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分析 电力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

统计分析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各种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资料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研究,认识客观现象的状态,揭示客观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预测客观现象前景的活动。

一、统计学和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

工程统计学是结合工程问题,研究怎样去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带有随机性的数据,以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断或预测,直至为采取一定的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的学科。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等一系列工作是由统计学工作来完成的,是由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的。数量性统计信息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是最鲜明的体现和最普及的应用,即通过数字揭示电力建设项目实施计划管理过程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对电力建设项目的计划管理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计划管理方案。

二、计划管理可采用的统计技术

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计划统计工作,包括对计划统计数据的收集,并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进而进行分析、对比,最后形成统计分析报告,用以指导计划管理实际工作,主要由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阶段来完成。

数据收集是取得原始资料数据的基础环节,在计划管理进行中,计划任务各项原始数据必须根据预先设定的要求按期完成,收集内容应保证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统计资料的搜集,不能只使用一种调查方法,而应该根据数据收集对象特点和调查条件,灵活地选用不同调查方法组成调查方法体系。

数据整理是根据计划管理任务的要求,对统计调查所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把反映总体单位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指标,从简单枯燥的数据中找出计划管理任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为下一步数据分析打下良好基础。

数据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数据收集、数据整理之后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在前几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更为深刻的认识。计划管理中数据分析的作用在于总结计划管理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

三、统计分析在电力工程造价中运用

(一)制定一套科学的统计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统计管理手段

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统计管理制度,工作中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对于违反者要给予一定的处罚;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来管理统计分析成果,对于数据大、指标多、统计分析复杂的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操作,以实现资源共亭和科学决策。

(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要抓影响建设项目的核心重点,抓现场管理及收集整理统计资料

首先,不论建设方还是施工方,都要以合同为主线进行统计,全面履行合同,发现实物量或工程质量严重与合同、目标、统计报表不相符的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其次,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搜集、积累工程造价资料不仅是造价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同时也是统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通过对已完工程数据资料的积累和数据库建设,建屯统一的收集管理模式,可以为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提供条件,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提供信息,为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投标报价的依据,使投标报价更快捷,更准确。

(三)要从“量”和“价”上着手进行统计分析

(1)从“量”上。采用统计综合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把施工图设计预算或投标中标数据加上工程变更增减数据中的量与实际发生的人工、机械及材料设备中的量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浪费现象严重问题,要责令施工方赔偿;如果属未及时办理领退料手续;要责令施工方及时办理领退料手续,如果是统计时多列应令其减去;如果是漏列。要令其补上。

(2)从“价”上。以自己的报价为依据,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计算和分析,做出公平的,合理的报价决策。“价”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价的种类有多种,估价、预算价、市场价、招投标中标价和合同价等等,计价的方式又有多种,但不论是采用那种价,它都归属于合同。合同规定用什么计价方式,投标及预结算就采用什么计价方式。价的计算方法,要采用统计提供的科学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使价建立在有充分依据,计算更为准确的基础之上,以保持价在甲、乙双方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四、统计学在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在电力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电力建设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电力建设项目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为了解决项目计划管理统计中的问题,项目部需要建立起对各阶段原始记录资料的质量检查制度,出现问题及时地进行调整和校正,把统计工作看作是指示器和校正器,发现矛盾,提出建议,以便使统计工作在电力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中发挥真正的作用。再者,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使各项统计资料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合理性,能正确全面反映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并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

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电力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联系电力建设项目的实际生产情况,每隔一定阶段,组织统计人员的培训,以更新知识和概念,提高业务素质,这对于提高电力建设项目的统计水平,强化统计的职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统计;微观核算;会计核算体系;宏观核算;统计核算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1-0174-04 DOI:10.13535/ki.11-4406/n.2015.11.085

会计和统计在历史上不仅同源,而且在较长时间内会统不分,只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会计和统计才分开来,各自成为一门独立的均带有计量特征的应用科学。现实会计工作中,会计核算资料和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工作比比皆是,大部分的统计报表都以会计资料为基础,许多会计指标及分析方法都应用到统计中。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它是投资者投资决策、经营者经营管理、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会计方法,指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这里主要指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方法和手段应用于统计之中,极大地丰富了统计的内容,促进统计核算方法不局限于报表的填制、上报,而是进一步利用所得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预测上。

1 会计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的现状

1.1 会计报表应用于名录审核

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利用单位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尤其是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期初余额等关键指标数据,辅以单位纳税申报表去确认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制度规定规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限上批发业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限上零售业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规上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逐级审核把关,确定新开业(投产)单位,限额以下调整为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规模以下调整为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单位。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实施统计“四大工程”,建立统一、完整、真实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先入库、后出数,只有符合条件的单位才被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联网直报,上报的数据才被采纳。

