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1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却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先播放猴王出世的视频,孙悟空敢做敢为的勇敢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在按看画面——读课文——看画面这一程序,图文结合,诱发了想象,在感悟文章的内容时,学生们对文中的语言就不再陌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有力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先学习课文再播放视频,效果就差多了。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重难点,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难点处运用好多媒体,无疑是把学生的求知欲调整到兴奋状态,让难点迎刃而解。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考虑到学生生活在北方,没有见过桂林山水到底是什么样,无法体会桂林山与水的特点,更不能走进文中的诗情画意,为此分别演示了以下课件。课件一:有关桂林山的风光片。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课件二:有关漓江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感性上感受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再让学生走进课文,自由读一读,想想作者笔下的桂林山水给你怎样的感受,从中心句入手,进一步将学生引向文本的更深处。正所谓“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桂林的山水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呢?让学生仔细品读,美美地读一读,使学生真正理解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体会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水多么令人陶醉,从而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风采。课件三:有关游人乘坐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观赏桂林山水的风光片。让学生从心灵上来理解山与水的特点,并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意境。课结尾采用图片加音乐的方式,再次荡舟漓江,使学生加深了对本文的理解。通过以上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到桂林山水风景区旅游了一番,很轻松地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到了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美感和语感。

3 运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场景运用 内涵解读 高效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从教材内涵和学情的要求出发,利用有效的学习场景,激活学生阅读欲望,引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文本研读活动,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促使学生掌握文本语言运用技巧,深化对文本的解读,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阅读素养,提高阅读课堂实效。

一、运用激趣场景,引发积极参与

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探索的欲望。教师要运用激趣场景,引发学生深入文本进行研读,让学生的阅读情感与文本情感相互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具有强烈探究文本内涵的要求,形成巨大的阅读内驱力,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阅读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草原》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播放画面,在悠扬舒缓的马头琴声中画面呈现:一碧千里的草原,天是那么高、那么蓝,远处的线条柔美的小丘轻轻流入云际,白色大花似的羊群点缀这碧绿的草原……学生一边观赏美丽草原的画面,一边聆听教师激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在多媒体创设的阅读场景里,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参与阅读文本内涵的热情获得肯定,有利于培养阅读的自主探究意识,更加深刻地感悟和体验文本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阅读能力。又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多媒体画面呈现美丽的桂林山水:桂林的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岩溶奇观,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画面辅以舒缓的悠扬的乐曲,教师运用充满激情的诗一般的语言解说,在桂林神姿仙态的绮丽景色中,熏陶了学生的情感,教师适时提出:“文中开头引用了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甲’指什么?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课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叙述的?”生1:“从字典里我查到‘甲’字的意思是第一。”生2:“‘甲’的意思指桂林的山和水是天下第一美的。”生3:“课文从桂林的山、漓江的水两方面描述桂林的美。”教师继续提出:“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怎样描写桂林的山水的?”学生在充满阅读激情场景里,饱览了桂林山水的美景,深化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悟了文章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培养了自主阅读探索能力。

二、利用对话场景,深化内涵解读

教师应遵从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采用多种阅读策略,努力拓展学生阅读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元解读,组织学生进行师生、生生、生本阅读对话,揣摩、交流与感悟文本的重点词句意思,理解蕴含于文本中的深刻含义,解读文本的多重内涵,形成个性化阅读见解,张扬学生阅读个性,完善学生个体的阅读认知,从而拓宽阅读思维空间,感受寓于文本的思想,掌握文本运用语言表达的技巧。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出示文中语句: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教师提出:“语句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生:“‘笑着’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中知人善用、把握全局、神机妙算。”教师继续提出:“前文都是‘诸葛亮说’,这个地方却在前面加上‘笑着’,诸葛亮笑什么?笑曹操?笑周瑜?还是笑什么?”生1:“诸葛亮嘲笑曹操,曹操生性多疑,此时的雾气这么浓,曹操不敢出来迎战,反而损失了那么多的箭。”生2:“诸葛亮对曹操的笑是一种讽刺、轻蔑、嘲笑。”生3:“诸葛亮笑周瑜!周瑜想陷害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借回十万支箭,他笑周瑜聪明反被聪明误,诸葛亮的笑是一种得意的笑。”生4:“鲁肃忠厚老实,诸葛亮笑鲁肃不知底细,是一种幽默、宽厚友善的笑!”师生、生本对话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地体验与感悟了诸葛亮的笑,品悟出了诸葛亮的笑是一种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也从诸葛亮在笑声里,掌握了诸葛亮那自信、大度、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和英雄本色的思想内涵。教师紧扣文中“笑着”一词,利用对话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思考,运用多元解读策略,对文本内涵加以辩证分析,反复体验与感悟,完善文中人物的个体认识,深化解读文本的内涵,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认知水平。

