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模征文

创模征文

创模征文

创模征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 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指标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性、智慧力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产业,它的蓬勃兴起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但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化创意人才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还不能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很好的人力资源支持。本文试图通过提取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为识别、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与出发点。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化创意人才的涵义

创意人才概念最早由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理查德·佛罗里达(Florida)教授提出。我国学者李津(2007)从人才类型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头脑”服务为特征、以专业或特殊技能为手段的精英人才。李元元、曾兴雯等(2011)从劳动性质来界定概念,认为创意人才是通过专业技能,发挥创造能力来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脑力劳动者。

(二)胜任特征与胜任特征模型

1973年,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对以往的智力和能力倾向测验进行了批评,他强调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直接发掘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为提高组织效率和促进个人事业成功作出实质性贡献。在此基础上,他首先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提出胜任力是指能把某职位中表现优异者和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体潜在的、较为持久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是认知的、意志的、态度的、情感的、动力的或倾向性的等。胜任特征指标是指能够通过简洁、准确的术语将与高绩效相关的胜任特征元素表达出来的词语或短语。胜任特征模型则是指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或从事某一特定管理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

基本理论

(一)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

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Richard Boyatzis)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 洋葱模型(彭剑峰,2003)被比拟为洋葱的结构,描述胜任特征时由外层及内层、由表层向里层,层层深入,最表层是基本的技能和知识,最核心层为个体潜在的特征。胜任特征洋葱模型从外到内主要包括了知识、技能、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个性和动机。

(二)个体差异性理论

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个体在身心特征上显示出的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不同的个体差异会导致不同的个体行为。在管理活动中,要想招聘、选拔或提升合适的员工,以确保每个员工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中实现组织利益最大化,首先必须了解员工的个性与特有的胜任特征。如何发掘每个员工特有的胜任特征,并且针对特定的岗位准确识别合适的人才,塑造和谐高效的绩效组织,正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过程。

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提取的实证研究

(一)胜任特征指标的初步提取

本文在对大量有关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构成的历史文献资料的研究和整理的基础上,采用招聘广告分析法,对胜任特征指标进行初步提取。本文检索了创意人才招聘网、中国创意人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七家招聘网站,摘录了其中平面设计、媒体策划、游戏运营等41个文化创意产业岗位的招聘信息。搜索过程不限定地区、薪资水平、学历、工作经验等控制信息,时间限定在2013年1月到4月之间,在摘录的过程中,不仅摘录了任职要求(职位资格)等重要信息,还对招聘需求的性别、年龄、学历、月薪等信息做记录。共搜集到428份招聘信息,剔除不包括任职要求的36份招聘信息,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92份。所有的有效样本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厦门、重庆、西安等多个城市。通过对392份招聘信息进行词频统计,剔除出现频次小于20的岗位信息,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初步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有专业知识、文化底蕴、沟通能力等33项指标。

(二)胜任特征指标的最终确定

1.胜任特征指标的筛选。将上述所得33项胜任特征指标初步概括为知识、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意识与动机和个人特质五大类,分为两个层级。

为了准确确定胜任特征指标权重的大小,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胜任特征指标。就以上33项胜任特征指标构成问卷,问卷采用利克特6级量表法,在重要性的评价中:1=完全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比较重要,5=重要,6=非常重要。调查对象为36位资深文化创意人才,问卷要求其回答所描述的胜任特征指标对创意人才从事其工作的重要程度。回收问卷后,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重要性评分均值对指标进行筛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以上胜任特征指标的平均重要程度为4.264,为确保提取的胜任特征指标对文化创意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将重要程度低于4的胜任特征指标删除掉;另外,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将均值4.264作为分界线,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形成初步的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

2.胜任特征指标权重的确定。为避免主观判断各胜任特征指标的权重,本文在确定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权重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确保数值的科学性。

首先,上文已经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进行了初步提取,并归类总结分为了两个层级,第一层级包括五个指标,知识、通用能力、岗位能力、意识与动机、个人特质。第二个层级为这五个一级指标分别包含的次级指标。将第一层级的五个指标分别假设为A1、A2、A3、A4、A5,其相应的权重为w1、w2、w3、w4、w5。A1中包含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假设为B11、B22、B33,其相应的权重为W11、W12、W13,以此类推。

