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观众认知;电影叙事;故事/情节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典叙事学研究开始朝着多元方向发展。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从观众认知出发,结合形式主义叙事理论中故事/情节的划分,从过程与建构的角度将电影叙事予以重新理解,突出了观众的接受与意义构建,对电影叙事层面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思考。

电影叙事:基于观众认知与情节风格系统作用的推论建构过程

波德维尔的理论将观众的能动构建故事提到了电影叙事的一个显要位置,把电影叙事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陈述。他认为传统的叙事理论让观众以更复杂的方式思考电影,但实际上电影与口语活动缺少“最基本的对应”,于是转向采取从观众的活动出发来发展叙事理论,并认为观众会依照理解规则来进行影片中建构故事的相关活动。影片所起的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模式来提示、引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观众是主动的。因此,在其电影叙事系统中有两个核心部分:一是观众认知对故事的建构;二是文本的模式对观众认知的提示与引发。

在观众的感知与认知方面,波德维尔首先从探讨心理活动的构成理论(Constructivist theory)寻找到支撑。在该理论中,感知与认知关系关系紧密,感知成为一种主动的假设—试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图模(schemata)主导主体作出假设、进行推论,它在理解故事上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构成理论认为观众观看影片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控制着感知能力、先前的知识经验以及影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从感知能力看,依靠人类视觉系统生理特点决定了电影的幻觉媒体特征,观影中视觉系统自下而上(如颜色的感知)和自上而下(如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的过程影响观众的感知;其次,我们理解电影所凭借的图模来自于日常生活和其他艺术作品;而影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的作用是鼓励观众进行建构故事,完成叙事过程。在阐释了观众是能动的思考以后,波德维尔转向理解叙事的研究,通过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所探讨的人类理解和回忆故事方式的探讨,他认为:“对于当代西方文化受教育的读者而言,理解和回忆叙事最主要的目标,是由材料内容中创造有意义的故事。”①观众在观看影片时,集中精力并且积极运用来自环境和过去经验的图模来构建故事。认知过程中意义的寻找使观众利用图模和提示来制造假定、对故事进行推论,并对先前的接下来的时间拟定、测试假设。这个过程取决于叙事本身、观众的感知两方面。总之,在观看叙事电影过程中,观众是有准备的:他们以建构影片的故事作为自己观影目标。

波德维尔的理论将叙述视为形式活动。形式系统对观众对故事的建构既有提示也有限制作用。波德维尔将影片分为情节风格两个系统和剩余物质所组成的结构。在该理论中,叙事研究的故事(fabula)指的是将行动具体化为一连串发生在一段时间、一定空间及有着时序与因果联系的事件。情节(syuzhet)是故事在影片中实际的安排和呈现。风格则是指影片对电影手法有系统的运用,代表整套的媒介要素。对其电影叙事理论叙述概念中“故事”“情节”“风格”的阐释明显受到形式主义理论思想的影响。波德维尔这样言道:“俄国形式主义者对叙事理论贡献甚大,这主要是由于对故事(包含在顺时序—因果—空间关系中的事件)与情节(叙事体实际表现这些事件的方式)所作的区分。”②而这一部分的概念的借鉴成为其叙事理论构建的一个基石。他从与形式主义者的论述中找到共同点,“泰尼亚诺夫表示,情节是‘故事的动态形式,由所有材料的联结互动构成(包括由动作连结的故事)——风格的连结、故事的连结等’。这段话虽然隐讳难解,却暗示着情节包括了‘故事连结’(story linkage)和风格,就这些方面来看,泰尼亚诺夫的观念和我具有结构的一致:我和其他人成为‘情节’的,他称为‘故事连结’,而他称为‘情节’,我则称为叙述”③。通过故事/情节的划分,其叙事理论从传统叙事理论里故事/话语的划分中独立出来,同时也有着跨媒介的特性,在这种划分中故事成了一种积极建构的结果,而非被陈述的“讲”出物。通过故事/情节的划分,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避开了作为负责机制的叙述者叙述的问题,而从观众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叙事。同时,波德维尔主张情节会依据特定的原则组合故事情境与事件。情节和故事的关联基于叙述逻辑、时间、空间三原则。情节和风格系统互相作用,影响观众进行故事建构。基于此,波德维尔对叙事的界定成为影片情节和风格互动的一个过程,该过程不断提示观众并引导其进行故事的建构。