三、巧用演绎场景,立体提高素养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彻底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一句话就是重视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一、引导读――培养阅读素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引导学生“三读”: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里说的“通读”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扫清障碍;二是要求学生把全文读通;读顺;三是要求学生对全文有一个总的感受,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其主要任务是:(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清字音字义,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3)划出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在读书过程中,提醒学生在书中圈生字、新词,注字音字义。标段落层次,划优美句段,根据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评点体会。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精读课文是在学生掌握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本课重点训练项目,深入理解课文。这是对课文理解的升华阶段,它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例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中描写水和山的段落,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小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知识,难以理解。于是老师就利用投影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其内容。老师先放映桂林山水的幻灯片,但是没有直接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读课文中重点段落,老师启发性提问:1、桂林的山怎样?2、桂林的水如何?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有的托腮想,有的互相议,气氛活跃,态度认真,犹如自己在浏览桂林山水一般。同学们仔细看,反复读,认真想,很快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难点,解除了疑点。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1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建构知识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小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不容易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文中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来没有看见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到底是怎样的呢?此时,学生想亲眼目睹桂林山水的欲望已经产生。此时,教师打开计算机,播放桂林山水的画面,那“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的山峰,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同置身于其中,这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音乐缓缓而起,将学生带入意境中,使学生由文字到画面,由画面到音乐,在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中,缩短了学生与文中景物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的距离,那种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惊赞之情,对祖国壮丽河山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2获取信息,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利用多媒体为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料背景,帮助学生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的事物生动化,陌生的事物生活化,从而使学生更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发现学生对地球的地貌、地壳、地幔等知识知之甚少,但又对此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选用清晰的、可视性强的图片制作课件,课件上显示出茫茫宇宙群星璀璨的画面,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旋转着出来了,它就是地球。蔚蓝色的地球美丽壮观,然而在茫茫宇宙中它却成了一叶扁舟。通过文本、动画、声音,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如此教学,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体会到了地球的美丽壮观,弥补了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取得了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

3启迪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南宋动乱的政治背景与生活的种种磨难,对于张孝祥、范成大同时兼文学家与书法家身份的官员来说,已心身疲惫,当其居于经济、文化贫乏的桂林时,当地壮丽的山水风景对他们无疑是一剂最好的精神良药。其任职于桂林时,注重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观的建设,题碑留名,创作出有别于其传世的其他书作的摩崖书法,诠释书家心中的“意”趣之美,提高当地的思想修养与教育文化。

    (一)范成大:尚“端庄典雅”之“意”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书法家。“在摩崖题刻方面,可以浯溪题诗和桂林诸刻等为代表”[2]可见,范成大在桂林遗留的摩崖书法是其艺术生涯中重要的一个阶段,也可以说是范成大在政事之外,借书事将诗学作为抒发情感的手段。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称“余尝评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3]表明桂林山水曾给范成大带来无限惊喜与艺术灵感。他以一个文人的身份游历山水间,借书艺表现情感。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范成大出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在桂林四年间,热衷风景建设,摩崖题名,存世4件摩崖书法:《复水月洞铭并序》、《壶天观铭并序》、《碧虚铭》、《鹿鸣燕诗并记》。范成大与张孝祥一样把书法仅当作是闲暇之事,并不像陆游那样把书法和时事政治联系在一起。其书如其人品性,谨厚端严。前3件作品较似,书风端庄典雅,运笔浑圆苍劲,结体谨密,点画厚重沉着;但也刻意抛开颜体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笔势特征,于平稳中求真意,既不张扬也不内敛。后1件《鹿鸣燕诗并记》较活泼,整体风格受杨凝式行楷书影响,用笔流美遒劲,气度清劲雅丽。上述4件作品分别是范成大47岁与48岁之作,正是其书法创作的活跃期,从颜体中汲取营养,结合自己的书学审美观,表现出平和质朴而不纵放的艺术特色,对研究其早期、后期书法起到一个过渡作用与重要的承接价值。同时由其楷书中常带行书笔意的特征,也顺应了宋代流行行楷的书风特征。范成大似以无心的翰墨游戏成就他独特的书法特色,以沉稳守气势,以平和胜奔放,以“端庄典雅”的风度传承北宋“意”趣之美,为其晚年居于石湖时书法风格的成熟作了重要铺垫。

