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

择业心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障碍;调适

一、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障碍及其表现

心理障碍指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它是由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了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有:

(一)自我认知失调

1.自负心理。有部分毕业生自认为很有才华,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应该有个好的归宿,因而傲气十足。一旦产生自负心理,很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自己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

2.自卑心理。某些毕业生因自己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人长相平常,既没有权势关系可利用,又没有金钱支持,总之,别人具有的先天优势自己都没有,自卑感油然而生。在择业中,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看不到自己的优势,不敢竞争。过度自卑,使这些毕业生产生精神不振以及沮丧、失望、孤寂等心理。

3.攀比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求职活动中往往显得缺乏主见,极易受别人干扰。他们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别人的就业取向中,即使有的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为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都放弃了。而且这种心理往往会延续到就业后,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二)情绪困扰

1.焦虑心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临近毕业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心理普遍有焦虑感。特别是一些基础学科专业、或学习成绩不佳、学历层次不高的大学生以及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焦虑。他们往往会表现为心神不宁,意志消沉,萎靡不振,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顺利就业。

2.急躁心理。大学生择业中常常出现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心理紧张、无所适从等现象。有的恨时间过得太慢,有的怨用人单位选人条件太苛刻。一旦发现职业选择未能如愿,又后悔莫及。

3.挫折心理。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受到挫折,是因为他们的去向和抱负不能为社会和亲友所理解和接受,从而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感到苦闷、失望、无奈和悲观。如果在挫折中不认真反思,失去理智,盲目地一意孤行,就有可能形成人格障碍。

(三)人际交往障碍

1.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就业单位,总想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甚至依赖父母和亲属为自己找工作,或当要做出选择时自己又不能决断,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从而失去了职业选择的机会。

2.羞怯心理。羞怯是指有的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常常出现面红耳赤、张口结舌、语无伦次,把面试前辛辛苦苦准备的“台词”、腹稿忘得一干二净。有的谨小慎微,生怕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不好影响自己的形象。

3.问题行为。问题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适应不良的行为。常见的有损坏东西、报复、迁怒于人、拒绝交往或过度消费、酗酒等。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有:

(一)客观因素

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和竞争,唤起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促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实现人生价值。如获得高薪、职业待遇提高等,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家庭因素,如父母的价值观、家庭经济情况等的影响。有的学生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希望自己能够去一个远远高于自己生活环境的地方生存发展。而下岗职工则希望子女大学毕业后能到层次较高的单位,不希望子女碌碌无为、平平庸庸。所以,这些学生在择业时必然要考虑物质利益,更重视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我国传统封建主义糟粕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

另外,就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而言,还不能完全实现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过渡,无法让他们在心理能力上完全适应社会的要求。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择业心态不正常的原因之一。(二)主观因素

大学生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主体意识较强,在探寻人生价值过程中崇尚“自我”,主张“自我选择”、“自我成才”、“自我发展”,突出强调个人价值,追求人格独立。在贡献和索取之间,在义与利的价值选择上,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务实”。表现在择业上便形成了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才能的发挥和较高的物质待遇,寻找良好的工作环境。他们把过去那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老三到”变为“到外资企业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的“新三到”。“新三到”实现不了,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三、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让大学毕业生懂得如何去调适自己的心态,以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用健康的心态去求职择业。

(一)客观地认识自我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及行为的某一方面或整体的评价过程。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择业的基础。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作出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非常重要。大学生应该全面恰当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理想、价值观、素质、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知识,甚至身高、外貌等,不要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而自大,也不能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而自卑,要在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的长处的同时,善待自己的不足,通过努力逐步克服缺点。以社会需求标准来衡量自己,把个人客观性与社会客观性统一起来,注重以个人服从社会。认真分析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看看自己具备了哪些,不能把就业理想建立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上。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的择业观,即大学生由毕业走向社会时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实质上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反映。在择业问题上,价值观不同,择业态度和行为会有所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功利化和务实化,影响部分学生过分注重物质待遇,出现不顾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倾向。

