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税收筹划 税负 税收筹划风险

根据营业税的计算公式,应纳营业税额=营业额×税率,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到,影响营业税额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营业额,另一个是适用的税率。这两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变动都会引起营业税应纳税额的变化。从筹划的角度考虑,我们应从这两个影响因素入手,寻求营业税的筹划策略:

一、金融保险业的税收筹划策略

按规定,现行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其取得的营业额,适用税率为5%,由于税率为法定税率,不易筹划,故对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筹划的着眼点应放在营业额上。

(一)金融业的税收筹划

对于银行的贷款业务,应纳营业税=贷款利息收入×税率。贷款利息收入是指用自有资金或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而取得的利息收入。对于银行贷款业务筹划的思路是:通过降低利息率和减少贷款规模,从而减少计税利息收入,以达到筹划的目的。

案例:石家庄市某银行2008年四季度取得人民币贷款利息收入1000万元,贷款利率假定为6%,则该季度应纳营业税为1000×6% =60(万元)

税收筹划方案:

该银行可将贷款的一部分转为对企业的投资,这样就可以减少计税利息收入,少缴营业税了。假如,该银行将贷款利息收入的200万元转为对外投资,

可节省营业税200×6%=12(万元)。

(二)保险业的税收筹划

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其获得的保费收入就是保险企业的计税营业额。保险业进行筹划的操作较复杂,在控制营业额的同时,还要从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口。保险业以保费收入作为企业的营业额,税收和保险理赔是非常重要的支出项目。如果保险企业能够减少保险理赔支出,使企业的净收益增大,这种筹划方案也是成功的。对保险业的税收筹划思路是:降低保险营业额,以减少应纳营业税款,其减少的营业额用于防止保险理赔,下面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石家庄合众保险公司经营一项火灾保险业务,2008年全年营业额为1000万元,客户发生火灾理赔支出600万元,则:应纳营业税=1000×8%=80(万元),净收益=1000-600-80=320(万元)。

税收筹划方案:

石家庄合众保险公司应减少每位客户的投保费用,但规定每位客户必须到指定公司购买一套防火设备,由专业人员负责安装在家。该项措施出台后,保险理赔额势必会减少。假如该公司全年营业额变为700万元,但相应保险理赔支出降为300万元,则:应纳营业税=700×8%=56(万元),净收益=700-300-56=344(万元)。可见,通过税收筹划,企业的净收益提高了24万元。

二、建筑业的税收筹划策略

承包公司承包建安工程的,如与发包单位签订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的,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如果承包公司只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不与建设单位签订承包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的,按服务业缴纳营业税。由于签订的合同性质不同,导致营业税的税额也不相同,致使对建筑业的营业税筹划有了突破口:即便工程承包公司不进行施工而只是组织协调,也要设法改变自身的业务性质,以便按照建筑业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而不是按照服务业5%的税率缴纳,从而达到筹划的目的。

案例:石家庄的甲单位发包一项建设工程。在工程承包公司――石家庄冀红房地产公司的协助下,施工单位――石家庄中亚房地产公司最后中标。甲单位与中亚房地产公司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总金额为2000万元。冀红房地产公司只是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业务,所以未与甲单位签订承包建筑安装工程合同。事后,中亚房地产公司支付给冀红房地产公司服务费用200万元。

按照上述规定,冀红房地产公司应纳营业税=200×5%=10(万元)。

税收筹划方案:

冀红房地产公司直接与甲公司签订承包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合同金额仍为2000万元,然后把该工程转包给中亚房地产公司,分包款为1800万元。

这样,冀红房地产公司应缴纳营业税=(2000-1800)×3%=6(万元)。

通过这种税率上的筹划操作,乙公司可节税4万元。但要注意,因为冀红房地产公司与甲单位签订了承包建筑安装工程合同,所以要缴纳印花税(2000+1800)×0.3‰=1.14(万元)。即便如此,最终仍可节税2.86万元(4-1.14)。不过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进行筹划操作时,要全面分析税负的增减变化,然后再决定这项操作是否可行。

(三)娱乐业的税收筹划策略

娱乐业的税率为20%。娱乐业的税目包括:歌厅、舞厅、音乐茶座等。所以,如果纳税人经营一个茶社,其业务将被认定为营业税中娱乐业的应税项目,适用20%的营业税率。那么,如何进行税收筹划,使其适用较低税率呢?

