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7-0085-04

一、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问题

辽宁省是我国低碳经济试点省区。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地方申报的情况,将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八市列入国家低碳试点范围。辽宁省在成为试点地区后,先后采取了编制低碳发展规划、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促进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以及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辽宁省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不论从辽宁省人均碳排放指标看,还是从碳生产率水平和其他方面看,辽宁省都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

人均碳排放量是用来反映碳排放水平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人口总量。碳生产率是衡量低碳技术水平的指标,碳生产率=GDP/碳排放总量。刘宏、孙倩和王海采用以上两个指标比较了辽宁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发现辽宁省人均碳排放量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碳生产率则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辽宁省在生产和生活上过于依赖碳高排放的能源消耗,而且低碳技术水平比较落后[1]。

以上说明,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部分省市相比,在单位产值耗费的能源数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等方面都比较高,因而碳排放量较高。这也说明辽宁省低碳经济的技术水平还不高,需要加强研发,增加投入。

二、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继续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是辽宁省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在《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时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的目标,具体包括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碳绿色的生产消费模式初步确立等方面。根据这个要求,笔者认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

1. 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通过节能,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地球环境的污染。节能,就是要在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前提下,获得与原来同样的产出;或者是以同样的能源消耗取得比原来更多的经济产出。换言之,就是要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要有相应的技术。减排,就是减少污染物排放,包括废弃物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采取降低能源消耗的技术,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阶梯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仍是辽宁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资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形式。由于它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效果十分明显。这也与低碳经济的目标一致。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也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辽宁省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比较早、效果突出的地区。早在2002年,辽宁省就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创建了“3+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2005年,经国务院同意,被国家发改委等六大部门确定为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省。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循环经济从试点转向全面推进阶段。但是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仍然是紧迫任务。

2. 重点发展新兴低碳产业。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是辽宁省实现低碳发展的产业基础。辽宁省是一个重化工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大省。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下,辽宁省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由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向以新兴低碳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降低石化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表明,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的新型经济。这是继信息经济之后又一次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与变革。适应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我们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为此,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布局。这是我国破解资源约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决定》确定了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发展的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节能环保、新一点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就是知识技术密集、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可以称之为新兴低碳产业。响应中央的号召,2010年2月辽宁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明确把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定位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任务,并把先进设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9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循环展示设计;实现途径

面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突出的矛盾,“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未来五年,中国将迈入低碳经济新纪元。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源消耗、低污染的生产方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实现低碳目标的主要途径,而可循环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低碳经济。设计改变生产方式,改变市场的发展趋向。可循环设计起源于低碳经济的需要,反过来可循环设计又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可循环设计,指的是实现广义再循环和利用的方法,即在产品设计初期,充分考虑其零部件及材料的循环利用价值、循环利用可能性、循环利用处理方法等与循环再利用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实现零部件及材料的最大化利用,并且能耗、污染和碳排放皆为最小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1]。可循环设计作为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针对企业生产制造模式及产品的再利用提供低碳化的解决方案,如降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提升产品零部件的重复利用率、简化拆卸回收流程等。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特定阶段,已提出的与可循环设计相关的理论方法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绿色设计制造技术、基于产品零部件的拆卸回收、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清洁生产和维护性、维修性设计等[2]。

1倡导可循环展示设计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会展业是当今的朝阳产业。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会展业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展示设计应尽量的低碳化,在其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中,应以“3R”(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为原则,除了能满足时效性、流动性以及审美性等功能之外,还应进一步提高低碳性能和符合循环再利用的环保标准。在此目标下,可循环展示设计的提出就显得合情合理了。首先,可循环展示设计是展示设计理念自我完善的必然选择。从1851年首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到现今如火如荼的各色展会,展示设计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先后经历了纯建筑形式的模仿、理性的功能主义与开放式的后现代主义三个阶段,其设计理念一直在变化着,并不断地自我完善。但无论以往的展示设计理念如何演变,都始终没有把低碳环保和循环利用的思想纳入其中,因而造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不利影响。

(1)产生大量难以回收的废弃物。一方面,由于缺乏循环再利用的意识,以往的展示设计多采用胶粘、枪钉及接焊等难以拆卸的结构,选用的材料也不易降解回收,从而使展览废弃物越积越多。另一方面,一般的展会3~5天就结束,因展览周期较短,参展方往往不愿意在循环再利用上投入成本,这样导致大部分的展示设计都是一次性的,不易于回收再用,即使可以回收,也因为成本过高而难以实行。目前,会展业被认为是一项污染产业,一个展览会的结束就是一个大垃圾场的诞生[3]。据统计,近几届广交会产生的展览垃圾量均超过4万吨[4]。面对这排山倒海般的展览垃圾,当前主要通过填埋和焚烧进行处理。但这都是末端治污的处理方法,不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还严重地浪费城市资源。如果要从根源上杜绝展览垃圾,就只有走可循环展示设计的道路。

