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泥处理措施

污泥处理措施

污泥处理措施

污泥处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污泥上浮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污泥上浮是活性污泥自产生以来一直伴随并常常发生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其主要特征是:污泥结构松散,质量变轻,体积膨大,沉淀压缩性能差,SV值增大;大量污泥流失,出水浑浊;二沉池难以固液分离,回流污泥浓度低,使曝气池中混合液浓度不断降低,污染物去除效果变差。

我厂高、低浓污水均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在运行中发现二沉池会发生污泥上浮现象,它直接影响出水水质,并危害整个生化系统的运作,从而使有机物的去除率下降。

二.污泥上浮的原因分析

2.1来水水质的影响

2.1.1过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和油脂类化合物

这类物质可以影响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使细胞的某些必要成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当曝气池进水中含有大量这类物质时,会产生大量泡沫(气泡),这些气泡很容易附聚在菌胶团上,使活性污泥的比重降低而上浮。另外,当进水含油脂量过高时,经过曝气与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使细菌缺氧死亡,导致比重降低而上浮。下表为我厂limis质量管理系统检测的低浓来水状况:

表1 低浓提升池来水油含量监测数据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3年6月4日至7月22日,低浓来水仅有一次油含量在正常范围之内,6月4日油含量超标37.6倍,7.4日超标5倍,其余时间油含量大到无法进行检测。这将给后续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也将直接导致污泥性能的下降,引起污泥上浮。

图1 来水中含油脂类化合物图2 来水中含大量表满活性物质

当曝气池进水中含有大量这类物质时,会产生大量泡沫(气泡),这些气泡很容易附聚在菌胶团上,使活性污泥的比重降低而上浮。

2.1.2生物系统处理负荷过大或过小

负荷(水量和浓度)变大,水量增加后,二沉池的停留时间缩短,活性污泥来不及沉降就流出二沉池,由此产生跑泥。同时,进水浓度增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强,不利沉降,出水浑浊而带有跑泥现象;而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

2.1.3来水营养成分不均衡

进水氨氮过高,C/N低,会使污泥胶体机制解体而解絮。进水水质中PH、毒物等突变,有毒及惰性物质进入生物系统等等,也会产生跑泥。下图为limis质量管理系统监测的高浓提升来水状况:

图3高浓提升池来水氨氮监测数据

从上图可看出,2013年6月4日至7月22日,高浓来水氨氮指标合格率仅为20%,最高超标8.5倍。

2.1.4 PH冲击

活性污泥是一个动态的微生态系统,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活性污泥微生物胞外酶及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壁里酶的催化作用以及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当连续流曝气应池内pH<4.0或pH>11.0时,多数情况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甚至死亡,以致发生污泥上浮。

研究表明当进水pH值为2.5-5.0和10.0-12.0时,pH值越低(或越高),污泥活性受抑制越严重,上浮污泥量越多。

2.1.5致毒性底物

对好氧活性污泥微生物有致毒作用的底物主要包括:含量过高的COD、有机物(酚及其衍生物,醇,醛和某些有机酸等)、硫化物、重金属。高底物浓度可与细胞酶活动中心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导致基质不能接近,无法被降解,甚至使细胞中毒死亡。重金属离子进人细胞后主要与酶结合而使之失活或变性。微量的重金属离子还能在细胞内不断积累最终对微生物发生毒害作用。而且废水中有机物的突变,使原被驯化好的并能降解有机毒物的微生物减少或消失。

2.2操作条件影响

2.2.1温度影响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活性污泥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5℃。温度过低,微生物活性不足;温度过高,吸收细胞中生物化学反应速度和生长速率加快,超过45℃时会使活性污泥中大部分微生物死亡而上浮。另一方面,细胞的重要组成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较敏感,随温度的升高而可能遭受不可逆的破坏。

2.2.2溶解氧影响

二沉池运行状况和生化池密切相关,一般控制生化系统好氧段DO在2-4mg/L之间。当曝气过度时,污泥搅拌过于激烈生成大量小气泡附聚在絮体上,引起污泥上浮,耗氧速率下降,这种污泥色浅,象雪花片似的飘满沉淀池表面,随水流走。此时二沉池表现为漂有一层或者一片较厚的浮泥。

