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xx商场保安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

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20xx年已经过去,在领导的带领下,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社会经验,让我在工作中基本上能独立完成各项工作,首先感谢领导对我的指导和栽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刻苦学习;不畏困难;更好的工作来回报上级。20xx年在领导的带领下,围绕商场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内紧外松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群防群治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路线,积极做好商场的消防安全防范工作,维护商场的治安秩序,总结工作如下:

一 、工作的职责

疏导后院进出货物的车辆,保持后院消防通道的畅通等,登记工作:登记外来人员进入商场施工的检查;巡视工作:白天巡视商场内有无可疑人员;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设施是否被占用等;晚上巡视施工区域是否有消防器材,施工证件,施工安全隐患是否存在等等;

二、消防知识

九月份消防局举行了关于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四个能力演讲活动,我们去听了别的商场的演讲深受感动,在此之前我们还是三个能力三懂、三会 从那以后实行贯彻消防局的意见,从三个能力三懂、三会发展到四个能力,四懂,四会让我们又学到了好多,紧接着每天的出操、消防演习,从中又学了好多知识和问题,在一次消防局的领导来检查我们的工作,我们在商场消防演习了,演习分两组:一组是组织灭火另一组是组织疏散逃生,消防局的领导看了之后很赞同认可!

二、商场开业前的商场保安工作总结准备1、所有人员集合,统一检查各通道,各卷闸有无异常,能否正常开启。2、按规定时间开放员工通道,让员工进入。3、按开业时间打开所有通道门,并维持门前的商场保安工作总结秩序,避免刚开业人员集中,发生拥挤现象。4、密切注视进出人员,因开业人员较杂,容易发生意外事件。

三、业务素质培训等

现在居民生活素质的综合提高,人们购物的最高境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场的硬件已经趋向同质化,而软件方面比如人性的管理却是各有千秋,各自不同,随着保安员的进驻商场,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也逐渐摆在了每个经营管理者的面前,商场保安的工作职责也渐渐地明朗起来。北京的中高档商场是日益增多,对商场保安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而保安服务公司也明显发觉客户单位的要求越来越理性和规范,保安员的业务水平和技能再一次提上了日程,商场保安员的工作到底需要怎么开展,才能让客户单位满意,让保安公司放心,让北京社会大众对商场保安有个全新的认识?本文将就这方面略作引导,不敢妄言,希望同行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保安人员保安人员的条件1、上岗人员的商场保安工作总结条件:

(1)高中以上学历,身高1.78米以上,身体健康,品貌端正;

(2)30岁以下,个别岗位可适当放宽标准;

(3)有保安能力、知识丰富者;

(4)体格健壮、责任心强、能做到诚实的执行任务者;

一般商场的保洁工作归为商管管理,商管有人主要负责保洁队伍的日常工作编排。进行保洁员的卫生区域划分;岗位职能制定;考核标准制定;

例如:1)保洁员主要负责卖场主要通道,商场门前卫生,厕所卫生,消防通道卫生等,按工作量进行卫生区划分。

2)客流密集或敏感区域的卫生保

(4)当顾客的眼睛在搜寻时(顾客好象在找什么东西)第三天营业员工作规范为保证商场销售服务工作的连贯有序,避免工作出现遗漏或失误,特制定本工作规范,营业员应严格遵守本规范。一营业准备工作规范二交***规范三营业结束工作规范晚班营业员在营业结束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商场保安工作总结,行政部经理职责五、行政内勤干事岗位职责六、办公室内勤职责七、内勤岗位职责八、收发人员职责九、文书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十、档案员岗位职责第二节商场(超市)经营部职责规范一、经营部经理职责二、进货***职责三、物价***职责四、商品质检***职责五、条码员职

2017商场保安年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2】

20xx年是经营结构大调整以后,购物中心在商场调整经营新的一年。一年来,在公司董事会和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破难,搞活经营,夺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上半年商品销售总量提高,年销售达到亿元;商场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信誉度迅速提高,品牌效应得到更大辐射。

公司对各门店进行经营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后,我们部门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呈现了新的变化也碰到了新的问题:

一是经营品种定位的调整。品种价格体系比原来调整40 %,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了 %,已经成为商场经营新的排头兵。

二是业态特色明显。以百货为主要业态,加大平价服装经营比重,品牌名牌荟萃。

三是管理难度加大。企业经营人员的调动和流失,经营成本相应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四是行业竞争加剧。

为进一面对新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为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公司下达的万元的商品销售指标,我们部门从调整商品结构到搞好营销促销,从加强内部核算到保证经营安全,动了不少脑筋,想了许多办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回顾20xx上半年年的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营销促销,缩短市场磨合。商场从引进到商品适销到消费者认可有一个过程,为尽量缩短这个磨合期,我们在采购分析市场营销促销上做文章。在去年底我们部门的销售业绩的良好态势,我们部门乘势而上,抓住五一,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促销活动,聚集人气,扩大影响,促进销售,实现经营开门红。节日旺季过后,购物中心及时调整思路,把工作的重点从旺季保供应转移到淡季促销售上来。坚持有节借节,无节造节,特别是做好无节造节的文章。

针对商场客流晚上好于白天、双休日好于工作日、节日好于平时的特点,积极争取厂方支持,整合各类营销资源,统一策划营销方案,统分结合地把握好营销活动推出的时间、形式、规模和力度,放大营销资源的促销功能。同时,根据顾客把逛商场、购物作为一种休闲方式的特点,增加促销活动的娱乐性、参与性,努力使商业促销活动具有更多的文化含量。一年来,购物中心推出大小促销活动不少于次,做到了周周有活动,日日有优惠。购物中心开业一周年期间,公司统一策划推出六店同庆促销活动,规模大、范围广、促销资源丰富、优惠力度空前,形成销售高潮。五一长假几天,商品销售 多万元,创销售新高。

