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第1篇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界定最初见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的报告,他曾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因素只是为发展到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新民主主义本身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到党的七大,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归纳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是: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的民主共和国。实行的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反动派实行,比较好的确立起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需的政治保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在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封建土地关系以后,实行国营经济为主体,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由于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并不占有主体地位。新民主主义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从而对待非社会主义的经济采取的是宽容政策,实质上就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走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证。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可见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8]十三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做了系统的论述,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不可逾越性,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形态。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联系的研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必要准备);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学者将 二者的联系这样表述: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其内在联系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政治方面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国体和整体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方面都明确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1954年9月,《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中共肯定了共产党和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党的“十二大”又加上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

经济方面的相同点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及经济成分相似。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多种成分不断发展、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存在着五种经济形态,曾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即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总体是下降趋势,但并没有动摇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原则。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个体或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文化上,二者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倡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关联,“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决定了两者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保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同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对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西方的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在党的十五大上,强调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精辟概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文化上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继承。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

尽管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因为他们之间还有着不容忽视的本质性的不同之处。

(一)二者在政治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两步走中的第一步的胜利成果。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按其性质,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做准备的过渡性的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不同,它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又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史阶级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曾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尚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尽管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总得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

第三,政权的阶级基础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我国的人民民主的阶级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结成了更加牢固的联盟,小资产阶级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丧失了自己的经济基础,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人民民主国家的新的阶级基础。这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权的阶级基础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是无产阶级的性质了。

(二)二者在经济方面的不同

第一,经济主体不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部门居统治地位并已经在工业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优势,即已经控制经济命脉,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是很低的,个体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在过渡时期结束后便已确立主体地位。在强大的社会主体经济周围,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之间的基本关系不同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就有的资本主义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无产阶级政权还在较量中,社会主义经济和非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经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14]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存在和发展,看作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所有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东西。

第三,农村个体经济有本质区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其强大生命力。这种分散的个体劳动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个体经济是有根本区别的,其主要标志就是土地所有权的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农民具有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处置权,土地买卖是合法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买卖是非法的。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能自由买卖,也就不可能出现土地占有不均基础上的两极分化。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控制贫富差距程度,而且还基本上保证了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经济和社会意义非常重大。

(三)二者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的内涵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是以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主要内容,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可见,时代和任务的不同赋予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新的内容。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复归,而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两者虽然在某些形式上有表面的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相差甚远。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信心,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福新.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思想究.1999.3(5):98-100.

[2]郭德宏.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2(4):42-45.

[3]张奇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增刊.

[4]巩茹敏.论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8-9.

[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0.

[6]裴育萍.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3-4.

[7]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9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8.

[9]金春明.试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之异同[J].教学与研究.2001(1).

[10]项东.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与区别[J].皖西学院学报.2002, 18(5):10-13.

[1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1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第2篇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内涵

1943年抗战期间,毛泽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阐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开展什么样的革命、以及怎么开展革命的问题,解释了革命的性质、对象、前途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只有经过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即相当长的而不是短暂的历史阶段,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意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革命的实践中,科学地概括和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对中国共产党人寻找符合中国实际,有利于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及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其内涵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集道路、理论、制度为一体的已付诸实践的一个新的社会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涵丰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其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中央基于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作出的科学论断。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坚持、发展和继承、创新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又在当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了主导作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引领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要求,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联系

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阐述,涵盖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孕育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石。

(一)政治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行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段联合专政。在国家的基本制度上采用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两者都强调无产阶级及党的领导作用,明确人民的主体地位,发展人民民主政治。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到的“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今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生态雏形。当时,中央还就代表的直接选举、间接选举、代表任期问题提出了建议,从中可以看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由来和历史发展脉络,这项制度也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经济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依据中国极端落后的经济状况,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占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虽然两者的经济制度在构成成分、性质等方面已有较大不同,但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思想是一样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理论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先决条件的思想。马克思曾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二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即从纯粹的公有制经济退回到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其实质是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和方式。

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理论的来源,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现阶段,我国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文化上的关联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建设应本着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入手寻求路径。“民族的”是指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寻找文化交融的方式,既要保持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对世界优秀民族文化做到兼容并蓄。“科学的”是指应以科学的态度正视历史,主张实事求是,反对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反对统治阶级腐朽的文化,发挥科学的、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众的”是指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字”“言语”要接近群众、切实反映群众的需要。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终结因素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它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旨在指导建国后怎样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为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有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条件。但是新中国建立后不久,等中共领导人却改变了原有的观念,我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突然终结,给新中国社会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等中共领导人放弃了原有的社会理论及其实践,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终结的呢?本文拟从以下几点探求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提前终结的因素。