1.2 会计报表应用于统计财务月(季)报

1.2.1 会计中期报表应用于统计财务月报。会计中期报表及其指标应用于统计财务月报,主要是规上工业和服务业财务月报,会计资产负债表应用于工业财务月报,资产指标有:年初存货、流动资产合计、应收账款、存货、产成品、资产总计、应收利息共7个指标,负债指标有:负债总计、应付利息、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共4个指标,会计利润表指标有: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中税金、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共18个指标;会计资产负债表应用于服务业财务月报的指标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应付职工薪酬共3个指标,会计利润表应用于服务业财务月报指标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共9个指标。

1.2.2 会计中期报表应用于统计财务季报。会计中期报表及其指标应用于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财务季报指标较应用于工业财务月报指标少5个。其中资产指标有:年初存货、流动资产合计、存货、资产总计、应收利息共5个指标,负债指标有:负债合计、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共3个指标,会计利润表的指标有: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共11个指标。

1.3 会计核算资料应用于财务年报

1.3.1 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财务年报。总体来看,会计财务年报大部分指标能直接或间接应用到统计财务年报表中,但要统准填齐统计财务年报指标数据,单凭单位统计人员,没有单位会计人员的协助比较困难,实际上单位会计人员往往兼任统计工作,统计报表是由会计人员填写的。目前,统计财务年报主要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年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财务年报、规上服务业财务年报,统计财务年报较统计财务月(季)报表相比,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所有者权益”以及“其他资料”等有关指标。统计财务年报指标结构分为五项:一是年初存货,其中的产成品,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找数;二是期末资产负债,从会计资产负债表找数;三是损益及分配,从会计利润表找数;四是人工成本及增值税,从纳税申报表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找数;五是其他资料是非会计科目,如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单位平均用工人数,前两项从制造成本和营业收入找数,后一项从原始凭证中年月度工资表加计汇总

得到。

1.3.2 会计核算资料应用于统计上的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会计核算资料细分到二级或三级明细科目,逆回到各种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后许多会计数据都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从会计的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明细账簿中,通过分析计算填报到统计成本费用年报中去。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较工业企业财务年报相比,增加的指标是工业企业的制造成本(指标32个),销售费用(指标25个)、管理费用(指标45个)和财务费用(指标5个),纳税部分指标细分:所得税费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目的便于计算收入法和生产法增加值,并进一步计算生产法增加值率和收入法增加值率。

1.4 会计核算资料应用于投入产出调查

依靠会计财务年报表,年度各种明细账、总分类账、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如利用修理费、差旅费、办公费(公杂费)、研究与开发费等明细账和会计原始凭证对投入产出调查报表进行填报。投入产出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每隔5年开展一次,调查分行业进行,其表式分行业调查表和典型调查表,行业调查表主要是:各行业企业单位的成本构成表,期间费用构成表,企业单位利润表,典型调查表主要是:修理费构成表,差旅费构成表,办公费(公杂费)构成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表。投入产出调查与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指标相比,成本构成表,期间费用构成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单位企业利润表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有:修理费构成表、差旅费构成表、办公费(公杂费)构成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表等报表指标,这些表的指标数据到相应的会计明细账中查取。

1.5 会计分析方法应用于统计

会计分析方法包括六种:一是定性分析,包括调查分析法和经验分析法;二是定量分析,包括比较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三是静态分析,包括相对数分析法、平均数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替换分析法、综合计算分析法、价值系数分析法等;四是动态分析,包括指数分析法、发展速度分析法、ABC分析法、平均递增率分析法,季节变动分析法、网络分析法、移动平均数分析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等;五是预测分析,包括最小(大)损益值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矩阵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和马尔可夫分析法等;六是经验分析,包括专家意见法、历史类比法和直觉测定法。这六类会计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在统计上较常用,定性分析和经验分析在统计上用得较少。

2 会计核算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存在的问题

2.1 会计基础资料的差异

不同的会计主体,由于自身行业特点,经济业务发生的繁简和执行的会计编制基础不同,会计基础资料的科目设置详细程度也不同。对于经济业务发生少的单位,所用的会计科目少,一般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其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账,会计报表都比较简单,从统计报表的指标对应不多,需要比较分析计算填数。对于那些大中型工业企业或企业集团,经济业务量大,一般采用汇总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设置有二级、三级明细科目,会计核算资料完善,统计基础较好,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的数据充分,各项成本费用明细科目及期间费用科目较详细,较好地填报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年报和投入产出调查报表。

2.2 会计与统计工作不衔接

基层会计主体,一般都是会计工作和统计工作分开,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分开,单位主管领导都以会计工作为重,而轻视或勿略统计工作,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大。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的过程,首先是单位统计人员的事情,涉及会计资料的统计数据,单位统计人员向单位会计人员索取,会计人员向统计人员提供的会计资料、数据是否准确,统计人员无法查对核实,而会计人员向统计人员提供的统计数据,由于对统计指标理解不足,往往造成会计数据相对于统计失之于真实。此外,一些小微企业,基础会计工作不健全,会计凭证、各种账簿及会计报表资料不完善,加之统计工作薄弱,甚至没有人负责,单位领导往往指定由会计人员兼任,表面上实现了会计和统计的合一,但会计人员身兼两职,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的主业,对所兼的统计工作一般重视不够,同时对统计业务和统计指标又一知半解,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报表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填写统计报表时随便估个数,应付了事,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2.3 会计资料的科目与统计报表指标内容不一致

