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眼镜培训总结

眼镜培训总结

眼镜培训总结

眼镜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光学 产学结合 双师型 双证书

一、中国视光学人才的市场需求和供求现状

据统计调查,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在大学阶段,甚至达到70―90%,已占世界近视患者总数的33%,远高于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22%比例数;弱视发病率为2―4%,低视力发病率为1―2%,现有戴眼镜人数约4亿人,隐形眼镜配戴人数约200―300万人[1]。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盲和视觉残疾的人数约两千八百万,中国盲人和视觉残疾的人数约占世界的18%,近视眼更为高发,约占总人口的50%[2]。因此,提高屈光不正的矫正效果,提供全面完善眼保健服务,提高人的视觉质量,具有十分巨大的社会及经济意义。随着近十几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眼保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和大众愈加关注眼睛的视觉保健和眼镜的质量问题。一方面,目前的医院眼科或者眼科专业医院大部分业务在于眼病的治疗工作,而对于与眼视光学相关的的视觉问题重视不够,例如屈光不正的科学化验配、斜弱视的验配、低视力助视器的验配、特殊隐形眼镜的验配工作等均未能很好地开展,同时与视光学密切相关的PRK,LASIK,LASEK手术开展日益增加,也促使需要更多视光学专业人才的加入。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眼镜市场仍然不够规范,一些伪劣视力保健用品充斥市场,有关视光学的不实广告流传社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从事视光眼镜行业的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视光学基础知识和专业训练,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居多,接受知识的方式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验配技术不规范,平均水平与国外差距甚大,甚至许多人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即上岗工作,许多店没有相应的加工设备,质量意识不强,制作了许多不合格眼镜,就是这些不合格的眼镜在逐步危害着人们的眼睛。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眼镜行业的特殊性,其管理模式也相对滞后于其他行业。随着人们对眼保健的日益重视,目前社会各界已经开始强烈呼吁眼镜市场的规范化,这些也急需专业视光学人才的参与。由于缺乏专业视光学人才,视光界的高新技术很难引进。OK镜、隐形眼镜等高新技术产品在推广中出现许多问题,引发了许多纠纷,为其广泛应用蒙上了阴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用于矫治屈光不正,就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视光学专业高层次人才,以适应未来行业对视觉保健服务人才的需要。我校视光学专业的开设正是基于此现状。

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是在将眼科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学等多学科结合的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应用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解决视觉保健问题的能力。专业主要以学习人眼视觉保健知识,进行屈光不正的矫正、治疗为主。课程学习结束后不仅能进行各种不同屈光不正类型普通眼镜的验配,同时也能开展斜弱视验配、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矫正、低视力验配、特殊护目镜的验配。目前屈光不正矫正的主要方式仍是以眼镜配戴为主。所以专业围绕眼镜的正确验配、视觉检查与保健、眼镜营销管理进行相关培养,毕业的学生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

目前中国视光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主要各种类型眼镜零售企业、框架眼镜生产企业、销售企业、隐形眼镜生产、销售企业及医院的眼科中心。视光学用人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技术型、管理型、经营型、创新型等多种能力组合的综合性人才,即需要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于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鉴于此,我们在视光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其具有眼部检查能力、正确的验光能力、眼镜的装配能力、店内实际管理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一定的培训教学组织能力,以满足企业对视光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走就业为导向的视光学产学结合发展之路

视光学高等教育是面向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不仅应用性强,技术与技能性强,而且职业针对性强。所以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定,再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都需要企业的广泛参与,需要深层次、多方面的进行产学研合作,以满足培养适合企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在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毕业时的就业增加竞争能力。以下就以我们学校视光学技术专业建设的经验:

