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州市;房地产业;金融风暴

[中图分类号]F29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8-0008-04

1 前 言

我国在美国次贷危机及后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出口和FDI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负面变化。房地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广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房地产业的变化及其采取的政策对各地的房地产市场的管理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本文选取广州市房地产市场作为分析对象,选取广州市的宏观经济数据和房地产业的相关行业数据进行分析,旨在从房地产变化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分析这次金融风暴给我国的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得出这种影响和变化的大小及其方向,以及出现这种影响的原因和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

2 文献综述

彭红艳(2009)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服装、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收入弹性较小,在金融风暴下美国居民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可能不降反升,同时美国经济放缓会增加业务外包的可能,有利于我国增加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但是金融风暴会使中美贸易中的非经济因素干扰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环境可能会恶化。

黄润中(2007)认为从产品结构与国际竞争力看我国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低端产品出口弹性受出口对象国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不大,中国所保持的巨额贸易顺差使人民币仍具有很强的升值潜力,我国实行相对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也使国内经济受国际金融事件的影响大为减弱,但国际短期融资市场中仍然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会对我国的FDI有负面影响。

3 数据分析

3.1 广州市社会宏观经济数据

宏观经济数据选取的是广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007年第3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4996.96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94%;第4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7050.78亿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7.8%。2008年第1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746.64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1.1%,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7.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5%;2008年第2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累计为3733.53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9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7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35%;2008年第3季度地区生产总值累计为5921.66亿元,比上一季度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9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8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8.15%,2008年第4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8215.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04%,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9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9.02%。2009年第1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1837.8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9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5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4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7年第3季度累计达11038212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8.8%。第4季度累计达18633437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9.8%,2008年第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3169347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0.7%;第2季度累计达7542205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3%;第3季度达12378996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2.1%;第4季度达21045635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2.9%。2009年第1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3769589万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8.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7年第3季度累计达16788.65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1%;第4季度达22469.22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3.2%。2008年1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61.07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5.8%;第2季度累计达13213.7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0.2%。第3季度达19229.19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2.3%。第4季度累计达25316.72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2.7%。2009年第1季度达8109.29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0.2%。

3.2 房地产基础数据分析

2007年第3季度,广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累计达到4328495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8.6%。第4季度累计达到7038031万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26.4%。2008年第1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1372234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3.9%;第2季度累计达3191215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9.7%;第3季度达5171575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9.5%;第4季度达7624286万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8.3%。2009年第1季度达1250749万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8.9%,近期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2007年第3季度开始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了增长的态势,但是在2008年第4季度后两个数据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下降。如表1所示。

从2007年7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为考察广州经济受其影响的程度,取CPI、出口总值累计数和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以及进出口差额的数据来衡量。由于房地产投资中住宅性住房投资占绝大多数,因此本文取房屋价格指数来衡量广州市房地产业所受影响。数据如表2所示。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价格指数的关系图,房屋价格不计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发现这两个数据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发展态势,从2008年8月开始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从表2中发现衡量国外对广州经济影响的重要参数:出口总值、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和进出口差额都出现了负面变化。出口比上年同期增长率除了2007年7月和2008年1月达到20%以上外,大都保持在十位数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09年甚至连续出现了负增长,这在以往都是极少出现的现象,而进出口差额除了在2007年7月~12月保持了较明显的增长外,到2008年也开始出现了急剧下跌的态势,甚至出现负数,2008年11月出现了井喷的增长后又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

由于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文对于房地产资金来源基础数据取广东省2007年第1季度与2008年第1季度的数据作对比,以此作为广州市房地产资金来源基础数据的参考。

从表3中可以发现2008年第1季度房地产资金来源较2007年第1季度有较快增长,其中,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增长速度明显,其他资金来源也占较大份额,但是与此对比的是外资所占比重出现了下降,其下降幅度达到了47.34%。

4 原 因

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发现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数据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都保持了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这说明广州经济没有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后的金融风暴的太大影响。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其他数据不同的是,在2007年第3季度到2009年第1季度这段时间,保持了绝对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2009年第1季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较之以前更加明显,并且固定资产占GDP的比重除了2008年第1季度外都保持在20%以上。这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国内投资对熨平经济波动,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是广州市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带来的金融风暴的负面影响的措施。

广州市2007年第3季度―2009年第1季度这段时间,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的增长势头直至2008年3季度才出现了逆转,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带来的金融风暴影响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房地产投资是长期投资行为,因此房地产投资决策的变化也具有一定的时滞。我国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加强了房地产行业的监管,2007年9月央行和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对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30%。这个政策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出台的。美国次贷危机引起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资抽逃的现象,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更是雪上加霜,这也直接导致了在2008年第3季度开始的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逆转。

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价格指数的关系图可以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房屋价格指数成基本同方向的变动,由于房屋价格指数不计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以两者的同方向变动可以解读为CPI对房屋价格的影响是同方向的。