争议与评价

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对经典叙事中故事/话语理论产生一定冲击。焦点之一集中于关于叙述者(机制)的争论。基于从简原则,他认为在自己的电影叙事理论中叙述者并非理论基础,因此无须设置这个多余的机制。对此他言道:“无论如何,我认为了解叙述的最佳方式,是将它当作为了建构故事而形成的一套提示系统。它预设了信息的接受者,而非发送者,此法让叙述过程多少可以完全模仿传播的情境。”④对“叙述者”的否定激起了诸多经典叙事学家的论争。其中也包括处于经典与后经典交界的叙事修辞理论家西摩•查特曼。然而直到在2008年写作的《电影诗学》,波德维尔再度探讨“叙述者、隐含作者以及其他剩余问题”,重提自己叙事理论原则并坚持原有观点。波德维尔认为给电影以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做法是“要沉溺于一种神人同形的虚构之中”,而叙述则与隐含作者正是来自经典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在波德维尔看来,叙述者无论在文学中所居地位如何,在引入电影叙事时“没有必要误导性地人格化了一部电影的叙事动力”。他反对概念的抽象和累积,认为如无必要,实不应创造新概念,而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概念对描述和解释电影叙事时并无助益。其次,他认为电影文本中出现的显在或潜在叙述者多带来的“声音”其作用是在于引导观众进入观影过程之中,而且电影人格化的叙述往往淹没于整个电影叙事过程,是电影制作者对这个电影叙事过程进行创造。电影制作者创造出一个提示系统,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构建故事。波德维尔认同的叙事不是语言交流模式,而是认同玛丽-劳拉•瑞恩的立场:“叙事是一种独立于媒介的现象,尽管没有媒介比语言更适合创造明确的叙事逻辑结构,还是有可能在其非语言的表现形式中研究叙事,而不需应用言语叙述的交流模型。”⑤波德维尔认为不应当去搜寻一种电影的“语言”,而是要为了引出能导致理解的各种认知活动而对电影进行组织的方法。简言之,电影不是被“解码”,而是被“构建”的。

波德维尔电影叙事理论有着认知主义的理论背景,同时与其于诺耶•卡罗尔所主张的中间层面研究一脉相承。对于认知主义,波德维尔和卡罗尔倾向将其视为一种立场,而非一个理论。该立场试图通过诉诸心智再现的过程、自然化的过程和理性的动力,以理解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认知主义倾向灵活的思考构建,因而往往同其他理论结合。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就是认知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而这也影响着其电影诗学的构建。虽然观点不尽相同,大部分认知主义者都对观众能动地通过文本了解事实和叙事意义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从观众认知出发与建构使得认知主义的电影叙事理论往往避开传统的电影“隐喻”为其他事物的做法。认知主义者拒绝电影的语言类比,也不能接受传统叙事理论中观众被动的位置,对此,波德维尔就认为电影并“没有‘安置’任何人,而是引领观众完成诸多‘运作’”。对电影理论的隐喻做法的批判,罗伯特•斯坦姆认为认知主义者有失偏颇,似有些极端,如麦茨强调电影和语言的非类比与类比,有些问题麦茨在一开始即已经考虑,而其“从不把类比等同于身份”,对此他批评道“隐喻(例如‘电影语言’)已经给了我们它所能给的,而我们应该继续前进或改变方向,是一回事;说它(隐喻)完全‘错误’,那又是非常不同的一回事”⑥。此外,认知主义者对心理分析的作用不完全否定,但仅将其作用局限于情感和非理性的层面。认知取向使认知主义者们专注于可以处理的问题之上,而将一些诸如种族、性别、意识形态、文化环境等问题不纳入考虑范围,但观众进入影院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查询、了解与测试假设”,在反对知识宏大与膨胀的同时,“有时也冒着化约论风险,认为电影经验‘只不过是’生理反应和认知过程而已”⑦。其实,电影语言学和认知理论都有着科学化和标准精确的追求,由此也往往虚弱于对文化、种族、阶级等的分析,其理论的不同在于电影语言学主要诉诸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而认知主义则主要诉诸认知心理学和布拉格学派美学,都有其自身的偏安之处。

波德维尔叙事理论是其所建立电影诗学的一个部分。在其诗学程式下,艺术形式被看成作用于材料的一种组织原则。从观众认知到材料组织,他的研究从自下而上的中间层面对电影叙事过程进行了研究。强调观众建构对电影叙事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叙事理论基于文本自足的看法,但由于其研究范围的限制,又不能穷尽对观众观影情境以及对电影叙事的理解。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和波德维尔基于认知的电影叙事理论有着明显冲突,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不同模式建构之间概念的对抗与对话。经典的叙事理论是基于文本自足的论证与分析,而波德维尔的叙事理论则是从电影的观众认知与意义构建来思考的,故而会在某些焦点问题上产生分歧。双方对文本和对观众认知的强调无可厚非,但不应成为叙事理论构建研究中的沟壑。其实,不论在时间空间的论述以及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上,分歧之外两者也有着共同或相近的论述。

注释:

①③④ [美]大卫•波德维尔著:《电影叙事——剧情片中的叙事活动》,李显立等译,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第147页,第144页。

② [美]戴维•波德维尔:《少下赌注:电影历史诗学展望》,姬进译,《世界电影》,1988年第3期。

⑤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页。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第2篇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利于养成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基本能力;试题难易适当,符合学业基础会考的实际要求。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内容科学、严谨;试题文字简洁、规范,相应的答案准确、简明。

4.时代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知识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心理特点,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

