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尔夫专业论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尔夫;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299-03

一、研究背景

课程体系有广、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体系特指课程结构,是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和配合。狭义的课程体系是指所设全部课程互相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1];广义的课程体系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系统。

随着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发展,高质量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中国高尔夫运动与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高尔夫本科教育的发展在中国已初具规模,但国内一些院校高尔夫专业课程门类严重不足,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学生真正想学的、要学的、知识性和应用性并举的、于今后工作必不可缺的课程门类不多,用人单位也感到他们的知识不专、不精、不纯[2],从高校的课程设置看,现阶段的高尔夫专业课程满足的是高尔夫球会基层专业人员,对高尔夫运作的课程还停留在较底的层次上面,并没更进一步深入。课程设置与球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课程设计深度不够,含金量太少,培养目标不明确,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在高尔夫球场并不适用,许多理论课程的设置与球场运作管理的联系不大[3]。

二、中国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国内高校高尔夫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1.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工商管理(高尔夫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是中国唯一所专门性高尔夫学院,该校工商管理(高尔夫管理方向)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具备从事高尔夫运动管理和高尔夫产业相关领域所必备的管理、经济、体育、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高尔夫球会各类岗位管理、组织各类高尔夫球赛事活动,以及从事高尔夫产品开发和营销所具备的的专业能力和基本技能;成为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职业道德优良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优良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其课程结构主要包括综合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综合选修课三个部分,该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须取得156学分方可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中综合必修课47个学分,专业必修课54个学分,综合选修课36个学分,课程类学分一共为137个,实践类学分为19:在综合选修课中,理工科类课程至少为6学分,本专业选修课至少为18学分,总共不低于36学分;在专业实践环节中包括军事训练、专业实习、假期见闻(含假期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共1分。

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社会体育(高尔夫运动与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熟练掌握高尔夫球运动技术和高尔夫行业及相关酒店业、旅游业管理知识及技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能担任教练员、职业球童、球会管理、高尔夫大赛管理,又能胜任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草坪建植与护养,以及高尔夫市场营销与策划等工作的专家。规定学分为171,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课程结构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类型。

3.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高尔夫草坪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北京林大利用该校草业科学是博士点学科和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草坪管理专业与先进教学设备的两校特长于2003年开始进行草坪管理专业的联合办学,为中国培养优秀的草坪管理专业人才,以满足中国对该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其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尔夫球场、运动场等部门草坪生产与贸易、教学与科研、草坪建植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学习时间一般为五年,分为三个阶段:英语预科阶段,时间为一年;基础课程阶段,共60学分,时间为两年;专业课程阶段,共60学分,时间为二年。该专业课程结构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四部分组成,其中基础课程科目数量为11,所占整个课程数量的百分比为14%,学分为41;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科目数量都为14,所占整个课程数量的百分比为18%,学分要求分别为35和16;而选修课程科目数量和比例相当大,分别为38%和50%,学分为29。

(二)本科院校高尔夫专业培养方向

中国逐渐开办了高尔夫专业的院校,以体育类目录设置的院校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运动训练和休闲体育系下设的高尔夫专业;以管理类目录设置的有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高尔夫经营管理专业;以农林类目录设置的有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都相继把高尔夫球场草坪建造与维护纳入了其专业课程。下面是中国高尔夫本科院校专业学科的归属状况。

综上,总结出国内高尔夫专业的归属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第一,通过文化教育大类的体育类,将其附设在运动训练、体育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等专业;第二,通过旅游大类的旅游管理,将其附设在旅游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第三,通过财经大类的工商管理类,将其附设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第四,通过农林牧渔大类的草业科学类,将其附设在草业科学专业。

三、中国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创新构想

(一)培养目标的新思路

新的课程体系的创建主要包含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三大部分。高尔夫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中高级高尔夫专门人才的基本依据,那么,我们在调整中国高尔夫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之前,首先要确定高尔夫学科的归属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中国普通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已经不太适应社会职业的需求,鉴于高尔夫运动的特殊性和中国未来高尔夫行业发展态势,高尔夫应该单独成为一个新学科专业,而不是某个学科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按照中国目前高尔夫专业(方向)的主要学科归属,即管理学、教育学和农学三大类的基础上,在其二级学科中分别设立高尔夫管理、高尔夫运动与管理和高尔夫草坪管理三个专业。目前中国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国高尔夫运动与产业的学术研究、俱乐部管理、协会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资源规划与开发等各类企事业及行政管理部门培养通才。但是,由于学生在学期间的学时是一定的,因此,这种培养目标造成的结果如前文分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各院校希望的“厚基础、强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而是“厚基础、多能不专”的所谓“通才”,并不能切实满足中国高尔夫运动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应该是综合考虑行业人才需要的结果。从中国目前的高尔夫运动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高尔夫教育与科研人才、高尔夫企业实践与管理人才两大类,而后者的需求量又明显大于前者。而对于高尔夫企业而言,无论哪一个具体的职位所需要的人才都不是“通才”而是具备一定知识广度的“专才”。因此,中国高尔夫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为中国高尔夫运动与产业发展中的各类岗位培养具备较好知识广度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结构的创新设想