(2)消耗大量的木材资源。有数据指出,展会中约80%为一次性设计,这些设计超过90%为木质结构[5]。其中,上海举办的大型展会每场次消耗木材达到数百吨左右[6]。撤展后,废弃的木材因为涂有涂料或满布铁钉而难以回收,只能通过低层次的焚烧销毁,导致温室气体甚至有毒有害气体的大量排放。而木材资源的过度消耗,也造成森林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为了节约木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只有走可循环展示设计的道路。其次,可循环展示设计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由高碳转向低碳,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特征。低碳经济要求中国的经济体制改变落后、低效的传统模式,转为节能、高效的生产方式。然而,传统的会展业仍旧是以从资源(原材料)—产品(展示设计物)—污染物(展览垃圾)的单向流动的粗放型线性经济模式在发展,会展业被认为是污染产业的主要原因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模式。未来,会展业仍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只有改变现行展示设计的生产方式,并进行低碳、可循环的产业技术革新,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国低碳经济实践和发展。

最后,可循环展示设计是实现绿色会展的必然要求。会展业作为地区经济中的盈利杠杆,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消费能够产生催化作用,通常拉动经济效益为会展活动的9~10倍,其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5到1:10[7]。会展业曾被认为是“绿色产业”“无烟产业”。但随着各地政府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一次性展示设计不低碳、不环保、不可循环,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会展业的污染性,“绿色会展业”不再绿色。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建立串联整个会展产业体系的低碳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并形成有效的可循环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保障机制,才能使地方政府、办展方、参展方、展览设计方与施工方等所有的合作方获得多方共赢,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会展。

2可循环展示设计的实现途径

归纳起来,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可循环展示设计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1构建低碳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

低碳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是一种旨在通过运用可循环设计方法,实现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环保型展示设计模式。按其宏观—中观—微观的递进层次关系,可以从“产业层面—展览层面—设计层面”进行系统的开发与构建。

2.1.1产业层面展示设计

在产业层面的低碳化和可循环化,是以发展低碳经济和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将会展产业体系中的设计业、管理业、制造业与物流业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和高效的闭环系统,并运用设计手段使展示设计在原材料获取、生产、贮运、使用以及回收利用等各环节都符合到生态环境的要求,最终实现会展产业由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因此,在产业层面建立展示设计的低碳可循环系统,主要包括材料选择低碳化、生产环节低碳化、物流体系低碳化、使用过程低碳化和回收阶段低碳化五个方面。

(1)材料选择低碳化。从材料选择方面实现低碳可循环展览有两个主要途径,即低影响材料的选择和材料使用的减少。低影响材料的选择目标指向适用于展示设计生产方式的,且对环境最友好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清洁材料、可更新的材料、低能耗的材料及易回收可循环的材料。材料使用的减少则着重于材料的“减量化”,通过前期严谨细致的规划与设计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展览原材料的种类和使用量。因此,在材料选择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尽量选用易回收、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设计易拆卸的结构,避免木材等材料的一次性使用;选用废弃后能自然分解并为自然界吸收的材料;材料使用单纯化,尽量减少同一展台同时使用多种材料;尽量不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包括多氯联苯、甲醛和含醛树脂(黏合剂)等。

(2)生产环节低碳化。着重于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产过程的精益管理。通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开发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能够大大节约材料的使用。而另一方面,在会展生产企业中实施和推广精益管理可以减少浪费,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效率,优化生产流程,简化生产步骤,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

(3)物流体系低碳化。包含低碳包装和低碳储运两个方面。低碳包装,一方面强调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单一化、合理化以及与展示设计之间的对等化;另一方面,在满足包装结构对展台和展具的保护、方便等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包装体积、精简结构、减轻重量;再者,开发包装使用后的功能,使包装的基本功能完成后,还可另做它用,避免包装的随意丢弃,减少废弃物的处理环节,以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而低碳储运的核心内容则是通过展台和展具的设计,减少其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体积,以节省空间,如展具构件尽量多采用可折叠、可堆叠或易契合的结构设计。

(4)使用过程低碳化。主要体现在展览的搭建阶段,即通过严谨有效的科学管理,使展示设计的拆、装环节消耗能量最少、能量损失最小。而对于标准化的展示设计,还牵涉到如何长时间地满足人们的使用,即长寿命设计。长寿命设计,一方面通过分析标准化展具及其零部件失效的原因,改进其设计,从而提高展具的质量、可靠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利用开放性设计、可维修性设计、可重构性设计、可扩展性设计和技术预测等设计理论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展具的过时、报废处理和利用展具的数量[8]。

(5)回收阶段低碳化。可循环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如何低碳地回收处理废弃的展台和展具。展示设计的初期不仅要考虑展台展具在制造、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问题,还应规划和设计合理的展台展具回收程序。合理的回收程序大概可以分为下面五个阶段:回收、展台展具的分类、零部件拆卸、零部件分类及专业化处理。然而,回收阶段的设计不仅仅包括展台展具及其零部件的回收,更应从设计的角度考虑废弃物的再利用,考虑如何通过设计给展台展具或其零部件带来第二次生命,赋予其新的存在形式和使用价值,从而实现资源在展示设计中的循环利用。如将展台展具的结构模块化处理,简化结构,降低衔接的难度,使展台展具的拆解与重组简单化。拆解与重组的简化和优化涵盖以下几个策略:使用的零部件和紧固件越少,拆卸的工作量就越少;使用日常通用工具就可以拆卸的紧固件,如螺栓、螺柱、螺钉和螺母等,将有助于简化和加速拆卸;避免使用胶粘,对需要反复拆装的零部件尽量采用螺栓连接;对于木结构尽可能减少钉结,多使用可以徒手装配或拆卸的榫、楔、锁等连接方式;加入简单的安装与拆解说明将帮助使用者提高拆卸与回收的效率。

