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旅游罩;九寨沟;旅游者体验;旅游影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3-0037-06

1 引言

旅游罩(tourism bubble)是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李东和、赵玉宗,2006)。旅游罩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始于西方国家,不同学者使用不同的概念指代旅游罩现象,包括“环境罩”(environmental bubble)(Cohen,1972;Cohen&Avieli,2004)、“飞地型旅游胜地”(resort enclave)(Freitag,1994)、“旅游者罩”(tourist bubble)(Judd,1999;Jaakson,2004;Fotsch,2004)等。总体而言,西方多数学者是在相关研究中引入旅游罩这一概念,以解释旅游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专门对旅游罩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雅克松(Jaakson,2004)以墨西哥锡瓦塔内霍(zihuataneio)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方法,对该地区的旅游者罩现象进行了实证,是旅游罩现象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锡瓦塔内霍是墨西哥的一个港口小镇,来这里的主要是美国的巡游船旅游者,作者首先绘制了该地区的街区图,采用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测量了有巡游船靠岸和没有巡游船靠岸两种情况下街上步行者的流量,同时还随机选取部分游客,测算了他们从到达小镇到离开小镇的时间。将有巡游船靠岸时街上步行者流量比没有巡游船靠岸时街道上步行者流量增加的百分比在图中表示出来,作者得出了巡游船旅游者主要集中在一个由核心和构成的旅游者罩中的结论,同时确定了旅游者罩的核心和区域、旅游者罩的轮廓,并分析了旅游者罩的边界暗示。另外,作者还分析了巡游船旅游者在旅游者罩中的4种行为模式,即购物浏览者(The ShoppingBrowsers)、泡咖啡馆群体(The Café Crowd)、成群结队者(The Pack)和探险者(The Explorers)。

国内关于旅游罩的研究总体尚处于概念引入和理论探讨阶段。李东和、赵玉宗(2006)在总结西方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引入了旅游罩的概念,并从旅游者、旅游业、旅游目的地3个角度将旅游罩划分为旅游者罩、旅游业罩、旅游目的地罩3种类型,分别对3种类型旅游罩的主要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总体认为旅游罩现象的存在影响旅游者经历的真实性和目的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虽然阐述了3种类型旅游罩的形成因素,但是没有结合具体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另外,国内有关学者在研究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时,比如旅游体验失真现象(徐菁、沙润、靳诚,2006)、旅游舞台化现象(路幸福、陆林,2007)等,也注意到了同样的现象。虽然这些研究使用的并不一定是旅游罩的概念,其所研究的现象和所指含义与旅游罩是一致的,这些研究可以视为是旅游罩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但是,这些研究同样也主要是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目前关于旅游罩现象的实证研究在国内尚未见相关文献。

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文在旅游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九寨沟为例,对该地区的旅游罩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相关的调研数据和资料分析九寨沟旅游者罩、旅游业罩和旅游目的地罩的形成机制,总结旅游罩现象形成的一般因素。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对旅游罩现象的认识,从而引起学界和业界对该现象的关注。其所揭示的九寨沟旅游罩现象的形成机制也将为其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他旅游区提供借鉴。

2 九寨沟概况与数据来源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原南坪县)中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6′-104°04′;北纬32°54′-33°19′,因景区内有荷叶、盘那亚、尖盘、树正、则查洼、彭布、黑角、故洼、盘信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部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0年被评为中国首批AAAA级景区,2001年2月取得“绿色环球21”证书,2007年首批进入国家AAAAA级景区行列。近年来,九寨沟旅游业获得迅速发展,据九寨沟管理局资料,其旅游接待量从1994年的不足20万人次提高到2005年的将近201万人次,景区门票收入也从2001年的1亿多元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的3亿多元人民币,九寨沟旅游业直接创造或通过传导链间接创造的增值为5亿多元人民币,2004年对阿坝州GDP的直接贡献率为4%。

研究旅游罩现象需要选取一个典型的案例地,以能够比较清楚地确定旅游罩现象的存在。雅克松(Jaakson,2004)的旅游罩现象实证研究就选取了墨西哥锡瓦塔内霍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地,即其主要旅游者是巡游船的游客,锡瓦塔内霍只是作为巡游船线路上的一个港口,相对比较封闭,游客对此比较陌生,逗留时间也比较短,参观该小镇以后,游客还会回到巡游船继续巡游线路。九寨沟旅游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九寨沟位于川西北地区,来此的旅游者大多数为长线旅游者,旅游者居住地与旅游区的景观差异较大;(2)这里是藏族旅游区,大部分旅游者的居住地具有与其不同的文化;(3)九寨沟是自然观光型旅游地,游客在此逗留的时间也不太长,没有更多的时间自己活动;(4)交通相对不够便利,旅游者的出行方式主要为旅行社组团;(5)旅游景点和主要旅游基础设施沿沟谷分布,旅游者的活动基本可以在沟谷地区完成,探访旅游区附近其他居民点的必要性较低,旅游者空间活动范围有限。总之,九寨沟旅游区的这种特点客观上使其适合作为研究旅游罩现象的案例地。同时,九寨沟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区,也使得本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推广价值。

为了证实九寨沟旅游罩现象的存在,我们采取了旅游者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获取资料数据。旅游者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旅游者的出行方式、来九寨沟所采用的交通工具、来九寨沟后的活动、对与当地社区交流障碍的感知、来九寨沟前的暂住地 等方面。实地考察主要通过现场勘察,甄别旅游区景观和非旅游区景观,与部分居民和管理人员的访谈等。同时,本研究还借鉴了相关学者关于九寨沟的研究成果。旅游者问卷调查是在2006年8月11-13日在九寨沟旅游区进行的,总共发放并现场回收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912份。

3 九寨沟旅游罩现象实证分析

不同类型旅游罩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是不同的,根据3种类型旅游罩的划分,分别对九寨沟旅游区旅游者罩、旅游业罩和旅游目的地罩的形成机制进行实证分析。

3.1 景观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旅游者罩的形成

旅游者罩的形成标志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的过程中,出于健康、陌生、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形成一种心理上的与外界的屏蔽,即出于心理原因而形成的一种个人空间,具体表现为旅游者在旅游区有意识限制自己的活动空间范围、与外界和当地居民接触持谨慎态度等。旅游者罩的大小除了与旅游者心理类型有关(李东和、赵玉宗,2006)以外,还与旅游者对目的地环境的熟悉程度有关。旅游是一种异地活动,如果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与旅游者居住地差异不大,旅游者相对比较熟悉,从而也就比较放松,不利于旅游者罩的形成,反之,则促成了旅游者罩的形成。而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和文化与旅游者居住地环境文化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两地之间的距离,根据地域分异规律,两地之间的距离越远,一般而言其环境和文化的差异也就越大。