2、抓商品结构调整,适应市场消费需求。一年来,购物中心始终把商品结构调整,组织适销对路商品,提高商场坪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落实。节日旺季过后,各部门主动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商品的销售业绩进行排队,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抓好商品结构的调整。一年来,购物中心各部门淘汰品牌 只,引进到位品牌 只。如女装部4月份引进某品牌平价内衣,一上柜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最高日销售超过 万元,五月份就成为同行业平价销售的销量冠军。

3,层层分解经营指标,调动各方积极性。根据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有利因素和薄弱环节,仔细进行测算,根据品牌和季节特性,将销售指标按月、按季层层落实到柜组、品牌,明确目标,落实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千斤担子共同分担。不少部门在与厂方签订合同时,针对商品特性,采用了保底销售的办法,以保证企业收益。

4、强化责任心,落实责任制。为确保企业消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商品质量安全,从制度管理入手,部门与柜组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商品质量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和责任范围,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此外,还积极了解商品在技术监督部门委托权威部门对商品的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情况,为员工和消费者提供商品质量方面的咨询服务。

5、加强资金管理,节约费用支出。坚决贯彻执行公司资金管理制度,特别是在货款支付上强化了计划性,加大了调控力度,做到合理调配和使用好资金。厉行节约,职能部门加强对电话、空调,传真、复印以及营业用具、文具用品、广告宣传用品等的管理,及时将核算费用。合理安排班次,减少了员工的加班加点和费用支出。千方百计节能降耗,减少费用支出。

6、推进商品准入的完善性,完善合同管理。部门坚持做到引进商品由上一经部门及时审批,在同意引进并签订厂商合同后,商品才能上柜销售。严格履行商品准入制,上柜商品必须取得合法、有效证件。根据去年实行厂商合同管理的实践,今年对合同条款作了适当的修改,并要求各部门切实把合同签订工作落到实处。一年来,讨论商品引进 次 多个品牌。各部门签订商品购销合同 份。整理建立了客户档案。

7、进行商品零库存管理试点,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为适应经销模式的变化,节约管理成本,部门在公司指导下积极探索商品管理新方法,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制订了商品零库存管理办法,并在内部率先进行了商品零库存管理的试点,并取得一些经验,为逐步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8、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一是抓好员工的上岗培训。做到了不培训不上岗。二是抓好在岗员工的基础业务知识的培训。经常及时的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在培训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员工平时表现和业绩,积极向上一级部门推荐、培养公司可持续性人才,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理念;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031-02

物资采购过程是企业整体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某一个价值链单元是否创造价值,关键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需要,是否降低了后续价值链单元的成本。因此,采购过程是否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不仅仅体现在价格方面,而且体现在质量的提升、消耗的降低、各种费用的节约,以及从管理上为企业提供降低成本的平台和机制。因此,降低采购成本应综合考虑采购物资的价格、费用、消耗等多方面因素,从供应链总成本的视角,运用战略采购的理念细致策划供应组织过程,建立采购成本管理的长效机制。

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降低供应链总成本的理念

1.从思想上,增强市场采购意识、平等合作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与供应商平等、诚信合作,通过采购份额倾斜、深度研发合作等联合降低物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

2.从时间上,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改变传统的追逐一次性获利的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物资采购及相关管理活动,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长期的采购收益。

3.从管理上,树立总成本最低的战略采购管理理念,将关注点从单一的物资采购价格扩展到性价比、降本潜力和机制、减少运输、装卸环节、降低使用过程的消耗和损耗等,综合考虑,开阔思路,寻求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二、改善供需关系,营建降低成本的供应环境

1.建立供应商商档案,实行供应商分类管理。经过供应商评价和采购物资分类,根据供应商的评价级别和所供物料的类别,将供应商合理定位,分为战略供应商、关键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四类。通过合作和管理,促进一般供应商的提升供应保障能力;通过扶持措施,巩固与重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关键供应商数量,与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紧密型生产组织;选择与公司有共同发展愿景,价值观趋同的供应商,培育合作关系,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与不同类物资的供应商实施不同的合作策略,扎扎实实地密切供需关系,为降低供应总成本创造条件。

2.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需双方信任度。一方面,实行供应商动态管理,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再评价指标体系和供应商考察、审核、淘汰机制,通过供应商选择和业绩考评,开发引进优秀供应商,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和提升合作业绩,增强供应实力。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供应商通过规定程序予以剔除,从而不断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应实力。另一方面,缩减供应商数量,对市场供应状况平稳的物资品种,选择少数优秀供应商,通过提高采购份额、签订长期合同、产品免检、对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等,增强供需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必要时,允许独家供应存在,形成少而精的供应商队伍,减少交易费用,获得优惠价格,杜绝质量损失和违约损失。

3.培育互利共赢伙伴关系,获得供应商让利优惠。一是企业应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制定供应商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重要物资供应商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企业发展对不同类物资供应商的长期战略需求。二是在合作中,以平等、互利、共赢为目标与供应商加强日常交流,实现生产信息共享,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工艺流程、质量状况和成本构成,在物资采购中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以企业发展引领供应商实施战略协同,共同进行市场开拓,共同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取得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结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三、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体系

1.实时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价格信息平台。配备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物资市场供应状况、价格变化趋势、实施内部价格管理为主要职能的价格员,为价格员开通网上信息窗口,订阅与采购业务相关的报刊、杂志,组织他们进行供应商实地考察等,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市场调研,将物资采购的信息触角延伸到国内外相关物资市场,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时事讯息,分析物资市场行情,预测、判断采购物资价格变化趋势和水平,形成常态化价格分析机制,定期市场信息简报,或以总结、报告等形式在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为物资采购提供实时、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促使企业抓住和利用市场信息,及时组织采购活动,通过低价增储或减仓利库等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