经过分析与比较,找到了筹划的着眼点:通过调整业务性质,使其适用低税率。可将茶社改为“围棋茶社”,主要作为围棋爱好者们交流和学习的场所,既提供一般的茶社服务,又提供围棋、棋谱等供围棋爱好者使用,还可以举办围棋大赛,邀请名人讲棋等。在环境布置上也要突出“围棋茶社”的特色,如以围棋为背景进行装饰,请围棋名人题词等。除此之外,争取获得当地体委的资质认证,使得“文化体育”性质更为突出。通过一系列的安排与设计,目的使得税务机关认定该围棋茶社不适用20%的税率,而是按照文化体育业标准适用3%的税率。这样一来,比原来适用的娱乐业税率降低了17个百分点,大大地减轻了自身的税收负担。当然,该茶社在业务属性转变过程中,会付出很大的转变成本,如该茶社要进行装修、要举办围棋比赛、要聘请名人等。因此,在筹划操作过程中尽量控制成本支出,确保成本支出小于转换后所获收益。

税收筹划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作。加之税收政策不断变化,要求税收筹划人员除了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准外,还应具备持之以恒的后续学习态度,准确(下转第140 页)

(上接第12 页)把握最新的税收政策法规,以免由于政策把握不准而造成税收筹划风险。

参考文献:

[1] 《税法》(201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材),经济科学出 版社,2010

[2] 中国税务报:《筹划周刊》.中国税务报社

[3] 杨志清:税收筹划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为要求,坚持“常驻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按照“免费服务、区域协作、两地互通、信息支持”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实现县内“一盘棋”工作格局,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

二、总体目标

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现“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为总目标。具体年度目标为:

2009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各项绩效指标达到80%以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沟通基本实现电子化,区域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覆盖率明显提高。把乡(镇)、社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管理、创建示范化社区紧密结合起来,在乡(镇)、社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财政投入、利益导向、社会保障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2010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各项绩效指标达到85%以上。并针对我县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情况,积极探索服务管理新载体、新内容、新模式,打造具有本县特色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品牌。

2011年,进一步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全面提升我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整体水平,使乡(镇)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的建立。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统筹管理,健全综合治理机制

1、建立健全县、乡(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保障机制,分别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整合服务管理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党政统筹、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机制。

2、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措施,严格依法行政,推动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扎实推进乡(镇)、社区服务管理网络建设。健全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机构,配齐流动人口专干、专(兼)职管理人员,乡(镇)、社区购置配齐必要的微机等办公设施。

4、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网络。要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商场、超市、居民点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自我服务管理模式。

(二)推动服务均等,实现免费服务基本覆盖

1、在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同时,积极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开展查环查孕查病等生殖健康服务,使流动人口能够在现居住地便捷地获得国家免费提供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和技术服务。

2、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主动为符合条件的流入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服务。

3、探索建立促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县乡(镇)要加大经费投入,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经费投入标准确保达到户籍人均水平,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服务基本覆盖。

4、探索制定流动人口实行免费技术服务的操作程序。广泛宣传计生政策法律、法规,规范办事程序、减少工作环节,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使流动人口得到免费技术服务。

(三)构建信息化工作平台,认真开展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

根据省、州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选配好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信息平台,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的统一业务流程和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和规范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更新和管理,个案信息入库率达到85%,更新频率不低于月更新,应用率达到85%;

2、信息数据实行村、社区采集、乡(镇)录入的方式进行,实现流动人口个案信息集中;

3、充分发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通报联系制度,推动实现与公安、工商等相关部门信息的互联互通,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四)强化区域协作,推进区域服务管理一体化

1、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交换制度。乡(镇)间要互通电话,了解情况,及时实现信息交换。

2、坚持落实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项目。县服务站、乡(镇)服务所要为广大流动育龄群众免费开展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咨询服务。定期或不定期的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查环查孕查病,免费落实各种节育措施,确保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免费技术服务率达标。

3、严格落实协查通报制度。对外地来电、来函请求协查的,要认真负责,及时查处,及时告知,严禁敷衍了事、放任不管;对需要外地协查的个案信息,要一个不漏地发出协查函件,督促对方协查,必要时派专人到现居住地上门督查,加强与毗邻省和省内、县流动人口重点地区的服务管理工作衔接,推进区域服务管理一体化。

(五)实行双向考核,落实流入地、流出地责任

1、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将机构人员、经费投入、免费服务落实率、流动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等重要指标纳入流入地考核内容,强化流入地、流出地责任的落实;