其次,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用和法求得相应指标权重,公式为。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再次,进行一致性检验,其步骤如下:计算一致性指标C.I.();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一致性比例C.R.,当C.R.0.1时应该对判断举证作适当修正。对于一阶二阶矩阵总是一致的,此时C.R.=0。为了检验一致性,必须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用公式()求得。

按照以上步骤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最后,胜任特征指标体系的权重合成,因为上述二级指标从属于各一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前提下完成的,应通过计算最终确定二级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综上,通过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最终确定了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体系是由两个层级构成的,如表4所示。

结论与展望

纵观已有的相关文献研究,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还没有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体系,研究结果参差不齐,本文的结论有与先前的研究相重合的地方,也有新颖独特之处,不仅丰富了胜任特征的应用研究领域,并且为今后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学术水平所限和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如前期问卷调查中样本的容量太小,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中的定量研究是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这必然降低了研究的客观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突出重点和改进以下方面:

第一,在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指标提取的前期应扩大样本容量,丰富和完善胜任特征指标,并且增加其信度;

第二,胜任特征指标的提取研究的延伸便是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这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第三,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是为有效开发和利用文化创意人才资源,以提高绩效水平,而胜任特征指标与绩效的关系也是今后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地方;

第四,目前,有关文化创意人才胜任特征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胜任特征指标和模型,今后的研究是趋于规范化还是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这也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程骅,赵署明.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战略及启示[J].经济学研究,2006(11)

2.杜鹃.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第一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创模征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模档案;特征性

高校劳模是知识分子阶层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所呈现的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广大高校教师以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不断开拓进取。高校劳模档案是劳模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传承、保存与利用价值的文字性材料、图片、视频等以不同形式存在的真实历史纪录。和其他类档案材料一样,高校劳模档案也具有原始性、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等一般性特征,同时还具有自身独有特征。

一、特定性

高校劳模作为一个特定群体,其档案也具有特定的时代烙印。从1950年第一次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到现在,65年的时间,全国、省、市、县各级政府评选表彰了一大批各级劳模,他们是各行业的精英人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劳模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荣誉称号,更是劳模所在行业的光荣。高校劳模群体以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才能,在取得出色业绩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推进了社会发展,引领着社会新风尚。多次提出“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劳模档案真实记录了不同时期劳模的工作情况和学习状态,其权威性不容置疑。因此,重视对高校劳模档案的征集、整理与编纂,合理有效保护和管理劳模档案,对于将劳模精神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承性

劳模的榜样示范作用随着时展而不断丰富, 一代代劳动者在劳模榜样力量的感召下,艰苦奋斗,创新创业,不断前行。正如所指出的:“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的内涵,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劳动传承。从一定意义上说,高校劳模的奋斗轨迹,就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史,它彰显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伟大使命、优秀品德和时代风貌,引领着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劳模档案也是弘扬劳模精神,传承劳模文化的内在必然要求。

三、时代性

伟大的劳模精神是时展的标杆,它是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它随着时代的改变诠释并赋予劳模精神以新的内涵,每一个时期的高校劳模都有其内在的特点。

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技术型、知识型、创新型的劳动价值取向愈发凸显,高校劳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等国家发展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劳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要及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注意体现劳模档案不同时期的时代性特征。

四、文化性

劳模精神是一种文化,它所特有的品牌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位高校劳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自己创新劳动的价值,更体现了无私奉献的文化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化。

劳模文化实质上是劳模精神的一种延伸,具有内在的文化育人功能。完备的高校劳模档案能准确地反映出这种文化性的特征,通过征集劳模档案、举办劳模事迹展览等各种渠道和媒介,充分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各界各个层面的利用需求,向社会传递新时期劳模精神的正能量。

五、实物性

实物档案是稀有史料,具有不可再生性,恰恰是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劳模档案的珍贵。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跨度让高校劳模的先进事迹已被人们逐渐淡忘,关于劳模工作学习的文字记录、图片视频、表彰文件证书、奖状奖章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如果不注重征集保存,也会逐渐散落殆尽。因此重视高校劳模档案的征集与整理工作就显得非常必要。

