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制度范文第1篇

摘 要 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的资金来源多样化,其实质都是由纳税人所提供,向纳税人负责,应当实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和质询。

关键词 高等院校 财务信息公开

改革开放和高校拆并以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高校规模骤然扩大,师生数量急增,科研项目骤升,校企合作蓬勃,高等院校的资金来源已经不只是仅仅是依赖墨家财政的拨款,企业的投入和捐助、学杂费的收取以及银行贷款等,呈现出现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结构,但这些资金都最终是由纳税人所提供,高等院校也理当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承担责任,实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大众进行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质询。

一、高校资金来源

(一)财政拨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高校的重视,用于教育的财政资金占GDP的比例逐年提高,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力度很大,高校资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国家财政直接拨入的。其中有两大块构成:一是高校人员性经费的拨款;二是预算项目经费的拨款。

(二)纵向科研经费

除了财政部拨入高校的财政拨款外,国家各部委机构等设立的科研项目所属资金也相当可观,最终都会落实到各科研项目的承担单位,高校便是这样的承担单位之一。

(三)横向科研经费

高校以及高校教师与社会力量如公司协作,承担其研究开发项目,这类项目有许多单个投入科研资金并不是很大,甚至有的金额很小,但却数量众多,综合起来也是一笔巨大的资金。

(四)收取的学杂费

因高校规模的扩大和收费标准的提高,高校每年向学生收取的学杂费已经是各高校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这也是各大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动因所在。

(五)其它性质的资金

除了上述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非上述性质的资金来源,比如,社会机构的捐赠、企业或个人设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利息收入等。

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理由

(一)由资金性质所决定

从高等院校的资金来源来看,都是纳税人所提供的,要对纳税人负责,就应当向纳税人报告资金的使用情况,才能表明其受托责任的履行程度、履行质量,一如政府机构的权力源自人民大众一样需要政务公开,高校财务信息也应当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这是由其资金的性质所决定的。上市公司之所以需要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公开,便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满足投资者的决策和对其所投出资金的安全、效益的掌握的需求,如今高校规模扩大,资金来源多元,一定程度上涉猎经营性质,风险也相当增加,这也是高校应当将财务信息公开的基础。

(二)防治高校腐败的现象所促使

随着改革的深入,高校已不再是过去的象牙塔,高校中的腐败现象急剧增长。从暴露出来的高校腐败案件中可以看到,高校腐败的数量在上升,腐败所涉金额巨大,所涉人员和环节拓展,不仅仅是基本建设方面,诸如教材和设备采购、招生、等环节均发生过腐败案件。这些腐败现象的滋生,或多或少与高校相关政策、业务不透明和财务信息不公开相关联的,因此,将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腐败的发生和发展。

(三)提高高校资金效益所驱使

现今是经济社会,任何资金的使用都应当讲究效率和效益,高校资金也概莫能外。此外高校也在一些方面逐渐社会化,部分资金涉足经营范畴,应有效益观念和风险意识。无论是讲求效率还是追求效益,是否达到目的,不能只是高校自说自画地自我评定,应当交由社会来判定,这就需要将高校的财务信息进行公开,使其透明。

三、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一)定期公开

高校应当定期将财务信息予以公开,例如,月报在下月20日之前,季报在季度结束日起30日之内,年报在年度结束日起60日之内。公开的财务报表应当有固定格式并前后期钩联。

(二)公开方式

高校财务信息至少应当在教育部和各高校的网页上分别公布,并标明本高校对财务信息真实性负责等字句。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应当将审计意见书以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给出明确的解决措施或政策等文件一并公开。

(三)公开内容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当包括财务报表及相关说明、重大事项的说明、财务指标及说明等。

(四)重大事项等临时公开制度

非高校财务信息公开规定时间发生的重大事项或应当予以公开的事项,应当在该事项发生或知道将发生之日起10日内及时在上述网页上公开。应当说明事项性质、发生原因、后果、应对措施等。

(五)存留时限

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后应当留存一定的时间,便于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和前后期分析。留存时间应当多久为宜,按照会计报表永久保存的规定,在网上公开的财务信息应当永久留存,存留期间不得删除和更改。