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认识不够清晰

1、对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

建国后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我国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由于中国革命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和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注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但对于我国过渡时期的时限估计,同志和我党并没有一个定论。党的七大上,指出在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是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没有直接说明。1948年指出我国在经济上完成民族独立,还要一二十年时间。由此可见,当时认为新民主义社会为二十年左右。1952年提出我们就要开始用十年到十五年时间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可见,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限认识不确定。

2、没有准确界定过渡时期的性质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地位、长期性、任务、性质及前途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认识。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在巩固政权和新中国建设的实践中,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却一直没有准确和稳定的把握过渡时期社会的性质。认为新民主主义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国,这也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2]后来在一次讲话中又认为我们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是资本主义的,同时也是人民大众的,不是社会主义,也不是老资本主义,而是新资本主义也即新民主主义[3],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性质是新资本主义的,1945年在党的七大确认了这点,然而后来他却又否定了这个说法,“我看‘新资本主义,这个名词是不妥当的,我们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4]。所以,没有准确和稳定的把握过渡时期社会的性质是和我党终结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过多效仿苏联模式,忽略中国国情

苏联工业化的伟大实践和成就,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推广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短等原因,使得我们将苏联模式当成是社会主义模式的唯一,并以苏联模式和标准作为我们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标准。没有看到中国落后的国情,教条的理解和实践了社会主义,片面追求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以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左”的做法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造成消极影响。

4、重视生产关系,忽略生产力

正如后来承认自己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对于生产力方面,他的认识不很够。[5]正是由于和我党对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认识不清,过多的强调了生产关系的作用,导致了我党长期注重生产关系的改造,忽略了生产力的发展,未能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去变革生产关系,从而使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的终结。

二、实践中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调整

建国初期,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了和中央领导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认识,这个变化和影响表现为:

1、建国后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为我国加速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党领导人民进行了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以及社会的民主改革,还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总口号和总任务,将工作重心向经济方面转移。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首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其次,集中力量恢复了国民经济。设想需要“三年五年恢复”,结果经过三年的努力提前实现并超过了预计的目标,使得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比如“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三年中平均年递增率为21.1%”[6]。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的总产值中占到56%,国营批发业占全国商业营业的60%,社会主义经济已经占主导地位,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走互助合作道路,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民族工商业中形成的经验也向为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2、我国阶级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客观促使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终结

建国后我国的阶级构成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中国的基本阶级力量。在农村,社会主义完成后,由于生产力落后和劳动力不足,又形成了贫富分化现象,农民迫切要求走互助合作道路,这迫使党考虑中国个体经济的发展方向问题。同时,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之间的斗争时起时伏,这都对国家经济生活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努力却引起了这些矛盾加剧,使得党总结对资本主义改造利用的经验,积极加快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将资本主义企业和人员引向社会主义。但由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及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经济和国家建设的负面影响,使得和中央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民个体所有制、城乡资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从而过早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所以,建国后的一系列变化客观加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的终结。

总之,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实践终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交织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我们重新分析研究和党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的原因,总结和反思我国社会主义早期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3卷)1060.

[2] 选集(第2卷)709.

[3] 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110.

[4] 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3.139.

[5] 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29.

[6]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294.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脉相承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理论关系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实质就是对两者内在精神的把握和研究。全面深入地考察新民主主义理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深化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以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针政策的认识,有利于明确两者之间一脉相承的逻辑关系。

一、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及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发展

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轨道,封建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这一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性质。早在1939年12月,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问题作了明确的分析,他指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1]P651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并写道:“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1]P666由此不难看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它终将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社会。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具体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以及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1949年3月,在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2]P1432。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1951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搞工业化建设,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即:过渡时间上,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15到20年时间;转变条件上,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化;过渡步骤和方式上,党认为只有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才能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时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认识上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重新思考具体时间和步骤问题。党认为我国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农村和城市开始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成为必要并有实现的可能。1952年9月在中央书记处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提出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而不是10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P700-701由此中国正式进入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二、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看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性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即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但需要注意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因此就这种过渡性而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富于动态性的,它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通过限制和改造非社会主义因素,使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尤其是要增加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成分,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最终确定其主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立足于这一点,在1953年正式确立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这反映了当时党中央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较为成熟的思考。但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不禁引人思考:过渡时期和新民主主义时期到底是什么关系?1953年9月11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常委扩大会议上明确表示:“过渡时期就是新民主主义时期,也就是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期,也就是社会主义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长的时期。”[4]P153由此我们不难分析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一个子集,党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总路线总任务实质上也就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内党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目标,因此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三、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背景看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性