三、考试目标要求

历史学科学业基础会考要求测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以上测试目标不可分割、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力求三者兼顾,综合体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知识与能力

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历史线索。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和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

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历史学习中养成历史使命感、爱国主义情感、人文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科学精神和世界意识。

历史学科学业基础会考能力测试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考试大纲中“列举、知道、了解、简述”等测试目标,属于识记层次要求;“概述、理解、说明、认识”等测试目标,属于理解层次要求;“分析、探讨”等测试目标,属于应用层次要求。

四、考试内容

(一)考试范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必修(Ⅰ)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知道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3)了解汉代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了解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概述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其历史作用;知道中共“一大” “二大”内容,认识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知道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知道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知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3)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知道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4)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知道雅典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了解《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罗马法在世界法制的地位。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分析1787年美国宪法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2)知道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了解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的主要史实,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了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必修(Ⅱ)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了解铁农具的应用、牛耕的发展,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汉、唐丝织,商、春秋、汉冶金,唐、宋、明、清时期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列举唐、宋、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我国古代市场与城市发展的史实。

(4)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概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等史实,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饮食、居室建筑等物质生活和婚姻等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社会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火车、汽车、电报、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了解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3)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厂制度的出现、瓦特改良蒸汽机和蒸汽时代到来的史实;了解石油能源的使用、电能应用的重大发明和电气时代到来的史实;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影响。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了解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列举“斯大林模式”经济体制的主要表现,认识其经验教训。

(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

(2)知道欧共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过程,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3)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必修(Ⅲ)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知道朱熹的理学以及地位。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文学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概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3)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4)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5.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简要说明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主要成就,认识“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

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了解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2)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简述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列举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7.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1)概述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3)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8.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影响。

(2)知道凡·高和毕加索及他们的代表作。

(3)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60℅,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其中,历史(Ⅰ)12题,历史(Ⅱ)7题,历史(Ⅲ)11题。非选择题40℅,共5小题。其中,历史(Ⅰ)2题、历史(Ⅱ)2题、历史(Ⅲ)1题。(模块占分比例不变,各题型题量可相应调整变化)

2.内容比例:历史(Ⅰ)约40℅,历史(Ⅱ)约30℅,历史(Ⅲ)约30℅。

3.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

容易题,难度值0.80以上,约占80℅。

中等难度题,难度值0.60~0.80,约占10℅。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第3篇

一、为何要走向生态批评理论构建?

国外生态批评家对生态批评向何处去这个方向性问题展开了近二十年的探索,但目前来看,所有的探索都遇到了很大障碍,有的还陷入了困境。有人主张离开对自然的认知和审美,转向与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正义、毒物污染及其相关的发展模式或策略等,还把这种“社会转向”命名为生态批评的第三波,试图以此来引领全球生态批评的发展;但这一维度的研究却渐渐远离了生态研究的初衷――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探讨人类社会内部的问题,渐渐与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混为一谈,生态批评思想与视角的独特性逐渐丧失。有人主张更多地关注生态女性主义;但此类研究很多已经把重点从人与自然关系转移到两性关系,用生态研究服务于性别研究,目的是拓展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性别研究、文化研究乃至人学研究。有人主张致力于科学与文学研究的结合,特别是生态学、生物学等学科与文学批评的跨学科整合;但应者寥寥,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罕有人能做到跨越文理,同时精通至少一门科学学科和一门人文学科,从而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可能是科学与文学批评的本质诉求、特殊品性并不相同,能否做到兼顾和互利互激实在可疑,从19世纪自然主义批评到20世纪的熵批评都有很多失败的教训。生态批评究竟应当趋向何方,这是一个争议不断、困难重重但又亟待解决的国际学界前沿大问题。