九寨沟为世界级旅游地,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构成了九寨沟独特的旅游文化,原始和天然构成其独特的个性和特征。九寨沟这种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使得其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客源市场半径大。张捷等(1999)根据旅游者调查数据绘制了九寨沟入游游客数的距离累计曲线,发现九寨沟入游游客80%集中于1300公里范围以内,具有较大的吸引距离范围,而且在1300公里以外仍然显示了较强的吸引力,其距离累计曲线在1200-1700公里范围陡增,证实了九寨沟吸引了大量的远距离旅游者。我们关于旅游者对九寨沟感知距离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九寨沟“十分遥远”、“遥远”、“远”的旅游者总计达到71.99%。景观和文化的巨大差异使得九寨沟吸引了远距离的客源市场,同时,远距离的旅游者对九寨沟又形成了感知距离的遥远,加剧了旅游者陌生感的形成。在这种陌生感的影响下,游客来九寨沟后便会有意识形成自己的个人空间,限制自己在目的地的活动范围,减少与当地社区的接触,从而形成了旅游者罩。相关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这种旅游者罩现象的存在。表2显示了旅游者在九寨沟期间的活动情况。可以看出,在九寨沟旅游期间,探访过九寨沟内藏寨的旅游者不到一半,只有36.03%的旅游者表示如果可能,将单独一个人去探访九寨沟的藏族村寨,93%的旅游者在九寨沟夜间基本不外出或者仅仅是偶然外出,即使外出,单独外出的比例仅有6.58%,这些显然都是受到了旅游者罩的影响。另外,图1也表明,九寨沟旅游者认为与当地居民接触没有障碍的比例仅为2%,而主要的接触障碍分别为不了解(20%)、安全因素(19%)、语言不同(16%)、民族差异(13%)、文化差异(11%)等方面,显然也与旅游者罩的特征密切相关。总之,上述这些调查结果都表明,在九寨沟地区的旅游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旅游者罩现象。

3.2 九寨沟的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者出游方式导致旅游业罩的形成

旅游业罩的形成标志是:通过旅行社和导游、领队的安排,旅游者在旅行途中和到达目的地后,其可选择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区域是限定的,自由支配的旅游活动时间也是有限的,这样会导致旅游者行为的自主程度大大降低。很显然,大众旅游的组织方式是符合旅游业罩形成的条件的,大众旅游的基本特点是旅游者旅行活动的目的地是确定的、旅游线路是既定的、旅游活动的内容是固定安排好的、旅游的组织方式是程式化和标准化的,大众旅游的组织方式使得旅游者的一切活动都处于事先安排好的状态,旅游者对这种安排基本上是被动接受,仿佛是从自己的居住地被接入一个“罩”中,这就是旅游业罩(李东和、赵玉宗,2006)。

九寨沟旅游区的特点使得其目前的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者的出游方式基本上还是大众旅游模式的。首先,九寨沟是自然观光型旅游地,虽然藏家乐、藏族风情体验、探险猎奇等旅游活动近几年来有所发展,但是始终没有成为旅游产品的主体。其次,九寨沟位于川西北地区,交通不便(从成都到九寨沟的公路旅程大约需要十几个小时),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是偏于一隅,远离主要客源市场。这样的旅游区特点使得九寨沟旅游区发展散客游、自助游的难度较大,大众旅游组织方式占主导地位。从图2、图3可以看出,来九寨沟的旅游者多为旅行社组织,散客旅游、旅游者独自出游比例较低,旅游者来九寨沟的主要方式是汽车和飞机,而自驾车的比例较低,旅游者的这种出游方式导致旅游者在九寨沟很难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和自主进行活动的可能,基本完全处于旅行社的安排之下,导致旅游业罩的形成。另外,据我们对九寨沟游客的抽样调查,有50%的旅游者不住在九寨沟沟口地区,而是住在川主寺、九寨沟县城、松潘古城等地。住在沟口以外地区的旅游者一般都采取早晨从住地出发前往九寨沟旅游区游览,下午再次回到住地或者前往黄龙等其它旅游区游览,因此有很大一部分旅游者在九寨沟的逗留时间不超过12小时,这种旅游活动组织方式也使得旅游者难以有充分的时间自由活动,同样也促成了旅游业罩的形成。

3.3 九寨沟的地缘结构及其开发管理模式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罩

九寨沟为高原型旅游区,对外交通不便,其旅游基础设施只能沿着沟谷地区分布,形成了沟口地区的宾馆带(东至隆康,西至漳扎)(图4)。而且,九寨沟旅游区的地缘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其旅游基础设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上延伸。图5显示了九寨沟旅游区与周边地区的地缘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松潘县的川主寺镇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成为区域范围内的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滞留了本应该在九寨沟附近居住的游客。我们在九寨沟进行的游客问卷调查发现,至少有1/3的九寨沟旅游者来九寨沟旅游的头一天晚上是住在川主寺或者松潘县城。川主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九寨沟的旅游集散中心之一,显然不利于九寨沟沟口及其附近地区旅游集散地的形成,遏制了更多的宾馆沿省道301扩展布局(虽然这种布局可能从生态保护等角度考虑是不合理的),客观上不利于在沟口地区形成更加狭长的宾馆带。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旅游者以川主寺为暂住地,通过川主寺与九寨沟的公路直接进入沟口地区,然后进入沟内旅游区游览,而沟口到川主寺之间的广大地区,旅游者 涉足相对较少,形成了一个以沟口和沟内为中心的旅游目的地罩(图4)。

另外,由于九寨沟属于自然保护区,因此对于景区是采取封闭管理方式的,将沟内辟为游览区,沟口成为接待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当地居民称之为“一沟两制”;再加上上述旅游业罩和旅游者罩等形成原因的共同影响,旅游者进入九寨沟沟口地区以后,一般也很少离开沟口地区,进入东西两个方向更远的腹地地区,只是在沟口地区作短暂停留以后进入沟内进行游览,然后同样从沟口地区离开。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从沟口地区往西到漳扎镇,往东到隆康的宾馆带,旅游区特征明显,而在漳扎继续往西的永竹、牙屯、上四寨以及隆康往东的丛牙、沙坝等地区,旅游区特征逐渐消失,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旅游目的地罩的边界暗示(boundary cues)。因此,根据这些特征判定,我们将东到隆康、西到漳扎的沟口地区以及沟内游览区确定为九寨沟旅游区的目的地罩(见图4)。

4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文的研究表明,九寨沟旅游区独特的特点为旅游罩现象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九寨沟旅游罩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九寨沟旅游区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远离主要客源市场,其景观和文化与旅游者居住地的景观和文化差异较大,这一方面能够对远程旅游者形成吸引,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旅游者的陌生感,形成自己的个人空间,导致旅游者罩的形成;同样由于九寨沟旅游区的特点,其发展散客旅游、自助旅游的难度较大,旅游者出游以旅行社组织为主,具有较为明显的大众旅游特征,旅行社的安排和旅游区自身散客接待设施的不够完善,使得旅游者难以有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条件,经常被限定在旅行社安排的设施、景点之中,形成旅游业罩;基于九寨沟旅游区的性质及其地缘结构的影响,九寨沟旅游区采取封闭管理的模式,自身一级旅游集散地的功能不够完善,旅游者来到九寨沟后,主要活动局限于沟口和沟内地区,旅游者活动区与非旅游者活动区差异显著,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罩。

