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感恩格言

感恩格言

感恩格言

感恩格言范文第1篇

1、养儿方知娘艰辛,养女方知谢娘恩。——日本谚语

2、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

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4、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卢梭

5、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6、感恩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品行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7、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堂恩

8、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而透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硕大的果实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雪片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妈妈银装素裹天然界尚且云云感恩,人更应该具备感恩之心。

9、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王符

10、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11、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12、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英国谚语

13、我们应该学会感激,只有心存感激,心灵才不会孤单,世界才会变得色彩斑斓。

14、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15、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藏族谚语

16、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17、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肖楚女

1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19、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20、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苏联谚语

21、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2、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萨克雷

23、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4、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25、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谚语

26、无论一小我私人取患上何等值当自满的成就,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本身的教员为他们的发展播下了最初的胚珠。

27、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脆弱的人心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28、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莫泊桑

29、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30、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

31、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32、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33、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3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35、我只想要有一双抹泪的手,您却给了我全般以及煦的怀抱我会永恒等候下去,直至能本人说的说上一句:谢谢!

36、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7、当爱情小船被浪掀翻时,让我们友好地说声再见。

38、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卢梭

3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40、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忘恩的人落在坚苦之中,是不克不及解围的。

41、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42、帮忙,只是举手之劳,而感激倒是永无尽头的

43、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日本谚语

44、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前苏联谚语

4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6、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

47、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48、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49、鄙俚小服老是利令智昏的,利令智昏原本鄙俚的一部门。

50、滴水凑成河,粒米凑成箩。

51、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52、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洛克

感恩格言范文第2篇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做人就像蜡烛一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以温暖。

感恩格言范文第3篇

当前,感恩意识的缺失非常普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独生子女时代”,“四位老人、两位父母和一个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会的主导,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和溺爱,滋长了孩子们的自我意识,一切活动都以自己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学校则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不知尊师敬长,关爱他人。把父母为之的付出看得理所当然,他们记得住自己的明星、偶像,却记不住自己父母的生日。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感恩品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的迫切需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之一,因此我们要利用《品德与生活》这一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为人师表,利用榜样的示范性力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作为教者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以此来反复警示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能正确地明辨是非,理性地看待生活的得与失,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对与错。从而感染身边的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滋生感恩素养,自然而然地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常怀一颗感恩之心。

教师高尚的品格是无形而强大的教育力量。品格是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用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并且做好。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行动在学生面前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使学生耳濡目染。例如,当老师上课时向学生借用字典查字时,我们要当面表示感谢,不妨让周围甚至全班的学生听到或看到老师的做法。思想品德教师只有做好感恩的榜样,才能使学生易于效仿,知道他们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该怎么说和怎么做。

二、处理教材,用活教材

小学生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手中的课本,既善于利用课本,又要跳出课本。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应充满现实生活中的感恩内容,这样才会给学生亲近的感觉,才能将感恩教育根植于学生心中。不同地区的学生对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的体会是不一样的,对农村小学生而言,难度过大,蕴含的思想内涵较深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适当删减,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内容可适当增加;对城市小学生来说,展现独生子女自私、狭隘、孤僻、脆弱等性格弱点以及纠正方法的教学内容可适当增加等等。

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三种方法进行感恩教育。一种是讲故事法。我遇到的学生没有不喜欢听故事的。讲故事时,学生屏息静听,鸦雀无声。教师要想让故事产生良好效果,先要精心选择好故事,包括带有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和伟人故事。教师还要把故事情节趣味化,曲折化,并把其中积极的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需求,然后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描绘,增强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教师讲完故事还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索把学生对感恩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才是讲故事的最佳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题时,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增加一道渗透感恩思想的作业题。比如,当母亲节来临时,教师可以布置这样一道感恩作业题:请你回家替母亲梳一次头洗一次脚或者给母亲写一封包含祝福语的短信。教师以作业为载体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亲子氛围,在学生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适当运用多媒体现代设备进行感恩教育。多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耳目一新的感觉,直观生动的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学生乐于观看。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可以播放一些感恩歌曲或视频,容易对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染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夯实感恩教育