曾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5]P276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也提出:“只有中国社会经济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有了一定程度的充分发展以后,只有经过许多必要的准备步骤以后,并且只有根据中国人民的需要和意愿,才能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6]P33850年代初,指出:“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地稳步前进,经过战争,经过新民主主义的改革,而在将来,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7]P338根据这些论断可以看出当时的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把握新民主主义理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脉相承,有必要去考察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1949年至1952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经过三年的努力,一些国民经济的命脉如重要的工矿企业、铁路、银行等都被国家掌握,国营工业产值和国营商业的营业额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已居于主导地位。“工业方面(包括现代工业与工场手工业,不包括个体手工业):一九五二年,国营约百分之五十……公私合营约占百分之五,合作社占百分之二点六……商业方面,一九五二年国营和合作社占百分之三十二。”[4]P137-138此外,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领导人民在完成以后的农村及时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组织以土地入股为主要特征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合作社,将农民有序地组织起来开展农业生产。农业互助合作形式的初步运用,使广大农民了解到互助合作形式有助于帮助他们战胜自然灾害,克服生产困难,实现增产增收,因此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遵循了他们的意愿和要求的。在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党和国家对私营工商业采取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方式,广泛采取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使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些举措成为后来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准备步骤。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立足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的,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它的提出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构想的具体体现,并不脱离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

四、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看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脉相承性

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曾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8]P1081“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8]P1060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成功过渡必须建立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和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改革,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化三改造”就是这样一条体现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的方针政策,它是合乎党在此之前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逻辑的。在中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而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满足工业化对粮食和工业原料大规模的需求,为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扩大市场,就必须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当前学界有观点认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所提出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纲领中“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相背离。其实不然,对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是具体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则是改造的步骤和方式。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是由当时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由于民族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系较少,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成分对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具有积极作用。“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8]P1060因此,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保护民族工商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并通过恢复国民经济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依赖,此时资本主义私有的民族工商业经济显然不适应当时国家发展的需要,它必须要接受社会主义的改造。

另外,我们也应注意到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逐步进行的,并不是直接通过改变生产关系的性质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对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历了三步:第一步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使资本主义的剥削受到限制,使企业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第二步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进一步限制资本主义的剥削,使企业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第三步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国家负责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原工商业者一定的利息,使企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可以看出,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它并没有直接否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这里所说的改造,是指在承认资本家的受限制的不完全的私人所有制的条件下,使资本主义企业逐步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9]P224。这是一种和平赎买的方式,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综上所述,无论从性质、背景或是从内容进行考察,党在1956年提出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与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以及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理论的理论设想都是一脉相承,具有逻辑一致性。当然,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关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具体转变时间、转变步骤以及对待特定社会阶级的政策上不同于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初构想,但是把这些不同纳入到当时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考察,并不影响二者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实质。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7]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成分范文第5篇

马克思主义的国民史是一门新建设的学科。几年来,在这门学科的建设上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特别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部分;随着这门学科的建设,许多有关的基本都提到讨论的日程上来了。这些问题,有的已经在公开讨论,如对象问题;有的虽未公开讨论,但不同的意见都以各种方式提出来了,如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等问题。很明显,这些问题的讨论是有助于这门学科的的。本文企图对后一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根据近年来发表的著作、文章和一些学校的讲义或提纲来看,对于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大致有下列几种意见:

(一)把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的经济发展分成八个时期:1840~1895年,1895~1912年,1912~1919年,1919~1927年,1927~1931年,1931~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以上的八个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从1840年到1919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到1949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①

(二)在好几个学校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讲义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分期意见,但在讲义编章的安排上和的叙述上大

---------------------

① 吴杰:《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6页。

致是把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分为七个时期:1840~1864年,1864~1894年,1895~1914年,1914~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①,

(三)在中国院经济所编的中国近代、农业、手工业的资料中,都采取了一定的分期办法。虽然由于各个经济部门的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分期不尽相同,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共同的地方,如都采用了1927年和1937年为断限的时间,都没有以1919年作为一个时期的断限等等。

从上面分期年限上看,当前的几种意见有共同之处。如都以1840年为起点,1949年为终点;其中大都采用了1894(或1895)年、1927年、1937年为分期点。但是,分歧的地方也是很大的,需要通过讨论,得出一个比较妥当的、切合实际的分期意见,以便有利于这门学科的建设和教学工作。几年来,由于共同的努力,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发展过程的面貌,已经弄得比较清楚,使我们有可能进行切实的讨论,以取得一致的意见。

