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学习论文

计算机学习论文

计算机学习论文

计算机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1.混合式学习概念。混合式学习是指以增强学习效益为目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和学过程中,把面授教学同在线学习的形式结合在一起,综合地运用多种相关的教学理论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利用媒体技术进行专业的教学活动,同时对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评价以达到教学目的。

2.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随着中职院校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了所谓的瓶颈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社会和家长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也开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由开始的信任慢慢走向迷惑,这就致使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不仅如此,由于中职院校的教学既非应试教育,又非专门的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定位的模糊,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中职院校需要思考的难题,同时也给中职教学带来了困难。尽管当前我国人民学历逐渐地提升,但是,仅仅少数的人有着很强的职业技能,技能的学习也不能仅仅通过短期的培训来完成,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教学应分为对口升学和专业技能。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在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现在中职院校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和基础的应用上,伴随着当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上更加的专业化和多样化,网页制作人才、程序制作人才逐渐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基本标准。因此,中职院校面临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政策倾斜的优势,积极地探索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不仅学得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学习更快乐,让教学更有效率.

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实践

1.继续加强面授教学。面授教学是中职院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职院校的学生在教室里集中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针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询问并得到解答,这种面对面的教学能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例如:在使用IE浏览器的教学中,如何搜索并下载音乐、电影,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再进行教授评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一般是带领学生到微机房里进行操作教学,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布置一些针对性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老师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很容易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若是仅仅采取面对面的教学,这就会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下降,对老师的依赖性增强,促使学生养成不去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的不好学习习惯。

2.增加网络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对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是很符合现在学生的心理的,在网络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网络的相关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老师的作用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全盘系统地枯燥讲授计算机理论知识,而是针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混合式的教学对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网络上的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来查找各种资料,同时也能根据老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并不断地尝试各种计算机操作,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3.利用图文影像结合方式进行混合式学习的实践。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作业,例如Flash和幻灯片的制作等,学生可以通过亲手制作的图文影像来发现和总结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提高,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学习。

4.运用校园网平台实现混合式学习的实践。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要充分地利用好网络资源共享的优点来完成本专业的学习任务,这就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地方。中职学校的校园网的建设也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沟通的平台,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快速上网,积极地利用校园网上的各种信息库和知识库等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和同学之间沟通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运用校园网,展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评价,推广好的作品,进行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计算机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分组,合作,计算机教学

 

0.为什么要开展分组合作式学习

l信息时代呼唤学习方式的变革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其中:自主学习体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是后两种学习的基础;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多人为单位分组合作学习,以培养合作精神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者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和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合作学习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实际上密不可分,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又会促进自主学习。

l竞争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纵览当今社会,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往往与企业员工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有重要的关系。当今时代计算机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IT界正演义着超摩尔定律的奇迹,一个优秀的计算机软件从设计到投入使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能力闭门造车完成一个软件已经不太可能,即使完成以后这个软件也已是过时的软件。正因为如此,企业往往需要将一个大型的软件模块化,交于程序员分工来完成。教导学生学会与人共处、相互交流和分享成果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提出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

1.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他指的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来引导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远程教育论文,以最大限度促进自己及他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

(1)小组目标。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明确,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

(2)个人责任。小组成员必须完成各自承担的学习任务, 同时还要帮助其他成员。既对自己负责又对小组同伴负责,个人的成功与小组的成功联系在一起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3)相互依赖。小组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互相帮助,以共同促进小组目标的实现,并实现共同成功。

(4)交往互动。合作学习非常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小组成员互相信任、共同探讨、资源共享,一起实现小组目标。师生之间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教师在课堂上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等角色。

2.分组合作式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一直尝试大班教学与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大班教学,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理论,然后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全班授课与分组学习中,各组确定研究专题,学生确定小组任务中自己负责的部分,同时在学习各阶段,学生要完成教师要求的个人任务。学生的考核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小组任务的组间互评、小组任务的教师评价、个人任务的教师评价。下图展示了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流程:

