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碑店污水处理厂 曝气池 倒置型A2/O工艺 污泥

1 前言

为配合北京市关于污水处理后作为水资源再利用战略方针的实施,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一步实施工艺技术改造,控制氮、磷的排放指标,使之适应于目前高碑店湖及第一热电厂冷却水使用要求。其工艺技术改造工程可分两步。第一步满足或优于高碑店湖目前湖水水质。第二步是随着北京市工农业的发展及沿河污水排放控制的实施,高碑店湖水质将逐年好转,直至达到国家四类水体水质标准,届时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实行第二步改造,使之满足排入高碑店湖水四类水质的要求。

2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现况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于1993年10月24日竣工投产,一期工程处理能力50万吨/日。二期工程投产运转后,处理能力达100万吨/日。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水系统流域面积96平方公里,服务人口240万人,汇集北京市城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东郊工业区、使馆区和化工路的全部污水。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前置缺氧段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在推流式曝气池前端设置缺氧段,其目的是改善污泥性质,防止污泥膨胀。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目前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的二级出水直接排入通惠河下游,除约5500万吨/年用于农业灌溉外,剩余的每年超过2亿吨处理出水还没有得到利用。但随着污水资源化工程的实施,一期工程47万吨/日的处理出水将通过"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的泵站输送至高碑店湖及再利用管网,作为北京第一热电厂、东郊工业区的循环冷却水水源及其它市政杂用水,因此对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期工程的出水部分已作为华能热电厂冷却水补充水的水源)。

3 改造规模及处理程度

3.1改造规模

改造规模为50万吨/日,即对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50万吨/日)进行改造。

3.2处理程度

本改造工程的出水水质目标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改造后,使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水质优于目前第一热电厂冷却水取水水源-高碑店湖湖水水质。根据排水公司提供数据,其水质对比如下表。

第二步:随着北京市污水管网的完善及沿河污水排放控制的实施,高碑店湖湖水水质将逐年好转,直至达到国家四类水体的水质标准。届时,将对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进一步工艺改造,使50万吨/日的出水满足高碑店湖四类水体的水质标准。

本改造工程只进行第一步改造。

地点 项目 BOD(mg/l) COD(mg/l) 总磷(mg/l) 氨氮(mg/l) 高碑店湖 12.1 46.6 1.3 11.7 现况高碑店污水厂总进水 129 319 6.5 30.7 现况高碑店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 11 47.2 4.5 27.2 改造后高碑店污水厂二级出水要求 10 40 1.5~1.0* 10 四类水体水质 6 30 0.2 TKN 2 注:* 如果进水磷浓度在5毫克/升左右,出水亦可达到1毫克/升左右

从上面水质对比表可以看出,现况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与高碑店湖水质的主要差别是总磷,氨氮不是主要问题 (上表中二级出水氨氮27.2毫克/升,因运行鼓风量不够,溶解氧较低,未达到硝化程度所致),只要加大曝气量,现有曝气池的处理能力可达到70%左右硝化程度,出水氨氮满足要求。

4 工艺方案

在确定本工艺方案过程中,吸取了国内外先进的除磷技术,并咨询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立分校的David Jenkins教授,最后确定了如下工艺改造方案。

4.1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法除磷改造方案

一般来说,生物除磷只能去除60%~80%,对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只靠生物法使磷降至1毫克/升比较困难。要保证较高的稳定的除磷效果,又尽量降低运行成本,只有采用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相结合的方法。化学除磷是起辅助和把关作用。全部污水量化学法除磷,运行费较高,所以本工程暂只考虑生物法除磷。

4.1.1 将曝气池改造为倒置型A2/O工艺

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生物超量除磷现象的发现。污水生物除磷就是利用活性污泥中聚磷菌的超量磷吸收现象,即微生物吸收的磷量超过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磷量,通过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改进或运行方式的改变,使细胞含磷量相当高的细菌群体能在处理系统的基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流程中都包含厌氧段和好氧段,使进入剩余污泥的含磷量增大,处理出水的磷浓度明显降低。

最基本的生物除磷工艺为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O法),这种工艺是使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后依次经过厌氧和好氧区。其原理是在厌氧区中,污泥中的细菌将储藏在细胞内的聚磷酸盐进行水解,释放出正磷酸盐和能量,这时厌氧区内污水的BOD5值降低,而磷含量升高。而在好氧区内除磷菌又利用有机物氧化的能量,大量吸收混合液中的磷,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储藏于体内,水中的磷又转移到污泥中,通过排除剩余污泥达到除磷的目的。同时在好氧区中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有机物进一步被氧化降解,氨氮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大部分转化为硝酸盐氮,一部分硝酸盐氮随处理后的出水流入水体,另一部分硝酸盐氮通过污泥回流带到缺氧区内,在缺氧区内首先将硝酸盐氮去除后再进入厌氧区进行磷的释放,同时可提供氧,因此既达到部分脱氮的目的。进而达到排放标准,保护接纳水体,节省能耗。

