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范文第1篇

中国史学界长期以来也认为明清是没落的封建末期。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中,论者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不是靠西方冲击下才发生变化的,并且,按照它自身的轨迹下去,可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在西方,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比较接近的是所谓近代中国的理论,这是越战以来出现的一个新理论。美国当时一批中年的史学家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不是没有变化,因此,明清中国经济是有活力的。这一看法在西方虽然逐渐得到了接受,但他们的主流看法还是中国是一个停滞的、没有外力冲击就不能发生变化的国家。

到了最近十几年,西方的看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90年代国际经合组织发展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的,对中国从汉代以来的GDP作了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700年时,整个欧洲的GDP和中国的GDP差不多相等,此后,从1700年到1820年,中国四倍于欧洲的经济增长。中国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了32.4%,年增长率达0.85%;而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从23.3%提高到了26.6%,年增长率为0.21%。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不久,中国经济不仅在绝对规模上,而且在增长幅度上,都雄居世界各大经济地区之首。在他之前,美国有一位学家保罗·肯尼迪,就作过一个估计,乾隆十五年(1750)时,中国的产值是法国的8.2倍,是英国的17.3倍。在183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是英国的3倍,法国的5.7倍。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的工业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而法国仅为中国的40%。贡德·弗兰克的《白银资本》更直接指出:直到180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以致中国能够把世界生产的白银(当时的世界货币)的一半吸引了去。从他们这些看法来说,清代绝对不是一个停滞的,而且,清代经济的增长不是依靠外力,而是自己内部因素成长起来的。

虽然这些看法有待进一步验证,但是它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过去那种认为清代是一个经济停滞的时期的看法,是否符合的真实?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将不得不对清代中国经济进行重新评价。

西方对明清经济的看法为何会改变如此之大?我以为主要是由于视角的变化。19世纪和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微不足道。按照安古斯·麦迪森的计算,在1820年以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中国经济一直在衰落,而且是世界六大经济体(中国、欧洲、俄国、美国、印度、日本)中唯一出现人均GDP下降的地区。到1952~1978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为5%,人均GDP仅为全世界平均数的1/5到1/4。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贫穷国家。1979年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到了1995年,中国的GDP在全世界GDP中的比重,从1978年的5%,迅速上升到10.9%,已超过日本(8.4%)和前苏联地区(2.2%)而仅次于欧洲(23.8%)和美国(20.9%)。依照一些西方权威经济学家的预测,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近20年来的增长率,那么在二三十年后,中国GDP将超过美国。也就是说,在可以见到的未来,中国又将恢复其两百多年前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在此背景下,者的心态也必然发生变化。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258-02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特点

众所周知,人类从地理大发现开始逐渐步入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将世界各国都深深地卷入了世界市场,各国在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逐渐走向一体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世界资源的争夺和矛盾日益突出和激烈,包括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全球性经济问题。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世界经济中心不断转移,格局不断变化,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加剧了这种动荡。中国虽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间不长,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还要明确很多意识和思想,因此普及相关的知识是尤为重要的。

《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作为经济学门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对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向学生展示了世界经济的整体脉络和走向,客观而辩证地透视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框架,明确世界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知悉各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原因,为以后其他各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为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应当对教学的形式进行改革。传统地按照教材从理论观点到数据图表演示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了。比如在介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时,如果仅是单纯从观点上去说教,学生是很难深刻领会的。所以一般要把历史的一些经典情况进行还原和说明,再结合有关国家的发展史来说明每一个历史阶段上所发生的事件。有时许多经济事件的发生与政治、军事行为密不可分,这时也要简要地向学生介绍相关国家当时的状况和事情的来龙去脉。例如在讲授廉价石油时代结束这部分内容时,要向学生交代清楚石油危机一共有几次,每次的起因,持续的时间和最终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全面认知,也才能更好地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当然这种改革还不应局限于教学内容的补充,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终极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喜欢这门课,并通过这门课夯实经济学基础知识,提高能力。

