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范文第1篇

1.覆盖的广泛性

与大众传播中的其他形式如报纸、书刊相比,法治教育的电视媒介覆盖面更广,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深入到每个角落,影响到每个人。因为读书看报需要识字,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使传统的法治教育覆盖面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看电视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且电视是现代社会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几乎置身于每个家庭中,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覆盖面通常数以千万计甚至以亿计,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以及不同的地域,因而其覆盖范围广泛。观众在收看与法治教育相关的电视节目过程中,其法律素质也得以培养。

2.内容的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内容大量渗透在不同的电视法治栏目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目前电视己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凭借其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电视法治教育为法治观念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为提高民众法律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观众在观看电视法治节目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节目的熏染,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所包含的法治观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3.类型的多样性

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是由电视法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所决定的。电视法治教育主要以电视法治节目作为表现形式,这些节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如按节目播出方式划分为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按节目播出体裁划分为法治消息和法治专题,其中法治专题又分为法治专题片、举案说法、庭审纪实等类型[1];按节目性质分为法治新闻节目、法治专题节目和栏目剧[2];按传播内容划分为法理型节目、情理型节目和道理型节目[3]。这些类型的法治节目都蕴涵着丰富的法治信息,有的通过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则是隐含在节目内容中。由于电视观众具有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也不同,他们对电视节目各有偏好。因此,多种类型的电视法治节目就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而渗透在各类节目中的法治观念就能更好地影响人们。电视作为强大的媒介之一,承载着强烈的教育和宣传的社会功能。法治教育的电视媒介通过声画并茂的传播符号,将原本高度抽象的法律条文及其所蕴含的法治理念展现给公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的法治观念,在培养公民法治观念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网络法治教育媒介特征

网络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媒介。网络环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法治教育也成为一种必然。

1.信息内容的海量性

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受版面的限制;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很多题材进行删节。与传统媒体采用线性述事方式不同的是,互联网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其容纳的信息是无限的。网络上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字化大大拓展了信息存储的空间。其他信息载体要增加信息容量,就要增加空间,而网络却不同,网络空间在理论上是无穷的。法治教育信息只要渗透在网络媒介之中,就能够容易地被人们所感知和把握。运用网络媒介,能够将更多法治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同时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对教育对象的法律思想造成重大的影响,网络中各种思想、意识的海量性,丰富了法治教育的内容。

2.速度的超时空性

从技术上来看,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这些数据所承载的法治信息也被迅速传播。现实社会总存在着洲界、国界、省界,而由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社会则是一个没有物理边界的空间。人们可以将其法治观点、思想融会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各种法治教育信息将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跨越时空地域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此外,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各种事物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新事物和新现象层出不穷,整个社会都处在转型的加速时期,这从客观上增加了法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网络社会打破了传统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教育不分国界、不分地域,各地各国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在网上获得,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交织在一起,利用网络沟通的超时空性这一特点,可以大大地提高法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促进了法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3.方式的平等交互性

互联网技术建立在所有电脑用户平等的理念之上,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不同年龄、志趣、种族、民族、国籍、、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活习俗的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自由穿梭,获取、制造和传播法治信息。传统媒体一般采取的是单向传播的方式,信息主要是由传播者单方面提供,受众只能被动获取信息,其反馈也往往是滞后的。而网络则采取的是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媒体将信息传递给网民,网民可根据个人需求、兴趣有选择地检索查询,以获取信息,具有主动性。此外,网民还可随时随地的发表观点,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不仅如此,法治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各种平台及时把法治教育的内容传送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面前,如政法微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教育者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还可以及时得到来自受教育者的各种信息反馈,从而避免传统媒介方式法治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

4.手段的兼容性

网络兼容了传统媒体的多种优势,不仅具备了电视声音、文字、图像合一的特点,还具备了报纸的可保持性特点;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和数据,还可以处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它可以将报纸、广播、电视、录像、电话和传真等功能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交互功能,使得网络信息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因此运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把法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把法治教育内容融于声像之中,从灌输到互动,从单色彩引向多色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受众观看载体的多元化,法治教育呈现出电视媒介不能拥有的优势。