会计科目按其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一级科目原则上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明细科目又可分为二级会计科目和三级会计科目,有些二级会计科目由国家统一规定,大多数三级会计科目是由企业依据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和要求,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目前,国家统计一套表制度中包含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统计指标体系有的同会计科目名称一致,有的内容不完全一致,因此利用会计的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数据填统计报表的时候,即使是老会计、老统计也往往不知道如何衔接。

2.4 统计数据受干扰

会计资料应用于统计数据,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受到人为干扰的因素,历来有统计数据出官,官出统计数据的说法。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出政绩,对辖区内的单位或企业,在会计数据应用于统计报表的过程中动手脚,脱离会计核算资料的实际,按领导的意图虚报有利的或瞒报不利的统计数据,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资料是准确的,用于统计上的数据是失真的,一个会计主体会计统计两盘数。

2.5 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分析的局限性

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分析主要是会计分析方法应用于统计的财务报表分析,会计的财务报表分析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会计分析方法应用到统计财务报表的分析则具有更大的局限性:

2.5.1 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一是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会计报表数据是过去的数据、报表信息可能与实际不符(如利润操纵)、报表数据不一定准确反映企业客观实际、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变化、报表数据的完整性(报表数据是有限的)。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操作时,比较的双方必须具备可比性;比率分析法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综合程度较低;因素分析法在计算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的影响额时,主观假定各因素的变化顺序而且规定每次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这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

2.5.2 财务分析指标的局限性。一是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应用于统计分析时,都过分强调某个指标所反映的方面;二是财务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应用于统计分析时要判断具体财务指标是反映好的方面还是差的方面,必须拿捏好“度”;三是财务指标的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同企业之间用财务指标进行评价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便于不同行业间的对比;四是财务指标的计算口径不一致,比如,对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指标,分母的计算可用年末数,也可用平均数,而平均数的计算又有不同的方法,这些都会导致计算结果不一样,不利于评价比较。

3 会计核算资料和方法应用于统计的对策

3.1 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

3.1.1 建章立制、加强内控和监督。基层单位企业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界定岗位职责,明确会计人员具体分工,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细内部会计核算流程、通过多维度制度的运行,强化会计监督管理。

3.1.2 加强基层核算人员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会计凭证的质量。实际工作中,加强会计凭证真实性、合法性审核,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一是从报账、审核、支付等方面制定明细流程;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内部会计培训和外邀专家专项培训;三是从思想上树立质量是根基的观念。

3.1.3 规范资金监管,填塞漏洞。采用资金监管软件对资金流进行全程监控,从报账到审核、再到大额资金的审批,配合全面预算,使企业资金阳光操作,痕迹运行,规范运转。

3.2 促进会计资料的应用,提高统计报表质量

在会计资料质量保证的前提下,会计资料如何较好地应用于统计报表中。一是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对统计业务和统计专业知识的了解,争取企业会计人员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支持,并自觉地把会计资料向统计人员或统计部门提供;二是要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对企业会计业务和会计专业知识的了解,主动地向企业会计人员索要统计报表所需要的指标数据,并能对会计人员提供的数据加以核对;三是政府统计部门要敦促企业领导,在重视企业会计工作的同时,也要关心支持企业的统计工作,协调好企业内部会计和统计的数据给取关系;四是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之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保证会计数据和统计报表数据取给间的准确快速传递;五是企业领导、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之间要加强会计数据和统计数据的核对,防止单方面随意更改数据;六是政府统计部门的专业统计人员要及时回复企业会计人员、统计人员提出的统计指标及数据填报中遇到的问题,保证数据传递畅通;七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企业的统计人员(或兼职的会计人员)进行统计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统计工作技能。

3.3 加强会计和统计指标衔接

3.3.1 会计和统计核算体系指标不同。会计指标是指用货币形式表现的综合反映经济现象的数据,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会计指标体系。会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包含三方面:一是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指标;二是为特定主体的所有者、贷款者、供应者、潜在的投资者和信贷者、职工、财务分析和咨询人员、经纪人、证券承揽人、律师、证券交易所、经济师、财经报刊、同业协会及社会民众提供服务的指标;三是为特定主体管理当局决策提供服务的指标。统计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及科学技术统计指标体系。其中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同会计指标体系整体上实现了求同存异的对接。