要建立完备的劳模档案管理系统,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材料进行提炼加工,做好劳模档案征集中的原始记录,全面了解记录档案材料的信息情况,对具有保存价值的实物档案要妥善保管,并采用摄录、复印等现代化手段拍摄复制,按要求形成数字化材料整理归档,确保劳模档案的齐全完整。

综上所述,高校劳模档案所特有特定性、传承性、时代性、文化性和实物性特征,对于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传承劳模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通过对高校劳模档案的征集与编纂,利用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手段合理有效地加以保护,充分发挥档案的教育大众和服务大众功能,推动全社会树立尊重、关心、学习、争当劳模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新时代的最强音。

参考文献:

创模征文范文第3篇

引言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已不再停留在温饱层面,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领域的需求。动漫泥塑正是人们精神追求下的产物。许多在动漫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们在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主要力量的今天,更是对依附着童年梦想情愫的动漫泥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爱。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关于艺术的问题留给了我们。本文提到的“动漫角色泥塑”指的是以油泥为胚来塑造的,且符合动漫角色特征的三维实体模型。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动漫角色泥塑一般都以20世纪成名的动漫角色为原型,除此之外的动漫角色模型大多为原创作品;而后者在造型品质与美学价值上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尤其是国内的动漫泥塑基本处于低端产品之列,其造型设计大多凭借设计者的个人喜好与意向来完成,没有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因此,其市场占有率也远远低于国外泥塑模型。 一动漫角色泥塑造型研究的意义 目前,鉴于中国动漫角色泥塑产业发展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学术理论研究在国内艺术理论研究中尚属少数。该研究的开展不仅可丰满该研究的学术体系,而且对于与市场接轨的动漫周边产业来说,该研究成果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原创动漫角色泥塑创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与研发依据。首先,对于动漫产业中的三维动画创作而言,无论是游戏开发,还是动漫角色泥塑创作,作为视觉艺术的动漫角色自身造型的艺术性是艺术创作的根本,其出色与否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该动漫作品的艺术价值。动漫角色泥塑创作为动漫角色设定谋划了可行且直观的蓝图,是角色设定里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正因为如此,动漫角色泥塑造型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动漫周边产业的艺术理论基础。其次,随着动漫产业的兴起,其囊括的游戏开发、3D电影与三维动漫角色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由此,相关产业的周边衍生产品在创意产业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日本在20世纪利用动漫及其周边产品,不仅成功实现了文化的扩张,而且还带来了日本经济的空前繁荣。除了影视动漫作品及卡通漫画外,一批以原创影视动漫及卡通漫画为原型创作的泥塑玩偶率先进入了世界人民的视线,由此成为了日本庞大动漫产业体系中的一个有力支撑。日本由此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动漫大国”。借鉴先进经验,该研究的开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动漫产业原创性进程。