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质量教学体系

高质量教学体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质量教学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质量教学体系

高质量教学体系范文第1篇

摘 要 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高校应明确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完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落实本科教学投入保障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关键词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05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WANG Ping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s the basis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Universities should clear quality first in education,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teaching quality security system,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s, carry out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vest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monitoring system

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高校应不断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 明确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

明确质量第一的教育理念,是高校进行管理和质量评价的核心工作。学校应开展全校范围内的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质量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强化质量意识。在校内外学校教学质量信息,开展质量思想与质量文化宣传活动,大力表彰在教学学风建设中的突出典型,激励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学校党政一把手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以及院(系)院长(主任)、书记是院(系)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定期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工作例会,着力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2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体系

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如学工处、团委、国资处、后勤集团等相关部门在教务处的组织协调下共同承担本科教学质量管理职能。学院是本科教学基层组织,直接承担着本科教学质量管理任务。进一步优化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在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指导、参谋、沟通、评价等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 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各专业应依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总的标准,科学制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3.1 完善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建设质量标准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关于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教材管理办法》、《理论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考试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以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教材的选用、教学进度安排、授课方式、考试等环节的质量标准。

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办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实施办法》、《实习工作条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相关规章制度,以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进一步完善《新办本科专业办学水平合格评价标准》、《重点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精品课程建设评估指标内涵及标准》,以进一步完善新办本科专业、重点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

3.2 严格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真正理解质量标准的内涵,促使其积极主动将质量标准作为自身工作的基本要求,并在教学工作中严格执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学校依据各环节质量标准的要求,每学期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以实现对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

4 落实本科教学投入保障机制

4.1 进一步加大教学投入

加强实验室、实训中心、图书馆等基础办学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完善相应保障机制,切实保证教学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加大对教学改革所需经费的支持力度。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四项经费的支出不低于30%,并实现教学经费和生均教学经费逐年增长。设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立项”、“实践教学”等专项经费,切实推进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开展。

4.2 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一方面采取“全面规划,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建设发展策略,设立“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实施教师学历(位)提高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素质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团队建设计划,实施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形成人才储备、骨干遴选和人员流动的有效机制,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4.3 重点开展教学建设工作

根据教学工作安排,有序开展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等内涵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各项教学建设,确保各项教学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5.1 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

(1)完善教学规章制度。积极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适时修订、补充和完善关于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教学规章制度,形成一套既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又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促进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安排与落实各项教学工作。认真制定学年教学工作要点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按照教学规章制度要求,安排、落实各项教学工作。以通知的形式对各项教学工作等进行安排,以教学简报形式向全校公布各项教学工作的检查与完成情况。

(3)严格实施教师教学规范。任课教师必须严格按教学规范开展教学工作,严格按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做到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教案、教学工作手册等教学文件齐备。学校对违反教学工作纪律的行为及时进行教学事故的认定和处理。

(4)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普通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对学籍异动、学籍处理、补考与重修、辅修专业与双学位等工作进行审核、实施和管理。

5.2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进一步完善由教学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信息收集系统、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调控系统构成的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实现对教学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程监控,以有力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目标系统由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构成,对整个教学过程起规范、指导作用。教学质量标准系统由教学规章制度与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构成,对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开展进行规范。教学信息收集系统由教学检查、听课、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子系统组成,对教学质量标准实施过程进行检测、信息收集与分析。教学质量考核评估系统由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建设验收评估等子系统构成,对教学质量标准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包括教学通报、教学例会、奖惩措施等。教学调控系统包括教学决策与指挥系统、教学执行与实施系统。学校根据反馈的教学信息对教学质量状况进行判断,对工作中的积极方面予以肯定,对薄弱环节查找原因并及时整改。同时,根据社会需要及学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

(2)有效运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依据质量监控体系实现对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以形成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①认真开展各项教学检查工作。每学期有序开展开学前的教学工作准备、期中教学检查与期末考试工作、试卷、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专项检查工作。

②认真落实听课制度,将听课制度作为加强对教学的指导、管理,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查课制度。

③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认真组织督导专家开展常规教学督导和专项督导,充分发挥“把握状态,控制过程,反馈结果”的督导职能,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

