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历史教学工作过程中,创新历史教学教法,提高教学质量越来越多地为初中历史教师所关注。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同时,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势和实施进行重点探讨。

1.基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学生的各种有效学习合作,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激发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的策略

在传统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大多时候是教师讲解,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不高。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历史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运用不同的策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初中生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热情,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生共同进步与发展。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可以关注以下提到的策略和意见。

2.1选择合适的课程使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初中生对初中历史有兴趣,才能吸引初中生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初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前提条件是选择一个合适的课程。小组合作教学选取的课程是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此次活动中均有一个明确的任务。明确分工,才能让小组中的每一个初中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查阅资料,完成授课的课前准备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此次历史课程教学中,为构建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讲解川教版七年级课程《秦朝的统一》时,课程教学目标是掌握秦朝统一的过程及统一后为巩固政权所做的措施。小组中,有负责收集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有负责整理六国和秦朝在政权管理措施的不同做法,有负责分析秦朝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的影响。这样的分工协助,让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参与到本次教学活动当中,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引导独立思考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促进动力

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不应该只注重团队合作,而忽视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初中生独立思考之上的,只有初中生充分独立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困惑,有与别人分享交流的需求,带着问题参与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中,才会让合作交流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应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初中生全面快速发展。

例如,在讲解川教版八年级课程《鸦片战争》时,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之前,安排初中生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不可避免?经过教师引导初中生独立思考,了解英国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工业原料,需要扩张,在采用外交、经济贸易打不开中国的大门时,发现走私鸦片可以牟取暴利,在走私鸦片受阻后,必然挑起事端,发动战争。经过独立思考,初中生会对鸦片战争有更深刻的理解,促进初中生深刻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独立思考让初中生带着疑问参与后续的讨论中,提高讨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3讨论交流时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

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倡导初中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是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学习历史是需要讨论和交流的,初中生在领受教师安排的教学课程任务分工之后,经独立思考、查阅资料之后,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疑问。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要倡导初中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到他人对于课程的理解观点后,初中生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有效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川教版七年级课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时,课程教学目标是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安排初中生分组预习,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在课堂教学时,安排初中生讨论交流:三国之间的关系,分析三国之间时而联合、时而对抗的鼎立现象。初中生经过充分的课堂交流,在讨论交流中,不仅让各个小组阐述己方观点,而且学习别人的观念思想,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3.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协助意识。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引导初中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创新性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初中生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必文.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7(10):115-116.

[2]陈梅兰.浅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9(40):139-140.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观 培养方法

由于历史并非主课程,在升学考试中的比例不高等因素,导致学生关注度不高,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一般还是死记硬背,并没有对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形成自我的历史观,这种缺失导致历史教学效果的落后,直接影响到历史课对于学生学习的价值。 一、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重要意义

初中的历史课涉及到了一些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变迁,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对应这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背景,学习历史知识不通过事物发生的本来面貌去了解,学习就成为了形式,在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都有起主导因素的历史推动力和破坏力,从哲学上说,历史观本身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历史事件发生过程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状况,由这种状况所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历史观的形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就是要通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分析出这种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历史事件,我们说三国,首先会阐述的是三国的文化。为什么要说三国的文化,就是因为不说三国的文化不足以说三足鼎力的局面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背景下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形成了三国特有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深入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就不能准确的形成和判断当时的历史观,当时的历史观同样对当时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反作用。所以历史教学中注重历史观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核心,反之就是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而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又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自然学生更能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观的形成的条件和意义,从学习思维上说,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往往能唤醒学生对于历史的好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论,不管这种评论对与错,都与学生本身的世界观形成了对照和冲突,把历史还原为历史,把文化还原为文化,把历史文化与学生自我的世界观相互作用,就能发现,历史并不是古老的,古老的并不一定是历名,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哲学观来看,过去的历史对学生的世界观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学生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的形成,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通过知识的积累,更通过思维和训练和历史观的培养来达到对自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完善,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除了授知也要授智,这个智是智力的智,更是智慧的智。

