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源实训总结

电源实训总结

电源实训总结

电源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人力资源 培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增长模式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其所处环境与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显着的进步,但由于电力行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在某些方面重点进行关注并获得提高。对一般企业而言,“人、机、料、法、环”五大关键因素中最为首要的便是人的因素,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现代化进步程度,而且电力行业相对于社会上其它行业具备知识与人才密集型、电力设备精度较高、知识更新换代较快而且安全责任较重等显着特点,在企业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已经广泛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随着电力科研、设计、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人才结构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相应变化,电力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培训是企业自身发展与创新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发展进程中必不可省的投资。为探讨研究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方式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现报告如下。

    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为一种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技术企业,电例企业内部的知识技术更新相当快,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学术素养与知识层次要求较高。但是目前的电力企业员工队伍仍存在着素质整体不高且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随着“用工荒”的深入局部地区还出现了人员断档的严重情况,因此对电力企业培训部门来说,如何在保有现存的人力资源队伍的同时,“引起来、提起来”便已成为了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1 企业领导重视及关注程度有限

    经过了多年以来的安全生产宣传,目前的电企领导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已经提高到了相当的意识层次,但对于企业内部培训管理方面却是停留在一般关注的层次。电力企业领导往往只注重短期实际效益,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这种“浪费人力、财力和时间”的工作并不十分感兴趣,而且人力资源这种工作往往是在长期的工作中发挥其潜移默化作用的,因此无法获得领导支持的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自然就变成了一项“鸡肋”,工作年年做,效果无人晓。

    1.2 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健全

    我国电力企业中现行的多数人力资源培训均缺乏完善周密的培训计划,往往开展实际培训时采取“走到哪算哪”的形式,甚至成了为应付领导而走过场的“表面”工程。进行培训的讲师存在师资力量欠缺的实际情况。外聘的讲师未必适应电力企业与行业技术的知识理论,甚至在培训经费缺乏的情况下,一些电力企业仍沿用十几年前的培训讲义内容,根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行业技术进步,所收到的培训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1.3 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不全面

    目前的企业也人力资源培训多半只关注过程,对于培训内容的效果未进行明确评估,对于培训后期的效益无人问津,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于后期的效果跟踪也存在显着缺失,最多也不多是在培训过后进行了象征性的简单考试即告结束。这样导致了人力资源培训根本未能起到所希望的作用。

    1.4 对培训人员的约束性不够

    考虑到我国电力企业处于行业垄断地位,相对其它行业而言电力企业的员工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以及思想压力均不明显,而且“官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对培训工作这种非本职任务缺乏必要的积极主动意识。因此往往出现了培训部门最积极,被培训人员响应寥寥的情况。而且培训部门作为独立于企业主营业务之外的部门,对于被培训人员往往没有直接的管辖与命令权限,而仅仅只能通知其进行培训方面的配合,被培训人员往往以本职工作繁杂为理由逃避或者应付培训工作,直接影响到了培训的参与效果。

    除此以外,电企人力资源培训还存在类似财力有限、时间不易统一等问题,直接制约着培训效果的达成。

    2.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响应对策

    对于上述电企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经过针对性的总结与分析,现逐条提出对策如下。

    2.1 提高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

    通过与企业高层领导的沟通交流,向其宣传对于自身人员进行相应的业务素质培训是促进团队进步的根本因素,对于招收进来的高学历人才往往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岗位技能培训方可适应岗位实际需求,对于长时间效力的员工更是应该进行知识的升级培训方能满足行业技术的变化。高层领导应认识到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进行及时有效地培训是注重长期效益的关键做法。即便是在人力资源相应富余的时间段也应目光长远,做好储备人才的培养以应对企业与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高层领导的重视会给培训工作带来财力的有益帮助,可以直接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2.2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培训不仅仅是走过场的象征性工程,而应是切实帮助被培训者提高的工作。因此培训部门应在开展培训工作前进行必须的培训对象调研,对其所需的培训科目、培训内容进行调查并分析总结,并根据工作任务和受训者的岗位特征对培训方式进行选择,根据被培训人员的特点,提供最为适宜的培训环境,使的培训对象更加易于知识的接受及理解,例如课堂培训可采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技术比武、网络培训等灵活生动的方式进行,以吸引被培训者的积极主动意识。另外,应考虑在企业内部寻找并培养既精通业务有掌握了先进培训方法的内训师,他们的存在与成长是决定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能否贴近实际工作的重要力量。

    2.3 健全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对于培训效果的评估,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培训后的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与回收,对于培训结束后的问卷调查应分两步进行,先是在刚结束时进行培训方式、课堂效果、个人感受方面的调研,这一步的重点在于讲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得当;第二步则应再培训返回岗位进行,跟踪调查被培训人员是否将课堂培训内容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了科学的应用,而这些应用是否又对企业的日常工作提高了效率或者增加了效益。同时还可以针对培训内容,研究是否有将培训直接转化为了研发成果或者技术进步的输出,对于有相应应用性提高的员工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双重奖励,保证了培训效果的可见性。