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从成立之初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并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了探索:一是厘清并确立生态批评的基本术语、核心思想、研究要点、任务目标,出版了《欧美生态批评》《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等专著和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论文;二是试图梳理勾勒世界主要语种、主要文化和主要国家的生态文学发展脉络,为生态批评尽可能划出全覆盖的研究地图,并为生态批评的理论建设提供丰富广泛的思想素材,出版了《欧美生态文学》《美国生态文学》《英国生态文学》《俄罗斯生态文学》《德语生态文学》等专著;三是尽可能深入地展开对生态文学家、生态文学作品的个案研究,试图发掘具体的生态文学作家作品对生态批评可能具有的独创性启发,出版了《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生态诗人加里・斯奈德研究》等专著,完成了数十篇学位论文,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然而,研究团队的上述努力全部陷入了困境!生态批评总体理论框架难以系统建构,更不用说建立基础思想的体系;国别和语种生态文学梳理由于团队学者专业和外语语种的局限,难以进一步拓展,更做不到全覆盖;作家作品个案研究的对象虽然数量可观,但研究的切入点和所得到的论点呈现出重复和狭窄的态势,还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态批评理论或观念去套文本的倾向。放眼国内生态批评界,尽管热热闹闹、数量井喷,但观点重复单调、理论套文本的现象十分普遍,更严重的是,很多学人并没有真正弄明白什么才算是生态批评,简单地以为只要写了自然(或写了环境)、写了人与自然关系就是生态的,很多人将生态批评不同派别和不同发展阶段的观点、生态批评与环境批评的不同观点、生态批评与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批评的不同观点杂糅混用。生态批评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甚至可以说困境危机的时刻!在此关键甚至是存亡时刻,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不得不继续追问:生态批评往何处去?我们团队的研究往何处去才能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在种种瓶颈桎梏之下我们的研究从哪里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认为,生态批评的发展方向不能是丧失自身特点或主体性的方向,生态批评不能与人类中心主义指导下的环境研究、自然研究、性别研究、跨学科研究合流。我们还认为,中国生态批评要走出困境,特别需要新一轮的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方能有效地指导批评实践,改变观念混乱、论点重复、思维简单的现状。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是: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若想保持生态批评重镇的学术地位,要想冲出瓶颈进入新天地,只能在构建生态批评新理论的进路上开拓前行。令人欣喜的是,团队近几届博士生的研究恰恰在这一学术进路上取得了振奋人心的长足进步,从而使得团队的生态批评研究出现了走向新突破的可能,即走向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在未来几年里将主要致力于建构具有独创性的生态诗学体系、生态美学体系、生态比较文学体系和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体系,拿出一系列堪称团队第二代标志性成果的研究专著。

二、生态诗学是什么、何以可能、如何构建?

林阳生在发言中从逻辑、功能效用、本体论价值三个层面论述了“生态诗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并从思维层面、实践层面和价值层面探讨了生态诗学的功能,此外还谈及生态诗学与自然状态、语言、政治的关系。在分析了贝特和鲁克尔特的相关论述之后,他特别强调了文学和诗学的生态文化功用:培养出能够感受世界多元性的、属于自然本身的、丰富而独立的个体。他说:“诗,不仅仅是回家的路,更是存在的家园本身;而生态诗学所做的,正是通过文学使得存在的本真形式向每一个单独的个体敞开,提供一个完整世界本身的承诺。”

林阳生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深究兴趣。有学人质问:对于诗学这个难有定论的概念,如何从生态思想或批判的视角给予厘清或者绕过,厘清与绕过的理由何在,能否给生态诗学一个明确的定义?如果不能,又怎样将其与传统诗学或浪漫主义诗学进行区分?林阳生在回应别强调了生态诗学的本体论价值,同时也坦承要想把生态诗学建构成系统性的理论话语,还有很多必须解答的难题。

我们认为,要充分证明生态诗学何以可能,绝不能仅仅或主要从其功能性这一个维度来论述,还必须证明它可以作为一种能够自立和自洽的理论。为此,需要绕过有关诗学定义不可能达成共识的种种历史纷争,采用最普通和最为学人所认可的定义,即将其视为文学理论的同义词。在解决了诗学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便可以展开生态诗学最重要的任务:从生态思想和生态思维方式的角度,重新审视国内外最有代表性和普遍认同性的文学理论基本范畴,揭示并论证这些基本范畴在引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主义思想观照之后所产生的新的内涵,进而参照最基本和最普通的文学理论体系,构建生态诗学的理论框架。如果仅仅从一个角度研究生态诗学,完全可以像贝特、鲁克尔特那样侧重于对生态诗学功能的哲理性论述;但如果旨在建构生态诗学的理论体系,或者说对其本体性作全面的研究,就必须从理论体系上对生态诗学展开全局性的论证,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方便、最有效和争议最小的方式就是依托和参照现有典范的文学理论体系。

三、生态美学理论突破的进路、理论体系建构的原则何在?

廖淑瑶的研究目标是构建整体性生态美学体系。不过此次研讨中她只从审美客体、审美经验、审美价值三个层面谈了这种生态美学建构的要点,并没有全面阐述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她侧重论述的是:为什么只有从生态整体的角度才可能解决有关“自然全美”的论证难题?为此,她一一评析了包括卡尔松、罗尔斯顿、彭峰在内的中外美学家和哲学家的相关观点,既指出其中的合理性,又揭示其中的逻辑漏洞,在排除所有其他可能之后,她得出结论:唯有从生态整体的高度论证自然万物的生态系统价值和生态系统性审美价值,才有可能证实“自然全美”或“肯定美学”。廖淑瑶对“自然全美”论证的新路径是生态整体与自然个体关联的路径。她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自然是不是全美的这一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转向从生态整体主义立场对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的论证,以及对每个自然个体的生态美的肯定。我们应当意识到,原生自然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和欣赏的,因为每一个自然个体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和不可分为高低优劣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原生自然物都应当被看作是美的。廖淑瑶试图用一个难题的解决来说明生态美学建构的必需进路是生态整体思想,生态美学一定是整体性美学,生态美学之所以堪称“生态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根据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构建的美学。