二、正

在讨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时,首先要对下面一个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这就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应从何时起到何时止,换言之,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内容是什么,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那一个阶段的历史。这个问题也是和中国经济史的内容和起点问题是密切相连的。

几年来,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对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起点,大家都同意在1840年;然而对止点,意见就不一:有主张1919年的,有主张1927年的,还有主张1914年的,而从公开的著作文章来看,大多同意以1949年为终点。

----------------------------

① 如湖北大学经济学教研室编:《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讲义》,高等出版社

版。

吴杰先生在“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问题”①一文中,认为中国现代经济史应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起点,而“终点”,吴先生没有明确指出,但是从他提出的“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重点”中,包括“要加紧研究解放十年来的经济史”,以及文中其他地方,都可以看到吴先生所认为的现代经济史,是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史。这种把1919年为界划分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的意见,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世界史和社会主义各国的历史来说,所谓近代史,一般来说(不是很精确的)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历史。“近代”,一般是资本主义。所谓现代史,一般来说,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这是现在在世界史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史上共同习惯的用法。②在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特殊情况,没有经过正常的资本主义经济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但是,从鸦片战争后,我国就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我国近代史就应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它的起点应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终点应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认为,把中国近代通史或近代国民经济史看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通史或国民经济史,是科学的,符合历史实际的。

-----------------------------------

① 吴杰:《中国现代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问题》,《学术月刊》1959年第⒎期,第56页。

② 如在苏联来说,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现代史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对世界史来说,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胜利时代的历史。现代史就是从十月革命开始以来的历史。

以通史来说,在1956年的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中,许多同志都感到必须明确中国近代史的范围应是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以经济史来说,在解放以前,进步的经济史学家,一般都把鸦片战争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称为“近代经济史”或“近百年经济史”。解放以后,一般习惯于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史称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就是吴杰先生在195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绪论中,也是主张鸦片战争为起点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点的。因此,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史,统一称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用“中国近代”这个习惯用语来代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既符合一般称为“近代”所代表的科学含义,又符合经济史学界习惯的用法,没有改变的必要。

吴杰先生在上述文章中改变他原来的看法,提出中国现代经济史从1919年起到为止。我们认为吴先生的这种意见值得商榷,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因为:

第一,从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史上来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在1919年五四运动的前后,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有了质的变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把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前的历史称为近代史或近代革命史.把五四运动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为现代史或现代革命史,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种名称的区分表明了革命发展史上质的区别。但是从经济发展史上来看,五四运动虽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爆发的,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然而,应该指出,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社会经济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以五四运动区分经济史为近代与现代两个大阶段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第二,1919年至1927年,中国还完全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就是在1927年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开始产生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后,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1949年以后就不同了,社会经济起了根本的变化,1949~1959年的历史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所以把1840~1919年划为近代经济史,把1919年到现在划为现代经济史,就缺乏上和逻辑上的一贯性:1840~1949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史的整体被划成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而1919~1949年和1949~1959年两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史又都被划人了“现代”经济史的范围。①

这里还需指出:有人认为中国现代经济史应从1914年起,这当然是不妥当的。还有一些人认为现代经济史应从1927年开始,主要理由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产生的。我们认为这种意见也不妥当。主要理由已如上述。1927年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萌生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表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瓦解,但是,它并不表明中国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以1927年作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分期的一个年限是可以的,作为区分中国近代和现代经济史的年限则是不合适的。

总之,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史,包括的时间是从1840~1949年;中国现代国民经济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史,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史,包括的时间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三、标

要正确分期,必须有正确的分期标准。只有根据正确标准划出的时期,才能表明国民在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某些质的区别。

---------------------

① “近代史”和“史”,“近代经济史”和“现代经济史”……等等中的“近代*和“现代”是一个沿用的习惯称呼。“近代”和“现代”是具有相对意义的时间概念,在不同的时期所指的绝对年代是不相同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不是按年代的久远来划分发展阶段的,而是按社会经济形态来划分历史时期的,因此,它都赋予习惯用的“古代”、“近代”、“现代”以社会经济形态的。

整个社会经济史应以生产方式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根据(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阐明了的。至于在同一社会经济形态历史时期内,如何划分历史阶段,应根据什么标准,需要根据经典作家们的指示进一步讨论和明确。