二、《世界经济概论》现有的教学方法和特点

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具有重大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要落空。就一定意义来说是关系着教学成败的重要问题。

目前《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开设虽然在国内比较晚,但发展比较快,例如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和仰恩大学都比较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做了不少有效的改革和尝试,使得目前该门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已经比较完善了。如仰恩大学的刘政永主张以“把握最新发展趋势,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特征的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还重点对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了改革和探索。武汉大学已经将本门课程建设为部级精品课。

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多以提高学生的洞察力和思考力为主;二是授课以多媒体方式进行,以便对资料和数据进行演示;三是考核方式摆脱了以考定成绩的做法,选择能考评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如通过课堂讨论、小论文写作等给出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和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三、《世界经济概论》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一)课程内容体系扩展动态化

《世界经济概论》的授课内容包括世界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大跨度时间段内的问题,所以基础性的内容主要是涉及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前沿性的内容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以及相关的争论。又由于世界经济涵盖了众多的领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事情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因此只讲历史是不完整的,只讲问题也是不全面的,只有三者都结合了才是完美的。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们以池元吉主编的《世界经济概论》为蓝本,协调其他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的基础上,编排教学内容。不断地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不断地补充新的教学内容。介绍前沿问题时,博采众长,不只讲一家之言,应该让同学能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思想,自己进行评判。允许解放思想,各持己见。

对于某些课堂上涉猎而不能一一介绍的内容给学生列明书目或是直接提供电子版的阅读、视听材料,提倡学生自己赏析。

(二)教学方法灵活化,手段多样化

教师的教法制约着学生的学法,同时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就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例如教师的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老师给出知识点,学生先记笔记后背诵。这样老师讲授,学生听受,不给学生以独立思考与独立活动的机会,学生就会缺乏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就很难培养出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就应“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要经过“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使学生成为具有聪明才智、科学头脑的合格人才。好的教学方法至少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教学气氛轻松;二是知识掌握牢固;三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必要的能力。

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教学核心以引发思考,培养思想为重。丁学良教授在北大的《何谓一流大学》的演讲中指出:“在21世纪,一个中等规模以上的国家,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那么它就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拣人家的残余,当‘大脑国家’的‘手脚’。要看21世纪究竟是谁的世纪,不看别的,就看谁拥有更多世界水平的大学。”由此可见,大学是培养思想家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学生到大学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拥有一个更智慧和更会思想的头脑。世界经济的历史已经不能重演,我们只能从过去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因此了解世界经济的过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所以《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想,养成思考的习惯和爱好,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去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

2.授课方式的选择应视授课内容而定。《世界经济概论》的授课内容有这样三部分构成:对历史的评述,对现状的分析和对未来的探讨。由于历史上东西现在的人基本已经有定论了,所以可以采取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辅之以数据和视频材料,就可以让学生了解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对于现在出现的问题就应在介绍和了解时事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讨论,甚至是争论来得出结论,主要是分析这种局势的影响,然后找到对策。对于学术前沿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应介绍学术大家的经典文章或是组织同学们收听、收看其学术讲座来掌握学术动态,之后可以用提交论文或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思考并拿出个人的观点。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世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貌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又可以充分关注和参与具体问题,对其发表个人见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适当填充影音资料,增加感性认识。经济学的许多问题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因素在教材或是学术文章中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概述,无法详细说明当时的实际背景。如果只是单纯讲授,学生没有实地调研,很难理解或是形成感性认识,因此有一些重要的历史性事件可以通过填充影音资料来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度。例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国崛起》、《货币战争》、凤凰卫视的《经济制高点》等都是极佳的辅助材料,可以提供给学生供其在课后观看。对于比较热点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专家学者们的讲座或是演讲视频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认知水平。

4.在校内网站上建立交流学习互动平台。为了方便学生在课下学习和复习,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公共资源,通过下载可以使用,例如课件、资料、电子书籍等。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学生上网的便利性增加,在课下复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看到上课用的课件和其他辅材料,将极大地提高授课效果。上课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扩展知识储备,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一对一的问答和讨论。尤其是对于当前的热点问题,可以设定题目,让学生通过留言的形式展开讨论,学生可以将自己思考成熟的观点提交上去,没有课堂上面对面讨论的拘谨,可以畅所欲言,既能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教学效果将得到较好的提升。