在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调整的同时,课程的设置结构也应相应做出调整。因此,根据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内容要素的构建模式和设计理论,其调整的内容应主要包括课程比例、课程时序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其中,课程比例的调整又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课特别是专业方向课学时,同时,设定专业选修课课程相关性系数,引导学生选修特定方向的专业选修课,提高课程体系的专业深度,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二是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方向技能水平,满足学生就业后的职业需要,同时,利用实践课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促进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增设个人职业发展类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以此激发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兴趣与意愿。课程时序的调整主要在于理论课、实践课和社会实践的设置时序。从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来看,鉴于中国大学生普遍不具备个体经验,课程设置的时序应为:实践课―专业基础理论课―社会实践―专业战略理论课。这样才能使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个体先前经验相适切,符合学习的经验。课程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把原来的“三层楼”阶梯模式调整为“四模块”平台模式,即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整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和实践课程模块。

四、优化中国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对策及主要原则

(一)遵循系统性与适应性

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优化。其一,影响课程体系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既受到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制约,又受社会经济、教育观念、国家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在优化课程体系过程中只有系统考虑校内外因素对课程体系优化的影响,才可能不致于顾此失彼;其二,课程体系优化不仅涉及到系统中某一类课程要素本身的优化,还需要处理好课程门类间的关系及课程系统与学校内部其他系统和社会大系统的关系。课程体系的优化既要保证学生能扎实学好起长效作用的基础知识,正确处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技能培养的关系,又要注重学校教育的理论性、系统性、长效性,加强课程体系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各门类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及相互间的关联性,提高整体效益。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要贯彻系统性原则应把握好三个层次的协调,一是课程内部各章节内容间的协调,二是课程与课程间的协调,包括课程安排的顺序,学时分配及内容选择,三是课程体系综合功能的协调,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子的作用。只有确保了课程体系的整体性才能真正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高等学校应着眼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对人才市场的预测与研究,全面了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趋势,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人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指导,以实现本科教育培养基础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紧跟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学科知识的纵横网络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时代性,增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衔接性与各学科知识、技能、过程的渗透性,既重知识逻辑结构又重知识发展的历史过程,既重知识纵向更新又重知识之间的融合和应用,既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养成,使学生形成广阔的视野、开放的思想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强调可行性与个性化

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课程体系能满足其特定的教育制度的要求及资源的程度。这主要指:一是该课程及教学方法是否适于学生的能力和已有经验。二是适应课程体系中各门具体课程内容不同的特点以及各学生个体有所区别的实际情况,应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三是所提供的课程应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以及自我完善自我学习的需要,并应含有迄今为止的专业前沿发展动态,特定的课程应能够及时修订。由于中国课程体系的逻辑严密关联性强,因此,学生对于知识理论掌握的比较系统,未来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学习比较容易实现。但是,由于在学生毕业后在行业企业普遍面临实习期,这一阶段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要求高,而对理论知识要求低,课程缺乏实践训练的问题暴露在学生的职业发展中,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且,多数课程过于关注经典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四是现任教师能否实施该课程。本科课程体系的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符合学校办学实际,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二是反映专业发展特点与优势;三是突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社会机构,由于各自的性质与培养任务不同,既不可能所有学校、所有专业都按一个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按相同的模式来组合人文、自然及社会课程,也不可能一所学校满足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只能从各自不同的经历、传统、现实、优势与特色出发,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学生发展的现实,利用所处的地域及行业关系进行最佳选择,确定不同的培养规格要求,从而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

(三)突出高尔夫专业特色

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优化必须结合现代高尔夫运动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及高尔夫专业的特性,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与实践配套进行的学习方式,重视实践课程的设置及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在高尔夫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注重其应用性和针对性,高尔夫行业对专业知识的需求是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解决高尔夫行业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精通各类高尔夫设施运作以及了解高尔夫产业的运作,懂得如何管理、营运,并产生经济效益,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专业人才,所以高尔夫专业课程应该针对高尔夫行业的实际需求选择课程内容,以突出高尔夫专业的学科特点。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分析,结合中国目前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优化中国高尔夫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改变中国目前主要是培养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专业人才的这种单一的专业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运动管理和高尔夫草坪管理三个方向的培养目标,以满足现在中国高尔夫运动产业迅速发展中急需的各岗位中高级专业人才。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结构,把原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楼”阶梯模式变为更加科学、系统的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素质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模块的“四模块”平台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亚初.高尔夫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尔夫现状教育

