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期教育论文

学期教育论文

学期教育论文

学期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自清末修律开始,西方的法治思想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激荡着中国的思想界,推进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转型,给中国法学教育带来新的元素。民国初年,以法治国,依法行事,将中国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主张,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此时,以法治国成为普遍的社会舆论,各种法政学校纷纷建立,各种法律书籍大量出版,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可以说,西方的法治思潮成为民国时期法学教育兴起的巨大动力,营造了良好的重视法学教育的社会氛围。正如学者所言,“民国初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股兴办法政(法律)学校的热潮,这是当时社会法治思潮勃勃涌动的一个重要表现。”

①也正因为在西方的法治思想影响之下,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陆续开展起来,并使当时的法学教育打上了“法治”的烙印。首先,在法治社会思潮之下,人们迫切需要学习法律知识,各种法政学堂纷纷建立,带来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繁荣。1912年的《大学令》及1913年公布的《大学规程》里均设定了法科,推动了民国法学教育的兴起。1917年《修正大学令》确认了大学的“七科制”,即:文、理、法、商、医、农、工等,其中法学名列第三,成为重要的一科,民国政府极力支持法学教育,招生人数远超其它学科。在法学教学模式上,民国政府起初效仿日本模式。到1922年,新学制建立,受美国教育观念特别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观的影响,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彻底从模仿日本转向模仿欧美。但是,1930年之后,随着国民政府法典体系的完成,近代法律教育整体上朝着教育的方向发展。由于法学教育的模式所致,西方的法治文化在中国的影响巨大,以致民国后期,人们的法治观念更加坚定,他们认识到:“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法治,不但在形式上要做到‘齐天下之动’,而在实质上尤其要做到使政府官吏尊重人民之正当利益,不得任意加以侵害,不能‘高下其手,予夺由心’,所以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法治,仍是民主政治的法治,是建立于民主政治之上的法治”。

②这也是现代法治的重要标志。尽管在招生规模上,国民政府有所调整,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西方教学模式的信赖以及对法治的追求。1928~1937年,由于受重实用科学轻社会科学的政策影响,南京国民政府规定“凡旧有公私立法政、医学两种专门学校,一律自十八年度起停止招生。”由此,法科专门学校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1937~1945年,教育机构内迁,掀起了联合办学、合并办学的热潮,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成了西南联合大学。随着教育机构的减少,法学院系的数量也在分分合合中锐减。至此,民国的法学教育开始走下坡路。其次,清末民国法学教育内容的设置无不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的法律科作为第一个法律教育机构,自开办时起即以英美法为教学基础,“课程编排、讲授内容、授课进度、教科用书,均与美国东方最著名的哈佛和耶鲁相同。”

①后来又不断聘用美国的法律家为教师,毕业生也大多赴美留学,美国法对中国法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显而易见。并且,“北洋大学的法科也不纯然为英美法所独占,具有重视大陆法的趋向。”

②无论是英美法还是大陆法,都是内蕴法治主义、承载法治精神的西方制度,将它作为中国法学教育内容的一部分,甚至由西方的教师去教授,其对中国学生法治思想的传导作用可想而知。就这样,中国法学教育的西方法治元素慢慢地培养起了中国人的法治观念。那么,在此后的其它法科学校也有类似的做法,其中蔡元培任职的北大法科最为典型:“北大旧日的法科,本最离奇,因本国尚无成文之公、私法,乃讲外国法,分为三组:一曰德、日法,习德文、日文的听讲;二曰英美法,习英文的听讲;三曰法国法,习法文的听讲。”

③西方法律制度及理念在中国的课堂里被广泛传授和学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西方的法治理念正是通过法学教育的途径传递给了中国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传递给了中国社会,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据记载,“在民国最初的十多年间,北大法科学生的数量总体上在不断地增加着,与北大其他各门(系)相比,其数量也逐渐地高于、甚至远远高于其他各系。”