2、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考核评估指标体系,用流入地掌握的流动人口信息来评价流出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情况,用流出地掌握的流动人口信息来评价流入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情况,切实提高流出成年育龄妇女办证率、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查证建档率、免费服务落实率及流动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等。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流动人口“一盘棋”“三年三步走”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领导小组,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流动人口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县流动法规股承担具体组织协调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结合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并参与相关督查和评估验收工作。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督促检查,确保本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制定规划

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加强基础资料、机构队伍、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三)自查总结和评估验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领导小组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总结并向县委、县政府通报工作进展。依据本方案,按照“抓关键环节、突出重点,注重过程、兼顾绩效;注重导向性、兼顾可操作性”的原则和“一盘棋”评估标准进行考核,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同时,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

(四)时间安排

按照省、州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三年三步走”的目标要求,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2009年7月份,围绕省、州基本实现省内“一盘棋”目标,做好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现场会在开化镇召开。

2009年8—10月份,认真做好流动人口统计信息的启动试点工作。

2009年11月,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对照方案和评估标准查找漏洞。并将自查情况于2009年11月20日前报州人口计生委。

2009年12月份,全面迎接州对“一盘棋”工作情况的检查验收。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在*镇首届全民运动会暨第三届围棋节闭幕式上的讲话

(2004年10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晚上好!

火树银花不夜天,良宵盛会喜空前。在首届全运会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体工作人员、裁判员的辛勤工作和全体运动员的奋力拼搏,*镇首届全民运动会暨第三届围棋节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

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镇政府,代表大会组委会向所有参赛单位和运动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裁判员和全体工作人员,向参加本届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的各演出单位和演出人员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这次全民运动会是我镇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也是对我镇体育竞技水平的最好检阅,更是全镇三个文明建设成就和干部群众精神风貌的一次大展示。这次运动会体现出了凝心聚力、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次运动会入场式阵容强大,气势空前,各方队展现出饱满昂扬的斗志,团体操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镇的人文特色和敢为人先的壮观场景。赛场上高潮迭起,捷报频传,振奋人心,赛出了团结协作的高昂士气、与时俱进的蓬勃锐气、勇夺胜利的冲天豪气。全体运动员用汗水诠释了“生命在于运动”的伟大意义,谱写了运动不止,创新不息的绚丽乐章。全体裁判员尽职尽责、公正公平,表现了较高水平的裁判技能。全体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踏实工作,用严谨负责的态度为本次比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可以说,本届运动会取得了比赛成绩和体育道德风尚的双丰收!

运动会就要闭幕了,但深入贯彻实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发展农村体育、社区体育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争先进位的竞争是没有终点的长距离赛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要把运动会激发出来的团结拼搏、一往无前的气慨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继续弘扬团队协作的精神,既挥洒个性,又协同作战,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无不胜,才能在新一轮比实力、比韧劲、比素质的全方位竞跑中,继续保持旺盛的竞争态势,敢于超人的领先优势!

千里之行,始于脚下。衷心希望全镇上下要把本届运动会上表现出来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带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继续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加快推进我镇的“两个率先”进程,为*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前后;上海;协作

[中图分类号]D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28X(2011)05-0007-03

从1957年到1960年代初,即前后,为弥补计划经济的不足,兼顾自身发展和对全国其他地区的支援,上海与华东及全国各省、区、市建立了广泛的协作关系。通过互利互惠的协作,使上海在支援其他地区发展的同时,也缓解了自身工业原料及生产任务不足等问题,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一、协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1953年,我国开始仿照苏联模式,推行计划经济,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初,北京、上海等地又陆续完成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工业生产、物资流通进一步纳入到国家计划当中。在中央统一计划下,上海与华东①周边省份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地区协作,以作为弥补全国计划不足、平衡地区发展的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获得了中央的肯定。

(一)地区协作的需要性和可能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的管理权和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中央及各部委,这容易使物资和生产任务在各地区的配置产生不均衡,对一些生产能力强的城市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原料供应和生产任务不足,表现为部分工业企业设备开工率低、生产能力空置。在另一些地区,原材料及农产品生产能力大于计划数量,而利用这些原材料的能力又不足,造成积压和浪费。同时,中央在平衡地方计划时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计划经济体制中不可避免的缺陷,使得各地区间有了相互协作的需求。虽然中央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流通采取直接的实物分配制度,但地方上仍有一定的自。按照从1953年起开始实行的物资分类管理制度规定,地方对于完成上调任务后的二类农副产品和各地自己掌握、有权处理的工业品、手工业品,如小型机电设备器材、杂铜等,即所谓“三类物资”,拥有组织生产和分配的权力。这就使得地方上能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同时,通过挖掘潜力,超产部分原料、产品,并拿出这部分物资进行协作交流。

