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游戏;儿童生命;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74-05

在希腊语中,“游戏”和“教育”的词根是相同的,都是指称儿童的活动,这意味着从源起之时,教育与游戏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是东方的孔子,还是西方的苏格拉底,在他们的教学中,都充盈着游戏精神。在国外,不少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游戏的教育价值:亚里士多德认为,“游戏是七岁以前儿童教育的一种方法”[1]。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活动,是表现和发展儿童的自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2]。皮亚杰也说:“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3]杜威更是认为“没有一些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4],在学校这个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5]。在当下中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游戏的教育价值日益凸显,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愈来愈丰富,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张正江博士就提出了“教育即游戏”的观点,他说:“游戏是教育的本质之一,本真的教育也是游戏。”[6]石中英教授在《教育哲学》中这样表述:“既然人人都是游戏者,人人都生活在游戏当中,那么,教育本身就其实质只不过是人类多种多样游戏活动的一种。”[7]北京师范大学李敏博士提出了“游戏式教育”的构想,她认为:游戏式教育是游戏精神与游戏形式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它不是指一种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而是在方法论意义上追求成为一种教育“范式”。[8]因而,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笔者试图作出这样大胆的设想――“教学如游戏”,或是“游戏就是教学”,并就从教的语文学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当前语文教学缺乏“游戏”

(一)无游戏

当你踏进语文课堂,就会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教学是一件极其“神圣”的事情,一点也“游戏”不得!许多教师把语文课堂打扮成一张紧绷拉长的面孔,神情严肃,不苟言笑,学生正襟危坐,表情木讷。这样的语文课堂机械僵化,呆板生硬,索然无味,了无生趣。笔者在随机抽听的一百节中小学常态语文课中发现,有近八十节几乎没有“游戏”的踪影,而且随着年段的升高,游戏离语文课堂愈来愈远,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如李庆明所言:“在完成了‘学前’令孩子终生难忘的快乐学习之后,艰苦代替了欢乐,认真挤兑了游戏,严肃唾弃了活泼,随着游戏之死,儿童之死的黑暗岁月也就来临。”[9]

(二)假游戏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所谓的“游戏”只是偶尔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调节剂”,一种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的步骤或环节,表面上活跃了课堂氛围。还有一些“游戏”成了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幌子”,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虚晃一枪,草草收场。这样的“游戏”成为教师教学的忠实“奴仆”,异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开心果”“表演秀”,处处出现成人造作的痕迹。儿童的游戏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台戏,本该是儿童在游戏却变成了教师在游戏儿童。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儿童的自愿自觉、自主控制,游戏的本体功能――愉悦功能及游戏的灵魂――儿童游戏性的体验都在这样的“假游戏”中消失殆尽。就像米舌莱所言:“游戏显然是一种无偿的活动,除了它本身带来的娱乐外,没有其他目的。从它成为教育游戏的时候起,它事实上就不成为游戏了。”[10]

(三)滥游戏

在一些语文教学中,“游戏”达到一种夸张的程度,仿佛没有一些“游戏”活动的参与,语文教学就无法进行下去。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执教公开课《春笋》,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模仿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做了一次之后,又应学生要求继续做第二次,学生还不过瘾,于是接着进行第三次……这样的语文教学,起于表征化的游戏,止于浅层次的快乐,表演过度,游戏泛滥,导致语文教学舍本求末,背离主旨,使语文课堂陷入“非语文”“伪语文”的尴尬境地。

语文教学之所以缺乏“游戏”,或者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游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传统文化背景下教育对游戏的误读,认为“游戏”是低级的活动,“学习”是严肃的、神圣的、高级的,“游戏”的专利只属于学前的儿童,再加上功利主义、分数至上的思想,缺乏对游戏精神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认同,丢失了游戏精神,于是就不愿“游戏”,不敢“游戏”,当然也就不会“游戏”。