从上面的图表还可以发现,广州市的房地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有波动,但是都保持在30%以上,在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之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广州市的房地产市场仍旧保持着较高的投资比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外资金占广州房地产市场的资金比重有限,在大量投放的国外资金出现抽逃时,广州的房地产市场能仍旧保持一个较健康的状况。根据2008年度广东省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报告中外资的比例就可以大致看出广州市房地产中外资所占的比例大小,根据这一分析报告,2007年第1季度外资占广东省房地产投资的3.5%,到2008年第1季度外资占广东省房地产投资的1.47%,下降了2.03个百分点,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国内贷款和自筹经费却出现了都接近50%的增长速度,这不仅减轻了外资抽逃的影响,而且使本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抵抗国际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

5 对 策

第一,针对广州市房地产市场在美国次贷危机和随之而来的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下的表现,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应对措施。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健康的发展,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应加大国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扩大就业面,缓解由于房地产市场受冲击而带来的严重的失业问题,同时保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创造良好稳定的经济环境。

第二,政府要利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个工具,由于政策的滞后性特征,在采取政策时努力做到预见性,在控制房地产泡沫时要严格地控制泡沫破裂后可能产生的经济萎缩、就业减少、房价过度下跌、居民收入下降等负面影响。如《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是为了控制当时房地产的泡沫,但是当时美国已出现次贷危机,并且金融风暴的趋势已形成,广州市房价在之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导致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负面变化,因此我国又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央行在2008年9月~12月,连续5次降息;财政部下调契税税率,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提供的贷款利率下限调整到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到20%,还调整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时允许地方政府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这些措施在广州市的房地产市场上得到了一定的收效。

第三,政府应加大对国际游资的监管和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国际游资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引起,当前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既来自外界政治力量,也包括国际游资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民币升值或者贬值,都可能引发过度反应,造成人民币的过度升值或者贬值,而这种过度会给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使人民币升值保持一种合理的增长方式。若不加以控制,一旦外部环境变化,这些国际游资就会立即抽逃,加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风险。

第四,保障社会的就业水平和人民的收入水平的平稳增长,创造有效需求。根据2008年第1季度广东省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可以看出,2007年广东省第1季度的市场消化系数是1.7404,到2008年第1季度增加了0.9442,达到2.6849,可以看出包括广州市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在这一时期市场销售情况良好,房地产市场活跃,消化能力增强,这一方面是政策刺激房地产消费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人民的收入水平在平稳的增长,增加了房地产的有效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定安,周建波.成本和需求的变动对商品房价格影响分析[J].价格月刊,2007(11).

[2] 广东省房协市场分析课题组.2008年1季度广东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R].广东省房协,2008.

[3] 黄浩波.房地产经济泡沫与对策简论[J].商场现代化,2008(1).

[4]李木祥.中国房地产泡沫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2篇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总体上讲,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平稳运行的特点,实现了“开门红”。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7.39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出0.4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7位。

1、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春耕生产全面启动,全市完成春播面积近32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00万亩以上。及时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一类苗占52.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二类苗占36.8%,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三类苗占10.9%,同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改造更新果树经济林11万亩,种植优质牧草2.2万亩,种植早春蔬菜3.18万亩。牛存栏量增加1.09万头,达到44万头;出栏量增加1.62万头,达到8.05万头;牛奶、禽蛋等畜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0.3%和29.1%。一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11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9万元。

2、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56亿元,增长25.25%,总量位居全省第7位,增速为第2位。完成销售产值11.96亿元,增长11.03%。煤电企业产销两旺,一季度生产原煤419.6万吨,增长18%;发电量完成27亿千瓦时,增长4.5%。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27.40%,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85.45%,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23.23个百分点。企业改革改制进展顺利,已有5户企业制定了股份制改造方案,有5户正在调研论证,制定方案;有15户需要出售、转让、兼并或联合的企业,方案已经批准,正在开展工作;有29户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1.5亿元,占年计划12亿元的12.5%,增长22%。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增个体户1252户,新注册私营企业43户。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2200万元,占年度调控目标的25%。

3、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5亿元,增长15.45%。落实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461项,总投资180.5万元,其中续建项目217项,累计完成投资29.98亿元;新开项目244项,完成投资1171万元;储备各类前期项目133项,概算总投资277.81亿元。重大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平凉电厂二期项目已完成初可研审查;750KV超高压输供电项目已完成选址;西平铁路建设已列入铁道部“十一五”建设规划;60万吨甲醇项目已完成可研;兔里坪水库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上待批。重大新开项目全面启动。平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招标;平凉城区电网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崇信县铜城水库开工准备已基本就绪;竹林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灌区工程已通过可研审查;农村沼气项目已开工建设。华砚煤矿改扩建、华陇集团日产700吨特种水泥技改等重大续建项目进度加快。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进展。一季度全市共洽谈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2项,签约项目8项,签约资金1.2亿元,落实到位资金8424.6万元。