(一)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

在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性特征愈益明显。人才应该是:理论基础适度(适用、够用),动手能力强,从业技术、技能好,敬业精神足,岗位适应快,发展潜力大。做到跨行业从业能力与未来岗位的发展潜力密切结合,不是精一行,而是精多行。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将视光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视光学技术服务、营销、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近年来,我校根据视光产业发展走向专业化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新要求,不断加强课程体系改革。邀请召开眼镜行业主管部门、质检部门、行业专家、眼镜零售企业的负责人和其他相关高等院校专家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收集行业信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共同研讨适应市场需求的各门课程开设的具体内容。本专业采用的名称从最初的“眼镜技术与管理”到“视光学技术”,再到如今的“视光学技术&商务英语”双专科,既符合了国际教育的规范,又顺应了加入WTO后眼镜行业急需既懂视光学技术又懂经营管理,并具有英语特长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新动向。今后,我们还计划开设“视光学应用设计”、“视光学仪器维护”、“视光学&电子商务”等多个专业方向,主动适应行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同时专业根据专家建议,组织相关人员修订教材,编写实习指导书,将新理论、新技术融化到具体的教材中去。在此基础上,不光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上进行产学合作,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上同时也进行产学合作,邀请著名行业内企业在开学、招聘会前夕、毕业典礼时宣讲企业文化,以达到深度介入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使学生提前感受现代企业文化,缩短由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职业适应期。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满足以下二个条件:一、课程设置始终服从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二是课程内容满足或适度超前于产业发展的当时水平。我们利用专业董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对高职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模式、教学模式、质量评价模式等)进行探讨,力求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培养视光学高级人才的道路。

(二)产学合作创造条件以加强实践教学比例

1.加强课内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新型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课内教学实践主要以课内实验和校内综合实训为主,客观条件上需要学校具有一定实验设备,由于教学经费有限,通过产学合作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校缓解了教学经费、专业师资和设备场地的不足。1998年我校视光学技术专业刚刚开办,镇江万新眼镜光学有限公司投资30余万建立了“综合验光”、“眼镜定配”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投资建立“应用光学”、“隐形眼镜”、“视光学演示”等实验室,统一组建了校内实训中心,为实训课程教学创造了条件。

由于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校内需要开展大量的实验实习课程,实验实习耗材中的树脂镜片占教学经费中很大一部分,长期以来合作教学单位提供,使得学生的实习片源充足.同时利用校内教学实习基地,在业余时间专供专业学生进行视光学实习,实际为校内其他同学进行从验光到眼镜加工制作一条龙服务,增强他们的实干能力。通过视光学专业实际应用的连续操作,对验光的基本原理、客户的接待、眼镜材料的鉴别、眼镜质量的检测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工作中,由合作单位万新公司提供常驻学校的一线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指导和质量技术把关。校企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既避免了办学的盲目性,又保持了办学的持续性。做到企业专业人才结构动态优化、教育服务产品化。

2.加强课外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进驻校外实习基地基地,以帮助其理论结合实际,提高技术应用能力,适应职业环境,养成职业习惯。同时也培养其全方位培养吃苦耐劳精神、解决技术难题的水平和开拓市场学会营销的能力。我专业从99年起安排学生到与我校签定协议的校外基地实习,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锤炼过硬的职业技能,使学生参加工作即能进入角色,促进了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过渡”。目前我们在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北京雪亮眼镜有限公司以及江苏省中医院、中大医院、总院的眼科中心等数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定期接受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学校和企业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不少企业要求毕业班的学生去顶岗实习工作。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与企业签订用人意向书,通过半年的预就业实习,具备毕业即就业的应聘实力。

3.开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支持教师参与实验室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鼓励教师进行专业上进一步深造等方式,打造一批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已经有数名教师取得国家眼镜验光员、定配工、眼镜质检员等职业技能工种资格。同时在行业生产一线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不断加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到目前为止,我专业已有90%以上的专业教师具备“双师型”素质。同时我专业教师积极参与验光与定配两个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相关工作,以更好加强双师型素质。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教学任务繁忙,脱产让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并不现实,我校利用自行开办的产学研基地为专业教师提供行业实践的平台。例如我校利用自行开办的校内实体―南京九九眼视光学技术研究所,开展专家门诊,使得教师获得临床实际工作经验,为双师型人才的培养营造真实的行业环境。