    2.4 进行培训人员的约束与激励工作

    对于参加培训的员工来说,其抽出工作时间参加培训部门安排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付出了其劳动成本,因此可以考虑对按时参加培训并较好完成了培训同时进行了应用的员工,视情况进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鼓励,这样既可以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也鼓励了其复习应用转化培训知识的热情。对于经常无法完成培训工作的部门或者人员则宜考虑通过其主管领导的关注,直接促使其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对于培训员工在开始时及培训结束时进行双重签到,同时在培训过程中由培训部门人员进行到课人员的统计,对于长期表现较差的部门则告知其部门领导知晓,促成其关注此事。

    另外,培训部门应逐步完善并固化培训内容,对于培训教材和培训项目的内容通过开发研究进行细化使之更适应于不同岗位人员,同时及时纳入新技术知识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配合已有的培训硬件设施和人才储备,改善培训的课堂及学术氛围,增强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并通过为教师创新创造条件,形成完整的科研创新体制。

    3. 讨论

    自从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电力体制改革便一直进行着深刻的变化。截至现在,我国的电力体制已经完成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竞价上网的改革,这些改革都已经对电力公司资产结构、成本结构、效益结构等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电力企业要想在剧烈的社会变动与经济发展变化中保持和发展业已形成的相对优势,只有通过更快更好地学习来塑造公司的变革能力,并提高适应国际与国内环境变化的能力。而这些都要通过完善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总之作为培训组织部门,应在培训工作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经验总结、问题分析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有效把握,进行培训知识与方式的改进,进一步努力探索适合电力企业的培训方法,并通过不断接受新培训理念并加以应用,既能够保证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又能够为电力企业可持续性高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 陈谦.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09,1 (1):117~118.

    [2] 张志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及职工教育培训分析[J].山西电力.2008,5:76~77.

    [3] 张喜荣,窦金良,李香平.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培讨管理模式与收益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2(2):283.

电源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年,公司一切工作都是新的开始,都是从无到有,在公司各位领导的带 领下,上下齐心,团结一致,迅速理顺了工作。现将 年的人力资源工作情况 总结如下:

一、工作汇报 、拓宽招聘渠道

(一) 严把招聘关 、拓宽招聘渠道

聘用优秀、高素质的人才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招聘则是公司选拔人 才的重要来源。公司目前处于初建阶段,工程建设期,为了保障公司能够稳步、 持续发展,摆在人力资源面前最直接的工作就是公司岗位人员的建立和补充。人 力资源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当地环境情况,采取多种招聘途径和方式,力争保证招聘 人数 1 1 2 2 1 1 1 1 1 3 1 1 1 2 3 1 1 5 5 1 1 1

招聘岗位 文秘 档案管理司机 人力资源主管 总务主管 电工 预算员 采购员 工艺员 保安 保洁员 出纳 电气工程师 司炉工 会计 厨师 服务员 操作员 化验员 机械工程师 自控工程师 保障工程师

招聘时间 .5.17-.6.30 .5.17-.6.30 .5.17-.6.30 .5.17-.6.30 .5.17-.6.30 .5.17-.7.30 .5.17-.7.30 .5.17-.7.30 .5.17-.7.30 .5.17-.9.30 .5.17-.9.30 .5.30-.11.30 .5.30-.1.30 .9.20-10.20 .5.30-.12.30 .5.30-.12.30 .5.30-.12.30 .8.1-.12.30 .8.1-.12.30 .8.1-.12.30 .8.1-.12.30 .8.1-.12.30

招聘途径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报纸/网络 报纸/网络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报纸 网络/电视/招聘会 报纸/网络 报纸/网络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网络/电视/招聘会

招聘 效果 .6.10 到岗 .6.10 到岗 .6.11/23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到岗 未到岗已储备 未到岗已储备 已确定未上岗 储备 储备 未到岗 未到岗 未到岗建设期各岗位的需求,以确保公司正常运行。 年度招聘情况一览表: 情况一览表 1、 年度招聘情况一览表: 2、招聘费用统计 电视广告 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费用合计

说明:

报纸广告 900 0 900

招聘会 100

网络 500 元 0 500

其中:间接费用包括差旅费和展板制作费用 到目前为止,人力资源今年共参加招聘会 4 次,其中校园招聘会 2 次(均是呼 伦贝尔学院毕业生现场招聘会) ,电视广告 2 次,报纸广告 4 次,网络 招聘信息为全年;安排面试 16 次;共收集简历 电话应聘登记 人次。 份,其中电子版本 份,

年根据工程进度的变化发展,招聘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在新的一年里, 我们的目标仍是要保证公司各部门岗位人才的需要,及时为公司解决后顾之忧。 3、人员情况: 人员情况: 截止到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职人员情况如下: 总经理办公室: 综合部: 7 人 1 人 财务部: 总务部: 工程部: 人。 3 7 3 人 人 人