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

(一)顺应儿童的天性

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儿童是游戏的化身,游戏的精灵,游戏的天才。游戏是儿童自由生命之依靠,儿童本真存在的确证。游戏中的儿童是最真的,最美的,最快乐的,最享受着的,游戏让儿童心灵自由舒展,生命自然绽放。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游戏”者。让儿童真正成为儿童,就是要守护他们的游戏天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呼唤“游戏”就是让儿童“回家”,回到儿童最初最原始最美好的精神家园,让儿童楚楚动人地站立并优游于人的生命的本源地带,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之中。

(二)呼应课标的精神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11],而“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12]。所以,“游戏”最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新课标还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3]而“游戏”中的主动“投入”、忘我“卷入”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14]当然,新课标中一些重复出现的词语,如“喜欢”“乐趣”“兴趣”“乐于”等等无一不与“游戏”紧密相连。

(三)回应编者的意图

纵观当前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无论是哪一种版本,都能看到编者对教科书中游戏精神的张扬。教科书的形式方面体现了游戏化的编排:第一,丰富多彩的教材板块。如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我会写”“我会连”“我会找”“读读想想”“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展示台”“宽带网”等等;第二,妙趣横生的文字游戏。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拼音游戏。在中高年级的练习“语文与生活”板块中,安排了“猜字词”“听相声”“读歇后语”“走近开心辞典”等内容。第三,寓教于乐的游戏设置。不少课文都安排了“游戏式”的练习,如对课文的分角色演绎。习作中渗透游戏意味,如苏教版教材中安排了看图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图写一件自己经历的事,给自己画张像,再配上自我介绍,写一次有趣的实验等内容。第四,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我们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教材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创设虚拟化的环境,营造游戏化的艺术空间。在教科书的文本世界,即课文中,我们更能体会到编者的游戏编排:教材中大量选用了诗歌(包括儿童诗),而诗是语言的游戏。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可以说,故事本身就是游戏的一种表现形式。当然,还有一些散文(如《鸟语》)、小说(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以及说明文(如《白公鹅》)都具有游戏的色彩,都包含着“文字游戏”。

基于课标,基于儿童,基于教材,语文教学迫切需要“游戏”。需要游戏,不是指单纯的需要一种实体的游戏活动,而是呼唤正确的游戏教学思想,自由的游戏精神,生动的游戏姿态,鲜活的游戏方式,甚至是一种“语文教学即游戏”的教学“范式”。

三、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游戏”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单纯的功利性,指向“人”的生命幸福成长,以“为儿童更好的生活”为目标,主动与游戏牵手,消除二者的隔阂和鸿沟,实现“语文教学”与“游戏”的高度融合,达到“目的”和“手段”统一,“形式”与“精神”相容,“发展”和“享乐”并重。

(一)培育游戏精神

1.让学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游戏者摆脱一切外在的目的和压力,自愿自觉徜徉并专注沉迷其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真我状态。如《鹬蚌相争》一文的公开教学,在准备活动时,教师和孩子们根据课堂中的人、事、物做简单的“量词填空游戏”,如:一( )老师,一( )学生,一( )黑板,一( )楼房,一( )语文书,一( )课文,一( )古诗,一( )寓言。这样,教师、学生、教室便构成了一个生动完整的游戏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消除了紧张,以一种轻松的姿态出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和学生都能沉浸在课堂中,享受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乐趣。正像古德尔和戈比所言:“人们在游戏中趋向一种最悠闲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甚至连身体都摆脱了世俗的负担,而和着天堂之舞的节拍轻松摇动。”[15]

2.让学生“规则”游戏。一切游戏皆有其规则,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赫伊津哈说:“游戏创造秩序,游戏就是秩序。”[16]“自由”不够,则造成“隔”的状态。突破“规则”,则陷入“乱”的境地。对自由和限制的把握是让学生进入“畅”――介于焦虑感与厌烦感之间的最佳状态。因此,每一游戏在教学中的展开,师生都要明确规则,教师要提醒或暗示学生:大家平等参与游戏活动,但要遵守游戏规则。我们期待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或坐或卧或躺,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心灵是舒展的,思维是开放的,但他们的神情又是那样的专注,体验又是那样的严肃,这也就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这也就是自由与规则的制衡,这也就是一种真正游戏的状态。