(1)小组分配

分组形式一般有两种,同质分组与异质分组。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异质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风格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异质分组的最大优点就在于让学习者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与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既知已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在此基础上,我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法,将班上同学每六人分为一组。在小组中,安排一个高分生,四个中等生,一个低分生,做到组内异质。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程度、性别大致均衡,做到组间同质。组间同质有利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内学生的相互合作。

(2)任务设计

合作任务通常有两类,一是小组任务远程教育论文,二是个人任务。当追求的是小组目标时,成员们各自分担一部分任务,各尽所能、集思广益以完成任务。当要达到个人学习目标时,小组成员必须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对新知进行梳理、体会,小组成员可以进行组内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如“网页制作”教学过程中,各小组上网或查阅书籍收集资料,选定主题制作专题网站,各组组长根据网站的设计要求将任务进行划分,并制定任务规划书。每个组员根据规划书中的任务要求,完成各自的小组任务。同时,每个组员都需要完成“在线音乐欣赏”个人网站设计。在个人网站设计过程中,各个组员可以充分展现个人特色,挖掘自身潜力。在小组任务的合作中,成员们相互讨论、澄清概念、提出问题。在个人任务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认识到自己与小组成员的差距,相互竞争,共同进步,使整个小组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3)小组评价

在评价小组学习是否成功时,应注重合作的质量,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形式相结合。同时教师应使用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学生进步、积极的一面,加以肯定与鼓励,又要中肯的指出存在的不足,激励其改进。在网页制作教学中,教师尝试进行演讲式任务评价。当小组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小组成员交流、整合、加工材料,做成幻灯片。每个成员负责讲解自己学习的部分,达到知识共享的目的,并且借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环节,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声音清晰洪亮、表达有条理,具体表现为在座的学生包括老师都能听清楚,对讲解的问题基本听懂;更高的要求是注意体态,讲解的激情与感染力,课件的精美程度,同组成员演讲的配合等。由于这种演讲与专业知识紧密关联,而且是新的知识,同学听起来也很有兴趣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老师可以趁热打铁,对学生演讲的主题在技术上进行点评、提升远程教育论文,并且引导学生课后就相应的技术进一步进行探索。

3.分组合作式学习的效果

l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学习使得学习资源共享、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成果互享,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团队合作能力,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和矛盾时学会了处理、谅解、理解和协调,在与他人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中激发了智慧和灵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好的思想、品格、行为习惯和技能、方法,从而培养了团队成员的全局观念,使他们懂得换位思考,真正懂得了团结的力量,懂得了合作和双赢。

l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现整体进步

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老师讲了的学,老师没讲的就不学,这种思想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合作学习,布置新任务、新课题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提高了学习自信心,改被动为主动学习。目前班上自主学习的风气正逐步加强,许多学生能主动的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能够找到学习的方向,并形成了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

IT技术的进步是日新月异的,在快速的技术变化面前,如果是只依靠老师的勤奋灌输,或者任凭学生自己独自探索,这种单打独斗的方式效率显然不高.。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每个组有各自不同的主题或技术的方向,在新知识的获取上采用团体作战,小组学习效率得到整体提高。并且,由于组内的帮带作用,由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指导优秀学生,这样形成教师指导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带动后进学生的良性循环,带动了班级整体进步。

4.分组合作式学习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l分组合作学习要建立适当的课外延伸机制

分组合作学习不是单一的课堂学习活动,如果仅靠课堂进行分组学习的话,很容易流于一种形式。因为一项综合任务的完成,除了需要教材理论和小组讨论以外,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帮助,比如网络、图书、社会实践等等。应引导小组课外的积极协作,将这种学习模式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l分组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学生原有学习方式的影响,对分组合作会不适应,因此在分组合作学习实施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中远程教育论文,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同时还要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l分组学习要改进小组评价模式

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应是对协作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协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和促进作用。目前的小组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未来的小组评价应该实现多元化,从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考虑,既要纵向比较小组之间最终课题完成的情况;也要横向比较小组之间每一个分工的完成情况,给每一位责任负责的组员一个客观的分数。

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分组合作式学习不仅仅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分组合作,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 当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探讨的问题还很多,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将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行之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许悦婷.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分组方式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2007,(4).