(三)考评能力化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成绩考评如果采用传统做法是很难考出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的。对此也有一些成熟的解决办法。结合教务管理部门的要求,我们将考评成绩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布置作业作为期末成绩的10%;布置一次学习论文作为期末成绩的10%;平时签到作为期末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为7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较为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知之者不如乐之者”,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利地增强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和习惯,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世界经济概论》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知识点讲透并结合实际进行有力地分析。再进一步结合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喻教于乐,从喜欢学到乐于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范文第3篇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是194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所以在介绍《吃遍世界看经济》这本书之前先提他,是因为纪德有一本著名的散文集——《地粮》。这本书也曾被翻译为《地上的粮食》或者《人间食粮》,是纪德在游历了北非和意大利后所写成的,以非常抒情的方式,创作出的一系列诗意篇章。在《地粮》中,纪德探究了许多哲学命题,中心思想是“我感知,所以我存在”,他宣泄了自己对于一切美好事物的热衷与追随。

然而更容易令人产生兴趣的,其实是《地粮》这一书名。纪德的回忆录名为《假如种子不死》,与《地粮》一样,种子、麦穗、粮食,这些从土地中长出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了一切文化。一个国家的土地上生长什么、形成了什么样的饮食文化,都会对历史与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是地上的粮食们,改变着这个世界。《吃遍世界看经济》就是一本以此作为主题的书,它以“吃”为切入点,把我们送入一条饮食文化形成和经济板块轮动的时间隧道。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到21世纪亚洲经济的崛起;从带来肥胖病和疯牛病的低成本规模经济,到今天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让我们在品味饮食文化的同时,仿佛亲身经历了世界经济的变迁。无论你是对吃感兴趣,还是对历史有所涉猎,这本书都能让你收获颇丰。说起饮食对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举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波士顿倾茶事件。历史课上大家都学过:1773年,北美殖民地的波士顿人民,因为不满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纽约、费城、查尔斯顿人民拒绝卸运茶叶,将货船上的茶叶全部倒人大海。这一事件最终引起了著名的美国独立战争。我们不妨这样看一一英国人用鸦片换取中国的茶叶,倾销到北美殖民地,一头是鸦片,一头是茶叶;一头加速了中国清王朝的覆灭,一头促使了美国的独立与崛起。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竟是由那小小的绿色树叶所引发的。再来说说美国。在大家的印象中。美国菜是什么样的?绝大多数人恐怕只知道薯条、汉堡、可乐。为什么美国没有自己的特色料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来自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德国、法国等各个国家的人口汇聚在美国的土地上,从而使得美国的饮食文化杂糅包容。美国独立之后,首先以农业大国的姿态占据了世界政治经济舞台。粮食生产的规模和效率飞速发展,甚至在食品添加剂、转基因等领域的发展上也遥遥领先,并一度通过快餐征服了全世界。当然,与此同时,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肥胖,也成为美国政府不得不面临的难题。

英国是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在工业革命之前,各国都以食品为主要的国际贸易,英国也通过食品贸易一度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并形成了举世瞩目的红茶文化。由红茶所衍生出来的皇室下午荼风俗,也影响了当时人们的着装、礼仪等一系列文化。然而,除了对红茶的品鉴能力之外,英国居然没有形成什么像样的饮食文化,甚至被称为“饭菜最难吃的国家”。如同提起美国饮食,就是汉堡可乐一样,提起英国菜,似乎也只有鱼和薯条(Fish & chips)了,还有一样:英国家庭几乎人人都会做的约克夏布丁。