2.1.2展览层面展示设计

在展览层面的低碳化和可循环化,包含单个展览主体独享(图1)和多个展览主体共享(图2)两种主要情况[9]。通过此层面的系统建立,可使得参与展览流程的各合作方更清晰地了解到可循环展示设计的全生命周期,以期指导相关的运营和操作。如参展方如何评估、选择低碳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选择主体独享还是主体共享);如何确定可循环展示设计的循环使用次数;如何对展示设计的个性化需求与低碳再循环之间的平衡有更准确的认识;如何确定展览规模、地点和面积大小;如何编制展示项目的设计任务书等。展览设计方如何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编撰展示设计脚本;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控制和优化展示设计方案;如何延长可循环展示设计的生命周期;如何积累和总结经验,提升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等。展览施工方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如何正确地使用低碳材料;如何通过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物流体系、新的搭建工艺、新的回收手段来提供更系统、更可靠的可循环展示设计服务模式等。

2.1.3设计层面

从设计层面实现展示设计的低碳化和可循环化的途径有许多,但主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1)非物质设计。进入后工业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呈现非物质的趋势。非物质社会倡导的是资源的共享,其消费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设计本身。非物质化的展示设计以信息和服务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而对展示设计的物质化形式进行简化,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求,实现展示设计的循环利用,如声光电展示设计、多媒体互动展示设计、体验式展览营销设计等。这些设计的设计对象从物的设计转向非物的设计,设计内容从产品的设计转向服务的设计,设计使用者从占有产品转向共享服务[10]。

(2)简约设计。简约化的展示设计提倡“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通过材料使用的减少、装饰的减少以及结构的简化等设计手段来降低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和资源消耗。简约化的展示设计也是一种精良设计,设计师对展览各要素进行反复推敲,各方面的规划组合恰到好处,设计与制作精良。精良的展示设计使观众沉浸在舒适、亲和的展览环境当中,既提升参展商的品牌形象又促进观众的参观欲望,无形中避免了展览形式因低效而淘汰,延长了展具的生命周期,实现了展示设计低碳化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3)标准化设计。标准化的展示形式可以反复拆装,重复利用,便于运输携带,维修维护,租用成本低廉,使用与回收环节几乎不造成材料的浪费,无污染、低能耗、低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但是这种标准化的展示形式,在空间形态的创造上由于其标准尺度的局限性,往往只能形成有限几种变化的几何空间,正如国际主义的设计风格一样,在带来简练和方便的同时,也使人们厌倦了它的单调和无情[11]。因此在标准化的展示设计中,应结合展示主题充分考虑标准构件的低碳性和可循环利用性,灵活组合展具,避免呆板的形式;还应充分利用标准化体系下各展具系列的特点,将不同系列的展具搭配组合,以丰富空间的变化。

(4)模块化设计。展示设计中的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展示功能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的展示功能模块,并通过功能模块的选择与组合构成不同的展台,以满足使用者多样化需求的设计方法,是通用模块与专用模块通过标准化的接口组合成展台的设计方法[12]。通用模块互换性强,可用于多种展台组合;专用模块功能单一或结构特殊,通常仅用于特定的展台组合。对于标准化摊位,可将标准单元视作通用模块,并根据不同参展商的品牌形象开发出专用模块,通过二者的组合实现标准展台的多样化设计。对于同一企业、同一品牌的展览,可围绕常规的陈列展示、接待、休息、洽谈及储物等功能划分设计通用模块,根据展览营销的个性化主题开发专用模块。这样的设计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和新奇感,又能树立清晰易辨的视觉形象和品牌风格,通过秩序、独特的信息传播和企业形象的建立,还能进一步地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赖和认同。

2.2实施可循环展示设计的保障机制

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开发,应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号召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仓储物流业、原材料供应商和废品回收企业等对展示设计行业的支持,形成可循环展示项目的生命周期保障机制。其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发挥政府的导向、扶持和监管作用。在政策上引导展示设计的产品与服务从单次独享转化为循环共享的方式,并制定政府和非盈利性机构采购可循环产品与服务的细则,明确规定其采购的比例和要求。充分发挥导向机制,从参展方、展览设计方与展览施工方三个层面,对可循环展览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表彰和奖励。收集分析企业的生产数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可循环展示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制定配套的可循环展览绩效考核指标与制度,以及相应的问责制度。建立配套的监督机制,对一次性展示设计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限制,对展览废弃物的去向进行监管,对会展业中不环保的环节进行彻查。出台政策扶持措施,鼓励资源循环利用,成立具有官方背景的非盈利回收组织,鼓励投资兴办废品回收加工企业,建立并完善国内展览废弃物的回收体系;

第二,由行业协会牵头,鼓励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政策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可循环展示设计与施工的标准化规范和行业性管理措施。开展可循环展示设计项目示范,鼓励各高校、科研院所与展览设计企业合作研发展示标准化预制构件和模块化产品。成立可循环展示设计发展基金,对从事研发的企业、单位、组织和个人进行财政补贴和奖励;

第三,培养具有可循环展示设计理念的专业设计队伍。鼓励国内高校的展示设计专业围绕可循环展示设计理念的培养开展教学改革,鼓励展示设计专业教师围绕展览的循环利用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各高校和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与会展企业合作对从业人员进行可循环展览相关的职业培训;第四,引入国外先进的可循环展示设计理念、技术和产品,优化国内的展览环境;第五,大力宣传低碳经济、低碳设计、低碳生活,增强公众的低碳意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的普及,关键在于人们环保观念的建立。

