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进初中作文

走进初中作文

走进初中作文

走进初中作文范文第1篇

天正慢慢地露出笑脸,伴随着公鸡的打鸣声,她逐渐睁开朦胧的睡眼,摸一摸眼睛,拿起柜台上的闹钟,这一刻,笑容似乎凝固了,眼瞪得像熟透了的葡萄,惊慌失措地说:“完了,完了,起晚了,今天可是开学的第一天啊!”

焦急的她像一只急躁的小猴子,急匆匆的吃过早饭,梳理头发,拎着一个书包,骑着自行车,向奔腾的骏马似的直奔目的地。

她心想: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面对陌生的新同学,她该怎么做?冷静冷静,竹儿,只要真诚地对待他人,就一定会收获友情的喜悦。

想到这,她憨憨地笑了。

不知不觉,来到了学校。

停靠好自行车后,她大步流星地走进了校园,脸上露出了微笑,记得王老师曾经对她说过:“尽力把每一件事做好,就问心无愧了。”现在的她要有信心地面对初中的生涯,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做一个好学生。

迎面让她视觉感受最深刻的是一尊孔子的石像,她走过去,凝望着孔子,弯腰心里默默地说:“初次见到孔先生,真高兴!”

石像似乎晃动了,仿佛在说:“我也很高兴见到你,竹儿。”

竹儿欣喜地笑了,笑时露出了一对大门牙,显得有些可爱,她沿着跑道向四周望去,苍天的树木映入了她的眼帘,十分的茂盛,像一片耀眼的海洋,她带给了竹儿新的希望,其实落叶是黄色的,但在晨晓眼里,此刻就是春天,属于她的春天,她眼中的春天的那么的美好,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校园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是为了不同的梦想而来,而在晨晓眼中,梦想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忽远忽近,使她小小的脑袋不由自主地又犯嘀咕了。

走在坚实的土地上,竹儿总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初次来到,紧张的心情跃然纸上!只见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向校园的一个入口纷至踏去她想:一定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不如过去看看。

她像一个调皮的小猴子,抓耳挠腮想了一会儿,便跟着人群而去。可她只感觉眼前一片模糊,可怜的竹儿啊!现在就带上了眼镜,瞧!这会儿没带上眼镜什么也瞧不见了。

走进初中作文范文第2篇

回首过去,留下美好的回忆;看看未来,充满无限的期待与憧憬。

十三岁了,进入了初中,初中的学习、生活一定会比小学生活更加有滋有味。初中,充满了艰辛与快乐。思想品德老师说,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期,也就是最重要的时期。是的,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是盖房子,小学是地基,初中是造楼,高中是粉刷,大学是装修。只有如此,人生才会建造出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大楼。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为期六天的军训生活。这是为了让我们拥有军人一样的组织纪律,军人一样的吃苦耐劳精神,军人一样的身体素质。

走进初中作文范文第3篇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让学生领悟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之美,教师要利用主观教学与客观环境的配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意志的产生,对于初中学生审美素质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有较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上,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浏览,简单回答教师的问题,没有在情感上与文本进行深入的互动。因此,笔者选择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的教学新路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二、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现代教学技术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文章与现代教学技术结合,可以使文字的表现能力更强大,使学生更容易走入到初中阅读文章的意境之中。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遇到那些描述自然风景和景观的文章,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丰富阅读教学,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形象的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真实性。

比如在讲解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从阅读文章的线索为引导,让学生在课堂中与作者一同欣赏夜幕与月光下的荷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图片,从月夜出门开始,通过小径走向荷塘,为学生展示荷塘的月下美景。在真实的意境中,阅读文字,让学生在意境中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学生与作者感同身受,在意境中寻找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有利于学生发现作者对荷塘的热爱之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入意境,需要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

三、利用联想想象手段,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联想与想象是学生自主进行意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凭借,学生只有具备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才能更好地融入阅读意境中。现代教学技术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的重要方法,但利用学生的联想让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构图,也可以使学生融入意境中。教师可以从阅读文章的内容出发,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学生想象文章所描述的画面,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1]。