感恩格言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感恩教育;教育方法

1.德育教育和感恩教育

1.1加强德育教育的意义

对于学校而言,培养学生日后成为对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是直接目的。因为,学校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方向。这就需要我们的学校在加强对于学生科学文化培养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此外,我们的中学生处于人生的学习阶段,他们无论对于新的知识还是新的价值观接受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学生在纷乱复杂的社会之中能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分析以及对事物的正确取舍,都取决与学校在学生方面开展的德育教育。只有我们的中学生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他们的生活学习,他们才可以在今后的生活实践中,拥有一个明确的思想立场,从而用道德观念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1.2感恩教育重要性及其作用

近些年来,通过对于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学习体会,笔者发现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心灵之上的一种正确引导,使得他们对于社会、家庭、学校拥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心理。从而发现所处的环境之中有许多人为了自己成长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感恩,是心中一份柔软但却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感恩之中发现生活的美好以及社会的和谐。感恩对于中华名族而言,是一种传统美德。它从古至今教育着我们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同时还有饮水思源等等耳熟能详的话语。学会感恩,我们便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温情,这样无论是对于中学生的人格塑造还是我们的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此以往,我们的社会便会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的融洽环境,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培养我们的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包括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都有这推动作用。

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但它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升华。通过加强对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使他们对于社会各界长存感激之心以及报恩之意。感恩教育作为以德报德的体现,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通过人性之美来不断唤醒社会中更多感恩之心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性教育。同时,感恩之心对于我们学生日后的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帮助,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感恩,我们的学生也会更加的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而且也通过之前对于他人的感恩来去包容他人,从而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极大的益处。

2.通过对于感恩教育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发现对于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2.1教师创造感恩环境

对于感恩教育而言,它不是同教授课堂知识一样,只要教师讲授学生就能理解应用。它作为一种思想方面的提升,需要的除了教师的悉心讲述之外还要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恩环境。准确的讲是认识感恩环境。感恩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父母对于我们的无私的爱、教师对于我们的谆谆教导、甚至是清道夫为我们带来的干净环境,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感恩。可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包含着那些辛勤劳动者的无私奉献。因此,教会中学生感恩,便可以使得他们对于“一餐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有着深刻的理解,这样对于目前社会所倡导的勤俭节约和“光盘行动”也有一定的实践作用。珍惜社会资源,感恩社会给予,从而为学生之后更好的投入社会奉献打下思想基础。

2.2教师将感恩带入课堂

感恩虽然不像课堂知识一般通过讲授学生就能领悟。但作为思想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讲述来增强学生对于感恩的认识。我们都知道,感恩,也是学生情商表现的一种。而情商并不是天生的,它也需要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普及。对于处于人格塑造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这种普及有良好的适应性。教师可以通过在于课堂内容教授过长之后,为调动学生积极性而讲述一些关于感恩的小故事,这时候无论是对于调动课堂的气氛还是加强感恩教育而言,都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之上向学生讲述感恩故事的同时,还要深化感恩的意义,将它融入到学生的实践之中。例如教师在感恩故事讲完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的生活之中有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去感恩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这样对于感恩教育而言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

2.3教师将感恩教育融入到班级活动之中

对于感恩而言,我们的教师除了加强对于课堂内外的积极引导和普及讲述之外,还要在班集体活动之中进行开展。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每个学生都是其中的一员,同样也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家人。我们的教师可以在在班上组织一次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恩活动,可以感谢同桌、感谢班委、感谢身边的每一个同学。这样可以使的每个同学融入进来从而通过相互之间的了解彼此感恩,这样既可以加深同学之间情谊,也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时,在学生生活的班集体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会来向学生继续讲述感恩教育,使得学生在这样一个感恩的环境中不断成长。从而促使学生心理感恩心理的不断完善与进步,这样对于的成长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的学生可以更容易的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张颖感恩文化对高校德育教育影响的研究――以绥化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神州(中旬刊),2011(2):21-23.

[2]姚娇娜.丁晓燕感恩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5-47.