3结语

实现展示设计的循环使用,是对中国低碳经济和绿色会展的有力推动,对展示设计理念、展示设计的生产制造、展示设计的人才培养等多个会展产业环节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方面,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的实施与推广,既能够改变以往展示设计不良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又能够提高展台展具及其零部件的再循环使用率,还能够大大降低项目的再投资成本,减少材料浪费;在理论方面,可循环展示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可以进一步充实展示设计学科的理论知识,变以往杂乱无章的学科理论体系为系统科学、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规律性强的理论体系;在教育方面,为展示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将使展示设计行业的低碳理念得到真正落实,并推动整个会展业乃至全社会向低碳、环保、节能、可持续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盘湘龙.从消费文化的角度看产品绿色设计发展之趋势[J].艺海,2011(7):124-126.

[2]赵燕伟,洪欢欢,周建强,等.产品低碳设计研究综述与展望[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5):897-908.

[3]方忠,张华荣.会展产业的生态化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4):223-226.

[4]冯娴慧,钟梦怡.会展工程产业的绿色发展路径:基于样本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4(5):111-116.

[5]赵爱玲.世博会推荐服务供应商——常州灵通展览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彪:“绿色展览”是展览业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对外贸易,2010(2):58-61.

[6]何军.论我国绿色会展设计的实现途径[J].人民论坛,2011(5):176-177.

[7]剧宇宏.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会展业发展的路径分析[J].学术论坛,2011(3):133-138.图8改造对象手绘效果

[8]许世虎,姚国栋,冯婷.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绿色之道[J].包装工程,2010(12):136-138.

[9]熊涛涛,李春林,谢卉,等.可循环展览的设计工作指南及其系统理论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2(12):47-55.

[10]李志榕.循环经济模式下工业设计的路径选择[J].求索,2015(10):180-183.

[11]汤洪泉.标准化展示构造与异变的展示设计研究[J].装饰,2010(11):94-95.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开始重新认识自身和资源、环境的关系。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二者虽然在实现目标、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等方面都较为相似,但在核心内涵、评价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发展循环经济能够有效减少资源消耗量,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发展低碳经济则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纵深发展,完善产业链。可以说,低碳-循环经济两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从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着手进行探索,以寻找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共同因素。

一、相关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低碳-循环经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诸多文献主要从各自的角度分别对低碳-循环经济提出相关论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第一,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相关理论背景层面出发进行阐述,突出自然资源的稀缺与环境容量的有限之间的矛盾。例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制度创新,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齐建国等学者认为,“现代循环经济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利用,最终达到节约资源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目的”;徐玉高综合研究了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生态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第二,从区域角度着手进行分析,认为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会受到区域内部众多因素的制约。岳立认为,甘肃省在发展循环经济时必须考虑到市场、技术、思想和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付晓东认为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诸多,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文化因素、自然因素等;马军等学者以东部六省市为样本进行探索,从经济层面、产业层面、科技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环境层面进行探讨,为城市低碳政策制定提供相关依据。第三,从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过程层面进行研究。学者孙明贵在研究上海市循环经济时,从产业发展现状、技术更新程度、法制保障情况和基本物质保障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付允认为低碳经济能够实现低污染和高效益的经济发展理念;张春兰认为循环经济要想实现快速发展,理论认识、政策制度以及实践环境是主要制约因素。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众多。在此基础上,本文理顺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分析框架。

二、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一)显性影响因素

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过程必然会受到众多影响影响,在诸多因素中,显性的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自然资源现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自然资源的稀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基础理念上,自然资源的存储量、基本品质、经济发展对其依赖程度、环境污染以及承载力等众多因素都会影响低碳-循环经济的走向。并且,在分析自然资源现状的同时,还应该将人口数量、人口素质、社会文化、经济现状等考虑在其中,多元化分析特定区域内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总量。中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利用效率低,这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综上,自然资源的现状决定了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层次以及自然资源情况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再考虑资源、经济、技术等因素。从国内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重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产业、高新产业发展速度滞后,因此,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该首先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布局高效化、合理化和生态化。产业布局高效化指提升资源利用比例,降低资源浪费、生态污染现象;产业布局合理化指实现各产业的均衡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相互协调稳定;产业布局生态化则是要求构建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产业体系,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3.科技创新水平。低碳-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科技创新水平息息相关,低碳经济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再利用、再循环”等理论无不立足于科技创新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改造传统高能耗产业,实现绿色发展,都依赖于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而我国目前阶段科技创新水平整体落后于国外约20年,例如国内仍然需要通过引进国外相关设备进行城市污水、垃圾分类等处理。4.现代管理制度。科技创新水平是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提升资源利用率的前提,现代管理制度则可以使得低碳-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现实。传统制度以人、财、物为管理对象,现代管理制度则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境作为管理对象。在低碳-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应该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从原材料购买、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消费直至废物回收进行系统整体设计,企业内部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在诸多环节达到协调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标准,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即是引入现代管理制度的结晶。5.资金投入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企业、社会发展十分有利,但由于企业规模情况、经济社会影响以及技术发展制约等方面原因,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初期往往可能导致企业或者社会背负较大负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从全球发展情况来看,低碳-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准就在于高投入:更新技术设备,提升能源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等都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并且,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以科研为前提,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进而形成完整的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因此,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资金承受情况,这同样与地域金融体系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相关财政税收有着直接关系。