当曝气不够,好氧池到二沉池的泥水DO偏低,在二沉池中缺氧发生反硝化,此时污泥成团或成块的上浮,呈灰色,若缺氧过久则呈黑色,并伴有气泡。

2.2.3 反硝化引起的污泥上浮

上浮污泥色泽较淡,有时带铁锈色。造成原因是曝气池内硝化程度较高,含氮化合物经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被转化成硝酸盐,NO3-N浓度较高,此时若沉淀池内因回流比过小或回流不畅等原因使泥面升高,污泥长期得不到更新,沉淀池底部污泥可因缺氧而使硝酸盐反硝化,产生的氨气呈小气泡集结于污泥上,最终是污泥大块上浮。

2.2.4 回流量太大引起的污泥上浮

回流量突增,会使气水分离不彻底,曝气池中的气泡带到沉淀区上浮,这种污泥呈颗粒状,颜色不变,上翻的方向是从导流区壁直向沉淀区壁成湍流翻动。

2.2.5 二沉池池底积泥引起的污泥上浮

如果二沉池底泥发酵,产生的CO2和H2也会附聚在活性污泥上,使污泥比重降低而上浮。污泥腐化产生CH4、H2S后上浮,首先是一个个小气泡逸出水面,紧接着有黑色污泥上浮。

与反硝化污泥不同之处在于污泥色黑,并伴随强烈恶臭。产生的原因为二沉池有死角造成积泥,时间长即厌氧腐化,产生H2S,CO2,H2等气体,最终使污泥向上浮。

2.2.6其他

若二沉池出现大范围污泥成层上浮,则可能是污泥中毒;若二沉池上清液透明但带有小污泥絮片,则可能是污泥絮解。

三.控制污泥上浮的措施

3.1应急措施

3.1.1在曝气池入口处投加药物

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直接提高污泥絮凝性、压密性,保证沉淀出水另外,投加一些能够杀灭丝状菌的药剂,如氯气、臭氧、过氧化氢等。氯加在回流污泥中也可以消除污泥膨胀现象。有效氯为10-20mg/l时,就能够有效杀灭球衣菌,贝代硫菌。

3.1.2在二沉池投加PAC和PAM

事实证明在二沉池中直接投加PAC和PAM可以迅速提升污泥的密实性,减轻污泥上浮现象,投加顺序为先加PAC后加PAM,投加比例为PAC0.6g/L,PAM0.02g/L。

图4污泥上浮时二沉池水 图5加PAC、PAM后的二沉池水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能较快缓解污泥上浮现象,但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进行控制。而且投药有可能破坏生化系统的微生物生长环境,导致处理效果降低,所以,这种办法只能做为临时应急时用。

3.2污水性质的控制

3.2.1合理投加营养盐

生化池最佳C:N:P=100:5:1,我装置来水中氨氮较高,碳源、磷等营养物不足,日常生产运行中应密切关注limis质量管理系统,掌握来水营养成分变化,根据情况及时补加营养物质,我车间采用的营养物质为尿素、磷酸二氢钾、综合营养剂等。

3.2.2保证生化池pH值在6.5-8.5之间

结合质检科和化验室每日的监测数据,掌握生化池PH状况,当pH值低于5以下时,不仅对污泥膨胀会有利,而且对正常的生化反应也会有一定的危害,故应投加盐酸和液碱调节pH值,保证生化池pH值在6.5-8.5 之间。

3.2.3合理控制水温

我厂冬季比较寒冷,要注意冬季时的水温,若水温偏低应加热,因为低温会导致污泥膨胀的发生。采用鼓风曝气能有效地升高曝气池内水温。

3.3调整工艺操作

3.3.1污泥因反硝化而上浮时,应及时增加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降低MLSS、缩短HRT。