感恩格言范文第5篇

关键词:感恩心理;大学生;感恩教育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谢,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心理。然而,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的,大多数学生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心存感恩,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予以回报。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功利观念的影响,在部分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把父母的付出、他人的赞助和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和对困难学生开绿色通道看成是理所当然,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恩情等,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道德价值观偏离的“忘恩”情绪,正成为高校里的一股暗流。另一些调查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不是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而是缺少一种感恩教育。就高校方面来说,当前高校注重的多是对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和文化教育,基本上忽略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忽视了感恩意识的培养。当前的德育目标可操作性较差,德育内容空洞乏味,德育效果不佳。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决不只是简单地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又怎么可能爱家庭、爱事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既是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反映,又是缺乏道德修养的表现。因此,当前高校德育应实施感恩教育。

一、引导树立正确的感恩认知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有怎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感恩的前提是识恩、知恩,所以,感恩教育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高校要经常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感恩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博怀、社会的行进脉搏、集体的凝聚力量、父母的艰辛无私,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之路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从而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首先要有适度的感恩愿望。要引导大学生知恩图报,但不必因为他人施恩于自己而时时处处思索报恩,把报恩变成个人的终生负累,这样容易导致知恩图报的畸形化,而这将是施恩者所不希望看到的。要引导大学生拥有正义、文明、健康、向上的感恩认识,应该做到努力在平时,坚持在平常,奋斗在平凡,关键时刻看品格,生死关头经考验,危难之中见真情。其次要有正确的感恩方式。感恩,不是庸俗的私情义气,不是市场的等价交易,不是不分是非的感谢,而是要在力所能及和社会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不能因为报恩而付出自己终身的幸福,更不能因为对某些人的感恩而损害他人或社会公众的利益。知恩图报既可以在力所能及和必要的时候报答施恩者,也可以转而由人及人,报答和帮助社会公众。这对于施恩者而言,无疑就是最大的报答。第三要有平和的施恩心态。大家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追逐着、实现着个人的理想价值和人生幸福,乐善好施和回报意识无疑将是实现这些人生追求的催化剂。由此,我们对别人施以援手,只是为了帮助别人更好地实现其理想价值,追求到属于他的人生幸福。另外,要感谢帮助自己的人,理解不帮助自己的人。俗语说

“帮你是情,不帮你是理”,能帮助自己,是基于其美好

心灵及其力所能及,而对于不能帮助自己的人,则要体谅别人的难处,哪怕是故意不施以援手的,也要从人的道德水平差异的角度予以宽容和谅解,而不能因求助不得而记恨于心。

二、善于激发及培养感恩情感

具备了正确的感恩观念后,要使这种观念成为人的一种思维习惯,成为人的品德中的组成部分,无疑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熏陶,才能在情感上受激发和启迪,并得到升华。感恩教育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并帮助学生挖掘出其价值。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其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其丰富的情感。我们认为,感恩教育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进行情感熏陶:一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感染作用。教师的模范作用极其重要。在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引导青少年学会感恩,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教师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学会知恩和感恩。因此,教育者应当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决不能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二是要利用丰富的资源激励学生。要努力挖掘古今中外名人有关感恩的嘉言懿行,学习革命前辈、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抓住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搜寻益智育德的成语典故、寓言童话、歌曲、影视等,使这些丰富资源成为感恩教育的生动教材。另外,高校感恩教育应尽可能地寓于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环境中,让大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陶冶其情操。

三、积极开展丰富的感恩实践活动

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其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德育要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青少年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具有缄默特征的东西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感恩教育。例如:搞社会调查,写报告、体会;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献爱心、送温暖、送凉爽活动;写祝贺信、感恩信;每逢重大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对灾难及突发事件开展捐款、捐物活动;高校与社区、部队、工厂、农村开展道德使者活动,联谊竞赛、树典型活动;暑期“三下乡”“西部计划”“四进社区”“三支一扶”计划等。此外,感恩教育应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回归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体悟和认同感恩,养成感恩的习惯,具备感恩之心;要引导大学生从孝敬、体谅父母,感谢、帮助老师做起,让感恩的种子在平凡的生活中发芽、成长,并最终成为年青一代的思想品格之一。

总之,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要积极渗透感恩教育,要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丰富,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个层次,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高尚的感恩情,并以实际行动来感恩,促进自己、他人、社会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瑛.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之心[J].班主任之友,2004,(10)33-34.

[2]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