(二)隐性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现状、产业发展现状、科技创新水平、现代管理制度以及资金投入情况等诸多因素都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前景,但此类因素会受到更深层次原因的影响,例如法制建设、人口情况、教育程度以及文化氛围等。忽视此类因素,同样会导致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陷入苑囿中。此类隐性影响因素为:1.人口情况。人口规模决定了人均资源利用量,国内人口数量众多,直接导致了人口资源可利用量严重不足。以矿产、森林、能源等自然资源为例,国内人均水平分别占据世界人均水平的1/4、1/5、1/7,资源紧缺现象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大量人口所造成的生活垃圾同样触目惊心,业内认为“垃圾包围城市”已经出现。2.教育程度。教育程度决定人口整体素质水平。根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文盲人口超过五千万,扫盲行动尽管成就斐然,但仍然任重道远。从受教育年限角度来看,国内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5年,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据总人口的8.93%,人口总体素质偏低。受教育质量偏低情况反应了社会缺失大量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工人的现状,这对科学技术创新、低循环经济发展都较为不利。3.法制建设。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需要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法制层面的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战略抉择。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这为经济循环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但国内尚未设立能够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法律,使得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缺乏法制基础。除此之外,法制建设缺失还集中表现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层面,部分地方官员秉着“地方利益至上原则”,维护本地排污企业,甚至直接阻挠环保部门执法活动。4.文化氛围。文化氛围能够直接影响民众的自我认识,更会从消费层面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消费者文化氛围层面的理念认识虽然不会直接影响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方向和基本模式,但会间接影响了低碳-循环经济效果。

(三)其它影响因素

从国外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来看,政府是推动者,企业公众是主体。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相比,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稍显滞后,企业对于自身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仍然不足。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也源于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政府各部门职责不清晰、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等。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化发展程度不足、以政府职能缺失或越位为代表的体制问题已经成为国内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障碍。由于主体利益视角的差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低碳-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层面态度差异较大,相比于中央的积极明确,地方政府往往较为暧昧甚至抵制,相比于环保部门的积极努力,其他部门的支持态度则仍需进一步增强。除此之外,国内市场民间环保组织同样缺失,单纯依靠政府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综上所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目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应该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既不可代替市场作用,又不能出现越位或缺失现象,市场才是决定资源约束条件下资源利用率和市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黄海峰.宋扬阳.德国发展循环经济对中国的启迪[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05).

[2]尹小平.王洪会.日本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J].现代日本经济.2008(06).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概念;关系;威胁

中图分类号 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123-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21

发展低碳经济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内提出低碳经济的时间不长,距2007年9月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不足3年。据调查,目前许多人不晓得什么是低碳经济,不甚了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有些“知者”对现阶段我国要不要发展低碳经济心存疑惑,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如何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低碳发展现念心中无数。思想支配行动,理论指导实践。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探讨、分析、解决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具有基本性、现实性、普遍性的认识问题,对于提高人们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和从以碳基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向以清洁能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的巨大飞跃,战胜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新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是低碳经济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是专家学者开展低碳经济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点,是开展低碳经济社会宣传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何谓低碳经济?国内外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迄今尚没有比较一致的严格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内涵作了广义或者狭义,宽泛或者较为严格的定义及阐述。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正式出现,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即: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按照广泛认同的英国鲁宾斯德的解释,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Low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Economy),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Low Fossil Fuel Economy),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CCICED,2008)。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1]。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一场依靠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来实施的新能源革命,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同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与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比例,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以及开发利用去碳技术(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来说,是一种经济形态,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或附加值比较高;二是社会人文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比较高[3]。低碳经济狭义解释,就是建立一个比较少地依赖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体系;低碳经济更深层次理解,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它要求改变现行的高碳型经济增长方式,以获得更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和更高层次的国家核心竞争力[4]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理念或口号,追求在生产或生活中能源利用效率更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更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强度更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要摒弃20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化石能源消费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的增长模式,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安排和创新,以及发展观价值观的根本转变等途径,形成以低能耗、低碳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5]。低碳经济是指兼顾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其内涵包括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刺激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基础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灾难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其实质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6]。综上所述,关于低碳经济的性质,有机会说、经济模式说、经济形态说、经济体系说、能源革命说等不同提法;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新经济模式。

刘晔等:低碳经济认识探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0期笔者认为,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宜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客体、目标和途径等重大问题,并且予以定性。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其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起着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国家干预等主导作用;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在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创新、低碳管理经营创新等方面,负有主要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科研机构是开发研究和攻克低碳科技难关的“领军人物”;社会组织是政府、企业、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民群众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基础和基本力量,其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程度及生活消费方式状况,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动员国家力量,动员整个社会所能动员的所有力量。从上下层面讲包含中央、地方、单位(如企业)等各个层次的力量;从来源主体讲,包含政党、人大、政府、司法、社会组织等各种主体的能力;从所覆盖的领域讲,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方面所产生的力度[7]。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三大新挑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客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总目标是建立低能耗、低碳排放、低污染、高碳生产率、高社会人文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的能源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是引导需求――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能源服务需求;优化结构――优化生产结构和服务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提高技术效率――加快技术研发、促进终端用能技术水平改进;改善能源供应――建立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转换部门技术进步。鉴于生活消费方式转变的早晚及实现作用程度很可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广义的低碳经济可定义为:低碳经济是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挑战,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引导需求、优化结构、提高技术效率、改善能源供应、实施激励政策、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促进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和生活消费朝向低碳、节约、文明方式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