4.开展双证书制度

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借助企业、原省轻工厅的支持,我校视光学技术学院成立了“江苏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并被确定为“眼镜职业技能鉴定的定点单位”,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和鉴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社会对职业准入制的要求,视光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通过“高级验光员”、“中级定配工”等职业资格考核,持双证进入人才市场。技术技能专长使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的人数需求达100人以上。

5.建立自己的实习就业基地

我们不仅借助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基地,同时也开展校内产学研基地的建设,目前我校在视光学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九九眼视光学技术研究所金科院总部、工程学院分部。常年安排专家坐诊、安排学生实习,为校内师生进行验光配镜、视光学咨询等服务,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系统训练。开展“诊所式”教育,是视光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学生在“视光学服务中心”,参与诊断、验光、配镜的全过程,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作为“见习验光师”的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选修诊所课程的学生限定在二年级以上。每期学生限定在30人以内。这种实习不同于校外实践基地实习,学生在这种校内顶岗实习中遇到了具体问题,教师现场进行指导,碰到带有倾向性的普遍问题,则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进行解答,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在基地集中训练,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生产能力,增长学生的创业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使学生一踏上社会,就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和创业本领。为学生开通了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培养了他们的消费者本位意识、服务意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增强了他们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坚持不懈走以就业为导向的的视光学产学结合发展之路,我专业自首届毕业生中有部分学生,依据自己所具备的过硬职业技能走上了自我创业的道路,在南京共同投资开办了“睛典光学”眼镜店三个分店及“远望视光中心”;在安徽蚌埠、江苏仪征等地开办“创视眼镜店”。2002届50名毕业生提前半年被南京、北京、苏州、上海、深圳、厦门、漳州等地的用人单位“一抢而空”。2003届45名学生全部提前进入自选企业顶岗“预就业见习”,企业从中录用新职工,缩短了上岗培训适应期。

总之,只有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紧密结合,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坚持师生能力培养与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的紧密结合,坚持培养人才与服务社会的紧密结合,面向社会,依托行业、联合企业,走产学结合的道路,才能培养出岗位适应期短,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并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眼镜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神经内镜的学习曲线非常陡峭[1],因为操作需要根据屏幕进行,无论是手眼配合还是对二维平面的适应,无论是内镜解剖、手术操作理念还是内镜仪器、器械的组成等,都是和显微镜、肉眼下手术完全不同的操作体系。所以,内镜手术操作的初级培训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手术图谱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很难让神经外科研究生和神经外科医师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我院神经内镜专业组为卫生部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和操作的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的教学培训体系。迄今为止,使用该教程培训神经外科研究生20余名、神经内镜专科医师近70名,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并取得了较传统教学方法更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神经内镜手术概述

神经内镜主要由镜体、光源、成像系统、监视器及图像记录装置构成。另外在手术中,还需要专门的冲水泵、内镜支撑臂等附件以及内镜专用手术器械。神经内镜手术的主要优势分为以下几点:(1)对患者的手术创伤小。(2)在较深的术野,显微镜的光亮度已出现衰减,而神经内镜可以近距离观察病变,不受术野深度影响,可以为深部术野提供更好的观察精细度,更利于精细手术。(3)内镜可以伸入手术野,把外科医生的“眼睛”带到以前无法想象能够清晰看到的手术区域,对病变及其周围解剖结构进行多角度观察,手术视角观察范围和显微镜比较更为广阔,并且可以通过变换方向和更换不同角度镜体看到显微镜或肉眼无法看到的手术盲区。

神经内镜手术专业性很强,对人员素质、器械设备要求很高,与传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很大的区别:(1)与显微镜下的三维图像不同,内镜所见为二维图像,需要长期的训练适应(见图1);(2)内镜手术中术者需观察监视器屏幕手术,内镜下手眼分离操作需要长期的训练和重复才能得心应手;(3)内镜手术器械与传统显微器械也有所不同,与腹腔镜、膀胱镜、胸腔镜等其他内镜相比,神经内镜的操作空间更为狭小,周围重要结构更多,对器械精细程度要求更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难以熟练掌握;(4)光线从内镜的头端发出,因此看不到物镜头端后方的区域,操作时不能利用视野后的解剖标志,也需要进行适应。

