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1篇

2013年7月《中国经济雷达月报》数据显示,当月中国经济指数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间呈现同步变化,二者之间的弹性系数为1.4793。其中,中国经济指数为0.7041,环比下降0.0015个指数点,下降0.2126%;同期,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5008%,环比下降0.1014个百分点,下降1.3338%(见图1)。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指数继续下降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下滑,中国经济不容乐观。数据显示(见图2),当月美国经济增长率从上月1.8011%下降到1.7766%,下降0.0245个百分点,继续下降;欧元区经济增长率从上月的-1.1044%变为-1.0923%,放慢0.0121个百分点,降速放缓;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从上月1.9581%下滑到1.9426%,下降0.0155个百分点,世界经济由于美国和欧洲及中国三大经济体持续下滑,世界经济指数下滑,世界经济紧缩依然。在经济增长方面,当月中国经济增长指数为0.7545,比中国经济指数0.7041高出0.0504个指数点,表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缺乏中国经济总体的支撑(见附表)。

在国内市场方面,当月中国价格增长率从上月的2.1523%上升到2.5477%,环比上升0.3954个百分点,表明国内市场明显扩张。

总的来看,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13个主要因子中,下降因子数量多于上升因子的数量,中国经济总体负面。 [论文网]

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产业出现不同变化。

当月中国农业增长率3.0322%,环比下降0.3299个百分点,农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470%,环比上升0.4585个百分点;贡献度为0.588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269个百分点,农业贡献率、贡献度双双上升。

当月中国工业增长率为7.5755%,环比下降0.1376个百分点,工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4513%,环比上升0.5410个百分点;贡献度为3.709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091个百分点,工业贡献率上升、贡献度下降。

当月中国服务产业增长率为8.2448%,环比上升0.0373个百分点,服务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7017%,环比下降0.9995个百分点;贡献度为3.203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193个百分点,服务产业贡献率、贡献度双双下降(见图3)。

总的分析,7月份中国农业增长率、工业增长率下滑,服务产业增长率上升,中国经济指数和中国经济增长同步下滑。其中,农业比重和贡献双双上升,工业贡献率上升、贡献度下降,服务产业比重和贡献度双双下降,农业产业在经济下滑中显露刚性,工业产业在经济下滑中衰退,服务产业随经济下滑而下滑。

数据显示,当月按照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口径计算的中国总需求为65993.2710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7.2785%,上升显著(见图4)。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当月中国消费增长率13.2219%,环比上升0.4870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9990%,环比下降0.9817个百分点,贡献度为5.947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473个百分点,消费贡献率、贡献度双降。

当月中国投资增长率20.2197%,环比下降0.0089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9146%,环比上升1.0415个百分点,贡献度为11.6997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055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率、贡献度双双上升。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年均17.5%的增速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9.7%的增速,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在世界排名由1978年的第29位上升至2008年的第3位,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7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6%,比经济增长快一倍以上。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一向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本文从直接、间接两方面阐述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直接贡献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对经济的直接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对外贸易通过商品在国际范围内流动,实现国内外资源的转化,优化我国的生产要素组合和资源配置,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外贸易使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扩大劳动就业。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劳动力,而且人均资本量低,就业压力很大。发展对外经贸活动将提供大量劳动就业机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四是提高利润率。对外贸易使我国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利润率。五是直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按照国民经济支出法计算,出口额直接计入GDP,出口额增加1亿美元,GDP就增加1亿美元。

量化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直接贡献。本文根据国民经济支出法(GDP=投资+消费+净出口=投资+消费+出口-进口)来计算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直接贡献。按照上述算法,进口为负,为剔出项。为客观地反映投资、消费、对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需把进口按实际用途分别从投资、消费、出口中剔出。这样GDP的计算公式转化为:GDP=投资直接贡献额+消费直接贡献额+对外贸易直接贡献额。其中投资直接贡献额=投资-进口用于投资部分;消费直接贡献额=消费-进口用于消费部分;对外贸易直接贡献额=出口-进口用于出口部分。

目前,我国没有进口商品用途的统计数据,本文根据进口的贸易方式对进口商品的用途采取不同的归类方法。具体方法:加工贸易项下进口归类于用于出口部分;以投资、消费、出口(不含加工贸易)的值作为权重,将进口(不含加工贸易)分割成用于投资部分、用于消费部分、用于出口部分。然后,根据GDP和对外贸易对GDP的直接贡献额,计算对外贸易对GDP的直接贡献份额;根据GDP的增长数据和对外贸易对GDP直接贡献额的增长数据,计算对外贸易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份额。计算结果见上表。

从上表可明显看出,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外贸易对我国GDP的直接贡献份额逐年上升,对外贸易的重要性随之逐年提高。同时对外贸易对我国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份额在30%左右,远大于同期对外贸易对我国GDP的直接贡献份额,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按上述算法,2007年对外贸易对我国GDP的直接贡献份额为22.0%,投资的直接贡献份额为36.2%,消费的直接贡献份额为41.8%,对外贸易对我国GDP增长的直接贡献份额达28.5%,比对外贸易对我国GDP的直接贡献份额高6.5个百分点。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对外贸易)并驾齐驱,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 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间接贡献