上海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经济中心,生产的生产资料和日用产品绝大部分供应华东及全国其他地区的需要。而上海所需的大宗原材料,也是依靠全国各地的供应,其中华东地区的数量较多。因此,上海与华东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度高,有良好的协作基础和可能。

(二)上海与华东地区探索协作的过程。1957年7月,中共中央上海局召开了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上海五省一市经济协作会议。各省市委书记或副省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各地区要“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密切联系,加强协作,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共同发展,对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大作用”。华东经济协作会议后,上海即根据会议精神,特别是按照会议对上海的要求,在物资交流、互助发展工农业等方面,与华东周边省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地区协作。

物资交流方面,上海克服自身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的困难,尽力支援各省。据统计,1957年,上海协作交流给华东五省的物资包括钢铁、有色金属、机器设备等55种,其中钢铁超过7000吨,锅炉等机械设备542台,仪表、配件5万多只。同时,各省也尽可能提供给上海各种物资,包括木材、毛竹等紧缺的原材料及农产品。为进一步加强省市间的交流,上海市与江苏省还联合了《关于加强工业协作及原材料采购供应关系的联合通知》,来明确省市间的协作关系。

在工农业建设方面,上海与周边省份主要采取共同投资建设、按投资比例对产品进行分成的做法进行协作。在工业建设中,到1958年上半年,上海分别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签订协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钢铁厂、造纸厂、煤矿等15个项目。在农业建设中,根据上海局经济协作委员会会议决定,上海与华东五省及山东省协作发展副食品生产。由上海方面提供资金765万元,在各省开发副食品生产。投资后增产的农产品除供应本省外,剩余产品主要供应给上海,所获利润由双方按比例分配。

在上海和兄弟省份的共同努力下,华东地区的经济协作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在互帮互助、相互协作中,改善了华东地区的物资供应情况,推动了华东地区的工农业建设。同时,也为中央进一步提出全国范围的地区协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为全国经济区域的划分做了准备。

二、广泛开展地区协作

1958年,随着“”的开展,全国各地发展开始加快,各地区间的交流、协作,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华东区取得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中央两次发文要求加强地区协作工作,中共上海市委也提出上海要按照“全国一盘棋”指导思想的要求,与华东及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协作。

(一)中央对地区协作工作的布置及“全国一盘棋”指导思想的提出。根据华东地区协作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良好效果,为开展全国范围的协作工作,1958年2月,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地区性的协作会议的决定》,将全国按地域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七个协作地区,要求协作区内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举行定期性和不定期性的会议,来加强地区间的协作与交流。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江西等省共同组成了华东协作区。同时,中央从1958年初开始,向地方下放部分经济管理权,特别是向地方下放了计划管理权限,赋予地方管理、组织生产非中央部门统一平衡产品的权力,并且允许这些产品在“省际协作区之间,经过互相协商,制定调出调入计划”[1]。同时,减少中央管理的一、二类物资种类,使地方政府可以管理的三类物资范围加大。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对协作工作的要求,上海特别强调要在“全国一盘棋”思想指导下,做好协作工作。1958年12月到次年1月,中共上海市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报告指出,“全国要坚持一盘棋,我们地方上要服从全国”[2]。1959年2月21日,邓小平和李富春等中央领导在上海市委工业会议上,再次强调“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的重要性”[3]。此后,“全国一盘棋”思想便成为上海市开展经济及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指导着上海的协作工作。

(二)交流物资、生产协作,上海与各地积极开展经济协作。1958年开始,上海与华东及全国各省、区、市展开了更为广泛的协作。为做好这一工作,上海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成立专门机构主管协作工作。1958年9月,市计委专门抽调干部成立协作处,全面负责与各地、特别是各地驻沪办事处联系,吸收意见和反映,同时协调市内的物资调拨及生产安排。市水陆交通部门根据华东协作区委员会的决定,成立华东区铁路、航运、公路运输临时指挥部,以加强华东协作区内运输工作的指导,保证协作物资的运输畅通。其次,通过签订协作协议形式,明确协作关系。从1958年开始,上海多次与协作区内的省份签订协作协议来确定协作关系。上海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兄弟省、区也都对协作协议的签订给予了高度重视,相关领导还亲自参与到这一工作中。第三,派出协作代表团,扩大协作范围。随着协作工作的不断深入,上海还主动派出工作组赴各地商谈建立协作关系。如1961年下半年,上海就专门组织了协作代表团,分四路前往河南、四川、贵州、云南、黑龙江、吉林、陕西、新疆等中西部及边远地区进行协作交流。通过上海及各方的努力,与上海建立协作关系的省份,从华东地区逐渐扩展到全国。据统计,至1961年底,至少有21个省、区与上海建立了物资交流与生产协作关系。