三、网络法治教育对电视法治教育的冲击

网络媒体以其更新与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全球性、检索便捷、交互性强等优势深得广大网络用户的青睐,网络法治教育对电视法治教育造成巨大冲击。首先,从传播范围上,网络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使法治教育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网络的发展将电视媒介摆在了一个全球性的舞台上接受检阅与竞争,“网络传播突破地域限制,没有疆界,而且跨国传播成本低廉。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与互联网连接,网络传播真正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4]。这样一来网络使信息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无障碍性。没有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全世界的公民都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来自由选择和观看其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这就为不同的国家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成本低廉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查看各类法律信息、收看视频节目等。受众将其注意力在网络媒体上的份额在急速地提升,从低龄向全民蔓延,这些受众更多地选择运用互联网络来获取信息和收看电视节目,造成电视法治节目不但要迎接其他节目类型的挑战,也要面对网络媒介的压力。其次,在传播手段上,网络媒介兼备所有媒介的传播手段,可以使法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它能够巧妙运用技术优势,将海量信息通过适当的策划、设计、加工,转换成容易理解和阅读的图像、图表,甚至变成音频或视频等,极大地改善传播的效果。我们知道,法治教育是通过媒介以一定形式的符号系统为中介进行意义表达,电视媒介以声音、图像为主,网络媒介则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系统兼集一身,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平面和三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环境等,以法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较之于接受传统媒介的法治信息,受众接受网络法治信息会产生更加逼真的“沉浸感”,同时使教育效果最大化。第三,网络媒介具有特殊的互动功能,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法治信息。法治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可能是持续数日,甚至也可能是旷日持久,在这种时候,电视媒介受众不可能自始至终把握法治事件的所有线索和信息,网络媒介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电视媒介这一不足。网络媒介可以将持续多日的法治事件报道进行更加有条理地组织,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重放和回顾事件;可以综合使用文字、图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用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法治事件;甚至可以让受众自行决定法治信息的呈现方式,为不同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的受众,提供差异化的法治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的冗余和噪音,改进传播的效果。

四、网络法治教育的弊端

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法治教育拥有电视法治教育所不曾拥有的优势,但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避免,网络法治教育有自身所不能克服的缺点。首先,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和信息的无限性,造成法治信息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网络开辟了一个无拘无束、几乎不受限制的空间,这也使得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受到质疑。网络的自由性、信息的无限性恰恰是其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根源。“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可以分钟甚至秒钟作为单元传播,新闻可以在瞬间。然而,速度、时效与准确、公正、完整之间存在反比关联,快速导致的最大风险往往是容易出错。”[5]网上缺乏对无限丰富的网络联系的监督机制,信息传递中的无意失误与有意曲解,致使虚假法律信息不时出现在网上。许多网站没有自己的专业采编队伍,所的法治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的编制和真伪鉴别,缺乏权威性和可靠性。对受众来说,法治教育的网络媒介缺乏一种公信力。其次,网络技术有一定复杂性,影响网络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媒体对受众有所谓技术门槛与知识门槛的要求,部分群体掌握它有一定难度。网络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知识水平低的人来说,要产生把握力就不容易。“在信息化时代,即使农民阶层拥有了比以前更多地接触现代媒体的机会,但是由于其并不具备相应的使用媒介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媒介使用的观念和使用技巧,这也会对其积极寻求和使用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产生消极的影响。”[6]电视的操作十分简单,受众甚至只要按下开关就可以了,网络则不同。首先,它要求受众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常识,其次,要想进入一个网站搜索所需的信息的过程还是很复杂。文字的传播符号、网络点击技术的复杂程度这些都影响了受众的使用。技术相对复杂性是影响网络法治教育的重要原因。第三,传播主体虚拟性,造成法治教育的难控性。互联网具有很高的包容性和延伸性,人们只要找到一个网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只要通过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自由接受和传播信息,无需确认身份。只要在网络技术的支持范围之内,和接收信息不受任何约束。“任何人只要连上互联网,都能够以虚拟身份不受约束地畅所欲言,互联网匿名性带来的放纵心理,可能导致不少网民发出不负责任的声音或者非理性的发泄,可能导致互联网上理性的思考反而淹没在混乱之中。”[7]因此网络营造了一个具有很高的隐蔽性的虚拟空间,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这种虚拟性所带来的虚假性和真实性的并存及渗透,给网络法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困难。网络之外的其他媒介进行的法治教育是可以控制的,通过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交流互动,信息选择,以及多样化的测试手段,受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其基本上能够按照教育者的设想前行。但由于网络法治教育是通过网络平台展开的,网络的隐蔽性、信息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接收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再加之受教育者自身心理机制的脆弱性和劣根性,致使网络法治教育的实效比其他媒介法治教育更具有难控性。