3.3.2 会计和统计数据的对接。现实工作中,会计指标一般体现在会计报表中,也体现在各种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中,统计经济指标大都体现在年定报统计报表中,具体填数操作则有很大的差异,因为现实中不同的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详细程度不同,记账方式方法有差异,不同企业对于发生的同一笔经济业务可能记入账簿中不同的科目,有的应归集到生产费用的科目已归集到期间费用,有的本年折旧可能打入到投资成本中,有的会计科目有数据发生额,而统计报表里没有选取该指标,统计报表里选取的指标,而会计资料里没有发生额。此外也常出现统计报表指标设置和会计报表指标不对应,造成取数难的情况,因此加强统计报表指标和会计指标的对应,有利于实际工作中会计和统计数据的

填写。

3.4 消除人为干扰,防止会计和统计数据造假

3.4.1 基层会计和统计数据造假。基层企业的会计和统计数据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数量特征,企业出于融资、业绩考核、评奖或偷、逃、避税的需要,往往对会计核算资料造假(设有几套账)和统计数据瞒报、虚报。为此,财政主管部门,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会计资料的检查和审计,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基层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统计部门要加大统计检查力度,审核统计数据是否同会计资料数据一致,确保源头统计数据质量,防止会计和统计数据造假。

3.4.2 基层党政部门干扰数据。镇街党政部门,为了应对经济考核目标的完成,对辖区内的企业加强管控,要求企业在不变更会计核算资料的前提下,授意或下达任务要求,让企业虚报统计数据,以完成上级或年度经济发展目标。对此,同级或上一级统计机构要加大企业数据的审核力度,必要时对企业进行实地检查,核实企业会计资料和统计数据是否一致,消除基层党政部门对统计数据的干扰。

3.4.3 加强统计数据的审核和评估,消除人为的干扰。自2011年起,国家统计局实施统计“四大工程”,变革统计数据生产方式,通过网络直接报送到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可的分中心,有效避免了数据层层报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干扰统计数据的行为。同时省、地市、县级统计部门,利用平台,通过各种审核方法和手段,层层监控下级统计部门是否干扰企业报送数据。此外,统计系统每年同监察部门、司法部门开展一次统计执法大检查,发现问题,严厉惩罚,以儆

效尤。

3.5 促进会计方法应用于统计中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发展新常态,国民经济增长由速度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反映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统计指标体系正在构建。促进会计方法,尤其会计的分析方法在统计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准确地反映地区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国民经济质量效益总量指标,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制订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会计与统计的联系与区别.http:///link?url.

[2] 左娅.国家统计局建设四大工程力保数据真实[N].人民日报,2011-09-07.

[3] 刘爱香,贾圣武,齐永忠,李岩,王保忠.会计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范文第3篇

DSS(DecisionSupportSystem,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是给某个特定的行业的领导层提供辅助决策的软件系统,主要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对半结构化和非机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它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的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选优,通过人机对话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

2、系统分析

1.海口房地产投资系统目标

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主要在于为投资者提供项目内部和市场现状与变化预测的信息及其应采取的策略、方案和措施等。因此,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即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1)借助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业经营状况及其它相关资料和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对项目目标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以过去和现时海口房地产开发投资资料和数据,采用有效方法,对项目开发投资的资金需求情况和开发周期等进行预测。(3)通过测算模型库,将海口房地产投资管理的成熟经验和方法融入系统,为项目开发投资的成本费用、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等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预测和分析。(4)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某一目的开发投资决策提供多个预选方案,并分析、预测和模拟每一个方案的执行效果。(5)建立决策模型库,将房地产投资决策成熟经验和方法及专家的知识融入系统,为投资提供固定和半固定的决策方法。(6)对房地产投资项目及方案测算和决策结果等,进行汇总、查询和输出。

2.系统功能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应该由海口市场分析、项目(或方案)开发经营测算分析及其优劣评价、比较和决策分析等三大业务功能以及系统维护、初始化和结果输出两大辅助功能组成。遵循目标明确,体现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先进合理,考虑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数据流程简单、明了、快捷;独立性、内聚性强,尽量减少不同功能间的耦合性和关联性等原则。

31.系统总体结构

本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逐级细化、逐级抽象,切断每一层次与较低层次的联系,由这种方法设计出来的系统,既可作为单独的子系统存在,也可受上级模块调用和控制。

根据上述设计思想和系统分析的要求,可以将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图设计为:

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总体结构图,很清晰的反应了四库的耦合以及之间的联系,可以看出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由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海口市场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和结果输出模型五部分组成,如上图所示。

2.人机对话系统设计

人机界面,就要从用户着手,满足基本的一些要求:

(1)在与决策者交互的过程中,起辅助作用。(2)作为数据库、模型库、知识库以及方法库的中枢。(3)提供友好的,便于理解的对话过程。(4)协调用户和系统各模块的控制操作,随时能提供使用帮助。