职业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职业就是选择自己的未来,因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十分必要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必须要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树立起报效祖国、献身社会的责任意识,树立竞争和拼搏意识,自觉地服从社会的需要,到基层去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在择业时必须具备超前意识、危机意识、社会意识,把价值观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明确“自我实现”是一个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三)调整择业期望

择业期望是指大学生对职业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愿望的评估。适中的期望值是大学生正确择业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大学生的择业期望值必须选择恰当的定位点,突出重点,扬长避短,选择适合发挥自己才能和施展抱负的职业。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志向把握就业机会,主动出击,力争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四)增强自身的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就业的质量。所谓就业力,简单概括就是就业竞争力,它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其中,工作能力实际上就是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大学生应具备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基层做起,吸取经验,关键就是依靠适应力。还应有一定的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工夫等,这些不是一朝一夕“临时抱佛脚”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就业力”的缺失不无关系。

(五)提高抗挫折能力

当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同时也给毕业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们纷纷加入到竞争的行列中去,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竞争中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是成功与失败俱存的。参与竞争就难免遇到挫折,毕业生应当对择业中的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现实,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减轻思想负担,消除急躁情绪;要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冷静、理智地分析择业挫折产生的原因,找出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系;要根据客观实际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使之适应社会的需要,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努力,绝不能一遇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

[1]邓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及调适[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择业心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具体影响,以及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教育中的几个重点。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关乎其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历来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计划经济时代,考上大学不但意味着“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份的跃迁。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由计划的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形式的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已成历史。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健康的择业心理显得尤其重要。而确定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在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核心和驱动作用。高校的职业指导应当重点帮助学生确定一个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协助他们正确地进行择业,并促进其一生的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现状

大学生择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由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经济成分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之经济增长点的多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诸多因素,就业趋势也呈现了多元化、全面化。这既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并影响到他们的顺利就业。目前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是他们的择业期望呈现多种矛盾心理圆。本文引用了浙江大学心理学的范巍、冯颖的研究。他们对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此调研样本来自浙江大学四个校区,按文、理、工、农、医五个科类分别取样,样本全部由三、四年级本科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4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样本包括男生112人,女生89人。涉及专业有数学、心理、信息电子、中文、新闻、农建、农化、旅游、建筑、临床医学、建工、机械等。对调研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择业时,其价值取向和择业的参照标准是基本一致的,都是强调自我实现,重视经济利益,自我意识增强。具体分析如下:

1.择业的职业价值观取向:一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是其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28.84%),“为施展才能和完善人格”(20.9o%),“为享受高水平的物质生活”(15.92%),依次排在职业价值取向的前三位。这表明当代大学生重视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渴望自身价值能够得到他人及社会的认可。这种意识的形成,是随着他们的文化知识的迅速增长,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和社会接触面的日益扩大,而从内心萌发出的强烈的成才渴望。但是,在社会上,虽然将他们称为“天之骄子”、“国家栋梁”,可他们实际接触社会的经历告诉他们,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并非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社会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与完善,大学校园中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成才意识亦逐渐加强。择业时,大学毕业生缺乏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和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一点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2.择业标准:由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主要参照因素排前三位的是:“发挥个人特长,符合个人兴趣”(64.68%),“经济收人高”(64.68%),“能实现个人抱负”(23.88%)。由此可见,大学生选择工作时更为注重个人需要与兴趣的满足,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希望尽快从对父母的经济依附中解脱出来,早日实现经济上的自主、自立,自己创造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并尽可能争取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深受社会变革的冲击与震荡,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重视经济利益,把自身素质的高低看作是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在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在这种务实的择业心理上,正确的职业自我概念是择业的基础,因此职业自我概念教育是大学生择业前的必要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偏差对择业心理的影响

由于大学生在职业自我概念上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在择业心理上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对职业的正确选择。

1.自我评价过高导致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一些毕业生自认为自己读的是名牌大学或热门专业,将求职目标定得很高。他们在择业时,非外企不去,非知名大公司不去。希望找到一个职业,马上职务就能得到提升,立刻就能拥有丰厚的经济待遇。一些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成绩不错,能力很强,因此对择业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一旦被用人单位拒绝,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