廖淑瑶的发言激起了包括哲学专业学人在内的不少听者的反响。有学人质疑:从“自然全美”转到“自然应当是全美的”之逻辑依据何在,仅凭每个自然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位置和功用就能证明它是美的吗,她所论述的生态美和生态美学与传统的美和美学有什么不同,美或者审美难道能够脱离审美者而存在吗?换言之,仅仅分析生态系统与自然物个体的关系而排除了审美对象与审美者的关系,能够论证自然全美乃至整个生态美学吗?廖淑瑶的回应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即自然物的生态系统价值和由此产生的审美价值,并以此将她所论述的美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美学中的美和美感作了区隔。

我们认为,研究者还需要更明确地将生态美与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美学的自然美区分开来,更明确地阐述生态美学对美的论述不是从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关系切入,而是从自然物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切入的。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是生态整体至上观,生态美学的逻辑起点是生态整体使得自然存在的自然物有了存在的内在价值,包括内在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首先是自在的,是可以不依赖于有没有人去认识它、有没有人审美观照它而独立存在的。由于在思想基础、基本范畴、基本术语含义等核心问题上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美学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因此生态美学堪称具有颠覆性的新美学,而生态整体价值(而非人的价值)是其终极的判断与论述尺度。不过,即便是全然不同的美学体系,生态美学也需要对典范的美学体系作生态价值上的全面梳理,如此方能有根据地、有对应性地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四、生态精神分析批评建构的要点何在?

胡艳秋所探讨的是生态潜意识与生态精神分析批评建构。生态潜意识倡导一种主要致力于揭示文学文本所蕴含的生态潜意识的生态批评,她阐述了生态潜意识的定义、理论基础、文本表现及其复杂性,重点强调了生态潜意识分析的不可或缺与不可替代性。生态精神分析批评则从生态潜意识批评扩大到所有与生态相关的精神分析批评领域,试图建构起生态精神分析批评这一新的批评流派或批评方法。她论述了相关理论的源起和运用,厘清了几个重要概念,进而试图从批评模式、典型意象和主要任务等方面建立生态精神分析批评的架构。

胡艳秋的发言同样激发了众人的学术好奇与学术兴趣。有学人质疑:既然有生态潜意识,那么有没有非生态或反生态的潜意识?如果有,生态精神分析批评是否也要讨论文学中的非生态潜意识?生态精神分析批评运用到文本批评实践中是否具有作家或作品指向性?胡艳秋在回应中指出,任何种类的批评都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作为精神分析批评的一个分支,当然也有其最合适与较合适的文本对象;但是,诚如女性主义批评并不局限于评论女人写和写女人的文本,生态批评也并不局限评论直接描写自然或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本,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也有广阔的批评空间,无论作家是否有意识地、作品是否侧重于描写潜意识,只要能令人信服地证明文本的确有生态潜意识的蕴含,都有理由对其展开生态精神分析批评。

我们认为,建构生态精神分析批评与建构生态美学、生态诗学不同,因为前者主要是一种批评流派和方法,而后二者则主要是一种理论体系。因此,胡艳秋的研究重点应当是:用生态思想作指导,重新梳理精神分析批评的代表性著述;在生态潜意识的内涵(包括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与生态潜意识的文本表现两个主要方面确立生态精神分析批评的构建要点。前者要特别重视人的动物性的生态意义发掘,重视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生态解读,重视自然之爱与自然之惧等潜意识的分析,重视对该结、赫拉克勒斯情结、荒野情结、处所情结的生态分析;后者要特别重视对原型、梦幻、口误笔误、自由联想、内心独白、乌托邦想象等生态潜意识显现方式的批评分析。生态精神分析批评的建构要特别重视方法论和实用性。此外,应当明确肯定非生态潜意识和反生态潜意识的存在,明确指出生态精神分析批评既包括对生态的潜意识/无意识的分析和弘扬,也包括对非生态的潜意识/无意识的反思、分析、批判和警醒――正如生态批评不仅仅要弘扬生态思想文化,也要批判反生态思想文化。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杨晓辉博士是厦大生态文学研究团队的外校成员,她也应邀返回团队为本次论坛作了一场有关日本生态文学前沿理论的报告。她重点介绍了日本生态文学研究者对人与自然交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这对团队今后进行更宽范围的生态心理分析批评建构(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的精神分析,还要延伸到分析人与自然交流的全部心理活动――包括感知、认识、情感、思维、想象、记忆等意识层面的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事实上,美国生态文学家迪拉德、美国生态批评家斯洛维克等人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团队高度评价这一进路的探索,也将在未来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第4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2005]552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概念 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的有机构成 相对人口过剩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的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和平 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理论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创新型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加强 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四)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法律基础知识

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的标志和条件

宪法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文化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新闻广播 电视事业的法律地位 广播影视法律体系构成

(二)相关法律法规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民法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肖像权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合同

知识产权法 著作权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和保护期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适用范围 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 《条例》所称广播电台、电视台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 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与基本框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经济全球化

社会结构 社会化 社会互动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会控制 社会群体 组织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工作 社会保障 社会动机 人际关系 从众行为 大众心理