很显然,在3种类型旅游罩的形成过程中,旅游区的性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九寨沟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旅游区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接待旅游者的特征,也决定了其旅游业的组织方式,与此同时也影响了其管理模式,构成了旅游罩的形成条件。如果旅游区是自然观光型的、原始的、偏离主要客源市场的,那么其吸引的旅游者往往具有与旅游区差异较大的景观和文化背景,导致旅游者罩的形成;如果一个旅游区因为交通、接待设施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其散客较少,旅游者主要依赖旅行社组织,那么就比较容易形成旅游业罩;如果一个旅游区采取封闭管理模式,依赖异地旅游集散地来组织,具有“飞地旅游”特征,那么就比较容易形成旅游目的地罩(见图6)。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达古冰山;户外休闲旅游;优势和劣势

户外休闲旅游是社会进步的产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大众观光旅游方式,更希望通过休闲的旅游方式,让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在悠闲的行程中,感受生命的价值,提升精神境界。所以,户外休闲旅游市场越来越火热。达古冰山位于黑水县芦花镇三达古村境内的达古雪山上,海拔3800-5100米,景区面积达119平方公里。景区内主要景观资源有冰川景观、森林溪谷景观。景区内藏寨聚落、红军文化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丰富多彩。

一、达古冰山走户外休闲旅游路线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原始风貌。景区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始的自然资源面貌和民俗风情,对都市的游客,具有吸引力。达古冰川所在地密布着原始森林、溪流湖泊、高山草甸。在幽深的峡谷里,一座座藏民居所掩映其中。这里的民俗民情还是保留着原始的古朴风格,一一体现在这里的藏民的日常生活中,游客进入景区后,可以从藏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体验到鲜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这唤醒了人们内心中最淳朴真实的一面,对都市的游客,极具吸引力。

(2)红色资源丰富。达古雪山是红军长征翻过的最后一座雪山,三达古是红军翻越雪山过草地的重要路线,这些都是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如今的户外旅游,早已不是传统的大众观光式旅游了,人们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更希望能增加参与感,体验到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蕴涵,达古冰川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果能够开发得当,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交通便捷。交通的便利与否会影响到每一个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旅游日常行程的安排。现代旅游业中,景区对交通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2.劣势分析

(1)主打资源不独有。当多个旅游景区在同一个大区域内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对景区的资源进行竞争性分析。达古冰山的冰山资源并不独有,在区域内存在相似性和可替代性。从资源等级上看,处于九寨黄龙的阴影之下,与九寨沟,四姑娘山,米亚罗来比资源具有相似性和可替代性。海螺沟四姑娘山等开发的早,知名度高,也形成了很大压力。达古冰山如果单就一个景点来说,都可以说是人间美景了,可它又不及九寨,海螺沟,四姑娘山那样的典型,精美和著名,它们就属于相同或相似的旅游资源。因此,如果盲目的打招牌,推资源,宣扬自己的冰山遗迹(目前景区的对外宣传就在犯类似的错误),就必然会造成相同或相似的旅游资源的重复开发。这样一来,景区既没有鲜明的特色,又失去了经济效益,游客们也无所适从,不愿轻易踏足。

(2)一日无法往返。达古冰山处于大九寨环线旅游线路内,虽然有利用九环线提升自身招牌的优势,但其处于九环线的环线旅游线路中,一日无法往返,还是给景区的打造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性。

这样的环线位置,决定了乘客无法在一日内往返,景区要求停留时间较长。这样专业的户外运动就无法开展,只能适合户外休闲旅游,时间限制不高,可以悠闲的消磨时间,享受闲暇时光。

(3)配套不完善。根据笔者实地考察,景区内目前有三个藏寨,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打造,当地居民虽然十分好客,但是藏寨内的条件非常有限卫生、采光、通风和道路都基本保持较为落后的状态,无法解决游客的吃住休息问题,酒店,餐饮楼也距离较远。

3.机遇分析

(1)旅游市场繁荣。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旅游理事会的专家们预测,未来的20年里,全世界旅游产业将会以4.3%的增速飞跃发展,2010年全球旅游人数已经达到10亿人次,到2020年,全球的旅游人数将会达到16亿人次。在中国,近几年旅游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九环线旅游线路已经基本形成,交通方式也不断完善,借着九寨黄龙的品牌号召力和阿坝州其他优势资源的互补,阿坝州的旅游产业也会不断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来。

(2)政策扶持。目前景区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符合国家开放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符合我省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方针。州县两级领导都对景区的开发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尤其黑水县更将景区的开发建设列为全县的首要任务。黑水县政府的旅游发展目标是希望把黑水县建造成大九寨环线上的重要景区,成为县内的重要支柱产业,希望达古冰山成为九环线上的国际旅游产品。繁荣发展的旅游环境和政府的鼎力支持,都给达古冰山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4.挑战分析

竞争激烈。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重要带动作用使得很多的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剧旅游行业的竞争。目前冰山的定位并不明确,什么都想搞,个性不突出,而游客需求却日益多元化,如果不好好打造,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而被淘汰。四川旅游资源丰富,竞争激烈。九寨沟的成功令周围其他景区政府羡慕不已,盲目效仿,近年来,各地专管部门纷纷找出专业的策划团队,为景区量身打造发展路线,希望可以成为下一个“九寨沟”,在这种情势下,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

二、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达古冰川应该走户外休闲旅游的路线。冰川可以作为宣传重点,但是不能作为唯一的主打资源,应该将冰川,森林,溪流等自然资源和该地区的民风民俗、红色文化等结合起来,达到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有机融合,让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到大自然的瑰丽风光,更能感受到其背后特有的文化属性,使游客身心得充分的放松,陶冶情操,在轻松、悠闲、舒适的行程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提升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J].安徽大学学报,2003-6:132-138

[2] 李克夫.中国施游景区的创新与发展 [J].2006-6

[3] 杨 霞.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J].科技和产业,2013-1(13-1):44-46.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遗产地;保护与开发;协同机理;协同功效;数字九寨

1 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凡被戴上“世界遗产”桂冠的项目即刻成为旅游者心中的“旅游胜地”,旅游活动急速升温。在旅游需求推动下,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理论上存在三种基本假设:一是重保护,以保护为目的,旅游发展服从于保护需要,以不破坏资源为底线;二是重开发,保护服务于开发需要,以开发促保护;三是努力平衡保护与开发矛盾,走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践中,三种假设何为上?第一、第二种假设虽然符合逻辑,可是在中国保护资金紧缺,旅游需求处于快速增长初期阶段,受经济利益驱动,往往难以守住保护的底线,现实中层层突破保护界线的案例屡见不鲜。第三种假设能否可行,理论与实践正在积极探索破解之路。