[2]洪家平.走出合作学习分组的三大误区[J].教学与管理,2005.

[3]袁秀花.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6)

[4]张修海.合作学习分组策略的教学与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02).

计算机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自为性也就是指自主应用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能力,是指学生是否可以将其应用于生活,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更充分的发挥其效能。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通过自主学习转变了传统的硬性灌输式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的应用度提高,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吸收,深化教学。而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增多,学生的创造力也增强,也就可以更好地将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自主学习策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2.1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有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老师的思路为主,学生仅仅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接收者存在,这严重限制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仅仅为硬性的吸收、机械的记忆和学习,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思维能力有着限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我们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课程开设的要求和学生的关注点,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难易度,并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老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存在。例如在教学之初,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小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可以先带领学生进行网上冲浪和精美卡片的制作,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电脑知识和电脑技能,对电脑运用产生兴趣,并树立起电脑操作思维,然后我们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程序开展与运用,DOS操作,Java,C++的学习等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注意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操作和运用这些知识,以使其全面、深入的掌握这些知识。

2.2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就是自律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思辨性思维,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在中专计算机教育中我们一是要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自主答疑;二是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去设计android上的一款小游戏、去进行代码的编写,这也是现如今就业中企业所强调的能力,学生自主开发能力和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与其所拥有的工资挂钩。在学校使便让学生去接触这些知识并自觉的去运用这些知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在课程开展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注意开展一些趣味性课程学习,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2.3注意引导学生树立对自己的认可

中专学生由于之前学习成绩较差,因此普遍有着对学习缺乏信心、上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电脑操作技能的掌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注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自信也是迈向成功的基点,只有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并可以自主自觉的去进行学习,才可以使自主教学更好地开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助其树立自信心。首先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文化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其次我们应当注意教学资料的选择,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料,以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并提高学生的兴趣;最后我们要尽量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充实,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只有有了扎实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自信心才可以更好地提升。

3总结

计算机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1.1教师提问

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一下整章知识的简介,告诉学生报表这这一章节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接着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比如报表这一章,前两节的内容是关于报表基本知识的介绍,包括报表的功能,报表的组成,报表的种类,报表的视图,以及如何创建报表.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提出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包含这些内容,使得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学习掌握这两节的知识.问题如下:

(1)采用自动创建报表的方式,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纵栏式报表.

(2)利用报表向导,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表格式报表,并且要求以专业为分组依据进行分组.

(3)以学生表为数据源,以柱形图显示出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情况.

(4)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制作条形码标签,其中学号以标签形式打印显示.

(5)在设计视图中,以学生表为数据源,创建表格式报表.通过这些问题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五种创建报表的方法,并且学生可以认识报表的种类,如何采用合适的创建报表的方法创建不同种类的报表.在问题2中,通过分组,可以完整的认识报表的组成,创建好报表之后直接进入报表的打印视图,而要修改报表的话需要在设计视图中完成,这样学生也就掌握了报表的视图的用处.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教师在前一节课的结束时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外进行学习的话,效果就更好,可以节约课程的时间,课程开始时直接进入第二个环节,大大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1.2学生回答

在此环节中,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者进行回答问题,在找学生进行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提前对学生有所了解,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生比较差,根据题目的难度,分别找相应的学生回答,这样通过学生的做题情况,可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做题熟练程度和学生做题的操作过程,在哪一步越到问题,是否能解决,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样在下一个环节中就可以进行分析讲解,并且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