2.由自卑导致的惧怕竞争心理: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常常过分贬低自己。常用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相比,对竞争产生畏惧心理。过于自卑的学生,常常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怯于竞争,而坐失了择业的良机。

3.择业价值观上的模糊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个人的内部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它决定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评价和选择职业,另一方面,它也反映了某种职业特点如何满足人们个体的需要。每个毕业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体系。例如,经济待遇,个人发展,进修机会,人际交往,个人休闲需要等等。清楚自己的价值需要,是正确择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不清楚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哪一些对于自己最重要。这种对职业价值观的模糊认识,常常使他们在选择面前犹豫不定。另外,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急功近利,过分看重经济待遇和某一职业暂时的物质条件,对个人的长远发展考虑甚少。

4.对自我缺乏全面了解而产生的盲从心理:由于一些毕业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他们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不能独立思考、独立选择。有的顺从于父母长辈的意见,有的追随于社会潮流。这种盲目选择的结果,常常在从业之后,因为所选职业不符合个人的特点,使自己不能获得自我的认同。有的人则频繁跳槽,难以在职业中获得个人发展。

5.因遭遇挫折而产生的自我挫败心理:职业选择本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次应聘就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少。不被用人单位看重、遭受拒绝的事情是很常见的。但是一些毕业生则因为一次应聘失败,便对自我产生了否定,怀疑自己没有能力,甚至一蹶不振。这种自我挫败造成的消极情绪,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择业行为,常常使他们陷入一种“选择不成功——消极情绪——再次选择不成功”的恶性循环之中。

三、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培养正确的择业心理

由于职业自我概念对大学生的择业与职业发展具有核心和驱动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就业指导中的职业自我概念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重视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是职业自我概念的核心。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都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物欲满足、只重视眼前利益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应当对广大毕业生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和艰苦创业教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在职业选择时能够自觉地将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他们拥有很高的爱国热情,愿意为国家的现代化奉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毕业教育中,我们应当继续强化这种正面教育,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体系。同时协助毕业生进行价值观的澄清,使其能够清楚自己价值观体系中各种需要的权重,使他们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并能够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2.提升毕业生的自信:积极的自信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择业的重要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自我概念,要首先重视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我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对自我苛求完美的心理。一些人由于对自己的要求过于完美,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盲目与别人攀比,他们时时担心自己的失败,不敢参与竞争,所以常常给自己的职业选择带来许多压力和困难。因此我们应当协助他们克服完美主义影响,使其能够正确地接纳自我,在择业过程中,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长处。要鼓励毕业生大胆尝试,提高自己的自信。

择业心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职业生涯教育;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87?0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9年11月开始,课题组先后对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师大协和学院四所独立学院的2010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累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4份,其中有效问卷276份,问卷有效率达97.18%。调查样本男生131人,占47.46%,女生145人,占52.54%;城镇的学生126人,占45.65%,农村学生150人,占54.35%。276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学校分布如表1。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调查工具为自填问卷。调查问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共四道题,主要包挂学校、专业、性别等个人信息;第二部分共32道题,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业意向、就业期望、职业定位、生涯规划、就业竞争力等情况进行进行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问题简单易答。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回答问卷中所有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和资料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对比研究以及数据分析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二、结果分析

(一)就业期望值高,价值功利心理凸显

1. 就业创业选择发达地区

从表2调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毕业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或创业,有74.43%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东部沿海发达的经济地区工作,比例最高;愿意回家乡服务的只有16.67%;而选择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仅有6.88%,占比例非常小。在表3中调查学生对农村基层工作的看法的结果中发现:30.07 %的学生认为农村基层工作不利于个人发展空间;21.17%的学生认为农村基层工作的待遇不够优厚;二者比例达51.24%。这说明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不愿意去基层单位和条件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认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水平高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空间。

[收稿日期] 2014-02-26;[修回日期] 2014-05-19

[作者简介] 黄建秀(1964-),女,浙江平阳人,福建农林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