技术部: 8 人 合计人数为 29

公司现共有员工 29 人, 年下半年共招聘新员工 21 人,办理用工手续并 签订

劳动合同 20 人,辞职 1 人,办理转正的 11 人;其中试用期人员流失率 4.7%, 员工转正率 38%。公司人员结构,本科学历 人,占公司整体比例%,大专学历 人, 占公司整体比例%,中专学历人,占公司整体%,中专以下人,占比例%;司龄新老 比例: 4、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二) 员工培训

开展培训工作,发挥全体人员的智慧,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培训深入到每个 部门,每个岗位,得到全体人员的重视,培训绝对不是某一个人的工作,接受培 训、提供培训是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 1、 年培训汇总表: 年培训汇总表: 部门 总务部 各部门 各部门 合计

次数

1 7 6 14

培训课时

1.5 14

培训对象

保安、保洁员 全体新员工 公司全体 ——

培训形式

内训 内训 外训 ——

费用

2、三级培训体系 人力资源根据教育培训制度,首先制定了三级培训的培训体系, 一级培训是新 员工培训;二级培训是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针对于部门来做;三级培训是管理能 力的培训,针对于管理层。 (1)内部培训 由于前期工作场地的有限以及培训条件的缺乏,岗前培训严重滞后,直至 11 月份才正式展开培训工作。 本年度安排了一级培训,内部培训 15.5 课时,内容包括集团公司概况、啤酒 原料部概况、公司概况、麦芽生产流程、员工手册、公文写作、安全制度和常识、 礼仪培训、五险一金概述、财务培训等,费用共计 120 元(灭火器的费用) 。通 过培训,使员工更深入地认识集团公司,了解了中粮麦芽的企业文化,掌握了员 工手册中规定的各项制度,同时明白了各部门的工作流程;通过安全知识的培训, 认识到了如何紧急避险和一些日常安全常识;商务礼仪的培训使员工从提高自身 素质入手开始思考自己的言行举止所反馈出的个人修养;公文写作的培训,从实 际出发更好地指导了员工在工作中如何写公文;通过对五险一金的介绍,员工对 其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每月自己可以核算出缴纳金额。 (2)外部培训 外部培训分四批人员到大连和江阴学习,费用共计 元。到江阴学习的员工 以老员工为主,主要是工程师,共 5 人;到大连学习的员工以新员工为主,分 4 次前往,共 7 人。通过培训将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工作中,可以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竞争 力,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年我们的培训方针是:一级新员工培训要做实,二级专业培训要有针对 性,三级管理培训要有实用性。培训工作仍将是我们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在授课 方式上,将采用讲授、研讨、情景模拟等方式,以加强学员对受训内容的理解与 运用。

(三)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了解、 考核员工的第一手资料, 是开发、 选择优秀人才的基础工作, 今年,人力资源使用电脑归档,力求完善。 1、员工档案 对于新入公司的员工资料、离职人员资料、培训资料,人力资源按照人事制度 的要求建立了员工个人档案,对员工档案进行编号管理,同时我们对人员每月的 考勤及人员变动等,都及时的进行整理、归档,做到公司人员的档案有案可查。 2、储备人员档案 除了保存完整的在职人员档案外, 人力资源还对应聘者的简历和来电进行了归 档和储备,采取分专业分岗位统计,建立了一个储备人员资料的电子档案库,一 方面使查找更加方便、快捷,另一方面为明年的招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薪酬福利

1、五险一金 年下半年共有 人缴纳养老保险,金额 元,人缴纳失业保险,金额元;人缴纳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大病保险,金额元,人缴纳住房公积金 元。 年下半年缴费详见明细表(单位:元) 养老保险 单位 承担 个人 承担 失业保险 单位 承担 个人 承担 医疗保险 单位 承担 个人 承担 大病 单位 承担 工伤 单位 承担 生育 单位 承担 住房公积金 单位 承担 个人 承担 单位共承担五险 元,个人承担元;住房公积金单位承担元,个人承担元2、公司福利及活动 年下半年员工福利方面包括节庆福利以及对新婚员工的福利,下半年, 公司为员工发放了中秋节福利,为 4 名新婚员工发放了结婚福利,费用合计为 +1630 元。 协助总务组织公司两次郊游活动,一次是到学习其他公司及专业机构郊游,一次是到游玩。

(五)制度修订和完善 根据实际情况,对员工手册进行了修正印刷、共印刷 150 份,发放 26 份。 参照大连的规章制度,协助总务完善公司安全制度。

(六)员工考核 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是公司激励人才、使用人才、行使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 和保障,同时绩效考核也是人力资源部的核心工作内容, 年下半年我们对新 员工进行了试用期的考核,分为一个月一次、三个月一次、六个月一次考核。借 鉴大连的绩效考核办法, 年我们将确定适合公司建设期的考核办法, 并在 年试行。

(七)劳动关系 我公司存在地方、林业一些国企无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的问题。在劳动关系 这方面我们还需要慎重,理清每个人的关系。如果有可能最好能有一个法律顾问, 就相关问题可以咨询。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一)问题 年,人事工作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总结、分析,目前已探索出一 套适合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之路,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不 足及需要改进、加强的地方,经认真总结,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足之处