自1984年我国广东省中山市开办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以来,短短25年的时间,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高尔夫运动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相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在这个社会背景下,高校高尔夫教育应运而生。自1995年深圳大学率先开办高尔夫专业以来,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全国就已经有了83所左右的高校相继开设了高尔夫专业。但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模式、场地配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各种缺陷,导致出现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本文通过对中国高尔夫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为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提供可兹参考的理论依据。

1.我国高尔夫运动的现状

1.1国家政策现状

2005年12月21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正式公布,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高尔夫球场项目被列在《指导目录》限制类项目中,对于这类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到了2006年末,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的通知〉》,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高尔夫球场项目等用地被明令禁止。同年末财政部公布了明年我国进出口关税税则的调整内容,从2007年1月1日起,旅客携带或邮寄入境的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的进口税税率将由10%调整为30%。国家发改委最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根据目录,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经营,禁止外资进入,该目录从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国家还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高档房产开发项目的通知》(国发[1995]13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实施保护耕地的通知》(颁布时间1977年4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2004年10月21日)等国字号文件。

从这些现行的国家政策法令来看,对于高尔夫这项运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作用,这是由我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另外,高尔夫俱乐部从业标准作为娱乐活动的高昂税收达到20%的营业税,还要征收3%的文化建设费和0.7的渠道维护费,每年除了土地使用税之外还要征收23.07%的税。这就使得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很高的门槛,戴着“高贵”的帽子,无法面向大众普及。可以说,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但是,现实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高尔夫场地建设方面,地方政府基本操作方法是:既成事实的保留、已经立项的保护、尚处筹划的保藏……总而言之,有背景的赶紧建,没背景的换个头脸偷偷建(比如18个洞分成两个9洞练习场来绕过政策限制)。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高尔夫的消费群体确确实实在不断扩大。高尔夫球场作为一种高档休闲商业业态的前景是很广阔的,其配套的房地产项目的稀缺利益点要远超过普通房产。政策还有这样的规定:“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对改善民生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公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用地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用地尤其是高新技术、环保等项目用地可以区别对待,从低确定适用的税额标准。”某种层面上,这其实也是政策保护高尔夫球场利益的一个方面。通过一个实例,我们也可以乐观地看待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因为一个政协委员的提案而得到众人的支持,保龄球和台球脱下了高贵的外衣,从2004年7月开始营业税由原来的20%减少到5%。那么,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是不是可以在未来几年能够摆脱高昂的营业税?

再从高尔夫这项运动项目的大众普及来看,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首次将高尔夫作为参赛项目,而在2009年10月9日高尔夫正式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世界范围内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利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和大众化普及。笔者认为,只要进一步使国人了解高尔夫运动,并逐步地使之参与,脱去“高贵神秘”面纱,在经济产业化链条上的进一步加强,能够大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政策最终会倾向于高尔夫运动的健康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

1.2高尔夫经济发展现状

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美国1998年体育产业产值为63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化学工业(533亿美元)、汽车工业(531亿美元)等重要工业部门的产值,成为美国第22位的支柱性产业;意大利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体育产业,80年代末已跻身于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而瑞士体育产业是该国第13位支柱性产业;英国体育产业产值达70亿英磅,超过汽车制造业、烟草业的产值,政府每年从体育产业中获得24亿英磅的税收。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相当规模的体育服务业专业市场,国内从事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技术培训业的体育企业、体育产业经营性机构2万多家,总投资额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超过600亿人民币。另外,每年各地举办的商业性竞赛和表演约有300―500次,营业额约8000万人民币。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1998年,美国高尔夫产品收入多达53亿美元,美国高尔夫产业2001年的产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美国用在高尔夫运动方面的开支由1986年的57亿美元已飙升到目前的200亿美元,为各项体育运动中开支比率增长最快的球类运动。[1]2002年,意大利高尔夫运动消费达到近6000万欧元,其中运动器械销售达到3600万欧元,其余为运动服装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在我国,目前生产高尔夫球杆的企业约上百家,生产高尔夫球具的企业有20―30家,生产高尔夫服装的企业就更多。目前,美国每年75%的高尔夫球杆和杆头产自中国。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钛金属木杆头的出口国。我国高尔夫球场相关行业的销售额大约可达几十亿人民币。[2]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只有短短25年的时间,但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球具生产,管理公司,设计公司,新闻业,广告业,旅游业,等等,也都因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找到了合适的介入契机,从而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通过高尔夫运动在国内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新兴的体育运动必将有着更为乐观的发展前景。