苏联国民经济史学者过去和现在都讨论过同一社会经济形态内部国民经济史分期的标准或原则,许多意见可以作为我们讨论的。我国近几年来关于近代史分期的讨论,对我们的讨论也有很大的帮助。必须吸取这些讨论中的积极成果。但是,近代国民经济史分期的标准,必须结合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找出一个最切合实际的标准。

现在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是否应当一致?我们认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和近代史的联系是极密切的,但是,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二者在的对象、内容及所担负的任务上是不相同的。中国近代史必须研究国民经济的变化,因为经济的变化是阶级斗争、、思想、文化等等变化的基础。但是,作为近代通史,不仅它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广泛得多,而且它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线索,不能不是叙述和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发展。以此为它的主要内容。因此,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志,应当是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是一门专史,它的对象是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统一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生产方式演变的过程,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离开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和其他社会现象,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叙述和分析经济发展过程的。这是它和近代通史的主要区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国民经济的分期标准,应当是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和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是有区别的。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内部,以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作为分期标准,看来是很明显的。问题在于:我们必须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征,分析和找出这些重要表现是什么。这正是运用这一标准能否正确划分历史时期的关键所在。

我们认为,这些重要表现是:

第一,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内,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首先是国民经济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快或慢,生产力的增长或破坏,经济的高涨或危机,工、农、商、交等部门的发展或停滞、倒退,等等。这些表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时期的表现,是在决定经济史分期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这些表现不是显示或表明各个时期某些质的区别的主要因素。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此外,在旧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由于分散经营,技术停滞,又受到几重残酷的剥削,生产表现为长期的慢性危机的过程。如从1873年到1933年,耕地面积和单位产量并没有什么增加,①1933年以后耕地面积还在缩小;同时,落后的分散的小农生产,对灾害抵抗的能力极弱,产量的增减受自然因素的很大,所以农业生产量这一年与那一年的增减,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并不完全表明社会生产关系或生产力有什么重大的变化。如抗日战争以前几年,农产量有所增加,但并不能说明这几年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有什么重大的变化。至于资本主义,虽然其生产的发展或危机是能较明显地表

--------------------------

① 根据各时期22个主要农业生产省份的统计的,如以1873年为lOO,1893年、1913年、1933年的耕地面积指数都为101。见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35页.

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之间的变化;但是,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小,它的发展与衰落虽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有密切关系,可是也有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时候。因此,工业的变化趋势也不能完全代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企图以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或停滞、危机的表现来划分我国近代经济史的时期,是不妥当的。范文澜同志曾经正确指出:由于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不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把近代史等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从而“仅仅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划分中国近代史的阶段是不全面的,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①

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社会,是居于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社会,是居于独立国家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过渡地位。从而社会经济成分特别复杂,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有性质的逐渐变化。毛泽东指出:“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②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性质的某些逐渐的变化,主要的表现在新的经济成份的生产和发展、各经济成份间关系的变化上。诸如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经济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开始侵入中国,中国人民遭受双重经济剥削,半殖民地城市和商业买办阶层开始产生,一些地区自然经济受到破坏,……等等。但是资本主义仍然处于萌芽状态。只是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资本主义才由“萌芽”发展成为经济成份。“中国自从发生了资本主义经济

--------------------

①见《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第100页。

②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20页。

以来,中国社会就逐步改变了性质,它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变成了半封建社会,虽然封建经济还是占优势。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对于封建经济说来,它是新经济。”①这个时期,外国资本主义已经侵入中国,但还没有全面控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只是当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攫取了投资特权,把大量“过剩”资本侵入中国国民经济各主要部门,这样,外国垄断资本就控制了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社会经济性质又有了某些变化,殖民地的性质加深了。1931年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建立公开的直接统治以后,很大一部分地区变成殖民地经济,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变成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经济,由于这些变化表现社会经济发展中某些性质(质)的变化,所以是国民经济发展变化中最重要的表现。

在以上述的经济表现作为分期标准时,还必须十分重视下面两种情况:

首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②在我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各民族的经济变化在速度上、程度上以至趋势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在考察整个国家经济的变化并决定经济史的分期时,必须全面地研究各地区和各民族经济的变化,同时又必须善于找出那些能够表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与程度的因素来,特别是那些能够表明经济发展趋势与性质变化的新因素。如19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最初只是限于少数地区,但它却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中封建制度

--------------------------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88页。