五、电视与网络法治教育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意指多种传播媒介呈现一体化趋势,媒介融合在媒介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中呈现了多种全新的特质[8]。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计算机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因此,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要想被受众接受并且保持活力与生命力,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与网络法治教育的融合。电视和网络法治教育二者各有所长,只要寻求适当的合作方式,共享优势资源,取长补短便可更好地发展自身。传统技术水平下,受众多通过电视终端收看电视节目,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选择很多,大小品牌各异的计算机、传统意义的笔记本、便于携带的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与载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载体的多元化就意味着观众可以接触到节目的可能性变大。因此,电视法治节目可以通过播出权的授予交给网络去播出,那么再结合这些多元终端送到观众面前。比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各节目和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法治节目通过电视播放之后,都会将节目上传至其网站,供既喜欢上网又喜欢这个节目的观众收看。对于使用网络收看法治节目的观众来说,他们不但可以选择收看的内容,还可以在任意一个方便的时间观看,同时还可以边看边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其他观众或者是节目组进行交流。电视法治节目的即时一次性传播的特性被打破,同一期节目可以在网络实现不同时、多次重复的传播,方便了受众的同时也避免了节目制作者的节目资源浪费。电视法治教育受限于电视传播的单向传播特性,通过法治节目进行的互动形式也是极为有限的。而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特征对于传统电视媒介来说,是一种互补。通过网络空间,信息的集权力量在消解,网络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表达,并且成为一个消息的发出者,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这种话语权力的回归不仅让观众从意识上有一种表达的感觉,也在行动上有了表达的平台,为普通的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平等话语平台。电视法治节目利用好网络媒体在交流互动上的优势,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途径,便可以为电视法治节目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当电视法治教育的形式以电视法治节目进行之时,观众可以通过网络与法治节目的演播现场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向嘉宾提问,甚至是参与到节目的进程中去。另一种是具有延伸性的互动形式,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在节目正在播出的时候,在节目播出之前或者是观看节目之后,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节目组沟通、交流,将法治节目的宣传与资源利用战线拉长,带动更好的收视效果,实现法治教育电视与网络媒介的融合。在这种融合过程中,网络媒介也利用了电视媒介的资源。不仅电视法治节目强大的品牌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网络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其雄厚的人力资源是网络法治教育必须依靠的,而且电视法治教育形成的丰富传播经验也是网络媒介需要借鉴的。此外,电视媒介比网络媒介在公信力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法治教育公信力状况直接关系着法律公信力的高低,影响着法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法治教育的电视与网络媒介融合,使网络法治教育传播的法治信息公信力大大提高。

