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抗疫医生论文

抗疫医生论文

抗疫医生论文

抗疫医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本科生;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a)-0141-03

《医学免疫学》作为一门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其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多个领域,是各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由于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内容抽象、概念较多、系统性强、难以理解,且与其他学科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及临床医学联系紧密,加之免疫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它成为医学生感觉较难学的基础医学课程之一。学生在开始学习时还充满热情和兴趣,但随着学习的进展,免疫相关概念的增多、发生机制深入,越到后面学生越感到听不懂、学不进,导致学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挫败感和失落感。如何在免疫学教学中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位授课教师在教学上需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1 设定培养目标

针对本科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以教材为主设置教学内容医学院校本科的不同专业具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专业不同学习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于各门课程的要求也有差别。《医学免疫学》对于各个专业的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在学院教务处的领导下,根据专业特点编写Ⅰ、Ⅱ、Ⅲ模块的教学大纲,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以现有教材为依据,由于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理论与新技术发展迅速,就讲解的内容是否脱离教材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83%的学生希望不脱离现有的教材[1]。对于他们来说,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抽象、深奥,如再脱离教材进行讲解,就更难理解,依据教材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有据可寻。同时,根据教材编写《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导》[2],为同学归纳总结知识要点,省去同学课堂笔记的时间,让他们在课堂上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当然,对于发展日新月异的免疫学,任何一本教材的内容都会与最新的发现和进展有差距,对于学有余力渴望学习更多更深免疫学知识的学生,可以通过第二课堂、讲座、课后辅导、网络共同学习等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以教材为主的基础上精简教学内容。本科生已具有前期课程知识基础及自学能力,医学免疫学理论教学学时相对较少,《医学免疫学》课堂理论教学内容应适当删减。授课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章节,课堂上详细讲解必须掌握的重点章节。例如在学习“免疫器官”一章时,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基础上,教师只需对要求掌握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让学生复习并自学;而对于“抗体”一章,作为基础免疫学重点,则要详细为学生讲解概念、结构、生物学作用等重点和难点内容。同时,让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优化组合,让各种相似相同的概念做到学科交叉但避免过多重复。例如:医学免疫学有关凋亡信号转导的内容,会在细胞分子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中详细讲解,有关基因重排的内容,在生物化学中也会详细讲解,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可让同学回顾或者在其他学科详细学习。

2 框架式导课

本校所用《医学免疫学》教材全书分五篇共二十三章,各章节的内容看似彼此相对独立、没有任何关联。如第二篇“免疫分子与免疫细胞”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细胞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淋巴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等七章。第三篇“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则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和免疫耐受等内容。如果按部就班,一章接一章的依次介绍,学生不仅学起来常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不易理解。其实基础免疫学章节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完全可以通过内在的联系串联起来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强调免疫是机体对“自我”和“非我”的识别, 抗原作为刺激机体的起始物,免疫应答作为“识别和排除”的核心,免疫系统则是整个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一基本框架后, 让学生在学习免疫学的基础知识都紧紧围绕这一框架来展开, 从开始就了解免疫知识结构的系统性, 使局部知识与整体相联系。在每次新课的导课过程中, 都让同学重温这一系统的框架, 明白在这个框架中已经学习了什么、将要学习什么、将要学习的内容和已经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整个免疫学中的位置。这样从整体去阐述局部,再从各部分又回归到整体。那么每次课的内容都不再是孤立的,每一章节都不再单一。有了这样整体思维过程,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学习起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3]。