(二)塑造游戏伙伴

1.塑造自己成为游戏伙伴。一个人的游戏是没有的,即便是单独一个人,如果他在游戏,也总有一个假想的伙伴。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加上动作讲故事的起因,有不少学生模仿鹬蚌之间的“武斗”:把一只手假象为“鹬”,把另一只手假想为“蚌”,自己的“左手”狠狠地啄“右手”,反过来,自己的“右手”牢牢地夹“左手”不放。这其实就是自己在跟自己“游戏”。

2.塑造同伴成为游戏伙伴。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其实质而言应该是“游戏”伙伴关系。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尽情交流、角色扮演都是在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无论是让同座的两个学生分别用动作和神态来表现鹬的“威胁”和蚌的“毫不示弱”,还是把学生分两大组进行站着、坐着、趴着的三次针锋相对的语言争斗,都构建了学生之间那种亲密而又带着些许火药味的游戏伙伴关系。

3.塑造文本人物成为游戏伙伴。充盈着游戏精神的语文课本中,其主人公或活泼淘气、幼稚莽撞,或狂放不羁,野性十足,或愚蠢笨拙,面目可憎,或滑稽幽默,让人发笑。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文本人物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把他们塑造成为学生游戏的伙伴,构建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我和祖父的园子》中的小“萧红”,《鸟语》中的“燕子”“布谷”“喜鹊”,《鹬蚌相争》中的“鹬”“蚌”“渔夫”等等都应该成为孩子们游戏的对象,学生或者和他们一起进行游戏对话,或者移情体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享受游戏乐趣。

4.塑造教师成为游戏伙伴。课堂中的师生都应该把对方塑造成为游戏伙伴,这也意味着新的师生关系的重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游戏教学观的重要规则。没有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不可能彼此对话,共同作为游戏者参与到教学中去的。因为对话不是狭义的言语往来,而是彼此的精神敞开与接纳。因此,教师应该以一个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课堂中去,作为一个完整真实的自我显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分享知识、经验、快乐和智慧,和孩子们在游戏中彰显自己生命的价值。

(三)优化游戏设计

1.优化整体设计

在“教学即游戏”思想的指导下,把整个教学活动当成师生生命的游戏,把整个教学过程当成师生游戏的过程,通盘考虑,整体优化,把“教学”设计成“游戏”。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整个设计分为“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 三个板块,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故事,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自由自在地编故事。三个“游戏式”教学板块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又如《鸟语》一文的教学,从“诵读鸟语,感受乐趣”、“研读鸟语,领悟启示”、“创编鸟语,升华情趣”三个部分展开教学,让学生“模仿”、“翻译”燕子、布谷、喜鹊三种鸟儿的语言,感受“语言”的节奏美、音韵美、内容美;让学生“研究”小鹰、乌鸦、啄木鸟等鸟儿无声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让学生聆听鸟语,发挥想象,猜想鸟语,创编故事,感受鸟语的有情有趣。整个教学都是在“游戏”中进行,鸟语声声情趣浓郁,欢声笑语言意兼得。再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整个设计就是让孩子们去解决两个大问题:一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文中的主人公是个“小孩子”?二是给直接描写园子的两个自然段取名字并说说理由。简单地说,一是聚焦大园子里的“小孩子”,二是看看小孩子眼中的“大园子”。这两个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涵盖了全文,极具思维张力和活动空间。可以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游戏”思想的指导下展开的,从课堂实施来看,学生的言语生长也是在“游戏”中提高和完成的。

2.优化活动设计

①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种师生“平等对话”完全可以设计成“语言游戏”活动。如在《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祖父怎么样,我就(也)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采用了游戏式对话。首先,教师读祖父做什么,学生紧跟着读“我”就做什么。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说“对口词”的游戏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祖父伸出手指刮了我个小鼻子”“我也伸出手指刮了祖父个大鼻子”;“祖父摸了摸胡须”“我也摸了摸胡须,其实哪里有胡须,也不过用手摸了几下下巴”;“祖父掏出烟袋抽了一袋烟”“我也捡起一根枯枝装模作样地抽了一袋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来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在师生分角色朗读“鹬”“蚌”对话之后,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张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秃嘴!”“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倒过来写!”“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在这样的游戏式对话活动中,孩子们的言语能力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悄然提升。