本改造工程工艺方案的特点是:设置缺氧区、厌氧区和好氧区,浓缩酸化池(利用原浓缩池)上清液进入处理区,10%来水进入缺氧区,90%来水进入厌氧区。

由于污水中碳、氮、磷比普遍较低,为了避免厌氧区中污泥浓度降低、增加营养物质,以及避免回流硝酸盐对生物除磷的不利影响,在厌氧区之前设缺氧区,10%原水进入缺氧区,90%原水进入厌氧区,初沉污泥经浓缩酸化池后,上清液排入进水泵房,与原水一同进入曝气池。活性污泥利用约10%进水中的有机物、由浓缩酸化池而来的易降解的BOD5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态氮的氧,消除了硝态氮对后续厌氧区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厌氧区的稳定物除磷效果。

原曝气池1/12为厌氧区,其余为好氧。改造后将原池2/9改为缺氧区及厌氧区。其中缺氧区为30分钟(按100%污泥回流量的实际停留时间计),长度为17米。厌氧区为45分钟(按100%污泥回流量的实际停留时间计。不计污泥回流的名义停留时间为1.5小时),长度为47米。其中在厌氧区进水端分出一实际停留时间为15分钟(按100%污泥回流计)的强化吸附区,长度为15米。其余仍为好氧区(名义停留时间为7.25小时)。见下图(单位为毫米):

4.2 污泥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4.2.1 剩余污泥进行机械浓缩

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为防止使吸附在剩余污泥中的磷通过污泥处理上清液重新返回到污水中去,污泥系统要进行改造。原流程为剩余污泥泵将剩余污泥提升至初沉池,与初沉污泥共沉,其混合污泥再进污泥浓缩池,浓缩后,消化、脱水。因浓缩池停留时间过长,处于厌氧状态,磷又被释放出来,回到污水处理系统中,达不到除磷目的。所以,必须对原污泥系统进行改造。

该方案是将剩余污泥与初沉污泥分别处理,初沉污泥仍进现有浓缩池,并将浓缩池改造,使之做为浓缩酸化池,将其产生的易生物降解的BOD投加到曝气池,增加碳源,有利于磷的去除和反硝化的进行。剩余污泥则单独进行机械浓缩。由于浓缩时间短,此时磷不会从污泥中释放出来,而达到除磷目的,这就需要另建一座污泥浓缩机房。

4.2.2 消化池上清液、脱水机滤液处理方案

剩余污泥(含水率约99.5%)采用机械浓缩,污泥体积均约为1000吨/日(含水率约94%)。为充分利用原有消化池,并达到污泥稳定和资源化目的,故将机械浓缩后剩余污泥与经过浓缩池重力浓缩的初沉污泥一起送入消化池及脱水机房消化和脱水。由于厌氧状态下,污泥中的磷还会释放出来,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该污泥经过消化、脱水后,大约有800吨/日的污水排出。如果包括初沉池污泥进入消化池消化、脱水后排出的污水约为1800吨/日。再加上脱水机滤带冲洗水量,总计大约3000吨/日的含磷污液排出。该部分含磷废水如再返回污水处理系统,将会增加进水中磷的浓度,达不到预期除磷效果。为此决定将消化池上清液、脱水机滤液进行化学法除磷。通过铁盐和石灰法比较后,采用石灰法。

石灰法化学除磷所需石灰量与磷的含量关系不大,而只与污水的碱度有关,因为羟基磷灰石的溶解度随PH的增加而迅速降低。所以,随PH的增加而促进磷酸盐的去除。PH>9.5时,全部磷酸盐均能转化为非溶解性磷酸盐。

初步按投加4000毫克/升的生石灰(Ca(OH)2)计,每天需投加石灰12吨左右。投加石灰的的主要设备有石灰贮存罐、石灰投料器、石灰消解器、石灰浆贮存池及搅拌设备、除尘设备,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及搅拌设备,助沉剂贮存及投料设备,中和沉淀池及刮渣设备,石灰、石灰渣的输送及运输设备等。由于水中PH值>9.5,所以还必须再碳酸化。本工艺利用已有沼气发电机排放的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中和。石灰法除磷效果较好,并能有效地同时去除COD及重金属。但是由于石灰的腐蚀性很强,所以需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维修及维护。