3 三级案例启发式推进教学

医学免疫学许多概念和知识点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难理解性,结合案例的启发式教育在授课时能明显提高学生兴趣。一级案例首先选择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例如学生都知道的预防接种,引入免疫的概念、预防疾病的原理、抗原的性质、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等,再就是注射青霉素之前的皮试,在讲解的过程中多进行引导渐进式提问,例如“针对这一现象,你觉得是为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你认为有哪些可能性?”,“请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一现象”或“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看法?”;随着知识的积累,二级案例的选择可以进一步地结合临床,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感知到的临床现象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教学内容富有特色。例如在讲述“MHC”内容时,先提出器官移植会存在哪些问题,再来帮助学生分析移植排斥出现的原因,即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什么是决定两者间的组织相容性呢?紧接着引入组织相容性抗原的概念,随即提出了MHC的概念。将基础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利用推进式提问达到启发学生的目的,从现象到本质,将感性认识转换成理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第三层次的案例则是目前免疫学最新的技术进展,特别是免疫新技术在临床、科研中的应用,如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技术生产的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生物导弹、基因工程疫苗等,以及利用这些技术为临床提供的服务,包括开发新型药物、“免疫”细胞治疗等,特别是在一些众所周知医学难题如控制恶性肿瘤、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艾滋病、延缓衰老等方面发挥作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医学免疫学的积极性随着教学的推进通过三级案例的启发,让学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不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极发展想象力,初步建立科学思维能力[4]。

4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授课效果

针对医学免疫学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内容抽象等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4.1 多媒体应用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以适应新形式下医学教育的需要成为必然。通过PPT、flash等软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向同学展示免疫学相关图片、免疫分子结构图模式图、免疫学动画、临床病案等,并结合适量文字,尽量将幻灯内容做得通俗易懂,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归纳总结展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表现力丰富、共享性好、知识组织形式更佳等特点。但多媒体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例如板书,即时书写各堂课提纲性内容,并保存到课堂结束,有利于抓住学生学习思路并突出重点、难点;即时书写重要内容、数据及手绘的简图等,例如在讲解免疫球蛋白结构时,在黑板上手绘简图,边绘边讲,当图绘好,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水解片段就一目了然,这是其他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4.2 拟人化教学

拟人化教学是让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重要手段。使用拟人化的方法,不仅易于应用形象思维激起抽象思维,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他们带来学习的乐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医学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人体比作一个国家,免疫系统就相当于维护这个国家和谐稳定的军队(免疫防御)、清洁工(免疫自稳)和人民警察(免疫监视);在讲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功能时,在机体抗感染过程中将IgG比作的“主力军”,将IgM比作“先头部队”,将SIgA比作“边防军”。

4.3 充分利用常见物品举例

例如在讲授抗原表位时,以手边的书本、粉笔盒、笔等物品来讲解抗原与抗原表位之间的关系;在讲授免疫球蛋白的结构时,教师高举双臂,可将整个人体看作一个免疫球蛋白,两肘关节以前部位就是可变区,其中手掌则是超变区;在讲授抗原抗体之间的结合时以“钥匙和锁”的关系来进行举例等。

4.4 制作教学模具

在讲授免疫分子时,教师在课堂上都会有事倍功半的感觉,仅仅通过语言和平面图总是难以让同学理解结构复杂的免疫分子,如免疫球蛋白、MHC等,而这些内容又直接关系到后续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免疫分子模式制作其立体教学模具,让同学们看得见摸得到。学生看到形象具体的模具胜于教师模糊空洞的说教[5]。

5 多种方式评估反馈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对教学活动的反应[6]。在《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后,再把学生接受信息的状况,通过课堂提问、单元测验、课间课后交流等多种反馈途径加以掌握,评估教学效果,并调整教学策略和调控教学过程。学生的及时反馈,是教师改进教学的很重要的依据。这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对重要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点拨、启发。《医学免疫学》教学课时少、进度快、要求高,评估并反馈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真正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教学互长”。

[参考文献]

[1] 高燕,张兰英,邬于川.临床本科医学免疫学教学方法的调查及改革思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348-350.

[2] 许琰,吴虢东,宝福凯. 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陈永文,吴玉章. 《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414-1415.

[4] 张才军,王玲. 《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181-183.

[5] 尹晓林,盛赞. 浅议如何提高免疫学教学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 16(8):986.