2.建立物资价格信息库,形成价格审核制约机制。一是由价格员负责向供应商询价,根据所掌握的物资市场价格信息,向供应商质疑不合理报价,汇总报价结果,在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的基础上,参与采购定价及谈判过程,提出价格参考信息和推荐意见,组织采购价格的确定。二是积累采购物资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价格信息,建立物资价格档案,利用物资采购信息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发票中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发现和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或疏忽出现价格执行错误,实现对采购价格从定价、签约到结算付款的闭环管理,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为降低供应综合成本提供强力支撑。

3.跟踪价格变化趋势,规范专项采购成本控制。对采购批量大的季节性储备物资,提前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掌握供应商分布距离和产品质量档次,以及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和供应形势,并进行市场价格阶段性信息跟踪,选择最佳时机,组织采购、价格、监察、工艺、质检等相关人员成立采购团队,建立市场跟踪调研、重点企业考察、采购小组专项谈判、发运存储信息化控制的管理机制。采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协同配合,使采购谈判在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关系培育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并在发货、运输、接收、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节点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减少过程损失,降低供应总成本。

四、实施品牌化采购,以合理的性价比保证降采效果

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根据物资属性和市场供应状况的不同,对市场供应充足的机电产品、工具类产品,在采购工作中按照“定品牌、定渠道、定价格”的先后顺序,保证采购物资性价比合理。一是综合考虑物料使用的环境、条件及使用方向,准确定位所需物资的质量档次,相应地选定适用的品牌,确定采购方向。二是根据生产厂家和其商、经销商的经营情况、运距和有关费用情况等,选择诚实守信的供应商,确定采购渠道。三是针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档次,了解同行业产品售价和主要厂家的出厂价格,掌握市场行情和价格变化趋势,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向供应商限定其原材料的生产厂,从源头保证原料质量,提高采购物资质量,降低消耗,控制总成本。

五、灵活运用采购方式,发挥不同类物资的降采优势

根据不同类物资的市场价格及供应状况,结合企业的采购批量和进度要求,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会发挥出降低采购成本的不同优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大宗物资采用专项谈判或招议标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而且能够以批量及长期合作优势,获得供应商的优惠待遇。对小批量物资而言,由于采购数量少、难度大,因此应首选合作伙伴,争取合作伙伴的援助和支持,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其次进行询比价,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同类物资集中询价,获得批量优势,保持合理价位。

六、关注物料使用过程,通过减损降耗优化材料成本

积极争取供应商的支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原材料按照符合套裁下料的净尺、倍尺、整尺规格订货,减少工艺损耗。例如,根据工艺定额,深入研究钢厂产品的规格尺寸,技术、工艺、采购部门精心进行排样设计,制定出符合套裁下料的尺寸规格,并与供应商洽谈,取得供应商的个性化排产,不仅可以节省订货,而且可以减少工艺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消耗总量和物料供应总成本。同时,通过改变不适宜的工艺方法和管理薄弱环节,也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七、制订员工激励措施,提升采购业务人员素质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随着市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商贸流通业已被提升到国民经济战略的高度,全国各地纷纷把发展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一选择,商贸流通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市作为州府所在地中心城市,发展商贸流通业,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加就业,增强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应对未来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谐发展、使*市成为滇中物流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商务局对全市发展商贸流通业进行了初步调研。

发展商贸流通业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商贸流通业是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兴服务业,它的发展将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汇聚,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发展商贸流通业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和商务成本。商贸流通业以整合各种物流资源为手段,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将运输、仓储、交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有效地改善区域投资创业环境,降低区域商务成本,带动了餐饮、住宿、维修、保险、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商贸流通业有利于培置税源和改善投资环境。良好的流通业发展态势,可以整合流通企业货物信息。同时为企业节省交易成本,增强地方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企业驻足,在税收方面也有巨大的潜力。

一、*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商贸流通业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

1、市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流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市处于*、*、*、*、*、*、*、*的黄金旅游线上,320国道、元双公路、安楚高速公路、楚大高速公路以及广大铁路穿境而过,是通往滇西七地州市、南亚、东南亚的必经要道和北上四川省、南达思茅和西双版纳的重要通道,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有西、南可出国,北可出省、东可进昆,有*后花园、滇川大通道、南亚铁路圈、入藏新干线的区位优势,以铁路、公路为主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滇中经济圈是*市的重要增长级,聚集了绿色食品工业园、医药工业园、冶金建材工业园、富民轻工园四个工业园区,形成了烟草及配套产业、天然药业、畜牧及绿色加工食品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建材业等产业群。*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29870万元,比上年增14.2%,工业总产值1218657万元,比上年增16.6%,农业总产值208533万元,比上年增7.1%。完成财政总收入153215万元,增长52%。

据统计,*市区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个,总经营面积22万平方米。有各类商品批零贸易、餐饮、服务等网点9214个,总营业面积15.85万平方米,人均商业网点面积0.68平方米。市区范围内,人均零售商业网点面积0.93平方米。

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药品“两网”工程建设,已在全市农村建成农家店258个,农资店73个,工业配送中心1个,农资配送中心1个,药品供应网点1个。完成全市15个乡(镇)2442个商业网点调查工作,在全州率先组织了《*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评审,为全市商贸流通业规划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2、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流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商贸流通企业改制全面完成,流通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流通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内外贸一体化和流通服务业宏观管理为特征的商务主管部门已经组建并正常运行;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在全市流通领域快速发展,全市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了连锁经营向农村发展;积极探索整合物流资源的有效形式和途径;特别是公共商务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了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的运用。