②扮演。游戏与日常生活的“不同”,游戏的诡秘性质,最为生动地体现在“乔装打扮”中。在这里,游戏的“超日常”性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是的,孩子们喜欢“乔装打扮”,“扮演”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活动。如《鸟语》一文中,“我”和布谷鸟有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你做什么?”“种田织布。”“你喜欢什么?”“勤劳刻苦。”教学时,教师就和孩子们进行了有趣的扮演游戏:教师发问之后,先是女生有节奏地模仿布谷鸟的鸟声,而后男生回答提问。在这样的扮演中,孩子们仿佛就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布谷鸟,在自由的模仿和愉悦的问答中感受到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再如在《鹬蚌相争》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这三组有些对立意味的词语,然后教师读词,要求学生用动作或表情、神态来表现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们很快就在扮演活动中理解了这些词语的含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鹬蚌之间激烈的语言争斗,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扮演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鹬”,一组为“蚌”,自由加上动作,展开三次语言争斗。在鹬蚌每次争斗之前,教师都设计了具有游戏意味的引语。学生站着斗,教师这样说:“鹬瞪大眼睛,威胁蚌说――”“蚌毫不示弱,这样反击鹬――”;学生坐着斗,教师这样引:“哟,这河蚌胆大包天,竟敢跟我顶嘴。于是,鹬又恶狠狠地说――”“好啊,被我夹住了嘴,还跟我耍威风!于是,蚌又毫不示弱地说――”;学生趴在桌上斗,教师这样导:“鹬和蚌都筋疲力尽了,不过,鹬还不罢休,继续威胁蚌――”“都这个时候了,你都累趴下了,还敢威胁我,没门!蚌也毫不示弱地说――”。这样的扮演就是“游戏”,即“把由语言和行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为‘语言游戏’”[17]。

③想象。儿童凭借超越日常经验的想象游戏或游戏想象彰显了自由的天性,游戏使人获得自由的秘密在于超越经验,而超越经验依靠的是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比如《鸟语》一文的教学,最后的环节就是“聆听鸟语,创编故事”,播放鸟鸣声让学生闭着眼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以“一棵大树上飞来几只鸟”为开头写几句话。孩子们想象极其丰富,有的写争虫大战,有的写歌咏大赛,有的写话题讨论,还有的写迎娶新娘。又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为了让学生学习运用“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教师设计了“如果你是倭瓜你愿意爬到哪里去?”“如果你是黄瓜,你愿意长成什么样?”“如果你是玉米,你愿意长多高”这样的具有“游戏”意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由想象和尽情表达中习得语言。再如教学《鹬蚌相争》一文,教师采用“新编故事”的游戏方式。课文结尾改成“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让学生想象鹬蚌的对话。其实,“编”本身就是一种想象性、创造性的语言和思维的游戏。更何况这样的“编”是玩了一把穿越,把结尾置换,让学生想象,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席勒把这种基于想象的自由游戏称之为“审美的游戏”:“等到想象力使用一种自由形式的时候,物质性的游戏就最终飞跃到审美游戏了。在这里一种全新的力在活动,它使想象力的任意活动服从于它永恒不变的一体性,把它的自主性加进可变的事物之中,把它的无限性加进感性事物之中。”[18]

笔者试图在语文教学中作出这样的努力:在游戏教学思想的关照下,唤醒并激发自我以及儿童的游戏精神,营造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适当张力的游戏氛围,引发并长久保持儿童的游戏冲动,在游戏性的设计,游戏式的对话以及游戏化的活动中,使得儿童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都得以自由丰盈地生长。我们期盼并确信终将在未来有那么一天:游戏成为儿童本真的存在方式,主要的生活方式,校园成为儿童游戏的天堂,教师成为儿童游戏的伙伴,课堂成为儿童游戏的乐园,教学真正演变为促进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意义上的“游戏”,奏响儿童自由成长,自然生长的生命欢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豪地得出这样一个美妙而又振奋人心的判断:这是教育的节日,教学的节日,游戏的节日,更是儿童的节日!