上海与各地的协作主要采取物资交流和生产协作两种形式。在物资交流方面,1958年后“”运动兴起,全国各地对钢铁、煤炭、水泥、机电设备等物资的需求迅速增长,物资调拨计划更无法跟上形势变化,物资供不应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改善这一情况,上海与各地结合自身物资需求及供应情况,在地区协作过程中,交流各种“三类物资”,并在征得中央主管部门同意后,交流增产出的或剩余的一、二类物资,以弥补计划不足。上海在同外省市进行物资交流时,以“全国一盘棋”思想为指导,根据市委提出的“上海不要占便宜,可以少吃亏”精神,不计较本地区的得失,多数情况下能做到多出少进、先出后进。从品种上看,上海交流出去的物资主要为蒸汽发电机组、转炉、电动机、机床等工业设备及水泥、零部件、三轮卡车等工业制成品,其中还有相当部分是上海才能生产的紧缺产品。从数量上看,1958年到1960年,通过协作交流,上海共调出机电设备21万台、件,总重6.8万吨,价值超过4.7亿元[4]。其中无偿支援各地设备5万余台,各种金属材料8000余吨。除设备、产品外,还有部分小型工业企业,“连人带马”一同迁往各地。在交流出物资的同时,上海也通过交流获得了大量的工业原料及农林产品。仅1960年,17个协作省、区就提供给上海生铁1.8万吨、钢材646吨、有色金属1940吨、铁合金250吨、煤炭48万吨、木材7.9万米、毛竹22万根等物资。[5]

在生产协作方面,首先,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上海能够与各地加强沟通交流。在确保完成国家统一计划的前提下,本着互相支援、各尽所长、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精神,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的具体任务和要求,以实现地区生产的综合平衡。其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上海利用自身是老工业基地、各工种较齐全、技术条件较好的优势,承担了大量计划外的来料加工等协作任务。在完成生产协作任务时,上海各承担协作任务的工厂,也能够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出发,重全局、保重点,做到先人后己,通过挖掘生产潜力,增产出冶金、发电、采矿、森工等机电设备,并承担配套设备、关键配件的协作加工任务。1958年到1960年间,共为各地加工钢材十余万吨。计划外协作任务的产值占全部机电工业产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从1958年的1.5%到1959年的2%,再到1960年3.4%。[6]

三、关于地区协作工作的中断和思考

1962年后,各地区的协作交流出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协作工作开始趋于停滞。1963年11月,上海市计委撤销协作处,协作工作正式告一段落。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央经济政策的调整降低了经济协作的可行性,二是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使各地对于协作失去了需求性。同时,上海等工业城市的生产任务减少,原材料的供求基本得到平衡,对于协作调入物资的需求也同时减少。

上海在“”前后与各地协作的工作虽然带有计划经济的印记,但也为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和总结的空间:首先,经济协作是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有益补充。解放初期,我国在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整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运行模式的巨大转变。一方面,无论何种经济体制都有缺陷,必须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对其作出调整。另一方面,作为执政者,我们党对计划经济的运行,没有过多的先例可供借鉴,必须通过不断的探索才可能获得足够的经验。上海及周边省份率先建立协作关系,充分发挥了剩余物资和产能应有的效用,同时协调了地区间的发展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计划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对于计划经济的一种有益补充。其次,协作中的互惠性是这项工作的显著特点。与其他时期支援重点建设等单向集中资源的做法不同,“”前后的协作工作,更多体现了一种合作双赢、互利互惠的精神。在协作过程中,上海虽然并不拘泥于地方利益,坚持多出少进、不占便宜,但仍然通过协作交流,获得了大量工业原料和农副产品,其中不少是上海急需的,如生铁、煤炭、木材等。同时,通过协作,上海还进一步挖掘了工业生产的潜力,生产出更具适用性的设备。实践证明,这种互利互惠、兼顾地方平衡的协作,相对于单方面的支援来说,能使各地区有更多的参与热情。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能在支援各地时有所收获,自然会有更高的积极性。而对于接受支援的地区而言,交流出富裕物资,对自身影响不大,但在协商条件下,这些地区却能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支援,同时也会更为重视所获得的支援,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通过协作能使参与协作的双方都获得利益,形成一个双赢的结果,宏观上,也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在发展中央工业和发展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下有关协作和平衡的几项规定[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58)[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241.