抗疫医生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免疫学;教学;体会;教学方法

医学免疫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其内容抽象复杂, 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同学们普遍反映医学免疫学知识苦涩难懂,再加上在中医院校课时又少,如何利用有限课时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免疫学知识,本人就近几年的教学经历,谈几点体会。

1 课程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很重要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关系甚密,医学微生物学是免疫学的基础,所以免疫学应该在微生物学开过后再开设,否则很难进展。如病原生物对人类来说是抗原,那么学过微生物学的同学很快就会联想到病原生物有哪些种类及特点等有助于对抗原的理解;另外讲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时,肯定会提到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的抗毒素等,在微生物学中已经学过破伤风梭菌致病是分泌的外毒素致病的,在紧急预防或治疗中要用到破伤风抗毒素, 因为是动物体血清,所以对人来说既是抗体也是抗原,在用时要做皮肤试验等等。又如我们在微生物学的学习中了解了很多的致病微生物,会致我们人类各种疾病,是挺可怕的,尤其是病毒。而在免疫学一开始就会讲免疫系统的功能,第一大功能就是免疫防御,主要就是抵御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那么学生就会意识到虽然病原微生物可怕,但是由于我们具有免疫系统,所以也不是那么容易得病的。总之,微生物知识的学习对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很重要,所以在开课顺序上要注意。

中医院校免疫学的学时很少,只有二十几节,要想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免疫学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要详略得当,详讲的有:免疫学绪论、抗原、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中的免疫预防;略讲内容有: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细胞因子等,这样以免疫应答为核心的系统的免疫学内容基本包括。虽然课时少,但是通过以上的学习,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2 以提问开头,让学生带着平时生活中的疑问来听课

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1]。鉴于免疫学是一门实用课程,与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掌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我们最好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同时密切联系临床知识,给学生一个主动思考的空间,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然后再来介绍课程内容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同种异型抗原时,首先让学生思考我们人与人之间跟抗原有关的的不同之处,为什么我们输血的时候要遵循同型相输的原则,又如O型血到底是不是万能献血者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再展开讨论和学习,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认清这些现象的本质,为今后临床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我们在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药物时,为啥要做皮试,为啥选真皮层与表皮层中间的部位做,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再通过另外一个部位静脉来进行输液治疗。所有的上面的这些疑问可能很多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有,但可能不清楚是免疫学的知识。带着这些很想搞清楚的问题,听课的效果不言而喻。

3 注意免疫学各章节间的紧密联系,树立整体系统观念

免疫学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在第一次上就要给学生提到这一点,不像微生物学知识,章节间联系不是很多,如果学生在前面某一环节没有学好,那么后续课程的学习就会有困难,缺乏连贯性,这也是免疫学相对难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抗原、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细胞因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是基础,而免疫应答则是基础免疫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就可以将前面的基础内容联系起来, 其中抗原是进行免疫应答的启动因素,抗体是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免疫系统则是免疫应答的执行官,另外,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活化又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限制等,通过这些,让学生意识到免疫学整体观念, 我们每个人的免疫系统都是非常严密的网络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甚至出现免疫性疾病。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以后临床工作的+理论指导。,

4 重视实验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打基础

免疫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理论课与实践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医疗实践当中去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如临床中最常做的血型鉴定,肉眼可直接观察结果,其理论就是我们免疫学的凝集反应;另外乙肝五项的测定方法是免疫学中的ELISA技术,通过这些实验让学生意识到免疫学知识在临床中应用的广泛性。在实验课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且将实验成绩纳入学科总评成绩中。通过全方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科研工作打基础。

5 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学习中作用显著。如在教学中适时地用卡-介苗的研制者卡-介二氏、白求恩等的动人故事及历代为攻克医学难关而做出牺牲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意识到医疗职业的重要性,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3]。

参考文献:

[1] 魏微,李群. 关于医学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安徽医药,2007,11( 3) : 275-276.·

抗疫医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西药;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临床效果

不孕不育是指成人男女同居一处并有正常性生活1年以上且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没有妊娠者被称患有不孕不育症,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则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占不孕不育发患者数的20%~40%,并呈逐年上升的迅猛趋势,严重影响着夫妻的生活质量[1]。