2. 就业单位国企事业为主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单位意向表现为: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工作岗位的主要选择,表4的调查数据显示,有25%的学生选择行政事业单位;23.91%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这二项达到48.91%;选择外资企业的占10.15%;而自主创业的仅有4.71%;选择民营企业的有35.51%。由此可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单位意向上虽然部分学生能够接受民营企业,但国企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比较高。这可能与家庭的传统教育观念有关,加之目前某些行业依然有“铁饭碗”的惯性存在,大部分学生希望过稳定的生活,不愿意在社会变革中冒更大的经济风险自主创业,所以毕业生把就业目标主要锁定在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

3. 就业薪酬的期望值偏高

表5显示有78.99%的学生首次参加工作的薪水期望值在2 000元以上,其中选择3 000元以上的占18.84%,学生薪酬选择1 500-2 000元的占16.67%,而选择1 000-1 500元的仅占4.35%。由于独立学院的学费普遍较高,“高成本投入,高成本回收”的心理使得独立学院学生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这些直观反映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存职业价值功利化的心理倾向,可能是一方面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境较好,生活水平较高,所以对自己就业后的收入做出较高的选择;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承受这巨大的学费还贷心理压力,迫切希望毕业后能拥有高的工资薪酬,来还款还贷减轻家庭负担。

(二)缺乏就业自信,自卑心理倾向明显

1. 实现就业前景的信心不足

表6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对就业有信心的只占11.96%,而86.87%的学生对实现就业缺乏信心,其中55.07%的学生感到有一定的就业压力;31.88%的学生觉得就业迷茫。这说明独立学院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有压力、自信心不足,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和悲观情绪。由于独立学院是依托母体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收费高,入学门槛低。在入学时分数偏低,在知识层面和专业技能上没有太大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加上社会上的就业市场不完善,对独立学院的认可程度和学历歧视。毕业生的质量还未得到社会的检验和认可,不少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持观望态度,甚至出现拒绝选择拒绝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现象,这都给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因此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感到迷茫,表现出自卑心理倾向。

2. 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定位

表7显示,由于职业目标“非常明确”和“较为明确”的判断主观性较强,比较难区分,两项相加后发现有56.88%的学生职业目标定位较为明确,42.73%的学生对自己职业目标定位不明确。反映了独立学院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职业定位模糊不清,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职业目标定位上的认知是不同。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足,通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怎样去做?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致使他们无法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无法进行有效探索职业,更无法在毕业前做好就业准备,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更无法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用人单位。

3. 自身学历定位普遍偏低

根据表8显示:276名被调查者中只有32人参加考研,占11.59%;44人参加公务员考试,占15.94%。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的学历定位不高,参加公务员考试缺乏信心。据对就业市场的调查了解明确不招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1],例如:2005年,有一位法学专业学生(中共党员)考某省公安厅警卫局,已经被录用,但公安厅把他的材料报公安部备案时,从录取三联单发现是独立学院学生,最后取消了录用资格。致使不少学生自尊心受挫,失去自信心,而滋生自卑心理。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业基础差,对通过增加自身的学历筹码来增强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力的信心不足,通常对自己的学历定位都比较低。

(三)缺乏择业自主,依赖心理倾向较重

1. 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表9显示,当问到“是否以本专业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时,选择“是”的被试只占25.36%,选择“不太清楚”被试占34.42%,而选择“不是”的被试多达40.22%。说明独立学院的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方向较为清晰,将自己所学的专业作为职业生涯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模糊不清或对所学的专业不兴趣、不了解,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独立学院学生在入学前选择专业时,多数不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产和专业兴趣来决定,而是依赖父母或者随社会大流盲目选择专业;到了学校缺乏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2. 关注就业信息时间较为滞后

表10显示,在关注就业信息时间上36.97%的学生大学四年级才开始关注,毕业前一年开始关注的占40.22%,而入学头两年开始关注的只占22.81%。说明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关注就业信息的时间上比较晚,探索职场的行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数人存在等学校提供就业岗位,靠父母朋友寻找工作的想法。一方面中国社会本来就是人情化的社会,加上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不同程度渗透到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形成一种社会假象,好像不是毕业生自身求职,而是父母自身在求职;另一方面,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80年代末的独生子女,父母呵护、学校关怀、社会爱护;使得大多数的毕业生客观上形成了依赖心理。