上古神话 《诗经》 楚辞 《史记》 乐府诗 汉赋 唐诗 晚唐五代词 宋词 唐宋八大家 元曲 明清小说 新文学运动 左联 当代文学名家名作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一)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 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八)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三贴近”原则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化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九)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 “三贴近”

(十一)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十二)胡锦涛总书记 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关于新闻舆论的性质、地位、作用的重要论述 关于 新形势下 新闻宣传工作总要求 和主要任务 的重要论述 关于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的极端重要性及“五个必须”的重要论述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简况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事业局 广播电视部 广播电影电视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 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中国广播网 国际在线 央视国际 齐越 夏青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三)广播电视技术常识

中波与短波广播 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 模拟广播与数字广播 地面电视 有线电视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高清晰度电视 图文电视 交互式电视 移动多媒体广播 网络视听业务 卫星通信与卫星广播 广播电视覆盖方式 广播电视传输方式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 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选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试论述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VV看 整体 语法意义 动词重叠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8-0057-04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1D058);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253b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M531062)

作者简介:陈颖(1978―),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句法、语义、语用。

陈一(1960―),黑龙江五常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汉语句法、语义、语用。

学界对“VV看”格式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大多是把VV和“看”分开来考察。本文的目的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VV看”作为一个整体,深入探讨“VV看”的语法意义,同时也要谈到动词重叠和“看”的意义。

一、“VV看”的句法特点

(一)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我们主要从认知的角度来谈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张敏(1997)谈到句法结构可以临摹概念结构以及它所代表的外在世界的构造,由于人类面对的外在世界是相同的,作为外在世界在人类认知系统中的投射的概念结构在不同语言中亦必有相似之处。世界上的很多语言中都存在动词重叠的现象,它们大多表示动作的持续或复现①。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与学者们对世界其他语言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观察是类似的,这也反映了人类在认知上的共性,以及由此决定的语言形式及意义的雷同性。

我们可以从语言相似性的角度入手来探讨这一问题。语言结构中的重叠对应于头脑中概念结构的重叠。比如汉语中名词的重叠对应于头脑中每一个事物的依次出现,所以名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就是“每一”。那么动词重叠也可以看成是每一个动作在头脑中的依次出现,动作的“每一”就是强调动作的持续,动作的能动性。所以,对于动词的语法意义,我们同意朱景松(1998)的观点,动词重叠最主要的语法意义是强化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在时间上就是强调动作的持续。

(二)动词V的特点

仅从动词重叠的角度看,能够重叠的动词多为自主动词②。这是由于动词重叠可以表现人们实施行为、动作时的主观态度,而不自主动词不是人们主观上能够控制的动作行为,所以通常不能重叠。通过考察③,我们发现,能够在“VV看”中出现的动词大多都是自主动词,但有一部分非自主动词也能重叠。非自主动词能够重叠加“看”与“看”的语法意义有关,我们在后文将谈到这一点。

能够在动词重叠中出现的动词多数是单音节的,能够在“VV看”中出现的动词更是如此,几乎全部是单音节的。我们逐一考察了袁毓林(1991)中提及的自主的双音节动词,发现只有六个④能够出现在“VV看”结构中,仅占自主双音节动词的17%。而且,这六个能够在“VV看”中出现的双音节动词的构词方式都是并列式合成词。这是因为以并列方式构词的合成词动性强,不带有结果义,而以其他方式构成的合成词或者由于带了宾语或修饰语使动性减弱;或者因为带有补语而带有结果义,或不表示动作的延续,这都与“VV看”的语法意义不符,我们在后文将详细谈到这一点。

此外,由于动词重叠在时间上强调的是动作的延续,所以,能够在“VV看”中出现的动词也一定要是持续性动词。

总之,能够在“VV看”中出现的动词必须满足以下四个特征:1.大多是自主动词;2.多为单音节;3.不包含结果义;4.大多是持续性动词。而这些特征都与“看”的出现,以及“VV看”构式义的制约有关。

(三)“VV看”的同现成分

1.时体成分

“VV看”不能与时体标记“着、了、过”合用。本来动词重叠式与时体成分共现的能力就很弱,加上“看”之后就完全不能与时体成分共现了。

2.后接成分

动词重叠式是能够带名词性宾语的,但动词重叠加上“看”之后不能带名词性宾语。如:

(1)a摇摇头 发发议论 称称重量

欠欠身子

b摇摇看 发发看 称称看

欠欠看

c*摇摇看头 *发发看议论 *称称看重量 *欠欠看身子

在例(1)的三组例子中,a组都是动词重叠带宾语,都可以说;b组是动词重叠加“看”,除了“欠欠看”受限制,其他都能说;而c组是“VV看”带宾语,都不能说。这与“看”的语义及“VV看”的构式义有关。

如果动词在语义上要有一个名词性支配对象,句法上就要有所转换,即这个名词性成分要先行出现,成为话题。如:

(2)a *你试试看这条裙子。

b这条裙子你试试看。

此时的“VV看”必须作为述题存在,评议性强。这种增强的评议性是由“看”提供的。

但“VV看”能够带小句宾语,这个小句宾语不能紧跟在“VV看”的后面,而是要作为一个独立小句存在,如:

(3)陈皓若在黄兴安面前走动着,“你说说看,

一个甲种师怎么这样不经打?”