除磷后富磷污泥经处置后可作为复合肥料,达到污泥再利用及资源化目的,除磷后出水水质良好亦可回用。

4.3 改造工程工艺方案

综上所述,改造生物除磷工艺方案:曝气池将原池改造为倒置型A2/O工艺。污泥工艺增加剩余污泥机械浓缩;原有浓缩池改为浓缩酸化池;浓缩酸化池上清液做返回曝气池;消化池上清液和脱水机滤液及冲洗水收集后采用石灰法化学除磷。

5 工程设计主要参数

5.1 曝气池改造为倒置型A2/O工艺

(1)2/9改为缺氧区及厌氧区。缺氧区及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30分钟和90分钟,总停留时间2小时。其中厌氧区进水端设置停留时间为15分钟的强化吸附区,后续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7.25小时。

(2)增设水下推流器36台。

(3)增设中隔墙36道。

(4)更换曝气头。

(5)10%原水入缺氧区,90%原水入厌氧区。

5.2 更换鼓风机

现有8台鼓风机,只有2台能正常工作。曝气池需氧量按碳化、硝化计,需5台鼓风机,(其中1台备用)。所以,需增加风量为600立方米/分钟、风压为7000毫米水柱的离心鼓风机3台。

5.3 剩余污泥机械浓缩方案设计

5.3.1 更换剩余污泥泵

(1)剩余污泥量:干泥量为64.8吨/日,污泥浓度5克/升,折合为含水率为99.5%时,污泥量为1.3万吨/日。

(2)现有6台剩余污泥泵(在现况回流污泥泵房内),因原设计为连续工作,为配合浓缩机房,改造为14小时工作制,不能满足要求,须更换:故选用6台潜水泵(4用2备)。流量为250立方米/小时,扬程为13米。

5.3.2 新建浓缩机房

(1)剩余污泥量:干泥量为64.8吨/日,污泥量为1.3万吨/日(含水率99.5%)。

(2)带式污泥浓缩机,处理能力150立方米/小时,带宽3米,7套(6用1备),14小时工作制。包括污泥进泥泵、冲洗水泵、投药装置、现场控制柜等配套设备。

(3)浓缩机房:平面尺寸为长50米、宽20米,一座。

(4)浓缩机投药量:按2‰计,每日投药量约为0.13吨。

(5)污泥贮泥池:长15米、宽8米、池深3.5米,内设水下搅拌机,2台。

(6)浓缩后向消化池污泥投泥泵:流量为15立方米/小时,扬程为40米,6台(3用3备)。

(7)改造部分剩余污泥管线。

5.3.3 浓缩酸化池设计

利用现有4座浓缩池改造为浓缩酸化池。并相应改造管线与配套设备。将原一一对应的进出泥管线使之互相调配,增加灵活性,增设互相连通管及阀门,便于运行控制。

5.3.4 石灰法处理污液

(1)石灰处理工艺流程

(2)石灰贮存罐

石灰投加量:12吨/日。

石灰贮存罐:直径2.5米,高度2.3米,2套。

除尘设备:1套。

石灰处理站:平面尺寸长30米、宽15米,1座。

(3)石灰投料计量器

投加量12吨/日,2套。

(4)石灰消解器

直径0.7米,高度1.3米,2套。

(5)石灰浆隔膜计量泵

流量500升/小时,扬程0.3兆帕,2台(1用1备)。

(6)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

设计流量60立方米/小时·座,直径6.2米,池深5.15米,4座,采用搅拌机械。

(7)中和沉淀池

型式:平流式。

设计流量:3000立方米/日。

停留时间:2小时。

平面尺寸:长12.3米、宽5.1米、池深5.5米,一座。

刮泥机:1台。

利用沼气发电机烟道废气中二氧化碳中和,选用气体压缩机,流量400立方米/小时,压力0.1兆帕,2台(1用1备)。

6 建议

(1)根据实测,除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进水总磷浓度较高外,北京其它污水处理厂进水总磷浓度一般为4~5毫克/升左右,所以应对排入本污水处理厂的排磷大户进行控制,并加大力度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经采取有效措施后,污水处理厂进水总磷浓度将会大大降低。如果进水总磷浓度在5毫克/升以下,仅采用生物除磷工艺就基本可达到预期处理效果,节省化学除磷运行费过高的问题。

(2)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全国最大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出路尚不落实。污水处理后的的城市污泥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多种植物需要的营养素,在满足农用污泥标准前提下,应重点开发污泥快速固化、高压造粒制取颗粒肥料,彻底解决污泥无害化的问题,使其变废为宝、得到妥善处置。

参考文献

1.城市污水高级处理 Russell L.Culp Gordon L.Culp 俞浩鸣译 1975

2.污水除磷脱氮技术 郑兴灿 李亚新 编著 1998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厂,污泥处置,综合利用

 