最后,该研究的开展对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对国内创意产业的辐射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全球的竞争都集中在资源的占有率上。而民族文化资源可谓是一个永不枯竭的灵感源泉,是一切文明的基础,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在中国动漫产业刚刚起步的今天,善用我们手中的资源,以动漫产业为平台,相信该研究对民族文化发掘与民族文化价值的重塑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动漫角色泥塑的造型艺术特征 本文所研究的“动漫角色泥塑”采用“油泥”为原料,在造型上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而具备动漫角色的基本特征。 1“艺用人体”造型特征 由于动漫角色一直被赋予“人”的色彩,因此,无论是本体客观存在的动、植物形象,还是人为意向的虚拟形象,大多动漫角色都具备人体基本的行为结构特征。因此在大多数动漫角色造型设定中,“艺用人体解剖学”自然成为动漫角色创作的主要依据。尽管某些动漫角色泥塑造型奇特,但它们基本都保持着人体肌体形态的主干构架,并依据艺用人体解剖学原理,在原有造型基础上进行了美学协调化的处理。这种类似“拟人化”的艺术造型手法将各类角色与人的形态进行趋同,因而,在消除了“外物”与“本我”的差异性后,作品无形中增添了与受众的亲和力。如大型网游《魔兽世界》的周边恶魔“伊利丹”手办模型的造型则展现了艺用人体解剖学原理指导下的“人身”与“牛角”、“蝙蝠翼”结合的极具想象力的形象。设计者在保留了动物“牛”与“蝙蝠”的特征基础上,将该角色泥塑模型赋予了人体结构应有的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在内的胸肌肌群、包括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肱三头肌在内的臂肌肌群以及依附于人体脊柱的背阔肌等艺用人体屈肌结构。恰到好处的结合使该角色处处彰显着充满魔幻与野性力量的神奇色彩。而正是这样称之为“魔兽”的造型,并没有使人们敬而远之,无论是呀呀学语的孩童,还是已然工作的青年,人们对该形象的认知依然在我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这就是在应用了“艺用人体”特征后的动漫角色泥塑造型产生的受众“本我亲近”效应。 2戏剧化特征(故事性特征) 动漫角色一般都依附于“动漫情节”而存在,因此,动漫角色造型则是为“动漫情节”所服务的。正是因为“动漫情节”力量的驱动,大多数动漫角色泥塑作品的造型中都透露着浓郁的“戏剧化”特征。这里的“动漫情节”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动漫故事的发展情节;第二层含义则指的是作者对动漫文化本身的追崇情愫。而这种“戏剧性”在角色造型上则可解释为一种现象:一个优秀的动漫泥塑创作即使不是来源于某部动漫作品,但它仍能让受众轻易感受到泥塑作品本身透出的浓郁戏剧性,让人觉得它是有故事的。因此,动漫角色泥塑的创作大多采用具有动态特征的造型。在国内原创作品《异星战士》中,角色造型完全采取动态质感的造型形式。角色泥塑身披简洁光面盔甲,手持长剑,脚踏坚石,配合向前俯冲的瞬间姿态,一头充满非洲气息的长发迎风飞扬,整个作品帅气、清爽而充满张力,俨然救世主横空出世,杀之气油然而生。虽然只是单纯的无故事背景的泥塑作品,但从其迎风而动的造型中,观众都会浮想联翩。由日本著名动画片《七龙珠》中角色衍生的系列手办模型中,“悟空”角色的模型在造型设计上突出头发蓬松且夸张成火焰状,极具动感的造型正好契合了该角色在动漫作品中的好战且力量强大的角色设定。由此可见,动漫角色泥塑的造型也是可以诉说故事的。#p#分页标题#e# 3夸张特征 虽然“夸张”在艺术创作中是非常普遍的手法,但是,没有一个艺术形式可以将“夸张”这一手法用得如此彻底,用得如此理所当然。区别于传统雕塑的造型特征,动漫角色泥塑造型则是一门“夸张性”分量永远高于“写实性”的艺术。尽管它的“夸张性”源于它的“故事性”。它的“夸张”也不只限于泥塑角色外型的艺术变形程度,更多时候,为了满足动漫作品内容的需要,动漫角色往往采用较为极端的夸张变形,以形成动漫角色特有的“卡通感”。在动漫角色造型中,这种“卡通感”主要体现为“个性夸张”与“简约夸张”两个主要方向。“个性夸张”指的是为了突出泥塑角色的性格特征,而在原有基础上,夸张其特点部分,以达到突出角色性格特征的目的。例如,由目前市场上热卖的《冒险岛》Q版破坏公仔系列模型中,各种角色模型都统一以巨大的光滑的脑袋为基准型,配以不同表情符号,彰显其顽皮可爱的形象特征。而这样的夸张变形往往针对教高年龄段的受众。再如日本著名动画片《多啦A梦》的手办模型系列,都采取极度简化的肢体造型。在参照了艺用人体骨骼的基本规律下,它们手和腿的造型基本是以圆柱形为主。