“数字九寨”(全称:“数字九寨综合示范工程”),是国家建设部、科技部2004年列入的首批两个景区数字化建设项目之一。2006年,建设部启动了18个“数字景区”的试点,其中1/3的景区是世界遗产地;而后,又将数字化景区建设的试点单位扩充到24个景区(包括九寨、黄山两个示范点)。基本形成以世界遗产地为主的部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体系。由于此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各景区以自主探索为主,在实践层面上,面对不少问题和困惑,迫切需要从首批实施项目中总结出可值得参考的实践范式。然而,对此学术界尚未引起足够关注,除党安荣等2005年提到过“数字九寨”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将有望成为一个新的典范外,与其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献十分欠缺,显然学术研究滞后于实践。

基于此,笔者于2005年起,对“数字九寨”进行多次实地调研,从中发现“数字九寨”对资源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具有了协同功效端倪。因此,本文从“保护与开发”视角,应用协同理论,实证“数字九寨”的协同发展原理及其协同效果,并提出强化其协同功效的保障措施。

2 协同理论与“数字九寨”的协同机理

2.1 协同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协同理论,即自组织系统理论,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Harmann Haken)在20世纪70年代系统提出。该理论揭示了自组织系统由“有序-无序-有序”的演进程式,指出自组织系统演化动力来自系统内部的两种相互作用:竞争和协同。由于系统诸要素或不同系统之间对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与反应不同,获取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质量存在着差异,也就必定存在和造成竞争,而竞争的存在和结果则可能造成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更大的差异、非均匀性和不平衡性,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其核心思想就是:远离平衡态的系统,在外界作用与干预下,系统内部不同要素发生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和谐整体。遗产地或风景名胜区,本身融合了自然、人文、时空等多组分,都具有旅游价值。如按照《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重要价值、人类罕见、现在无法替代的财富。这一概念表明遗产地资源的稀有性,因而承担了遗产保护、旅游展示、教育科研等功能。如果从风景名胜区角度解读:“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可见,无论是遗产地,还是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的宗旨。同时,其作为一个地域系统,正符合协同论所说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自组织的地域系统,本身具有协同发展的基础,在外界作用与干预下,可以使系统要素之间产生协同、共生、自成一体的效能,达成“协同―发展―持续”的内在统一,从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此意义上,协同理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2 “数字九寨”的协同原理

1982年九寨沟被批准为首批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作为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此其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2001―2005年,九寨沟游客量年均增长率就达到14.0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11.38%约3个百分点,超出四川平均增长率4.48%近10个百分点。由于发展初期,管理部门缺乏对遗产保护的明确认识,在应该保护什么或怎样保护方面严重缺位。在早期“沟内游,沟内住”的旅游方式下,很快显露出失控的旅游对自然遗产原貌的侵害威胁,使保护与开发两个子系统远离了平衡态。

如何让无序走向有序?2001年,九寨沟管理局在采取“沟内游、沟外住”接待方式的同时,针对游客量的迅速增加,在全国景区中率先考虑游客限量保护管理策略,而解决的思路最终落到电子商务上。无疑,“数字九寨”肇始于这个关键性的思路,以此为开端,在“有效保护和整合自然遗产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综合效益”的目标下,逐渐形成了景区数字化建设项目规划方案。虽然在规划设计思路中,没有明确提出协同发展的概念,但是,“数字九寨”产生背景和追求目标蕴意着协调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因而在实践中,具有了合理的协同机理内核。

“数字九寨”的协同动力原理,蕴含在其技术层面构建的“2312”运行结构模式中,即“2”个层面:应用系统层和基础平台层;“3”个方面:资源保护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12”个应用系统。具体表现出3种动力原理:

第一,协同效应原理。就是系统内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联合作用,产生出超越自身单独作用效果,形成统一有序的效果。如“数字九寨”管理系统中的智能监控子系统,是集森林防火、植被保护、沟内治安交通监控、景区游客监控、门禁监控、票务窗口监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景区联网监控系统。该系统依托安装在景区内主要景点、服务区、险要路段、停车场、售票中心、检票口和重点保护控制区域等的电子探头,将获得的图像通过光纤同步传输到智能监控中心的电视屏上,一目了然地反映出各景点的人流量、 车流量、安全秩序、环境承载情况等,既给管理者提供景区旅游活动与环境平衡态的信息;又向旅游者提供即时的景区旅游环境质量信息。一旦环境和旅游之间出现无序征兆,管理者即可调度、分配景区管理资源,做好园内游客的游程疏导,为平衡资源保护与旅游精细管理做出科学、合理决策。而且因其联通上层的资源保护、旅游运营管理、产业整合三个系统,成为联动“数字九寨”各级系统共同促进景区保护与开发达到有序的重要技术平台。

第二,伺服原理。就是当系统处于不稳定点时,系统的动力学结构通常由序参量决定,而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受到序参量的规定,可以自发形成新的有序结构。在协同论中,序参量是整个系统中矛盾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主宰着系统演化的进程,而且控制着系统演化的结果。序参量可以随情景而变。如在旅游高峰时期,游客容量就会成为景区在保护与开发管理上的序参量,对“数字九寨”管理系统起着支配或役使功能。即一旦网上订票和景区门禁票务售票达到设定的日游客限量值时,电子商务系统、门禁票务系统即会自行停止当日的订票和售票,自动顺延进入下一个旅游日,自发控制住景区的旅游容量。而此时,景区的旅游运营管理将围绕系统提供的游客量信息做出合理的匹配性安排。如全程启动景区监控系统,业务部门及时对游客集中的景点调度环保车载式流动厕所;餐厅则提前按日游客量在沟外做好食品粗加工准备,并对沟内二次加工产生的垃圾、污水事先安排好调度清运车辆和人员,保证及时清运出沟外集中处理。使景区尽可能不留下人为活动的“污迹”。即使在最大旅游容量下,局部环境偶尔出现承载的超负荷,系统都会立即反映出来,帮助管理者迅速采取有效手段,让局部区域系统的环境与旅游运营又进入新的有序状态。

第三,自组织原理。是指当外部输入一定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后,系统的不稳定必定存在,系统通过子系统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从无序走向新的有序结构。如在“数字九寨”管理系统中,保护与旅游运营管理虽然分属于资源保护数字化和运营管理智能化两个系统,但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联成了统一整体;而又通过电子商务系统,与外界无边界的业务链合作伙伴联成一个竞争、共生的合作网络关系。当景区保护与开发呈现矛盾时,因会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引发利益相关者自觉调整自身的利益需求,并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促使保护与开发形成更加稳固的新的有序系统。