1不孕不育基本资料

1.1不孕不育诊断标准 通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根据患者脉诊将患者分为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兼脾虚血瘀型和湿热型。其诊断标准为:①肝肾阴虚型症为月经多提前,经量多少不定,烦热易怒,多失眠,腰膝痠软,脉细数;②肾阳虚兼脾虚血瘀型症为月经多推迟,经量少于正常甚至闭经,经血色淡,经行腹痛,胃纳差,腰膝痠软,大便稀溏,脉沉;③湿热型症为口中粘腻泛酸或口苦,经血色鲜红,带下量多质厚,色黄白,胃纳差,脉濡数[2]。

1.2中医治疗方法 对于中医的治疗通常是采用消抗孕育汤作为基础配方来进行治疗免疫性的不孕不育症。其主要的配方为黄柏20g、土茯苓20g、生地20g、丹参30g、赤芍15g、丹皮10g、泽兰15g、茺蔚子20g、黄芪20g、枸杞子15g、紫石英15g、甘草6g、熟附子6g、巴戟天15g、补骨脂10g、益智仁20g、菟丝子15g、肉苁蓉10g、鹿角胶15g、知母15g、山萸肉15g[2]。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①肝肾阴虚型患者在服用消抗孕育汤的基础上于经期第4~11d加服白芍15g、当归15g等以滋补肝肾,于经期第17~28d加服阿胶10g、党参20g 等以起到温肾补脾的作用;②肾阳虚兼脾虚血瘀型患者须在经期结束后服用消抗孕育汤,并于经期第17~28d加服白芍、白术、元胡各15g、党参、茯苓、山楂各20g、川断10g等以起到补肾健脾的功效;③湿热型患者在服用消抗孕育汤的基础上加服薏苡仁、白术各15g、败酱草30g、砂仁、川断各10g、茵陈20g等以期补肾健脾之效。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治疗每4个月为1个疗程,分为2个周期,每个周期2个月,患者均服食消抗孕育汤2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进行性生活时应注意避免精浆中的抗原暴露于女性生殖道内,所以应使用避孕[3]。

1.3西医治疗方法 针对免疫性的不孕不育症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其使用的药物主要是强的松片5mg/d,2次/d;维生素C片100mg/d,3次/d;维生素E片100mg/d,2次/d,患者对西药要按时服用。

1.4中西药联合治疗 中西药联合治疗则是指在采用强的松片、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进行西药治疗的时候,同时还要给予患者进行消抗孕育汤进行中医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性生活,应当及时的提醒患者注意精浆抗原暴露于女性生殖道内,采用中医治疗的时候根据其辩证的法则对患者进行施治,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时间,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进行药物的加服[4]。

2结果

2.1疗效标准 经过2个疗程的严格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或精浆中原有的抗抗体和/或抗子宫内膜抗体均转为阴性,而抗体转阴后夫妻进行性生活3~6个月内女方确认未怀孕为显效;抗体转为阴性,且3~6个月内女方确认怀孕为治愈;抗体呈阳性且3~6个月内确认未怀孕为治疗无效。

2.2中西药治疗结果 采用的中西医进行联合治疗其治愈的比例明显要比单独采用中医或者是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要高.

2.3中西药治疗效果分析 在不明原因不孕症中,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属于妇科类的经行不调、不孕症种别,发病机为是机体正气不足,体内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肝肾阳虚,子宫虚冷血瘀,湿热毒邪乘虚侵入胞宫,致使气血失和、胞脉受阻而不能摄精成孕,更不能养胎、系胎、载胎。因此针对此病中医治疗原则应为清热解毒、补肾扶正、活血通络、散寒逐瘀。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治的理论,消抗孕育汤具有扶正祛邪、补肾活血、标本兼治的功效,并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机体的正常生殖功能,增加女性的受孕机率并预防发生流产,临床上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强的松和相应的维生素,可避免因炎症损伤而致使抗原不断进入体内产生抗体,治疗期间嘱患者进行性生活时使用隔绝进入女性生殖道,避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治疗效果[5]。

3结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当前的不孕不育症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被运用到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由于人体所构成的免疫系统对于异物的进入会有免疫性,当或者是进入女性的阴道时,会被阴道的粘膜吸收,并且会吸收中的精浆抗原,根据识别情况来对其进行免疫应答。在进行不孕不育症的治疗中,特别是免疫性不孕不育症,采用中西药进行联合治疗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此种方法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倩.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09:69-70.