六、结语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整合;模式效应

中图分类号:C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51-02

1 体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崭新而永不退色的话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给课堂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效果变化,可以说学科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就是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不同层面的知识体系、信息方法、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与体育课程内容密切结合、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整合,其主要目的是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体育课程、教学。从实质优越性上看,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教育理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体育教师在教学课堂的教学手段得以丰富;信息技术突破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大大提升了体育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可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由原始的“单一的学”向“探究性”方向转变,体育教师一味的“教”向“研究性”方向转变,激发和鼓励学生、教师的主观创造性,促进师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信息技术下新课程实验和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和体育课程的有机整合,可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体育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受到局限性,这样教师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中,全面积极的发展学生。

2 体育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的基本流程

从信息技术维度上看,由于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突破,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教育资源充分共享成了可能,学习的选择性和公平性大大提高。信息交互手段使用,使教育愈益成为个体化的学习过程,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贯彻。远程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体育教育信息化流程如图1。

3 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模式的构建

3.1构建课堂教学环境模式课堂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主要实施基地。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要求学生针对特一体育运动学习项目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利用专题网站、搜索引擎以及资源库等充分搜集与此项目技能息息相关的内容及文本、图像、影像、具体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等,充分利用各类型网站以及电子出版物广泛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利用专题网站功能特点,进行网站上课堂教学以及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网站上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对问题不同的见解,甚至可以提问质疑:另外,学生可以直接利用网站中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如果师生对类似专题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的话,可以直接把图像、影像、讨论场景等相关资料传道网站上去,这样不仅可以使好的课堂教学经验资源共享外还可使得专题学习网站得到充实和进一步的完善。

3.2构建“专题探究、网站开发”模式专题探究即针对某一个专题而进行深入、广泛的学习和研究,从而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题探究模式的构建,必须要求构建者建立专题学习的网站,专题网站基本内容必须涵盖:①展示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②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和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③根据学习专题,构建网上协商讨论、答疑指导和远程讨论区域;④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网上自我学习评价。

3.3构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台作学习”模式“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这种模式大多应用于校园网络或与校外因特网相连。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计划等教学需要,确立、选择学习体育项目的主题,详细制订体育教学计划其中包含确定目标。体育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的收集)。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浏览器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互相探讨,对所获得的信息和资源进行分析、思考,根据需要在课堂上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这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学习的目的。

3.4构建“情境、探究”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灵活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法,可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最适合“情境、探究”模式的开展和实施。其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由体育教师特定出某一体育教学项目,要求、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其体育项目的关系、特征及内在规律,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和发表自己看法、见解,并进行虚拟实践,实验是否与之前思考的结果能达成一致,用现代信息技术播放演示功能,重展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把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利用课堂时间,对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演练,认真观看课件,了解学习效果。

4 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效应

4.1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优化了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性,而且不受季节天气的制约限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接收更多有关的知识,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图象、动画、影象、声音等多种媒体来直观逼真地反映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当今学生对于直观、形象、感染力强的客观事物的兴趣比较浓,乐于接受,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恰恰会满足他们的这种兴趣,并且能适应他们理性思维不强、学习的持久力弱的等特点。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应用,引发学

生的主体作用,开拓了知识领域,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促进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教学中体育教师的动作讲解与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听与看,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利用体育教学中教学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以及动画效果的处理,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过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和示范,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用形象具体化的手段,让学生弄清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使学生求知欲受到激发,注意力被画面和动画吸引过来,学生就在愉悦的心境中,进入了学习的佳境。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动作的理解、记忆和掌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思维,观察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4.2体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师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4.2.1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提高体育教师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学生锻炼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体育教师,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不仅是时展的象征,而且对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正确、合理、高效的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不仅可以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从而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使“以人为本”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资源的潜能,构建学习的良性循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4.2.2变学生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符合锻炼规律,提高锻炼效率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师道尊严”,以传统教师的主动传导和学生的被动吸收为主,忽视了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原则,学生只有在体育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下去吸取知识和锻炼方法,学生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和思维空间受到了很大限制,这样培养的学生在今天是很难适应时展的。随着网络的出现,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充实了人们的大脑,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资源,是一个教师远远不及的,学生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可自由自在地获取他想要的东西,这一发明,摆脱了教师固定思维的束缚,在锻炼活动过程中迫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能力与锻炼能力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知识资源使教育教学内容与教法发生一场深刻改革,它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与锻炼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5 小结