简约到极致的夸张处理让造型显得流畅而自然,也较适合年龄段较低的受众群。 4民族化特征 在当今文化多元、艺术共荣、科技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地球村概念的传播让民族文化的国家界限日渐模糊,地域性反而较为突显。许多优秀动漫角色泥塑在其服装、发式、道具等造型的设计上都或多或少运用了“地域民族元素”。如《魔兽世界》暴雪系列中的“牛头猎人”角色手办模型的服装与道具就采用了印第安文化元素与东方文化元素。一方面,在模型服饰上以印第安独有鹰羽冠元素作腰部围裙前挡,以印第安兽骨组成角色腰带及上半身盔甲,涨牛角与手腕处佩戴印第安螺旋花纹纹铜环装饰,以红绳束起的长辫营造印第安服饰艳丽的色彩印象;另一方面,在模型肩胛盔甲处以中国锦泰兰掐丝工艺点缀,酷似幽兰绿松石镶嵌效果,恰到好处的混搭风格使整个模型在体现皇族贵气的同时又充满着原始部落古朴野性的张力。鉴于动漫角色泥塑造型艺术的原创延展性强的特点,在角色肢体创作上也可融入民族特征元素于其中。这种将民族化特征深度渗透到艺术创作中的手法在动漫角色泥塑造型上是十分适用的。这也是该艺术区别与其它造型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如《魔兽世界》暴雪系列中暗夜精灵“德鲁伊”手办模型,其角色头部则增加了美洲驯鹿鹿角的文化元素。驯鹿在欧美童话中是夜晚守护神的象征,著名童话传说里圣诞老人也是驾着驯鹿来到人间派发礼物的。因此,该角色硕大的红色鹿角为视觉符号的设计,不仅符合该角色“暗夜守护精灵”的身份特征,还在无形中给该角色模型注入了神话一般的生命活力。动漫角色泥塑造型的民族化是顺应当前艺术创作的大趋势的。许多美好、古老的文化元素中,往往承载着悠悠历史的厚重,蕴藏着我们源源不绝的灵感火花。以这些美好的视觉符号为基础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能给人以心灵的慰籍。综上所述,“艺用人体”造型特征、夸张特征、戏剧化特征及民族化特征是动漫角色泥塑造型的基本创作手法与原则。在目前国内的动漫模型设计中往往无法兼顾其中的特征而使角色造型本身简单而乏味,因而无法赢得市场的亲睐。以市场为导向,则首先从动漫模型的角色造型抓起。 三工艺对动漫角色泥塑造型的影响 动漫角色泥塑不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人与外物结合的艺术结晶;它的诞生是以“油泥”与人行为的“互动”为基础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可以说动漫角色泥塑造型的工艺与油泥的“泥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造型质量。而泥塑模型又不同于传统手办模型,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相较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手办模型需要的PU树脂材料而言,泥塑模型的可塑性更强,是在手办模型模具制作前的创作环节,因此,泥塑模型的惟一性与艺术价值可谓更胜一筹。从工艺上来分析,动漫角色泥塑创作主要分角色三视图设计、骨架制作、填充物绑定、油泥肌体制作、细节刻画五个步骤。每个步骤的实施对模型造型都存在影响。角色三视图设计决定了角色的风格基调与整体面貌;骨架制作决定了模型的姿态;绑定填充物可塑造模型的体量与结构;油泥肌体附加可确定模型的具体形态;细节刻画决定了模型的精细程度;如需深入创作,在此基础上还可做上色处理。其中,属骨架制作环节最为奇妙。由于泥塑模型本身对底座的接触点数量有限,所以,在制作时需在模型的动态感与骨架受力极限之间找到平衡。模型骨架制作,要求制作者既保证模型的可实施性,又要最大程度展现模型动态之美。从材质上分析,一般动漫角色泥塑用以成胚的油泥,泥性温和,遇高温则软,遇低温而脆。因此,在油泥预热过程中尤其得注意油泥烤箱内的温度控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般选用钨丝灯为热源来自制烤箱,以达到箱内温度升降缓慢、受热均匀的效果。在模型肌体创作时尤其得注意角色动态中油泥的受力极限。 结语 由于20世纪日本及欧美动漫的文化强势,国内外热销的动漫泥塑模型大多为日本与欧美动漫的衍生产品,在其角色造型上,多反应西方文化,甚至部分日本动漫周边产品的风格也往欧美风格倾斜。而中国的当代青少年也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起步的今天,看到这样的现象,怎不令人担忧。中国的动漫周边在哪?中国的动漫泥塑何时能以立足我国文化的面貌展示于世人?这是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创模征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学图书馆管理 宏观思路 具体措施