4、财政金融工作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05亿元,占预算的22%,同比增收2189万元,增长26.5%;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85亿元,增长41.3%。累计完成支出2.67亿元,同比多支3514万元,增长15.1%。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2.48亿元,增长16.04%;贷款余额129.38亿元,增长4.75%。金融机构现金收入达到81.09亿元,累计支出77.08亿元,分别增长14.09%和13.47%。

5、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全面启动实施。市列的41个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已有14个开工建设,83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已有22个开工,91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已有36个开工建设。一季度全市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1.12亿元,增长6.9%。

6、物价指数小幅攀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8亿元,增长12.2%,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扬1.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7元,同比增长4.56%;农村居民由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净增76元,达到443.58元,增长20.7%。

但是客观地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理想”:

一是部分指标完成年度计划进度不够理想。从完成情况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实际进度与时间不同步,即时间已过四分之一,但完成进度达不到年度计划的四分之一。比较突出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期完成42亿元,一季度完成4.05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9.6%。全市生产总值全年预期完成101亿元,一季度完成17.39亿元,占全年任务的17.2%。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56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2%。

二是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排位不够理想。除工业增加值外,其余主要指标在全省排位均不够理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45%,增速与去年同期的1.68倍相比,下降较大。如果剔除农村投资这一块,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3.74亿元,增长9.87%,增速仅为全省第八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6.5%,为全省第八。

三是发展的均衡性不够理想。从工业上来看,轻、重工业运行不平衡,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18.23个百分点;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85.45%,其余部分行业增加值和产量有所不降。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县(区)完成增幅大、增速高,情况比较好,但中省投资大幅下降;县区之间也不平衡,增幅最高的华亭县增长了1.2倍,灵台县却下降了49.11%。从财政收入来看,全市八个预算单位中,除市级和华亭县收入分别超进度1.1和9.3个百分点外,其余各县差距都比较大。

造成三个不理想,有季节等客观原因,但我认为主观努力不够是主要原因。

二、关于二季度工作

二季度工作总体要求是:扎实开展“百日集中落实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落实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把工作指标放在全省的大盘子中来衡量,努力实现“双过半”。各市长要抓督查、抓进度、抓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要抓协调、抓服务、抓落实。

1、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是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当前,当前粮食生产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要集中力量抓好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加强对条锈病等已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力争粮食丰收。二是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特别是要确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落实兑现,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巨型畜牧基地和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在提高打响“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品牌的上狠下功夫。五是加大农村劳务输出,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转。六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未雨绸缪,早作部署。

2、精心组织工业生产

一是要紧紧抓住全国电力趋紧、火电工业形势看好、煤炭市场持续旺销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煤炭、电力、建材等优势行业,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二是要着力抓好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确保达到进度要求。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度,及时研究工业生产和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企业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保障工业企业水、电和原材料等生产供应,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四是要千方百计扩大产品市场销售,防止产品积压,保持产销衔接,努力实现增产增效。五是企业改革要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把好清产核资关、资产评估关、预案审核关、职工利益关、企业发展目标关等“五关”,按照进度要求高质量地完成。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工业增加值要确保16%的增速,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20%。经委要认真研究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总体考虑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今年上半年要拿出方案,力争下半年启动运转。

3、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能否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至关重要。今年一季度的工作不够理想,给二季度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发改委要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在第二季度有一个大的突破。对在建项目要抓好协调调度,跟踪服务,督促施工单位充实工作力量,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对已竣工的项目要抓紧验收。对新开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资金,争取尽早开工,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要确保按期开工。协议项目要责任到人,尽快签订合同,投入建设。对争取国家立项的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批复。要抓好重点项目的督查,严格落实按季通报制度。今年各县(区)要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20%以上。

4、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一是要加强收入调度,依法打击各种偷、漏、骗、抗税行为,依法收取各项规费,防止财政资金流失,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双过半”。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协调,优先保证各项重点支出。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部门要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为主线,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入。要重点加强银政、银企、银校合作,最近组织召开银行和建设口、商贸口、社会事业口和企业的座谈会,通过搭建平台,增进相互了解,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5、抓好城市和交通建设

“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和平凉城区东西出口改造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除滨河路以外,其余城市建设工程要在7月30日前全部完工,迎接8月份在我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经济基本面;联合影响;直接弹性;间接弹性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明显,不同区域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不尽相同。就东部地区而言,其房地产投资对区域房地产供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以及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仍然较强;而中部与西部面临的房地产投资萎缩、房地产库存严重等问题对区域经济基本面的冲击则愈加显现。诚然,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不单单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是涉及到经济基本面多个方面的联合影响。那么,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哪些指标产生显著的联合影响,其直接影响作用与间接影响作用有多大,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研究所在。有关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层面的影响,国内外研究主要围绕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而展开。在其影响关系分析上,一类是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并由此建立VAR模型;另一类是利用投入产出法或要素投入贡献率分解法,运用生产函数或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关系。