[2]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上册)[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57.

[3]中共上海市委工业会议昨日开始举行揭开今年更序幕[N].解放日报,1959-2-21.

[4][5][6]上海市1958-1960年与各省、自治区协作物资累计表(1961-8-15)[Z].上海市档案馆,B29-2-889.

注释:

围棋协会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他就是香港围棋协会创会会长、香港儿童围棋学院行政总裁兼院长萧世先生。

棋缘

1946年,声名显赫的萧氏家族喜添贵子,萧家的产业也後继有人了,家人为他取名世,顾名思义,世代出。父母不仅希望他能继承祖辈的优秀品质,也希望他担负起把萧家事业继续壮大的重担。但世事总是出人意料,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萧世最终没有得到掌握金钥匙的机会,不久,显赫的萧氏家族沦为草根平民。

俗话说,祸不单行,福无双至。这句话也应在了萧家这个殷实的家庭当中。家庭破产後紧接着失去了父亲,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这未尝全然无益。没有父母光环庇护的萧世懂得了自立自强,懂得了凡事要靠自己。但他能做的就是发奋读书,这才是复兴萧家的唯一出路。虽然此时已经家境窘迫,但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母亲就是再苦也不会让儿子因辍学而葬送了前途。他是她唯一的希望。

经过努力,萧世顺利考上了大学,主修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後,没有家庭背景作後盾的萧世进入一家工厂从事基层管理工作。虽然收入比一般工作收入高,但他对这份工作不是很满意,不过至少也实现了他为家庭减轻负担的愿望。他不想让饱经沧桑的母亲再为他操心,他必须先谋到一份工作。

长期在工厂工作绝不是萧世的志愿。当时的他十分热爱艺术,但是母亲为了让他有一个安稳的工作,极力反对萧世学习艺术。工厂的环境严重制约了他的成长,他需要的是更广阔的天地。经过两年由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之後,他便辞去了这份工作。

经过一位老人引见,萧世以普通临记及小组管理的身份进入了演艺圈,经过他不懈的努力,最後成为了香港著名影星洪金宝组建的洪家班的一名特技演员。这时的萧世才真正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之路。

满怀热情投入演艺圈的萧世对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期待,都想一下,他每做一项工作,都非常认真地对待,凭着聪敏和好学,凭着一股认真和执著,他把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很出色,他的成绩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喜欢挑战自己,喜欢冒险的萧世也醉心於做特技演员的感觉,这让他的青春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让他不断向自己发出新的挑战,他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感觉。

也许,他坚持下去,如今的电影圈也会多一颗耀眼的星星。但随着对演艺圈解的日益加深,性格直率、追求纯真的萧世发现这职业与他理想中有很大的差别。为了生活,也为了自己感兴趣的演艺事,他也曾努力让自己适应这样的环境,适应这样的生活,为此,他也付出了长达七年的努力甚至还担任过片。但他最後仍失望地发现,自己实在无法融入,终於,他选了离去。

经过几年的磨砺,萧世已经变得更加成熟、老练。这时,他想到了经商,毕竟其它道路都只能是为别人打工,唯有创,唯有经商,他才能实现独立门户的愿望,实现复兴萧家的宏伟计划。

早已在父母身上看到商海沉浮喜忧的萧世不会忘记破产的教训,这也是父母给他上的第一堂商业课。要说这给他从商带来了心里上的阴影,也未尝全无。但正是在这样在一片阴影中生活过的人,才更渴望走出人生的桎梏,卸除心里的枷锁。这种愿望在影後变得更加强烈,他就不相信,父母的悲剧会在自己身上重演。但萧世不是一个盲目、莽撞的人,他做事不是凭着侥心理,经过多年的打磨,他对自己处事和应变能力有足够的信心。

於是,揣着多年攒下来的微薄积蓄,他步入了纷繁芜杂的商海,从香港到广东,从山东到阳,都留下了他的创业足。凭着聪明的头脑和父母传授的营商之道,萧世在商场上是如鱼得水。营商不是一个简单的资本输出的过程,而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一片可以任由鱼儿游跃的深海。在这里,各路英雄可以各显神通,各路豪可以尽显才华,虽然竞残酷,但更具有挑战性,这正是萧世想要的感觉。对手越强,他的战斗力越强,面对激烈的竞,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萧世冷静、沉着地应对、迎接。