目前适合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疾病主要有:脑室脑池疾病(包括脑积水、颅内囊肿以及脑室与脑室旁肿瘤)、颅底疾病(包括前、中、后颅窝诸如垂体瘤、颅咽管瘤、脊索瘤、胆脂瘤以及颅颈交界区等部位的病变)、脊柱脊髓疾病(包括Chiari畸形、颈、胸、腰椎疾病以及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等疾病)以及其他病变(例如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出血、脑血管病变、脑脊液漏、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

2神经内镜手术初级培训的教学目标

2.1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要求掌握内镜操作系统、内镜手术器械、内镜使用方法以及内镜仪器设备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熟悉适合神经内镜治疗的常见疾病如脑积水、颅内囊肿、垂体瘤等的手术适应证和相关基础知识。

2.2基本技能学习

要求掌握神经内镜常规器械的基本操作技能,主要目的是提高内镜下眼手分离协同操作的能力,熟悉常规器械的操作方式,适应二维图像与三维图像的转换。

2.3实践技能学习

要求掌握基本内镜入路如经鼻蝶入路、经额角侧脑室入路的操作步骤,了解某些常见适合神经内镜治疗疾病的手术操作步骤,并掌握内镜下局部解剖知识。

3神经内镜手术初级培训教学方法

针对神经内镜手术的上述特点,神经内镜技术的初级教学培训包括理论知识教学、基本技能教学、实践技能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3.1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3.1.1神经内镜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使用

(1)神经内镜基本设备的原理、技术特点:如Hopkins系统的构成、原理等;硬性内窥镜的光学性能参数包括视场角、视向角、分辨率等的定义和意义等;(2)基本附件的识别和基本功能:现代神经内镜技术越来越复杂,附件也更加专业化。了解不同附件的功能、特点,掌握正确使用的方法,是成功进行内镜操作的关键,所以对附件的学习和掌握必不可少;(3)不同类型神经内镜以及内镜手术器械的识别及使用方法:包括颅底内镜、脑室脑池内镜、脊柱脊髓内镜等;硬镜和软镜;专用的磨钻、双极、显微剪刀等。

3.1.2神经内镜手术室设置

包括手术床、麻醉机、内镜系统相对位置关系、患者、术者位置等;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神经内镜系统及其附件在无菌条件下的连接方法。

3.1.3神经内镜手术相关理论

常见疾病内镜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内镜手术的风险及优势。

3.1.4基本内镜手术入路标准操作过程

包括经鼻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经额角侧脑室入路三脑室底造瘘手术。了解不同手术入路的内镜解剖特点及操作的基本步骤。

3.1.5神经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3.2基本技能教学与训练

主要分为模拟器、青椒模型、训练模型、动物模型操作,要求熟练掌握内镜专用抓钳、剪刀、吸引器等常规器械的操作[2]。要求器械始终处于内镜视野的中央,着重提高内镜与器械协同操作的能力。

3.2.1适应性练习

(1)干燥环境中取物(抓钳使用练习):模拟器中置黄豆、绿豆和小米,要求快速将三种物品分离,需全程在内镜下操作,动作要协调、稳定(见图2);(2)水中取物(抓钳使用练习):内容同上,但需在水中操作;(3)水中吸取物体(使用吸引器从水中吸取黄豆等物体)。

3.2.2内镜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1)水中膜性结构穿孔:模拟器中将保鲜膜用持物钳和剪刀造瘘;(2)剪橡胶手套;模拟器中用持物钳和剪刀将橡胶手套剪出特定形状;(3)青椒操作(见图3):包括内镜下取青椒籽,剪除青椒隔膜,并注意周围结构的保护;(4)磨钻使用练习:首先在肉眼下练习磨钻使用,利用磨钻在鸡蛋壳上打磨,以不磨破鸡蛋为佳,训练对磨钻的控制,掌握磨钻使用的力度和手感(见图4);利用动物骨标本,磨出预定的图案;然后在内镜下练习磨钻使用,在模拟器中用磨钻打磨,练习内镜下狭窄空间内对磨钻的控制;(5)训练模型:使用鼻窦内窥镜训练模型练习经鼻蝶入路手术操作,熟悉相关解剖结构和操作特点;脑室镜操作训练模型练习三室底造瘘术的手术操作;(6)动物模型:大鼠腹腔注水后,练习脑室镜下止血、分离等操作。