(六)处罚

为了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能够得以良好施行,保障财务信息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场所、内容等公布,所公开的财务信息被正确使用和良好保存,应当在制度中包含相应的罚则,对于不切实执行或违反制度的个人、单位予以相应的处罚。

四、高校实行财务信息公开的作用(或意义)

(一)可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水平和素养

实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可以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促进高校财务和会计更趋规范化,提高财会人员遵守财经法规的自觉性,提升全员的管理素养和核算水平。

(二)自觉强化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实行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制度能够使得高校资金在社会这双眼睛的注视下使用和流动,会促使有关人员自觉可不自觉地遵守制度,让资金使用中的合规性得到强化。

(三)促进资金使用效率

同样地,处于社会监督下的资金,其浪费、无效流动会得到某些遏制,资金使用效率自然而然会反向趋动,其效益便会水涨船高起来。

(四)防治高校腐败滋生

接受广泛监督与缺乏监督相比,无疑地,处于社会监督中的高校财务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会不自知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因为他们会感觉到始终有一双眼睛在背后注视着自己,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对于预防高校腐败大有益。

校务公开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校务公开 现实途径 现代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深入实施校务公开,积极推进阳光治校,是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多方挑战、顺应改革方向、促进高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深化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党对高等事业的领导,实现高校科学民主依法办学的迫切需要。

一、新时期背景下“校务公开”的提出

自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办公厅联合下发《全面推进校务公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全国范围内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当初《意见》里所讲的校务公开,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策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从对象上看,则主要是面向校内教职员工,其目的是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让教职员工更多地了解学校各种各样的政策事项,以便于他们的参与。而从教育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时间看,则显得更早。有学者认为,“校务公开”是由“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延伸到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建设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颁布实施,赋予了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适用于教育领域的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重要职责。2010年,教育部适应形势需要,在广泛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校务公开工作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办法明确了高校信息公开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原则、职责分工,对高校信息公开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公开的程序和要求、监督和保障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该办法对确保校内和校外公众知情权的落实,进而通过知情权的落实进一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包括10大类50条具体项目,特别对高校招生、财务、人事等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重点领域信息,进一步细化内容、明确范围。

校务公开迄今已全面推行十余年时间,信息公开办法也已推行多年,各地各学校大胆探索,在规范管理、加强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和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诸多新形式、新做法。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网络时代带来的信息传播和交流方式的巨大变化,校务公开面临许多亟待应对的新问题。基于此,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不断加强高等学校校务公开的顶层设计,以进一步提高此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二、深入推行校务公开的现实途径分析:以河海大学为例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对校务公开工作内容、层次、水平需求的不断提高,现行的高校校务公开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进和完善。比如,一是在公开的内容范围上,对于公开与不公开范围的确定,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有待进一步清晰界定,定密工作随意性较大,较难做出准确判断。二是在公开的方式上,公开的主动权还主要掌握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作为“被动受体”的一方,对校务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公开是否及时、职工反映的意见是否得到落实等,缺乏有效的评估,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校务公开的实际作用和效果。三是目前的校务公开制度是政策层面,而不具有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对不公开信息的行为不能追究相关人的法律责任,当师生或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受侵犯时,难以得到行政和司法的救济。

针对上述问题,河海大学做了一些有益探索,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以确保校务公开的实效性,切实推进学校科学民主依法办学。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学校党委领导校务公开工作,把握校务公开的大方向,不断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进程。校长办公室作为校务公开工作的负责部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优势,坚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与公开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校务公开的工作制度,规范校务公开的程序,确保校务公开健康有序地进行。纪检、监察和工会是校务公开的监督部门,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保证校务公开的真实性和实效性。教代会是校务公开的重要平台,学校的事业发展情况、重要举措、重大事件均向教代会报告或通过教代会审议。各级教代会充分发挥学校和基层工会的作用,为师生谋利益,办实事。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学校已基本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持,纪检、监察、工会协调、监督,业务部门各负其责,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积极稳妥地推进校务公开工作。

(二)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强化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运作。