主要结论包括:Green(1997)对1952—1992年美国住宅投资与GDP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住宅投资是GDP的格兰杰原因,且住宅投资引导了美国经济的周期变动;Wigren和Wilhelmsson(2007)利用14个欧洲国家的房地产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住宅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长期的影响;梁云芳、高铁梅等(2006)运用脉冲响应模型,分析房地产投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作用,认为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基本面之间既互相拉动又互相牵制;孔煜(2009)鉴于房地产业的区域性特征,分析指出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的房地产投资额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而西部地区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张洪、金杰等(2014)[5]利用1998—2010年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方法,构建了包括房地产投资及其空间效应的空间动态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地区影响效果;等等。这些研究主要考虑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本文以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区域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基本面多个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联合影响,由此建立联立方程组形式的递归模型,以检验影响关系的有效性,并估计其直接与间接影响作用的大小,从而为制定因地制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量化依据。

二、区域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基本面的相关性

在房地产业与经济基本面构成的经济系统中,房地产业通过房地产投资与房地产供应(如:房屋面积与套数等)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简称: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以及经济增长紧密联系。其中,房地产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供应所提供的产品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关联发展,反映了房地产所属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总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而房地产业又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吸引的资金流向带动人力与物力的集聚,直接或间接地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因此,这里以房地产供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以及国内生产总值(GDP)组成经济基本面指标。考虑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基本面的区域差异,本文以我国28个省(市)为研究对象。为叙述方便,仍然将这28个省(市)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安徽、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同时,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选择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1季度至2015年4季度。因数据缺失,西部区域数据未包含内蒙古、和新疆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的房地产投资总额不尽相同,但区域房地产投资占其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动态势基本一致。

2005年1季度至2015年4季度区域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占其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的变化(注: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消除了季节影响)。由图1可见,东部、中部与西部的房地产投资占比分别在均值线25%、15%和20%上呈现基本一致的走势。统计显示,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房地产投资占比分别平均为24.79%、15.61%和19.82%,其波动幅度均在一个标准差左右。近年来,各区域房地产投资占比都呈现下降态势,同样是平均下降5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从高位27.52%降至22%左右、中部由17.64%降至13%左右、西部从22.61%降至17%左右。究其缘由,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房地产投资与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是同步的,两者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以区域房地产竣工面积与新开工面积之和表示房地产供应,以广义货币供应量(M2)表示资金市场供给,统计显示,东部房地产投资与其房地产供应、资金市场供给以及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92和0.98;中部的分别为0.84、0.88和0.97;西部的分别为0.84、0.94和0.96。因而,区域房地产投资与房地产供应、资金市场供给以及GDP之间也呈现较强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区域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基本面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三、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关系设定

1、提出假设

依据房地产理论和上述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相关性分析,假设房地产投资是影响经济基本面的直接外部因素,且通过经济基本面的内部单向作用产生间接影响。对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区域房地产投资将带动房地产供应、引致固定资产投资、吸引资金市场供给,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因而,区域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供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以及GDP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假设2:由于房地产供应的增加会扩大总消费,减少总投资,但最终仍然是带动经济增长,由此,房地产供应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产生直接的负向影响,而对GDP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假设3:固定资产投资对资金市场供给、GDP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假设4:资金市场供给产生的集聚效应将带动经济增长,因此,资金市场供给对GDP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

2、递归模型的设立

(1)面板数据的指标选取。依据上述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的划分,样本数据为2005年1季度至2015年4季度各区域对应省(市)的季度数据组成的面板数据,其中,东部是11个省(市)组成的样本量为484的面板数据,中部是8个省(市)组成的样本量为352的面板数据,西部是9个省(市)组成的样本量为396的面板数据。在指标与变量选取中,以各省(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表示房地产投资(记作:X)(单位:亿元),以其房地产竣工面积与新开工面积之和表示房地产供应(记作:Y1)(单位:万平方米),以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记作:Y2)(单位:亿元),选取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2)表示资金市场供给(记作:Y3)(单位:亿元),各省(市)GDP(记作:Y4)(单位:亿元)。同时,为避免数据可能出现的异方差性,所有变量均以对数形式引入模型之中,简记为:ln()。

(2)递归模型。在计量经济学的联立方程模型中,递归模型(RecursiveModels)[6]以其独特的内生变量单向传递关系,通过联立方程组的形式,系统地反映内生变量之间、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的因果依赖性以及直接与间接联合影响关系。于是,递归模型的内生变量为:房地产供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以及GDP;外生变量为房地产投资。为简便起见,不妨将外生变量与滞后变量组成的向量简记为Z。