在量化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的直接贡献过程中,进口以负值出现,进口貌似对经济起阻碍作用,实则不然,进口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间接贡献的主要体现。进口对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改善我国同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适度扩大进口是保持贸易平衡、缓和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二是提高国内消费水平。进口使国内消费者不仅可以消费国内尚未生产的产品,而且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三是激发技术创新。进口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会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GDP的增长。四是弥补供给缺口,缓解国内短缺资源、关键设备和先进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下面以矿产品为例,阐述进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

矿产品进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2008年矿产品进口额为2616.7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23.1%。矿产品进口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是矿产品进口直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有效缓解了我国能源短缺问题。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国家安全。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能源缺口较大,能源短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二是矿产品进口直接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石油、天然气是炼油及石化工业的原材料,其进口促进了我国炼油及石化工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炼油国,是世界炼油和石化业向东方转移的中心。铁矿砂及其精矿是钢铁生产的基本原料,其进口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最大的钢铁消费国。

量化矿产品进口对我国经济的贡献。2008年我国主要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矿产品进口额情况见下图。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要素推动;创新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8

中国的GDP增长从2010年一季度12%的顶点一路下滑,到2012年一季度的8.1%,这也许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管理粗放、低工资低保障为致命缺陷的纯粹追求GDP的发展之路走到尽头。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已迫在眉睫,从要素推动走向创新推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由之路。

1 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分析

1.1 理论模型

通常来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以下源泉:土地(或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土地(或自然资源)是进行任何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是进行生产的载体。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有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物质资本是用于投入再生产的部分。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中,经济学家很早就发现,除了常规的生产要素投入增加导致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外,往往还有一部分增长不能由这种要素增加来解释。也就是说,除了资本和劳动对产出增加做出贡献外,还有一种未被发现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系列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综合表现,所以将其叫做“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

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把全部生产要素归纳为三个:资本、劳动与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

1.1.1 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可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有三个来源:人口的增加、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的作用由数量推动逐步转向质量推动,在经济增长的开始阶段,人口增长率也高,这时劳动的增加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人口增长率下降,劳动工时缩短,这时就要靠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来弥补劳动力数量的不足。

1.1.2 物质资本

从发展经济学看,资本形成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累积性的资本形成过程,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量研究表明,资本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

1.1.3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反映一定时期特定技术系统投入产出的转换效率。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有时只考虑单一投入要素,仅计算产出与单一要素投入的相对比率,被称为单要素生产率。如果同时考虑几种生产要素投入,由于要素可以互相替代,所以产出与全部投入之比,就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全要素生产率是以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占总成本的比重或要素产出弹性为权数,各项要素生产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一个综合指标。它的提高既反映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又反映要素组合配置效率的提高,表现为综合生产率的增长,实质上是知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因素作用于投入要素而引起要素品质效率和配置效率的提高。

全要素生产率最早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于1942年提出。20世纪50年代是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形成和大发展的年代;60年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从理论转向了实际应用;70年代,西方经济理论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不断“组织化”,政府对这一研究日益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世界银行在其编撰的有关研究报告中,用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各成员国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率。由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表现为技术进步,因此学术界常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作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代名词。

1.2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要素结构分析

结论: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的投入强力推动。从增长速度来看,无论是在总时间段还是在3个子时间段内,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都是最快的。1979~2007年,资本投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0.75%,高于GDP的增速。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言,在总时间段和在3个子时间段内,资本也是最大的,年均贡献率达到53.5%,高于附加人力资本的劳动与TFP的贡献率之和。从3个子时间段的发展趋势看,资本投入的增长速度持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大幅增加,每两个子时间段之间的贡献率增幅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4篇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放慢前行的脚步,曾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步入减速换挡的“新常态”。中国正面临陷入“经济转型综合症”的时代挑战。虽然在转型过程中遭受各种阵痛,但中国经济仍以强劲的增长领跑世界经济。经济增速放缓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明显减弱,中国仍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的领跑者,应保持中高速增长具有良好基础。

事实上,中国经济在多年发展中以巨大需求和产出,对贸易伙伴国给予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方面的帮助。从2001―2011年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在7500亿美元,给中国的贸易伙伴制造出1400万的就业机会。中国的廉价产品也为其他贸易伙伴带来了巨大好处。中美贸易10年间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大概6000亿美元,每一年使得每一户欧洲家庭大概可以节省300欧元。

随着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投资走出去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带动了世界经济增长。中国在海外投资创造了一些奇迹。最近国际舆论谈的最多的就是非洲经济的增长,可是如果没有中国在非洲巨大的投资,今天的非洲可能还是被遗忘的角落。

根据最近国际组织的估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约27.8%,是当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美国当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15.3%。