人机界面主要作用有3个:①接受处理决策者提出的请求;②与四库系统交互得到决策信息;③返回辅助信息给用户

3.模型及模型库设计

(1)海口房地产投资信息模型。包括数据编辑、信息浏览、索引查询。数据编辑模块用以实现所有市场信息的数据追加、修改和删除;信息浏览模块用以浏览指定的市场信息内容,市场信息包括土地供给、建筑材料、施工队伍、基础设施等;索引查询模块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检索出特定的市场信息供使用者参考。

(2)海口市场分析模型。包括市场供给分析模块,市场需求分析模块,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四个模块。其中,市场供给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工程进度、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需求分析模块用以按时序、地域、人群、物业类型等对海口房地产市场供给进行分析、统计和预测。市场供需平衡分析模块用以在供给和需求分析基础上,按不同组合进行供需平衡分析。方案规划设计和分析模块用以根据海口本地和投资者等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投资开发地块进行规划和设计;然后采用多种模型,以项目(方案)收益最大化为准则,对项目(方案)物业类型和档次比例等进行初步分析和决策。

(3)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方案测算和分析模型主要对海口房地产投资进行方案测算和投资分析。包括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五个模块。土地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成本法、比较法和剩余法等多模型对项目(方案)土地获取成本、开发成本和总成本等进行测算与分析。建设投资测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首先对项目(方案)建设项目、子项目及其建设计划等进行分割和确定;然后采用价格指数法、比较法和简化工程概预算法对项目(方案)建设成本进行测算和分析。经营销售估算和分析模块用以采用比较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等对项目(方案)各物业销售价格、进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项目经营方案和策略的效果模拟、比较和决策。财务估算、评价和分析模块用以项目财务及主要报表的生成,投资评价指标的测算和分析。风险不确定性测算和分析模块包括项目(方案)单变量和三项预测值灵敏度分析;损益分歧点分析;蒙特卡洛风险模拟分析。

(4)方案决策分析模型。方案决策分析模型主要返回给决策者简要的结果报告。它包括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和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其中单项目(方案)决策分析模块是根据在决策人员人工干预下确定海口房地产投资决策评价的标准,对项目(方案)投资可行性进行决策和分析,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多项目(方案)比选和决策分析模块则首先对决策人员所定决策的定性准则进行数值量化,然后对各项目(方案)优劣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并生成简要的结果报告。

(5)结果输出模型。分析结果的输出,结果(包括文字和图表)查询和打印。

(6)以上模型都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结构如下:

4.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处理的项数多,为保证以最优的方式组织数据,提高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修改性,形成合理流程,可设计多种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的调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存贮,同时设置少量内存变量对系统过程进行控制。按照规范化数据库设计原理,结合本系统的需要,共设置项目概况、建筑类型、成本费用、财务指标、敏感分析等五类,共9种数据库。其中:项目概况数据库作为系统维护时对旧有项目查询的一种标识;建筑类型数据库用于各种类型的选择及各类建筑参数的输入与输出;成本费用数据库作为投资估算的基础;财务指标的数据库是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核心,它将成本分析与盈亏分析的各阶段成果加以汇总、传递、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起到一种枢纽作用;敏感分析数据库的作用是便于用各种表格形式将各类敏感性分析结果打印输出。

5.知识库设计

随着时间的变化,投资都会有不同的经验和技巧知识,可以把积累的知识以库存储,并按照简单的表示格式,可以将知识保存在知识库中,积累多了知识库获取的知识也越多,一些问题可直接进行推理求解。

知识库的结构如下:

6.方法库设计

首先将海口房地产投资数据输入到内部数据库中,然后方法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程序从内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从方法字典中选择要用的方法,再把数据放入方法体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将数据送出到数据库,最终输出数据。

4、系统实现

1.开发环境

系统主要采用VC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下,以ms-sql2005为数据库支撑数据和模型都保存在数据库中。

2.开发计划

本系统开发期计划在6个月之内完成,前1个月进行系统整体框架构建,中期需要3个月时间设计和开发数据库。程序块和模型库要1个月左右,最后一个月主要目的就是进行测试和一般的维护阶段。

5、结束语

总之,本决策支持系统将按照需求分析、常规的软件开发程序,预计将达到以下功能:

1.能较精确地完成海口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评估、成本分析、现金流计算、财务指标计算、敏感性分析。

2.系统既可用于单项工程投资评估,也可用于多项工程的比较。

3.系统操作方便,并具有良好的扩充和维护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春元:《决策支持系统讲义》

[2]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1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范文第4篇