这说明“VV看”与其所带宾语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这个“宾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宾语,往往是一种有待说明的情况。

3.韵律分布

“VV看”跟它的宾语之间可以有语音停顿,如:

(4)想想看吧,等奥运会开幕时,基菲希亚大街一条车道每小时的车流量就将高达1200辆至1400辆。

但是,动词与宾语之间是不应该有语音停顿的。“VV看”在语音上的独立性反映了它在句法上的独立性⑤, 这也反映了“VV看”动性的减弱,以及与其宾语之间关系的松散。

“VV看”的这些句法上的特点说明,与动词重叠相比,它的动性在减弱。这与“看”的出现密切相关。

方梅(2005)认为认证义动词有明显的去范畴化倾向,表现为部分的失去了作为主句动词所应具备的句法特征。而“看”就是一个典型的“认证义动词”,“VV看”的上述句法特点与认证义动词“看”的句法特点很相像,这可以使我们初步判断,在“VV看”中“看”的“认证义”并没有消失。

(四)句类特点

“VV看”多出现在祈使句当中,也能出现在疑问句和陈述句中,但此时“VV看”出现的小句仍然具有祈使意味。

(5)你吃吃看吧!

(6)你是不是再吃吃看?挺好吃的啊。

(7)你吃吃看,应该挺好吃的。

例(5)本身就是一个祈使句。例(6)虽然是一个疑问句,但实际上并不是要真的发问,而是建议祈使对象发出某种动作或采取某种行动,是一种假疑问真祈使的形式。而例(7)虽然从整体上看是一个陈述句,但“VV看”所在的小句仍然是祈使,建议听话人去做某事。

即使句子的主语是第一人称,整个句子仍然具有祈使意味。如:

(8)我们还是吃吃看吧!

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承接性意志句”。

我们发现,带有“VV看”的祈使句不仅仅表示一种主观建议,而且还带有“会得出某种结论”的提示。如:

(9)a你找找!

b你找找看!

(10)a*咱们吃吃,不够再点别的!

b咱们吃吃看,不够再点别的!

例(9)a句仅仅是建议听话人进行尝试,并没有体现出说话人对结论的提示,而b句不仅是说话人提出的一种尝试的建议,而且说话人提示会得出某种结论,即“能够找到”。例(10)b句说话人对结论的提示更加明显,甚至去掉“看”后的a句不再成立。可见,语助词“看”不可能仅仅表示“尝试”。

二、“VV看”的语义特点

(一)“VV看”的后续内容

有时候,虽然“VV看”在形式上并没有宾语出现,但在语义上是有后续内容的。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例子:

(11)真没骗你,这很好吃,不信你吃吃,看味道如何。

(12)真没骗你,这很好吃,不信你吃吃看。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例(12)是例(11)的省略形式。例(12)的“吃吃看”可以是“吃吃看味道如何”。也就是说,语助词“看”出现的时候在语义上是有后续内容的,这个后续内容主要是“待认识的问题”。这是由于语助词“看”是由测试义“看”虚化而来⑥,而测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某种认识或判断。

(二)“看”的语义

很多学者已经论述了语助词“看”是从“测试义”动词演化而来,而“测试义”动词“看”又是从视觉动词“看”演化而来。我们都知道,通过身心隐喻,视觉动词“看”具有了表示主观判断的功能。现代汉语很多格式中的“看”都是这个意义,如“我看”“看来”“看起来”等。“看”的这种身心隐喻可以说是一种认知模式,而由于这种隐喻的模式化程度很高,我们甚至已经不觉得用“看”来表示主观判断是一种隐喻。

语助词“看”来源于表示测试的动词“看”,而测试本身其实就包含着主观判断,即得出某种结论,所以,我们认为语助词“看”的语义应该是“(尝试,)得出某种认识/结论”。

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如为什么“看”总是与“试”同现?因为语助词“看”的语义并不仅仅是“尝试”,语力不足,所以要常常与“试”同现。

(13)我明天找他谈谈。

(14)我明天找他谈谈看。

例(13)仅仅是表示一种尝试,而例(14)则提示尝试后会得出某种结论。

正是由于“看”还保留了其认证义动词主观判断的语义,所以它前面的动词可以是非自主动词。这是由于非自主动词不能重叠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类动词都是有始无终的无界事件,而动词重叠要表示一定范围内的动量⑦,即使这个量也是个模糊量,它们彼此在语义上冲突。而主观愿望给了无界的动作一个终点,就使一些不自主动词能够进入“VV看”格式。主观性的增强削弱了“自主”对句法行为的限制。那些能够进入“VV看”格式的非自主动词去掉“看”后还是不能重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我们的观点。

三、“VV看”的语法化及构式义

前文已经谈到,“看”的语法意义是“(尝试,)得出某种认识结论”。在某些情况下,“看”并不表示“尝试”,而仅仅表示“得出某种结论”。比较下面的两个例子:

(15)巡警:(接票子)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

(16)现在,你说说看,为了他,全家人来冒枪杀官员的危险,你说,这又有何益?