高质量教学体系范文第2篇

Abstract: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s the important and serious work for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rom the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targets and process of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gave a brief constru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to make a scientific and impartial evaluation of teacher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by assessment and stimulate intrinsic motivation of teachers.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teaching quality;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4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招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使“量”的扩张与“质”的保证协调统一是高等学校始终需要平衡的问题。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而严肃的工作,教育部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

早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据依”;“建立建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高等学校要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

2011年,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又引发了《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意见中也强调了“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质量标准建设”,“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开展有关基础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改革热点与难点问题研究”。

为了适应新时期形势,创造性的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保证高校教学质量,使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有据可依,本论文将对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标准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1 构建有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①使教师自身不断发展和进步。“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诊断和改进”。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改进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帮助问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法。

②使高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提高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标准、指标等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本身带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学校可完善教学制度,开展教学活动,推进教学改革开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有能力学生。

③使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客观标准,通过评价结果,学校可以了解整体教学情况,教师情况和学生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出台政策,进行管理,且评价结果为优劣奖惩提供依据,学校可有效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校教学管理的效果,实现科学管理。

④落实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准确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是促进高校教育质量提高和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案,即落实了“质量工程”的精神,又符合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最终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 构建有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①科学化原则:借鉴国内外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在调查问访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使评价标准符合现实、全面客观。②易行化原则:指标体系数量适当,尽可能使指标量化,切实可操作。③系统化原则: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全方位观照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全过程。④普遍应用原则:对所有承担教学人物的教师都适用,力图剔除不同课程及专业的差别,对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进行全景式的关照。

3 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与评价指标

评价主体由专家、同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学生共同构成。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可分为知识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三大部分。

知识评价由本专业专家针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书育人要素等进行量化评分。

过程评价是由同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完成,针对教师的素质、职责、业绩进行量化打分。素质包括教师的是的修养、工作态度等;职责包括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业绩包括教师的教科研成绩以及参加各类大赛取得的成果等等。

效果评价是由学生来完成的。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板书、迟到早退、为人师表、辅导答疑、课堂管理等要素进行量化评分。

4 教学质量评价过程

评价体系中知识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三个组成部分各占50%、30%、20%。其中,知识评价采取百分制,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采取随机听课检查考评的方式,对指定的考评教师进行量化评分;过程评价也采取百分制,依据评价内容和标准,采取逐一监控的方式,对指定考评价是进行量化评分;效果评价,在各个专业、班级中选取思想品德优秀、学习成绩好、责任心强的10名学生代表,在教务管理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评价评分方式,依据内容,对任课教师进行量化评价。

最后由教务管理部门专人汇总统计量化评分结果,依次按50%、30%和20%,折合计算出每位教师的每学期课堂质量考核总评成绩。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确保全面、科学、公正地评价教师,激发教师内在的积极性。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采用“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能够做到以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盘甫.建立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J].江苏高教,2002(05).

高质量教学体系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 体系结构

[论文摘要]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复杂的概念,由质量决策、质量执行和质量评价三个部分组成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系统。完善成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证系统的结构,将对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显著作用。

步入新世纪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成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成人高等学校生源质量不断下降,面对这样的现实,如何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更好履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位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当前,成人高等学校普遍掀起一股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热潮,希望通过这个途径解决教学质量问题。因此,探明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以及其应有的结构,对构建具有成人高等教育特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概念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概念,要明晰其含义,我们首先要明确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概念。

质量,一般是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综合。这个概念用于成人高等教育,由于其对象属性的根本性差异,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不同的理解。就成人高等学校而言,产品是什么,产品质量是什么,还没有统一的答案。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这个命题的提出,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大家对于质量概念及其范围、内容是明确的,质量标准是统一的。因此,厘清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就成为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成人高等学校的产品以及产品的质量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成人高等学校的产品是学生,学校提供的是具有社会生产属性的产品,质量取决于社会对学生效能的综合评价;效能是一个由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的聚合体。另一种观点认为:成人高等学校的产品是学校所提供的各类课程组合,是一种带有服务属性的产品,其质量取决于受众(即学生)的满意度。我们认为,成人高等学校提供的产品是接受过学校培养的、效能得到一定程度提升的学生。在这里,学生是产品承载的形式,是载体,而不是产品本身。真正的产品具有无形性,是学生效能的提升部分。这种产品是客观存在的,却又无法以独立形态表现出来,它必须依附于主体,通过主体的具体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学校提供的教育项目,可以视为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的不同生产技术和手段。产品质量的检验者有两类:一是作为产品最终用户的社会,其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程度,即社会适用性,或是学生的效能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而教学质量,也通过对学生实施的一系列培养所形成的结果与教育项目规定的培养目标之间的一致性方面得到体现。二是作为教育质量载体的学生本人,我们必须承认学校产品和企业产品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企业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与其载体是统一的;而教育产品的价值及使用价值与载体是分离的,且载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接受教育后自我效能的提升对学生期望的满足度,或是说教育的学生适用性,也应该成为评价成人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机组成。