④这也就意味着受西方法治理念熏陶的法科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他们走上社会,在立法、司法等岗位所发挥的作用也在增强。第三,民国时期,大力发展法科留学事业,为培养现代法治人才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根据统计史料,民国最初十年间,毕业于日本大学法科的毕业生占留日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他们回国后成为法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中国法学教育特别是培养具有法治理念的法学人才提供作出了贡献。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法政学堂基本上掌握在留日法政学生手中,他们按照日本的法学教育模式、日本的教材、教育方法以及法律术语、法律体系为转型期的中国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法政人才,而这些法政人才又通过各自的不同渠道向整个社会传递和普及着他们所理解的西方近代的法律知识,大多数中国国民新型的法律观、法律知识就这样形成了。”

⑤毋庸置疑,日本近代以来的法律体系是效仿西法的产物,且是学习西方成功的典范,而西方的法治精神和理念通过便利的语言途径,被中国的留日学生所接受,回国后再传授给更多的中国学生,从而丰富了中国法治文化的内涵。除了留学日本,中国的法科学生在1914~1915年公费留学美国和欧洲英法德等国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留美人数趋于接近日本。直到1936年,先后从国外著名大学获得法学学位的人数非常之多,其中一些人在民国时期及后来的法律界长期享有较高的威望,如吴经熊、李浩培、倪征懊等。尽管国民政府“不断强调出国留学应注重实科,但实际上,留学生所习科目中最多的仍然是法学。”

⑥因此,法科留学生回国后,他们的影响仍处于强势地位,尤其是进入国家重要领导岗位的海归们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二、法治人才: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

民国时期,法学教育在西方法治思潮的涌动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适合民国社会需要的法治人才。这里的“法治”是一种知识和理念,更是一套技能和艺术。法治人才理当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秉持公平正义的理念,在立法、司法等岗位得心应手,为社会制定良法、高效率司法、引导民众自觉守法的优秀职业群体。对此,当时的学者有了精深的解读:“法治即法律统治之谓,国家一切活动,必须循法以行,不能由政府,以自由意思,擅行决定,必须以法律为其轨辙与准绳,人民的自由及其他权利,应由法律加以保护,人民应负之义务,亦应由法律加以规定,政府机关非依法律,不得限制人民之自由与权利,亦不得任意课人民以义务,人民固应服从法律,政府亦应遵守法律,此即法治之真谛。”“法治精神,司法上最能表现,司法官必须操守清廉,居心仁恕,公正不阿,用法平允,始足称理想之法官。”

①20世纪初叶的民国时期,西方思想的浸透已在中国法学领域表现得相当明显了。此时,中国的立法、司法无不“接受西方民权潮流之激荡”,

②其中欧美的现代法治理念、公正合法的司法、平等独立及公开审判的原则等西方法治文化渗透进了中国。民国政府的法制已经走上了移植西方的道路,无论立法抑或司法均以大陆法系为蓝本,同时也吸纳了英美法的优秀成果。民国新的法律体系的运行,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人才,法学教育承载着此重任。对此,民国的很多学者做了诠释和注解,其中:法律教育的目的,浅而言之,不外四端:其一,训练立法及司法人才;其二,培养法律教师;其三,训练守法的精神;其四,扶植法治。所谓适当的法律人才,至少须具备五项条件:一要认识时代的精神及时代的倾向;二要了解法律的旨趣及现行法的文义;三须熟谙审判方法及应用心理学;四须知悉人情世故及社会的复杂组织;五须有道德的涵养并舍弃小己。

③这里民国学者所提法律教育的“四端”,实际上是法学教育的宏观目的,它涵盖了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法治”应有的内涵:良法与普遍守法。训练立法、司法及教法的人才,实际上是为“良法”的出台打好基础;训练守法精神及扶植法治,为公民自觉普遍守法营造思想意识的氛围。而法律人才的五项条件,则是法律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为培养法治人才的具体教育措施。可见,法学教育对法治人才的重要意义。更有甚者,将法治的前途与法律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无论训政或是,只不过是政权的归属问题。而政权的行使如何有效,政治如何上应上的轨道,以致于国内秩序如何趋于安定,则有一共同的要求在,是为法治主义。法治是主义,不是方法,主义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信仰法治,法治便生力量……国家要确立法治,则人民法律知识的普及,与学者的专门研究都是很重要的。总之,国家逐渐走上法治的大道,是值得欣喜的,而同时法治人才的培养,也是值得注意的。