参考文献:

[1][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73.85.

[3][瑞士]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92.

[4][5][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12.213.

[6]张正江.教育即游戏[J].教育导刊,2011(6).

[7]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7.

[8]李敏.灌输式教育:一种“社会”隐喻――兼谈游戏式教育的构想[J].教育学报,2007(4).

[9]李庆明.“风乎舞雩,咏而归”――游戏哲学畅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9).

[10][法]米舌莱.教师与游戏[C]//瞿葆奎,等.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82.

[11][13][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9.3.21.

[12][荷]胡伊青加.人:游戏者[M].成穷,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9.

[15][美]古德尔,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成素梅,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79.

[16][荷]赫伊津哈.游戏的人:文化中游戏成分的研究[M].何道宽,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12.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活跃的教学氛围,从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槐乡五月”一课,怎样让孩子感受到槐乡的气息呢?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我们的家乡海安物产丰富,有着“禽蛋之乡”、“茧丝绸之乡”、“河豚鱼之乡”等美誉。教师边说边出示三组图片,分别是禽蛋、蚕茧、河豚鱼,然后请学生说说这些名称的由来。教师引出:如果有一个地方长着很多很多的槐树,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地方叫做“槐树之乡”,简称为“槐乡”。槐乡有什么特色呢?接着,教师出示一组槐树的图片、播放一首优美的乐曲,加上一段唯美的解说,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地置身在槐树林中,尽情地享受着美景。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图文并茂的美妙情境,图片美、文字美、音乐美,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比较枯燥、抽象,如果运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色、声、动的优势,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增加语文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帮助教师顺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击要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荷花”一课,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段话是课文的重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位教师通过课件,将绿叶、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呈现在屏幕上,然后紧扣“冒”字,将白荷花从大圆盘之中冒出来这个过程,借助动画来演示。接着,教师提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有的说,绿色的圆盘,白色的荷花,黄色的莲蓬,好像和谐的一家人。有的说,从“挨挨挤挤”这个词语中,我感受到荷花数量多,形状大,景色美。有的说,从“冒”字里,我能想象出荷花盛开的样子。池塘里全是荷花,越来越多,越来越美,一幅迷人的画面……在这个案例中,通过多媒体呈现形象的图片、动态的视频,学生们获得深刻的感受,从而轻松地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

三、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思维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学 寓言 朗诵 语言表达 艺术

寓言以散文或韵诗的文学形式出现,以一种讽刺或寄托的口吻,使得形象与寓意相结合,这种文学体裁产生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寓言故事以其短小精悍且寓意深刻的特质成为世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受人们的喜爱。寓言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由故事和寓理两部分组成,寓言故事从古至今,经久不息,其中肯定有值得其他文学体裁借鉴的地方,而且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的研究是非常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寓言故事是把深刻的道理寓含在语言简洁但生动形象的故事中的一种文学形式。莱辛曾经这样论述过寓言: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个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寓言的作者通过虚拟故事的描述来阐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些道理中大多充满着幽默的智慧。大量的寓言通过历代文人学者的竞相引用,而后又不断创新,便逐渐地保留下来,直到今天,寓言故事的文学研究性依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

中国的寓言故事起源于殷商,萌发于春秋,最后形成于战国时代。中国寓言与印度寓言以及古希腊寓言并称为世界寓言文学的三大源流。寓言故事的语言不同于其他的文学体裁,夸张但又独具幽默讽刺意味,寓言故事主要是靠故事的吸引力来表达其内在的寓言道理,所以语言运用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更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研究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才能更好地了解寓言故事的发展历程,更好地知晓如何把这种伟大的文学体裁继续发展下去。本文从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表达,造型性语言表达,对话性语言表达和哲理性语言表达四方面对寓言故事的语言表达进行全面阐述。