②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25页。

瓦解的趋势。在这里,特别要着重指出,由于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及其他因素,决定我国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民主革命首先是在一个地区取得胜利,逐渐发展扩大以至取得全国的胜利。所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与灭亡也表现为一个逐渐的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1927年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改革的进行,新型的、经济上“有社会主义的因素”①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就表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崩溃和灭亡的开始。因此,1927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进入崩溃阶段的开始。

其次,经济发展的过程与阶级斗争的发展比较起来,一般表现为一个逐渐的过程(当然,如经济危机的爆发等等是表现为突然的激烈的形式),其新的产生和旧的死亡总不如阶级斗争事件那么形式激烈和阶段明显。具有特殊过渡性特点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如此。因此,要从一个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表现中找出一个事件发生的年代(如工厂建立年代,危机发生的年代等等),就作为分期断限的年代,往往是不恰当的。如要以1871年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创办的工厂产生的年代来划分时期。是不能确切表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正由于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很残酷,所以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都很激烈。这些斗争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影响经济变化的趋势、前途与发展的速度等等;一些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往往揭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的开始(如1840年和1927年);或者直接引起经济的重大变化(如1894年与1931年)。而且,这些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本身又是经济变化一定阶段的表现。如19世纪6。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在19世纪末开始走上政治舞台领导革命斗争,使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准备时期转为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特别是辛亥革命后的迅速发展,工人阶级的成长,才为工人阶级力量壮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准备了一定的条件,使中国革命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使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发生变化。故我们在经济史分期时,不仅要十分重视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发展,而且要采取那些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并能表明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实质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事件发生或终止的年代,作为经济史分期断限的年代。在经济史分期上忽视阶级斗争或民族斗争是十分错误的。

-----------------------------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72页.

综上所述,我们在以国民经济变化的重要表现作为分期标准时,就必须充分地考虑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民经济的特点,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变化的各种重要表现,诸如新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经济成分的产生,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停滞或危机,阶级斗争与民族斗争的发展变化等等。在这些因素中,特别要重视那些表明和引起社会经济性质某些变化的经济因素的产生、变化和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重大事件。

关于划分国民经济史的标准,吴杰先生曾提出:“国民经济史划分时期,主要是以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为主要标志的”。这是可以同意的。可是吴先生在论证国民经济关系的变化的具体表现时,只是认为“有时表现为阶级斗争的高潮和爆发,有时斗争的结果被巩固于国家和之中,有时反映在人们的意识里,而阶级斗争尤其是最重要的标志”,①并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考虑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时,更必须把革命斗争作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具体表现”。②吴先生在这里分析国民经济关系的变化的表现时,是有一些严重的缺点的。

------------------------------

① 吴杰:《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页。

② 同上书,第14页。

第一,吴先生在这里根本没有指出“国民经济关系”,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化本身的最直接的最明显的表现(诸如新生产力的产生、发展,新经济成分的产生,以及经济危机等等),而是完全撇开这些,认为只表现在阶级斗争、法律、意识等方面。大家知道,后面这些方面,虽然与经济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但究竟不是国民经济变化本身的表现。阶级斗争、法律和意识对经济变化的表现或反映,并不是一步一趋的,在时间上也不总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在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中也就会或迟或速地发生变革”。①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完全是如此。如我国资本主义工业在]9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产生,但资产阶级激烈的政治活动,却到19世纪9。年代才开始、又如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始于1919年,但新民主主义经济却产生在1927年以后。我同意范文澜同志下述意见:“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是没有什么重大联系的”。“革命的进行,不依靠资本主义的发展或停滞而发展或停滞。”②由于吴先生忽视了国民经济本身的表现,所以吴先生分期的标准,实际上不是“国民经济关系的变化”,而是“阶级斗争”,这从吴先生的具体分期意见上就可以看得更清楚了。诸后吴先生没有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产生的前后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又如吴先生把中国近代国民经济史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后来进而把1919年以后定为现代经济史等等。把国民经

-------------------------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一卷,莫斯科1954年版,第340~342页.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着重指出:“经济情况改变以后”政治情形,或是早,或是迟. ……也总是要被改变的。”(重点号都是引者加的)

②《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第101页。

济史完全与革命史等同起来,看不出国民经济分期的特点。吴先生主张的国民经济史分期标准的表现,与近年来有些同志主张的中国近代史分期应以阶级斗争为标准的表现是完全一样。①我们认为以阶级斗争作为近代通史的分期标准或许是正确的,但作为近代国民经济史的分期标准就不能被同意了。因为这两门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是有区别的,从而分期标准就不应当相同。