*年我市面临11.02特大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等困难,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489万元,比上年增长22%,批发零售贸易额368401万元,增长21.2%,住宿餐饮零售额39061万元,增长14.6%,非公经济零售额36890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非公经济零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达89.4%。截止*年底,我市共有规模以上流通企业53个,个体工商户10206户。呈现出城乡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共同繁荣的可喜局面。

3、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流通企业效益逐年改善。

我市*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259万美元,比上年增15.8%,其中:出口额1717万美元,比上年增13.2%;进口额542万美元,增长25.2%。市属企业外贸进出口总额1533万美元,比上年增9.1%。

流通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成本利润率比上年提高近1倍。出口商品也由单一的松茸增加到现在的钢坯、牛肝菌等几类商品,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

(二)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曰益突出。

1、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主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年我市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为11.7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34万人的34.4%,比上年增54.1%,商贸流通业已成为吸纳新增就业人员的主要渠道,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2、商贸流通业对财税收入贡献不断增长。*年我市(不包含*卷烟厂税收)工商税收收入99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3、商贸流通业作为先导产业的作用日益显现。商贸流通业的先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循环、调整产业结构、加速社会资本周转等方面。*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流通业进入各类市场实现销售,创造了360848万元利税。据统计,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52.4%、41.4%。而我市商贸流通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93%。

二、*市商贸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商贸流通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传统价值形成理论的影响,目前仍有不少人认为商贸流通业只能实现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忽视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流通、重外贸轻内贸”的倾向。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使我市近年来在强调“农业富民”和“工商强市”的同时,放松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使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这与我市在全州的经济地位和交通区位条件不相适应。

(二)对*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目标定位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我市地处滇中经济圈与滇西经济圈的结合部,素有“省垣门户,迤西咽喉”之称,是北上四川、西出滇西和东南亚的重要物资集散地。随着我省连接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流通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并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缺乏重大项目作支撑。

(三)流通企业的规模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

目前*市的商贸流通企业虽有所发展,但总体上,流通企业规模相对都比较小,服务水平普遍偏低,“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散”(货源结构单一、缺乏网络、经营秩序不规范)。各类专业营销人员更少,从而制约了我市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规范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政府流通主管部门对市场运行监管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有的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

企业与企业之间在某一区域进行低价位、低水平的竞争,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贸流通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加之物流配送功能不健全,一条龙、全方位的服务难以到位,以致流通企业的规模较小,专业化水平较低。

(四)规划实施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足。

我市虽然在全州率先通过了《*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评审,为全市商业流通服务业规划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但是按照《规划》组织实施的力度还不大,部分单位对发展流通业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办法和措施不多。目前商品市场和流通业多数还处在自由发展状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还处在起步阶段;在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的问题,而农村市场建设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绝大多数仍处于以路为市、监管力度不够的状态,农村流通设施亟待改善。

(五)债务负担沉重,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历史、经营不善等多种原因,流通企业债务负担沉重,加之商贸流通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可用于抵押或担保的资产不多,银行贷款较为困难。

(六)对外贸易规模小,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我市外贸出口商品品种不多,结构单一,易受国家宏观政策、国际关系影响,加之对外贸易规模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明显。

(七)流通工作环境有待改善,职能部门宏观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规范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健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作为流通主管部门的市商务局成立时间短,部门新,地位弱,工作协调难度大,全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设施滞后,物流企业散、小、弱。改革开放以来,流通企业管理职能被弱化,重生产轻流通,重要商品储备体系缺乏,促进“三外”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供销社商务局合署办公后,虽然可以较好地“利用供销资源做好商务工作和利用商务职能发展供销合作事业”,但是体制机制未完全理顺,工作条件和环境较差,按职能任务要求,商务局是一个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涉及法律法规41部,拥有执法权109项,但目前*市商务局还不是市政府组成部门,对市场运行监管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三、加快发展我市商贸流通业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目前,我市加快发展流通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现在的关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市上下形成加快发展流通业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就是要“明确一个目标定位,深化一个理论认识,树立一个思想观念,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克服两种思想倾向。”

1、进一步明确一个目标定位。就是要使各级各部门明确把*市建成依托*、面向滇西和东南亚的物流基地这一目标。提出这一目标定位是完全正确的。一是随着昆(明)一楚(雄)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昆(明)一广(通)铁路复线的修建,作为全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对*等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将进一步扩大,部分资源加工型产业将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从而使*成为昆(明)一瑞(丽)经济带上的新型工业重镇融入滇中经济圈的核心区;二是随着大(理)一丽(江)铁路、大(理)一瑞(丽)铁路、丽(江)一香(格里拉)铁路及滇西正在规划的几条高等级公路的修建,我市与滇西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的空间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这些有利因素使我市有条件建成依托*、面向滇西和东南亚、南亚的物流中心。对这一目标定位,不仅要在我们市内形成广泛共识,而且要通过努力形成省、州有关部门的共识,并纳入滇中城市群建设规划。

2、深化一个理论认识。深化一个理论认识,就是要深化对价值形成理论的认识,形成流通业也同样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进一步提高对流通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为加快发展流通业消除理论障碍。

3、树立一个思想观念。就是要牢固树立“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思想观念。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已经从产业供给扩张变为需求拉动,商贸流通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要充分认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牢固树立“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大流通促进大发展”的思想观念,通过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促进大发展。

4、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就是走出“市场万能”的认识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不少人片面认为:市场是万能的,任何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和调节,因而,政府无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控。实践证明,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失灵。中央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要正确认识市场机制的优势和不足,重视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工作,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时发挥作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5、克服“两种倾向”。就是要克服“重生产轻流通、重外贸轻内贸”的思想倾向,做到生产与流通并重、外贸与内贸并举。