体育教育信息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之一,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体育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体育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环境,我们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姜健,刘汉生.浅谈信息技术与体育整合[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64-65

[2]舒涵.体育信息化四大需求[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13):35

[3]论体育教育信息化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120-121

[4]李祺,李春鹏.论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127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5—0090—03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兴起的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认为,学生应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扮演积极主动的角色。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提升学生自身对于受教育活动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其主动性。与此同时,社会自身正在经历着信息化浪潮的洗礼,信息化成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在这两方面大背景的交叉影响下,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大学体育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的现实发展,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下积极地进行信息化建设和改造。本文以大学体育课程为切入点,就自身工作实践经验,谈谈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问题,并据此进行相关实验,以期能够为体育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略尽绵力。

1 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的概念中所包含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具体到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方面,就是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系统。

1.1 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在硬件方面,国内普遍的做法是通过购置计算机,建设机房来实现体育教学管理的力公自动化。这固然是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步,然而,仅仅止步于此是远远不够的。从深层原因上来看,上述情况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从信息化的考察内容来看,对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体育课程信息化应当在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广泛地在各个信息化平台上充分交流信息资源。具体做法是:建立场馆与计算机平台的有效互联,对学生个体信息进行硬件识别和管理。比如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通过门禁系统与校园卡或指纹识别系统的硬件关联,对学生的迟到早退情况进行高效快速地管理,并及时反馈到教师的固定或移动数字平台上,这就为体育课程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在软件方面,体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数字软件。如上所述,体育教师的固定或移动式数字终端上应当具有相应的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软件,学生也应当拥有对于课程信息进行了解和选择的相关软件,比如采用核心Java平台或者Java2平台的标准版的J2EE语言进行编译的windows系统管理软件或android系统的app应用软件。采用此种语言进行编译的好处是语言编译的便捷性,数据处理的灵活性以及信息管理的安全性这三个方面。另外在体育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课件以及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摆脱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桎梏,从而充分地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主”的核心思想,发挥体育教学部门和体育教师的平台作用。

1.2 信息咨询

独木不成林,单脚难行路。良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须配备高效的信息咨询系统。在上述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体育课程信息化的信息公开机制和信息应用平台也应当随之建立起来。目前的普遍多是建立学校体育部的相关网站,进行体育课程教学信息的单向披露。此类做法略显简单,而且在实际效率上也略显低下。信息化不应当只是将旧有的课程教学和课程管理仅仅更换输入输出和储存途径,而是应当在理念上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交汇进行革新。具体做法是:首先在体育课程的网站的上,应当秉持公开和安全并重的思想。一方面学生通过个人学号和密码都可以访问到网站的全部公开信息,从而对体育课程进行了解和选择;另一方面,非学生的访问者无法进入到具体课程选择的页面当中,只能够了解某些信息。其次基于建构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育课程信息的披露不应当局限于体育部自身网站上,而是应当针对学生所属年龄段的特点和爱好,在某些公共社交平台如新浪微博、人人网上注册体育部门的账号,通过相互关注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真正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使学生可以在教育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对信息进行主动了解和自主学习。

总之,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建设应当是在深刻理解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和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交流信息资源、开拓多种平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惟其如此,才能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真正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开展人性化的体育教育。

2 体育课程信息化教学管理实验

2.1 实验目的

此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信息化体系对于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水平的提升作用,以及体育课程信息化对于学生学习体育课程、培养运动习惯、参与运动的主动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2 实验对象