3. 就业主渠道依靠家庭和学校

调查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根据表11所示排在前三位的是:来自家庭亲友帮助占37.32%,社会招聘占21.38%,学校招聘占20.65%,自荐寥寥无几,仅占1.81%。这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能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而是寄托于学校,更多的是依靠家长,缺乏择业的主动性,依赖心理较为严重。这可能是因为独立学院的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实力较强,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所以在就业时缺乏主动性,期望家庭成员利用各种力量为其提供现成的工作。

三、建议

(一)着重择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

独立学院在学生择业思想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并进行合理定位;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2009年国务院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7项措施,第一项就是“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对于这些措施,温总理还强调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不仅是基层需要,更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不但要在经济上给予保障,在发展上也要给予机会。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在择业过程中将社会需要与自身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使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自我价值相协调,实现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

(二)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全程辅导

我国,生涯教育还没有被教育部门明确地提出来。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独立学院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而且只停留在形式上的宣传活动,笔者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尽早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力度,通过建立“三化”队伍,即建立专门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给予指导。对大一侧重指导学生了解自我、熟悉专业的教学计划、专业发展前景、建立专业和职业思想;对大二指导学生塑造和完善自己、了解专业的就业形势和渠道、培养良好择业观、建立职业定位并开始职业探索;对大三侧重拓宽知识、进一步职业探索职业,并适当调整和决策,提高合作创新竞争等就业能力;对大四指导主要有政策宣讲、简历制作、求职技巧、心理调试、做出决策等就业准备和安置;以此实现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辅导。

(三)开辟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度

为了加大毕业生工作力度,独立学院纷纷成立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学校要加强对就业创业中心指导,笔者认为要形成“一个构建、二个平台、三个活动”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一个构建”就是要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工作一线的人员和毕业生开展就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二个平台”其一是就业信息平台,通过校园LED电子显示屏、就业工作专题网站、短信平台等渠道完善就业信息渠道;其二是搭建体验平台,发挥家庭、学校、校友、企业等支持体系建立“家校联谊制和校企联谊制”,长期合作,开设职业体验基地,为学生创造岗位体验和见习实习。“三个活动”是:首先通过组织举办“个人简历制作”和“大学生求职信”大赛等途径唤醒求职意志识;其次通过组织“大学生模拟招聘会”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招聘会等促使学生掌握面试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再次通过“征集每届优秀毕业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优秀毕业生档案,“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等就业跟踪服务工作。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独立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较为滞后,学生存在各种的心理问题。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三个针对”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针对一”:通过对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环境,学会正确的认适和评价自己,建立积极的认知、积极情绪、积极体验和积极人格;“针对二”:在大二、大三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和情绪调节方法、培养合作与创新意识、提高竞争与耐挫折能力;“针对三”:大四毕业生重点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解除择业心理困惑、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择业心理范文第4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关于高职生择业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对择业心理的研究获得了教育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国内研究进行了疏理和述评,按照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高职生择业心理及原因分析、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以及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力求理顺该领域的研究脉络。

关键词 :高职生;择业心理;国内;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20-02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逐步受到重视。从现有研究的内容来看,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和教学建议;从研究方法来看,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基于长期教学实践的定性分析,另有一部分学者采用的是基于实地调研的实证分析;从研究视角来看,有些学者从高职生择业的整体视角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学者从性别差异视角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疏理,将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学者观点予以综述,希望借此厘清高职生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脉络,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一、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

章顺来、王桂芳(2005)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因素应当包括: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理想四个方面。[1]田梅(2012)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包括气质、人格、兴趣、能力四个方面。[2]郭晶晶(2012)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主要包括:择业认知、择业理想和目标、择业心理动机、择业价值取向以及择业实现途径。[3]傅特艳(2007)的研究认为影响高职生择业心理的因素包括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效能感三个方面。[4]