比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利用文字陈述,将学生融入真实的意境中。不是只有描述自然风光的文章才会有意境,每一个文学作品的气场不同,所对应的意境也就不同。教师可以选择皇帝穿着新装游走于大街上那一段为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自己的朗读进行联想。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看到皇帝的心情,想象皇帝的表情,也可以联想与分析其他人的心理活动,使意境更充实。在这样的联想下,学生对于阅读文章会有自己的理解,容易走入文章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可以将联想与想象作为一种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不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时,当自己置身于文章中时,对文章内容进行思索。因此,教师要将联想创设意境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路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四、利用文章写作背景,引导学生走入意境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作者进行创作的重要基础。写作背景虽然没有直接出现在文章中,但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要对文章的意境进行整体理解,教师就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个人经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章写作背景的学习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文章写作背景的学习,如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写作背景的了解等[2]。在了解了写作背景之后,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文章中的用词与语句。

比如在讲解《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要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意境中,就要引导学生对作者个人经历及写作背景进行了解。之所以二次告别康桥,是因为这个作品产生于作者故地重游过程中。这样学生就理解了题目当中的“再”字。在引导学生进行全文阅读时,教师可以一边为学生讲解写作背景,一边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文字背后的故事。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既具有学习乐趣,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走进初中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6-0080-01

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我们祖国古代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那么,对于我们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让学生达到大纲的这一要求,是我们的教学任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初一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对初中的教学方法一时不会适应,特别是对学习文言文更觉得难上加难。这时我们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重要了,我们语文老师这时一定要发挥好“导游”的作用。

如何才能发挥好这一作用,下面我来谈一谈我们多年来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 加深印象,重视“过渡”学习

初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古诗,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点,利用好这一点。开学初利用自习课,引领学生复习小学学过的古诗,在小学的基础上,进行中学的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针对古诗中的文言字词的教学,要给学生讲清文言字词与现代文的字词的异同点。

例如词的教学,要注意辨别古今的差异。如“快走踏清秋”(《马》)中的“走”和“儿童急走追黄蝶”(《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走”,都是“跑”。古人表达“走”的意思用“行”字的,如“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的“行”才等于现在的“走”的意义。古代人用“跑”字表达兽蹄刨地,等于现在的“刨”或“跑”。又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中的“无”,“元”通“原”,“无”通“毋”又是属于通假字。这些词的意义,必须一一辨析清楚,不能含糊。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了一些文言字词得用法,为学习初中教材上的古诗文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从小学文言文学习过渡到初中的学习。

二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现如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古诗文的出现和运用已经很少了。在书籍中、报刊杂志上、广播电视中运用的也很有限。因此,在这样的现实社会环境里,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老师很有必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他们的主动学习作用,对古诗文产生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更多的接触该领域的内容,让人积极主动的寻找答案,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复习或重温。兴趣还能激活思考。在很多时候,兴趣就是学习的方向,梦想的来源。因此,在初一学生刚刚在学习古诗文时,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

教师教授古诗词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利用多媒体如配上与诗词相衬的音乐、图画,营造氛围与情境,使学生初步进入情境。教《木兰诗》,可播放古典音乐《十面埋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头脑中浮现的画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境教学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学生在受到情境感染后再去学习古诗文,就会兴趣大发,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究了。

三 强化读与背的作用

走进初中作文范文第5篇

强调不忘初心, 就是让我们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 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无论我们走 到多么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强调不忘初心,还在于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为此,就需要坚 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 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强调不忘初心, 在当下极有现实指向。

无论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还是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乃至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质言之,不忘初心具有 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立党之初,我党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 自己的纲领,历经时间沉淀,已证明这个纲领经得起历史检验,并取得了看得见 的光辉成就,这也正是我们不忘初心的重要力量源泉。

毋庸讳言,总书记一再强调不忘初心,也与一些党员干部忘了初心有关。他 们忘了入党誓词,忘了当初的理想信念,信仰发生了动摇,以至于贪污腐化,违 法犯罪,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曾将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强调,理想信念坚 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 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 化。诚哉斯言 !面对多元化思潮,尤需坚定立场 ;面对各种诱惑,尤需擦亮眼睛 ; 面对复杂的现实环境,尤需不忘初心,多补钙,少得软骨病;怀有赤子之心,不 被畸形利益所狙击。

值得一提的是,总书记在今天的重要讲话中提到了文化自信——全党要坚 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尽管这不是总书记第一次提文化 自信,仍让我们感受到,这是对三个自信的重要补充,这是理论体系的又一次深 度升级。诚如总书记所称,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 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 有自信也有能力不忘初心,这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这也是党纪党规决定的。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一个人不忘初心,就是洗尽铅华不 忘本,一个政党不忘初心,就能长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 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只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我们党就一定能向历史、向 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