1,2,3,4。在递归模型式(1)中,第一个方程为区域房地产供应方程,假设房地产供应主要由房地产投资及相关滞后变量所决定;第二个方程为区域固定资产投资方程,假设固定资产投资不仅受房地产投资及相关滞后变量的影响,而且与第一个方程的内生变量(房地产供应)有关,因而,将房地产供应与房地产投资两者都看作是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原因”;由此类推,第三个方程为区域资金市场供给方程,假设决定资金市场供给的“原因”包含第一、第二个方程的内生变量(房地产供应、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第四个方程为区域GDP方程,假设GDP由第一至第三个方程的内生变量以及房地产投资共同决定。于是,这些方程的内生变量之间、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之间形成了因果决定关系,其系数βij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内部弹性影响;系数γij为房地产投资等外部因素影响经济基本面的直接弹性,而∑(βij×γkl)则为间接弹性。

四、区域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基本面的实证分析

1、面板数据的协整性与变截距效应检验

(1)面板数据的单位检验与协整检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显示,东部区域的所有变量均为2阶单整的非平稳序列;中部与西部区域的变量则同为1阶单整非平稳序列。进一步,Johansen协整检验显示,各区域的这五个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方程。由于递归模型的单个方程均满足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基本假定,所以,对于单整阶数相同且具有协整关系的面板数据,单个方程均可以直接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2)变截距效应的检验。依据面板数据的特征,递归模型的截距项或斜率系数可能随横截面单元的个体(即:省(市))的不同而变化。如果这些系数随个体是不变的,其对应的模型是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的系数被称为共同系数;如果截距项或斜率系数随个体不同而变化,其模型被称为变截距效应模型或变斜率效应模型。经计算与检验显示,东部、中部与西部区域的面板数据对应的递归模型具有变截距效应,而斜率系数则是固定效应。因此,各区域的递归模型具有变截距效应的特征。

2、递归模型的估计

现分别利用东部、中部与西部区域的面板数据,对递归模型的单个方程进行逐个估计。由最小二乘法得到2005年1季度至2015年4季度我国区域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基本面的直接弹性与间接弹性,以及经济基本面指标之间的内部弹性,其变量指向关系与对应的弹性系数如表1所示(因篇幅所限,未列出其变截距项部分的回归结果),同时,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且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性。因此,回归方程可用于经济分析。

3、比较分析区域房地产投资的弹性影响

根据上述回归系数,经整理得到2005年1季度至2015年4季度我国区域房地产投资影响经济基本面的直接弹性与间接弹性,以及经济基本面指标之间的内部弹性。

(1)直接弹性。一是房地产供应: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供应产生直接弹性作用,弹性值分别为0.527、0.685和0.545,即东部、中部与西部的房地产投资每提高1%,将使其房地产供应(面积)分别上升0.527%、0.685%和0.545%,因而,不同区域的房地产供应增速基本相同。二是固定资产投资:东部、中部与西部的直接弹性均接近于1,表明区域房地产投资引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接近一倍。三是资金市场供给:东部与中部的直接弹性为正,分别为0.227和0.137,表明东部与中部的房地产投资每上升1%,将吸引资金的供给分别提高0.227个百分点和0.137个百分点;但西部的直接弹性是负值,这与理论上假设的正向影响不一致,说明西部的房地产投资缺乏资金支持,其投资每提高1%,资金供给却下降了0.135%。四是GDP:东部、中部与西部的直接弹性分别为0.198、0.06和0.165,即房地产投资每提高1%,将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分别提高0.198个百分点、0.06个百分点和0.165个百分点。因此,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增长带动效应基本相同,而中部的带动效应较弱。

(2)间接弹性。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间接影响,来自经济基本面的内部影响关系和弹性作用。具体来说:一是房地产供应的负向传递作用,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这与理论假定是一致的,说明当房地产供应增加时,总消费的扩大使得总投资减少。经计算,东部、中部与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间接弹性分别为-0.038、-0.223和-0.046。可见,东部和西部的间接弹性较小,这种间接影响不敏感;而中部的弹性较大,间接影响较为敏感,表明中部的固定资产投资缺乏后续支撑。二是西部的资金市场供给间接弹性增大。虽然西部房地产投资引致资金市场供给不足,但其间接带动的资金市场供给弹性较大,弹性为0.316。三是区域GDP的间接弹性大于直接弹性。区域房地产投资通过房地产供应与资金市场供给对GDP产生间接作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间接弹性分别为0.220、0.211和0.179。比较而言,区域GDP的间接弹性略大于直接弹性。因此,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带动效应不容忽视。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我国区域房地产投资与房地产供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市场供给以及GDP组成的经济基本面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构建的递归模型反映了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基本面的联合影响,以及直接弹性与间接弹性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区域房地产投资对房地产供应产生直接弹性影响;区域房地产投资引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接近一倍;东部与中部的资金市场供给具有正向直接弹性,表明房地产投资能够吸引资金市场的相应供给,但西部的房地产投资缺乏资金支持。同时,区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略大于直接影响,其中,东部与西部的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基本相同,但中部的直接带动效应较弱。