④我国既然同时需要法治,那么,应该如何去厉行呢?我们晓得国家不论何种施政,欲求切实彻底的推行,最重要的是凭籍教育的力量,厉行“法治”,先要提倡推广法律教育,灌输人民以法律知识,养成其守法习惯。

⑤很显然,民国的知识分子非常清楚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与意义,他们将国家的前途寄托于实施和法治,进而寄希望于法治人才的培养上面了。毕竟和法治事业,需要具有法学专业素养、富于公平正义理念、自觉守法的法治型人才去完成。因此,培养法治型人才是民国法学教育坚定不移的理念和目的。关于法律教育的目的,近代史上著名的法律教育家、民国时期法律教育的研究专家孙晓楼先生曾做了专门的研究,他于193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律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人才;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不过怎样叫做人才,怎样叫做法律人才;我们要明白了怎样才算人才,方可实施相当的教育;要明白了怎样才算法律人才,方可进行高深的法律教育;不然无的放矢,结果是一场空。

⑥可见,民国时期,法律教育的目的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被提出,反映了民国社会对法学教育的关注程度之高。而当讲到法律人才,孙晓楼认为至少要有三个要件:一要有法律学问,二要有社会常识,三要有法律道德。

⑦这三个要件决定了法律人才的素质和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理解和精通“法治”:法治主义之先决要件,首在获得法治之真才,法治之真才,须赖完善法律教育之陶冶。法律教育之主旨,在于训练为社会服务为国家谋利益之法律人才,而此种人才,必须有法律之学识,方能认识法律及改善法律;须具丰富社会常识,方能运用法律使适合时代需求;尤须有法律道德,方能执行业务以为民权之保障。

⑧从这里不难推断,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目的与培养法治人才密不可分,培养法治人才理应成为民国法学教育的重要理念。民国时期,尤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法律文化真正迈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步伐,开始与世界法律文化逐渐交融的重要时期”①。民国政府仿效西方法律制度建立了自己的法律体系,必须培养秉持法治理念的人才去适用和完善该法律体系,才能推进法治文明的进程。国民政府时期,教育部曾经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高等教育课程调整工作,其中“文理法三学院课程的整理,是国民政府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应的法律课程的整理,是为了规范法律教育、培养适合国民政府需要的法律人才。”②民国后期,孙晓楼再次指出法治人才的目的问题:在此举国上下祈求看实施,推行法治的声浪中,法律人才的培养,当然逐渐逐渐的被人重视着,而法律教育制度的改良,亦可谓当务之急。③无疑,不论是法学教育本身,还是法学教育改革,都将围绕培养法治人才为中心展开,按照国家法治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进行法学教育,法学教育的直接目的非常明确。在今天的学者看来:“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精通法律知识、懂得西方法学理念、服从法律规范、能够处理社会问题的高层次法律人才。”④实质上,就是指民国时期法学教育所培养的高素质的法治型人才目标。简言之,民国时期的法学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法治理念、遵循法律规范、高效处理社会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三、法治国家: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终极理想

法治人才的培养,其终极目的和理想是适应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民国时期也不例外,“民国初年出现的兴办法政(法律)学校的热潮,是当时社会法治思潮勃勃涌动,人们热切希望建成民主共和的法治国家的一种表现。”

⑤由此可见,法学教育对法治国家的意义之重要,法政学堂和专门法律学校负有培植吏才和司法人才的职责,最终还是为了改良政治法律,以拯救国家和强国利民,也就是治理国家的长远利益。法治作为一种价值规则,是现代法治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精神。民国时期,唤起民众,培养自觉的国民,以建立五权宪法为基础的现代法治国家,是以孙中山为首的民国精英们的理想追求。孙中山先生矢志建立法治共和国的理想,他任大总统短暂的百余天,却颁布了包括临时约法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件。

⑥为建立法治国家做了积极的准备。1919年“五四”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上海的《民国日报》响亮地提出了“破除人治迷梦,建立法治国家”的口号。此后,法治得到民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研究法治国家的问题及其实质,纷纷主张法治:人治法治,在人类历史上闹了几千多年,时至今日,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家都是实行法治,而中国仍不能确立法治走入法治轨道,真堪痛心。然而今日信仰“人治”的人一定居少数,一般国民悉皆以建立国家只有主张法治,改革政治只有实行法治,排除国难只有尊崇法治。