2.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现状

2.1我国高校开办高尔夫专业现状

国内第一个“吃高尔夫螃蟹”的高校是深圳大学,早在1995年深圳大学就率先创办了高尔夫专业,打的是工商管理的牌子,下设高尔夫草坪管理、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两个本科专业方向,是全国第一家开办高尔夫专业的学校,并且于1997年成立了高尔夫学院。2002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设了高尔夫专业,开始是挂娱乐体育的牌子,戴高尔夫专业的帽子。随后,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也都相继开设了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56所大专院校开设了与高尔夫相关的专业,还有800多所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尔夫教育培训机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我国高校高尔夫场地配备概况

自1984年广东中山第一个高尔夫球场成立以来,全国已建成运作的场地有300个左右(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54个),北京(23个),上海(17个)等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开设的高尔夫专业教育的学校大部分也都建立在高尔夫球场发展较好的省市区,这与高尔夫教育的场地配备是分不开的。高尔夫专业有着特殊的教育方式,无论是技术教育、场地草坪管理还是高尔夫管理,都与高尔夫场地配备有着紧密的联系。

2.3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课程设置及教材体系概况

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主要分为运动技能类教育、管理类教育及草坪类教育三大专业模式。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主要分为高尔夫管理和草坪管理两个专业方向。高尔夫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高尔夫俱乐部管理、高尔夫球技术、酒店管理、旅游经济、高尔夫草坪护养与管理等。而草坪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设计与建造、高尔夫草坪护养与管理、生物统计学、生态学、景观设计、植物学、草坪学、草坪病虫害防治等。在运动技能类教育方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高尔夫系有一定的特色,其课程设置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在教材体系中使用的是自编教材:《高尔夫球运动导程》、《高尔夫导论》、《高尔夫破90±9杆自训秘诀》、《高尔夫专业英语》、《高尔夫俱乐部管理》、《球童学》、《高尔夫运动演变史》和《高尔夫球场建造与草坪护养》等。在高尔夫草坪类教育中,中国农业大学的高尔夫专业与苏格兰著名的爱姆伍德学院合作办学,课程设置及教材大纲基本上沿用了爱姆伍德学院高尔夫草坪管理专业的经验,主要课程包括:草坪生态学、高尔夫球场的设计与建造原理、高尔夫球场草坪管理、机械设备的选择与保养、草坪管理中的土壤科学、国际草坪管理、高尔夫运动发展史、高尔夫球场灌溉系统、高尔夫球场环境的综合管理等,并在学生修满学分之后,颁发“圣・安德鲁斯国际高尔夫球场场地管理专业发展证书”。

2.4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师资培训体系

在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师资力量上,各大高校高尔夫专业除了草坪类教育具有专业的教师构成,在以运动技能培养和管理专业培养为主的高校中普遍存在这类师资匮乏的现状。由于高尔夫运动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的高尔夫专业人才在社会上相当稀缺,这就导致许多专业高尔夫专业人才在择业的时候很少与高校教育方面挂靠。球会优厚的待遇条件是高校无法与之比拟的。但是目前,许多高校会选择主动与球会合作,聘请客座教授及引进相关人才笼络高尔夫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分批为在校相关教师进行高尔夫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师资力量的构成形式。

2.5我国高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概况

首先,我们通过有关文献资料得知,高尔夫运动从1984年到2004年,这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二十年的时间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球场有200多家,且目前有几百家球场正在建设之中。目前我国“高尔夫人口”已经达到100多万,而且每年还以20%―30%的速度增长。[4]一个18洞以上的高尔夫球场一般需要300多名工作人员,以深圳目前高尔夫球场的数量,需要高尔夫的专业人才数量应该在5000人以上。但目前接近三分之一的高尔夫球场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尔夫球培训。[5]从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尔夫专业人才稀缺,形成严重的供小于求的局面。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以及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高尔夫系,每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被各大球场、球会、公司等招揽一空,并连续几年有着100%的就业率。

3.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前景

3.1高尔夫运动现状发展趋势利好

虽然高昂的营业税、土地使用税等国家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对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起到了宏观调控的制约作用,但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日渐兴起已经证明,这项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并没有受到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高尔夫运动人口的历年递增,使得高尔夫运动的普及成为可能。而亚运会、奥运会、高尔夫奥运会等体育赛事的举行,又为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奠定了宣传基础。

高尔夫运动在经济上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它不仅带动了经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反过来又为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高尔夫球具制造业,草皮培养,广告产业,旅游业,房地产开发行业等有关行业的介入,也为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台球、保龄球等娱乐休闲体育从之前的20%高昂的营业税降到现在5%,预测高尔夫运动在不久的将来也会享受到这样的政策“利好”。我们有理由相信,高尔夫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永远是“贵族运动”,它会逐渐为平民所接受。