3 “数字九寨”的协同功效

3.1 协同资源保护能力与旅游发展效率同步提升

2001年,九寨沟日最大旅游容量被测定为1.2万人。但伴随数字化的建设,其协同效应原理较大地提高了景区在主要景点监测、游客疏导、资源调度等方面的管理效率;配合贯穿景区人行栈道的兴建,景区无尘路面改造,以及景区拆除原接待建筑后扩大了植被面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2004年起,景区日最大旅游容量已提高到2.8万人。与此同时,因电子商务扩大了营销界域,随着旅游容量的提升,旅游收入大幅度提高。2001年,九寨沟旅游收入为0.92亿元,2005年则达到4.38亿元,年均增长率47.71%,是四川省平均增长率23.11%的一倍,是全国11.38%的4倍。在现阶段我国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旅游收入的现实下,“数字九寨”的这一协同功效价值的意义非同一般。

3.2 协同旅游运营绩效与生态质量稳步共进

保护与开发如果未置于一个完整系统加以考虑,往往是以生态质量的下降作为旅游运营业绩增长的代价。但是,走协同道路,效果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数字九寨”自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行游客限量管理后,其在协同旅游运营与生态环境效果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方面,实行旅行团100%网上订票管理,网上订票占总售票量80%左右。从游客分布看,九寨沟平时日接待量保持在几千人规模,只有黄金周,游客量引发的满意度和生态质量问题才对“数字九寨”的协同能力产生最大考验。但是,在旅游运营管理各系统、特别是智能监控区接待系统的帮助下,即使达到最大容量2.8万人时,通过合理分流、加强监控与管理适时调度,景区服务也同样可做到像平时的从容、有序和精细状况,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体验需求。如2002年以来,九寨沟景区已做到连续多年游客投诉率为0,电子商务网客户满意度也达到98%以上。

“数字九寨”推动运营绩效提高的同时,协同推进了生态保护管理质量的提升。在2006年九寨沟管理局委托四川大学、四川德丰公司共同完成的“‘数字九寨’综合集成评价”结果分析中,其生态环境维持和改善指标的综合绩效评价值由2002年的1.00上升为2005年的1.20。

3.3 协同旅游运营流程和资源保护管理流程趋于优化

当“数字九寨”作为技术创新项目,承担起推动管理变革,促成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时,业务流程即是整个系统趋向有序的序参量,其伺服原理在发挥作用中要求管理者创造条件,强化序参量朝着有利于推动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达到稳定有序的方向涨落跃进。

“数字九寨”的实施,改善了原有的旅游运营业务流程,使景区80%以上的客户受益于网络信息平台优化的核心业务流程,即:

旅游产品开发网上推介销售合同谈判与订立网上预订支付客户到达后的信息化管理(电子订单号取票、联网门禁系统)游客进入景区的监控与接待服务

同时,在遗产保护管理上,也建立起了精细动态的数字管理流程,即:

景区空间信息系统收集大气、水、森林、地质等资源信息数据自动分析自动传播建立资源数据库提供管理者保护管理决策

因业务流程的优化,景区管理系统的有序度和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如专家应用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对“数字九寨”管理效益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2002年管理熵值为-1.5449ME,2005年下降为-2.1324ME,降低了0.5875ME;管理效率增长幅度达到38.03%。

仅以电子商务系统为例,这是改变业务流程、提高保护管理综合效益最典型的子系统。自2002年投入运行以来,截至2006年4月,该系统已稳定实现无差错在线交易约13亿元。其全球性、便捷性特点,对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大销售量发挥了积极作用。2002―2005年,九寨沟市场占有扩大率是我国世界遗产地平均水平的3倍,游客数量增长率是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1.32倍。因其具有控制游客量和提供游客信息功能,景区日常保护与运营管理减少了盲目性,降低了管理成本。2005年,九寨沟主营(旅游)业务收益率超出同行业平均水平2.34倍。

3.4 协同旅游产业共赢机制和遗产保护持续机制互动链接

旅游产业关联性极强,旅游供应商、渠道商、服 务商在旅游开发中自组成旅游产业链的合作伙伴关系,任何一个合作者的涨落推力行为,都会对整个产业链各自利益产生联动影响。“数字九寨”的自组织原理,协助建立起了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为遗产地资源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支撑。从其运行效果看,基本上探索出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资源整合、专业分工、规模发展”的产业运营协同模式,作用的关键仍然是电子商务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在线预订旅游线路、酒店、航空机票、景区门票、景区餐厅、旅游保险以及提供行业信息服务等综合性业务;涉及对象从九寨沟景区扩展到四川及国内主要风景名胜区,通过网络平台提升了相关业务伙伴的运营效率,有机地实现了利益捆绑。如截至到2005年12月,九寨沟电子商务在线交易总额10.43亿元,其中,非九寨沟景区的交易量超过了774万元。通过该网站,都江堰、四姑娘山等景区的网上门票销售量占各景区门票销售总量的40%左右;每天有近2000家旅行社通过九寨沟网络购买各景区的门票及其他产品。随着旅游资源和销售渠道整合范围的逐步扩大,产业协同优势逐渐明显,有利于协同推动建立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

4 强化景区数字化协同功效的保障措施

“数字九寨”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一个与资源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项目。迄今为止,“数字九寨”是我国应用信息技术在景区保护管理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上,相对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系统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性建设,对世界遗产地、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具有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但从目前实际运行中呈现出的一些问题来看,要借助数字化持续发挥和不断提升有效的协同功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为数字化建设提供基本保障:

4.1 确保人力资源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匹配

数字景区建设需要与之匹配的人力资源支撑,需要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旅游专业知识;既懂旅游开发管理,又懂保护研究的复合型人才。从九寨沟管理局2005年人员的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以上仅占20%;只有1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据调查,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有近1/3的人员不熟悉电脑的使用,缺乏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和知识。鉴于我国世界遗产地、部级风景名胜区大多远离中心城市,在技术创新人才的获取上会受到地域限制,应从管理上高度重视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从人本化管理角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者素养的提升,开展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管理,设计合理的薪酬及福利政策,提供良好的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改进工作生活条件,以吸引和留住技术管理型创新人才。同时,可与高校合作,开展定制培养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旅游管理人才,确保技术创新发挥长效效应。

4.2 注重加强科学管理,促进信息化设施平台的深层次应用开发

科技创新不等同于科学管理,它只表明具备了现代科学管理的技术方式。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活动是一个交替、循环提升的过程。即技术进步总是向管理提出变革要求,管理通常以组织变革方式保证技术创新顺利实施,巩固创新成果。在市场竞争下技术进步永无止境,管理创新也就不会停止。“数字九寨”推动管理创新中,在信息系统支持决策方面,特别是在知识库提供、商业智能等高端应用开发上还欠深度,整个系统的应用效率尚显不足。因此,充分利用技术工具实现科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从中发掘出我们尚未发现的新功效,提升其协同景区各要素系统同步和谐发展、稳固系统的有序,是有效发挥数字化技术协同功效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重视科研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地加强技术设施平台的深层次应用开发研究,力争变技术资源为技术资本,变技术平台为精细化科学管理绩效;以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的完善,以科学管理推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3 建立遗产地公平有效的投入管理机制