⑦复杂的社会,必有赖于精密而善良的法制,始能存在、生存、安全、和谐而演进。……今当宪法起草之时,诚窃恐举国上下对于法治精神尚无切实之认识,奉行之诚意,因草此篇以明其义,庶政府当局,全国民众,不再视为具文;而今后中国之政治,亦得日趋于法治之坦道焉。

⑧国民政府时期,认为:“民主的政治同时也是法治的政治。民主与政治,实际上乃是一体的两面。实行民主,只能扩张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同时实行法治,才能保障大家的权利与自由,两者轴车相依,缺一不可。”

⑨他非常重视法令的统一与实施,在《中华民国宪法》出台之际,他于1947年12月13日专门请司法院等修正或废止与宪法相抵触的法令,电文称:“查宪法即将实施,现行法令与宪法抵触者亟应加以修正或废止。”瑏瑠这实际上是贯彻了法治的精神所致。的历次宣言,曾屡屡提到法治,也曾屡屡表示要努力法治。在最近这一年中,法治的呼声似乎又增加了些,而法治的尊重似乎也增加了些。

①毫无疑问,法治国家是民国民众心目中的理想政治模式,法治是民国社会所崇尚的最好状态。在民国的学者看来,西方国家“所以致今日之强盛,皆其法治之功,吾国不欲强盛则已,苟欲生存与此竞争剧烈之场,舍取西人之法制尽施吾国,其莫道由。”

②中国的强盛自然也与法治之功紧密相连,法治之功源自人的因素,这样的人必须依靠教育机构的培养,法学教育意义凸显。“要真正实现法治,还必须在全国人民中肃清封建愚昧意识,以培养民主政治的根基。”

③因此,必须加强法治教育。由此带来法律教育的兴起,以致民国成立后,十余年间,学习法政的人们充满了国家的各机关。现代国家的理想和目的,是在造成一个法治国家。我国立国的理想和目的,也就是在于造成一个三民主义的法治国家。我们可以说,法律教育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很重要,因为一个法治国家的建立与维持,不单靠少数奉公守法的循吏,尤其要靠一般民众有尊重法律、拥护法律的法治精神。

④立国所应具备的条件固有多端,但要走上法治国家的途径,却不能说“法”不是一个主要的条件,尤其是民治的基础须建筑在法治上面,更应具备了法的条件,才能稳固。就法治方面说,并非单独指示国家统治权的行使概须以法律为根据之一点而言。凡社会或个人相互间的关系都要受法律积极地或消极地支配,而在法律范围内为种种活动或发展。

⑤也正因为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的重要作用,20世纪4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将美国著名法理学家、法律教育家庞德请来中国,作为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和教育部的顾问。庞德在华任职期间,对中国法学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见解,指出不仅法律职业人员需要精通法律,而且普通官员也应习法:“关于普通文官,行政官员应当好好的受一番法律训练,实很重要。他们必须了解什么是个人的合法权益,什么是法律规定保障那些权益的救济办法。”

⑥中国自古“以吏为师”,只有官员都学法懂法,才能带动更多的百姓遵纪守法,促进立法的进步,将国家带入法治的状态,民国教育家孙晓楼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欧美各国的法律人才,不特在立法界、司法界、行政界三方面表现着他们的法律才能,便是工商实业军士武官,都有不少的法律人才在那里指导着活动着,所以他们所办的各种事业,无处无时不表示着纪律化、秩序化,他们法律人才之普遍化可见一斑。

⑦不过,在民国后期的法学教育实践中,国民政府并未实现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的目标,法学课堂教学以及法学研究当中均贯彻法条主义原则,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虽然获得了法律专门知识,能应付各种考试,但是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无更高目标的追求。对此,当时的很多学者提出了批评,如认为中国的法律教育属于条文主义的,培养的人才墨守成文,不知活用,头脑中充满了现行条文,忽视一国立国最高思想原则与世界的新趋势,对于新发生的事实、思潮格格不入,毫无吸取进步的可能。