3.2教育模式多样化

在我国目前社会环境下,高尔夫运动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这个行业教育的发展,在全国高尔夫运动专业人才稀缺的现在,如何正确处理好教育模式,是有关部门和教育者需要不断思考的。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校开办高尔夫专业的经验,以合作的形式办学。与国内大型球会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会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

聘请专业人才,无论是运动技术、草坪管理还是球会管理等方面,都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关高校应及时相互交流,深入探讨有利于本专业发展的相关教育方式。

申请高尔夫专业的高校,要有一定的师资及场地优势,运动技术的培养应放在首位,并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教学器材基础。

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给予高尔夫专业相关的政策支持,从宏观上做到将相关目类整合,选择配套教材,编撰教学大纲,使高校高尔夫专业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在全国高校高尔夫专业教育中形成学模式,并逐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4.结论

虽然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高校教育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尚处在最初的摸索、探讨的阶段。但从以上分析,我们对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及高校高尔夫教育的发展充满期望。相信随着国家政策、教育模式等逐渐地完善,必将使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发展走向更加的辉煌,我国高校高尔夫教育也必将逐步走向正规。

参考文献:

[1]袁运平等.高尔夫运动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胡晓飞等.高尔夫运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C].深圳:深圳大学,2005.24-26.

[3]戴临中,戴菁.我国高尔夫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3).

[4]蔡庆辉.浅述高尔夫项目的策划与规划[A].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C].深圳:深圳大学,2005:187-190.

[5]新京报.中国高尔夫产业白皮书[N].新京报,2005.1.15.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2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精神生活不断提高和丰富,休闲度假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宜昌市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重点发展“旅游娱乐休闲”,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宜昌市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源于15世纪苏格兰的现代高尔夫球运动,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项全球的体育赛事和休闲时尚。高尔夫球运动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初具规模的休闲产业。人才培养与开发是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当前宜昌乃至三峡地区休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更需要相关的理论来指导。作为地方性旅游高职院校,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顺应宜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率先在三峡地区开设了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积极培养其专业人才,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必要性

1.专业行业背景。休闲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发端于欧美,20世纪7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产业体系中的支柱。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显现,可以预见,休闲产业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休闲产业是旅游业、文化体育产业、服务业、娱乐业组成的一个产业群,各产业之间相互支撑,彼此交错,为人们的物质、精神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目前,中国旅游业正在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休闲服务业在中国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休闲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尔夫运动作为休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景可观。自1984年中国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成立以来,这项源于苏格兰的古老的运动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被公认为是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国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人数有呈几何增加态势,球场、运动设施越来越呈现大众化消费趋势,具2010年中国高尔夫协会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类高尔夫俱乐部或球会近500家,球洞数共有约9500洞,高尔夫核心人口约为33.3万人(年满18岁,过去一年内下场打球超过8轮次的高尔夫人口),2010年国内高尔夫核心人口同2009年相比增长率为11%。而核心人口进行高尔夫旅游(异地打球并住宿)产生的打球轮次为259万,占总打球轮次的26.1%,高尔夫旅游市场前景继续看好。2010年,仅宜昌地区就有2家高尔夫俱乐部相继开业。

2.人才需求分析。高尔夫球会与球场数量是反映高尔夫球运动和高尔夫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高尔夫球经济孕育于高尔夫球运动。所谓高尔夫球经济,即“围绕并依附于高尔夫球运动而形成的各类生产、经营、服务等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高尔夫球经济范围广,其范畴涵盖多个行业。除了需要大量的高尔夫设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信息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外,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实用型高尔夫职业人才进入到高尔夫产业的各个行业,见图1。

目前,国内已建成近500家球场,3000多家练习场,而且还将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从消费人数来看,中国高尔夫消费人数已达相当规模。短短20年时间,中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目前宜昌地区开业球场已有两家,按常规计算,每家高尔夫球场需要经营管理人才300~400人,仅宜昌地区就需求大量的高尔夫专业人才。随着高尔夫休闲运动的逐渐普及,行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扩大。

3.高尔夫产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高尔夫产业发展要求我国高尔夫教育向多元化的层面发展,以适应高尔夫人才在知识结构上的变化。1997年的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成立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培养高尔夫专业人才,进入本世纪初,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相继开设高尔夫草坪专业和高尔夫专业,到现在为止已经开设了高尔夫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已有50多所。目前,我国高尔夫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材、实训环节等方面正在不断完善,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人才培养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二、紧贴行业发展,制订好高尔夫商务体育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尔夫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是三峡地区旅游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旅游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高尔夫运动平民化消费的趋势及三峡地区高尔夫行业的发展也对高尔夫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紧贴行业发展,更好地规划三峡地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应该密切和高尔夫俱乐部、球会合作,充分吸收他们的意见,由学院和企业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然后根据工作能力要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指导实习实训,共同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制订人才培养验收标准。同时,学院教师与俱乐部管理人员相互兼职,并由俱乐部高管对学院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指导、监控并验收。