二、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存在问题分析

初中开展历史教学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理念的,初中需要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开阔眼界,历史不是陈旧的,特别是要明白这一点,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陈旧的,从而觉得学习过去的东西有用吗?笔者从调研中发现,历史知识学习好的学习都是对人生特别有规划的,因为这些学生明白,对于今天来说昨天就是历史了,所以学习要规划,人生更要规划,从目前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历史教师缺乏历史观的教学意识

许多历史教师,非常认真的进行备课,很用心的在课堂上讲课,把历史知识传播给学生,但是并没有意识到在传播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历史观并培养历史观,这与我国教育方式有关,我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考试过关,缺乏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来达到和满足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历史观的深入了解,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历史观,物质决定意识,历史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历史教师的这种缺乏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深度不感,更无从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许多成年人可能会有这种体会,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历史知识时,或者我们看到某部由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时,我们会记得这个人,这个事件,但是很少有人会说出这个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这就是我们教学的不足和遗憾。

2、历史观并不是历史事件的起因

许多历史老师也会讲到历史事件时去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讲到为什么会引起这个事件,这就是历史事件起因说,把起因说定义为历史观是狭隘的,历史起因可以说是历史观的一个变因,但并不是成熟的历史观,成熟的历史观是由真实不可逆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及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哲学的、社会的、心理的、政治的、文化的诸多因素对立和统一形成。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历史观,从历史观形成的条件入手,去寻找和发现当时社会的历史观,从历史观进行深入解剖,深入浅出,让学生掌握这些历史观对当时社会所形成的冲击以及由这些冲击决定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终结。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和培养学生历史观的方法

1、让学生扮演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扮演人物角色只是第一步,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在扮演前要掌握这个历史人物的特点以及由这种特点决定的思维和语言的习惯,特别是要对学生扮演人物角色进行人物解读,包括人物的心理动态、人物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物对过去和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历史观,所以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展现人物的历史观对人物所掌控的事件的作用。对于扮演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知识并从中明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初中历史教学“三七理论”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

一、在新课程理念下创新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意义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做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角度来讲,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三点。第一,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探知欲望,历史事件中蕴含的道理,不用通过教师“灌输”,凭借着自己的思考,即可领悟。第二,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注重人文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的恢复,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将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时,会与现代生活作对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时代、社会都在进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第三,在历史教学中,有很多“正能量”的名人故事,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品质,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第四,现阶段,我国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历史学科作为我国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学理念、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新课标要求,然后以此为基本参考,创新教学方式,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较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应该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其原因在于历史教学通常会涉及到很多名人小故事、历史小故事等等,但是就目前的历史教学来看,由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在延用,学生大多数都无法对历史课程提起兴趣。另外,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初中生都觉得数理化更加重要,忽视了历史学习,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无法对历史学习感兴趣,自然无法投入其中。对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首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初一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三国鼎立》为例,教师在上课初始的时候,可以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从讲故事的角度切入课题,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如“有没有同学读过《三国演义》,能不能给讲一讲三国中某些人物的特点或者相关的小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先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找出学生讲故事,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可以切入本节课程的主题,在课程的开始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以后的讲课过程做好铺垫,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知欲。

2.以人为本,提升课堂参与度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当中,课堂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本应该是学习主体的概念。新课程的背景下,恢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只有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够感受到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能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带领学生一同进入到历史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参与。以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初一下册第一单元中的《贞观之治》为例,贞观之治主要讲的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在讲到这一个节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让学生了解一下李世民在位时都出现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正式上课时,通过话剧的形式将故事演绎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当时的时代下,为何会出现“繁荣盛世”的景象。只有当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物行为、当时的心理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加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3.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目前,新课改已经推行经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很多初中课堂上也可以看到小组学习形式,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导致这种学习模式仅流于形式,更多的是给学生创造了交谈的时间,学习目标的不明确,让学生不知道小组讨论时间该探讨什么,自然也就不会讨论一些与学习有关的内容。因此,教师要充分的意识到小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共同合作下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初二下册第一单元《土地改革》内容中,土地改革期间,我国政府对土地使用和制度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调整,其中包括税收、产权改革等等,教师在讲解完土地改革的内容时,留出时间向学生提出疑问,如“土地改革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性的改革,期间必然会出现很多困难,在了解了这一事件之后,同学们认为,土地改革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时地参与到小组讨论当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疑惑给予适当地指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初中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初中学段不同于高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拟通过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部适龄儿童,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若说现阶段的高中教育是大众教育的话,初中教育就更不是精英教育了。因为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课标语)较之高中学段的“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课标语)的要求更具大众性、普适性。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②