⑧殊不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和经验,驾驭法律的人应是训练有素、有学识、有经验、有能力、有品格的法学人才,而经验、能力、学识和品格等都来自于教育。综上所述,民国时期在西方法治思潮的影响之下,顺应历史的潮流,以西方国家为效仿对象,大力兴办法政学校,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努力培养法治人才,为建立法治国家服务。这种以法治为重心的法学教育理念,不仅培养了法学人才,传播了法律知识,而且启发了国人以法治国的觉悟。

学期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第一,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了,虽然各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国家的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各种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受此影响,社会治安形势也日益严峻。从外部讲,西方从没有停止过对我国青年学生的渗透,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利用中外之间的各种国际纠纷、利用宗教极端组织拉拢扶持“”对大学生进行渗透和演变,甚至恐吓,妄图使广大青年学生混淆黑白,上街游行或者采取其它手段反对政府,给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设置阻力。一些青年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很容易受蛊惑和被恐吓而做出反国家反人民、危害学校师生的事情,造成局部混乱。所以在当前形势下,对广大学生进行反颠覆、反渗透教育成了一件十分迫切的事情。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居民基尼系数的增长,由收入差距加大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到了高发期,一些社会矛盾以学生为载体也逐渐渗透进了校园,于是校园盗窃案件频发,侵财侵人身案件比例增加,由各种生存压力造成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高发,各种敏感性政治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校园安保部门执法权的丧失,校园传统的各项规章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要想避免以上各种现象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从而筑起心灵的防火墙,抵御各种因素的侵蚀,减少发案。所以当前的社会形势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现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已经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大学生生活方式,一方面活动范围进一步加大,触角已远远超出了四角的天空,上课之余走上社会,广泛参与各种活动,但由于涉世之初,经验不足,上当受骗事件高发。另一方面,由于参与活动较多,生活中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进一步增多,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或误入歧途给自己和他人造成损失。所以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是一个经常性的持久性的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另一方面社会不法分子由于生活中自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想着从正道上解决,而是挖空心思向安全防范薄弱群体(大学生)伸手,且随着社会新生事物更新速度的加快,犯罪的手段也日新月异,如果把安全教育工作看成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效果必然不佳,所以当今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方式也需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第三,现代安全防范效能的需要。传统的安保工作中,防范工作的内容基本限制在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园生活科技化内容的增加,安全防范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一些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内容也应充实其中,而社会生活压力在逐年增大,高压力之下出现的心理疾病成了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防范也成了一个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所以安全防范内容里面加上心理防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了。要增强心理防范能力,提高整体安全防范意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就成了不二选择。

第四,校园发案季节性特点的需要。现代校园发案除了社会共同性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季节性发案显著、时段性发案明显。为减少发案,我们只有针对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而安全教育又是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时段,针对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内容至关重要,只有有的放失,才能有效减少发案。

第五,校园专项治理的需要。在整个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随着社会形势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变革,阶段性的工作重心是不一样的。为高质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我们只有针对当前形势,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制定各种专项治理措施,才能见到成效。而在专项治理行动中,专项安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这项工作不到位,不但得不到广大学生的理解,还会诱发各种矛盾纠纷,出现各种问题,影响校园安全稳定。所以校园安全专项治理也需要扎实的安全教育。

第六,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需要。当今的大学,在长足进步的同时,学校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强化,在笔者看来,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一种综合实力的竞争,在竞争中任何一项不达标,就会被淘汰,其中也包括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竞争。过去高校当政者不重视学校保卫工作,认为安保工作只是看门,甚至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工作。随着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学校安保工作的先进与否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若选择了你的学校上学,安全工作不到位,没有安全感,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逐渐会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高校管理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截至目前全国高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材,虽然全国高校保卫学会也组织编写过一些教材,但片面性大,地方意识明显,不适用全国高校。内容涉及地域性不广,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有的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基本照搬公安专业教材的内容,针对性不强,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不愿意听讲,效果不好。