1.污泥处置方法

1.1脱水泥饼的陆上埋弃

脱水泥饼的处置是污泥处理的关键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陆上埋弃。泥饼的陆上埋弃应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大部分是利用附近较充裕的空地、荒漠、土坑、洼地、峡谷或是废弃的矿井等来埋置泥饼。如果水厂附近没有适宜的泥饼埋置地或不允许在附近埋弃,就需要考虑将泥饼运到适宜的地方埋弃。泥饼陆上埋弃时,应注意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l)有充沛的埋弃场地。

(2)泥饼从水厂送到埋弃地,应有安全可靠的运输方案。

(3)对泥饼的承载能力进行测定。如泥饼的承载能力不佳,还需对其进行各种处理,以提高其承载能力。

(4)泥饼作陆上埋弃后,会产生压密沉降,因此泥饼的埋弃深度以3m左右为佳。

(5)泥饼埋弃后,对其含水率,承载能力要作定期试验,并详细记录。

(6)泥饼埋弃场地最好属水厂所有,以免出现种种麻烦。如委托其它单位

完成泥饼埋弃工作,则在埋弃之前须签定合同,保证泥饼能正常埋弃。

1.2泥饼的卫生填埋

所谓泥饼的卫生填埋,就是将水厂内的脱水泥饼同城市垃圾处理场中的生活垃圾一起填埋,用作垃圾处理场的覆土。泥饼卫生填埋也是水厂污泥处置的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垃圾填埋场对覆土的上质要求,一是要达到卫生填埋的要求,二是要兼顾填埋垃圾的土地的最终利用,恢复土地的利用价值。水厂脱水泥饼土质一般能够满足垃圾填埋场的覆土要求。

2.水厂污泥处理的综合利用

水厂污泥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污泥处理费用昂贵,会大大增加水厂的投资和制水成本。因而,如何在污泥处理过程中综合利用污泥处理中的各种副产物,回收部分污泥,是一个极有益的课题。

2.1再生铝盐

约有70%的水厂使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来去除原水中的浊度,硫酸铝的消耗量依据水源水质的不同,从30mg/L到60mg/L,甚至更高,因而混凝剂费用在制水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免费论文。沉淀池的底泥中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铝沉淀物,尤其是低浊度原水的污泥中氢氧化铝的比重更高,氢氧化铝的存在往往给污泥脱水带来困难。从污泥中回收铝盐,可以使污泥更容易浓缩和脱水,同时可以大大减少污泥的总固体量,降低后续污泥脱水设备的规模,减少投资。回收的铝盐可以用作给水处理的混凝剂,从而可以抵消部分污泥处理运转费用。

从沉淀污泥中回收硫酸铝,国外自60年代就己进行了很多试验研究。免费论文。早期的较为成熟的铝盐回收工艺首先从沉淀池排出的污泥首先应经过适当的浓缩,回收硫酸铝较为理想的污泥浓度应该在20%以下,然后向浓缩污泥中加入硫酸,氢氧化铝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而再次溶于水中,最后加酸反应后的泥水进行固液分离。

1972年美国纽约州进行了一次中试规模的回收硫酸铝试验,通过试验他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采用回收铝盐作混凝剂,能够达到同商业硫酸铝相似的净水效果;使用回收铝盐的滤后水浊度约升高0.1JTU;滤后水中的铝含量稍有升高;回收的铝盐可以作为净水混凝剂使用。由于混凝剂的循环使用而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在加酸溶解氢氧化铝的时候,污泥中的其它杂质,如金属沉淀物铁、锰、铬等,各种有机物质,也可能重新溶入水中,而这些从原水中或硫酸中进入该系统的杂质,经过多次的循环,可能得到富集和浓缩,从而影响到出厂水的水质。出于这样的担心,在1972年前采用这种铝回收工艺的多家水厂在1972后都放弃了这种工艺。为了克服用酸直接再生铝盐的缺点,美国于70年代初进行了一种离子交换萃取法从沉淀污泥中回收铝盐的研究。经过试验得到如下一些结论:

(l)用离子交换萃取法可回收沉淀污泥中卯%以上的铝盐,且再生硫酸铝的浓度很高。

(2)用离子交换萃取法获得的硫酸铝,在质量上同新鲜硫酸铝相仿。

(3)由于萃取剂的选择性强,所以再生而得的硫酸铝纯度很高,污泥中的其它重金属不再混合在再生液中。

但是,离子交换萃取法还需解决一些问题,如:价廉,毒性小的萃取剂的选择;萃取过程太复杂,从而使污泥处理的系统变得也很复杂。由于离子交换萃取法回收的硫酸铝的纯度和浓度较高,铝的回收率也较高,如果通过进一步研究能够降低其成本,简化工艺流程,它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2.2再生铁盐