中学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对教学和全校师生进行相关服务的一个重要机构,同时中学图书馆是链接学校和社会的重要基地。进入21 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了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日益受到社会信息化的挑战,不断面临网络化、数字化及信息化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冲击,从而使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诸多挑战,使中学图书馆具备新的特征。这就需要进一步把握中学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更好地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

一、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学图书馆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已经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从而使中学图书馆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具备新的特征。中学图书馆所具备的特征,是进一步探索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基础。笔者认为,信息化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

1.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是所有图书馆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学图书馆概莫能外。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集人类之大成者,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中学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的载体,更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

2.学科特征

中学图书馆建设始终是围绕中学相关学科建设服务的,也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是中学提升质量和迅速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需要,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和文献工作流程,组织存储和编辑文献科技信息,使文献获取、检索、传递信息化,从而使中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学科化,优化文献服务职能。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编辑,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开发学科专业数据库,建立学科种类系统化学科数据库体系。优先建设学科专业相关文献和重点建设学科文献数据库,通过学科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个学科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库资源,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中学图书馆最重要的特征是教育功能,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知识传授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是中学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中学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学图书馆建设需要适应中学教育教学、科研需求,以及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师技能。

4.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是中学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的基本服务。因此,中学图书馆加强文献知识的信息化管理是有效发挥图书馆功能的重要手段。

5.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信息容量呈井喷式发展,中学图书馆面临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各种知识不再局限于纸本文献,多媒体和光盘管理成为中学图书馆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增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二、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宏观思路

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相关分析看到,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既有传统的文化特征、教育特征、学科特征,又被赋予新的数字特征和信息特征,新老特征相交织、相结合,尤其在信息时代下,日益呈现出知识信息化、信息知识化的特点,这些都给中学图书馆的相关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下面从改革管理观念、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建立起信息一体化管理等角度,对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宏观思路进行相关分析。

1.改革管理观念

传统的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收藏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主要围绕纸张文献的借阅服务,图书管理与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法简单。并且图书馆以藏书为主要目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重点是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存在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这种单一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新要求。因此,要革新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并依据信息化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2.突破传统服务模式

中学图书馆是服务于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文献资料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过程中,通过筛选甄别,科学思考,挖掘信息资源,寻找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从而在反反复复的科学思考、论证、演算过程中提炼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中学生的自我学习离不开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学习。如何有效地为师生提供需要的文献资料,帮助师生科学有效地查阅文献,是信息时代下的中学图书馆管理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因此,图书馆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师生推广介绍文献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帮助师生掌握文献检索系统方法,提高文献检索效率,加强文献检索和使用的服务工作,真正突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

3.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时代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图书馆文献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加强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图书馆文献组织结构变革到图书管理制度变革,全新地思考应对信息环境下图书文献管理的新模式。文献信息更新很快,人类在知识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要更好、更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就要在图书馆管理中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系统与服务模式,增强文献管理的创新意识与知识技能,提高能力素质,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图书文献的加工编辑、检索查询等服务功能,并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管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使文献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之间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加快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速度。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要针对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知识、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科学管理系统模式创新,使文献知识更新和服务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信息时代下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举措

在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中学图书馆相关管理的宏观思路进行了分析。下面则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相关管理、增强现代服务业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创新相关管理

中学图书馆的管理是以管理机制为依托,以图书馆馆员为渠道,通过图书馆馆员落实的,因此在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相关管理的创新就要从管理机制和图书馆馆员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地进行。

就中学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来说,创新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对馆员的管理看,在信息时代下,对馆员的管理要侧重馆员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中学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服务。对于已有馆员,中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的培训,提高馆员的岗位技能,使馆员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2. 增强现代服务理念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信息时代下,对于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其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最新的专业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相结合,开拓新局面。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强化服务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走出封闭的圈子,树立“以人为本”,而非“以书为本”的理念,中学图书馆的受众是全体师生,而非仅对教师开放或仅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开放。

3.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中学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人才队伍老化,人才组合不够合理。这就要求中学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方面多引进些图书专业以外的各种人才,如计算机、外语、历史等各种学科人才,进行图书专业培训之后,如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交换馆员、派出进修、做访问学者等,逐步改变目前中学图书馆人才单一、匮乏的局面,逐步完善中学图书馆人才结构,以此提高整个中学图书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从尊重人的个性化特征出发,了解人的所能所长,结合培训结果,大胆起用新人,合理配置部门人员,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能力,在管理者的协调下互相配合,最终达到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新水平。

总之,在科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的基地,必须从宏微观的多个层面,通过观念的改变、服务模式的创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改进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发扬图书馆精神,使中学图书馆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服务理念的转变等相关具体措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2]余胜.“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成效与发展思考.深图通讯,2006,(4).