基于上述对于质量概念的认识,我们认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为了保证成人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产品能够保持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的一致性,运用系统论原理和激励、约束等手段构建的涵盖培养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制度系统。一般而言,它可以分为外部保证和内部保证两个子系统。外部子系统由高等教育机构以外的组织所构建,内部子系统主要由成人高等学校依靠自我约束机制而建立。我们这里研究的主要是在成人高等学校内部建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

1.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本质是一组制度体系。为了维持教学质量,成人高等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保证教学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这里的制度,是广义的制度,包含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全部内容。这些内容包括:(1)培养目标,指教学活动所需达到的目的,即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具备的能力和达到的水平。(2)教学规范,指教学活动各个环节需要遵循的标准要求,直接对教学过程的各项活动提出规定性的要求。教学规范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由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等组成的计划性规范,二是由课堂教学要求和实验教学要求等组成的执行性规范。(3)教学组织,指维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所需的机构和人员。(4)教学资源,指教学活动需要用到的教室、实验设备、图书、活动场地、实习基地以及办学经费等一切为教学提供保障的资源。(5)教学信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反映教学状态内容的数据,它是实现教学监控的重要内容。

2.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实现“两个适用性”。质量保证是“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的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①可见,质量保证体系的外在目的是向社会和学生提供一种信任,内在目的是实现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这种信任以及目标,直接指向成人高等教育的两个适用性,即我们培养的学生既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3.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体是成人高等学校。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多个方位同时展开,从生源选拔、办学条件,到管理水平,都给成人高等学校带来巨大挑战。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使学校获得稳定的生存空间,教学质量成为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命题,因此,各个学校都不约而同地把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加以重视。建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也是成人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4.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实现手段是激励与约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一系列动态的活动,而非静止的状态,要使所有活动能够按照预设的轨迹展开,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控制。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两种实现手段。积极控制主要通过激励实现,在如今所处的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时代,通过自我激励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无疑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首要手段。当然,作为消极的控制手段,必要的自我约束对防止教学质量滑向无可挽救的深渊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特征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等多个主体,涵盖招生、教学等各个环节,受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规定性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影响。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有以下特征:

1.全员参与性。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不仅有领导和管理人员,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和学生处于核心地位,他们既是整个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被控制的对象。特别是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具有相当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成人,他们不仅可以成为被控制者,还可以成为教学信息的传播者,为系统的有效运行创造条件。

2.全程覆盖性。教学质量的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进行的全部教学和管理活动的结果,其间每一个环节和步骤进行的恰当与否都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只有为各个教学环节制定科学的标准,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按标准开展,对于不规范操作能够进行实时调整,才能保证形成的结果符合规定的目标。

3.全局统一性。教学质量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可控因素,也有非可控因素。要保证教学质量,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对能够产生影响的可控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非可控因素进行预防性控制,保证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内把各种因素的干扰控制在最低程度,为教学质量的形成创造条件。

4.方法多样性。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是通过多种方法共同作用完成的。根据教学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特性,系统需要设置不同的控制手段,有的适用事前控制的方法,有的适用实时控制的方法,有的适用阶段性和终结性的方法。只有实现方法的多样性,才能使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结构

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具有主体、客体和规范等构成要素。要保证系统内各要素能够充分发挥功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各要素在系统内的组织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成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结构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成人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服务于成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体系的结构及其所表现的功能必须统一到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宗旨上来。②从整个教学质量形成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计划过程、实施过程和评价过程三个阶段,分别承担了质量决策、质量执行和质量评价三种功能。从整个教学质量形成的手段来看,可以分为教学信息的采集、教学控制信息的反馈两个部分。由此,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由质量决策系统、质量执行系统和质量评价系统三个主要的子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这个辅助的系统组成。