2、政策建议

(1)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防止区域房地产投资的过度下滑对国民经济产生下行冲击。区域房地产投资不仅直接影响房地产关联产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资金市场供给以及经济增长,而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保持房地产业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稳定发挥投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实施区域差异化的房地产投资策略。东部房地产投资的转型升级,有利于经济基本面逐步退出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中部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带动效应较弱,因而,需要将投资更多地转移到其他产业领域,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由于西部房地产投资缺少资金供给的支持,因此,在资金供应有限的条件下,应适度开发房地产业,以保证其他行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3)区域房地产调控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以提高调控效果。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大范围的多轮房地产调控,尽管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限购、限贷等需求管理政策,但始终未能达到预想的调控效果,而是落入“限购限贷”与“放松限购限贷”的循环圈。可将这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调控转向房地产供给侧管理,即:在规范房地产有序开发的同时,提高房地产供应的有效供给,将房屋的“空置”、“库存”转化为人们当前的居住与商用需求,进而使区域房地产调控跳出“循环圈”,达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云芳、高铁梅、贺书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3).

[2]孔煜:我国房地产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5).

[3]张洪、金杰、全诗凡:房地产投资、经济增长与空间效应———基于70个大中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4(1).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4篇

行业景气带来盈利高增长

4月末,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与2008年一季度报告披露完毕,我们先简单对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进行简要分析。

行业持续景气,企业盈利大幅增长

2007年与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处于持续景气的阶段,企业盈利出现大幅增长。从20家主营水泥业务的上市公司来看,根据wind统计,2007年20家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9.95亿元,同比增长25.92%,主要是企业扩产以及行业景气带动水泥价格上涨的拉动;20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39.73亿元,同比增长135.68%,除四川双马因历史原因以及大额计提坏账损失导致亏损外,其余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与2006年相比实现较大进步。除了行业景气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改善带来的费用率下降外,部分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大幅增加是盈利大幅回升的主要原因,如亚泰集团、西水股份等。2007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毛利率达到23.1%,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在提高。

从2007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十强来看,海螺水泥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龙头,其净利润水平已经超过全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总和的半壁江山。企业的规模与净利润水平及盈利能力关联度较大。从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指标看,西南区域的四川金顶受益于区域内水泥价格暴涨而保持了最高的毛利率。此外,只有海螺水泥和st同力的毛利率超过了30%,表明行业的盈利能力仍处于回升阶段,企业间的分化较大。再从地域上看,西北地区水泥企业的盈利值得关注。2007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再加上该地区落后产能淘汰空间大,市场相对封闭,导致水泥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在行业中均处于前列。

今年一季度水泥行业的景气上升趋势未改,20家水泥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27亿元,同比增长28.09%,实现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99.51%。从具体企业的盈利来看,差异较大。一季度通常是水泥生产销售的淡季,季节性因素非常突出,尤其是北方地区受天气的影响更为突出。今年一季度,9家水泥企业实现盈利,多数都处于南方地区。受益于华东地区水泥价格的良好表现,海螺水泥盈利继续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率,四川双马则受惠于区域内较高的价格水平实现盈利。四川金顶、青松建化、st 同力和海螺水泥的销售毛利率保持了25%的水平,海螺水泥的销售净利率达到9.74%,在行业中遥遥领先。我们认为,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生产线处于检修状态,再考虑今年的雪灾因素,一季度的情况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今年的真实盈利水平。但是,从部分地区淡季提价等方面看,行业的景气度依然向好。

管理能力持续改善,企业差异较大

水泥企业盈利的大幅提升部分因素在于新型干法水泥比例提升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劳动生产率提升,同时,能源价格持续攀升促使上市公司内部挖潜,提高管理水平,严格控制费用支出。2007年,20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平均营业费用率和平均管理费用率分别达到6.71%和8.33%,分别同比下降0.9和0.76个百分点。从企业之间的对比来看,差异较大。两项费用率最低的是江西水泥,其次是海螺水泥,大同水泥和西水股份的两项费用率超过20%。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企业费用率控制较好,中西部地区费用率水平相对较高。

水泥需求依然向好,行业景气度未变

我们在4月份的行业月报中主要针对宏观紧缩条件下水泥行业的投资观点进行了阐述。从一季度宏观经济和行业的运行数据来看,水泥产品的需求依然向好,行业的景气度没有改变。

投资拉动水泥需求保持较高增长

今年一季度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845亿元,同比增长24.6%,房地产开发投资4688亿元,增长32.3%。从各地区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3%、35.2%和27.7%。投资保持较快的增长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较为明显。