(二)科学规划布局,扩大流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按照“物流快捷化、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依托过境的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围绕烟草及配套产业、天然药业、畜牧及绿色食品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建材业等产业的原料供应、产品销售,规划布局建设相应的“物流经济带”、“物流配送中心”、“综合物流园区”。即“楚(*)广(广通)、南(南华)楚(*)两个物流经济带,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加工配送、日用品、建材、汽车及配件、废旧物资回收等物流配送中心和一个集农业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核心园区。把轻重化工、矿产品运送以及商贸流通企业做为龙头,发展物流商贸业,使其形成集物流设施、物流技术、物流信息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商贸流通基地,通过核心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辐射带动,努力使*市成为*州及周边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流通业基地。同时明确近期起步阶段、中期拓展阶段和远期完善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要求,通过分阶段、有重点的运作,逐步提升*市流通业的增长速度,最大限度地推动*市现代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要将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积极引进大型流通企业的资本、技术和管理,提升我市流通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加大市场招商力度,支持国内外营销企业在我市设立物流配送中心,增强商品聚散能力;要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突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鼓励深加工农产品、生物制药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要建立外贸出口补助专项资金,对外贸出口企业或产品给予适当补贴和奖励。

(三)创新经营方式,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

1、加快发展连锁经营。规范农资、药品、石油、图书行业的连锁经营行为,大力发展以农产品、食品、日用品零售和餐饮业连锁经营,在租赁、家政、维修、废品回收等服务行业引入连锁机制,不断提高连锁经营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2、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以《*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为指导,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物流园区。整合流通资源,鼓励仓储、运输、邮政等企业走联合发展道路,形成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配送企业。

3、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做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电子商务示范,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应用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的应用规模,鼓励连锁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便民服务,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络化。

4、大力发展便民服务业。支持发展社区便利店和便民服务店,鼓励发展社区家政服务业。建立废旧物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5、加大对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基地、大型连锁配送中心、农村流通设施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建设市场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完善、畅通、安全及信息共享的城乡现代市场体系。

(四)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引导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1、建立和完善农村流通体系。按照商务部农家店建设标准,进一步在全市开展“推广家电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建立以配送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集日用消费品、药品、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为一体的城乡流通网络。

2、构建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组织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支持市场经营者完善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村农贸市场。

3、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和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等服务。

(五)创造优良环境,促进流通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1、营造良好的“活商”氛围。各级政府要把商贸流通业发展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促进政策,为流通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导向作用,为流通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为商贸流通业的大发展营造的良好工作氛围。

2、设立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市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的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和物流市场基地建设、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重点流通企业和重点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村流通工程”配送中心及乡村连锁经营网络建设等影响大、带动强、示范效应好的重点项目贷款贴息或补助。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的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商贸流通业发展。

3、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除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进入的领域,各类资本均可进入。对具备登记注册条件申请设立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及时办理营业执照。加快商贸流通基础设施项目储备、立项、申报工作。

4、推行联合检查,减轻流通企业负担。对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式、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健全的商品市场,工商、环保、城管、物价、消防等部门要依法行政,加强协调,推行多部门组织的联合检查,把重点放在总部和配送中心,减少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

5、改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合理增加对流通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信贷投入,扶持中小流通企业发展。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流通企业的贷款支持。

6、做好服务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做好对中小流通企业的服务工作,努力为流通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开展面向中小流通企业的投资咨询和职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提高流通业从业人员素质。

(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建立流通业增长考核奖励机制。为促进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应建立流通业增长考核奖励机制,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税收、就业人员、连锁经营及物流增加值增长等指标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

2、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流通工作的领导,把发展流通、扩大内需、促进消费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流通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作为主要经济指标和政绩进行考核,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完善管理机构,加强队伍建设,使流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的引领作用。在其最初发展阶段,必须用政府行为、政策手段加以引导与推动,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由自发状态变为自觉状态。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从管理的角度看,商贸流通业是一个涉及多个管理部门的新兴产业,至少涉及发改、财政、交通、经委、商务、公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但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职责不清或协调不够等问题。建议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商贸流通业推进协调机构,下设商贸流通推进办公室在*市商务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并作为牵头部门,负责规划制定、组织协调和工作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综合协调全市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研究解决商贸流通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各乡镇应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加快流通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专门工作机构的职责,定期研究流通业发展发展情况,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1.从思想上,增强市场采购意识、平等合作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与供应商平等、诚信合作,通过采购份额倾斜、深度研发合作等联合降低物资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

2.从时间上,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改变传统的追逐一次性获利的降低采购成本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物资采购及相关管理活动,为企业创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长期的采购收益。

3.从管理上,树立总成本最低的战略采购管理理念,将关注点从单一的物资采购价格扩展到性价比、降本潜力和机制、减少运输、装卸环节、降低使用过程的消耗和损耗等,综合考虑,开阔思路,寻求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二、改善供需关系,营建降低成本的供应环境

1.建立供应商商档案,实行供应商分类管理。

经过供应商评价和采购物资分类,根据供应商的评价级别和所供物料的类别,将供应商合理定位,分为战略供应商、关键供应商、重要供应商和一般供应商四类。通过合作和管理,促进一般供应商的提升供应保障能力;通过扶持措施,巩固与重要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关键供应商数量,与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紧密型生产组织;选择与公司有共同发展愿景,价值观趋同的供应商,培育合作关系,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供应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与不同类物资的供应商实施不同的合作策略,扎扎实实地密切供需关系,为降低供应总成本创造条件。