1.质量决策子系统。质量决策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确定学校的质量标准,即学校教学工作预期实现的各项目标。这种质量标准通常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其实质是一种质量的计划标准,为学校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学校的质量标准可分为宏观标准、中观标准和微观标准三个层次。宏观标准覆盖了学校层面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资源配置等具体内容;中观标准直接指向各专业,规定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的要求与方法,培养的计划与课程,培养所需的师资以及资源,学生入学的条件与要求;微观层面则指向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开设的准备,课程实施的方案,课程发展的方向等。

制定学校的质量标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同时,质量标准也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科发展不停地保持着互动,因此,质量决策系统也保持着不停的运转状态。

2.质量执行子系统。质量执行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执行质量决策系统生成的各类计划质量标准,并对超出规定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质量执行系统的本质是质量生成,即计划质量的实现,因此,质量执行系统是整个教学质量保证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质量执行子系统由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三个部分组成。教学工作是整个质量保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方面,它对教学质量的生成起着决定作用,是系统中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环节,是质量目标最终实现的唯一手段;另一方面,教学活动是涉及系统中各类要素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活动,作为最主要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围绕教学工作活动的,各类资源都是围绕教学活动配置的,管理工作也是围绕教学展开的,它无疑成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最值得重视的工作。管理工作是引导教学工作有序展开的必要前提,根据质量标准的要求布置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文件,执行质量决策系统的指令,根据评价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教学工作进行实时调整,对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计划质量的一致性有着重要作用。支持服务是教学执行系统的基本保障,任何活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状态下完成的,并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支持服务系统是教学环境和教学秩序的创造者,不同水平的支持服务体系对教学质量的生成产生不同的影响。实践证明,两者呈正相关性,在其他外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支持服务体系较完善的,其教学质量相对也较高。

3.质量评价子系统。质量评价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质量决策系统制定的各种质量标准对质量执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各种类型的诊断。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一般从不同的层面展开,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专业评价四种形式。(1)学生评价是指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师师德、教学方法和学术水平的评价,对课程设置的评价等内容。(2)教师评价是指以教师为主体的,以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为主要指向的评价活动,教师评价具有多层作用,一方面对整个教学质量的实现程度进行预测,同时对质量标准的调整产生影响。(3)课程评价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针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课程的教学是否符合课程的计划标准。(4)综合评价是以学术专家和行政专家为主体的,对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开展的全面的评价活动,它既面向质量标准的生成过程,也面向质量执行的过程,既考察计划标准的设置,也考察质量实现的程度,是对整个教学质量最全面的考量。

教学评价种类的多样化决定了手段的多样化,通常情况下,质量评价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谈、文档查阅、毕业生跟踪等方式实现。

4.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及时收集质量执行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情况信息,并根据信息决策子系统提供的标准,对质量执行情况进行比对和判定,并通过相应的反馈机制对质量决策和质量执行进行反馈,一方面对执行偏差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对质量文件进行修正。整个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辅助系统,为质量决策、执行和评价提供了一个继承的平台,通过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流实现教学质量保证系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

建立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通过对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分析,勾勒出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推进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注释]

高质量教学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学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吹响了新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号角。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加强建设的路线图。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把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办学模式改革试点作为重点,列入了教育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形成了以“一个核心、两条主线”,即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和加强建设为主线的重要部署。21世纪将是一个更加注重质量,以质取胜的时代。保证和提高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提出的要求,也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中,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从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实践发展现状来看,课堂教学评价逐渐成为绝大多数高校课堂教学保障的重要方式,是高职高专全面教育质量评价中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尽可能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应始终围绕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评价人员的构成一般由主管领导、教学部门负责人、骨干教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并具有相应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一个连贯的课堂教学过程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根据学生不断成长,呈动态变化,简单地使用评价表难以衡量出教学质量的好坏。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这里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成三部分:短期、中期、长期。

1.短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指对大一刚入学的学生开展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评价。他们由于刚入学对课程设置和专业内容不熟悉,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未来专业生涯规划缺少判断,通过短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反馈的机会,学生也通过教师的授课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教学内容情况作出质量评价,使每一个授课教师所授课程的质量得到了监督和提高。