一、寓言故事的“叙事性语言”

叙事性的语言是寓言故事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性的语言在表达上虽然是一种平铺直叙的感觉,但是寓言故事是通过故事来揭示其中蕴含的道理,所以寓言故事中的这种叙事性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对于故事呈现给读者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寓言故事开始总是平铺直叙,为故事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寓言故事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来,所以如何“讲”好故事,“讲”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念”“望文生义”,更不能“读”“照本宣科”。讲是有声语言的一种创作,讲是口语化表达的具体体现,这种体现应该有三种原则:一.自然语态,二.朴实的腔调,三.亲近的态式。我们在讲故事的时候,通常的开头语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似乎成了寓言的标志性开头语。平铺直叙的开头,让人或惊讶或恍然大悟或意料之中的结尾,从而激发听众的画面感,它带你走进了“过去,群山、大海、竹林……,”这就是叙事性语言表达的魅力。例如:猴吃西瓜,“从前,有个猴王找到一个大西瓜。”这时,脑海里出现一个中年健壮的猴子千辛万苦、费了很大的劲儿才找到一个大西瓜。“可是这个西瓜怎么吃呢?猴子从来没有吃过西瓜”,此时用疑惑思考的方式进行表达。以上两句话即是叙事性语言。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就将这个寓言讲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画面感,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十分明了。

由于寓言故事本身的篇幅相对较小,为了更好地进行寓言故事中寓理故事的表达,告诉世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制造矛盾冲突可谓是最好的办法。通过激烈的词语碰撞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情节对比也更加分明,道理的呈现会更加浅显易懂,这也是寓言故事广泛深受喜爱,并持续流传于民间的重要原因之一。鹬蚌相争的故事我们都听过,有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这时鹬鸟飞过来了,它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鹬蚌的争狠斗气,最终却造成了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得到好结果。短短的语言描述,通过制造冲突,使得寓意的表达简洁明了。

二、寓言故事的“造型性语言”

造型语言是寓言故事为塑造各类形象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特点。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在寓言故事的叙事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人物形象的生动与否以及是否将其自身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都将影响寓言故事的整体表现效果。随着寓言故事的不断推进,主体的心理特征及语言表达应该十分贴合故事的发展。

不同的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语言将是区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心理变化活动最好的方式。故事情节中的各类形象是叙事的主体,这些主体的语言可以算得上是寓言故事的人物灵魂。大家熟知的人物形象的创作概念,即在创作中注意形象的建立在于神似不要形似。也就是说在寓言故事中塑造人物或动物的形象时,脑海中要有大小、轻重等人或动物基本感觉,然后再进行声音位置的调整。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动漫;幼儿园;美术教学;方法

动漫是卡通和漫画的结合。动漫画面精真,想象力丰富,故事性强,深受孩子们喜爱。教师可以通过“情商培养、人际交往、自然与生命”等主题的动漫作品,引导幼儿从感受“爱与快乐”到感受“生命真实”。

一、以动漫美陶冶幼儿的情操,积极进行美术活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提供音画同步、视听同享的教学环境,但动漫教学可使这类“美育”手段得到充分展示。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开展幼儿园动漫美术活动的基础。如果将动漫注入到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能最终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与创造力使美术活动充满活力,焕然一新。

1.选择合适的动漫内容是有效开展动漫美术活动的关键

动漫渗透教学中的数量与形式应合理,应与其他内容相结合。动漫内容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着很丰富的教育价值,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地筛选出有利于幼儿学习的动漫内容,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美术活动中。例如《米奇妙妙屋》《蝌蚪找妈妈》《鼠来宝》《叮当猫》等动画片,内容形象、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用美术的不同手法来表现。