经过长时间低迷徘徊后,当前世界经济在低位运行中逐渐企稳。2014年世界经济维持了上年度的缓慢复苏,同时经济增长格局分化显著。全球劳动力市场总体改善,物价稳中有降,部分经济体开始面临通缩风险。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滑,贸易进入低速增长通道,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亦缺乏动力,债务水平仍处于高位。

从主要经济体国家情况看,美国经济复苏巩固;欧元区经济低位运行;日本经济与其增长目标相差较远,进而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巴西和俄罗斯经济出现大幅下滑;中国增速放慢但仍维持较高增长速度;印度经济增速则有所提升。

据预测,2015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在3.5%―4%之间;美元短期内升值,欧元和日元短期内贬值应是高概率事件,而人民币双向波动有可能成为常态;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量,而巴西、阿根廷、土耳其“蝙蝠三国”有可能面临最严重的外部冲击。

2015年全球经济复苏大幅回暖的概率较小,相比2014年,经济增速基本持平或小幅上扬的可能性较大。

虽然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人口红利衰退、储蓄率出现拐点、潜在增速下滑等,但中国仍具发展优势和潜能,2015年仍将是拉动世界经济的主力,国际权威机构和学者也对此形成共识。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业 贡献率 就业 辽宁省

产业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石,始终是政府、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资源能否有效配置,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因此,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演进之间的互联、互动特征和产业贡献率己成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直以来,产业的贡献率定义为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如服务业贡献率的计算方法:

服务业贡献率 =服务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这种算法只注重产出,而要讨论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测算产业的贡献率时,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收情况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试图从产出和劳动力吸收两个层面,分析辽宁三大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重新估算辽宁近几年来三大产业的贡献率。

一、产出面的分析与测算

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首先看各产业的年增长率。本文将辽宁省产业结构演变分为三个时期(1991年~1995年, 1996年~2000年,2001年~2005年)来观察。农业从第一时期的年平均增长率5.2%上升为第二时期的6.1% ,再升到7.6%;工业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11%下降为9%,2001年后又上升到12.5%;服务业由11.4%先跌到8.8%,再上升到10.7%。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1991 年农业占15.1%,2000年时己降为10.8%,2003年降至最低点10.3%,2004、2005年又升至11%。同期工业生产值所占的比率则分别为49.2%、50.2%和49.4%(2005年);服务业的比重在1991年时为35.7%,2000年是39%,到2005年时增至39.6%。从产值增加率和产值所占比率两种指标来看,迄今为止,农业相对没落,工业是辽宁省GDP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居关键地位,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服务业则增长缓慢、平稳。

进一步探究三大产业在15年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纵观15年,工业的平均贡献率最高,为46.8%, 服务业居次,是42.7%;农业的贡献率只有10.5%。若以前述的三个阶段来看,农业的贡献逐步下降,由1991年~1995年的18.7%下降到2001年~2005年的6.9%,下降之份额达到11个百分点;工业对辽宁省增长的贡献率仍占居主导地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优势略有削弱,即从55.6%(1992年)回落到39.5%(1995年),2001年降至26.4%,后又升至2005年的66.7%,可以说,工业依旧是推动辽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与此同时,服务业对辽宁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91年~1995年的37.1%上升到1996年~2000年的44%,再攀升到2001年~2005年的45.9%,值得说明的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与20世纪90年代后期相比,服务业第一次以大幅度贡献份额的扩张优势超过了工业贡献份额的扩张程度。可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就业面的分析与测算

数据显示,农业的绝对就业人数从1991年(666.3万人)开始,就呈现负增长,从三个不同时期(1991年~1995年、1996年~2000年、2001年~2005年)来看,工业总的就业人数自1995年(787.5万人)起一直在不断减少,但农业从业人数在前两个时期总体上是不断减少,自2000年起农业从业人数(685.4万人)转为增长;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则较为平稳,总体趋势是不断增长但也略有起伏。由于各产业的就业人数有上述的变动,其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也出现了如下的情况:农业的就业比例从1991年的34.4%降到2005年的34.1%,工业就业比例则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40.7%下降为28.1%,服务业的就业比重,在1991年时仅为24.9%,到2005年时增至37.8%。

同样,再来看三大产业的就业吸收能力,农业从1992年之后,不再对劳动力的吸收有贡献,反而人数减少,但1995年~1997年农业也对劳动力吸收有贡献,其中1996年农业的劳动吸收贡献率达300%,但1998年后农业的劳动吸收率为负;工业的劳动吸收率一直不高,但从三个时间段上看,1991年~1995年的-376.5%到1996年~2000年的-108.4%,再到2001年~2005年的42.7%,工业的劳动吸收贡献率不断升高,可能是辽宁省对国有企业的改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缘故;服务业对于劳动力吸收的贡献率一直很高,但从三个时间段分析,反而是下降了。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第一是传统服务业吸收的劳动力在统计上存在一些出入;第二是现代服务业成长起来,对劳动力吸纳较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工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彼此消长。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对劳动力吸收两个层面看,工业仍是辽宁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逐渐增强,已接近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水平;同时服务业在劳动力吸收方面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