[2]张俊丽.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44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1:65-66.

[3]贾文惠.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2,09:70-71.

抗疫医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激趣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92-02

当代医学免疫学发展极为迅速,在揭示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移植排斥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及其诊断、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医学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现医学免疫学教学一般可分为基础免疫和临床免疫两部分,其中基础免疫主要包括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和免疫应答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医学免疫学教学的主干部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严谨的逻辑性。学生普遍反映该部分知识抽象深奥、内容繁杂,理解起来困难、枯燥,难产生学习兴趣,是医学专业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位免疫学教师面临的难题。为让免疫学基础课能生动有趣,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和视频资料,并将所学到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总结如下。

一、联系科学故事,吸引学生注意

医学免疫学的每一个知识点,从发现到证实,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科学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将这些科学故事穿插其中,既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又能引导出相关免疫学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进行了一定的医学人文教育。这方面常可用的例子有如下几个:

在医学免疫学绪论教学中,非常适合运用前人发现“人痘苗”、“牛痘苗”预防天花的故事作为铺垫,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免疫”具体化成同学们接触过的事物,能让同学们对“什么是免疫”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向同学们介绍免疫的概念、功能等抽象知识就水到渠成了。在有趣的氛围中展开一门新课的学习非常重要,它将影响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学习情绪。

学习抗体、补体、免疫细胞等相关章节时,同样我们可以向同学们简要介绍科学家发现这些物质的故事。利用德国科学家贝林首次使用抗血清拯救患白喉的儿童的故事可以引出抗体的发现,顺势导出抗体的概念、结构、功能等学习内容。而补体的学习也同样,可以将博尔现补体的科学实验再次展现在同学面前,并引导着同学们对实验进行推导:有种物质具有溶菌和溶解细胞的作用,但须有抗体的存在才能实现,即最初发现补体的存在。这个做法既吸引同学注意力,同时在推导的过程同学们就可以认识到补体的特性和作用。同样,在讲到淋巴细胞相关章节时,我们可以将B细胞、T细胞发现的一系列科学故事简要介绍给同学,从研究者在一个无关免疫的试验中发现鸡的法氏囊与抗体产生密切相关至最终确定哺乳动物的T、B这两种免疫细胞相对应器官,让他们知道这些细胞的来龙去脉,增添课堂趣味性。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同学们对诺贝尔奖有很浓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地将知识点背后与免疫学相关的诺贝尔奖人物故事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将科学思维融入到理论教学中。此外,讲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时,我们可以利用神话故事封神演义中神仙用荷花、荷叶重塑哪吒的故事作为引导,从文学的幻想引导着同学们对现实中的器官移植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器官移植会存在哪些问题,再来帮助学生分析移植排斥出现的原因,什么决定两者间的组织相容性,由此引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概念,非常自然地过渡到课堂教学内容,在最初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他们的畏难情绪。

二、联系生活实例,增添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问题形式把一些生活实例,巧妙地与抽象繁杂的免疫学知识相联系,从现实到理论,从现象到本质,将感性知识转变成理性认识,变抽象为具体,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同学们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常见的感冒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生活实例,贯穿很多免疫教学过程。我们可以问:为什么感冒有时好得快,有时好得慢?为什么感冒有的人好得快,有的人好得慢?为什么感冒后即使不打针不吃药,自己也能好?这些都是一些基本问题,学生容易作答,通过这些小问题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教师适当诱导,把免疫系统、免疫应答过程等内容融入进去,就能让同学们通过联系实际来理解机体免疫发挥作用的过程,一定会印象深刻。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也是一个常用的例子: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接种疫苗,通过多次接种后为什么可以预防相应的病原体的感染?同学们在以往的体检中“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代表什么含义?其阴阳性有何意义?通过提问同学们这些问题,可以引入免疫的概念、抗原的性质、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等教学内容。外伤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几乎每个同学都有类似经历,在讲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理论时,我们也可以把它融入教学,皮肤屏障被破坏后病原微生物经皮肤侵入机体所遭遇的一系列事件就是我们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