3.3实践技能教学与训练

3.3.1尸头示教与操作

取新鲜尸头标本,灌注后,额部Kocher点钻孔,脑针穿刺脑室,引入导尿管,缓慢、多次注入约60ml生理盐水,静置一周后脑室扩大即成脑积水标本[3]。(1)尸头示教内镜经鼻蝶入路:主要包括:①镜下剪鼻毛;②显露下鼻甲、中鼻甲、咽后壁和咽鼓管咽口;③分离并显露蝶筛隐窝、上鼻甲和蝶窦开口;④切开鼻中隔黏膜,磨除蝶窦前壁;⑤磨除蝶窦间隔,显露鞍底、视神经隆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和斜坡凹陷(见图5);⑥磨除鞍底,显露鞍底硬膜,⑧切开硬膜,显露垂体。内镜下侧脑室入路:经冠状缝前1cm,旁开3cm为中心,切开头皮,颅骨钻孔,向两外耳孔假象联线穿刺脑室置入内镜观察侧脑室、室间孔、脉络丛和第三脑室底等结构。(2)尸头操作同上顺序练习内镜下操作,辨认入路相关的解剖标志。结合理论加深对于神经内镜手术操作的理解。学习神经内镜手术的基本操作,包括脑室穿刺、内镜外鞘穿刺、内镜置入等。

3.3.2观摩手术

内镜的手术特点之一是术者观看屏幕操作,这一特点非常有利于进行手术观摩教学(见图6)。神经内镜初级技术培训的观摩手术主要有:①第三脑室底造瘘术,②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③鞍上囊肿-脑室-脑池造瘘术,④蛛网膜囊肿-脑池造瘘术。可以进一步增强对神经内镜手术操作的感性认识。

4神经内镜手术初级培训教学的效果

眼镜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腹腔镜;普通外科;培训

目前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微创外科手术与常规外科手术遵循同样的原则,腹腔镜技术的训练同样需要从基本操作练起,逐步过渡到难度较大的技术,直至完成复杂的手术操作[1]。腹腔镜外科实践中,学习曲线的存在已获得广泛认可,外科医师必须在进行腔镜手术前参加严格的技能培训[2]。我院是国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医院之一,目前对于腔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已经较为成熟,通过使用微创外科手术多媒体实时转播系统对高年资普通外住院医师进行腹腔镜技术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模拟训练、临床实践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腹腔镜技术培训,最终使受训者能够掌握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3]。

1良好的培训条件是基础

良好的师资条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科腹腔镜手术教学组成员,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和高年资主治医师组成,均有着丰富的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经验,能独立处理腹腔镜手术中出现的问题。我院新病房大楼手术室设有微创外科手术多媒体实时转播系统,在手术教室可以显示手术部位特写和手术台全景,现场声音及腹腔镜录像系统信号同步传递,手术台上教师和手术台下教师可双向问答并讲解手术过程。同时,我科备有两套腹腔镜仪器设备和超声刀,以及全自动气腹机、模拟训练箱等器械。在教学初期,学员进行理论学习,主要讲解腹腔镜系统的基本知识,让学员在短期内掌握腔镜器械的基本知识、原理以及临床相关问题,然后利用微创外科手术多媒体实时转播系统让学员观摩腔镜手术,并录制和制作了多部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腔镜手术视频资料和课件,上传至我科学科网站,可以供学员在线以及下载观看,以加深对腔镜手术的理性认识。