2.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华中地区高尔夫球会的调查,高尔夫球会设施一流,但是在服务等软件方面还较欠缺。一是球场的管理还不是十分规范,球会运作的效率不是很高;二是球童素质不高,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培养目标应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各类高尔夫俱乐部、球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高尔夫器材设备市场营销、高尔夫技术推广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具备策划和组织大型高尔夫赛事能力,从事高尔夫教练、陪练、球员,高尔夫运动的教学、训练、赛事组织与管理或其他俱乐部管理人员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型、实用型人才。

3.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休闲产业发展的实际,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以满足整个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休闲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休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具体可以概括为“全程理论与实践交叉模式”,即“理论教学+仿真实训+课堂修正+顶岗实习+总结提升+零距离就业”,见图2。

4.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当立足分析高尔夫专业的相关职业和岗位,把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工作态度等要求一一列举出来,找共同点,形成教学门类。以休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职业能力总体框架”(表1)和“专业职业能力――知识――课程的内容”(表2)来探讨该专业的具体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

5.注重课堂教学、实训教学、顶岗实习三个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掌握高尔夫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高尔夫服务的技能、高尔夫赛事组织策划方法、高尔夫产品市场营销等技巧;通过实训实习,使学生了解行业的基本特点,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于实际;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接受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会所服务能力、球童服务能力、高尔夫产品销售能力、赛事组织和管理能力等。

6.加大社会培训力度,规范培训认证体系。学院除了学历教育以外,社会培训也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学院现有的资源开展职业培训,同时可以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学历教学的水平。2011年5月我院为宜昌三峡天龙湾高尔夫俱乐部专门举办的球童培训班,对提高球会管理服务水平有着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为学院开展社会培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经。

目前我国现有的高尔夫专业证书培训与认证途径有限,高尔夫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及资格认证主要由中国高尔夫协会举办,除此之外还没有其他的认证途径,因此希望国家劳动部门要建立并完善和发展高尔夫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使学校的高尔夫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有机结合,真正实现学生“双证制”教育,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结语

高尔夫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高尔夫教育的发展,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高尔夫商务体育方向)的教学将根据三峡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培养从事休闲服务行业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以促进宜昌乃至三峡地区高尔夫休闲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郁小平.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杨红波.我国高尔夫职业教育发展探讨[J].旅游研究,2010,(9).

[3]李萌.山东省高尔夫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4]吴克祥,张驰.中国高尔夫高等教育的基础建设与实践[J].工作研究,2006,(2).

[5]康保苓.高职院校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尔夫专业 旅游类高职高专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64-02

高尔夫、温泉旅游、滑雪被称为世界三大主题度假旅游休闲活动。而高尔夫球是三大休闲旅游体育中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特别是高尔夫成为2016年奥运会比赛正式项目以后,世界各国加快了对高尔夫球运动的开展。高尔夫在我国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有许多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高尔夫专业。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也加快了高尔夫专业的开展,本文通过对5所开展高尔夫专业的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部分教师与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并对部分在高尔夫专业教育一线的教师进行访谈,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简称“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

(二)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法。查阅多篇高尔夫的文献资料。二是问卷调查法。对“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三是访谈法。对部分在旅游类院校高尔夫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四是数理统计法。回收的问卷整理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为本研究服务。

二、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开展高尔夫专业的动力

目前我国高尔夫俱乐部人才需求不断增加。2008年需求总人数为4800人,2009年需求总人数为7500人,2010年需求总人数为10000人左右,可见,随着高尔夫的发展,高尔夫俱乐部为加快自身的发展,需更多的人才来增强实力,其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专家估计,一家正常运营的高尔夫球场,需要专业经营、管理人才350人,而目前绝大部分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企业被迫无奈,通过高薪聘请国外专业人才,本土专业人才缺口5~7万人。据深圳大学高尔夫学院介绍,每年学高尔夫专业的学生还未毕业就被高尔夫球场及相关企业预订一空,连续几年就业率高达100%。高效就业率是旅游类高职高专开展高尔夫球运动专业的动力。

通过对我国20家高尔夫俱乐部市场需求进行问卷调查(n=20)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尔夫市场对高尔夫专业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如表1所示。

三、影响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开展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高尔夫专业25名教师和125名学生,就“影响高尔夫专业在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因素”调查得出:排在第一位的是高尔夫专业的专业设计;第二位是高尔夫专业的师资状况;第三位是高尔夫球场与器材;第四位是学生对高尔夫的了解不多,第五位是其他因素。