三、巧用比喻、拟人等方法,调动学生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想象,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趣味化、通俗化,渲染乐学氛围,将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思维调节到一种兴奋状态,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

免疫学教学中比较经典的拟人比喻是:把我们人体看作国家,免疫系统就是这个国家的军队和治安管理系统,肩负着“攘外安内”的职责;这个系统有完善的部门,有各种兵种,有常规和现代化武器军事设施等;我们的中枢免疫器官就是培养士兵的军校,外周免疫器官是士兵的战场,免疫细胞是各种士兵,免疫分子则是各种武器;而我们免疫应答过程,就像军事作战,而入侵我们体内的抗原就是敌人、小偷等坏人。将复杂的免疫应答看成是打仗、抓坏人的过程,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帮助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一举多得。

抗原提呈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难懂的过程,但是也是必须让学生熟悉的内容。我们找到一些联想方式,非常生动而准确地演示了抗原提呈的过程――内源性抗原提呈和外源性抗原提呈过程都可以看作是T细胞“吃大餐”的过程:抗原提呈细胞可以看作是农家乐、餐厅,内源性抗原和外源性抗原可以看作是餐馆自己饲养的鸡禽或从外面采购的食材;而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是后厨房大厨,根据不同客人的要求对“食物”进行各种加工,形成的抗原肽就是大厨们做好的菜;MHCⅠ类和Ⅱ类分子可看作侍者,是递呈抗原肽的服务员,专门负责上菜给客人,客人分别是CD4+和CD8+T细胞,他们对服务员还很挑剔,CD4+T细胞表面的T细胞抗原受体只接受由MHCⅡ类分子盛上来的菜,而CD8+T细胞只接受由MHCⅠ类分子盛上来的菜。这样形象生动的比喻不是简单地对知识的记忆,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并以独特的形式又表现出来的,我们将这一比喻穿插到抗原提呈教学中,在课堂上引起了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向他们展现了一种知识学习的境界,对学习方法有指导意义。

又比如,在讲授抗体时,可以让同学们把它的形状想象成一只大龙虾,虾带齿的钳子部分类似于抗体的Fab段,身体对应恒定区;在讲解B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的免疫应答时,可以将B细胞想象为一位待字闺中的姑娘,那这个枯燥而复杂的免疫应答过程完全可以想象成B细胞这位姑娘佩戴着抗原信物在相亲会寻找到它的意中人辅T细胞,并结婚生子的故事。这些有趣而贴切的比喻不但能增添课堂趣味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现在高校课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成为常态。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视频等形式融合在一起,以清晰、生动的画面将抽象的问题表现出来,让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我们免疫学课堂变得生动直观、易于理解,充分表达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例如讲解到免疫应答时,T、B细胞如何以淋巴结或脾作为免疫应答场所进行免疫应答,其免疫应答过程复杂,可以将这个过程制作成动画或利用英文原版教材配套的动画素材向同学们展示,从时间、空间上提醒同学们要以动态的思维去理解免疫学问题,文字与动画恰当地整合,让讲授内容更形象具体,复杂的过程变得一目了然,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降低了教学难点,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

漫画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很容易吸引同学眼球,因此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关联的漫画,并适当运用到多媒体课件中。例如在讲到免疫记忆时,我们插入了一幅非常形象的漫画,戴着警帽的免疫细胞一手拿着某个病原体的“通缉令画像”,一手拿着枪,在巡逻过程中不断辨别所遇到的事物是否是其通缉令上的事物,这个漫画很形象地向同学们展示了什么是免疫记忆。

在免疫教学中,面对众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免疫应答机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不易。《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主张,指出了教、学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关系。从教师方面而言,是“教然后知困”,只有知道困难所在,才能鞭策自己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总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素材,让组织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有志于学、乐于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使免疫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抗疫医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免疫性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消抗汤