2加强使用腹腔镜器械的模拟训练

以往的经验证实,以动物手术为主的腔镜技术训练方法难以推广。我科应用腔镜模拟训练器(包括简易的肠道模型),可以提供高年资住院医师腹腔镜基本操作训练,并通过显示器进行二维图像解剖定位,如腹腔镜下的组织器官显露、牵拉、切开、缝合、打结等,增强外科医师的手眼配合能力。 腔镜手术操作中缝合与打结的训练较为困难,对手眼协调配合的要求较高,需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4]。因此,我们使用动物脏器,如猪肝、肺、肠、瘦肉等标本,置于训练箱中进行上述操作训练,培养学员使用腔镜器械接触脏器时的“手感”,使他们在进行实际腹腔镜手术操作前具备良好的感性认识和一定的操作基础。

3从开放手术中吸取经验

由于培训对象均为高年资住院医师,其具备一定的开腹手术基础,所以在临床训练阶段,我们采取从易到难、逐渐进步的培训方法,让学员先从“扶镜子”开始,掌握观察镜的使用。先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进、退、调整焦距、跟踪主刀、保持视野稳定、变换观察角度等操作,最终达到熟悉手术步骤,了解主刀的意图,主动配合主刀医师,保证最佳视野的水平,当好第二助手。进入第一助手阶段,在术者的指导下进行腹壁戳孔、放置气腹针等训练,然后在术中使用腔镜器械牵拉、抓提组织脏器,帮助术者显露手术野,巩固模拟训练的成果。进入主刀阶段,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经腹腔镜探查、阑尾切除、胆囊切除等较为简单的手术。在此阶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如果术中遇到困难,术者无法解决则应及时中转开腹,不能勉强手术。比如术中离断血管时由于撕扯或结扎不牢靠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严重影响了腔镜下的视野,及时中转开腹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学员负责,不能为了顾及面子或一意孤行,强行腔镜下止血,造成组织脏器误伤或错过时机,导致出现意外。②在从事腔镜手术的初期,因出现问题而中转手术是非常正常的,术者不应该让挫败感压倒信心,而应抱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态度,认真吸取教训,虚心请教,反复观摩,总结经验,为以后能逐部过度到较复杂的大、中型手术做好准备[5]。

参考文献

[1] 王存川. 重视基本功的训练,促进腔镜外科健康发展[J]. 广东医学,2005,26(1): 6-7.

[2] 李靖,杨彤翰,梁平,等. 腹腔镜外科医师技术培训方法探讨[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 27(7): 20-22.

[3] 邹声泉. 实用腔镜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48.

眼镜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内镜培训

随着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推进与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早期肺癌筛查得到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得到早诊早治。早期肺癌多表现为肺部小结节。近年来,肺部小结节的诊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掌握肺部小结节的精准定位是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电磁导航内镜技术在这类患者的诊治过程中,具有实时无创、定位精准的优势。同时与传统CT定位穿刺方法相比较,电磁导航内镜技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医患双方的放射性暴露,是现代胸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手术技能。然而,在目前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胸腔整体解剖的熟悉和腔镜技巧的培训,往往忽略了气道内镜的培训,这样会带来内镜新技术适应周期长,甚至会因科研和临床工作繁重而放弃掌握新技术的问题。随着现代胸外科疾病谱的改变,提高了新时期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的要求,电磁导航内镜培训体系的改革刻不容缓。本中心胸心外科系有着优质的临床教学成果,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与时俱进[1]。在电磁导航内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为电磁导航内镜培训体系的改革带来了机遇。我们结合现代胸外科发展的特点,对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内镜培训体系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1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的转变、观念的更新

长期以来,支气管内镜技术通常被认为是呼吸内科医师才需要掌握的技术,部分大型的医疗中心会有专门的呼吸内镜中心,对区域内的病患提供支气管内镜下的一系列诊断及治疗。所以,电磁导航最早由呼吸内科的医师来开展。但是随着肺部小结节的早诊率不断提高,术前定位已成为胸外科医师面前的难题。一般来说,这类病患在术前需要到CT室进行有创性的定位操作,在清醒的情况下忍受不适。这不仅缺少人文关怀,而且病患需要接受放射性暴露。目前国内部分大型医院能做到在手术室即完成定位而后直接手术的一体化手术能力,但是这对手术室条件及CT室条件的要求极高,不利于项目的常规开展。如果由胸外科医师在病人麻醉后在普通的手术室,在手术过程中完成一体化的实时、无创、精准定位,对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强人文关怀以及提高手术室接台率等都有很大的帮助。需要指出的是,以往传统的CT室穿刺定位曾有异物存留、急性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需外科医生紧急手术处理。肺部小结节的术前定位,理应由胸外科医师在手术室独立完成。因此,这就带来了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的转变以及观念的更新,要认同这项技术是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加以训练提高,通过定位-手术、再定位-再手术这种不断校正检验的训练,掌握肺部小结节精准诊治的全过程。