在给水处理中,铁盐也常被用作混凝剂。铁盆经使用后,基本上变成沉淀物,混合在沉淀污泥中。如何对水厂的沉淀污泥进行适当处理,回收其中的铁盐,是给水工程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大研究课题。铁盐的回收和铝盐的回收一样,对水厂污泥处理具有相似的优越性。有资料报道,以类似于铝盐的再生办法,用酸来再生铁盐。在用铁盐作混凝剂的沉淀污泥中加入一定量的酸,使污泥的pH值降低,此时污泥中的氢氧化铁会溶于水中。当pH值控制适宜时,溶液中会有一定量的再生铁盐。用酸来再生铁盐,再生率最高可达60%-70%。免费论文。但是要达到这个再生率,需向沉淀污泥中加入大量的酸,使沉淀污泥的pH值降到1.5-2.0,该法的缺点是酸的用量大,因而回收铁盐的成本很高;酸处理后较低pH值的剩余污泥的化学调节费用也高。此法的应用还

存在一些问题,如再生液中存在剩余还原剂(Na2S),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将其取出再使用,如何进一步降低处理成本等。

3.总结

脱水污泥也是一种资源,但目前大都还是花钱请环保部门统一处置,这里有一个行业合作和市场开拓的问题。将给水脱水泥饼作填地埋弃处置是一种消极方法,而通过对泥饼进行加工制作成有用的物品则是积极的,值得推广的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工程。但是,目前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还存在着制造过程复杂,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市场化以及由于污泥的性质不断变动,造成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问题。但是从环保长远的观点来看,会有广阔的前景。因此,如何将污泥资源化利用过程简单化、实用化、商品化,是一个函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辉,许建华.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的国内外发展概况[J].中国给水排水, 2001,(08) .

[2] 许建华.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的若干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 2001,(12) .

[3] 王勤华,贺俊兰. 净水厂产泥量的确定和相关参数的选择[J].中国给水排水, 2002,(08) .

[4] 刘辉,张玉先. 自来水厂的污泥处置与综合利用[J].给水排水, 2001,(11) .

[5] 叶辉,乐林生,鲍士荣,许建华. 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污泥量的确定方法[J].给水排水, 2002,(04) .

[6] 沈裘昌. 水厂污泥脱水设施建设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给水排水, 2003,(06) .

[7] 陶君. 北京市第九水厂污泥处理运行介绍[J].给水排水, 2003,(06) .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水质因素进水水质水量特性和出水水质标准的确定是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城市污水管网的完善,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和设计水质的确定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管网不配套,造成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和水质难以合理确定,投入运行后实际值与设计值往往相差较大,效能难以充分发挥。 

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调查中,获得了8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水质和最近一年的月平均实际进水水质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设计进水COD值一般选择400-600mg/L,占调查总数的74.2%,低于400mg/L和高于700mg/L的分别占20%和5.7%;(2)设计进水BOD5值一般选择200mg/L左右,占总数的87.2%,选择高于400mg/L的仅占6.4%;(3)设计进水SS值一般选择200mg/L,占总数的78.8%,选择大于350mg/L的仅占10.6%。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进水水质的比值能够反映出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的准确程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中:(1)实际进水COD与设计进水COD比值低于1.0的占65.8%。高于1.0的占34.3%;(2)实际进水BOD5与设计进水BOD5比值低于1.0的占83%,高于1.0的占17%;(3)实际进水SS与设计进水SS比值低于1.0的占61.6%,高干1.0的占38.3%。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其设计参数的确定,进行必要的水质水量特性分析测定和动态工艺试验研究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有些发达国家甚至开展连续多年的全面水质水量特性测定和中试研究。在国内,由于体制和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在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过程中虽然不太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前期试验研究,但进行水质特性分析与短期动态工艺试验的条件还是具备的,不应该忽视。 

因此,污水处理技术政策中要求,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必要时应开展中试研究。积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 

一般城市污水主要污染物是易降解有机物,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如果污水中工业废水比重很大,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污水可处理性差,就应考虑增加厌氧处理改善可处理性的可能性,或采用物化法处理。 

污水的有机物浓度对工艺选择有很大关系。当进水有机物浓度高时,AB法、厌氧酸化/好氧法比较有利。AB法中的A段只需较小的池容和电耗就可去除较多的有机物,节省了基建费和电耗,污水有机物浓度越高,节省的费用就越多。厌氧处理要比好氧处理显著节能,但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才显示出优越性。当有机物浓度低时,氧化沟、SBR等延时曝气工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要求除磷脱氮的场合须选用稳定可靠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 