2.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需双方信任度。

一方面,实行供应商动态管理,建立供应商选择、评价、再评价指标体系和供应商考察、审核、淘汰机制,通过供应商选择和业绩考评,开发引进优秀供应商,促进供应商不断改进和提升合作业绩,增强供应实力。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供应商通过规定程序予以剔除,从而不断优化供应商队伍,增强供应实力。另一方面,缩减供应商数量,对市场供应状况平稳的物资品种,选择少数优秀供应商,通过提高采购份额、签订长期合同、产品免检、对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等,增强供需双方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必要时,允许独家供应存在,形成少而精的供应商队伍,减少交易费用,获得优惠价格,杜绝质量损失和违约损失。

3.培育互利共赢伙伴关系,获得供应商让利优惠。

一是企业应从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制定供应商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与战略物资、关键物资、重要物资供应商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企业发展对不同类物资供应商的长期战略需求。二是在合作中,以平等、互利、共赢为目标与供应商加强日常交流,实现生产信息共享,了解和掌握供应商的工艺流程、质量状况和成本构成,在物资采购中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以企业发展引领供应商实施战略协同,共同进行市场开拓,共同采取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取得供应商在产品质量、价格、交货、结算、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供应链总成本。

三、开展市场调研,建立完善的价格管理体系

1.实时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价格信息平台。

配备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和物资市场供应状况、价格变化趋势、实施内部价格管理为主要职能的价格员,为价格员开通网上信息窗口,订阅与采购业务相关的报刊、杂志,组织他们进行供应商实地考察等,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市场调研,将物资采购的信息触角延伸到国内外相关物资市场,关注国家经济形势和时事讯息,分析物资市场行情,预测、判断采购物资价格变化趋势和水平,形成常态化价格分析机制,定期市场信息简报,或以总结、报告等形式在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为物资采购提供实时、准确、客观的决策依据,促使企业抓住和利用市场信息,及时组织采购活动,通过低价增储或减仓利库等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

2.建立物资价格信息库,形成价格审核制约机制。

一是由价格员负责向供应商询价,根据所掌握的物资市场价格信息,向供应商质疑不合理报价,汇总报价结果,在掌握市场价格行情的基础上,参与采购定价及谈判过程,提出价格参考信息和推荐意见,组织采购价格的确定。二是积累采购物资的历史数据和市场价格信息,建立物资价格档案,利用物资采购信息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发票中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核,发现和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或疏忽出现价格执行错误,实现对采购价格从定价、签约到结算付款的闭环管理,保证采购价格的合理性,为降低供应综合成本提供强力支撑。

3.跟踪价格变化趋势,规范专项采购成本控制。

对采购批量大的季节性储备物资,提前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掌握供应商分布距离和产品质量档次,以及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和供应形势,并进行市场价格阶段性信息跟踪,选择最佳时机,组织采购、价格、监察、工艺、质检等相关人员成立采购团队,建立市场跟踪调研、重点企业考察、采购小组专项谈判、发运存储信息化控制的管理机制。采购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协同配合,使采购谈判在质量、价格以及供应商关系培育等方面达到最佳效果,并在发货、运输、接收、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节点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效率,减少过程损失,降低供应总成本。

四、实施品牌化采购,以合理的性价比保证降采效果

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根据物资属性和市场供应状况的不同,对市场供应充足的机电产品、工具类产品,在采购工作中按照“定品牌、定渠道、定价格”的先后顺序,保证采购物资性价比合理。一是综合考虑物料使用的环境、条件及使用方向,准确定位所需物资的质量档次,相应地选定适用的品牌,确定采购方向。二是根据生产厂家和其商、经销商的经营情况、运距和有关费用情况等,选择诚实守信的供应商,确定采购渠道。三是针对采购物资的质量档次,了解同行业产品售价和主要厂家的出厂价格,掌握市场行情和价格变化趋势,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向供应商限定其原材料的生产厂,从源头保证原料质量,提高采购物资质量,降低消耗,控制总成本。

五、灵活运用采购方式,发挥不同类物资的降采优势

根据不同类物资的市场价格及供应状况,结合企业的采购批量和进度要求,有选择地运用不同的采购方式,会发挥出降低采购成本的不同优势,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大宗物资采用专项谈判或招议标方式,不仅可以保护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而且能够以批量及长期合作优势,获得供应商的优惠待遇。对小批量物资而言,由于采购数量少、难度大,因此应首选合作伙伴,争取合作伙伴的援助和支持,合理确定采购价格;其次进行询比价,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同类物资集中询价,获得批量优势,保持合理价位。

六、关注物料使用过程,通过减损降耗优化材料成本

积极争取供应商的支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原材料按照符合套裁下料的净尺、倍尺、整尺规格订货,减少工艺损耗。例如,根据工艺定额,深入研究钢厂产品的规格尺寸,技术、工艺、采购部门精心进行排样设计,制定出符合套裁下料的尺寸规格,并与供应商洽谈,取得供应商的个性化排产,不仅可以节省订货,而且可以减少工艺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消耗总量和物料供应总成本。同时,通过改变不适宜的工艺方法和管理薄弱环节,也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七、制订员工激励措施,提升采购业务人员素质

商场物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特点和实施过程

EPC总承包项目的范围与传统意义上工程实施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拓展到了投资管理、国际资讯、融资、工程设计、采购、工作者培训、项目运输等多样化的工作,从而为其全方位的拓展工作,工程总承包逐渐成为货物、技术以及服务的综合发展工程,更是国际化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在实施物流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设定的工厂进行运输,通过总承包商的明确,之后再结合海陆空等多种形式的运输工具,最后保障货物及时的到达规定的现场仓库,或者是达到托运人明确的收货地址。同时,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包括了对信息、账单、资金以及合同物资等信息管理的工作。工程物流管理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包括不可重复性、专业性等,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的工作信息量非常的大,专业性也很强,工程物流类型也非常的多,并且划分的区域也非常的大。