在这两个例子中都有“说说看”,但语义并不相同。例(15)中的“说说看”表示的是“尝试”之后会“得出某种结论”。而例(16)中的“说说看”则毫无“尝试”的意味,“你说说看”在这里是提示听话人得出某种结论,更接近于话语标记“你说”,甚至在同一句话的后面就用了“你说”。可见,例(16)中的“你说说看”比例(15)中的更加虚化。这是一种共时平面上的语法化,在现代汉语中“VV看”实虚共存。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VV看”都能发生虚化,“VV看”的虚化与动词V密切相关,只有那些高频使用的感知义动词构成的“VV看”才有可能发生虚化。这与感知义动词大多已经语法化为表达说话人视角和态度的语用标记有关,如说、想等。这也反映出构式与构成构式的词语之间的互动关系。此外,“VV看”的虚化还与主语人称有关,只有第二人称主语“你/您”后面的“VV看”能够虚化。这与很多话语标记的特点是一致的。

这也提示我们,动词的小类不同,“VV看”的语义也有细微的差别。感知义动词构成的“VV看”的构式义是“V,做一个判断验证一个认识”,而其他动词构成的“VV看”的构式义是“(尝试)V,会得出某种结果/结论”。如:

(17)你说说看,这酸枣和香蕉、橘子比,哪样好吃?

例(17)中的“说说看”就是让听话人做出一个判断。

四、“VV看”的时间性

“VV看”的构式义是“V,做一个判断/验证一个认识”,既然是“要获得某种认识”,就是还不知道结果,因此,语助词“看”出现的语境应该是未然的,下面这样的句子是不成立的:

(18)*他尝尝看这个菜,说挺好吃。

在这个句子中,由于他说“挺好吃”,可见“尝”这个动作已经完成,也就是说已经知道了结果,是已然的,不符合语助词“看”应该出现的语境。

也正由于“VV看”只能出现在未然语境中,所以这个结构不能与动态助词“着”“了”“过”连用,也不能与时间副词连用。

五、结论及余论

对于语助词“看”的来源,以及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到底是什么,目前学术界还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在这里既不是要探讨语助词“看”的来源问题,也不是要讨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而是要对现代汉语中“VV看”构式的用法及功能进行探讨。

我们认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强化能动性,而“看”的语法意义是“(尝试,)会得出某种认识/结论”。由此,我们认为,“看”是具有情态意义并与未然体相匹配的语助词。其实,情态和时态有时候是很难区分的。英语中的三种基本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除了表示时间意义外,都带有一定的情态意义。比如,表达将来时间的助动词will和shall都是由带强烈情态意义的动词演变而来的,它们本身又是情态动词。日语中放在动词后边的“-shimauしまう”如果附在自主动词后就强调动作的完成,比如“それを食べてしまいなさい。把它吃掉!”;如果放在非自主动词后就一定表示说话者对事件的一种感叹语气,即“不如意”或“意外”等情态范畴的意义,比如“こわれてしまつた。坏了。”⑧“看”的这种用法也印证了世界语言的共性。

综上所述,整个“VV看”构式根据动词类别的不同,其构式义分别是“V,做一个判断/验证一个认识”,以及“(尝试)V,会得出某种结果/结论”。

注释:

①参见张敏(1997)。

②关于自主动词,参看了订株(1998)。

③我们针对袁毓林(1991)列出的动词词表进行了考察:由这些动词构成的“VV看”构式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逐一加以验证。

④它们是:跌、摔、忘、恼、输、死。

⑤参见方梅(2005)。

⑥陆俭明(1959)、劳宁(1962)、蔡镜浩(1990)、吴福祥(1995)等都认为语助词“看”来源于表示“测试义”的动词“看”。

⑦参见刘正光(2011)。

⑧参见柯理思(2005)。

参考文献:

[1]陈立民.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2005,(2).

[2]方梅.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J].中国语文,2005,(6).

[3]柯理思.试论谓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化的关系[A].吴福祥,洪波.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李宇明.说“VP看”[J].汉语学习,1985,(6).

[5]李宇明.动词重叠的若干句法问题[J].中国语文,1998,(2).

[6]马庆株.自助动词和非自主动词[J].中国语言学报,1988,(3).

[7]陆俭明.现代汉语中一个新的语助词“看”[J].中国语文,1959,(10).

[8]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9]潘国英.论VV式动词重叠的源流和形成[J].古汉语研究,2008,(3).

[10]史有为.“来”“看”小补[J].汉语学习,1986,(5).

[11]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J].语言研究,1995,(2).

[12]袁毓林.祈使句式和动词的类[J].中国语文,1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