2.加强动漫的学习引导是有效开展动漫活动的保证

教师在学习引导中要正确采用形象的动画演绎手法,内容必须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情节,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童话世界中理解生活中简单的关系,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全面地开发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设计了艺术整合活动“可爱的米老鼠”,通过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初步感知夸张变形后米老鼠可爱、有趣的形象,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现米老鼠的夸张形象,幼儿的表现力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得到充分的发挥,创作的卡通形象夸张、形象。活动中将抽象枯燥的内容赋予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启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大大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3.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动漫作品带给幼儿的轻松与快乐是很多教学形式所难以比拟的。例如:在主题活动“森林之王”中,笔者提供了《狮子王》中狮子王与小狮子嬉戏、游玩的欢乐场面,幼儿在动画片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狮子和小狮子”之间的爱。正确地运用动漫作品,寓教于乐,能使幼儿有美的享受。

二、以动漫情境感染幼儿创作美术作品

动漫美术活动中,笔者运用音画同步的优势渲染教学情境,以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故事意境,让幼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有效提高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潜移默化。

例如:在活动中,通过有特色的动漫剪纸片《鹬蚌相争》中的情景感染幼儿。在欣赏获国际奖项的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的时候,幼儿看到鹬蚌相争的场面时,懂得了同伴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吵吵闹闹。笔者引导幼儿在作品中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格,细腻、妙趣横生的动作,含蓄的哲理,给幼儿以清新、淡雅、隽永、别致的艺术享受。

三、以动漫促进联想,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

在美术活动中,利用动漫的形式能以超越日常生活经验的方式展示事物的奥秘或发展过程,有助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启迪幼儿的创造灵感。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通过故事创作法积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与虚构,引导幼儿创造。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读读背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练习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成语、民俗民谚、古今警句和诗词歌赋等,内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及阅历有限,有些内容的学习往往就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了,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二十四节气歌》《三字经》及民俗民谚等。若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学生只是会背了一时,灵活运用就更不行了。因此针对学生年龄小,知识及阅历有限,自我要求及控制力都不太高等现象,在练习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读读背背”因现在信息技术而生动活泼起来:

1 入情入境,赋“读读背背”浓浓的情趣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都倡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但有时语文练习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无法一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有效呈现,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阻碍与时空的限制,将知识情景化、生活化,在知识与生活中搭建桥梁,有效化解学生知识储备层次参差不齐与阅历浅显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语文书的练习7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难点:许多节气学生都不曾听说过,生活阅历中的记忆也不多。因此在解读二十四节气歌之后,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节气的景色,让学生在声色俱全的景色画面中了解节气特点:如惊蛰节气中被雷声惊醒的小动物们,布谷鸟声中金黄的麦穗预示芒种节气的来临,霜降节气中的枫叶,白雪皑皑的大雪节气。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不同节气的习俗,如清明扫墓的图片、立夏吃蛋、立秋啃西瓜的生活场景等等;最后出示农活图片,让学生猜猜节气时令。如清明前后的种瓜点豆,立夏之后喂养春蚕,水田插秧大约在夏至的时候,收割水稻在寒露之后等等,学生看到生动活泼的画面,听着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随节气而动,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

2 寓记于乐,让“读读背背”轻松乐趣

“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于是就有不少老师会将练习中的“读读背背”不加以指导,就要求学生反复地读、背、抄,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很多老师对此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而“读读背背”在我们苏教版教材中每册都有,每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中都有安排:4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以及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我们不能让“读读背背”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积累古诗、名言。比如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闯关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和图画等,设计出有声有色的闯关练习,让学生在看、听、猜等活动中走近成语,了解成语,进而不自觉地喜爱上积累成语。

又如在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时,针对节气歌中词串相对独立、学生识记有困难的特点,通过课件将打乱的二十四节气有目的的一一亮相:先显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再出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接着出示“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等等,学生迅速明白二十四节气歌各个词串的来历及相互联系,也发现了二十四节气歌的许多规律:节气按季节顺序排队,每月两个节气,一季六个节气,节气中也有姊妹对等等。发现规律的学生觉得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一点也不难了。

3 顺水推舟,让“读读背背”化难为易

相关期刊更多

棒棒英语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