第二,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安全教育工作在各个学校各不相同,政府教育主管教育部门也没有统一的要求,虽然近几年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但在浅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学校整个教育工作中,各校还没有明确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来负责这项工作。假如此项工作由学校安全稳定部门来管理,校园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甚至教室安排就不协调;如由学校教务部门负责,难免出现只重视安全理论培训而忽视安全防范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实用性就会打折。多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将日常安全防范知识和校园近期发案结合起来培训,效果才会更好。所以统一的协调组织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很重要,但目前还欠缺,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在学校教育中,需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截至目前国家并没有作硬性的规定,有的学校到现在也没有安排这项工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但在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需要培训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搞?由什么人员担任这项工作?每学期安排多少次课为宜?要不要把这门课纳入考试科目等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要求。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次简单的安全教育或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恐怕形式要大于实际效果了。

第四,没有监督检查机制。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监督检查此项工作的机制,大部分的学校只是请公安警察或安保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简单的培训教育,培训的内容涉及社会性的较多,真正校园的内容较少,针对性不强,有一个过程就行,具体效果如何或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培训的内容一样不一样就无暇顾及了。就是不搞这项工作,也没有什么部门或单位去监督检查,学校的任何工作都不受影响,只是学生会受到损失。

第五,没有评价体系。在对待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好多学校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一次或几次培训就万事大吉,具体效果如何无人顾及,管理的粗放性特点明显,只追求形式不重视结果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评价体系的缺失成了此项工作管理的短板。正是因为没有评价的标准,此项工作的质量根本保证不了,这也是近年来安全教育搞了,校园发案率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六,没有量化依据。从以上列举的不足当中,有一个绕不开的结症,那就是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没有作为一门学科被确定,也就不可能存在一套专业的理论。在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安全教育的内容没有办法用统一的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量化指标来规范,于是出现了,培训内容不一样,培训时间不一致,完成目标不统一的现状。只有及早把这方面的理论体系规范完善,把量化标准明确,此项工作才能走上正规化的道路。

3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虽然必要,但此项工作存在的不足更令人担忧。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力度。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发挥保卫学会的作用。保卫学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学者,经过大力调研,制定出适用于全国的安全教育教材。同时考虑到我国疆域辽阔,各省份有自己的特点,还要把适合当地情况的知识点加上,形成照顾重点、兼顾一般的规范性教材。同时积极向科研部门申请专项课题,大力开展专业科研活动,把优秀的成果及时转化,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切合实际,顺应时代,服务师生。

第二,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联合社团组织和各高校一起努力尽快完成学校安保专业学科定位,架构起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监督检查机制框架,制定授课的标准和形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同时出台硬性规定,把此项工作没有完成到位的学校,坚决予以追究,使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达到正规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第三,发挥各高校的作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高校要选拔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基层安保部门精干人才,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的集中统一培训下,严格考核,严密认证,全员达标,持证上岗。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日常学科管理范畴,落实好教学场所,把安全防范知识和校园不同时期的发案情况结合起来,使培训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同时把安全教育课程和其它课程一样归入大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部分,学期末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课程考核,以此提升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要选好模范,选好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的力量,把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利用文字视频材料,依托校园网,开辟专栏,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警钟长鸣。积极创办《高校治安》等相应的刊物,积极引导师生重视学校安全,自觉增长安全防范意识。

第五,发挥讲师团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要在架构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组织讲师团,针对国际热点问题和社会安全稳定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制定专项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全国或全省各高校大学生有针对性进行专项教育培训,使广大大学生认清形势,用正能量反击分化演变的图谋,提高日常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校园发案,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学期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成绩,课堂,教学,效率

 

高等教育是一项高尚的育人事业,是学生追求职业理想的教育。课堂教学也是目前所有高校实施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载体,也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课堂是教师完成教育是一项高尚的育人事业,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开发智力、培养情感和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和国家高层领导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如此热切关注,固然表明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也充分说明了我国高校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效率的含义

课堂教学效率(classroominstructing efficiency)在学术文献中有多种解释,本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教育教学论文,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方法。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二、某学院三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

表一:平均分分布情况(以班次为单位所占的比例)

 

学期

平均分

90分以上

80-89

70-79

60-69

50-59

50分以下

09-10(2)

70.3

0.8%

9.6%

50.4%

31.2%

8%

10-11(1)

72.29

0.9%

15.32%

48.65%

29.73%

5.41%

10-11(2)

73.3

0%

15.48%

60%

学期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人文知识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人文”一词,始见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是指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包涵物质、制度和精神等多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主要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