1、人才储备不足。

改进措施:寻找新的招聘途径和方式,将招聘地区范围扩大,及时关注各地的 招聘会情况。2、培训滞后,培训方式和技巧不具吸引力。 改进措施:做好培训计划,及时和公司各部门沟通,优秀的培训方式,加强锻炼提高讲授技巧。

3、绩效考核机制的空白,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降低流失率。 改进措施:制定公司薪酬走向,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绩效考核细则。

(二)难题

1、个别岗位招聘困难,牙克石本地资源有限,高端、技术人才层次略显缺乏。

2、办公室人员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的量化。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人力资源将一方面改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现有工作 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为公司下一年度的工作打好基础。

三、 年人力资源工作规划

(一)招聘规划 1、招聘岗位规划 招聘岗位规划 年招聘计划:参照大连公司设立部门和各部门的岗位需求简略统计如下表 综合部 岗位 经理助理 翻译 司机班长 采购经理 数量 1 1 1 1 总务部 岗位 安全专干 保安班长 保安 食堂管理员 厨师 服务员 绿化工 财务部 成本会计销售会计 流动资产会计 总账会计 1 1 1 1 技术部 1 1 1 1 数量 1 1生产部、 保障部人员尚未确定具体的岗位, 随时根据公司的需要调整招聘计划。 预计在 5 月份左右需要招聘的岗位有会计、厨师、服务员、机械工程师、热力工 程师、给排水工程师。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再另行确定其他岗位的招聘工作。 2、招聘计划规划 人力资源计划加强 年的招聘力度,在招聘地区范围上计划扩大,有选择 的到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周边地区挖掘新的资源;和各大院校,尤其是内蒙各大院校以及技术职业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逐步建立和当地民政机关的友好关 系。 年,人力资源计划在呼伦贝尔盟参加招聘会 4 场(按季度计算) ,哈尔滨、 齐齐哈尔等地招聘会情况根据 09 年当地招聘会的情况有选择的参加 2-3 场;计划 在呼伦贝尔人才网和内蒙人才网上全年招聘信息,有选择的和其他网络招聘 机构,如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等机构合作,在全国范围或部分省区展开招聘;计 划报纸和电视台招聘根据岗位需求时间随时。

(二)培训规划 1、继续加强和完善一级培训,内训和外训相结合。 2、启动二级培训 3、有选择的开展三级培训和强化、提高性培训

(三)绩效规划 参考集团 kaapp 绩效考核模式,从公司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建立 aap 绩效考核细则。出台绩效考核制度,和各部门沟通设计考核标准,上半年提交绩 效考核方案。

(四)薪酬、福利规划 薪酬、 1、开展地区薪酬调查, 2、加强员工福利管理,将其纳入人事管理制度,使公司管理制度更加规范化、 制度化。

(五)人力成本预算总额: 人力成本预算总额: 项 招聘费 培训费 薪 酬 福 利 五 险 一 金 档 案 目 招聘费用 体检费用 内训 外训 薪酬 福利 五险 住房公积金 合同文本 金额合计

用工手续费用 总 计 —— 总计:

电源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员工培训 规划 策略

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素质,是加快‘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步伐,提高企业软实力的必然要求。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入推进,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结构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培训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员工综合能力,适应新业务、新流程、新标准要求,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然而,电力企业在目前的人力培训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管理层对培训重视不足,员工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培训缺少规划性和前瞻性,培训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等。这些问题使得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现状,电力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电力企业人力培训的目标与原则

(一)电力企业培训的目标

通过员工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发展员工的职业技能,促进员工思想觉悟的提升,不断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而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在改革与发展并存的形势下,电力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健发展,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要做到这一点,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员工培训。电力企业应当那个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分析培训的现状,从全局出发站在战略的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以前瞻性、行为规范性、技能性和知识性等培训内容为依托,合理开展员工培训工作。

(二)电力企业培训的原则

电力企业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就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制定人力培训规划。员工培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员工培训需要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从总体出发开展培训,切不可拘泥于某一项目的培训中。其次,“以人为本”的培训原则。电力企业员工培训应当重视员工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制定员工培训的各项内容,应当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第三,投入产出原则。电力企业开展员工培训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电力企业应当争取在既定的成本下实现员工培训效果最大化,应当在培训效果一定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培训成本。第四,培训方式多样性。电力企业从最高决策者到普通员工,从事的工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创造的业绩也有所不同,相应的知识、能力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电力企业应当根据员工的岗位性质,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的效果。例如,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中就适宜采用课堂传授法或案例研究法,在一线电力检修员工的培训中就适宜采用模拟训练法。

(三)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总体思路

坚持集中、规范、高效的原则,以提高效率效益为导向,以“三定”(定编、定员、定岗)、“三考”(考勤、考绩、考试)为抓手,以高端人才培养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以深入推进“六统一”(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劳动用工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人才培养和开发)为主线,以激励约束为保障,加快建立制度标准规范、专业分工协作、调控监督有力、机制运转高效的人力资源集约管控体系。