二、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定性分析

在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文献中,大多数学者都是长期高职教育工作的研究人员,这些学者以自身教育实践为基础,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章顺来、王桂芳(2005)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高职生择业自主意识增强,但职业认知程度不高;第二,高职生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较为模糊;第三,高职生就业决策的自主性不够,职业理想的导向作用不强;第四,高职生择业是表现出自卑、怯懦等心理特点。[1]金莱(2009)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自卑、自负、抑郁、偏执以及“啃老族”心理。[5]刘志刚(2010)的研究认为,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两个类别。[6]

(二)定量分析

还有一些学者选择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样本,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并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和访谈内容的分析,研究高职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孟祥俊(2005)针对通过调研发现,高职生在择业时更加注重表达自我,择业取向倾向多元化,十分关注个人利益,择业的自主性较差,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择业过多考虑地域因素,择业的主动竞争意识较弱,存在一定的从众心理,对自我认知不全面不深入甚至不了解。[7]易晓敏(2010)通过对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2009届毕业生进行的1800份问卷调查,得出焦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最大的心理障碍,占被调查学生的40.3%。[8]郭晶晶(2012)在对秦皇岛市某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 43.3%的受访学生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只有少量学生看好目前就业形势,而70%的高职生对国家和省内的就业政策不熟悉甚至不了解,这造成了高职生在择业过程中的盲目和被动。[3]

三、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

从研究视角看,大部分研究没有对高职生进行有区别的划分,只有少部分研究将性别差异作为研究的新视角,将高职女生作为研究的焦点,并得出如下结论:黄小露(2008)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求稳怕苦心态、等靠依赖心态、自卑怯懦心态、焦虑盲目心态。[9]尹小玲、孙凡(2009)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卑自负心理、攀比从众心理和功利性心理。[10]赵晓兰(2013)的研究认为,高职女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有:学历、性别导致的自卑心理,传统观念导致的依赖心理,求稳安逸导致的失落心理,怯懦逃避导致的胆怯心理,盲目攀比导致的从众心理。[11]倪倩、王映兰、杨彦(2013)通过对盐城高等师范学校的调研发现,高职女生的择业目标较多集中在收入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上,而关注个人价值体现的人数极少。[12]

四、高职生择业心理调适问题

孟祥俊(2005)的研究认为,调适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高职生择业心理教育内容及方法,开展高职生职业意识教育,加强高职生择业准备期间的心理教育,加强高职生适应社会能力教育,加强高职生职业能力和择业能力培养训练,加强高职生抵抗挫折心理教育,加强高职生择业心理指导,以及加强高职生求职技巧的心理指导。[7]程玉(下转223页)(上接220页)英(2006)的研究认为,破解高职生择业心理障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全程就业指导理念,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鼓励学生人情就业形势,用更加积极平和的心态求职;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做好择业前的准备工作;正确对待择业挫折,增强择业受挫时的心理承受能力。[13]田梅(2010)的研究认为,高职生要做好择业心理调适需要从心理问题调适、自我调适两方面入手。心理问题调适方面,要针对自卑、怯懦、依赖、焦虑、急躁、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自我调适方面,要鼓励学生采取倾诉法、转移法、补偿法、自我激励法、求助心理咨询法等多种手段进行调适。[2]

五、文献述评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对高职生择业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已有的定量分析也仅仅局限于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误差较大,不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第二,问卷调查多,访谈调查少。目前针对高职生择业心理的调查研究,较多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没有通过访谈法了解学生择业心理的深层次问题和原因。第三,研究角度单一,忽视了高职生择业心理问题上的性别差异,对性别歧视等造成的男女学生择业心理的差异缺乏体现和深入研究,这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章顺来,王桂芳.高职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2] 田梅.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心理分析[J].时代教育,2012(2).

[3] 郭晶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4] 傅特艳.影响高职专科生择业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金莱.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中国电力教育,2009(5).

[6] 刘志刚.高职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7] 孟祥俊.沈阳市区职业学校学生择业心理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 易晓敏.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调查分析与对策[J].河南教育(中旬),2010(9).

[9] 黄小露.高职女生就业心理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10] 尹小玲,孙凡.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11] 赵晓兰.高职女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就业指导对策[J].教育观察,2013(2).