健全校务公开配套工作制度。《关于实行校务公开制度的实施办法》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形式、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使该项工作有章可循;《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河海大学行政办事流程指南》等近百个规章制度,公开议事内容,规范办事程序,增强工作透明度;同时,还积极推行挂牌服务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失误道歉制、责任追究制等,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效能。

完善校务公开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制定《河海大学信息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对校务公开信息工作的组织体系、目标要求、运行程序做出规范要求;实行信息员工作制,建立信息员队伍,由各单位信息员专项负责校务公开信息的收集、、更新和反馈,学校定期对各单位信息员进行校务公开、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建立信息审核制度,校务公开信息由校办归口管理,各单位通过校园网的信息均要通过校办的审核。

执行校务公开监督、评议制度。一方面,坚持重大决策公开,对于各类先进、评奖、考核、职称、招标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均做到事先公告、事后公示,让师生参与监督全过程。另一方面,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和评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的落实。在校园网办公自动化系统开辟专栏,接受广大师生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学校还将各学院校务公开工作列为年终考核和评优的重要指标,对学院的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工作成效进行调研和考核,并将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全校范围推广。

(三)以服务为抓手,突出重点内容,将师生利益落到实处。

把学校工作重点、难点及教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除按规定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聘任办法、教职工奖惩办法、经费预决算、社会保障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通过多种形式让教职工知晓和参与。该向社会公开的积极向社会公开,以服务学校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服务师生员工为宗旨,在校务公开内容上做好“四个结合”,强调“突出四点”:一是结合学校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实践,服务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突出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等事关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等;二是结合教职工权益保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突出师生关注的“兴奋点”:住房、工资、福利、晋升、考核、招生、就业等;三是结合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突出廉政建设的“关键点”:大宗物资采购情况、财务收支情况、基本建设情况、机关作风建设等;四是结合学校科学管理,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突出民主监督的“难点”:选聘任免干部、重大决策监督等。为进一步规范校务公开的内容,学校还编制了河海大学校务信息公开目录、指南和公开清单项目。

(四)畅通渠道,丰富形式,提升校务公开工作水平。

以师生需求为中心,全面普及教代会制度。学校教代会下设一系列专门工作委员会,如:民主管理及提案工作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就专项问题服务全校师生。同时,以点带面,逐步普及院(系)二级教代会制度,向基层延伸,校务公开服务渠道形成上下贯通的网络格局。

成立各类领导小组、工作组,重点解决学校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有研究学校发展重大问题的,如人事工作领导小组、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后勤工作领导小组等;有处理学校专项重大事务的,如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委员会等;有处理突发或非事务性重大事务的,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等。各类小组的特点是为学校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服务,将校务工作环节置于“阳光”下,全面推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全面落实师生的知情权,主要运用布告栏、校领导信箱、举报信箱、校报、橱窗、广播等大众传媒开展校务公开工作。尤其加强推进电子校务建设,及时全校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文件资料、议事规程等信息,在校园网上公布校务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目录。目前,全校所有学院和职能部门在校园网开通了网站,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师生了解学校的重要信息来源和服务师生的重要窗口。

建立与师生民主对话的平台,保障师生权益。通过中层干部会、教职工大会、学生大会等各层次会议,校领导每周接待日和学生接待日、现场办公等形式,与师生交流对话,使教师、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有机会有地方可以反映,学校及时了解情况,改进管理工作。

三、深入推行校务公开的现代意义

(一)实施校务公开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之旨。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育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与人的关联度最直接、最紧密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手段,也是目的;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根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穿《教育规划纲要》的精髓则是以人为本,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新时期高校深入推行校务公开,将学校制度安排、管理措施、信息、文化建设、权力运行等方面置于阳光之下,置于广大师生之前,保障师生权利、激发师生热情,正是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的宗旨: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二)实施校务公开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

《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将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高校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主体,优化自身内部的治理结构和制度设计是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同时高校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自主运行要求健全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实施校务公开,通过透明的制度建设和师生的积极监督,使得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利进行分配并得以制约,调整利益实现的体制安排、制度规定和机制设计,进而影响大学管理的机构、运行及其规则,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三)实施校务公开是增强高校依法治校能力的有力举措。