污泥回流量=污泥回流比(100﹪)×处理量

水力停留时间(HRT)=池子容积/流量

3.3.2污泥因腐化而上浮时,人工将其打碎,检查挡渣板是否运行正常,若经常发生,则应放空二沉池,用高压水枪喷掉腐化的污泥块。

3.3.3利用溶解氧测定仪对生化池曝气量进行日常监测,控制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2-0.5mg/L,好氧段溶解氧浓度控制在2-4mg/L。

3.3.4当来水水质差时,可对低浓终水进行内部回用,用以稀释、调节生化池进水中的有机物浓度,使其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图6 低浓终水补水至生化池流程图

图7 低浓回用水生化池补水效果图

3.3.5污泥中毒引起的污泥上浮可以加大曝气量,减少进水量并清除死污泥。

五.结束语

二沉池污泥上浮是影响延安石油化工厂污水处理装置水质合格处理、达标排放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来水水质、工艺操作等多角度查找分析了污泥上浮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极大的缓解二沉池的污泥上浮,保证了水质的合格处理。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主编. 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495-498.

污泥处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污水库底泥污染治理水环境修复措施

Abstract: libraries around the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problem carries on the concrete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sewage library sediment trea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Key words: sewage sediment pollution control of water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829} 文献标识码:A

一、污水库底泥污染与治理

(一)污水库底泥污染影响

底泥对污水库体水环境作用的累积性和滞后性的影响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污水库底泥会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厚底泥的储积量,从而造成对水环境的累积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枯水年低水位期或者干黄梅期以及汛间低水位期,一些污水库在重污染底泥沉积较厚的浅水区,高温天气之际,底泥就会发生较强烈的生化反应,加速底泥中营养盐的释放,从而造成污水库整体水质变坏且产生恶臭嗅味,对污水库处理增加了相应的难度。

(二)污水库底泥清淤工艺

污水库底泥清淤施工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可以考虑运用环保无扰动型挖泥船,进行生态疏浚。要注意二次污染防治排泥场淤泥的安全处置是污水库底泥生态疏浚控制二次污染的关键。因为是临时工程设施,往往处置不够严密,易发生环境风险。

二、污水库水环境修复措施

根据现有排水系统,提高污水库的处理效率,结合新工艺彻底解决污水库的水污染问题,推动污水库水环境修复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协调各治理手段之间的系统关系,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水污染治理必须根据污水库水环境综合进行治理,为此可按照“分点源、面源”对入污水库中的污水污染负荷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进行预测;结合污水库分阶段的水质目标,提出污染负荷削减计划。污水库进行水环境修复应根据现有治理设施的条件,以现有数据资料为基础,补充部分调查监测工作,分析可供选择的系统控制方案及其相应的污染控制效果、对污水库水质的影响程度,提出具体可行的系统方案综合治理。

(一)污水库污染控制的主要环节

城市厕所如果采用单独排放,对分辩进行资源化利用,城市污染将下降85%。目前国际上试行的主要有粪便分离式厕所、真空厕所等。化粪池可以降解25%左右的污染物。国际上有些城市取消化粪池,目的是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效率,减少基础设施投资,但在污水处理率低的城市一般不采用。如果小区独立处理污水,需在小区排污口集中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可回收用于冲厕所、绿化、洗车、景观用水,重复利用率可达到30-40%。

污水库是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手段,目前COD去除率约为85%,TN去除率约为40%,TP去除率约为50%。,对于采用分流制市政下水道、过境水量小、干湿季分明的的城市,污水库处理污水旱季发挥的作用较好。但在雨季,雨污混合水量剧增,大量的污染物被暴雨径流的冲刷,从下水道中输出污水处库无法接纳那么多的污水,污水进一步排往下游。在实行分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投资较高,但是在相同的处理效率下,污水处理的投资较省。在采用合流制下水道的城市,下水道的一次性投资省,但是,在雨季,污水处理的运行效率低。

(二)污水控制思路、措施

由于城市市政下水道采用分流制,对于过境水量小、干湿季分明的的城市,旱季作用不明显,但在雨季可以避免暴雨径流的冲击,有效控制污水量的大幅度变化。分流制下水道的一次投资较高,但是,雨季因大量的雨水混入,导致污水量剧增。国际上大城市既有采用分流制系统的,也有采用合流制系统的,还有采用部分区域分流,部分区域合流的。目前昆明市主城区采用合流制为主的排放体系。由于下水道断面按雨污混合水量设计,旱季水流速度小,下水道中污染物沉积严重;到来年雨季,沉积的污染物随暴雨径流冲入河道。旱季积累,雨季输出,周而复始。