[12] 倪倩,王映兰,杨彦.高职女生就业心理现状研究——以盐城高等师范学院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7).

择业心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产生原因;调适方法

择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继填报志愿后的又一次重要抉择,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高考后的择校。择业是大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转折点,决定着大学生以后的生活道路,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求职择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历很多挫折,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往往容易造成人格扭曲、变态,对择业造成不良影响。

一、常见的几种不良的择业心理

走出象牙之塔的天之骄子们满怀豪情壮志,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决定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回报社会,同时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从理想到现实的征程中,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和陌生的社会,使很多大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在求职择业的心理上千姿百态,免不了会产生错位的择业心理。

(一)功利心理

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个性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功利意识也日趋严重。这种求职心理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或其他知识分子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他们求职或择业的动机既有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强烈愿望,也有对职业的“三高”、“四点”的渴求。“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四点”即工作名声好一点、牌子响一点,管理松一点,工作舒服一点。很多大学生希望得到的是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往往在就业时先看的是待遇如何,有无住房,而缺乏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不讲奉献,只讲索取。更有甚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个人专业是否对口,以致个人潜能得不到发挥,前途无望。这些利益观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择业观带有了明显的功利性。

(二)焦虑心理

初涉职场的大学生,由于缺乏综合素质和实战经验,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瞻前顾后,自信心不足,一时很难确定自己的工作,总是担心自己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自己是否能在公司干好。而当真正遇到困难时,不去解决,而是一味地怨天尤人,心理冲突便由紧张烦躁、忧心忡忡发展到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这种过度的焦虑,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身心和健康,也妨碍了正常的择业。

(三)自卑心理

面临找工作时,有的同学才觉得“书到用时方恨少”,认为自己知识学得不扎实,害怕用人单位看不起;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学校牌不亮,所学专业不是热门,因感到“错投娘胎”而直不起腰;或者在求职路上屡遭失败等等,都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失去竞争的勇气。

(四)稳定心理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择业时往往从工作的稳定性出发,来选择那些相对稳定、安全的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比如许多学生往往选择高校、科研单位,认为这些地方虽然收入不高,但安全稳定,家长们更放心。从各种调查结果显示:“不求孩子挣大钱,但求孩子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有这种愿望的不是少数。

(五)追求地域心理

尽管近几年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也有少数大学生毕业时会选择“支援西部”,但地区间的差异仍然存在,使得大多数大学生依旧选择“孔雀东南飞”,不愿去艰苦的地方创业,认为那里经济不发达,信息滞后,发展机会少,收入不高。一些大城市的大学生有一句口头禅:“宁在省城扫马路,不到基层当干部”。这些追求地域心理的存在,导致了“进城热”,只要能进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一些大学生不惜一切代价,不考虑自己的专业情况以及日后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导致自己专业知识的荒废。

(六)从众心理

大学生在择业时,从众心理也是很常见的。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见求职的人越多认为这个企业越好,不经调查、思考,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特点,一味地“跟着感觉走”,结果导致个人特征与职业要求的错位。近年来,报考公务员、选调生的人数不断增长,由于需求量有限,使得面试比例、录取比例的不断变化,其中就有为数不少同学只是想多一条择业的道路,见其他同学报考,也想试试,但是未能真下功夫,最终只是跟着忙活一阵。因此,我们在就业指导中一定要告诫学生,求职择业是一项严肃郑重的大事,一定要认真考虑,谨慎从事,切勿盲目从众。

(七)完善自我心理

有少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在校期间有几门功课不及格,或者因犯错误受处分的,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平平,能力一般,但为了进一个令他们满意的单位,不择手段篡改成绩、提高名次、造假证书甚至有的造假毕业证、学位证等方式欺骗单位,完善自己,给用人单位以美好的印象。其实从这个过程中也可看到个别学生对待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