今年1-2月份,我国水泥产量增长率为-2.76%,很大程度上与需求淡季、南方地区雪灾造成的运输不畅进而影响水泥产销量、部分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拉闸限电等因素有很大关系。3月份,水泥需求逐步回暖,雪灾后重建因素导致水泥需求旺季提前到来,电力紧张的局面也得到缓解。3月份我国实现水泥产量1.13亿吨,一季度累计实现水泥产量25676.16万吨,同比增长9.17%。

由于水泥产品较高的产销率和极低的进出口量,水泥产量的增长实际反映了需求的增长。我们对今年水泥需求的增长仍然持乐观态度。虽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可能会放缓,但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只要不低于20%,实际对水泥产品的需求影响就不会很大。此外,从投资结构来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十一五期间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其对水泥需求的拉动比工业投资更为明显。

水泥投资增速较快,产能向大型企业集中

今年一季度,我国水泥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2亿元,同比增长40.1%,水泥行业的投资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我们认为,水泥行业景气度较高,盈利保持高水平是水泥企业扩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泥产能的本轮扩张主要是在中西部地区,考虑到余热发电投资的大幅增长,落后产能淘汰之后的市场空间以及通货膨胀因素,我们对水泥产能扩张导致的供需状况改变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我们认为,水泥产能投放的速度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地方政府对国家发改委等量淘汰政策的执行力度。我们坚持4 月份的观点,水泥价格保持高位且水泥投资增长较快的河南、湖南、四川等省仍值得警惕,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新增投资转变为产能投放对当地水泥价格或许有一定冲击。如果水泥产能建设能够根据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进行控制,水泥价格则会保持相对平稳。

我们认为,水泥企业大幅扩张产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抢占市场份额,提升行业的集中度。2007年我国前4家水泥企业熟料产量占比11.9%,前10家占19.43%,前60家占32%。虽然行业的集中度在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并购重组是企业提高市场份额的一条捷径,但是,由于当前行业景气度较高,并购的成本自然很大。国家制定的2007-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指标为新增产能提供了市场空间,近两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还具备新建水泥产能的条件和市场。因此,对于水泥企业来讲,加速布点抢占市场先机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实际上,从投资的主体来看,水泥产能在向大型企业集中,这也是我们看好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本轮水泥产能的扩张是大水泥企业主导的,在宏观紧缩政策以及环保要求趋于严格的前提下,具备产能扩张的是为数不多的大型水泥企业。从上市水泥企业来看,海螺水泥今年的资本开支将达到70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和余热发电建设,冀东水泥则加速在河北和山西布点,华新水泥在增发完成后,产能扩张的步伐也开始加速(与我们前期报告中对公司的分析预测一致),湖南、重庆成为公司新的战略布点区域。从全国的区域版图来看,大型水泥企业跑马圈地式的扩张在继续升温,当前水泥行业还处于产能扩张与并购重组并重的阶段,区域寡头垄断的轮廓在逐步形成,这对于区域水泥价格的稳定和企业的盈利提升都是有利的。

水泥价格提前上涨,需求旺季有望驱动价格继续提升

从今年3月份我国各地区水泥价格来看,各地区水泥价格3月份环比和同比都在保持上涨,中南和西南地区价格涨幅较大。从4 月份价格来看,国内多数地区水泥价格保持平稳,上海市42.5水泥价格上调了20元/吨。从涨价的时间来看,今年水泥需求旺季因为雪灾后重建的因素而提前到来。水泥涨价的另外一个重要推动因素是煤炭涨价的成本推动。可以看到的是,在水泥需求相对较弱的一季度,水泥价格能够保持上涨一方面印证了水泥的需求依然向好,另一方面也表明行业的竞争环境在好转,即企业间联合提价的意愿和可能性提高。

我们对今年水泥价格的走势仍然持较为乐观的态度,需求旺季有望驱动水泥价格继续提升。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出现大幅回落的情况下水泥的需求是有保障的。从供给方面来看,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严格执行也是我们看好水泥产品供需状况好转的重要因素。不过,值得关注的一点是,随着落后产能淘汰的深入进行,未来两年淘汰的难度将增大。

出口小幅回升

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口水泥343.34万吨,同比增长21%;累计出口熟料436.39万吨,同比下降11%。水泥及熟料出口量同比增长1.01%,占水泥产量的比例达到3.04%。水泥出口的小幅回升部分与海运费价格回落有关,长期来看,水泥出口只是调剂国内水泥供给的一个工具,在国内水泥需求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水泥的年出口量将保持平稳。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第5篇

一、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1.增值税抵扣占工业投资比重低。2014—2016年,我市工业投资分别为1148.7亿元、1372.4亿元、1475.1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分别为10.4亿元、9.44亿元、10.86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占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0.9%、0.69%、0.74%。按照增值税17%税率,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折算成设备投资额理论上为61.2亿元、55.5亿元和63.9亿元,占当年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5.3%、4%、4.3%。这组数据反映出我市工业投资中,“真金白银”的设备投资明显不足。