在东北石油大学2010级大学生中,我们随即抽取经济管理学院和石油工程学院两个学院,并从两个学院随机各抽取了三个班级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其中试验的对象经济管理学院共87人,石油工程学院共92人。

2.3 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的方法是对比实验法和调查问卷法。通过对两组实验学生分别实施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个学期之后,对比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测验的达标程度的变化,并详细制定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分别就课程安排,课程教学,个人能力培养以及对于课程的兴趣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达到93.8%。

2.4 实验过程

实验的第一步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分组,并进行样本有效性的确定。在此次实验中,我们将经济管理学院的87名学生列为实验组,将石油工程学院的92名学生列为对照组。并据对其开学初期的体质测试达标率和上学期的体育成绩合格率进行了统计和存档。具体情况见表1。

经核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无较明显差异,可以认定样本有效,经过一学期的不同模式的教学之后,再次对两组学生的期末体质测试结果和本学期体育成绩合格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1和表2的数据对比来看,实验组的体育成绩合格率和体质测试达标率都高于对照组大约30个百分点,差异十分明显。这表明,本次新型教育理念下的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实验,确实是以人为本,相对于传统的简单知识教育、单纯技术教育和刻板体制教育而言,有革命性的突破。实验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于信息化的体育课程教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参与人数大大增加。

2.5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实验的结果证实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在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上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从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学生对于通过信息化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有着相当高的评价。传统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集中教授,直观演示等方式进行的,并且体育课程的安排也是不够科学的,随意性较大,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去。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信息了解,仅仅是通过阅读教材和模仿教师演示动作而实现的,而对于实际课程与课本的差异不甚了解。经过实验之后,体育课程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传授,是经由体育部门及时更新和体育教师针对实际课程安排而具体公布的,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行方面达到了统一,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来,并实时地掌握体育课程信息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教育为人的目的。

其次,实验结果还表明了体育课程信息化是适应和符合社会转型发展的,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通过本次体育课程信息化实验,本学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体育教师对于本专业课程研究的深入程度和积极性也有明显进步。通过信息化建设,体育教师可以更便捷快速地掌握课程中的动态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既形成了轻松的教学气氛,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第三,试验结果还证明了在深刻理解构建主义和信息化的基础之上,体育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是明显的。应该以学生为本,开展人性化的教育,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350-01

一、中国未来教育改革战略目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

二、素质教育的马头卒——信息素质教育

信息素质教育的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最早是在1974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接收的提案中,有一份提案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他认为要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技术和方法,接受过信息资源应用培训,能够应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是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而今信息素质已从其最基本的检索功能定义,衍生为包含一个人的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素质的全方位概念。比较典型的概念是:信息素质是人们获取、评价和使用知识信息资源的能力,是现代人才在信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利用知识信息必需的技能,是人们跨入信息社会,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基本品质的基础上,发展并升华出的一种新品质。

三、我国21世纪教育的通行证——小学信息素质教育

随着时展,现在学术界不断有人指出,现在的小学信息素质教育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正在向边缘教师过渡。此语并非空穴来风,看看我们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宁可不上课也要为其它学科老师制作课件;课上的如何可以不追究,学校交待的任务一定要做好;只要会玩电脑,谁都可以带信息技术课……一时间,信息技术课成了边缘课,信息技术教师成了边缘教师。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1)提高思想认识。要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保党和国家提出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转变教育观念。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少年儿童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

(二)加强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搭建平台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和水平。小学信息教学活动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紧扣课标。各小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教育主管部门握好课程评价这根“指挥棒”。这事关方向性问题,上级有啥样的考核评价机制,下级学校就会有啥样的应对措施。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评价,不要进行泛泛的“达标式”的检测验收,要落实到真正考察每一个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上来。上级严,下级必严。

四、结论:

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的信息时代,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新型的课程,都必须面向素质教育。我们要全面革新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架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目标,形成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总之,只有多管齐下加以改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教师就会由现在的边缘化倾向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我们相信:对全面实施小学生信息素质教育进行的积极探索,一定会使得信息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1年01期.