世界遗产是全世界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共同拥有的财富,遗产地管理者不是世界遗产的“业主”,只是“管家”。遗产景区科技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它不只是遗产地管理部门自身的发展问题。如果将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管理局限于遗产管理部门,则忧患难免。如“数字九寨”二期工程的建设正在进行,需要大量资金支持,隶属于阿坝自治州政府的九寨沟管理局多方努力筹措,缺口仍然较大。这种将数字化建设需要的资金、将保护遗产的责任压给地方,由遗产地管理部门独自承担的现象,完全有悖于《世界遗产公约》规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保护与旅游发生冲突时,管理者常常会把解决矛盾的砝码偏向旅游一隅的真实原因。所以,必须建立起公平有效的投入管理机制。首先在组织建制上,建议设立国家遗产管理部(或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整体保护管理,省、市、区及以下地方政府设立相应管理机构,改变目前“小地方、大责任”的地域归口管理局限,以及各级部门多头管理的“管而不实”失位、缺位局面。其次,要加强保护立法。建议采取国外经验,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法》,改变目前《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在保护投入等基本条款上的缺失以及政出多门、管理效果差的现状。在法律中应明确保护的内涵和内容,保护投入的责任分担问题。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各个利益群体投入为主体、社会团体和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保护资金投入体系。让遗产地管理者腾出更多精力投放到推动技术创新、以促进保护与旅游持续协同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中。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为了研究泉州市政规划建设为何体现地域特色,探索宗教文化与旅游如何密切结合,近日,泉州市政协组织了民族宗教界委员前往四川、贵州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委员们普遍反映启示良多,收益甚大。 七个启示 启示一:树立大区域、大旅游观念。考察组一行所经川黔各市县都审时度势地提出依托大九寨、大峨眉,突出宗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大旅游、大开发的市政建设与宗教文化旅游的理念,而且这个思路并不是单纯在交通格局上的融通与构建,更是立足巴蜀文化的区域实际,沿河沿江文化的流域实际,夜郎文化的地域实际,在保持独特性、唯一性的前提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更为广泛的交流与融通。 启示二: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是根本。所经两省各市县在市政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都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的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市镇建设、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把打造特色城镇、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业列入政府的重要任务,都实施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并下大力气狠抓策划、协调、促销、督办,使这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走在西北、西南地区,甚至东部乃至全国的前列。 启示三:“特色”是市镇建设的灵魂。在所考察的这些城市中,有的城市立足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市这一定位,突出民族特色;有的城市立足首曲黄河的地域、民俗、人文特色,将建筑风格定位为安多藏区草原新城建筑的风格;有的城市则依托“黄河第一曲”的流域文化,立足大九寨、凸显藏文化、发展大旅游这一定位,将民族特色融入城镇建设的设计定位和建筑风貌中,并与宗教文化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还有的城市依托古城,将民族文化与唐风遗韵结合起来,将恢复性建设与实用性建设结合起来。 启示四: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在众多景区景点中,特别是九寨沟、黄龙、黄果树瀑布等成功的景区景点更是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将文化的主旨融入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方面面,把环境保护渗透到旅游业发展的始终,注重旅游食宿行游娱购各环节的国际化运营,突出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突出了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梯循推进。如遵义市、松潘县等在全力提升遵义、黄龙风景名胜区独特性的同时,以悠久的历史积淀为基础,以红色旅游为契机,大力推进长征文化、唐城古韵、民俗风情、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的挖掘、整理与保护。九寨沟则跳出以往以景为主的旅游开发理念,更加重视藏羌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包装组合,提出文化九寨、情景结合的开发理念,形成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和民族风情之大旅游资源相融一体的整体格局。 启示五:科学的规划是前提。这些城市在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方面均以打造大区域性民族旅游圈为主题,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把高水平、高立意的规划和策划作为实现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经营的前提,并已编制了出色的详规,形成了集特色城镇、民族旅游为一体的规划体系,有效避免了风貌雷同、重复建设和各自为阵的小打小闹,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启示六: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是促进市政建设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把好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关,积极向上争取旅游项目和制订政策,努力营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从政策措施上鼓励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企业运作主要表现在,将旅游资源交给旅游公司、旅行社等企业实行资本化运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群众参与主要表现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广泛吸纳民间投资和招商引资,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川黔特色旅游建设的启示心,既保障了居民利益,又引导居民实现了致富,率先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世界性难题。 启示七:强大的宣传是重要手段。特别是九寨沟景区,初步建起了多维立体的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旅游营销平台,并通过九寨天堂的会展营销、景区的影视营销、地区的节庆营销等,狠抓品牌的优化升级,不断加强营销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与各大媒体、旅游社、宾馆饭店、车站机场合作联合营销,创新旅游产品,不断平衡游客季节分布、改善游客结构、拓展国际市场,使九寨沟的品牌形象日渐突出。 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考察组借鉴川黔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对泉州目前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泉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若干对策建议。 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旅游活动。宗教旅游可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还能维系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与家乡的感情,加强本地区与港澳台乃至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还能促进外商的投资。 要整合资源并开辟宗教专项旅游线路。要在做好宗教名胜古迹朝圣、历史文物保护的同时,挖掘文化内涵,开发产品,延生产业链。 充分发挥本地群众、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积极性,广泛筹措资金,完善配套设施。可考虑建立一个完整的宗教历史文化博物馆,采用声光电的手段向游客介绍相关的历史背景、文脉、起源、传播影响等内容,提高知识性和趣味性,延长游客在泉州的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加大境外客源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的宣传力度。目前,泉州境外客源市场主要在于东南亚华侨、港澳台地区和广大穆斯林国家,其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和西北地区的回族教徒。为此,应该加大泉州作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宣传力度,并通过积极筹办招商会、商品展销会、科技交流会、文化艺术交流会等大中型会议,通过兴办各种类型的旅游节、观光节、宗教朝圣节、海丝文化节等活动扩大国内外客源,拓展商务旅游。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宗教文化交流。应抓住闽台神缘这个契机,促进本地区天后宫和莆田妈祖文化的宗教交流;加强晋江安海龙山寺与台湾众多龙山寺的交流。迄今为止,台湾岛上有440多座龙山寺,其寺庙景观保持着福建龙山寺的特色,是闽台同胞同根共源的实证。晋江安海的龙山寺早已成为海内外特别是台湾信徒朝拜的圣地,必须借此加强与台湾的联系,促进闽台宗教旅游文化的进一步交流。#p#分页标题#e# 提高导游业务水平和产业管理水平。导游在讲解时可让游客理解众多神灵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惩恶扬善、仁义守信等传统美德的象征,信奉神灵是中华民族人民良好心愿的体现,具有提高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作用。此外,还应注重提高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旅游行业管理,避免旅游企业之间的低价格战,确保良好的旅游市场经营秩序。