人文素质泛指人在各种文化现象上所具有的人格、气质、修养,包括良好的知识结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做人应具备的内在品质和人生的定位、在学识上的积累、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的所有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项素质的提升(例如智力素质、技能素质),归根结底要靠人文素质的提升来激励、引导和反映。大学校园,永远是社会中一片最纯净的心灵天空,一个最美丽的精神花园,大学校园是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大学生也应该是最具有人文素质高层次人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塑造民族精神、复兴中华文化的迫切需要。

1.时代进步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靠人才进行全面竞争的时代,新时期大学生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预备队,被寄予厚望。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具有相适应的文化品格和全面素质,单纯的科学知识已不足以使人成为真正有利于未来社会的一流人才。新时代的大学教育已不能是单纯的职业教育,不是只为学一门专业和掌握一项技术,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即科学技术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教育即人文教育“重科技、轻人文”、“重知识,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必须加以改变。

2.国家振兴的要求

在很多人心目中,搞经济建设,一靠资金,二靠技术,别的都是次要的。实际上,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靠人,人才的素质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人们常说能源、交通是经济建设的“瓶颈”,但从长远看,影响经济建设最大的“瓶颈”却是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无论从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来看,还是从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来看,都要求教育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肩负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重要使命的高等教育,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走向。

3.科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是原有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专业化,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学科的发展从低水平的综合走向分析,现在又走向高水平的综合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为适应这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而非“通才”教育),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新潮流。比利时根特大学认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是“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相互联系的人,而这种人应是兼通人文科学的内行”。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说:“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人文科学来粘合。”

4.人才培养与民族进步的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钱学森说过,创造性思维往往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他自己是搞科学技术的,但在哲学方面也颇有造诣,对艺术也很爱好。爱因斯坦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出色的小提琴手,他对古典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和极浓的兴趣。他曾说过:“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无论哪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甚至认为艺术使他“比从物理学那里获得了更多的东西”,从艺术中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据统计,世界上各个领域的1000位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中,百分之七十八都接受过良好的音乐、美术教育,这说明艺术教育对一个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想象力、创造性的开发及思维方式的拓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及企业家所认识。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一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国家和民族都不愿意在现代化进程中损害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在经济发展中坚持和发扬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汲取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比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艰难得多。关注经济发展与人的道德、伦理、精神相协调,合乎逻辑地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有两个独特内涵。一是其教育的全方位性和综合性,即文理渗透、情理交融、身心统一,博与专、需(理论)与实(实践)、知与德的统一;二是其教育的适应性和时代性,通过基础理论教育增进思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增进应变能力,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增进操作能力,通过新学科新思维教育增进创造能力,造就能肩负起时代使命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在于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道德以及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二是文化教育,主要是民族文化的教育,包括文化传统、理念、精神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人类意识教育,包括人类文明成果、道德观和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教育;四是精神修养教育,包括精神境界、道德修养、理想人格、信仰信念等方面的教育。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1.德的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大学生首先要明做人之“道”,遵做人之“德”,然后才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国家的“栋梁之材”。而现实是,个别大学生虽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但思想素质较低,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伤害同学、遗弃父母、忘恩负义、简历造假、考试作弊甚至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这说明少数大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严重倾斜甚至颠倒。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大学一解》中认为人格可以分“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偏重“知”的灌输,不重“德”的培养,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正是德育之要义所在。

2.爱的感染

自爱爱人,是先贤们一直倡导的高尚情感和人文情怀。古代儒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道家对人生命的重视,都有人文精神的内核。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是爱国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中的爱国思想往往能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种爱国思想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必定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性情,感染大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博的引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曾指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并提出了这样的命题:文理结合是古代社会的历史必然;文理分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文理交融是未来社会进步的必需。因此,未来社会最需要“通识”人才。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集合趋势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专业面过于狭窄,已经成为限制科技发展、社会化生产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重视“通识”的培养,引导学生博学多思。

4.雅的培育

高等教育的人文功用,还在于培养优雅气质的人。雅是教养的体现,雅的教育是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人类本身,寻求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树立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养成高雅得体的礼仪举止,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先秦儒家的教育理念就不以专业训练为导向,而是更多地依赖儒雅教育,这与人文教育不谋而合。