为此,可对污水库进行进一步的挖潜改造,提高对氮磷的处理能力,出水排入复合湿地系统进一步净化。污水库处理不完的剩余污水沿河道排放,由截污泵站抽提,送到流域外处理。截污是截断污染物入污水库外水环境的彻底工程手段,但是如果大量的雨污混合水被截流,也可能对区域水系带来不利的水量平衡影响,而且会加大对污水处理的难度。对污水库处理不完的污水进行截污,部分通过现有截污设施排至流域外处理。其余经过复合湿地系统的旋流分离、人工湿地、天然湿地等手段进行净化。

(三)生态保护与水环境修复

为了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区域生态体系,进行污水处理规划时,应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本地自然生态条件,污水库应采取适宜的水生态修复和手段,恢复自然水系、湿地和植被,构筑以多级水系、绿色网络为骨架的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廊道,有条件的应加强污水水库生态能与生态系统的连接,形成开放式的生态空间格局,积极推进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水生态修复要实施区域的协作,加强对污水库排放控制。采取多种措施,对污水库水体及底泥进行治理。污水库亚男采用生态岸线,以减少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结合现状水系和人工河道,形成自然强化循环、人工强化循环和自循环相结合的水循环系统。

三、总结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创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为彻底根治污水库污染底泥和进行污水水环境修复提出了更多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综上通过具体措施对污水库进行治理和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根治环境污染,有效解决污水库水污染与水生态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琦,李中华.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余水处理方法及实施装置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2,23(2):179-181.

[2]姜亚敏,刘猛,闫大鹏等.污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初探[J].山西建筑,2012,38(33):144-145.

污泥处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啤酒瓶技术方案;工程污染物分析;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8402

1工程概况

工程厂址位于新疆某市啤酒有限公司厂内,公司现有配套设施齐全,本次技改工程没有新增用地。该工程是对啤酒厂原有制瓶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和公用工程的基础上,新建一座55 m2的熔制制瓶车间,车间包括熔化工段、制瓶工段及包检工段,项目技改完成后可实现年产1亿只啤酒瓶。在促进地方经济,解决当地居民工作,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工程污染分析及控制措施

2.1废气

玻璃熔窑废气:工程玻璃熔窑排放的烟气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和烟尘。无组织排放:本工程将露天煤堆场及原料堆场设置高围墙进行围挡,煤场定期喷水,防止煤尘向外飞扬,有效控制煤炭扬尘对环境的影响。煤及灰渣运输采取篷布遮盖以控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项目煤场、输煤系统各生产环节中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粉尘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后,大量减少无组织粉尘的排放量。

2.2废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为制瓶废水、设备冷却水及生活污水。制瓶废水是在生产煤气、焦油等焦化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废水中有机物以酚类化合物为主,占一半以上,还包括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和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无机污染物主要以氰化物、硫氰化物、硫化物、铵盐等为主,属有毒有害、高浓度有机废水。制瓶污水经格栅滤除大漂浮物后自流入隔油沉淀池,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去除油脂、泥沙等,然后自流进入预酸化调节池。预酸化调节池主要起到对水量、水质的调节作用,同时对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进行水解处理,提高废水的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污水经调节池调节后泵入UASB池,UASB池底部设压力布水装置,中上部设三相分离器,经UASB处理后大部分BOD、COD得以去除,UASB处理后污水自流进入A/O池。

A/O工艺又称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在反硝化缺氧池,回流污泥的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N2,达到脱氮的目的,然后在后续好氧反应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经A/O池处理后降解部分BOD、COD的同时氨氮得以去除。然后自流进入二沉池。污水经二沉池泥水分离后进入清水池,经处理的污水达标后进行回用。

二沉池产生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入A/O池,剩余污泥连同UASB池、A/O池产生的污泥泵入污泥浓缩池,经污泥浓缩池的污泥泵至啤酒废水处理车间进行处理。

