师的省。

10月25日 浙江省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

11月2日 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依法治省的决议》。

12月3日至4日 省委召开九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浙江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纲要(1996―――2010年)》,还讨论修改了《浙江省文化发展规划(1996―――2010年)》。

2月16日 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报告的决议》。

3月12日 国务院批准杭州市调整市区行政区划,撤销萧山市、余杭市,设立萧山区、余杭区。

3月22日 省委召开常委会,专门听取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汇报,研究进一步加快杭州市发展的问题。此后,省委又陆续召开专题常委会,分别听取各地工作汇报,研究各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3月29日 省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4月2日 省委、省政府决定,在省直机关组织开展以“树优良作风,创优质服务,做优秀公仆”为主题的作风建设年活动。

4月7日至8日 全省社会治安工作会议部署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4月9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部署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

4月28日 中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合建在同一平面上的跨海大桥宁波大榭大桥建成通车。

4月30日至5月3日 同志视察浙江。

5月11日 第一届沪、苏、浙经济发展座谈会在浙江省淳安县举行。此后,座谈会每年在两省一市轮流召开。

6月16日 杭州市成为新世纪第一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7月17日 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一期工程在嵊泗县菜园镇建成。

8月15日 省政府决定,10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最低生活保障办法》。

9月29日 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具体部署浙江企业到国际上发展的工作。

9月30日 省政府出台《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

12月20日 省委召开十届七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的意见》。

12月24日 浙江首条采用股份制建造的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全线建成通车。

2002年

1月19日 省委公布《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

3月14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省各级机关开展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活动。

同日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发表,浙江省的环境指数排在全国第三位。

6月12日至16日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浙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16日,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选举张德江为省委书记。

6月18日 浙江建立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

6月24日 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杭州召开。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7月10日 经国务院批准,省委、省政府决定从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农村税费改革。

8月19日 全省经济强县座谈会出台扩大部分经济强县(市)经济贸易审批管理权限的《实施意见》。

10月12日 中共中央提名:任浙江省代省长。

10月15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宣布,浙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的试点省份。

10月16日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正式运行。

11月4日 新中国成立后浙江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温州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竣工。

11月21日 中共中央决定:任浙江省委书记。

12月6日 《2001年度中国群众安全感调查》发表,浙江省有87.7%的被调查群众认为有安全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35个百分点,居全国首位。

12月18日 杭金衢和金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浙江实现“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目标。

12月31日 浙江当年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元。

2003年

1月21日 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选举李金明为省政协主席。

1月23日 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祖善为省长。

3月27日 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浙江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工作。

6月5日至6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工作会议,部署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

6月25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业大会,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7月11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生态建设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生态省建设工作。

7月21日 浙江出台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政策,全省所有农民不再缴纳农业特产税。

8月18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10月11日 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在温州举行。

10月23日 中国第一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工程全面建成。

10月25日 浙江26个县(市、区)跻身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11月23日 西气东输工程浙江段全线贯通。

11月25日 中央综治委和浙江省委在诸暨联合召开纪念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

12月3日 省委、省政府在衢州召开“山海协作工程”情况汇报会,要求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2月8日至10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绍兴市仓桥直街“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授予桐乡乌镇、嘉善西塘镇、湖州南浔镇“2003年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

12月13日 浙江举行首届民营企业峰会。

12月27日 浙江全面启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12月29日至30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2004年

1月17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月12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

3月1日 浙江全面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

4月5日 浙江欠发达地区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面启动。

4月21日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若干意见》,提出从“外贸大省”向“开放大省”跨越的战略目标。

5月10日 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从2004年起,全面取消在农村已延续20多年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5月11日 省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

6月21日 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资料,浙江全国驰名商标数跃居全国首位。

7月21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三门核电工程。

8月18日 国内首家由民间资金绝对控股的商业银行浙商银行正式开业。

8月25日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资料,2003年度全国500强上规模民营企业中,浙江占183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到2007年,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203家,连续9年排名全国第一位。

9月10日 报载:浙江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的省份。

9月10日至26日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浙江举办。

9月25日 浙江30个县(市、区)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数量仍居全国第一位。

11月12日 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农村中小学教师享受当地政府出台的公务员津贴和补贴政策。

11月30日 杭州、宁波、绍兴、温州、嘉兴、台州、金华、湖州、舟山等9个市,入围首次的中国综合实力地级以上百强城市名单,其中杭州市跻身十强。

11月30日 浙江首个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专项规划出台。浙江是国内第一个制定制造业主体式规划的省份。

12月20日 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宣布,从2005年开始,全面停征农业税。这意味着浙江农民将告别已延续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