第二,吴先生在分析国民经济变化的表现时,根本没有分析和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特点,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过渡性社会经济的特点,从而在分析分期标准的标志及具体分期上,没有指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性质的变化。这从吴先生对各个时期的命名和说明中看得很清楚。吴先生没有能够明确地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加深和崩溃的阶段,以及一个时期和另一个时期某些质的区别。使人不理解分出一个时期的意义和原因何在,分期的目的何在。而这些,都是在划分经济史发展时期时极重要的问题。

-------------------------

① 参见《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8年,第5、13页。

四、分

根据上述分期标准,我们考虑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民经济史,划分为下述三大阶段九个时期。

(一)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之年(1840年)起,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之年(1895年)止,为第一阶段,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形成的阶段。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从此以后直到19世纪末,在此时期中,中国的经济面貌起了根本的变化,已由封建社会经济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具体说,到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面貌或基本特征已经形成。这些特征是: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逐步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土地制度及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仍然存在,并且占着优势。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且有了某些发展,但是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随之产生。③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在中国拥有很大的经济力量,并且开始操纵中国对外贸易、和航运等部门。中国经济依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侵略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掠夺地。买办阶级随之产生。④中国广大劳动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封建地主阶级以及本国资产阶级的剥削,首先是外国侵略者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农民大量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从未间断。⑤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性质上、程度上,都与过去的不平衡有很大的区别。

这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两个时期:

1.1840~1864年。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特征与4O年代以前和60年代以后都有重大区别。基本上仍然是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但是外国资本主义已经侵入,在五个通商口岸已产生几个小型机器工厂,通商口岸附近的家庭手工业开始破坏,半殖民地城市及商业买办阶层开始产生,中国人民遭受双重的剥削,社会经济已经开始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方向发展。这就是说,与鸦片战争前不同,中国经济已不是独立的封建经济,而已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同时,与6O年代以后也不同,封建自然经济还保持相当完整的形态,资本主义经济成分还没有产生。

2.1864~1894年。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初步形成的主要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是:①外国商品大量输人,数量迅速增加,及于中国各地;外国资本非法地在沿海设立一些工厂、银行,开始在金融、航运、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并且开始向清政府贷放政治和铁路借款。②广大地区的家庭手工业和城乡手工业生产者,在外国商品的竞争打击下破产;农业生产商品化有了发展;土地兼并产生一系列新的特点(土地更加集中,土地流转更加迅速,外国资本占有和兼并土地,官田之变成民田……),半殖民地性质,半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开始形成;大批农民及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结构初步瓦解,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推销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的基地。③民族资本主义的工、矿、运输产生(包括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企业),并有了某些发展;部分地区的一些手工业部门中的手工工场有了增加,资本主义的作坊和包买商有了发展;农业中资本主义开始萌生;旧式的商业和钱庄逐渐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成分。④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各部门之间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这首先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结果。与上述变化相适应,新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产生,农民阶级发生激烈与复杂的分化;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二)从中日甲午战争结束(1895年)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927年),为第二阶段,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本特征发展的阶段,或者如某些学者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或发展的阶段。①在这个时期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各基本特征,都发展到更加典型的形态。主要表现在: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迅速增

--------------------

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特殊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崩溃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而不是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之一。在这个特殊阶段中,没有一种新生产方式占着主导地位。因此,严格说来,它不可能有什么形成时期和发展时期。不过,这种社会又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就这些基本特征来说,是有它们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或时期的。

加,成为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控制了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外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内部一个具有支配力量的恶毒成分。由于德国、美国、 日本等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更加明显地成为“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①②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业、交通运输业有了发展,农村的富农经济和各种“农垦公司”有了增长,银行是在这个时期产生并有了迅速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在国民经济中占着重要地位,发生重要作用。③农村商品经济继续发展,地主经济和买办经济日益结合,大多数富农和农垦公司的土地都带有半封建性质,侵略分子在中国抢占大量土地,进行封建剥削,土地更加集中,农村阶级分化空髓激烈,大批农民破产流亡。④由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影响,由于辛亥革命后军阀的混战,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统一的特征更加显著。由于上述一系列的变化,新的富农阶级产生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力量发展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悲惨,革命斗争由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由单纯的农民战争到资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到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这个阶段又可以分成三个时期。

1.1895~191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帝国主义开始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控制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命脉。通过条约特权、借款、直接投资、吞并等手段,外国资本控制了国内关税与海关、交通运输、对外贸易和国内商业、工矿业,金融业和中国政府的财政。中国成为帝国主义的投资场所。国际垄断资本侵入中国经济内部,成为一种经济成分,并在各部门中占有优势。帝国主义由此得以支配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对自然经济的猛烈打击和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大量发展,广大地区的农民变成小商品生产;由于人民反帝斗争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农村出现少数农垦公司。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起来,它领导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先后爆发和相继失败。