[中图分类号] R271.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4-135-02

不孕不育是指成人男女同居一处并有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且未采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没有妊娠者被称患有不孕不育症[1]。而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则是由于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占不孕不育发病人数的20%~40%,并呈逐年上升的迅猛趋势,严重影响着夫妻的生活质量[2]。为提高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治愈率,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疗效,近年来我院对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病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患者8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43±4.87)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3.62±1.23)年。全部患者均经免疫性不孕不育症诊断标准确立诊断,其中原发性不孕34例,继发性不孕30例,连续2次以上自然流产不育22例。中医分型:肝肾阴虚型33例,肾阳虚兼血瘀脾胃虚弱型29例,湿热型24例。并排除内分泌及子宫输卵管梗阻等不孕不育因素以及生殖器官畸形、子宫腺肌症、结核、肿瘤等其他全身性疾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病程及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治疗方案:强的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mg,每次1~2片,每日2次;维生素C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mg,每次1片,每日3次;维生素E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mg,每次1片,每日2次;以上用药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研究组则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内服中药治疗:消抗汤基础配方:黄芪20g、蒲公英20g、贯众20g、山药15g、续断15g、赤芍15g、丹参15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牡丹皮10g、红花10g、红藤30g。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①肝肾阴虚型加茯苓20g、巴戟天15g、地黄15g、麦冬12g等;②湿热型加茵陈20g、薏苡仁15g、白术15g、黄柏10g等;③肾阳虚兼血瘀脾胃虚弱型加当归15g、巴戟天10g、阿胶15g、肉桂6g等。水煎取汁400mL,每天1剂,分3次温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可根据病情轻重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和服药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1.3评价指标

①治愈:服药后患者免疫抗体阳性均转阴并受孕、分娩;②显效:服药后患者免疫抗体阳性均转阴;③有效:服药后2种免疫抗体阳性以上患者有1种以上免疫抗体阳性转阴;④无效:服药后患者免疫抗体阳性均未转阴。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58.14%,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愈率34.88%,总有效率为81.40%。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不孕不育症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因女性原因导致的称不孕症,虽能受孕但因种种原因导致流产而不能获得存活婴儿的称为不育症[3]。其受孕过程必须由卵巢排出正常的卵子,含正常活动的,卵子和能够在输卵管内相遇并结合为孕卵并被输送入子宫腔,子宫内膜适合于孕卵着床。任一条件不正常,就能阻碍受孕,导致不孕症的发生[4]。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分子生物技术的引入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医学工作者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凝集素,其免疫性不孕不育症日益受到重视,患病夫妇一般会受到家庭伦理、地方习俗等多方面的社会压力,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引起医学界和众多患者的广泛关注。

中医研究认为,免疫性不孕不育症属中医“无子”、“滑胎、坠胎”范畴。其病因及病机是正气不足,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经行、产后不洁,湿热邪毒乘虚内侵胞宫,损伤冲任,导致气血失和、胞脉瘀阻、肾虚血瘀,以致难以摄精成孕,也不能养胎、系胎、载胎[5]。故治疗应以补肾扶正、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其治疗原则。而消抗汤正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具有补肾活血、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免疫调节的功能,阻断异常抗原增生,促使免疫抗体阳性转阴,从而有效恢复机体正常生殖功能,改善宫内环境,增加受孕机率,预防流产发生,临床上结合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维生素类等西药制剂,其效果更佳。

本资料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其特点为疗效确切且毒副作用小,能尽快提高自身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有效治愈疾病,是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芳,王兰菊,李泉香. 中西医效应疗法治疗不孕不育症疗效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07,5(2):63-65.

[2] 彭薇萍,张万兴,王筱珍,等. 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9,41(12):32-33.

[3] 刘琦.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中西医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2007,9(10):92.

[4] 刘新雄,陈哲,林春莲,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1):99-100.

[5] 陈晶晶. 免疫性不孕不育的实验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 17(2):271-272.

相关期刊更多

按摩与康复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中医药局

中国康复医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医学食疗与健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