2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利用高效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经济活动生态化和循环化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是继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革,是人类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探析并明确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对于借鉴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快推进低碳经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是既有根本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共存于人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产生的环境背景不同。低碳经济产生于碳基能源大量开发利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环境背景;循环经济产生于资源能源紧缺,生产生活废物大量排泄,大气、水体和土壤大量污染的环境背景。二是观念理念不同。低碳经济要求转变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环境无价、高能耗、高排放等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理念,树立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环境成本、提高能效、清洁能源、节约合理用能、控排减排公共负产品二氧化碳、碳中和、低碳生活等新的现代能源生产消费观念理念;循环经济要求转变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高投入、高排泄、高废弃、重产品交换价值生产优先等传统的资源利用和商品生产观念理念,树立节约资源、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清洁生产、控排减排生产生活废物、变废为宝、服务优先等新的资源利用和商品消费观念理念。三是基本要求不同。低碳经济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有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碳生产率、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遏制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为基本要求;循环经济以减小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资源生产率、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为基本要求。四是主要特征不同。低碳经济以低能耗、高能效、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循环经济以资源低耗、废物低产生、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为主要特征。五是核心与关键不同。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关键是开发研究推广应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联产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交通部门和商用/民用部门先进用能技术、碳捕获和存储(CCS)技术;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其关键是开发研究推广应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六是评价角度不同。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而循环经济是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评价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密切联系有五个重要标志。一是国家战略的趋同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虽然低碳经济目前在我国没有在法律上将其规定为国家战略,但是从国际看,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控污减排和有效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中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并且正视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国际热点问题,从战略高度把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提升中国未来国际竞争力、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要求和内在动力。将发展低碳经济在最高的法律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二是发展宗旨的一致性。发展低碳经济和发展循环经济,其目的都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全新变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发展内容的相互包容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发展循环经济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从资源与能源的属种关系看,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循环经济是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经济,低碳经济是高效利用碳基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经济。从《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看,该法共7章58条,其中有6章16条从综合管理和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角度,在低碳经济的主体要求、制度规范、节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如,鼓励和引导公民使用节能产品,实行能耗重点监督、能源效率标识制度,企业使用高效节油产品,建筑物采用节能技术工艺,农业机械节能,国家机关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和措施,服务性企业采用节能产品,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限制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出口,将节能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和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政府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对违法企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承担赔偿责任等。另一层含义是,发展低碳经济包含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比如,为节能和提高能效,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设备,并将其再利用和资源化,这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四是发展成果的相互促进性。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必将在最大的范围内为区域城市、生态工业园区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大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六大体系――企业内部生产工艺的内循环体系、企业之间生态链产业化的循环体系、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循环体系、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推动低碳经济的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经营创新。五是消费模式的共同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把人类的生活消费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增强环境支撑能力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纳入到生态系统之中,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消费的约束。两种经济都提倡历行节约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都主张绿色、文明、健康、务实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3 减缓气候变化威胁

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变化威胁这一国际社会的共识,源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的科学认识,源于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各种灾难的清醒认识,源于发展低碳经济对减缓气候变化巨大作用的深刻认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汇集世界各地专家定期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IPCC(2007)报告警告,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这个临界点;如今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约高0.8℃,同时还在以每10年0.2℃的速度上升,加上大气中现有CO2带来的0.6℃长期变暖效应,还有北冰洋和南极冰原消融将吸收而非反射太阳辐射,这也会导致再升温0.3℃。报告最具决定性的结论是,数字模拟和归因技术证明,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报告认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CO2、CH4和N2O的浓度已明显增加,1970-2004年这34年间增加了70%。其中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报告还认为,目前全球CO2的排放量一年超过230亿t,和1800年相比增加30%,并警告说,如果到203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按照CO2当量计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2030年间将会增加25%-90%。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2007年全球大气观测中的温室气体状态》告示: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全球大气中CO2的浓度分别为379 ppm、381.2 ppm、和383.1 ppm,过去10年平均年度绝对增加2.0 ppm[8]。全球CO2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碳基化石燃料的使用。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温室气体历史累积排放统计,1850-2005年世界各国CO2累积排放11 143.3亿t。其中美国3 282.6亿t、占世界29.25%,欧盟27国3 019.4亿t、占世界的26.91%,中国929.5亿吨、占世界的8.28%,居世界第三位[9]。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如果按目前排放量继续等值排放,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体积浓度将近乎直线增长,2050年为450 ppm,2100年将增加到520 ppm。在这一令人担忧的增长趋势下,21世纪的地球将会继续变暖。其影响将是全方位、大尺度、多层次、长期性,甚至是不可逆的,不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将遭到直接损害,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经济基础也将受到直接和潜在的威胁。