----------------------

①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137页。

2.1912~1919年。这个时期经济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和资本主义经济比较迅速的发展。国民经济变化总的趋势,仍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前后各时期比较来说,显得比较突出。这是国内外各种经济政治变化所促成的。首先是由于中国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所直接推动的,同时也由于世界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相互厮打的世界大战。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近代工矿业、城乡手工业、商业、银行和农业各个部门,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还是很有限的。尽管如此,由于国外经济的影响和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开始出现;由于广大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价值和剩余价值规律活动领域的扩大,它们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现象。

3.1919~1927年。是中国经济由发展到衰落的转变时期,是中国经济有可能走新民主主义道路,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转变时期。经济的发展到衰落,表现在农业、工业、手工业和贸易各个方面,而工业最为明显。1922年以后工业发展进入停滞和危机阶段。在工业、银行、贸易的发展和危机过程中,同时出现资本集中和官僚资本、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结合的过程,产生了带有地区垄断性或行业垄断性的资本集团。更重要的在于:中国是在这个时期才找到经济发展的现实出路一一新民主主义道路.。在此以前,先进的中国人,想使国家富强,认为只有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事实上这是走不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没有可能。只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才具有物质条件和政治条件,走新民主主义之路。五四运动不仅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姿态,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使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这个革命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可能实现的最好出路,如斯大林在1926年所指出的,“中国走向非资本主义的发展”。①毛主席指出:“这种新式的民主革命,虽然在一方面是替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在另一方面又是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②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领导革命,是中国经济走这条非资本主义道路的基本保证。1925~1926年,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地区,开始要改变土地制度。1927年以后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进行,中国经济就开始走上新民主主义发展的现实道路。

(三)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1927年)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崩溃的阶段,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胜利的阶段。1927年革命根据地建立,土地革命开始,新民主主义经济萌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崩溃。以后中国经济变化的过程,虽然形式极为复杂和曲折,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新旧两种经济对立斗争和相互消长的过程,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完全崩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崩溃的,还有社会生产力遭受长期的破坏,经济危机日益严重、深刻,经济生活极端紊乱,以破坏性和腐朽性为特征的中国垄断资本主义一一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等因素。

--------------------------

①斯大林:《论中国革命的前途》,《列宁斯大林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144页。

②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642页。

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1927~1931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开始崩溃的时期。首先,是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土地革命的进行,工农民主政府的公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社经济的产生。这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基本上排除了半殖民地的因素和半封建的因素”,①产生了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和半社会主义的成分,从而“造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真正基础”。②它是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根本对立的,并是其代替者。其次,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中的垄断资本主义,是在掠夺和破坏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腐朽性;它集中起来的财富,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所以,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瓦解过程的产物,并是其标志之一。

-----------------------

① 毛泽东:《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785页。

② 毛泽东:《井岗山的斗争》,《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80页;另见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毛泽东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第127页。

2.1931一1937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进一步崩溃的时期,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时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的时期。首先,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在占领区内建立日本垄断资本的直接统治,使经济半殖民地化。毛主席指出,“自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件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①其次,各革命根据地从1931年后有了较紧密的联络,1931年11月7日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统一的经济政策,革命根据地扩大了,并有了比较固定的地区,土地革命逐步深入,公营经济有了发展,并开始了可能的必要的经济建设。最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地区,1931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工矿企业大量倒闭、停工,农村急剧破产,对外贸易逆差迅速增加。由于蒋介石集团卖国反人民的政策,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结合,发展十分严重。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主义是在这几年中基本上建立起来的。

3.1937~1945年。基本的趋势和上述时期一样,主要不同之点,是全国都卷入了战时经济,国民经济遭受更严重的破坏。首先是日本占领的殖民地经济地区扩大,大部分地区直接受到战争的破坏。日本帝国主义经济在中国的直接统治和破坏,发展到了最高峰,也是它被赶出中国的时期。其次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地区内,四大家族利用民族灾难和独裁政权,通过掠夺的办法,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本身统治的危机。这个经济地区是在曰益缩小的。最后,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其地区得到空前的发展,占有全国五分之一人口的地区,由于抗日战争的关系,新民主主义经济一部分地区的经济结构和以前有某些不同(由于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原因),为抗日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

--------------------

相关期刊更多

民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北方期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陶瓷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