上述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在“提高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中增强其“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其层次要求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应该与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吻合。

由此,我们提出了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如下要求: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定义,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新的“贵族式”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追求“发展性”,但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纯学术”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科学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性质。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即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集中起来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价值则是问题意识。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提出问题。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之一,古代文化是那样的光辉灿烂,四大发明深刻地影响过世界,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明、清以来民族创造性的缺乏。从历史来看,我们不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民族,自明朝开始,极端的君主专制、文字狱,逐渐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麻木和迟钝,不敢说“不”逐渐积淀成了我们的一大民族性格。于是,对任何事物是见怪不怪,习惯于服从和接受,哪里还能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从振兴中华的高度讲,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第一要务。要完成这第一要务,必须使全体国民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

围绕“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个核心任务,我们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成果表述”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问题生成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来源。

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如学生在学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通过课文了解了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却对拿破仑称帝以及后期对封建势力的妥协等问题不理解,于是教师将之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再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安排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时产生的。据查,这个问题的生成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这项伟大的工程既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具体体现于哪些方面呢?在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不很清楚和空缺之处,理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时,恰逢学生学到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电视中塑造的人物与教材中的介绍有一定的出入,特别是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出入很大。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不时地提到了电视剧中的事情。究竟是教材中的人物介绍真实还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真实,还是二者都距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于是引导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李鸿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论证教材中对李鸿章的介绍,论证电视剧中对李鸿章人物的塑造,力求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立体的李鸿章形象。再如,学生在完成教材安排的“搜集时期实物”活动时,对于大量的粮票、油票、副食票表示不理解,教师就顺势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各类票证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如,伊拉克战争是近几年来学生在历史课上最愿意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事情。有的教师结合世界历史教材“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开展了“巴格达在哭泣”的研究性学习,讨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再如, 结合我们本地丰富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资源,开展了关于三国人物、着名战役的研究,如“夷陵之战中‘火烧联营八百里’真实吗?”、“关公为什么会败走麦城?”等。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有无、大小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全面、准确、对错与否的问题。因此,历史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到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包含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反映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我们的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放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将所搜集的史料放在某一类,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了。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不同形式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记载、描述隋朝大运河的资料不少,但是对隋朝大运河科技含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隋朝大运河贯通南北,不同的地质条件、各异的地形地貌,使之开凿所遇到的问题肯定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涉及很多科技问题,即大运河的开凿具有很多的科技含量,但对此前人没有什么记载,后人没有什么研究。从中,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重视对普通百姓劳动成果的记载。

再如学生在探究“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一位学生在研究之前凭着对教材中资料的掌握,他认为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但是随着他搜集资料的增多(主要是读拿破仑的传记),他发现在拿破仑的思想意识深处存在着封建的、个人欲望等因素。于是,他改变了看法。认为拿破仑称帝就其主观目的而言,并不完全是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巩固,而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

在指导学生“研究史料”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历史研究理论作指导。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淡化理论,但并不是抛弃理论。如学生学习“贞观之治”,一定会了解到唐太宗的个人的魅力──开明。但是同为古代帝王,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帝王都是专制的、独裁的,而李世民却能做到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呢?这里自然就要指导学生了解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规律。在初中教学中基本不提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可是组织“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的教学时,讲授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与商鞅变法,必须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经过实验证实,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的史学理论,主要有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及“二分法”、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等。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述。