创模征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参数化设计 族表 UDF 程序(Pro/Program) Pro/Toolkit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032-02

三维机械设计已经成为机械设计的潮流和趋势,它能反映实际产品的设计、构造及制造过程。采用三维机械设计方法可以在设计之初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方便地进行产品设计,缩短了产品和研发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参数化设计是目前维机械设计应用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Pro/E软件,是美国PTC公司开发的CAD/CAE/CAM三维软件,它具有参数化造型、模块化结构、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3D实体模型、单一数据库及其全相关性等功能,可使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大大简化,使设计工作直观化、高效化、精确化和系统化。Pro/E软件在参数化设计方面的优点使其在产品参数化设计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 参数化设计概念及优点

参数化设计指在已对图形所建立的几何约束(尺寸约束和拓扑约束)基础上,通过调整参数来修改和控制几何形状,从而自动实现产品的精确造型[1]。

参数化设计方法更符合和贴近现代CAD中概念设计以及并行设计思想,它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详细设计阶段,可支持设计过程的完整阶段;可以快速地进行设计修改并有效地利用以前的设计结果;支持并行设计符合设计人员的习惯。除此之外,参数化设计还能够使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同时实现参数化建库,极大的方便后续设计工作。

参数化设计极大的改善了图形的修改手段,提高了设计的柔性,在概念设计、动态设计、实体造型、装配,公差分析与综合、机构方针、优化设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体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

2 Pro/E软件的参数化技术特点

参数化特征设计是Pro/E软件主要功能之一。通过有机地结合参数化设计和特征建模,Pro/E软件可方便地进行参数化建模。模型中的每一特征及尺寸都有相应参数一一对应,同时可通过关系将参数建立联系,使各模型及模型的特征及尺寸具有全相关性,实现对模型的控制。同时设计人员对其中一个特征或尺寸进行修改后,全局设计的相关修改可自动实现,以确保所有零件和多个环节的数据一致性。

3 Pro/E软件的参数化常用设计方法

Pro/E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工具,常用的有:族表(Family Table)、用户自定义特征(User Define Feature,UDF)、程序(Pro/Program)、开发工具包(Pro/Toolkit)等。

3.1 族表

族表是Pro/E软件提供的一种可以复制特征的高级工具[2]。族表是本质上相似零件(或组件或特征)的集合,使用族表功能可以将产品开发中用到的标准件或结构相似的零部件生成产品库,从而可以在设计中方便选用。在产品装配模型中,族表使得组件中的零件更加容易互换。

创建族表首先要创建一个基本的类属零件,该零件需具有代表性并尽可能包括所有特征和尺寸参数。以类属零件作为基础,根据设计需要,确定需要变化的特征和尺寸等参数并将其写入族表,Pro/E软件通过读取族表内容从而生成系列化的衍生零件。也可以创建装配族表。整个族表可使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来管理并方便地修改参数。

3.2 UDF

用户自定义特征是把产品设计中常用的一些特征组合成为一个群组特征,对放置参考、可变化的尺寸特征进行定义并加以标注命名后保存起来,在设计需要时调出来使用生成设计衍生件的特征参数化建立方法。

UDF的使用流程主要有以下步骤:规划并创建参照模型,建立UDF,放置UDF[3]。

在建立UDF时,应保证UDF组外的特征和尺寸尽可能少,并在参照模型内尽可能建立特征和尺寸之间的关系。同过对UDF时的定义进行清楚的标注使UDF库的创建者和使用者根据定义能顺利地建立新特征并生成设计衍生件。

3.3 程序(Pro/Program)

程序(Pro/Program)是Pro/E软件中的一个可程序化模块,它将模型的整个创建过程记录下来,包括特征类型及建立过程、尺寸参数设置、关系等创建特征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以类似于BASIC语言的简单程序来表示。程序经过适当修改后运行,Pro/E软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完成手动的删除、特征显示和隐含、特征和尺寸的修改、暂停再生过程和附加特征等。设计人员可以根据产品研发需要编辑修改模型的Program以实现模型的建立和修改,可以方便地生成一族外型类似的模型及特征,这将大大加快建模速度,提高设计效率。