污泥浓缩池上清液返回至预酸化调节池进行再处理。

格栅:选择机械格栅,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的最前端,用以截留生产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UASB工作原理:废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处理装置,部分COD、BOD在此工艺中得以去除。UASB由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在底部反应区内存留大量厌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和凝聚性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污泥层。要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与污泥层中污泥进行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把它转化为沼气。沼气以微小气泡形式不断放出,微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形成一个污泥浓度较稀薄的泥水混合物,污泥和水一起上升进入三相分离器,沼气碰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板时,折向反射板的四周,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集中在气室的沼气,用导管导出,固液混合液经过反射进入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污水中的污泥发生絮凝,颗粒逐渐增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沉淀至斜壁上的污泥沿着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内,使反应区内积累大量污泥,与污泥分离后的处理出水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厌氧UASB池。

A/O工艺: A/O池在降解BOD、COD的同时对氨氮降解。

A/O法又称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在反硝化缺氧池,回流污泥的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还原成N2,达到脱氮的目的,然后在后续好氧反应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

预酸化调节池:污水进入调节池,有一定的调节水质水量作用,避免负荷冲击对后续处理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反应进行。同时池内加入生物菌,可以水解部分难降解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能降解一部分COD。

本工程生活污水经啤酒厂现有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进入乌苏市污水处理厂处理,且啤酒厂污水站已验收,设备冷却水中除温度有所增加外不含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经放置后可循环利用不外排,因此都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3噪声

本项目主要的噪声污染源有风机、空压机等设备。

采取降噪的措施:在工艺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声、节能型的先进设备,并在设备安装中采取减震措施;对各类鼓风机、泵类等设备,安置在设备厂房中;在各风机的进出口处安装消声器,以降低噪声;对震动大的轧机等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震动较大的设备与管道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方式。

由于新增噪声源数量不多,在采取设备加设减震垫、隔声罩处理后,厂界噪声能够满足环境噪声限值要求,对厂区周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不大。

2.4固体废弃物

工程运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制瓶车间碎玻璃,燃煤产生的灰渣,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另外还有职工办公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

制瓶车间产生的碎玻璃为可回收资源,通过进入制瓶车间综合利用,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燃煤产生的灰渣可外售作建筑材料。厂区设置碎玻璃及燃煤灰渣临时储存设施,并对其进行遮盖,防止扬尘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进入啤酒厂污泥压滤系统,与啤酒厂现有污水处理厂污泥一起处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厂统一处理。

3结语

通过啤酒瓶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单位产品能耗降低,制瓶总电耗由节能减排改造前245 kW・h/吨玻璃液降低到225 kW・h/吨玻璃液,制瓶总煤耗由节能减排改造前0.345 t/玻璃液降低到0.225 t/玻璃液,制瓶总汽耗由节能减排改造前0.12 t/玻璃液降低到0.04 t/玻璃液。

参考文献:

污泥处理措施范文第4篇

1 MBR工艺的工作原理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活性污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然后采用MBR膜(膜的孔径≤0.4 μm)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1],由于膜的高效固液分离能力使出水水质良好,悬浮物和浊度趋近于零,并可完全截留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保持生物相的多样性。为了使得膜能够连续长期稳定地使用,在膜的下方以一定强度的错流空气不断对膜进行抖动,既起到为生物氧化的供氧作用,又能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2]。

2 MBR工艺的优点

(1)运行管理方便:MBR工艺通过膜将污水过滤,实现泥水分离,避免了传统的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由于高污泥负荷引起的污泥膨胀现象,确保了生物反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

(2)占地面积小;因为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的活性污泥浓度一般在2 900~4 900 mg/L,约为MBR工艺的活性污泥浓度的1/3,而且MBR工艺不需生化沉淀池,故MBR工艺污水处理站的占地也相应减少了2/3。

(3)处理水质稳定:膜分离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因此系统内的生物相极大丰富,活性污泥驯化、增量的过程大大缩短,处理的深度和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得以加强,处理水质稳定。

(4)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MBR系统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3]。