2电磁导航路径规划系统的训练

传统的肺部小结节的精准定位,除了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内镜操作能力以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CT大型设备和专用的路径规划软件[2]。而CT设备的操作需要影像科医生的协助,也就是要同时占用第三方部门的人力资源。电磁导航定位的路径规划需要有专门的软件。相对于内科医师,“剖胸开心”熟悉肺部解剖的胸外科医师使用软件对肺部磨玻璃结节能更有效地进行路径规划及选定。但如何在路径规划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开血管,减少定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对于那些没有明显支气管走行的区域,如何考虑到定位点和磨玻璃结节的真实距离,按手术切除的易操作性进行路径设定,最终提高定位的精准率,这些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都是需要加强培训的。电磁导航路径的规划就如手术的解剖示意图,目的是使手术的完成更加流畅,是该技术的入门课程。

3肺部小结节裸眼

3D技术及电子教学资源库的丰富及完善对于肺部小结节来说,支气管树的解剖是学习曲线中的重要一环。由腔外(支气管腔)至腔内的解剖学转变,需要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腔内和腔外的解剖结构进行空间上的重组,更好地理解肺部小结节的三维立体定位,使手术的操作更加得心应手。裸眼3D腔镜系统的使用是在胸心外科学系结合大量临床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裸眼3D技术由于具有更好的纵深感及立体感,使器官及其周围组织层次能更清晰地投放到视觉系统中,使肺部小结节的手术操作变得更简单。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曲线可以明显缩短。而建立电子教学资源库,运用裸眼3D胸腔镜技术进行肺部小结节的定位教学,对于刚刚从抽象的书本知识向具体的临床工作转变的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显得更加具体、真实,使其能够更深刻地感知胸廓中的立体解剖结构变化,很好地解决了肺部小结节定位及手术的难题[4]。

4PBL教学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5,6]。该模式主要步骤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小组、个人和教师进行结果评价。在讨论过程中通过不同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尝试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病例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7]。PBL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寻找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也能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中心,在内镜培训方面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具有优势。近两年已培训13名研究生。与2015级-2017级传统教学模式下15名研究生在胸外科内镜的学习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文献检索能力、自学能力等(各25分,总分100分)方面进行比较,PBL组高于传统组,统计学有意义(表1)。

5电磁导航并发症的处理

电磁导航内镜培训的学习中,并发症的处理需要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成长培训过程中,对于大出血的处理通常是扩大切口,阻断钳阻断后进行出血点的缝合。但是,对于内镜下的并发症处理需要转变思维模式,更多的是由原来的外科处理手段转变为内外结合的综合处理手段。对于像肺小结节靠近管径较粗的血管,定位过程中刺穿血管引起出血的情况,需要有紧急预案作为参考来快速控制出血,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在有条件的医疗单位,紧急的中转开胸手段是每一个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电磁导航内镜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另外,气胸、荧光剂过敏等并发症问题,都需要在操作过程中进行严密监测,及早发现,及早处理。

眼镜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眼科学;精品课程;实践;探索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elaborate course is the major measure of college cours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and also the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professionals training model.This article describes forming of the excellent teaching team,teaching reform and building quality control system etc.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phthalmology elaborate course in Changchun Medical College in order to form the vertical course features of the length,width and height.The construction of elaborate course can improve the teachers′teaching level and play a promoting role in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with solid foundation of ophthalmology eye optical technology.