2.中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内容质量和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和发展性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安排上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教学规律。学生在掌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通过中期课堂教学评价,教授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可以评价教授基础课程的教师,教授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可以评价教授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师,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价可以加深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

3.长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侧重于学生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与前两者不同,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专业领域,更加注重的是学生从业后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建立起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学校在学生离校后对学校课堂教学反馈基础上,作出调整和改善。二是建立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对话制度。学校尽可能拓展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了解社会需求,调整课堂教学方式。

二、全面质量管理评价

这原是企业界的一种管理方式,将它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内许多高职院校都已采用了这种管理评价方式,它强调教育为学生、家长和社会服务,强调学生、家长和社会为“消费者”服务的理念。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一是“以质量为中心”:一个组织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它经营、财务、人事、后勤诸方面的业务管理,但各项管理必须“以质量为中心”,这是由市场竞争中第一要素――质量所决定的客观规律;二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要求组织的全体员工都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按照规定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三是“使顾客、组织、社会受益”:它重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四是“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强有力的和持续的领导,把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发展战略,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持之以恒,付诸实施。规定学校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及每个参与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使其各负其责;规定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工作接口,避免部门之间由于职责不清导致的“踢皮球”现象。总而言之,通过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使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环节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事事有程序,事事有记录,让每一项工作都运用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ek:检查、Action:总结处理)的循环过程,实现不断的改进和提高,为确保教学质量、改善学校的管理水平提供管理机制上的保证。

三、发展性学生评价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订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其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评价学生,它可以采用纸笔测验的方法,但主要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一些质性评价的方法,例如实验考查、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更倡导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倡导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评价结果一般可以采用质性与量化结合的方式呈现,发展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积极参与,注重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

高职高专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双重性,其职业属性是指它的培养目标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其高等教育属性,是指它是在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的教育。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安排来看,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40%―50%,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质量是其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整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环节中,注重质量、形成特色是教学评价与监控的着力点所在。我们建立的评价机构应注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以使评价具有社会导向的功能,通过评价的指标和内容的设计,引导优化专业结构。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评价机构的评价结果及时调整专业,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并注重跟踪毕业生就业及其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高质量教学体系范文第5篇

一、制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的必要性

(1)保障人才质量的关键

高校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教学水准、学生素质等都对人才培养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制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对这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监控与引导,对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优化教学管理的基础

高校管理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安排、组织协调、贯彻落实、监控管理等环节构成,其中控制管理环节主要是对其他环节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与处理。比如,某一环节一旦出现问题,通过监控体系就会将存在问题分析出来,进而予以指导与调整。由此可见,监控体系是高校管理工作的必要环节,更是优化教学管理的关键手段。

(3)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的关键点就在于收集分析与整理教学方面的所有信息,汇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对教学行为实施及时高效的调控。从一定角度去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重要保障。

二、当前我国高校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控主体范围太狭窄

当前我国诸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以校领导、系领导、督导成员、教师以及学生为主,即都是学校内部成员。这种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监控活动,必然会缺乏一定的全面性与客观性,致使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断层。

(2)监控对象范畴不健全

多数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范围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进程等为主,完全忽略了教学实践环节,对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实践水平的考核不够全面。这种状况反映出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未系统化,依然存在监控不均衡、不到位的情况,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监控功能的发挥,不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与强化。

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的构建路径

(1)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观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培养人才是其根本任务、保障教学质量是其生存根本、实施教学是其中心工作。所以,加强高校领导及教师学习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大力普及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的重要意义,促使所有高校人员能够清晰明确教学质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这是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策略的根本路径。只有高校人员都认识到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施的重要功能,才能提升高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效率,才能保障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落到实处。所以,树立现代科学的教学质量观念,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构建完善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当前急需加以解决的课题与任务。

(2)构建全面高效的教学质量督导体制

构建切实有效的教学质量督导机制,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督导专家小组,经常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督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效。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建立二级式教学质量督导体制,即校级教学质量督导专家小组和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督导小组。另一方面市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督导制度,针对教学质量督导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与流程,促使教学质量督导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3)组建高素质的教学质量监督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