污泥的处理处置 

在我国的城市水污染治理中,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约占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的25%-45%。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高昂的投资及其运行费用,一方面使得目前国内大部分污水处理厂未对污泥进行稳定处理或处理工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另一方面也使得建有完善污泥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厂常因其运行费用较高而基本停用。随着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泥的产生量将有较大的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湿污泥年产量将达2000余万吨,污泥的处理处置将成为难题。而通过技术改进和革新,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研究开发先进的污泥处理工艺,提高污泥处理系统的效率,降低污泥处理成本;研制出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国产污泥处理成套设备;积极进行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等是解决当前及今后我国据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问题的有效途径。 

根据我国污水处理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予以妥善处置;处理能力在10万m3/d以上的污水二级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宜采取厌氧消化工艺进行处理,产生的沼气应综合利用:处理能力在10万m3/d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可进行堆肥处理和综合利用;采用延时曝气技术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泥需达到稳定化; 采用物化--级强化处理的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须进行妥善的处理和处置;经过处理后的污泥,达到稳定化和无害化要求的,可农田利用;不能农田利用的污泥,应按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在我国,花费大量投资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但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地区甚至还将处理后的再生水与未经处理的污水混入一起同流合污,有的地区没有将再生水合理再用却直接排入大海造成淡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城市污水处理决策中应充分考虑污水的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用作农业用水、市政杂用水、工业冷却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地下水补充等;另一方面,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也可看作是水文循环的组成部分,将合乎质量要求的出水排放到河流水体中,使河流水休能维持或变成供下游使用的原水源,不仅经济可行,而且可减少风险并发挥河流自净能力。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泥砂冲击清理参数调整 自控维护

中图分类号: U66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陕西某正常运行的污水厂在9月份的一场大雨中被大量泥砂冲击,造成整个进水廊道包括泵池、格栅廊道、曝气沉砂池、厌氧分配井、厌氧池、缺氧池、氧化沟、二沉池等构筑物中泥砂大量堆积,氧化沟污泥浓度迅速升高,高达23000mg/L左右,池面浮沫较多颜色发黑。厌氧池和缺氧池中泥砂堆积高度达1.5m以上。尤其曝气沉砂池,基本被泥砂堆满。二沉池无沉淀效果泥位极高,接触池出水浑浊,呈黄色悬浊液状,水质严重超标。

针对这种状况,厂领导班子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分析现状后决定立即启动快速应急方案,首先上报环保及主管部门,批请工艺调整,其次获准后立即对系统中的泥砂进行彻底清理,第三快速恢复活性污泥系统,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依据工艺控制参数对工艺控制过程进行再次优化。活性污泥系统迅速恢复,出水达标排放。

2.系统恢复方案及现场操作措施:

整体划分四个区域: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及污泥泵房,接触池。

在构筑物中间位置较空地面用砖堆成15m×15m×1m见方的矩形成水池,池内铺盖彩条布或较粗纤维的编织袋,此池作为泥砂水过滤池使用,滤过液作为废水重新进入处理单元作为稀释水再次利用(部分稀释水用提升泵补充),而被过滤留下的泥砂作为固废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2.1整个系统中泥砂的清理和去除

由于泥砂量较大和沉积时间比较密实,池深5m多也增加了清理难度,因此决定用水泵在池中进行冲击,用吸砂泵及污泥泵在池中进行抽吸,抽吸提升后在矩形泥砂池中进行泥水分离。分离泥砂最终量约:泥砂量30510t,砂水量54000m3。(泥砂的密度按1.8t/m3计算)

2.1.1曝气沉砂池中泥砂的清理和去除

曝气沉砂池分两廊道分别清理,首先关闭的廊道进行反复的稀释泵吸,用高压泵头对沉积密实的泥砂进行反复冲击,彻底清理后再倒池子清理。对于已处理后的曝气池可作为蓄水池使用,为冲击泥砂蓄积进水和滤过液。清理量约771.1t

细格栅清理泥沙量约为70t

2.1.2 A2/C系统中泥砂的清理和去除

以厌氧池和缺氧池沉积量为最大,厌氧池清理的泥砂量约为1712.2t;缺氧池清理的泥砂量约为:4917t;曝气池清理的泥砂量约为11707.2t。

2.1.3二沉池中泥砂的清理和去除

二沉池清理的泥砂量约为10255t;

污泥泵房清理量约为370.4t

2.1.4接触池中泥砂的清理和去除

清理的泥砂量约为194.4t。

此外提升泵房清理的泥砂量约为370.4t,厌缺氧池清理的泥量约为169.4t;曝气池清理的泥量约为523.6t。

2.1.5调整工作及时间安排

清理工作从9月24日开始至10月3日结束,全天24小时不停歇工作,分四个区域同时开始,共使用大小提升泵15台,龙带若干米。以氧化沟为重点也用时最长,二沉池由污泥泵房泵吸,其它构筑物直接下泵泵吸。