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现在相当多的初中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研究成果”,存在着百分之百的“你真棒”、“不错不错”、“请大家鼓掌”的现象,即使学生的发言、“研究成果”有明显的知识错误、观点错误,仍然在如此“鼓励”,这是不应该的。这不但不是在尊重学生,在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而恰恰相反,这是在伤害学生,在违背新课标的精神。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述”,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察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宜。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我们在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深入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注释:

初三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与社会》;有效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普及,《历史与社会》已发展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然而当前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了解历史、走进社会,导致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兴趣不大,更很难实现《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和学生人文社会素养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改革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让《历史与社会》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作为在农村初中任教15年的最基层教师就以上问题浅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现状

(一)农村初中教师跨学科教学水平低

《历史与社会》虽不是新生产物,但从它的发展渊源我们不难发现它也确实是新课改之后才开设的综合学科,这就需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具备较强的跨学科教学能力。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农村初中的教师跨学科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针对一些综合性问题,不能够引导学生全面、综合、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这种情况不利于《历史与社会》教学质量的提高,也阻碍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1]。

(二)课堂教学存在形式主义

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在表面繁荣之下,存在大量的教学泡沫。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采用了诸如小组讨论探究的形式教学,但是只是为了形式而形式,未能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恰当地运用,使得教学过程徒有其表、华而不实[2]。这样的教学非但不能让学生充分把握课堂知识,而且会给学生造成负担,浪费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效率。

(三)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虽然教师们已经改变了以前“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但是由于传统模式的影响,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仍然是以自己的讲为课堂重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们反复的读记、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意义识记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处在消极被动的地位上,逐渐失去了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单纯的机械记忆甚至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有效改革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措施

1、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任课老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比较低,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综合、全面、多角度的看待问题,阻碍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3]。为此,我们必须提高任课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

首先,在聘任《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时,不仅要考虑到他是否爱岗敬业,而且要严把“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关,切实聘请到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再次,要对《历史与社会》的任课老师进行定期培训,以便让他们的教师素养和教学能力与时俱进;再次,组织经验交流会,让任课老师在学术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最后,要加大对教师任课情况的监督,不仅从学期末考察教师的教学成果,还可采用抽查方式对教师工作进行监督,以提高《历史与社会》任课教师的执教能力。

2、灵活运用教学形式

素质教育倡导丰富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许多形式主义,为了形式而形式,如在一些根本不用讨论的内容上组织讨论活动,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久而久之还会打消学生思考的积极性[4]。故此,我们要恰当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擂台赛、辩论赛、小调查、课前演讲、角色表演等教学形式,提高《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效率。

比如,在近代史中讲到辛亥革命这节课时,课本中讲到辛亥革命失败时只是简单的提到辛亥革命被袁世凯窃取,宣告辛亥革命失败。但是很多同学对“辛亥革命为什么失败,孙中山为什么在胜利的时候却妥协,袁世凯有什么能力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感到不解。鉴于这种情况,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搜集了相关的史料,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经过对史料的阅读和小组讨论,学生们总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还有部分学生甚至注意到孙中山卸任总统的时间是4月1日,戏称辛亥革命失败对孙中山而言确实就像个愚人节。经过他们自己的讨论和总结得到的答案,比我直接告知他们要印象深刻,同时也提升了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还是侧重自己的“讲”,学生只负责听、记。这样的课堂显然学生参与度不高,学起来没有兴致,学习效果肯定也不好。故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观念,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材中,很多知识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初中阶段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阅历”,对于这些知识根本用不着我们深讲,学生完全可以自学或者经过讨论就可以理解掌握。因此对于这类知识,我们要放手让学生“自行处理”,对于他们难以理解的地方再进行点拨。比如在《感受科技之光》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背景、重要的科技发明,以及科技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对于这些知识,初中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所以我把这堂课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列出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第二部分组织同学讨论课后习题;第三部分我根据学生习题解决的情况,补充不足的地方,并对这节课进行总结。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村的新农村建设急需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跨学科的教学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教学形式,不断提升《历史与社会》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伟.新课改下初中历史创新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下),2013,03(11):17.

[2]李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探讨[J].华章,2013,17(0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