[2] 黄红梅. 对教研系统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思考[J].晋图学刊,2006年04期.

对教育信息化的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急管理;教育差距;区域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07—04

引言

互联网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学习革命,促进信息飞速传播。多媒体在线课堂、数字化实验室、远程网络教学、E—book、新媒体招生广告等,在引发创新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带来新式具有爆破力的社会突发事件传播效应。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信息化、全球化进程在加速。教育领域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不断扩大。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导致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差距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区域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分析区域教育信息发展不平衡现状,认识教育发展不均衡实质上内联着信息发展不均衡,以此导致社会突发事件频发。为更好地加强教育领域突发应急管理、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本文将以基础教育为例,就信息化和教育差距与日益需要的教育领域突发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浅的分析。研究目的在于探索适合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的教育应急管理模式,更好地预测和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概述

1.信息化与教育发展差距分析数据来源

本文分析所选原始数据均取自2000年至2006年公开出版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信息年鉴》。从中选取了有关基础教育发展和信息化普及率方面11项指标所的窗口统计数据进行测算。采用窗口统计数据分析有助于认识我国区域之间信息化与教育发展差距的相互关系。

2.研究方法概述

本文采用了4种有关差距的统计分析方法,分别为:①线性相关分析法;②极差分析法;③环比率法,测算一定长时段内变量增长的速度;④标准差分析法,计算数据分布离散程度。如此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旨在比较客观全面多角度地认识信息化与教育差距之间的关系。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差距的特征

1.学校数减少引发学校规模布局调整,学校承受应急情况能力下降,教育安全成为问题

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总体看,采取的教育政策调控集中了教育资源,教育信息聚合功能加强,中小学校数量在减少,未来多元化的主流信息教育方式变得单一化。学生存在差异性,数量在逐年稳步增长。由于教育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在下降,这些地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紧迫问题。

2001—2005年间我国普通中小学的学校数量从2001年的571705所减少到2005年的444190所,总体数量逐年呈现减少趋势。伴随着学校数量减少,学校的承载能力在增强,“名校效应”在扩大,校中校、网校、分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优质教育资源竞争所引发的择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的安全、校园突发事件防范应急管理成为政府公共事业管理中重大有影响力的社会议题。

2.信息化影响学校承载能力和毕业率

信息化在提升中小学校承载能力的同时,网络文化开始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促进信息化教育改革对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新课改的实施方案中包含了一些基本的网络应用知识教学,与日新月异的IT文化发展相比较,有关信息化教育亟待加强。

3.与时俱进,调整信息化教育理念利于提高学校应急管理能力

所示毕业率与信息化相关性看,在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初级阶段,信息化教育可以促进教学方式改变,提高学生毕业率。随着信息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由于政策调整、财力投入的变化因素,出现“单峰投票”以至信息不对称现象,学校会固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的信息发展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对传统知识教学方法产生识别疲劳或“审美疲劳”,如此效应累积会影响到学生对主流课业知识的认知,结果导致毕业率下滑。这就如同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普遍面对突发的艰苦条件时忍受力下降一样,采取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探索引入新的学习理论,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提升学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均成为现阶段城市教育发展当务之急。

4.加强专业化教师培训,促进信息传播,提高校园突发应急处置能力

师生比与信息化相关性来看,信息化促使教师规模扩大,其东、中、西部2005年环比增长速度3.15%、3.93%、2.08%,比2004年有较大提高。但专任教师随着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专业师资紧缺。信息化下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出现了结构性转变,补充教师中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突发问题进行应急管理的专业教师稀缺。在教育不发达地区,一旦发生校园内部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酿成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路径选择至关重要,是通过内部系统化培训,抑或是外在引进人才来积累教育信息化人力资源规模?满足信息化条件下扩大专任教师队伍的需求,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具体结合实际来实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