工艺调整从10月3日开始,由于该地位于北方黄土高原,气温急速下降。同时进水水质较差,因此必须进一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一套成熟方案。

2.2活性污泥系统的快速恢复

2.2.1工艺系统的快速恢复

进水后利用残余污泥进行污泥培养,同时根据C:N:P比例进行营养物质的调整和投配,增强污泥活性和絮凝效果,同时对问题隐患进一步完善修理。

根据进水水质和水量情况随时调整曝气量,严格DO的控制,随时观察现场运行情况和状态,避免曝气过量和不足,防止污泥解体和老化。

合理调整回流量,根据氧化沟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外回流和内回流量,保证BOD的有效降解和TN等去除率。

根据泥龄,尽快恢复污脱系统运行,保证营养物质均衡和出水达标。

2.2.2工艺参数的估算和调整

污泥负荷设计值为0.061kgBOD/kgMLSS,在实际运行中可控制在0.055 kgBOD/kgMLSS左右;MLSS设计在4000mg/L,在恢复初期控制在3000 mg/L左右,生化处理系统及出水恢复正常后可调整至3500 mg/L左右.以保证活性污泥系统在冬季的顺利运行。

2.2.3自控调整和设备维修

自控设备的维护主要分四个方面:

1、预处理系统(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进水流量、液位计、pH计、COD、NH3-N在线等,电动阀门、控制箱)

2、生物反应系统(水下搅拌器、表曝机、回流泵、DO\MLSS\ORP、)

3、污泥泵站及污脱系统(剩余泵、回流污泥泵、剩余量、浓缩带压一体机、控制柜、螺杆泵)

4、二氧化氯消毒系统(电动阀门、控制柜箱、螺杆泵、配药系统、安全防爆系统、加药系统、出水在线系统)

5、变配电控制系统(电力监控系统、进水提升泵、二沉池刮泥机等)

6、与提升泵、脱水机、表曝机、消毒系统等的通讯联系等

熟练就地手动和中控PLC远控操作两种运行方式来运行,水下搅拌器进行了外协修理,沉砂池吸砂泵购置更换。

3.思考及建议:

污水厂位置一般来说地处城市中下游或低洼地带,或依山傍水而建,无论分流制还是合流制,都容易受到雨洪暴雨侵害,在不能停运的前提下如何维持正常生产是污水处理厂每一位技术人员都应注意的重要问题。

3.1 为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通常在进水口设置超越管,或通过增建初沉池或调节池的方法来减轻泥砂水对后续单元的冲击。在雨季或洪期,正常运行的污水厂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短期的暴雨有相当冲击侵害但会很快回落,如果发生污泥上浮及出水指标上升现象,为维持污水厂稳定运行就应立即溢流或排空,不再部分或全部接纳雨污水。同时上报主管领导及环保部门,从源头保证污泥活性和污水厂雨后稳定,但一定明确降雨量的多少是不能构成污水厂停运条件的。

3.2大雨冲刷的泥砂水中含有大量沙粒和粘滞泥,而且这些都是易沉降物,虽然曝气池中有曝气,依然容易沉积在池底,形成一个浮动的泥砂粘泥层,粘带阻隔了相当一部分细菌的活动,造成池底附近的细菌缺氧或营养不良而侵蚀自己菌胶团,然后死亡,所以,为减小这种伤害,应该加强沉淀和格栅作用。

3.3 对于高负荷或高SS的进水主要靠泥龄和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来控制,研究表明在高负荷冲击下,一般的生化反应速率(硝化反硝化、释磷噬磷等)会下降30%还多,直接影响出水中SS、NH3-N、TN等,对COD和TP的影响不大,但是在过程控制中一定要注意DO的控制和调整,严格注意出水指标的变化和保证。

对于低负荷的进水冲击,我们甚至要通过投加碳源及营养物质的方法来改善生化系统。

污泥再生利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磁泥废水处理系统;沉降池;杂质处理

磁泥废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布局的特点,会用多个操作处理磁泥废水中的污染源,消除或降低污染程度,让其符合排放标准,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而经过处理的废水也可以二次利用,提高了水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能源的过度使用,避免给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1磁泥废水处理系统

磁泥废水是在磁体材料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磁体材料倒入模具成型前,需现在模具中涂抹脱模剂,以让材料全部脱模,由此,会让流出的磁泥废水中有大量的铁粉、油等,如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把废水流入自然环境,将严重破坏生态,同时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加工企业在材料加工结束后,需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让其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因此,技术人员会用相应的技术,建立一个废水处理系统,技术应用后系统的特点是:设置多个处理层,分别是隔油池、溶气气浮机以及沉淀池等,通过隔油池隔离出来的废水用提升泵传送到溶气气浮机,连接沉淀池的两个管道分别是进液管道与污水管道,进液管道流出的水可以排出,也可以再次使用。用该技术处理后的效果是:先把磁泥废水放到隔油池,然后把处理后的废水用溶气气浮机处理,经过混凝反应后,可以过滤废水中的杂质,随后,用沉淀池和超滤单元清除杂质,如此,可有效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2磁泥废水处理系统的具体操作