[Key words] Ophthalmology;Elaborate course;Practice;Exploration

1 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

高职高专教育侧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前提条件[5]。本课程组“双师”结构为67%。课程组的教师除了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外,还结合眼视光技术专业的特点,参加了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验光员的培训及考核,取得了高级考评员资格,并参与了“吉林省职业鉴定眼镜验光、定配考试”的组织及鉴定工作。近年来,课程组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为核心”的办学思路,在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师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风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宽视野的优秀教学团队。

2 进行教学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定位紧紧围绕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通过任务分析对岗位进行深入分析与反复论证,明确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并结合培养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等[6]。《眼科学》的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了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前期是医学基础课程如《人体解剖》《生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二)》等,这为本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必要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本课程又为后续《验光技术》《角膜接触镜的验配技术》《眼镜技术》《眼视光特检技术》等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程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职业资格考试的内容之一,是培养眼视光技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支柱。 2.1 针对性与适用性教学内容的选取

课程教学内容适用性强,以“实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加强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在理论授课中,突出临床实际应用和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衔接,学生通过学习,熟悉眼科临床知识,掌握眼科检测技术,掌握常见眼病的检测技术及临床表现、预防、诊断、治疗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既能在临床实践中配合眼科医生进行眼视光技术工作,又能在眼镜行业进行验光配镜工作,并能进行初级眼保健和防盲工作。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对学生技能和专业的拓展能力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教学内容做到产教深度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眼镜验光员”和“眼镜定配工”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融入到课程内容中,推进职业证书和学历证书“双证书”制度,以岗位胜任力为主线,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技能为重。

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成果,逐步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8]。眼科学在学生第二年的第三学期开课,此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概论的相关知识。眼科学88学时,分眼科学基础和眼科学临床两部分,前者包括眼的解剖与生理、眼的胚胎发育、眼科用药及常见症状检查等,后者包括眼前节、眼后节常见眼病及眼科新进展。实训分为校内实训、医院见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应针对实际岗位任务需求选用先进、适用的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系列教材、教参等资料,使用由课程负责人为副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供眼视光技术专业的《眼科学基础》《眼科学习题指导》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的《临床基本技能》等教材。

2.2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上,坚持工学结合原则,与行业共同开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毕业实习大纲》《毕业实习手册》《实训操作流程》《实训考核标准》等教学文件,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临床医师指导学生的见习及实习。

注重学思结合,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如将多媒体与传统的录像、板书、模型(眼球的模型)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动画)相结合,病例探讨与手术录像相结合,学生分析,教师总结,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行为导向模式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体现了知行合一。学生二年级进入临床见习,与行业深度融合,注重学习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和新方法,显著提高了学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加强考试改革,在考试方式上将单一形式的书面笔试改为综合测评法,将平时考核与期末卷面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构成包括考勤(10%)、平时作业(10%)、期中考试(10%)、平时学习态度及综合表现(10%),总评成绩构成包括期末考试卷面成绩(6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试卷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及病例分析题三种类型,成绩录入到质量分析系统,通过试卷分析,得到试题的效度、信度及难度,借此指导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7]。

2.3 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与医院及眼镜行业共同设计开发校内实训室能够满足课程实训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职业能力。本课程有2个校内技能实训室,配备检眼镜、视力表灯箱、电动瞳孔对光反射模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并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容纳50个学生进行实训。

积极建设长春爱尔眼科医院、长春一诺眼科医院、吉林省近视防控中心、吉林省易视顿光学有限公司、富士华眼镜行等校外的实习基地,签定了“教学医院”及“顶岗实习协议书”,为课程的见习、实习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充分体验企业文化及医院眼科所需的职业综合素质。

3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

严格的规范化教学质量监控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9]。课程组经常开展教师组我评价、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活动,认真分析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坚持学校督导组、系部主任、教研室、教师的听课制度,并及时进行反馈。系部教学督导组定期对教学文件、考试题及考试试卷等教学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教研室内部开展新开课试讲、集体备课制度。课程组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反馈,高级眼镜验光员与定配工考试连续四年通过率100%。

[参考文献]

[4] 张学洪.基于精品课程的地方高校特色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2,(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