二、电力企业培训规划

员工培训规划是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的总体战略性规划。电力企业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规划。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相关的方案、措施,以满足员工培训的实际需求。电力企业建立资源培训规划应当坚持效益性原则、工作与培训兼顾原则、前瞻性和短期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以确保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符合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充分掌握员工的知识现状、技能现状和学习发展动机;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目标;对照员工现状和培训目标,确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标准;合理拟定培训流程;实行严格的上报审批制度,及时发现问题、修正问题;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支出;根据本阶段的人力培训效果,制定新的员工培训规划,并进行有效落实。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规划主要包括六项内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岗位职责与工作目标、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企业文化与企业组织战略。电力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规划时,需要注重培训的例行性、计划性、多样性、长期性和全员性,需要合理制定员工培训的季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以及长远培训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合理开展培训工作。

三、电力企业培训的策略分析

(一)完善电力企业培训机制

科学的员工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还可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实现经营目标。而完善电力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则是电力企业实施科学的培训,发挥员工培训价值的重要基础。电力企业应当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不断完善员工培训机制。为了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质量,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人力培训机制。首先,明确员工培训的目的。促进企业人力培训系统、持续的开展,通过能力、经验、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使得员工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其次,遵循科学的培训原则。完善员工培训机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培训原则。电力企业培训应当具有系统性和前瞻性;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核心作用;以业绩为导向,合理地细化各项培训指标;以计划为导向,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遵循客观性、层级性原则;注重培训的过程管理。第三,制定合理的组织领导机制。电力企业培训领导小组应当由组长、副组长和组员三部分构成。组长由企业副总担任,进行宏观把握,系统协调;副组长由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主任、人力资源部部长等担任,推进企业人力培训的具体实施;组员由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专责人员担任,进行资料整理、联络等工作。第四,明确培训工作职责。第五,拟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电力企业培训计划拟定主要包括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程序和制定科学的培训费用预算等。

(二)编制电力企业培训预算

培训经费是电力企业开展培训的重要保障,没有充足的经费,电力企业培训就等于一纸空谈。因此,电力企业必须编制合理的培训预算,切实解决培训所需的资金问题。电力企业完成培训需求调研后,明确培训的规模与方式,进而编制相应的培训预算,确保企业对培训的有效投入。电力企业培训预算的任务主要有制定预算管理规定和相关机制,明确培训费用的使用方向,明确培训费用的总量。培训预算费用的编制中,需要开展以下几项分析工作:培训预算总量及其调整分析、项目重要性系数分析、培训项目成本和费用分析、培训项目设置分析等。通常情况下,培训总预算分配为:30%的预算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费用,30%的预算为企业派遣员工进行外部培训的费用,30%的预算为人力资源部门的行政人员和培训师等内部人员的工资、奖金和福利,10%的预算为机动资金。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预算的编制采用的是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重新评估每项培训项目对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价值与意义,在分析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各项培训项目的优先次序,从而促进培训的高效率开展。从编制流程来看,零基预算进行了员工绩效能力诊断分析、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公司经营战略分析等,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因此,零基预算有利于电力企业管理层有效地审核整个培训项目,严格控制随意性费用支出,提高培训资金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将企业的培训目标和经营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培训的控制和管理水平。

(三)合理设置电力企业培训课程体系

提高电力企业培训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在培训课程体系中不断引入成熟的培训项目,不断丰富人力培训课程内容。建立一套适合电力企业员工培训的、完善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得电力企业培训工作更具条理性、规范性与系统性。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电力企业的人力培训方式与课程也应当有所区别。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中,电力企业可以将管理人员分成两类――高级管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可以采取和高校联盟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培训内容可以通过实证分析与案例教学的形式展开。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当以经济管理、制定战略决策、转变管理理念等为主。在技术人员的培训中,电力企业应当根据各个作业系统不同的技术种类,将员工合理安排到企业所属的培训机构,进行不同技能性质、不同技术、不同级别的培训。根据员工的具体需要,或是结合工作需要,合理开展员工培训,在必要时可以采取脱产学习的方式。对于电力企业运营中采用的技术培训,应当开展长期培训,保持培训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在新员工培训方面,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内部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培训、安全教育、企业文化以及基本的知识技能等。在开展培训时,需要注意与工作保持同步,可以采用师傅带徒弟、研讨式或课堂讲授式等多种培训方式。

(四)完善电力企业培训评估体系

高效的培训离不开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时,电力企业就已经开始了评估工作。培训评估工作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培训评估不但能够用于培训结果分析,而且能够为培训内容、进度的及时调整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分析培训需求有利于确定员工培训评估的范围,设计员工培训方案规范了培训评估实施。电力企业培训评估主要包括培训项目评估、受训者评估与培训者评估三个方面。企业开展培训评估,就是对培训者的素质、教学的管理、教材的选择、场地设施、方案设计、培训措施等进行综合的评价。电力企业培训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数据收集,通过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收集培训评估的多方面数据;数据分析,科学地分析、处理收集的各项数据,为培训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比较培训评估的结果和目标,判断是否达成培训目标,如果没有达成培训目标,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既定的培训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员工培训在电力企业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为了提高培训的水平,电力企业就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合理制定培训目标和培训规划,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在制定培训规划时,电力企业应当注重培训的例行性、计划性、多样性、长期性和全员性,处理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岗位职责与工作目标、企业年度经营目标以及企业文化等培训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企业培训机制,科学编制企业培训预算,合理设置企业培训课程体系,完善企业培训评估体系,促进人力资源价值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杨艳红.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4)