EPC总承包企业在实施物流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从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有效的采购生产物流之后到工程交接而结束的工作。从片面的角度分析来说,其工程物流主要是指从“门到门”的物流工程,并且整体物流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息资源,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分析,从而为之后的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础。同时,在物流工程进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与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运输和铁路运输等“仓库到仓库”对比,项目物流更具备较大的风险问题。

二、物流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包装问题

货物包装不完善是实际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在包装工作中减少费用。国际化工程EPC项目的货物在整体运输的过程中都要进行厂家装车、卸车、运输、出库等工作,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需要进行装卸,因此整体运输工作下来货物要进行十多次的装卸,不完善的包装工作促使货物在装卸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促使货物出现问题。不完善的包装还有另一影响,就是货物的尺寸过大,导致厢内的充满度没有达到百分之九十,同时捆扎的过程中两端不齐,导致货物窜出,以此加大运输的成本。

(二)货物的尺寸和重量并不明确

在发货之前,厂家需要先向总承包商提供相应的清单,以此为总承包商提供相应的整合信息,同时依据这些信息进行定船。大部分企业提供的清单对货物重量、尺寸等的表达与实际情况并不相同,严重的是清单和事物存在重要的差异,以此为之后的装载和运输工作提供了一定的问题。如,某项目在向非洲运货的过程中,主要是运输履带主机,其实际重量为四十五吨,但是信息标注的为二十五吨,港口在计量运输的时候依据二十五吨进行计算,以此在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货物运输的实际尺寸和清单上的信息并不相同,以此导致订舱的过程中导致其位置不够等问题。

(三)交货不及时

厂家没有依据总承包商规定的时间让货物达到港口,以此导致货物被遗弃,以此影响项目建设施工工作,还加大了成本的支出。

(四)船期不准确

因为港口泊位较少、自然气候等影响导致船舶没有办法一直停滞,或者船舶没有依据规定的时间抵达目的地等影响因素,都会导致货物出现延期的情况,货物在港口堆放时间超过了规定的免费时间,需要企業支付相应的费用。

(五)商品归类不明确

因为总承包商设定的物流分包单证工作者对商品进行归类的依据认识的并不完善,对商品的特点了解的也不深刻,以此导致归类工作出现问题,以此导致减少了征进口税,加大了出口退税,躲避监管证件等问题,依据相应问题的结果就是不过关、企业处罚等。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走私罪,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

(六)通关受阻

在实际发货的时候与提交的信息不相符,出现错误或者遗漏的情况,甚至有效的货物中夹带着其他的货物,不管是国内出境还是在目的港入境,若是被海关发现都会延长通关的时间。总承包商会处罚一定的额度,严重的还会没收货物,同时引起海关对企业的关注,促使之后的运输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另外,海关的工作者对货物特点的了解并不多,大部分对总包商的一些退税率提出疑问,虽然总包商会向海关提供有效设备的信息资料进行依据,但是依旧会被怀疑有骗税的嫌疑,严重的还会在缉私部门进行为调查。而其部门调查的方案一般情况下都是,总承包商承认归类错误不上诉,以此向海关提供结果和信息,以此上交放货申请,并且退还相应的抵押金,海关就会放货,总承包商接受海关对于企业提出的惩处。若是承包商认为之前的归类没有错误,那么就要扣押货物,之后上诉,若是重新归类与原归类并不相同,那么就会认定企业是骗税,企业将要面临着更为严重的惩处制度。若是重新分类与其原归类相符,那么对企业没有任何处罚,并且将货物归还给企业,但是这种形式的工作时间较长,一定会影响企业放货和项目建设的进度。

(七)临时出口的施工机械回运问题

临时出口的施工机械在出口的过程中没有在海关明确,在入境的时候是无法通过的,或是同一批次的货运没有同一时间运出、或是分批回运的规格、数量等与出境时候的数目不同,都无法通关。

(八)保险索赔存在问题

货物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保险公司需要总承包商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进行赔偿工作,这些资源需要有供货商和物流承包商进行到实际物流工作中,例如船舶企业、港口、运输企业等提供,大部分的信息资源,例如目的地的港口卸货时候的清理账单、卸货的报告、重量证书等等,一些资料若是没有目的港是不给予一定赔偿的。

(九)运输损坏导致货物报废

货物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若是出现损伤,会影响其未来设备应用的水平,严重还会导致设备资源报废,以此在国内重新购买,这样不但提升成本支出,还对项目工程的生产工作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例如非洲国家电站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运输的时间为2个月,若是其中一个设备在实际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坏,从而无法应用,这就需要重新购买、检测、运输,最少的时间为三个月,长时间则无法估计。

(十)运输文件管理不完善

运输过程中的文件包括了发货、检测等工作产生的信息资源,以此为之后索赔、施工监测、设备试运等各种项目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在项目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也经常阅读,若是遗失会出现很多问题和影响。

三、提升实际发展过程中的物流管理

(一)提升物流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

在实际发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工作团队,其中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工作经验丰富、努力向上、工作严谨、不断创新和研究等。同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物流项目管理的影响力,因为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物流工作包括了很多的项目,若是其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体工作加大成本支出,商品归类是否完善将影响退税的工作,相关项目物流的负责工作者需要对物流不同阶段的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掌控,审查运输过程中的证件,及时发现问题。一名优质的物流项目经理,需要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方案,有助于更好的进行运输和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物流项目管理需要具备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由于海外项目的物流工作不仅仅是货物运输工作,更结合了物流、贸易、工程项目等专业化工作,这就工作人员对其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以此有助于物流分包商报关的实施。物流分包商的证明工作者和报关工作者若是没有完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依据自身对字句的认识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以此在进行商品归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问题,从而加大退税的损失和单证的错误。依据厂家提供的设施信息需要依据其应用的特点和能力进行明确其是否需要检测。例如锅炉设备的灰渣放散阀,其是锅炉零件中重要的组成组成部分,是免检的物品,退税率达到了百分之十七,但是由于物流分包商单证工作者依据自身对表面的理解认为其是阀门,退税率为百分之十四。若是物流项目中的经理负责人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原本不用检测的货物进行检测,不但减少了退税率,还增加了海关工作者的工作量。