九寨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126-6

羌族聚居区的人民生民财产和经济文化发展基础在“5·12”特大地震中受到巨大破坏,羌族地区的灾后重建及后续发展受到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高度关心。由于羌族聚居区位于地震断裂带上,境内地貌环境主要为高山峡谷,不宜发展工业,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区位优良,发展文化旅游成为灾后重建推进羌区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因而羌区的灾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较多地考虑了未来发展旅游业的需要,羌区各县党委、政府也将发展文化旅游作为推进产业重建、新农村建设和羌族文化保护的综合性重要工作。

汶川县域北部地区是大禹故里、羌族主要聚居区暨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在羌族地区具有代表性。探索如何整合与利用好汶川北部的大禹文化、羌族文化等历史与民族文化资源,并与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结合,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汶川北部羌族地区的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既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重要任务,也对探索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本文特以汶川北部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对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进行探讨。

一、汶川北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条件

汶川北部地区当川西北岷江上游与成都平原之间的出入门户,位于本区域中心的汶川县城威州镇既是本区域的中心枢纽地,也是岷江上游的重要交通枢纽,国道213线与317线公路在这里分合北上甘肃、西进及青海或南下成都,已开工建设的成兰高速、规划建设的川青、川藏高速亦经汶川威州镇分路北上或西进,2012年都汶高速全线通车后由成都至本区域仅需1—1.5小时,交通进入性良好。本区域位于成都至九寨沟国际旅游热线上,虽然在成兰铁路建成后将有大量游人采用乘坐火车方式由成都至九寨沟而不再途径本区域,但川藏、川青高速公路贯通后又将有大量至青海、旅游的自驾车游人途径本区域,由成都经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大熊猫保护区至世界遗产地黄龙、九寨沟和我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若尔盖湿地的公路交通世界遗产旅游线路仍然途径本区域,因而本区域在旅游区位上具有良好条件。尤其是距成都仅1~1.5小时车程,使得本区域具有了融入成都旅游圈的良好旅游区位条件。

“5.12”特大地震使汶川北部区域的城乡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但经过灾后重建,交通、水电、通信、城乡住房、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旅游接待以及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较之震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区,羌族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羌族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按照国务院灾后重建加快灾区旅游业发展的统一部署,汶川北部区域的灾后重建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民生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发展的重点,在有关各方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对口援建的广东省援建人员与汶川县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灾后重建工作的有关人员共同努力,旅游业发展的交通、水电、通信、城镇宾馆酒店和乡村民居食宿接待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西部民族地区支柱产业予以扶持,四川省委、省政府也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省内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为该区域未来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尤其是汶川近邻的具有浓郁旅游休闲传统的成都城市群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为该区域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经过灾后重建,该区域的居民在观念意识上对发展旅游业取得了共识,居民们参与旅游业的积极性和顾全发展大局的意识大大提高,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由成都经都江堰·青城山至九寨沟的岷江上游沿线地区,是一条我国世界级旅游资源高度富集的国际旅游热线,沿线串联了3个世界自然遗产、1个世界文化遗产及1个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遗产,有1个近在咫尺的中国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录遗产,但是从都江堰·青城山至黄龙、九寨途中缺乏有影响的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市场需要丰富该条旅游线途中文化旅游景区景点产品。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城市群规模的快速发展,成都城市群休闲度假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成都周边休闲度假旅游地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尤其成都多阴少晴的气候特点使得成都市场非常需要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休闲度假地。汶川北部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距成都市区最近的高原干热河谷气候地区,日照充足、夏季凉爽、干燥少雨、空气清新,森林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适应市场需要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度假奠定了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

可以看出,汶川北部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有良好条件。为此,汶川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3215”工程建设,即结合灾后重建工作,依托汶川县域北部的萝卜寨、布瓦村、羌锋村三个羌寨和威州镇、绵虒镇二个城镇及龙溪羌人谷,创建4A级旅游区并力争在未来建成5A级旅游区。

二、汶川北部地区旅游发展思路

根据国家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及汶川北部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进行资源分类,该区域旅游资源包括8个主类25个亚类65个基本类型,堪称旅游资源富集区。由于该区域的绵厩镇石纽山为大禹故里,区内为羌族聚居核心区暨羌族古老的释比文化的代表性遗存地,加上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宜人的气候、丰富的物产、良好的旅游区位、灾后重建奠定的旅游业发展基础等条件,使该区域具备了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为此,汶川县决定以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为核心,将汶川北部区域建成“羌禹文化旅游区”。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终定名为“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

该旅游区的建设,虽具有自身优势,但也面临着极大挑战。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汶川周边地区的多数市县皆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抓手,该区域的优势旅游资源大禹文化、羌族文化、自然生态及地震遗址等旅游资源皆面临着与周边地区的同质化竞争。同时,该区域周边已有大量自然风景区和羌寨、古城等成熟景区,在规模、资源丰度和景观美誉度、市场影响等方面皆各具优势,将对该区域的旅游市场空间造成挤压。当2015年成兰铁路开通后,成都至茂县仅需1小时,到九寨沟仅需2小时,预计通车后成都至九寨沟总客流的60%以上将从成都乘坐火车到九寨沟,茂县将取代汶川作为九环线重要节点和西羌门户的地位,使汶川的传统区位优势被削弱。旅游资源同质化、市场空间受挤压、区位优势将被削弱,面对同一客源市场,如何发挥自身特点、加快培育旅游市场,使该区域的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对于汶川北部地区未来旅游业发展成败至关重要。

由于汶川北部地区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建设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和农房重建,有关城镇乡村恢复重建规划设计对地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研究不够深入,如何在适应已经形成的灾后重建基础设施框架基础上,结合旅游资源条件、相关产业发展与羌族文化保护等实际情况,搞好旅游发展,成为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在汶川北部地区,旅游业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传承文化等多重任务。由于各城镇、村寨的发展条件有别,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原则,依托区域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立足旅游区各景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居生产生活条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实际,围绕恢复居民正常生产生活与促进旅游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目标,抓好旅游发展工作。

一是挖掘禹羌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是该旅游区的核心旅游资源,深入挖掘汶川县禹羌文化旅游资源,发挥禹羌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丰富区域旅游产品及其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形象,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整合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支撑。该旅游区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并存,通过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促进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在开发利用上的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及发展旅游的实际需要和可行性,合理规划三村二镇一谷旅游景区,构建旅游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支撑点。