    (二)张孝祥:体格浑然天成、气度洒脱豪迈

    如果说范成大创造了他在桂林摩崖书法“端庄典雅”的风度,那么张孝祥则表现出豪迈放纵的书法特点。尽管张孝祥留桂的诗数远胜于石刻之数量,但其正是借这种文学形式来抒发思想感情,与范成大一样能够将高深的文学修养融入其书作中,表达中年时劲健的楷书特色及豪迈的个性。张孝祥(1132-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失势,张孝祥受到牵连被贬为静江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张孝祥在桂林仅一年(1165-1166年),遗桂存世摩崖书法6件:《朝阳亭诗(三首)》、《朝阳亭记》、《等刘仙岩题名》、《题刘仲远像赞》、《张安国冷水岩题名》,另有一件拓本传世李曾伯刻《张孝祥千山观》,从这几件作品可看到其学书“法颜字”类的风格,及米芾奇逸纵放的意趣之美,脱去了早期的拘束感。据方爱龙论其早年书迹:“书法气象豪纵,庶几与颜鲁公碑版书迹相近。”[4]可知张孝详前期书作还未完全脱帖,当然后期作品已从颜体中升华,更多汲取米芾书风的形态与奔放的气势,如存世作品1157年作的《临存帖》等。由此看来桂林这几件摩崖是他由颜体之博向米书之意过渡与超越的作品,如《朝阳亭诗》(图5)和《朝阳亭记》(图6),将颜体与米书突出特点完美结合在一起。其中《朝阳亭记》更显狂放劲挺,动感较强,更近于行书体,笔画伸张,尤其强调掠、磔笔画的张势。二者都带有较突出的隶书笔意,圆润流畅;行笔无刻意雕凿,筋骨停匀,质朴大方,似信手拈来,其笔力雄浑豪放,苍劲超然,与石刻内容诗意化风格水乳交融,气度豪迈。张孝祥将自己的心境借诗抒情、借书法遣兴,将“意趣”之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自然天成又不乏工整、拙势之趣,印证了世人对其“文章过人,尤工翰墨”、“书法以真而放为世人所钦服”等评论。“他徘徊在‘尚法’和‘尚意’的书风之间,追求自己的书法风格。”[5]张孝祥颜体的宽博、隶书的通畅平缓、行书的流动等各体特点完美地结合,故而其作品能自成一家风范,体格浑然天成,气象洒脱豪迈,正如其词的意境———“自然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气势奔放地飞向理想美的境界”。桂林山水美景的触发是构成他创作书法艺术的心理要素,表现为书艺中的精神特质。

    (三)陆游:“意”境清远

    “纵观南宋一代,似乎从来没有谁能像陆游那样把书法当作理想和生命的一部分,更没有谁像陆游一样对自己的书法能传诸后世而坚信不疑。在陆游的一生中,书法是他仅次于文学的艺术沙场和理想寄托。”[6]陆游(1125-1210年),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在桂林留下的三件石刻(图7陆游诗札之一)表现其将政事与书事相结合的艺术特色。从石刻文中可知,陆游并未亲临桂林,而是杜思恭向陆游索要的七首诗跋刻于桂林象山水月洞崖石上。诗文表现出陆游报效祖国之心并未泯灭,书法线条的豪放洒脱也表现其书写时的悲愤之情。从残缺的石迹中,可见其书如其诗,意境高远。行草结合,字字独立却不乏气韵纵贯,随性而不失意蕴;字势变化往往向下伸长,精妙而轩昂。在其不得志的晚年,陆游很明显地把书法和诗歌当作抒发理想与情感的一种寄托。杜思恭之所以把陆游的诗札刻于如一轮明月悬于江上的水月洞,从某个角度喻示了陆游的诗、书与山水同美、与山水永恒,书法潇洒豪放,与水月洞天工之作相得益彰。杜思恭赞其书“语精而墨妙,洒然如见其人,置诸箧笥,常隐隐有金石声。”可见,杜思恭对陆游的书法及其推崇,将陆游的诗情、书情、爱国主义热枕展现在了桂林广阔的摩崖上,给后人以深刻的思索。此外,方信孺(嘉定六年任广西提点刑狱和转运判官)也十分崇拜陆游,将《陆游诗境》始刻在韶州,二刻在道州,又在公元1214年正月十五日三刻于桂林龙隐岩(已毁),后人复制了一件竖于今桂海碑林博物馆门口。陆游较少有楷书传世,从“诗境”二字可看出陆游不仅是行草大家,也是楷书的集大成者,法度严谨,用笔浑厚凝重,线条铿锵有力,体势雄壮刚正,仿佛如其人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地在对着大众作忠心报国的演讲。范成大、张孝祥作为南宋代表书家在桂林真情实境的山水美景里,各显其才,表现不同的书法艺术特色,并能将自己的政事、诗学与书学相融合。陆游的爱国情怀与艺术观也由杜思恭与方信孺传递在桂林摩崖上,展现了陆游书法艺术内在的精神特质。这些刻石书法与他们其它传世作品的表达形式与书法特征大有或略有不同,反映了时代的文学家在桂林这个特殊的地域环境里所呈现的精神态势与艺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