在依法治国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治国方略并被全面推向深处的今天,将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律的轨道必然成为现代法制建设的应有之义,依法治校必然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依法治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依法治校的措施作了具体的阐述,随之依法治校在全国高教行业全面推进,一系列的依法治校措施频出。实施校务公开,将学校的各项事务管理、权力运行等全面置于阳光之下,让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真正得到法治的保障,这不仅是学校管理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践行法治精神的最好证明;不仅是依法治校的最好体现,更是将学校的各项制度全面推向规范化的有力举措。

(四)实施校务公开是推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形势比较严峻,高校系统的违纪违法案件增多,特别是高校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增多,这与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制约和监督有密切关系。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实施校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阳光治校,畅通广大师生员工直接监督高校决策的渠道,督促领导干部养成在监督下行使权力的习惯,真正建立起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四、结语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全面推向纵深的今天,校务公开是高校实行民主管理、依法办学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校务公开不仅是学校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其实施的好坏更关乎一所高校能否拥有一个持续的竞争优势。但校务公开绝不仅仅是学校管理层的工作,它的全面实施和作用的最大限度发挥更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及社会监督参与其中,让新时期这项在高校实施的阳光工程能够在科学、民主、法治理念的良好指导下,沿着科学的轨道健康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01).

[2]姚继斋.新时期高校民主管理的特点及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1).

[3]高永康.高校“校务公开”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

[4]喻小琴.校务公开的现状及改进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6(06).

校务公开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务公开 民主管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3-01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尊重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校务公开是一种让教职工知情的手段,目的是为了保障和落实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民利。校务公开贵在落实,是一项关系重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应有规范的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校务公开的内容应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应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以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现状追问

通过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问卷调查,发现学校校务公开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学校处在一种“要我公开”的被动状态,对公开工作口头上重视,实际上只做表面文章,被动应付形势的多,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对公开工作的检查,校务公开流于形式;有的学校对校务公开的程序、内容和要求不熟悉、不习惯,对校务公开的职责不明确,在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上均存在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或者只公开那些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事情,而对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则遮遮掩掩,不愿公开,致使一些需要事前监督的事项变为事后监督。

二、提升认识

通过不断组织学习与实践,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教职员工对于开展校务公开工作普遍认同的基础上,对其重要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上要有新的提高,取得共识。

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工作,不但是发展学校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内在需要,还是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一句话,加强校务公开工作,是加强民主监督、保证和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校务公开机制建设

一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支部和行政高度应重视校务公开工作,成立以校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其他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为成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加强校务公开办公室的建设,由支部(校长)办公室、工会、教代会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具体负责校务公开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工作。形成支部统一领导,学校行政主抓,业务部门各负其责,工会等部门协调、监督,教代会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

明确校务公开运行机制。学校校务公开工作实行二条线并行工作机制:由支部书记牵头,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由学校工会主席牵头,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参加,负责监督检查。

始终应把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作为努力方向。校支部和行政必须制定《关于加强民主管理的有关规定》、《关于推行校务公开民主监督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对校务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检验标准等予以规范,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编制《校务公开任务分解表》、《校务公开填报统计表》和《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校支部把校务公开工作列为重要考核内容,规定每年末对这项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并与奖惩、任免紧密联系。制定《学校办事公开首问负责制》、《学校办事公开一次性告知制度》、《学校办事公开监督检查制度》、《学校校务公开事项保密审查制度》、《学校办事公开考核评议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各办公室和职能科室也都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校务公开实施办法。

三是规范公开内容

校务公开的内容求“实”,确保公开有实效。根据学校民主管理内容的不同,通过不同层面实施校务公开,做到有侧重,有重点,具体体现在面向社会公开的内容、学校领导班子内公开的内容、面向学校教代会公开的内容和面向学校教职工公开的内容。譬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中层干部的任免、教职工调配、学校经费综合收支年度预决算,学校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重要改革方案,职称评审、评选先进、工资晋升、考核奖惩及教职工的结构工资等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公开,以加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力度,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参政议政的作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因此得到加强。