[2]魏晓华.电力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背景、意义及屏障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28(1)

[3]晏新华,徐斌,李瑶.电力企业改制中的人力资源优化创新[J].中国三峡建设,2004,(6)

电源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优化人才配置,致力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立足于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完善人力资源工作的体制和培训、考核、使用、奖惩、待遇一体化机制,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高端引领、竞争力强的员工队伍,为深入推进电网及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与智力保障。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高效的劳动用工机制

规范劳动用工管理,调整劳动用工结构,实施用工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岗位能上能下、待遇随岗变化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1)严格控制用工总量。长期职工队伍总量实现零增长,超员单位实现负增长。提高入口门槛,长期职工新增人员以“211”工程院校本一批及以上电力专业毕业生为主,农电工新增人员以电力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为主。

(2)稳妥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新进人员必须配置在生产一线岗位,其中,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专科生不少于7年。应优化劳动组织及主多分离产生的富余职工,进行针对性的转岗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尽快补充到缺员岗位。主业用工必须以长期职工为主,规范主业市场化用工与业务外包的管理。建立工资总额计划与劳动定员贯标、劳动用工总量挂钩机制,引导基层单位盘活人力资源存量,建立生产一线岗位成才机制,有效解决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对于长期职工借用到集体企业人数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以及劳动定员超编单位采取业务外包的,适当扣减工资总额。

(3)规范县供电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按时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内退、病退等长期不在岗人员的管理。清晰界定农电工工作界面,农电工是指在农村全日制从事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运行维护、农村供电所营销服务,由农村低压电网维护管理费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采用全日制用工方式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实现全省统一的农电工管理模式。全面清理农村供电所各类不规范的劳动用工人员,积极稳妥地处理好股改遗留的人员问题。

(4)加强岗位动态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公司系统管理岗位原则上采用公开竞聘和组织调配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人员,实现人岗匹配。完善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严格按标准选聘人员。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对不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或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入内部人才市场进行转岗或待岗培训。

2.建立规范科学的薪酬分配机制

(1)加强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管理。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工资预算管理规定,加强工资总额计划管理,完善各类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和管理调控办法,建立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定员与用工总量、劳动效率、人工成本指标挂钩的办法;加强工资总额来源管理,通过规范集体企业向主业借工,争取各单位定员总量、市场化用工总量、工资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工资总额等手段,合理调控和平衡各单位工资发放水平,维护规范、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

(2)改进内部收入分配机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改进企业内部分配,建立有利于提升绩效和员工素质的薪酬激励机制。首先,加强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完善基本薪金核定办法,提升绩效薪金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次,改进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职员职级体系以及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衔接的薪酬体系,鼓励员工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水平。再次,建立基于员工绩效表现和绩效累积贡献的薪酬晋升机制,拓宽员工薪酬晋升空间,引导员工持续提升绩效水平。最后,指导县供电企业改进内部分配,进一步优化农电工岗位等级工资制和星级农电工评选办法,完善保险福利项目管理,稳步提高农电工劳动待遇。

3.建立各级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改革各类人才培养使用方式,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重在实践中锻炼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培养使用机制。

(1)完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管理。加大部级科技人才、重点专业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县公司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通道人才作用,组织他们参与承担决策咨询、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技术研发、交流培训活动,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提高人才效能。

(2)推行轮岗交流制度。制定骨干人才轮岗交流计划,有计划地组织骨干人才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领域多岗位轮岗,在岗位实践中培养一批专业业务精通、综合管理能力强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推行挂职(岗)培养制度。把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职工群众认可的同志选拔到机关管理岗位培养锻炼;把省公司机关管理人员、电业局优秀干部派往基层单位培养锻炼。

(4)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培养人才。围绕重大管理变革、重要课题研究、重要攻关项目等急难险重任务,选拔骨干人员作为负责人,促使其尽快成长为相关专业领域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专家。

(5)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人才。实行生产一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计划,根据生产一线员工的能力、个性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各单位在选拔机关及中层干部时,要把班组工作经历及年限作为一项必备条件进行把关,有班组长工作经历的应重点考察培养。

4.建立各类人员培训开发机制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工作,突出岗位胜任能力培养,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不断提高各类人员培训效果。

(1)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培训中心作为公司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和传播先进管理思想策源地的作用,创新培训方式,对公司管理的领导人员进行分批轮训,开展针对性的政治理论和领导能力培训,重点使领导干部夯实理论基础、拓展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增强党性修养,增强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和创造性。