(一)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部分高尔夫专业教师就专业设计合理性进行问卷调查(n=25)。对25名“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高尔夫专业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设计非常合理的约为16%;基本合理的约为24%;一般合理的为40%;不太合理的为12%;不合理的为8%,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设计基本合理。

(二)旅游类院校高尔夫专业师资调查。调查发现,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25名高尔夫专业教师中,其中高级职称的5名,占总数的20%,中级职称12名,占总数的48%,初级职称的8名,占总数的32%,由此看出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教师的职称偏低。通过访谈得知,我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球教师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基本没有参加过高尔夫球职业赛事,缺乏高尔夫比赛经验,严重缺乏高水平教练及科研人员,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开展的重要因素。

(三)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球场的调查。调查发现,标准18洞的比赛场为O个;一般练习场为7个。高尔夫球场和器材是开展高尔夫球运动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良好的场地条件是日常教学、训练的有力保证。

(四)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对“高尔夫的了解”的调查(n=125)。从表3看出,旅游类高职高专学生非常了解高尔夫球的为6.4%;基本了解的为15.2%;一般了解为18.44%;不太了解的为21.6%;不了解的为38.4%,从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高尔夫还不太了解。

四、加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高尔夫专业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一)加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的学科建设

通过对部分在高尔夫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访谈得出,我国旅游类院校基本能根据自身特点出发,立足于学校特色,制定适合自身的高尔夫专业课程,制定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内容建设、教学大纲、教学评价等重要指标都建立了自己的特色,在课程设计上面包括了专修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的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还专门就高尔夫专业人才需求做了市场调查,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加强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

1 高尔夫专业师资团队的培养。通过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调查统计,高尔夫专业教师职称方面有5名高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还是偏少,高尔夫专业的主力军是初级和中级的教师,因此旅游类高职高专需要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利用现有高级职称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突出的科研能力,手把手地带动年轻教师,做到“营销学”中的“小圈子大效应”的先进观念;把中级职称这个阶段的教师重点培养,尽快完成他们的职称建设,有机会可送出去培养,送出国外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及高超的高尔夫技术;加强初级职称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加强理论水平的提高,鼓励到高水平院校进修更高学历;让教师到一些大型的高尔夫俱乐部挂职锻炼,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有能力的旅游类高职高专可尽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技术的三高人才;还可以加大旅游高职高专学术交流,邀请一些知名的高尔夫球教练及著名的高尔夫俱乐部管理人员来校传播知识。

2 学生队伍的培养。旅游类高职高专在学生队伍的培养中,首先从市场需要出发,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紧密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在一起,了解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充分利用好实习期,尽早安排学生去企事业单位实习,让企事业单位来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人才;其次是从旅游类高职高专学校的特点出发,利用好高职高专实习期长,办学灵活的特点,培养出有经验、动手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最后从学生的本身特点出发,旅游类高职高专的学生基本是经过普通高考进入的学校,没有高尔夫的特长生,旅游类高职高专培养的重点目标是管理人员、前厅接待、草坪维护和球童方面人才。

3 加大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在校宣传。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学生对高尔夫球还不太了解,为此应加大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专业在学校宣传活动。首先,加深全校学生对高尔夫球运动的认识;其次,在旅游类高职高专开设高尔夫体育课,让学生掌握简单的高尔夫知识、简单的裁判规则,学会怎么打高尔夫球;最后,组织“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高尔夫球邀请联赛”,并打造成传统的品牌赛事,由五个旅游高职高专院校轮流主办,邀请一些著名的高尔夫俱乐部参加,整个赛事策划、筹备、组织、裁判等都由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俱乐部来认可旅游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

(三)加强场地及器材建设

高尔夫场地和器材是开展高尔夫运动必不可少的物资条件,良好的场地条件是日常教学、训练的有力保证。通过对旅游类高职高专高尔夫球场调查发现,五所旅游类高职高专学校都不具备建造一个18洞标准的高尔夫比赛场。其实旅游类高职高专重点目标是培养管理人员、前厅接待、草坪维护和球僮方面人才,不是培养高尔夫职业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只要掌握简单的裁判规则和基本的高尔夫球技术,学校不会举办高尔夫球职业赛事,没必要建设标准18洞高尔夫球比赛球场,只要一般的练习场来满足教学与简单的训练便可,至于旅游类高职高专联赛场地可以租用高尔夫俱乐部场地,也可以通过邀请俱乐部并指定俱乐部提供比赛用场。且高尔夫球的器材昂贵,笔者对几家高尔夫球运动器材进行了了解,一套好的高尔夫球杆需要10000元以上,质量差的也要1000多元。作为学校办学不必买下整套球杆,只需买一定量的一般的高尔夫球杆。