闯荡江湖的经历让他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以萧世豪爽、仗义的为人,为朋友他可以两肋插刀。都说好人会有好报,萧世为别人做事时,图的不是回报,但他深信,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强。也正是他这样一种性格,为他走上棋道埋下了伏笔。

在萧世年轻的时候,一个朋友为了感谢他的鼎力帮助,作为一点小小的报偿,送了萧世一副价值颇为昂贵的围棋。朋友知道,其他任何形式的报偿都会辱没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虽然这之前萧世未接触过围棋,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他欣然地领受了朋友的这一份礼物。

此,他就对围棋着了迷。

棋业

不懂围棋的萧世深深地被这玄妙的围棋吸引了,而当时的香港会下围棋的人寥寥无几,他身边也没有人会。这更引起了萧世的好奇心,他通过各种途径寻找会下围棋的人,还广泛集有关围棋料,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回来自己研究。然而这些书籍都是日本出版的,这对不懂日语的萧世来说,又是一大障碍。但是对围棋的执著没有让他就此止步,他多方求教,反复研读,终於攻克了语言上的障碍。然而更让萧世欣喜的是,他找到了几个会下围棋的老人。有了理论的指导,有了实践的机会,萧世的棋艺大有长进。而且他在实践中发现,下棋可以让他平心静气,让他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排除内心的各种非分思想,免除凡俗之气的躁动。这对在纷繁的尘世角逐多年的萧世来说,无疑找到了一块让躁动的心灵息的乐园。这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世俗社会的任何娱乐休活动都不能比拟的。它也可以是一种另类的哲学。

这种会愈深,他对围棋文化的迷也更深。

为了推广他的这一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围棋运动中来,萧世有了成立一个围棋协会的想法。想到做到的萧世有了想法之後,立即付诸行动。他找到几个热爱围棋的棋友作为合作者,做了大量的备工作之後,香港围棋协会诞生了。在这期间,萧世仍然苦心经营着他的生意,在大陆各地都做着投资,他的棋术在进步,他的事业也在发展。直到这时,围棋都还只是他的爱好,但他为自己的爱好投入了相当的精力。

围棋协会成立後,作为创会会长,他的事务也日益繁重,围棋的推广、协会的运作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此时,他在大陆的事业也是有了不错的起色,有大量的业务工作需要他负责,於是他选择了退居协会的二线。为了不影响协会的运作,必须有一个热爱围棋而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来主持协会的工作,这才能保证将围棋发扬光大。经过多方协调,他请到已声名远播的金庸先生来主持协会的工作。

但他跟协会的联没有就此中断,他的心仍然跟协会在一起,跟围棋在一起,只要在协会需要的时候,他仍全力支持。也许,正是他的这样一种态度注定了他跟围棋的缘分。在後来协会出现困难状况时,他挺身而出,但就在一切都恢复正常,协会发展走上正轨以後,萧世再次辞去了会内职务,选择了离开。

然而,促成萧世离开的不再是其他,正是他对围棋的满腔爱之情。因为他发现香港围棋文化圈成员均偏老龄化,而只是老一辈精於此道有什麽用,没有优秀的接班人,围棋的发展仍将陷入困顿之中。在他意识到这一问题,跟有关主要成员协商应着重培养青少年的棋艺时,不仅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甚至遭到一部分人反对。但萧世没有就此妥协,只是他选择了独立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独立承担起向香港少儿推广普及围棋文化培养接班人的重任。

当他向太太提起要放大陆的生意而开创围棋事业的时候,遭到了太太的强烈反对,毕竟当时围棋的普及面还很窄,对围棋未来的前途是谁都无法预料的。萧世为了取得太太的支持,他承诺说给他两年时间,如果没有做好的话就放。太太也理解他的脾气,他决定要做的事情,如果没有去,他是怎麽都不会安心的,倒不如让他试一试。在太太的应允下,萧世真正开始了他的围棋事业。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在两年内做出一定的成绩,否则都是徒然。这是一个挑战,但他喜欢迎难而上。他相信,凭着自己对围棋的爱,凭着自己的努力,凭着多年的从商经验,一定能圆满地完成这一任务。为了专心地发展围棋事业,萧世选择了背水一战,放了他在大陆的生意。

围棋是一项需要一定资金投入的事业,资金不足,他就以邀请朋友入股的形式解决资金问题。生源不足,他就联学校,到学校做免费推荐,做免费培训,甚至长期花大力培养老师,他不仅希望有人来学,还要有人来教。从生源到师资,萧世做足了应有的备工作。