12月31日 浙江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

2005年

1月10日 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

1月12日 浙江省首次表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绩突出的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1月18日 省委发出《关于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决定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党员中分期分批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

3月1日 浙江被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局公布为全国第一批绿色GDP试点省市。

4月13日 全省重点建设暨“五大百亿”工程工作会议强调,要继续扎实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点建设。

4月29日 省政府出台《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总体目标。

6月28日 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党内监督十项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7月1日 浙江启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

7月29日 省委召开十一届八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

8月19日 省政府出台《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纲要》。

10月18日 国家重点工程嘉兴发电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

11月16日至12月1日 第九届中国戏剧节在宁波举行。

12月15日 有关部门公布,浙江大型企业集团已达293家,总数居全国之首。

12月20日 省政府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启用“宁波―舟山港”名称。

12月29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年

1月16日至21日 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的决议》。

1月 提出,要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

3月21日 省委发出通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

4月12日 为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省政府一系列预(方)案,初步构筑起应急体系。

4月13日至16日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州、舟山举行。

4月25日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

4月26日 省委召开十一届十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

4月30日 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在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经验。

5月8日 省政府颁布决定,从当年起,全面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金。自此,全省农民实现固定负担为“零”。

6月9日 报载,浙江“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农村安全自来水覆盖率已达到75.5%,居全国省区之首。

6月28日 省委在嘉兴召开纪念建党85周年大会,会上对全省先进性教育活动进行了总结。

9月15日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2005年浙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64%,连续第三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

10月19日 洞头县大瞿村通电。至此,浙江“户户通电”工程全部完成。

11月4日 有关资料公布,浙江有18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50强,数量居全国之首。

11月15日 省委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见》。

11月20日 国家有关部门发表《2005年度全国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浙江省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87.1,列全国首位。

2007年

1月31日 省政府下发《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决定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

2月1日 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选举周国富为省政协主席。

3月4日 有关资料公布,浙江全国驰名商标累计拥有量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位,全省国际商标注册数也跃居全国之首。

3月15日 省委部署开展百名市、县(市、区)委书记蹲点调研活动,以此作为市县领导班子“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载体。

3月25日 中共中央决定:赵洪祝任省委书记。

6月12日至16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会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16日,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选举赵洪祝为省委书记。

7月12日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几项指标―――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浙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

7月19日 省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史工作的意见》。

7月28日至29日 同志视察浙江。

8月22日 省委召开党史工作会议,强调浙江要从党史资源大省,建设成党史工作强省。

9月28日 省市协同破解难题协调会确定65个难题,组织26个省直部门协同市县破解。同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心系群众“最盼、最急、最难”―――浙江开展“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专项行动》为题,对浙江“走进矛盾,破解难题”工作作了专门报道。

11月6日 省委召开十二届二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定》。

11月13日 国家有关部门公布,浙江123家大型企业入围2007年度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总数居全国第一位。

12月16日 浙江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科技信息工程示范省。

2008年

1月15日至20日 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选举周国富为省政协主席。

1月16日至22日 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赵洪祝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祖善为省长。

2月2日 省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工作。

3月24日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农村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的意见》。

3月26日 省委召开全省深化拓展“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电视电话会议,对深化拓展主题实践活动作出新的部署。

4月15日 省委召开十二届三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

5月1日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试通车。

5月13日、19日 省委两次召开常委会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支援四川地震灾区工作。此后,浙江累计接收捐赠款物48.21亿元,其中包括“特殊党费”4.71亿元。

5月17日至22日 奥运圣火完成在浙江的传递之旅。

5月19日 省委制订出台《浙江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

5月22日 同志视察浙江,要求开足马力生产救灾帐篷。至6月19日,浙江31.3万顶帐篷生产任务提前一天保质保量完成。

7月2日 浙江决定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增加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的有效供给。25日,省工商局《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全国第一部小额贷款公司登记管理办法,浙江民间贷款机构首次在制度上获得合法身份。9月28日,海宁宏达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从工商部门正式领取了营业执照,这是浙江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以来发放的第一张营业执照。

7月3日 省委、省政府正式下发《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

8月18日 省委召开建设“法治浙江”工作交流电视电话会议。

9月3日 省委正式启动在全省范围内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工作。23日,省环保局副局长职位面试实况,首次通过电视和网络现场直播,进一步增加了选拔工作的透明度。

10月28日 35名干部受到省委任命,走上副厅级领导岗位。

9月26日 省委召开十二届四次全会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相关期刊更多

人与生物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

生物安全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

安全生产与监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