磁泥废水处理系统是由多个小部分组成,且每个部分相对独立又互为统一,优化了磁泥废水的处理效果。

2.1操作方案

操作人员首先会把磁泥废水放到隔油池中,用隔油池内产生的反应,完成除油处理,当废水中的油清除后,经由提升泵把水送到溶气气浮机内,溶气气浮机内会用混凝反应对废水进行处理,随后,把水流入沉淀池,由进入水的管道进入,处理水中杂质,随后,再把水从出水口流出,流出的水经过超滤单元的处理后,检测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确定符合后排放,或是重新在生产中使用。这个过程中,溶气气体机的混凝反应是,在混凝区放入PAC和PAM,让两者充分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混合物发生反应后,会逐渐凝结成柳絮,变成絮凝物,这些絮凝物在溶气的包括下,漂浮到水面,随后用设备从水面刮离,做初步的杂质分离,但有些絮凝物仍在废水中,需经由沉淀池再次处理,并顺着清液流入超滤单元。如此,经过处理的废水可顺利流入环境。这一操作方案便于操作,可得到良好的效果,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以及污泥,都被送到污泥处理单元处理,操作便利。

2.2操作方案的优化

原有的操作方案虽然可以取得好的效果,但仍可以继续改进,进一步优化方案的实施。比如,对于沉淀池,可以在池中放置一个隔板,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缓水池,另一个区域是沉降池,而隔板应靠近溶气气浮机,并且在隔板的下半部分,设置一个连接缓水池与沉降池的水流通道,缓水池中的污水进口需和溶气气体机的污水出口连接,沉降池的清液进口与进液口连接。而溶气气体机会把经过处理的废水先流入缓水池,再通过两个池子连接的管道流入沉降池,这种方式,可以让废水慢慢流入沉淀池的底部,不会使沉降池中的水有过多的搅动,同时,这也可以防止絮凝物进入超滤单元。此外,为提升沉降池对杂质的沉降效果,可以在沉降池的上半部,放置斜向并起到间隔作用的导杆。其实际操作是:废水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流入沉降池,然后再通过清液入口,流到超滤单元内,加入倾斜的导杆后,废水中的絮凝物不会随着水的流动进入清液口,而是在木棍的阻碍下,自然沉降。而导杆架设的过程中,会形成多个长方形间隔,在这些间隔的位置会放置一个挡泥板,板的一端固定在导杆的一端,板的其他部分远离导杆,整体呈现为悬置状。该挡泥板的设置,可以让絮凝物因为多方面的阻挡沉落,提升了杂质的清除效果。而既然是方案的优化,选择的沉淀池也有级别之分,即优化后的方案会设置一级与二级之分,一级沉淀池的池口设有一个溢流口,清液可从溢流口流入二级沉淀池,通过这两个级别沉淀池的设置,可以把废水中悬浮的絮凝物有效清除,加快了沉淀处理的速度。但这一方案应用一段时间后,超滤单元使用的膜原件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堵塞,对此,可以在整个操作中设计一个反冲洗管路。反冲洗管理与水箱和水泵相连,水箱的进水口与超滤单元的透过液管道连接,并且连接管道上会设置一个三通阀,用于控制水箱的进水,进行反冲管道操作时,水箱内的水通过水泵施加水压,让水进入超滤单元,如此操作一段时间后,可以把超滤单元最后处理的水流入水箱,然后再用水箱内的水反冲,消除了膜元件的堵塞。此外,为保证管道的清洁,可以在水箱内的水反冲进超滤单元前,预先放入清洗剂,即提高了堵塞的处理效果,又可以让管道保持清洁。而除了用水清洁以外,透出液管道也可以与反吹气的气泵连接,当膜元件堵塞后,可用反吹气的方式处理,多方面的处理堵塞物,进而增加了超滤单元的使用时间。通过对实施方案优化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对系统处理方式的进一步优化,可在原有的处理效果上进一步优化,提高了废水中杂质清除的效率。

3结语

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磁泥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系统使用的技术与技术应用后的效果,随后,分析了系统的实际操作与优化,与优化产生的问题、处理方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负责生产磁质材料的企业,应加大对磁泥废水的处理力度,引入新技术,优化废水的处理,以让其符合废水的排放标准,提高水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翀,雷美玲,张雪苹.民用飞机废水处理系统流动性能仿真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5,6: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