气候变化带来生态灾害。IPCC (2007)认为,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与1980-1999年相比),所评估的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增大的灭绝风险;未来10年内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至少有2.07亿人将缺少引用水;到21世纪中期,在亚洲,还会有另外1.3亿人受到饥饿威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中指出,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推断,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1米(概率约为70%-80%),会影响陆地面积的0.3%,人口的1.3%,GDP的1.3%,城镇区面积的1.0%,农业区面积的0.4%,湿地区面积的1.9%。气候变化带来粮食减产灾难。根据中国农业和气候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受气温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的综合作用,2050年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可能下降14%-23%[10]。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年代和21世纪2001-2006六年间,我国因水灾、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成灾面积指因水、旱灾导致的减产量达到平常年总产量的30%以上的灾害波及范围)和粮食减产数量,基本上呈逐年递增态势。其中,成灾面积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912.9万hm2/年,20世纪60年代1 588.0万hm2/年,20世纪70年代974.3万hm2/年,20世纪80年代1 729.0万hm2/年,20世纪90年代2 254.8万hm2/年,2001-2006年1 992.1万hm2/年;因自然灾害各年代年均粮食减产数量和其占同年代年均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379.5万t/年、2.1%,20世纪60年代612.3万t/年、3.5%,20世纪70年代662.7万t/年、2.4%,20世纪80年代1 595.1万t/年、4.2%,20世纪90年代3 290.9万t/年、7.0%,2001-2006年3 404.3万t/年、7.4%[10]。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利用。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预测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的部分省份年均径流量将减少2%-10%,而南方地区平均增幅却达24%;2050年西部冰川面积将比20世纪中叶减少27%。UNDP的报告指出,青藏高原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并且拥有4.5万多座冰川,正在以每年131.4 km2的速度融化;依照目前的速度,中国2/3的冰川――包括天山――将在2060年之前消失,到2100年将完全融化。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遥感监测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以上。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一半,国际冰雪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冰川的收缩速度比任何地方的冰川都要快,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为“亚洲水塔”,冰川融化将影响到亚洲地区的24亿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过去近50年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冻土层最多减薄了4-5 m。冰川融水将使河川径流季节调节能力大大降低,加大中国水资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气候变化严重威胁海岸带和低洼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预计未来随着海平面继续上升,海岸侵蚀加重,成潮海水入侵加剧,沿海淹没范围扩大,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将减缓甚至衰退[6]。气候变化对卫生等社会公共领域影响巨大,气候变化将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气候变化将带来福利灾难。《斯特恩报告》预测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气候变化将造成全球人均福利至少削减5%,综合环境健康等“非市场”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系统增强的反馈效用和气候影响的不对称性等各种因素,任由气候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动将可能造成人均福利比目前水平降低20%[9]。

为减缓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07年5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发(2007)17号]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2007)。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继续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推进能源管理体制和价格改革,完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决策协调机制和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1991-2005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8亿tce,相当于减排18亿t CO2,2007年每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了3.27%;通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相当于减排3.8亿t CO2;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1980-2005期间累计吸收46.8亿t CO2,减少毁林排放4.3亿t CO2;通过实行计划生育,1970年以来至今,中国累计少生3亿多人,按世界人均排放水平计算,每年少排12亿t CO2[9]。

发展低碳经济以应对气候变化,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动员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大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所以应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告别铺张浪费陋习,摒弃炫耀消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树立新的消费观念,践行健康、文明、节约、节俭的生活方式。这是减缓气候变化威胁的一项近效性、长效型和实效性都很强的十分重要措施。因为社会大众是社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其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娱乐、通讯等社会生活,一时一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碳基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从个人、一时、一事微观层面看,坚持传统不良生活方式,浪费能源增加碳排放数量似乎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从社会大众、一定时期、各类生活活动的宏观层面看,浪费能源增加碳排放总量却是极大,甚至难以估量。还因为社会大众是社会生产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其选择高碳还是低碳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的广度、深度和持续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生产、产品、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把气候变化作为各种科普和提高全民素质活动的重要内容。针对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不同人群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气候变化的宣传和科普活动,宣传与转变社会大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基本的低碳知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威胁方面做出的战略决策和采取的重大措施行动。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认识日常生活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维基百科释义:碳足迹是一个人,或一个产品或装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并认识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在向环境容量中增添碳足迹,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人们减少碳足迹和用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方式增加碳补偿,进行碳中和,减少自己的碳足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购置衣物、调整饮食结构、使用节能建材和器材、选择出行和旅游方式、节能使用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和通讯工具、就近享受医疗教育服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水杯、塑料袋等一次性消费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低碳节能清洁环保产品的消费习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崔大鹏. 中国梦、低碳经济与国际合作[A].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 低碳发展论[C].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9. [Cui Dapeng. China Dream, Low-Carbon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 Zhang Kunmin, Pan Jiahua, Cui Dapeng Editor[C].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Beijing: Chinese Enviornmental Press, 2009.]

[2]吴晓青. 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 环境保护, 2008, (5): 22-24. [Wu Xiaoqing. Suggestion for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J].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8, (5): 22-24.]

[3]潘家华. 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 (1): 35-42. [Pan Jiahua. Carbon budget meeting basic demands and impli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fair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2008, (1): 35-42.]

[4]夏光. 动员国家力量发展低碳经济[J]. 绿叶, 2009, (5): 39-43. [Xia Guang. Mobilizing National Efforts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 [J]. Green Leaf, 2009, (5): 39-43.]

[5]周宏春.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 绿叶, 2009, (1): 65-68. [Zhou Hongchun. Focus on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J]. Green Leaf, 2009, (1): 65-68.]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10, 35. [Energy Research Discussion Group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Chinese low-carbon road in 2050: Energy Requirement and Scenario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0: 5-10, 35.]