高尔夫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年 份 1996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文章

篇数 2 1 1 1 1 3 4 8 6 6 6 10 10 13 17

奥尔夫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儿童音乐教学法,自传入我国后就一直被大家所研究,对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能明显看出,对于赏识教育的研究逐年呈递增趋势。可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与重视,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所重视与吸纳。通过梳理与对比发现,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研究等方面。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

众多学者从学理的角度剖析阐释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冲击以及重要启示。以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方式多以传统用教学方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的确实“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均与以往有大大不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对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冲击作用。商秀梅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启示》中提出,我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应从教育理念、兴趣培养、综合教学等方面吸收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优势;2011年栾晓梅在《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中提到“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中应贯彻原本性思想,找准艺术教学的切入点;理解把握‘综合’内涵,开展有效的综合教学;重视即兴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2012年刘丹在《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给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启示》中提到“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突出"原本性"的教育思想,其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适应了信息时代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特别强调音乐课程教学理念的原本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对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启示。”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如何实施?众多学者对此做出回答:2012年白艳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在高校学前教育中可以采用五大应用策略,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音乐视野,注重实践过程;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多元评价。”贺定科认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我国素质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能充分调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在学生充分投入学习之时,培养其扎实的实践能力。

众多学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不同学科结合在一起,尝试在不同课程中实践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王翼如、桑楠、郝珊、蒋琴、侯杰等人分别在钢琴教学中践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思想。孙立平、谢云秀等人在乐理与视唱课程中,大量结合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将奥尔夫精髓落到实处,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益。栾晓梅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舞蹈教学结合,将奥尔夫的“动作教学”发扬光大。更多学者是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课程的研究

自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进中国以来,在幼儿阶段开设相关课程已经越来越普及,锁着这股浪潮的发展,各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也在进行着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尝试。早在2009年迟艳杰就针对我国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实施 的设想。2001 年清华大学尝试奥尔夫音乐教育,开设“综合

艺术素质活动与创造课”,并将其列入百门教改精品课程,提出“通过综合寻求关联、迁移等思维方式的体验,提高学生素质③”的目标。2010年博雅杰就针对新疆高师新月教育专业提出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课程的设想,并进行了详细论证。2012年李珊珊、高亮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展开论述,解析国内外学前教育现状对比,从学前教育开设该课程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为切入点,呼吁广大幼教工作者了解和重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李宁对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深入对比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与传统音乐教育模式,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模式是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曹曦也持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施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的观点。

四、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曲阜师范大学贾晓星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的音乐教育进行研究,从实验、实例以及经验总结出发,提出了推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四大阻力(多数家长的不认可观念、奥尔夫乐器昂贵、师资力量有限、教材短缺)及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大量论证总结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与 “原本性”具有共通性、强调本土化音乐的应用注重民族性、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与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相适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可实施性较高。

(2)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最常见、最基础的研究模式。一般就是选取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写出这些对象的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调查报告是最基本的事实报告,真实地反应被试状况。至于如何利用调查结果,如何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指导等都不做具体探讨,或只略微提出参考意见,真正的干预在这类报告中是没有的,而且调查工具的不同,所反映的角度、问题及程序都可能会有差异。四川师范大学段晓霞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研。

(3)比较研究。比较研究是调查研究的深化,根据样本的相关或独立性,又可分为相关研究与差异性研究,这类研究又包括相关性研究与差异性研究两类。前者主要研究某同类样本的学习适应性各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常常对同一样本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的同时配以别的不同测试,后一个“差异性比较研究”,主要是通过同时选取不同的样本进行学习适应性测试,然后比较这不同样本间的学习适应性各因素的水平差异,在此基础上做出概括化的总体估计。在段晓霞和贾晓星的研究中,都使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纵观过往研究,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研究中,以单科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以及音乐教育中的使用较多,一般情况下,侧重点较为单一。而针对高等教育阶段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实施现状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个别研究,但较为缺乏和零散,因此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育实施现状的研究大有余地。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阵地,奥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高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高低将直接

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确保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是确保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课堂,进行教育实践,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音乐教育技能,同时还可以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新颖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思想的借鉴,为幼儿园一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钟传惠.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启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2]迟艳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1

[3]博雅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新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事实设想.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3

[4]栾晓梅.奥尔夫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学的启示.滨州学院学报.2011,4

[5]贾晓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国学前教育―以一个奥尔夫实验班的个案研究为例.曲阜师范大学.2011

[6]李宁.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引入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2

[7]李珊珊,高亮.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奥尔夫音乐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大众文艺.2012,24

[8]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执业.2012,32

[9]段晓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3

[10]蒋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1

相关期刊更多

汽车实用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芳草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岩石矿物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