(二)完善項目物流的风险防范和从成本预算

物流工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拓展,在进行项目预算的时候有助于准确的估算出发货的成本、退税的额度等,同时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设定的目标不断进步,以此有效的控制成本支出,减少发展过程中的成本。并且,在项目进行跟踪工作的时候可以对项目运输的整体路线啥时候深入研究,明确其发展的目标和实际发展情况,是否需要加大运输保护工作;明确国内的港口情况,其中包含了泊位、吊车的重量等;明确沿途存在的桥梁、隧道、限制高度等情况;明确道路运输过程中需要的证件、办理时间等相关的信息,以此有效了解运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和相关费用。在设定合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供货厂家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对货物进行有效的包装工作,同时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标志,同时明确长途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很多细小的零件进行第二次包装工作。对于设备不完善的情况,需要保留存在的零件等,对于那些非常容易碎的设备依据相关的规定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以及发现问题,并且设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对物流分包商的考核

现阶段,国际化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流工作最为优质的工作形式就是依据物流模式设定的多家物流企业为主要的分包商,以此进行“门到门”的物流工作。由此可见,对于物流分包商的考察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考核物流商的过程中,价格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服务工作的质量,选择项目较为突出、有经验、有能力、没有出现违规情况、没有出现重大事故的,这项工作对于总承包项目的设备和物资熟悉的物流商承包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相应物流商承包项目的物流工作更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国际承包项目对于物流商发展过程中设定的目标是发展方向快、目标大、相关的证明完善。一个完善的物流分包商,不但有助于总承包商有效的进行送货、发货等工作,还有助于其在报关的时候,可以对货物进行有效的划分,以此减少货物通关的时间。依据某企业发展过程中吊车为例,其厂房的吊车梁和柱子一般情况下是依据生产厂家提供的,并且依据规定的时间进行发货。其大部分是结合钢结构进行发货的,两者的形状较为相同,大部分物流单位的工作者就将其依据钢结构进行报关,退税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同时工作者若是将其相关的信息完善,依据其素材的应用途径,就会提升其退税率,达到了百分之十五,以此减少了百分之六的退税损失。另外,物流分包在海关和港口的企业形象对于物流工作的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和相应的报关工作在海关中的信誉度极高,有助于减少查验率,以此减少通关的时间,若是在港口是vIP的时候,港口为其提供的服务工作就会更为快捷和方便。

(四)提升货物的出厂包装检查和港口装卸的监督

总承包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设定专业的工作者或者有能力的监理企业在设备制造厂家中进行设备的提交工作,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依据项目设定的规定进行包装工作,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明确货物包装箱的充满程度是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货物的捆绑工作是否完善,同时还要明确货物体积小、重量、清单等都是否与实际情况符合,商品的标志、类型等个样式的信息是否达到表明,在检测完善之后可以进行运输工作。总承包商在港口也需要设定专业的工作者进行货物的转运和监督工作,若是发现货物的包装等问题,需要明确其出现问题的责任,以此协调处理。检测设施的配箱是否完善,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支出。检测工作的有效性有助于提升港口区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升文件管理

物流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是一项文件化的工作,在结束的时候会产生较多的信息资源和凭证。这些信息资源需要进行检测和明确。装箱、厂家发货等相应的单据是提供国外业务信息的重要依据,更是国内进行货物运输、装载等工作的重要文件,同时也是设备划分、运输等各个单位实施工作进行设备明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的制度进行工作,保障其工作质量,做到工作完善。同时各个阶段的运货单据等都要有储存,以此在货物出现问题或者任何风险的时候,依据相关的单据向保险公司索要相应的赔偿。

(六)提升设备和材料的现场管理

国际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设备和素材现场管理方案最经常化的工作就是,由施工分包商进行接货、卸货、仓库管理等工作,同时在项目合约中包括了相关的费用,但是施工企业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仓库建设和对场地的建设工作缺少素材等,导致其工程配件并不完善,在设备到达现场的时候,需要临时找吊车进行卸货,通常情况下由于卸货工作不完善导致成本支出加大。由此可见,这项费用被施工单位所节省了,并没有发挥出发挥的作用。某单位在进行项目运输的过程中,在设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形式,将这项工作支出的费用单独放置,并且与物流分包签订了有效的设备管理合约,以此将设备的卸车、装载、保管等工作承包给了相应的物流企业,物流分包商实施的工作逐渐拓展到了设备的现场管理,同时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具备完善的吊车、运输车等应用设备,有效的实施卸车、装载等工作,以此将相应的设备运输到施工工作现场中,减少施工单位不必要的支出。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EPC总承包中占据百分之六十的设施素材是否可以有效的运输到实际施工的现场,对整体工程的建设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只要完善的EPC总体物流工程的管理才有助于提升EPC总体物流工程的发展。物流项目内部管理方面需要关注提升项目化管理能力、精细化管理工作,关注单据化管理以及创造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在进行外部合作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的招标形式和各阶段中物流服务,促使供货商提供有效的、直接的合作形式,其合作伙伴需要关注更多有实力的第四方物流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