三是结合灾后重建,促进旅游发展与羌族文化保护、产业结构优化。灾后重建为汶川北部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应充分利用灾后重建契机,结合“十二五”规划解决好灾区群众产业重建问题,将发展文化旅游同灾后农房重建、新农村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利用恢复重建的代表性城镇和羌寨发展旅游业。将旅游城镇和村寨风貌建设、文化旅游活动开展与保护和发展羌族文化有机结合,建设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注重搞好社区参与,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积极推动“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发挥旅游业对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联动发展作用,推进旅游业与山地特色农业种养殖的联动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四是立足发展共同点,协调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灾后农房重建立足于在解决安居的前提下考虑配套建设发展旅游业的相关功能,羌族文化保护立足于现有原生态文化的保护、传承以促进长远的文化发展,旅游发展既考虑近期产业发展又要考虑长远可持续发展,三者在考虑近期发展(保护)和长远发展(保护)方面具有共同点。立足三者的共同点,将发展旅游业的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需要有机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思路,考虑到该区域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皆与羌族文化紧密联系,而大禹文化既是该区域历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亮点,又是该区域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禹故里”是该区域最具品牌知名度和传播力的文化资源,经过反复讨论,最后确定以“大禹文化”作为核心文化整合汶川北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建设“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

三、对大禹文化旅游区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发展定位

基于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山地自然生态系统方面,适宜发展以祭拜大禹、原生态羌族文化观光体验、山地生态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产品,我们将该旅游区的发展主题定位为“禹羌文化体验与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基于旅游区为大禹故里并有大禹出生地暨大禹治水会盟誓师地石纽山、大禹娶妻地涂禹山、禹帝祭坛等景点,是古羌家园、昆仑仙境且拥有秀美的山地自然生态景区,我们将该旅游区的旅游形象定位为“大禹故里,古羌仙境”。

根据该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和区位条件分析,该旅游区的旅游市场将以成渝城市群为主,兼有少量国内沿海地区和其他地区游人以及海外游人,将该旅游区的市场定位确定为“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立足成渝,面向沿海市场”,重点针对中高端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市场。

(二)发展目标

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注重保护核心资源本底质量和生态环境,深度挖掘大禹文化、羌族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着力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将该旅游区建成文化底蕴深厚、文化生态完好、自然生态良好、主题特色鲜明、功能设施完善的集文化体验和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区,努力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全方位完善和提升旅游区各景区,使旅游区的软硬件打造与国际接轨,实现产品特色化、服务精细化和管理系统化,成为在全国拥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旅游景区,推动区域旅游产业综合要素协调发展,争取建成国家AAAAA级旅游区。

以发展旅游产业为切入点,推动旅游区旅游相关产业链的形成,达到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灾区群众就业岗位、提高农业附加值和户均收入,推动受灾群众扩大再生产、促进当地社区和谐稳定以及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促进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城乡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加强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增强全民对羌族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有效保护和改善旅游区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

(三)发展战略

特色化是旅游区发展的立足根本,通过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构建旅游区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旅游区避免与周边其他羌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同质竞争,实现并存联动、互补共赢。差异化是旅游区内部走协调发展道路的根本途径,通过差异化发展避免旅游区内部的产品同质竞争,实现互补共赢。

主题化是旅游区走特色旅游发展道路的中心路径,通过主题化发展突出特色并为旅游区提品开发的活力源泉,包括发展大禹文化、羌族文化、古蜀文化、冉駹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等等。立体化是旅游区走因地制宜发展旅游道路的关键路径,通过立体化发展提高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其经济效益,包括旅游资源的横向综合利用、空间布局和景观营造的立体开发、产品形态和功能的多样化等。

一体化是旅游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品牌化是建设羌族文化和自然生态观光体验暨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必经之路。一体化包括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旅游产品体系一体化、品牌营销与推广一体化、管理体制一体化等方面。品牌化的核心是形象设计和整体品牌推广和营销。

以“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为指导思想,大力推进一三产业的互动,努力促进农业、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营造规模化农业大地景观,加强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休闲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业附加价值,提高旅游业对相关产业和就业市场的带动作用。

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是建设观光体验暨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支撑条件,通过公路、游步道、栈道等多种交通方式组合,实现旅游区在便捷、安全前提下的“悠游”理想模式。

通过发展旅游经营合作组织,实现规模经营,创新灾区群众产业重建及统筹发展机制,推进旅游区特色产业的建设。同时加强对景区农民生产技术的培训,加大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对重点景区的倾斜力度,多渠道支持旅游区产业化发展资金。

政府作为推动力提供政策和救助资源,市场作为主导力提供资本和技术资源,农民提供生产力和创造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合力。通过政策支持及灾民安置、招商引资、产业规划、经营项目等方式构建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平衡好政府、企业、农户等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解决好灾区农民未来就业及经济收益问题。

旅游区建设,项目产品是支撑。发展战略必须落实到项目产品规划中,具体指导旅游区的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即通过项目产品落地,才有实际意义。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必须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景区系统,以旅游区统揽全局,以景区景点支撑旅游区,各景区之间通过互动互补形成相互支撑,才能使本旅游区形成合力与活力,在市场中确立影响力并获得持续发展。

根据大禹文化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状况,按照前述发展战略,我们将该旅游区组合为三大景区组团产品,即威州羌族文化生态体验暨山地休闲旅游景区(简称“威州景区”,包括威州镇、布瓦村、萝卜寨、七盘沟、雁门沟等)、绵虒大禹故里观光体验暨山地休闲旅游景区(简称“大禹故里景区”,包括绵魇古城、石纽山、禹帝祭坛、羌锋村、高店村、三官庙村、涂禹山村、小雪隆包、马埝坪沟、板子沟一福烟沟等)、龙溪羌人谷释比文化观光体验暨山地休闲旅游景区(简称“羌人谷景区”,包括龙溪峡谷河谷地带及两侧高半山羌寨、阿尔沟等)三大景区组团,以威州镇(含纳入威州镇城镇规划区的七盘沟村、雁门乡治地过街楼村)、绵虒镇(含城镇区北侧的三官庙村)二个旅游城镇及石纽山(含石纽山及山下的禹帝祭坛景点)和萝卜寨村、布瓦村、阿尔村、羌锋村、高店村五个重点旅游村为支撑(即二镇一山五村寨,简称“3215”),通过构建“一轴四环一线”旅游交通线(岷江河谷观光休闲旅游轴线、威州镇七盘沟雁门沟观光休闲旅游环线、威州镇布瓦山克枯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环线、龙溪羌人谷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环线、绵虒古城马埝坪沟小雪隆包福烟沟板子沟观光休闲旅游环线、威州镇索桥寨萝卜寨观光体验休闲旅游线),将各景区串联成一个整体,发挥旅游中心城镇威州镇和旅游副中心城镇绵虒镇的旅游辐射带动功能带动整个旅游区发展。按照“强化主题、文化引领、城镇先行、村寨跟进、自然后续”的原则,分步实施旅游区开发建设。

汶川北部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建设实践证明,上述汶川北部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是正确的,在指导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上述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路和战略,对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发展文化旅游乃至对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海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质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