手工统计的工作流程,决定了传统的统计职业能力教学模式。统计工作的实践表明,做好经济工作和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有良好的统计修养。统计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形成了“计量经济学”,使经济学的面目为之一新,而统计学与管理学的结合产生了“科学管理学派”,使管理学走上了精确化和科学化的道路。统计的应用不仅只限于经济学和管理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国家的宏观管理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甚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信息需求量的日益扩大,信息处理的技术就更加复杂,作为信息技术支柱的统计方法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管理上将统计工作过程称为统计核算。在传统的统计工作中占比重最大的部分是统计分析,体现在统计教学中,就是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教学模式也是以统计核算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方法为基本技能的统计职业能力教学体系。概括为以下职业能力的培养:科学认识问题的能力;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处理数据的能力;准确计算数值的能力;提供管理服务的能力;依据数据建模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传统的统计工作流程是建立在工业化管理理念和机械化技术支持下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一套管理技术指标体系。在统计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1)管理数据的收集,明确数据从哪里来,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获取所需的统计数据;(2)管理数据的整合,正确领悟数据处理的专业技术方法,而不是加加减减的数字游戏,强调数据整合的技术特征;(3)管理数据的展示,数据整合结果的表现形式,强调图表的功能;(4)管理数据的基础指标,探讨数据综合的一般模式---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5)数据特征的测度,探讨如何采用特征值对数据进行总括;(6)时序数据的基本规律,探讨时间序列的描述性规律和时间序列的趋势模型;(7)抽样数据的技术分析,探讨概率抽样的方法,重点认识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原理;(8)数据关系的模型构造,探讨变量之间关系与密切程度的一系列方法,具体包括:相关模型、回归模型、列联关系模型、方差分析、投入产出分析以及可靠性检验方法。

2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统计教学模式

现代统计基础理论可分为两大分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完全信息条件下对统计数据所做的计算,是对统计数据的基本利用。推断统计是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对统计数据所做的推算,是从统计数据中挖掘出丰富信息的法宝。传统的数据处理效率低下,一个重要因素是,传统的统计核算是建立在手工计算基础上的。面对大量的管理数据,统计人员如何提供真实、完整、系统和及时的统计信息,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服务。信息化条件下,统计数据作为管理资源,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进行管理数据的收集、加工、传输和分析等,实现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信息化强调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所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管理效益和效率的提高。信息化更注重管理数据的深度利用,信息化不能只局限在一个部门内部实现。管理信息化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统计核算进行重整,统计教学模式也应将信息技术与统计核算理论进行有效结合,建立适应现代统计分析的知识体系、数据计算模式和信息管理手段等。在信息化统计分析中,大量数据的计算都要依赖计算机来完成的,但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软件很多,因此,在统计的实践性教学中,就必须强化统计软件的操作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1-2种统计综合分析软件或专用分析软件,Excel是大多数从业人员所熟悉的具有强大统计分析功能和图表显示功能的专用分析软件,如果教学条件有限不能实现,就必须学会使用Excel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

3重构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统计教学模式

信息化环境下的统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体现在专业教育方面的要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训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方式等做出相应的调整或重构,但所有的变革都要以信息化为核心。信息化要求统计职业能力教育以流程为过程的教学,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并结合统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实施自主训练的方式,达到专业胜任能力的提升,所涉课程都以信息为教学起点,以流程操作为训练过程、综合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3.1从科学管理到管理信息化

科学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信息,并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增值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保障进行评估,以便有效规划和实时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满足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信息保证,而且使管理者从注重核算转向支持经营决策。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从核算型转向以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3.2信息化统计分析实验教学

信息化条件下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信息系统平台上完成统计核算工作,并充分发挥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这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和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必然。统计软件实验体系的建设是以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具体训练方案包括:实验室建设、软件选型、实验组织实施和实验材料的选购,都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前提。统计软件实验方案。首先是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和实训内容的设计。其次是软件选型:以最新实用版本和稳定典型软件版本为首选。再其次是实验组织模式:(1)单机模式:可以在单一电脑完整练习软件的使用方法。(2)网络模式:网络环境下,通过交换信息模拟管理工作实际。