(5)泥龄长:延长泥龄的关键在于提高有机物的降解率。膜分离技术将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截留”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延长其停留时间,使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更充分。如此,在低污泥负荷、长泥龄、高容积负荷下运行的反应器,可以实现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

3 MBR工艺中消毒处理方法的选择

MBR工艺的出水已经符合回用要求,为了抑制细菌在水里的繁殖,还需要对水进行消毒。

消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生态环境和危害人类和牲畜的健康,而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其杀灭在废水中。

消毒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照、紫外线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氯及其化合物、各种卤素、臭氧、重金属离子等[4]。氯消毒价格便宜、可靠又有成熟的经验,是应用最广的消毒剂。

在所有氯消毒剂中,二氧化氯有效氯含量最高,消毒效果最好,因此,我们采用二氧化氯消毒。考虑到二氧化氯发生器使用不稳定,并且制取二氧化氯所使用的原料中,盐酸属于危险品,采购、保管以及使用不方便,故采用成品二氧化氯直接投加。

4 MBR工艺中污泥与固废处理方法

污泥是水处理工程中的副产物,需要进一步处理污泥的目的:其一是合理处理或进一步利用有毒有害物质,最大限度稳定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防止二次污染;其二是对部分有机物进行综合二次利用,变废为宝。总之,对污泥进行减量、无害化、稳定及二次综合利用,确保污水处理的效果。

采用MBR工艺,污泥产量少,只需设置污泥贮存池,用于贮存MBR池产生的污泥,污泥池内污泥存满后用环卫车吸走外运处理。

5 MBR工艺中噪音控制措施

中水处理站的主要噪音源为鼓风机、水泵等动力设备,该方案采用如下措施降低噪声。

(1)在设备选型时,选择具有低噪音源的动力设备,并保持动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处于正常工况,从源头上减少噪音的产生。

(2)施工过程中,风机配备进出口消音器,从而有效降低噪音值。

(3)风机安装中,采用变径管道进行连通,降低供气气管内气流流速,从而避免气流运行哮喘声。

(4)在设备底部以及接口处安装柔性接头以及隔震垫等,运行时声音很小,在机房外基本上听不到噪声[5]。

通过采取上述工程措施可完全保证噪声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6 MBR工艺中废气控制措施

生活污水具有异味,在敞开的处理构筑物中会扩散,影响中水站附近环境,该方案采取如下措施控制异味扩散。

(1)所有的处理构筑物都设计为地下式,有效保证异味不会扩散。

(2)于异味集中区域(调节池、MBR池)顶部设引风管,将产生的异味气体引入就近的检查井中,保证异味不扩散。

(3)污水处理站上部覆土绿化。植被具有很强的异味吸收能力,而疏松多孔的土层与活性炭相似,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异味。在污水处理站的上部覆盖土层并种植植物便可以有效吸收异味,避免异味扩散到附近空间。

7 MBR工艺控制系统

中水站由PLC程序控制,24 h自动运行。控制系统通过主要控制指标(水位、时间、污泥量等)对各个动力设备(水泵、风机等)实施控制,同时还可监测处理量、pH和DO。

8 MBR工艺事故控制措施

考虑到高峰时(1.5倍系数)以及丰水期排水量(1.2倍系数)超过日处理量,设置应急池,用于贮存暂时处理不完的污水,待系统处理有余量后再进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9 经济技术分析

(1)大理复烤厂投运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系统,污水水质、水量波动大,采用MBR膜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出水水质相对稳定、可靠。

(2)该项目采用的地埋式中水处理站构筑物几乎不占地表面积。

(3)常规中水处理站设施都需每日开关电源、阀门等,但该项目设施采用全自动控制,不需专人值守、开关电源、阀门等,只需按保养制度定期保养,从而减轻操作人员操作负担,能为企业减少人员编制、减少成本支出。

(4)MBR工艺具有容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生物活性高、污泥产量低等优势,是用于中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先进而稳定的工艺。