(2)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一是引入社会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鼓励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安监、工程、财经、人资、经贸、法律等领域的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专业化水平。二是依托培训中心、电科院、国内高水平的院校和咨询机构,加强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中层干部及党务工作者在“智能电网”等方面的知识更新培训,及时掌握各专业领域的最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发展趋势以及电网发展和新能源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提升综合业务素质。三是鼓励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硕士学位教育,选派优秀管理和技术骨干系统接受MBA和工程硕士教育。

(3)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一是强化现场培训。基层单位是现场技能培训的责任主体,应建立相应的岗位练兵制度并予以落实。省公司人资部围绕各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典型技能,组织开发现场培训方案并监督指导基层实施。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导师培养制度,搞好传帮带,实现先进经验和技能的有效传承。三是继续推行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各类新录用生产人员和转岗人员必须先持证后上岗,持证上岗后也必须每三年参加一次复审考核。深化应用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围绕“智能电网”不断完善培训标准。四是建立技能竞赛常态机制,从业人数多的工种三到四年、从业人数少的工种四到五年举办一届竞赛。五是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培训。继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习—综合考核”的三段式培训模式,重点抓好现场实习阶段的培训,对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工种由省公司集中安排到生产基建单位开展6~10个月的现场跟班实习。六是加强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企业班组长安全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7号),制定班组长安全培训实施方案,重点加强班组长综合管理能力培养,班组长每年接受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每三年到省公司培训中心培训一次。

(4)加强农电员工培训。省公司、电业局的各类培训要全面涵盖到县公司,培训内容要切合县公司实际工作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独立办班管理。重点抓好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对电网、设备及人员安全要求高、专业性强、实训基地投入大的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由省公司统一组织,对于配电、营销及可实现远程培训的持证上岗培训由各电业局或县公司按照省公司统一下发的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加强农村供电所所长与农电工持证上岗复审培训。农村供电所所长培训以综合管理知识与技能、团队建设等内容为重点。农电工重点加强安全生产与优质服务技能的培训。与相关专业院校合作,举办县供电企业紧缺专业人员的学历提高班,提高县供电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加强主业市场化用工培训。市场化用工在生产技能人员岗位工作实行上岗准入制度,必须经安规及岗位相关规程考试、技能考核合格后上岗。对从事带电登杆作业、导线压接、线路测量、机动绞磨等安全性、技术性要求高的特殊技能操作项目的人员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考试考核。对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工种的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规定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6)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对电力培训中心、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培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快建设省公司管理和技能培训基地,加大对电业局、县公司实训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网络培训中心的功能,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5.建立对口帮扶和人员交流机制

为整体提高公司系统各单位的员工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强化各级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对口帮扶责任,充分开发公司系统内部各类培训资源,采用业务培训、咨询指导、项目攻关、挂职(岗)锻炼等各种人员交流方式,加大对专业管理和技术薄弱单位、县公司的帮扶培训力度。省公司人资部会同各专业部室牵头制定系统内部跨单位的帮扶培训计划,组织基层单位专业骨干到计量中心、检修公司、电通公司、电科院以及管理与技术相对比较强的单位进行离岗跟班实践,组织专家人才及兼职教师跨单位开展业务培训、导师带徒等帮扶活动。各电业局要针对所辖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帮扶培训计划,推行电业局与县公司之间上下挂职(岗)锻炼、县公司与县公司之间交流挂职(岗)锻炼。

电源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深化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公司通过深化劳动制度改革,营造“人人都能成才”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保障,从而为公司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人才强企战略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先后修订完善了涉及领导人员管理、考核评价、竞争性选拔、绩效考核、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管理和企业负责人酬薪管理,社保管理等二十余项制度。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消除制约企业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体制机制,通过盘活人才存量,增添企业活力。

建立适应公司发展的领导人员考评体系

公司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完善领导人员考评体系,呈现人才辈出、能上能下的良好局面。公司大力实施企业领导人员综合性考核,考核内容综合体现,考核方式综合配套,考核结果综合使用,有力促进了人才质量提高,实现了综合考核效力最大化。

考核内容综合体现。公司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均以四大绩效考核结果为基础;四大绩效考核结果对领导班子的考核权重占70%,另30%为团结协作、作风形象民主测评结果,四大绩效考核结果对领导人员的考核权重占50%,另50%为素质和能力民主测评结果。对领导人员的考核注重被考核人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破解工作难题的业绩,实现了考核内容的“本土化”,使考核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更加体现服务公司改革发展的需要。

考核方式综合配套。公司对所属企业领导人员采取以年度考核为基础,常态化考核为重点,巡视、审计监督为参考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结合巡视、审计监督、竞争性选拔差额人选的考察、干部专项考察、工作调研等工作的开展,多角度地掌握所属企业领导人员的德才表现、主要业绩和履职情况。考核方式的分类实施,配套使用,各有侧重,互相印证,实现了考核工作的多维度、多角度,做到了定性和定量有效结合,保证了考核结果的全面、准确、有效。