2.新兴产业投资的增值税抵扣占比不高。虽然在2014—2016年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前20位的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占到18家,但增值税抵扣总额仅为7.02亿元,占全市三年增值税抵扣总额30.7亿元的22.87%。根据市国税局提供的数据分析,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新兴产业相对比较集中的5个行业2014—2016年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分别为:汽车制造业5.73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53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02亿元,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0.75亿元,医药制造业0.14亿元,占三年增值税抵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8.66%、8.24%、6.58%、2.44%、0.46%。从中可以看出,我市新兴产业发展不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突破还不大。

3.与苏南其他城市差距明显。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机器设备之外的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也可以取得抵扣。按此口径,从总量上分析,2016年我市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为12.1亿元,分别只有苏州87.3亿元的13.9%、无锡46.5亿元的26%、常州33.9亿元的35.7%、南京29.7亿元的40.7%。从占工业投资比重上分析,我市2016年为0.83%,明显低于苏州4.4%、无锡2.27%、常州1.77%、南京1.69%,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占比虽然提高到0.98%,但仍未明显改观。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市在这个指标上与苏南其他城市相比差距很大。

4.与工业投资匹配度不高。从总量上看,2014—2016年,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6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则在10亿元上下小幅波动。从增速上看,2015年,工业投资增长19.47%,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则下降9.23%。2016年,工业投资仅增长7.5%、增幅比上年下滑11.97个百分点,而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24.23个百分点。数据的匹配度值得关注。

二、深层原因值得警醒

一是工业投资下滑。2010年至2016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61%下降至2016年的53%。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5%,增幅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下降26.3%,已经连续9个月负增长。工业投资下滑的大形势,对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这一指标存在关联性影响。

二是项目质量不高。北汽集团、句容华电等大项目对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的拉动效应明显,如北汽集团今年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近7000万元。但此类大项目十分缺乏,今年一季度新批148个工业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仅2个。虽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抵扣占工业投资比重较其他行业更高,但我市新兴产业投资增长乏力,占产业投资比重从2013年68.7%下降到2016年37.7%,对工业投资质量的影响显而易见。

三是技改瓶颈明显。调研中反映,两类企业技改意愿较强,一是发展势头强劲,希望通过技术改造做大做强的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发展遇到困难,迫切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维持生存的企业。这部分企业面临设备投资成本大、关键设备维护保养费用贵、技术人才缺乏等瓶颈问题。尽管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的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还有针对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但扶持力度均不大,分摊到全市有技改需求的企业更是“杯水车薪”,政策激励性不强。

四是投资结构影响。企业在两化融合、成果转化、品牌提升等方面的投资产生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极少,如2014—2016年全市科技研发投入前20位的企业中,大全集团三年R&D经费内部支出总计6.4亿元,这部分工业投资不在抵扣中反映;近年来企业搬迁改造较多,建筑、安装工程及征地费用投入占工业投资比重较大,2014—2016年分别为597亿元、726亿元、803亿元,占比达52%、53%、54%,这部分投资在全面实施“营改增”前实际发生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也极少。

五是数据统计失真。从2016年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折算出当年设备投资63.9亿元,即使考虑时间差因素,仍然与设备投资的统计数据597亿元相去甚远;折算后的设备投资占当年工业投资比重4.3%,这个数字与统计数据40.5%落差也很大。究其原因,一些地区“包装”工业投资体量;一些企业为了多征工业用地,同时又要满足投资强度要求,往往也会多报项目投资额。这些因素导致工业投资统计数据失真。

六是抵扣存在时差。一些设备投资由于发票滞后,存在进项税不能及时抵扣的情况,如北汽集团设备总投资近20亿元,目前已开票可抵扣的不足10亿元;丹阳大赛璐公司于2014年投资2亿元新增4条生产线,至2015年竣工投产,2016年无重点技改项目,但反映在抵扣上,2014—2016年分别为514万元、1121万元、2392万元。由此可见,工业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滞后于工业设备投资,不能同步体现。

三、多措并举优化投资

1.着力做强工业经济。进一步强化产业强市的鲜明导向,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资源配置更多向制造业倾斜,按照“高新、高端、高效”的要求,全面优化产业布局,集中力量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推进传统产业制造装备升级和互联网化提升,以工业投资提质增效引领产业转型。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梳理排定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提升“三集”园区承载能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有效破解项目源缺乏、新增工业投资不足的问题。扎实做好稳预期、降成本、优服务三篇文章,激发企业投资热情。

2.着力加大技改力度。常州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市、辖市(区)财政每年安排6亿专项资金,按不同比例和金额,分类支持设备购置补助项目、“机器换人”示范项目、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项目,支持力度较大,值得我市借鉴。同时突出加强金融支持,对企业主导的专用研发设备购置进行后补助,对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进行用户补贴,探索通过融资租赁分期付款购置新设备,鼓励企业加大仪器设备投入。设立多元化产业引导基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的普惠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