使用Pro/Program的步骤:对零件进行分析,提取零件的关键参数,然后设置参数变量,以便后续建模,并根据需要确定驱动参数;创建零件模型;编制程序;运行程序[4]。

3.4 Pro/Toolkit

Pro/Toolkit是针对Pro/E软件功能强大的二次开发和参数化设计工具,它装了许多针对Pro/E软件底层资源调用的库函数与头文件,能够使外部应用程序安全有效地访问Pro/E软件的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由于Pro/E软件提供了大量的库函数和定制标准Pro/ENGINEER用户界面的能力,使用和操作方便简单,使其在二次开发及参数化应用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基础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使用Pro/Toolkit开发应用程序进行参数化设计包含以下步骤:编写源文件(包括资源文件和程序源文件)、编制Pro/Toolkit应用程序、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以及在Pro/E软件中的注册和运行可执行文件[5]。

4 基于Pro/E软件的参数化设计实例

族表、UDF、程序(Pro/Program)是可在交互模式下操作,可用于重复性高、外形特征类似的或结构和特征之间关系较复杂的零部件的参数化设计,对于复杂件很难再生成功。Pro/Toolkit可结合上述方法,利用Pro/Toolkit提供的菜单和可视化界面的定制技术,设计出方便实用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设计参数来控制三维模型,实现产品设计参数化。

以19”机箱为例,介绍基于Pro/Toolkit的Pro/E软件的参数化设计的实现过程。

4.1 建立基准模型及参数

在Pro/E软件交互模式下利用Pro/E软件自顶向下设计工具中的布局和骨架模型建立机箱模型。在布局中定义机箱的参数和尺寸,根据文献[6]建立参数和尺寸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设计需要将机箱U数、机箱深度、把手间距和面板厚度作为变量参数输入。

4.2 创建菜单

在主程序中使用Pro/Toolkit里的ProMenubarMenuAdd()函数在Pro/E软件菜单栏里增加“机箱参数化设计系统”的菜单条。使用ProMenubarmenuPushbuttonAd()函数在“机箱参数化设计系统”菜单条下添加“钣金机箱设计”、“铝板拼接机箱设计”、“铝板焊接机箱设计”、“非金属机箱设计”、“非标机箱设计”及“帮助”等菜单按钮,同时对应建立与之对应的“message. Txt”文件。使用ProCmdActionAdd()函数设计各菜单按钮的动作函数,实现通过单击按钮打开对应对话框的功能。通过Pro/Toolkit创建的菜单结构如图1所示。

4.3 可视化界面设计

在VC++开发环境下建立MFC App Wizard(dll)工程,通过VC++开发环境提供的可视化界面设计对界面进行布局、修改和调试。可视化界面的设计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按界面的布局编写资源文件;二是针对UI对话框的功能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7]。

4.4 主程序设计

在工程文件中加入并编写开始函数use_initialize()和结束函数use_terminate()。利用ProParameterValueGet()函数遍历获得机箱的参数值,然后利用ProParameter Valueset()函数对变量参数设置成输入的参数值。建立参数与可视化界面之间的传递和界面中对话框按钮的动作函数。利用ProSolidRegenerate()函数进行模型再生。

4.5 编译连接

通过设置好包含头文件的路径和连接所需库文件的路径完成编译环境设置后,用VC++6.0进行编译连接生成动态链接库文件。

4.6 注册和运行程序

编译连接成功后,制作一个(*.Dat)的注册文件,采取手动注册的方式进行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注册。完成注册后就可以选取启动命令选项运行应用程序。如图2所示,程序运行显示参数输入对话框, Pro/E软件根据输入的参数生成所需的模型。

5 结语

该文介绍了Pro/E软件的参数化技术特点及常用参数化设计方法,给出了部分设计方法的基本步骤,并通过机箱设计的实例来对Pro/E软件参数化设计的基本步骤作进一步的说明。设计实例说明Pro/E软件在参数化设计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Pro/E软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可大大提高产品的设计效率。

参考文献

[1] 孟祥旭.参数化设计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1998.

[2] 文熙.Pro/ENGINEER野火版4.0实例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 吴礼征.基于Pro/E的零件库建库工具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4] 林清安.PRO/ENGINEER零件设计:高级篇(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李世国.Pro/TOOLKIT程序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期刊更多

红水河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电网公司

上海航天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印刷世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出版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