萧世的策略果然奏效,在他的推广下,青少年、儿童渐渐解了围棋,对围棋的兴趣越来越浓。虽然前期的工作无盈利可言,甚至是倒贴,但他看重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围棋事业的长远发展,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围棋且参与到他们的队伍中来,这对萧世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在萧世等人的努力下,香港掀起了一股围棋热潮,参加围棋培训的人越来越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向太太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向曾经反对开展青少年儿童棋艺推广的人做出了一个有力的回应。

虽然此时的萧世如愿地以他热爱的围棋作为了终身发展的事业,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他的心中,始终还有一个梦,就是要把围棋在香港所有儿童中推广开来,向着着更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梦在他的心中犹如一团火在熊熊燃烧。

棋性

2003年,萧世成立了香港儿童围棋学院,明确把培养目标定为4岁以上,13岁以下的儿童,他离他的梦更近了一步。有的人曾经怀疑,几岁大的孩子能接受围棋这麽高深的理论吗?这样会不会阻碍孩子自然健康地成长?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萧世显得常坚定坦然,在他看来,围棋最吸引人之处在於它对人的性格和心境的影响。下棋讲究的是静心,讲究的是修养,讲究的是公平,对别人尊重,然而又不失竞的挑战性,这也是萧世沉迷於围棋,致力於发展围棋事业的原因。

而儿童时期是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期,通过围棋,教会孩子做人,教会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自小学习围棋,对要想朝这方面发展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早期教育过程。

萧世坚定的信念抵挡了种种怀疑的目光,孩子参加培训後的变化让家长看到了成效。

是什麽让萧世成功地教会了孩子这麽高深的理论,让他们融入到围棋的精神境界之中呢?

是他对孩子们的爱,是他对围棋的爱。为了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为了跟孩子们无障碍地沟通,萧世关注着近期流行的卡通漫画,关注着儿童新型食品,研究着儿童心理的发展,关於儿童的一切,都成了他关心的重点。在培训过程中,他对儿童的这些认识和研究充分发挥了作用,他从来不给孩子讲大道理,总是用儿童最熟知的事物作为比喻,用最浅显的道理,让孩子明白最高深的理论。为了让孩子明白围棋中小就大的道理,他就以小的糖果和大的汉堡包作比,凭着孩子们对汉堡包的喜好而对糖比较淡然的取向,成功地传授了小就大的高深理论。

让孩子学习棋艺不是萧世的唯一目的,更主要的是在下棋中培养出良好的品质。“输棋不输人”这是萧世育人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学院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从输棋开始学起的。因为只有学会了输,才能学会面对挫折;学会输,才能取赢;学会输,才能学会坚持;学会输,才能学会宽容,这些品质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都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命运。但也要让孩子们明白“输”不是最终的结局,这只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个插曲;也要让他们明白,输棋可以,但不能输了斗志,不能输了尊严。

这些艰深的人生励志理论也都在孩子们快乐而漫无目的的练习中,得到了灌输。也就是在这样一种和孩子心与心的沟通当中,在这样一种轻的氛围当中,每一位参与到学院的儿童无论是在棋艺上,还是在思想品质上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仅成功达到了推广围棋文化的目的,也让萧世受益匪浅。

他的受益不只是物质上的,更在於精神上的。每天跟无邪的孩子们打交道,看着他们天真地欢笑,看着他们调皮地撒娇,看着他们可爱地卖弄,自己会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情绪感染,就好像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就像一颗被芜杂的社会浸满了尘埃的心灵获得了涤荡後的新生。这何尝不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呢?已经年届花甲的萧世更是乐在其中。

为了更好地在孩子们中推广围棋,萧世先生还和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等许多中小学开设围棋辅导班,定期为喜欢围棋的孩子们培训。然而更让萧世开心的是,看着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今年世界华人联合会上进行的围棋比赛中荣获了两个团体冠军,就是这群年龄分别是7岁―9岁、11岁―13岁年的孩子们,为围棋学院,为香港,为中国捧回了属於我们的荣誉。对於这样的成绩,就连一向对自己非常有信心的萧世也感到意外,这怎能不让人惊心动魄呢?怎能不为这群可爱的孩子鼓掌呢?怎能不为培养出这样的英才的围棋学院喝彩呢?2007年,香港儿童围棋学院获得了“世界炎黄子孙杯”围棋大赛的资格。

相关期刊更多

汽车维修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仪器与未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汽车维修技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