3.3设置统计软件的课程体系

信息化是基于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将统计数据转换为统计信息。统计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统计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和分析的过程,通过统计软件完成统计核算任务,并提供管理、分析、决策所需的各类信息。统计分析方面的软件很多,根据其功能可分为综合统计分析软件和专用统计分析软件。常用的综合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SYSTAT、BMDP;常用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TSP、RATS、CHART、LOTUS1-2-3、Excel。统计专业教育必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1-2种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3.4课程教学与管理实践的结合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设计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课程要以管理需求为导向,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信息传递为手段,以管理绩效目标为评价实施教学与实验的基本标准。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培养科学的管理意识。在实验中可以用单机实验和网络化实验两种模式,教学内容以系统地掌握统计软件为操作规范。面对具体的实际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1)如何获取数据(获取的数据是全面的还是非全面的);(2)如何从数据中提取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和深加工);(3)如何得到可靠性的结论(对分析数据进行可靠性评价)。具体的做法是:(1)构造一套简明的统计知识体系,建立科学的统计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掌握规范的统计指标计算;(2)构建手工数据处理模式的基本程序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式的基本程序以及从手工模式向计算机模式的观念转换。最终实现数据处理的高精确度和高效率,并形成具体的应用实施方案。例如,甲乙两地区某年度每个月的降水天数数据如下:甲地区:5,8,9,10,12,15,9,9,8,6,5,4;乙地区:2,5,6,9,12,7,6,6,4,3,3,2。要求: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等特征值?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对资料提出的要求,对问题做出如下分析:手工操作要求统计教学应准确理解各个特征指标的确切含义和计算过程;而统计软件操作是在理解指标概念的基础上,快速获得准确的计算结果。Excel的输出结果如表3-1所示。用Excel计算数据的各种特征值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调用“描述统计”工具;第二步:分析“描述统计”工具的输出结果;第三步:计算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或通过工作表函数进行计算。通过工作表函数和定义公式进行计算的步骤可归纳为:(1)计算均值:通过工作表函数“AVERAGE”;(2)计算标准差:通过工作表函数“STDEVP”;(3)计算标准化值:通过工作表函数“STANDARDIZE”。其它分布特征的测度值的计算按照公式定义来计算。从输出的结果看:描述统计的所有数据特征都可一目了然。为此,在统计教学中理解这些数据特征的含义比把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更为有用。但从Excel输出结果看不出计算方法和过程,计算方法体现在软件的设计当中。在管理实践中如果需要单独计算某个描述统计的数据特征,可通过工作表函数,选择不同的统计函数,会得到不同的特征值,虽然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区别,但不需把握计算的过程,只需对该计算方法计算出的数据特征做出正确的解释。对于推断统计也是如此。例如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多个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业务范围包括: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近些年该银行的贷款额稳步增长,但不良贷款额大幅度提高,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搞清不良贷款的成因,财务部门利用银行业务的系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找到控制不良贷款的办法。在这里我们需要做的是进行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账款、贷款项目的个数和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此类分析指标在手工条件下,计算工作量较大,特别是多元回归分析中,用手工计算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该类指标的计算完全要依赖计算机来完成。这里我们采用Excel“分析工具库”来分析,并用“回归”工具来拟合回归方程。将原始数据输入Excel工作表中,然后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第一步:选择“工具”下拉菜单;第二步:选择“数据分析”选项;第三步:在分析工具中选择“回归”,然后选择“确定”;第四步:当对话框出现时,在“Y值输入区域”方框内键入Y值所在的区域,在“X值输入区域”方框内键入x值所在的区域,在“置信度”选项中给出所需的数值(系统的隐含值95%),在“输出选项”中选择输出区域(可以选择一个新工作表),在“残差”分析选项中选择所需的选项(也可以不选),选择“确定”后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通常Excel的输出结果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参数估计。Excel的输出结果如表3-3所示:第一部分“回归统计”:相关系数或判定系数、调整后的判定系数、标准差、观察值的个数等;第二部分“方差分析”:自由度、回归平方和、总平方和、回归均方和残差均方、检验统计量、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等;第三部分“参数估计”:回归方程的截距、斜率、截距和斜率的标准差、检验回归系数的t统计量P值、截距和斜率的置信区间;第四部分“残差分析”:本部分未作进一步分析。根据Excel的输出结果,可得不良贷款与贷款余额、累计应收账款、贷款项目个数和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作者:马冀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贾俊平,何晓群.《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冀,赵养森.《统计基础与实用方法》[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3]薛薇,陈欢歌.《基于EXCEL的统计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数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范文第5篇

一、电子数据审计的内涵

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在具体进行审计工作时,一般会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数据采集,审计数据预处理和审计数据分析处理。

二、电子数据审计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在审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审计流程的核心内容。审计数据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账表分析

账表分析是指通过审计软件把采集来的财务备份数据还原成电子账表,然后直观地审查被审计单位的总账、明细账、凭证、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数据,从而达到审计分析的目的。目前,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uditorOffice,AO)审计软件中就采用了这种审计数据处理方法。

(二)数据查询

数据查询是目前计算机审计中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查询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按照一定的审计分析模型,在通用软件中采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命令来分析采集来的电子数据,或采用一些审计软件通过运行各种各样的查询命令以某些预定义的格式来检测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优点是提高了审计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并且使得审计人员告别了手工翻账的作业模式。

(三)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目前,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2.0、IDEA等都开发了审计抽样模块。

(四)统计分析

在面向数据的计算机审计中,统计分析的目的是探索被审计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以发现异常现象,快速寻找审计突破口。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一般统计、分层分析和分类分析。很多审计软件都具有这一功能,如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2.0、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uditorOffice,AO)、IDEA等审计软件。统计分析一般和其它审计数据处理方法配合使用。

(五)数值分析

数值分析是根据字段具体的数据值的分布情况、出现频率等对字段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先不考虑具体的业务,对分析出的可疑数据结合具体的业务进行审计,易于发现被审计数据中的隐藏信息。包括重号分析、断号分析和Benford定律的审计应用。对于重号分析和断号分析,目前已被应用于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CL以及IDEA等审计软件中,而Benford定律已被应用于IDEA审计软件中。