四是明确公开途径

校务公开的途径求“明”,确保公开接受监督。学校要创造性地开拓校务公开的载体和形式,努力拓宽校务公开渠道。譬如,设立校务公开栏,校内、外均设立公开栏,凡向社会、教职工、学生公开的内容;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公开校务,如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全体党员会、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学校QQ群,飞信平台,网上家长论坛等;开展“家长进课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通过各种媒体公开校务。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校内外宣传媒介公开校务。学校定期出版校刊,宣传公开学校的发展动态,积极向社会公开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等。学校网站成为学校对内、对外最有力的校务公开阵地和窗口。

学校还可设立校长、书记接待日,收费公开卡和公开电话等渠道真正落实校务公开。学校将每次校务公开的内容在公示完毕后,由校务公开工作小组收回整理后归档存放。校务公开工作的资料归入党风廉政建设档案或教代会档案。这些制度的落实就能确保学校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

总之,校务公开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既要充分发挥党支部、行政的领导作用,还要发挥工会、职代会的监督作用,以提高校务公开的有效性,实现学校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校务公开制度范文第4篇

我区自*年5月起,在全区各校部署推行校务公开工作,先后经历了试点起步,全面推行,深化完善三个阶段。五年多来,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已初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校务公开工作体系,收到了初步成效,校务公开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精神,不断提升我区校务公开工作水平,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现就进一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深入推进校务公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迫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党政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尊重、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民益,把校务公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维护全体师生的利益,增强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把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关心的学校事务进行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

校务公开要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学校行政负责,行政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纪监部门、工会组织监督,教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要健全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可由学校行政负责人、党组织负责人、纪检监察负责人、学校办公室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和教师代表组成,行政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校务公开工作方案制订、工作督查等。要明确校务公开工作办公室(由学校办公室负责),负责落实各项制度,协调各职能部门实施各项校务公开工作,整理有关公开资料。要建立校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成员可由纪检监察干部、工会干部及教师代表组成,工会干部任组长),负责收集教职工对校务公开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二、把握重点拓展渠道注重实效

校务公开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抓住广大师生、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学校重大发展问题,以及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努力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

当前校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是:

一是招生工作。招生的计划、条件、程序、分数线等有关录取政策,招收、推荐保送生、直升生、择校生等条件、操作程序、收费标准及录取结果等事项。

二是收费工作。学校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及减免政策。

三是财务工作。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学校接受捐资助学经费收支情况,学校招待费开支情况,食堂伙食费收支情况,特困生减免、补助及师生奖励经费支出情况,学校执行财务规范制度情况等。

四是干部、教师管理工作。学校内设机构及其岗位职责、中层干部选拔程序等情况,教师招聘、聘任(用)、调动、考核、晋级,奖惩和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及结果,教职工奖金、福利分配的方案,其它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五是学生管理工作。学生转学、借读的相关规定、操作程序,学生的奖惩制度等。

六是基建、采购、经营工作。学校基本建设和维修工程的计划、招投标、经费使用情况,学校大宗物品和大额服务项目的计划、招投标、经费使用情况,学校及其所属单位、部门有关投资、经营承包的情况。

七是学校其他管理工作。学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方案的决策与实施情况,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等情况。

各校要结合实际,提出今后校务公开的项目和内容,选准切入点,务求实效。

校务公开的形式要坚持因校、因事、因时而定,注重实效。对外(学生、家长、社会)公开的内容应该通过校务公开栏、告家长书、家长会等形式。对内公开的基本形式是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同时要采用党政有关会议、校务公开栏、电子触摸屏、校报、校园电视广播等其它各种形式。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凡已建立学校网的必须开设校务公开专栏。

三、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完善制度

各校要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校务公开的各项制度和监督检查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校务公开的工作制度,规范公开的原则、程序和办法,把握环节,力求实效。

一是各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修订校务公开工作方案(实施细则),方案内容包括每项公开事项的具体内容、形式、时限、责任部门。方案要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以保证教职工对校务公开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行政办公室是校务公开工作的工作机构,要及时督促各职能部门按方案要求完整地公开有关事项,并做好校务公开工作的有关资料归档工作,完成年度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三是要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进一步完善年度教代会制度,按照教代会职权范围和工作程序,对学校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行使教代会的职权。各校教代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组织教代会代表听取、审议学校的工作报告(含校务公开工作情况)、财务工作报告,并对校级领导干部(含学校中层干部)的述职述廉报告进行测评和评议。通过教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带动校务公开的推行。要抓住“办事权限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纪律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等几个关键环节,促进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科学化。