1.3教师讲解

在教师讲解这一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重点讲解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犯什么样的错误,怎么样避免这样的错误,如何进行修改.另外根据不同程度学生的掌握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要做到统筹兼顾,不仅让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可以达到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或者是自己能够提出问题的程度.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达到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2效果分析

通过本学期对access课程的教学方法改变之后,发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加强了合作关系.在最后的考核中,直接给学生一个实际的问题,例如医院病床管理系统的开发.从需求分析,实体之间的关系,数据表的建立,需要的查询,建立窗体,打印报表等,所有问题的解决均有学生自己完成,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彼此之间进行讨论,验证,把自己同时作为客户和开发者来考虑.

3教法评论

计算机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导论;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导论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入门课程,是对计算机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综述。通过教学,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结构有一个了解,明白自己的专业领域将要学习哪些内容,为深入学习计算机专业课程知识奠定基础。

1传统医学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近几年,大多数医学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从教学内容上,?訩是专业核心课的大杂烩,将"数据结构"、组成原理、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核心课程进行简单的罗列,使教材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把握。?訪直接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这2种都达不到计算机导论学习的目的。②在重视程度上,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注重照本宣科,无法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很有必要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既能让学生了解本学科专业体系,又能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改革

2.1教师选择 《计算机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完整知识体系的综述,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学科,那么我们可以组织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讲授《计算机导论》课程,每一位老师讲授自己相关研究领域的内容,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水平。各个教研室可以以本教研室的研究方向为题,为导论的某章涉及的学科开设小型的讲座或报告,从而使学生可以了解该学科的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材选择 选用优秀的教材,甚至是国外的优秀教材,并使用双语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快速提升,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

2.3教学内容改革 通过对传统教学内容的分析,在参考已有著作以及文献中关于"计算机导论"内容选取的基础上,"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计算机发展简史、OFFICE及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这样的一种内容选取模式,囊括了计算机知识体系的各个部分的内容,每部分内容都有其独特的作用,能够较好地适应"计算机导论"的课程定位。

计算机发展简史的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学习研究的的启示。OFFICE及常用软件的使用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相关软件的使用扫除障碍。计算机组成知识、操作系统与网络知识、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内容,组成了计算机专业基本的框架,对这些知识的概括性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专业有一个大概性的了解,为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

2.4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性讲授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也非常困难。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更好的理解理论讲授的内容[3]。"OFFICE及常用软件的使用"的实验,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为以后的日常工作、论文写作打好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实验,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打开机箱观察计算机的各组成部件,对CPU、主板、显卡、风扇、数据线等有一个直观上的认识,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和维护能力。"操作系统与网络知识"的实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状态、网络连接、环境配置、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程序设计知识、软件开发知识"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参观我系自主开发的一些软件,了解他们的性能、开发的过程以及经验教训。"计算机系统安全知识"的实验,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使用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计算机病毒的查杀等能力。实验课程的教学与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为具体,复杂的知识变为简单,从而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学生初步掌握了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了解了操作系统、网络的基本使用方法,具备了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的组装与维护能力,从而加深对常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2.5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但是在不丢弃的前提下,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每一章的内容可以分组进行报告或者讨论。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轮流对某一章的内容,通过搜集资料作概述性的报告,或者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并给予引导。

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引入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建立"计算机导论"课程网站,通过这个平台,老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在线的交流。"计算机导论"课程网站可包括理论教学区、实验指导区、自测习题、学习讨论区等。理论教学区应包括"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课件以及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程录像等指导性信息;实验指导区应包含每一章的实验指导、注意事项、实验内容;自测习题用于学生自测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习讨论区用于当前上课学生之间的学习探讨、教师学生间的交流,也包括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

2.6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意见 特别是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对所讲课程的哪一块比较感兴趣,了解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认识。

上述改革内容是我院在多年"计算机导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方面的改进,并已经在教学实践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计算机导论"课程是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方,王兵,李继民,等."计算机导论"的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