三、电子数据审计的现状

审计数据和审计软件等都影响着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国内外都在不断加深对电子数据的重视,加强电子数据对公众的开放程度,研究与开发电子数据审计软件,为审计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作保障。

(一)电子数据的开放共享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数据资料的容量不断扩大,数据存储的介质发生了巨大改变,电子化的数据信息越来越普遍,通过加强数据的共享与开放程度,普通大众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数据,并对电子数据进行监督。政府公开的数据如交通状况、天气和各地传染病资料等。这些数据只要经过分析,将会对社会、甚至人类都有好处。例如天气与传染病或人口流动是否有关?犯罪率是否与地理环境有关?通过收集分析这些数据,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对未来进行预测。

我国政府部门开始意识到数据信息化的重要性,一些政府门户网站开始将数据等资源信息对社会进行开放。比如:上海市政府数据服务网率先实行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涵盖经济建设、资源环境、教育科技、道路交通、社会发展、公共安全、文化休闲、卫生健康、民生服务、机构团体和城市建设等11大领域,推动了电子数据的透明化,建立生态化、移动化、平台化的电子数据管理模式。

国外许多国家也在积极推进数据对外开放。美国联邦政府认为“数据是一项有价值的国家资本,应对公众开放,而不是把其禁锢在政府体制内。”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推出的Data.gov是美国最重要的数据开放平台,Data.gov主要包含农业、商业、气候、消费、生态系统、教育、电能、金融、健康、地方政府、制造业、海洋、公共安全和科学与研究等13个可供浏览的版块,公众可以在此网站上找到数据、工具和各种资源,从而实现数据使用的移动化,方便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二)电子数据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

目前,会计电算化已经逐渐渗入到各个单位和部门。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都在积极兴建电子数据审计软件,加强对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审计。如审计署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审计信息的交互共享,强化了审计项目的管理,借助于计算机平台可对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实行现场审计。各地方审计机关也建立了审计系统软件,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审计,从而更好地管理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数据。但是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分析的方法、广度和深度等,目前的审计软件还没有充分挖掘,仅局限于常用数据处理方法,没有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应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对新兴审计技术的认识,充分推广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如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分析效率、海量数据分析的问题。

相比之下,国外对电子数据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利用都较为成熟。如审计软件IDEA,这是由加拿大的CaseWare公司(快思维国际有限公司)开发并推出的数据审计软件产品。IDEA的意思是交互式数据抽取与分析。无论是审计人员,会计人员或金融人员,数据分析是一个巨大挑战。根据大量的数据和广泛的数据格式编译信息是耗时的,并增加了错误被引入的风险。而IDEA作为全面、强大并易于使用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快速并100%的分析你的数据,与此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快速、有效的审核。另外,由加拿大ACL公司开发的审计软件ACL,该软件面向大中型企业,特别适合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海量数据的分析。同样是加拿大,Paisley公司开发的AutoAudit,侧重于查明潜在的欺诈、浪费和滥用。注重于模糊匹配、复杂数据分析、实体解析、欺诈检测、及预测分析。由此可见,加拿大对于信息技术的感知和应用都处于领先水平,开发的电子数据审计软件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并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三)我国电子数据审计实施的现状

2014年,审计署建立电子数据审计司,主要职能是对政府和国有企业电子政务工程和信息化项目以及信息系统开展审计,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电子数据审计司的成立显示了我国对电子数据审计的重视,通过建立电子数据审计司,领导并监督各单位部门的电子数据审计,提高电子数据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电子数据审计的实施影响着政府的财政经济,地方审计机关对电子数据审计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地方财政经济的建设,彰显了电子数据审计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价值。

首先,从面向政府审计职能定位的角度来看,电子数据审计重点主要有三个:财政审计方面,通过加强对财政财务收支的跟踪审计,利用审计软件实时关注中央及地方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以联网数据形式加强对财政体制的监督,推动国家经济更好地发展;金融审计方面,交易信息越来越多地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网络化的交易环境对审计的要求变高,电子数据审计技术可以对电子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保障金融交易业务的健康稳定运行;民生及社保资金、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方面,联网审计可以调动各部门的电子数据信息,将数据进行有机整合,全面分析关联数据,深度解析相关问题,使得民生及社保资金、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更加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其次,电子数据审计在各地方审计部门也在积极施行。如杭州市地方审计部门建立了《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通过对财政数据或者业务数据的采集,并纳入审计管理,在需要时挖掘相关数据,开展多维化的分析处理。该系统包含一系列审计模型和图形化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的效益,使得审计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审查重点,拓宽审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四、展望

2002年,以远程联网审计为主流的计算机审计――“金审工程”已实施。“金审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审计开始逐步从传统的账簿审计向计算机电子化审计发展。

2015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共享,消除信息孤岛,加快整合各类政府信息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数据“打架”。引导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强调了电子数据的重要地位,推动了电子数据审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