考核结果综合使用。四项绩效考核结果与领导人员薪酬激励挂钩;领导班子考核结果与“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认定挂钩;对领导人员考评结果与干部培养使用挂钩。“三挂钩”实施以来,凸显了重德重业绩重公认的导向,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结合,并发挥了公司各项考核工作综合效力最大化的作用。

完善选拔培养互为补充的选人模式

集团公司党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考虑、分步实施,按照“两个总体目标,实施三步走,在三个层面进行探索”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动选拔培养互为补充的选人用人模式。

实现竞争性选拔的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实施过程中,公司不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制度、严密流程、总结经验,实现了组织一次、成功一次,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示范性、较为规范完整、操作性强、适合公司需要的竞争性选人用人程序,激发了干部员工对竞争性选拔工作的信心和参与热情。2011年面向华能全系统开展了25个部门副主任级岗位的公开竞聘,是华能有史以来岗位最多、范围最广、职级最高、力度最大的一次竞聘,在华能系统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联动效应。2009年以来,公司总部已开展了4次竞聘工作,49名同志履新,涉及总部部门副主任级、处级和一般员工三个层面。

加强干部挂职、培训。集团公司总部已先后有针对性地选拔、组织了7个批次所属企业干部上挂到公司总部,2个批次总部干部下挂到所属企业的挂职锻炼工作。挂职干部来源基本覆盖了全部京外单位,挂职干部成为了上下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成为了华能企业文化的宣传员和通讯员,实现了总部与所属企业双向有效互动,实现了干部培养、使用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促进总部建设、推动所属企业发展、实现干部提升的“三赢”的良好局面。通过跟踪调研,挂职干部返回后,大部分同志走上了更重要的岗位,为华能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当前,公司总部及系统各单位,正在创新实践形式,探索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典型经验。

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公司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公司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出台了人才规划,促进高、中、初级人才梯次发展,推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建设。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公司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目标,确立了以改进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方式为基础,选拔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目标,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补充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思路。根据产业门类和专业化人才需求,相应制订了绿色煤电、核电、边远艰苦地区人才援助等一系列重点专业技术人才规划,并初步建成了天津IGCC,山东石岛湾核电、西安热工院、北京淸洁能源研究院等专业技术人才基地,十七大以来累计培训46816 人次,带动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提升。

密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通过承担部级项目、承建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中心等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两院院士1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18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6人,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4人,部级科技奖项负责人11人。

深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用工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干部”和“工人”之间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进一步激发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加强上海电力检修培训中心及其淮阴分部和汕头电厂、威海电厂运行仿真培训基地建设,发挥三级培训体系作用,深入开展了技能人员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安全培训、班组长培训以及各种适应性培训,不断提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开展技师考评工作,用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术比武等方式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目前已有全国技术能手10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29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46人。

围绕战略定位,完善纵向三级管理体系建设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公司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人力资源集约化,先后批复设立了陕西、澜沧江、海南等几个检修公司;积极探索电厂基建、生产承包运营模式,落实西宁热电基建和生产委托山东公司总承包;推动边远、艰苦地区人才援助工作,对口援助公司、新疆公司人力资源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发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调剂作用。公司加强人员总量控制,严格员工录用计划管理,连续两年实现集团公司人员总量负增长。在严控系统外进人的基础上,加大系统内员工调剂和招聘力度,对有员工录用需求的单位加大系统内调剂和招聘的数量和比例,在系统内调剂和招聘条件上予以放宽,促进了系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了人力资源使用效率,集团总部对系统人力资源统筹调剂的作用有效发挥。

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完成后勤、燃料、煤炭、物资、科技体制改革有关机构重组工作,促进公司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积极落实四川公司对口援助公司、北方公司对口援助新疆公司、西宁热电整体委托山东公司管理有关工作,协调解决委托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在近几年边远艰苦地区援助工作的基础上,启动和落实对口援助公司和新疆公司人力资源有关工作,组织召开了对口援助公司、新疆公司人力资源专题会;深入调研,重点解决了公司、雅江办合署办公和理顺管理体制、拓宽员工录用渠道、制订公司和新疆公司与院校联合定向委培工作方案等问题;研究制订地区人员交流、人员配备、干部培养、薪酬和津补贴等针对性扶持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口支援激励机制。

立足工作实际,实现员工培训横向全覆盖

公司不断建立和完善干部培养锻炼机制,建立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为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治企能力,选派领导人员参加中组部、国资委组织的干部调训。充分发挥华能党校作为干部培训主阵地的作用,在抓好干部进修班、中青班和轮训班的同时,服务公司主营业务,制定并实施了生产副厂长、经营副厂长培训计划,2012年累计培训393名领导人员,公司系统完成各级领导人员培训1605人次。通过“国资委干部教育网”构建集团总部员工网络培训平台,开设了77门专业课程和130门公开课程。将西安热工院作为公司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主要基地,编制实施了2012年度专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动专业人才业务素质和水平的提高,2012年公司系统各单位累计培训23915名专业人才。

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了以上海电力检修培训中心为龙头,淮阴、威海、汕头为补充,专业涵盖电力运行和检修,区域布局兼顾南北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