(八)依赖心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流传很广的社会俚语也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依赖是大学生不成熟的表现,凡事总是依靠别人做,缺乏独立意识。择业中的依赖心理表现为不主动积极地为择业做准备,不敢或不愿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既不参加双选会也不关心就业信息,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朋好友身上。他们或者认为自己家里有关系,找个好工作不成问题,用不着自己去操心;或者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既没关系,又不是出类拔萃的好学生,索性就听天由命。前者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想不通过努力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后者则完全放弃了竞争,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不确定的偶然性。

二、产生不良心理的原因

1、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看:

(1)心理的不成熟 。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一直处在学习阶段, 很少经历社会的磨练, 社会经验不丰富,社会阅历浅,受到的挫折少,接触社会少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造成学生自我抉择能力差,面对找工作更是茫然,心理还不成熟。

(2)缺乏职业素质。在职业道德中,要求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保守职业秘密,遵守职业规则。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缺乏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厌倦了,就会“跳槽”到另一单位,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

(3)定位不准确。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学生这方面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且发展的非常好,主要取决于他能认识自己,准确定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是如此。但还有很多同学求职门外徘徊,没有对自己做一个正确的评价,定位不准确,而拿不定主意,最终背离自己的择业目标和方向。

2、从外界客观条件看:

(1)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些不正之风诸如:行贿受贿、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的严重腐蚀,一些大学生耳濡目染,反映在择业上,就会出现重名利讲实惠、怕吃苦求安逸等不良心理。

(2)受家庭的影响。学生对职业的了解最初在家庭中形成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及他们对职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的发展和形成,有的父母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大,就业难,提前就开始做准备,为学生的就业铺好路、搭好桥,造成学生依赖心理。

三、不良择业心理的调适

面临就业的毕业生的心理是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毕业生及时协调关系,摆脱消极因素的影响,积极进取。不良的心理则有碍于择业,需要进行适当的调节。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自己的消极心理,从而有效地排除心理障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顺利度过择业阶段,达到如愿择业的目的。

1、正视现实。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找工作越来越难,这几乎成为大学生、家长、学校的共同感受。毕业前半年确定要找工作时,有的学生就开始奔波于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投出简历不少,但得到回音的几乎没有。“太难了”这几乎成了毕业生的口头禅。据河南省一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河南高校毕业生将达25万人,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人数,实际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将突破40万。这只是一个省,大到全国我们可想而知,况且目前,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已呈年轻化趋势,短时间内腾不出多少就业岗位,所以高学历就业难在情理之中。

现实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由于就业市场诸多因素的影响,仍有不公平竞争的存在等等,这就需要大学生面对现实,既不幻想,也不逃避。积极寻找有利因素,不要怨天尤人,制定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择业目标,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发展。

2、培养能力。人的能力除了智力外,还有自主决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在求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自主决策能力是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果断处事和独立完成工作的各种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盲目从众,在求职中就会迷失方向;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大学生在写求职信、接受用人单位面试等,要张扬个性,充分展示自己,每一环节都需要较强的表达能力。人的能力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因此,大学生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职业的需要,增强自信,从容面对择业。

3、调整心态。其实,许多不良心理的产生都源于自己的期望值过高。面对人生的重要选择,每位同学都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企业等,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因此,毕业生必须在自我正确分析的基础上,面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激烈的职业竞争,及时调整求职期望值,抛弃理想化的东西,抓住每一个机会,尽全力争取,同时认识到职业不是一步到位的,机会永远存在,这样,毕业生就可以将心理调到一个最佳状态。

4、认知自己。美国职业问题专家柏森斯曾说:在明智的职业选择中,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志向、限制及其原因;第二、了解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不同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各种职业的利弊、报酬和晋升机会;第三、对以上两个因素做出明智的思考。可见,在职业选择中,正确对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态度及其他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自身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并根据自身的条件确立择业的目标和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5、加强引导。造成择业心理多样化的原因,一是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不同,其择业标准和择业观念也会不同;二是因为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择业环境的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心理失衡。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就业指导,介绍就业现状及职业供求情况,使学生全面了解择业形势;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并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使毕业生树立把握机会,竞争择业的意识,而不要消极被动地等待机会、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之,大学生只有正确对待就业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赢得先机,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吉红,王志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