四、落实考核加强督查整体推进

各校要不断完善校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建立一套便捷、管用、有约束力的全方位监督制约机制。校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要定期检查校务公开的实施情况,通过设立公开栏、举报箱、举报电话、教科网(校园网)和听证会、通报会等,收集教职工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年度教代会期间由学校行政领导向教代会作《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报告》,并组织教职工代表对校务公开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校务公开制度范文第5篇

一、健全机构、全员参与

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之初,就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代表人员为组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代表人员、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校务公开的具体工作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宣传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还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使全校教工一致认识到: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是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促进学校行风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全校统一了思想,做到全员参与,为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建立制度规范动作

在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在学习了《意见》后,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台市第八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制定了有关的制度,确定了校务公开的内容、依据、程序等。具体的制度有:1、校务公开负责制,校行政对校务公开负责,把校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校长管理责任范围,具体协调各部门做好工作;2、公开内容审核制,即对公开的内容做到严格的把关,先由学校办公室及时悼念资料,汇总后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行审核签字,再行公布,从而保证了公开内容的正确、真实、全面、及时。3、反馈信息登记制,对教师、家长及社会对校务公开工作反馈的意见建议及处理情况做好登记,并将家长、社会对学校领导、对部门、对教师的评议、考核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将公开评议工作同校务公开工作结合,与学校的各项考核挂钩,使校务公开真正起到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

建立有关制度后,有效防止了校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提高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动作水平,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

三、开辟阵地、形式多样

在校务公开推行后,学校就在学校教学楼前投资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公布有关的教育法规,学校的办学方针、目标,收费标准,学校财务情况阶段性工作等一些重点内容。在楼梯口设立了校务公开校长信箱,在校园网站建立校长信箱等三个固定的阵地保证了重点内容的公开和反馈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地开辟临时性公开栏目,保证各项内容灵活、快捷地公开。

在形式上也灵活多样:首先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听取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讨论通过学校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履行教代会审议、决议、评议、监督等职权,发挥教代会的优势为校务公开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例学校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奖惩条例》等均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并于工会组织实施,教代会监督执行。其次是在会议上通报,对学校需要公开和教师要了解的政策、文件等,通过全体老师会议、教工座谈会等有关会议进行公开通报。像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历年的职务晋升、评先中有关政策、条件、要求等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传达。三是开设评比栏、工作安排栏和荣誉栏,将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情况,晋升、评先的民意测验结果,师生获奖情况和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有关会议活动等以栏目形式向教师公开。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用灵活的方式公开,在期初的教师工作安排、聘任,以局面形式向教师公开;涉及到教师工资、福利、奖金等切身利益的问题时,由专人负责当面解释,像学校代扣工会费、医保费、所得税时,均由财务人员作好解释工作;在家长普遍关心的校服、学费等收费中,将物价局的有关批文张榜公布;在工资变动中,针对教师对变动情况不明,工资组成不清的情况,总务处就专门印发工资变动登记表,注明变动时间、依据、金额,让教师心中有数。

在学校创建信息化校园中,更是发挥数字校园的优势,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务公开专栏,丰富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有固定的阵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教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均能了解,使社会对学校工作也能了解,并得到教师、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突出重点、内容实在

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把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公开,公开的内容做到几个结合,即同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改革结合,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同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结合。首先是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学校改革方案和规划,学校的聘任、职务任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意见措施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如学校收费一向是家长关心的热点,学校对学杂费、外籍生借读费等均予以公开,让家长放心,减少误解。三是教职工关心有问题的公开,如评先的条件、指标,民意测验结果和职务晋升中的述职、成果展示、送审名单等做到公开。四是敏感问题的公开,如学校的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经费收支、招待费开支等做到公开。五是师德评议的公开,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民主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公开的内容涉及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但同时也突出重点,做到教师、家长、社会最想知道的均能公开,且内容具体真实。

五、加强管理、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