[7]王韬, 吉姆•沃森. 通往低碳未来之路[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 (16): 51-55. [Wang Tao, Jim Watson. Leading Economy to Low-Carbon Style [J]. Resources and Human Settlement, 2009, (16): 51-55.]

[8]熊焰. 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7-9. [Xiong Yan. Low-carbon Road: Redefinition of Word and Human Life [M]. Beijing: Chinese Economy Press, 2010: 7-9.]

[9]樊纲主编.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170-178. [Fan Gang Editor. Trending Toward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A Economist's Proposi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 [M]. Beijing: Chinese Economy Press, 2010: 170-178.]

碳循环的主要环节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水泥工业;模式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污染、低能耗和低排放。而水泥工业的生产工艺特性为高能源、高排放和资源依赖型。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众更加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因对于保护地球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更加凸显了我国水泥工业的节能环保和减排CO2任务的重要性。当前,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通过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探求,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主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选择低碳经济,就表示要不断变革传统经济模式,不断创新能源利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水泥工业的低碳经济,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是非常丰富的。其宗旨是开发低碳水泥产品,减少CO2的排放,将影响地球环境气候的碳能源抛弃。在中国产业部门中,水泥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CO2。开发CO2开放和封存技术,促进CO2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十三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秉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走循环经济之路,将现行的发展模式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必需走循环经济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资源化和CO2减量化的原则的遵循,增加对水泥炭减排、碳捕捉和炭封存技术的投入,促进水泥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水泥企业应做好水泥工业的环境保护、节能和降耗工作,在企业的层面上开展低碳排放工作,在此基础上,促进区域性的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废弃物的充分运用以及CO2的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开发,不断为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所需的低碳产品,最终成为社会循环经济链的一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环保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为此,水泥工业需要从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工业,过渡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对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不断开发,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现阶段水泥业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

2.1具有相对滞后的产业结构,产业链延伸不足

近年来,我国水泥产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其工业贡献率依然要低于产业耗。目前,一些城市的产业链仅限于水泥产业和电力产业的部分循环。如电力产业重新利用水泥生产产生的余热等废弃物,水泥生产的原料选择发电产生的废弃物。由此可见,水泥产业上下游缺乏延伸,不具备适合现代建筑业需要深加工产品。

2.2二氧化碳排放超标

水泥工业的核心工艺就是熟料锻烧,由生料锻烧成熟料需要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会产生热量。而目前我国的主要燃料就是煤,煤炭燃料在燃烧中,在产生热量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CO2。水泥生产包括多个工艺环节,如水泥粉磨、熟料锻烧、原料开采等,需要将一定的电力消耗掉,水泥厂因火力发电,会生成CO2,这种CO2被称为间接排放。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工业粉末、烟尘和废水和CO2的排放率严重超标,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甚至直接威胁到对人体健康。

3水泥工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模式

3.1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空间

大力发展高品质的水泥深加工产品,以更要的满足现代建筑业的需求。建立不同的水泥基地,利用水泥余热进行发电,为城市集中供热服务。处理工业用水和污水,减少环境污染,形成生态产业链。作为生态产业链的核心,水泥厂应混合利用不同发热量高的煤炭,既节约煤炭资源,又得到了发热的目的。下一产业再利用上游产业的废弃物。如电力产业循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水泥产业再利用电力产业的废弃物。低碳经济产业链涉及设备开发、垃圾处理系统等诸多的建设项目。因此,为了更好的完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技术支撑体系,需要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通过成立技术开发与支持部门,对技术难题进行重点研究和解决。转变以新增生产能力为主导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以扩大产业规模为主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以技术支持为主,质量和效益共同提升的发展方式。

3.2调整技术结构,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

首先,建设余热发电生产线,发的电用于生产水泥,同时对废气余热进行吸收,将CO2的排放间接降低。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进行协同处置,实现水泥产业绿色发展。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及采用高效电机的运用,将生产电耗显著降低。依据新的排放标准,采用节能粉磨技术,进一步改造粉磨系统。最后,做好彻底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目前,我国水泥整体技术偏低,落后工艺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30%,CO2具有较大的排放量,能耗高、能源效率低,对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为了减少CO2的有效排放,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泥产业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3.3通过技术创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明确技术路线,是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水泥产业发展的关键。为此,应以节能高效为原则,规范好节能减排工作,促进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和高效发展。首先,需要采用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的破碎和粉磨技术进行研发,通过各种先进技术的运用,将工艺环节能效进一步提升。其次,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需要对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充分回收和运用。通过化学吸收、物理吸收的方式。利用不同的回收工艺,通过不同纯度二氧化碳的获取,在应用于金属冶炼、化工合成等各种工业中。通过对水泥品种结构的调整,将熟料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减少。最后,通过替代原料、燃料比例的提升,将石灰石和燃料的消耗降低。一些包括电石渣、钢渣、粉煤灰在内的大宗工业废弃物,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钙,作为替代原料,也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过程CO2减排。

结论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环保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水泥工业应不断创新低碳经济模式,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高度重视研发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此推进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努力促进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同发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孔祥忠.不要在环境问题上妖魔化水泥工业[J].四川水泥.2014(01)

[2]熊飞.浅析水泥工业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J].科技视界.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