5.真的铸就

真即真理,求真是指在科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过程。它既是科学精神的本质,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家冯恩洪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虽不完全相同,但完全可以通过求真而相通。求真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复杂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它需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唯私、只唯真,没有求真精神,就难以认识客观规律、把握事物本质、推动实践发展。

6.善的养成

善属于传统文化中一种高尚的伦理道德范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和儒家文化所提倡“修己”、“安人”思想一脉相承。即能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下》)中体现出的卓尔不群的奉献人格;又能体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尚道贵义的道德精神;还能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诚信修养。是大学生成人长才的必修课。

7.美的陶冶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一直在思考美、追求美。审美艺术素养是一个人人文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大学生发现、挖掘、创造现实生活中的美,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其在心悦神怡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道德的深化。通过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其艺术修养,提高其思想情操,促进艺术与人生融合,审美对一般道德规范的超越也就完成了人文精神的飞跃。

四、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全方位、持久的系统工程。国家层面上,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推进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大学生教育载体的高校,应该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1.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轻文,重“知”轻“志”倾向,不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校要把学科教育作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向学生传授社会和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充分挖掘知识的文化教育价值,发挥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养成个性。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通过知识的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通过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形成动机,树立理想和信念,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自律、果断、坚韧等意志品质,增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2.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整体化、系统化

第一,建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配合学分制改革在加强必修课人文教育内容的同时,大力增加跨系科、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文公共选修课。

第二,逐步实施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和双学位制,打破人才培养“专”、“窄”的局限。

第三,扩大大学语文教学覆盖面,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改革大学语文考试制度。

第四,积极开设人文第二课堂,组织或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大学生开设以“启迪思维、加强修养、开阔视野”为宗旨的人文讲座,提高大学生人文品位。

第五,发挥校园文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陶冶功能。在硬环境上,有计划有重点地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标志性建设、榜样人物的塑造、寄寓学校历史的标志等,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集体观念和主人翁精神;在软环境上,重视图书馆建设,发挥社团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形成浓厚的人文氛围,以利于自由、民主、开放的人文精神的形成。通过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素质,往往更为深刻与牢固。

第六,走实践教育之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适时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3.实施“扬长补短”教育策略

区别于“因材施教”的是,在鼓励和激发大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薄弱方面的训练。弥补学生学习机能上的欠缺和不足,使学生心理机能和素质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4.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功能,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开展

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更应当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指导者、促进者。英国教育家威廉雅斯说过,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教师不但应该是一桶水,还应当是自来水、长流水,人文素质教育更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求水、发现水、开发水。教师在做人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又是巨大的,高校必须引导全体教师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既在教学中渗入人文教育,更要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在“为人师表”方面给学生以更深的影响。

总之,高校只有抛弃“工匠”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创造性思维、广博知识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建[J].教学研究,2008,(2).

[2]杜时忠.人文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学期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1.学校相关教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水平方面整体偏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由于未受到学校相关领导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职人员配备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大多数教师没有受到过任何形式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亦或是技能方面的训练,具体到实际工作而言只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传统方式来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且在这些教师当中以兼职为主的占大多数,他们大多是从别的学科临时借调而来的。

2.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存在不足

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轻预防、重矫正。在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将在心理上存在障碍和困扰的少数学生作为心理教育的重点对象,忽视了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疾病的发展和预防教育工作。然而要想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效解决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其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受挫能力。二是轻实践、重说教。目前学科化现象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表现的十分突出,许多学校在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普遍将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讲述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其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领悟。

二、完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

心理健康不仅指的是健康的人格,它还意味着健康的人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小学阶段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拥有健全人格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弃陈旧的教学思想,不断更新和学习新的观念,全面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渗透到学生管理以及日常教学的各个层面。作为学校以及各级行政教育部门,要在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师生共同重视,共同参与的一项全民运动。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在学生中间树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防护意识,培养学生应对各种事件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无论在面对成功、喜悦还是失败、打击时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

2.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于教学方向还是学生的行为,教师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受到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完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在充分认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针对在职教师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学理论、技巧培训,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吸引更多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到学校就职,加快学校在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向专业化迈进的脚步。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借鉴和学习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在学校中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并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吸取各方成功经验,使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得以规范化前进。

3.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