(5)因风机房进风口采用双层隔音以及空气过滤器,风机房采用消声、吸音措施,从而对周围环境噪声污染小,有利于复烤厂厂区环境管理。

污泥处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字: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政策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污泥量约2000余万吨,污泥的储存、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过程中均可能危害环境,污泥处理处置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现状,探讨我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相关关政策要求。

1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起步较晚,但污泥处理处置发展较快,按照固体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处置要求,建成了一批典型工艺的污泥处理处置点;但综合分析,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1重水轻泥,隐患严重

对固体废物特别是污泥的处理处理处置,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但仍存在“重水轻泥,隐患严重”现象。近年来,因为污水处理污泥非法转移、倾倒引起的污染纠纷和群众举报大量增加,水处理污泥的不规范处理已经成为政府、公众、媒体等共同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人大和政协等部门的密切关注。

1.2认识滞后,重视不够

部分污水处理厂尚未充分认识到污泥的潜在危害,缺乏推动污泥处理处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尚未形成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及时介入不够。

1.3能力不足,处理处置率低

目前污泥设施建成数量少,有效处理处置率低;仍以直接填埋或堆放为主,大部分不符合环保和国家明确规定要求;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污泥处理处置率也有差异。

1.4建设不快,工艺不高

由于管理、资金、技术等原因,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步伐缓慢;同时工艺设计水平低,污泥处理处置投资低,污泥处理处置状况混乱。

2 污泥处理处置政策要求

对固体废物特别是污泥的处理处理处置,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的七项重点任务,其中有一项就与污水处理污泥污染防治紧密相关。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10]157号)中明确要求:由于部分污泥随意抛弃、倾倒,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抵消了部分“污泥减排”的成果,要求各级环保部门要从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安全出发,充分认识污泥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抓好抓好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是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把污泥处理处置和废水处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污泥处理处置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内容一并部署、一并推进,以真正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3发展政策探讨

为切实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运营的市场化进程。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价格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鼓励外资与民企参与经营污泥处理处置过程,实现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投资多元化、运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的开放式、竞争性的建设运营格局。

3.1技术政策

污泥处理处置应按照就近处理处置、因地制宜、资源优化原则进行处理处置,按照地区差别实行分类指导,要充分发挥集中处理处置的规模化效益和技术优势,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合理选择处理处置模式,推进工业企业污泥规范化处理。污泥处理处置的目标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鼓励回收和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坚持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实现污泥的处理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为引导污泥环保产业发展,增强环境管理的决策性,污泥处理处置工艺技术要满足国家颁布技术政策要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要按照“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总体要求,按照污泥特性、产量及分布等特点,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多元、协同处理处置、循环利用”的原则,综合考虑经济可行、技术适用、工艺先进、形式多样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污泥处理处置路子。

3.2产业政策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和“污染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原则,综合考虑污泥种类、性质、处理处置方式、收益等因素,研究制定相关收费和鼓励性政策,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污泥处理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促进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将污泥处理处置费纳入污水处理成本,采取适当提高污水处理费收费、拨付标准或财政补贴的方式筹措污泥处理处置费,明确污泥处理处置的直接承担主体是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企业负有对本企业所产生污泥合理处理并最终达标处理处置的责任。保障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正常运营。鼓励对污泥处理处置给与税、费优惠政策。建立有利于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减免税、国债等税收、财政措施,推动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

明确将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营费用列入污水排污收费范围,单独核算,切实保障处理经费的及时支付。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偏低,收取率不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污泥的经济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合理的污泥处理价格有助于:①确保污泥达标处理后对环境的零排放;②建立运营投资价格补偿机制;③鼓励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不断降低污泥处理运行成本;④降低污泥肥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提高污泥肥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污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

3.3管理政策

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监管。污水处理厂是污泥产生的源头,各污泥产生单位必须建立污泥产期、产量、去向等详细台帐,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从源头入手,实施严格的登记和管控制度。要加强污泥运输环节的管理,污泥从出厂、运输、直至处理处理处置地均应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并建立转运联单制度,定期将联单记录结果上报地方环保部门。污泥运输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沿途抛洒,更不得随意倾倒。要加强对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及其终端产品应用的全过程监管,做到污泥全处理处理处置,杜绝产生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