法国则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据说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过——“你不能信任做饭做得这么差的人。”这就是法国人对本国饮食的骄傲。一代名厨茱莉亚·查尔德曾经思索过法国人的饮食文化——“爱莲(茱莉亚的一位朋友)的战时故事使我思索起法国人的深沉饥饿——这似乎是他们把食物当艺术来欣赏,把烹饪当运动般热爱的深层缘由。我怀疑这个国家对美食的渴望并不源于阳光灿烂的艺术,而来自法国过去数世纪以来深刻且幽暗的空乏。”这是朱亚丽·查尔德的看法:法国之所以会有今天这样的绝妙美食,是因为他们深切体会过挨饿的滋味。你看,粮食会怎样影响一个国家的气质。《吃遍世界看经济》中还指出,现在世界经济中心正在由欧美向亚洲转移,亚洲饮食在被快餐文化侵蚀后,也逐渐迎来回归。日本料理中对“不时、不食”的重视、中国饮食中关于“药食同源”的理论,都是作者着重讨论了的。从不同国家对待食物的态度上,就能一目了然民族性、经济特征等等抽象概念,这就是本书的意义。

书里有许多生动有趣的事例,比如面对吃法国大餐却要求喝健怡可乐的美国政府高官时,厨师长会说什么;日本菜为什么会在法国大受欢迎……读起来很轻松,是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的经济学读本。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国际地位;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F0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1-0021-11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巨大成就,1978~201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9.89%,而2000~2011年,年均经济增长率更是达到10.36%。而且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的前提下,稳定性也大大增强。高速的经济增长改善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也为中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等)、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各种发展中的矛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新世纪前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党的十七大将这一目标调整为人均GDP翻两番。党的十提出,2020年实现GDP比2010年翻一番。2011年的GDP总量为2000年的2.95倍,这一期间的GDP年均经济增长率达10.36%。也就是说,由于在前一阶段中国取得了更高的经济增长率,因此在2011~2020年里,中国只要再实现3.4%的GDP年均增长率就能实现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目标。而从目前的增长趋势看,保持当前或稍低一点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党的十提出的目标是完全能够做到的。进入2011年,虽然中国的短期(季度)经济增长率有所回调,但无论从经济增长动力还是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增长仍可能保持相对较高的速度。与其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放缓问题,不如说是如何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效率的问题。中国要保持长期、稳定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需要更多地关注改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与GDP的增长相比,1978~2011年我国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在1978~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消除了价格变动后)的年均增长率为5.86%、6.83%和9.66%,长期年均增长率为7.3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92%、4.50%和7.04%,长期年均增长率为7.3%。而这期间我国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8.79%,居民人均收入的长期年均增长率比人均GDP增长率低1.5个百分点左右,这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在分配经济增长成果上的特征,就是将更多的成果用于积累、进行投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图1对改革开放后的GDP、城镇和农村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率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曲线之间是发散的,各阶段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在逐步提高,由居民收入增加导致的内需增加有可能为中国经济增长增加动力。

二、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总量及其占世界份额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迅速提高。从表2可看到,1978年中国GDP总量仅为1500亿美元,仅占世界GDP总量的1.8%,排名第10位,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2000年,中国虽然取得并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但GDP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只有3.7%,落后于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发达国家,排名第6位,排名虽然提前了4位,但国际影响力仍有限。进入新世纪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于发展基数已大为提高,再加上强劲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总量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的GDP总额达到5.9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达9.4%,成为对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大国。同样,对外贸易也呈现了这样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出口在全球贸易中所占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到2000年,中国的出口占全球的份额提高到3.9%,在全球排名第七位;2010年,中国出口在全球所占的份额提高到10.4%,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可以说,进入新世纪后的10年,是中国历史上国际经济地位改善最为显著的10年,并由此带动了其他方面地位的提升。

表2列出的是2010年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20个国家过去三十多年按汇率法计算的GDP总量、份额和排序情况,直接影响其排序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即实际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和汇率,而经济增长率则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长期发展的观点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国家的通胀程度和汇率间通常存在反比关系,即通胀程度越大,本币的贬值程度往往也越大。因此,按汇率法对各国GDP的长期变化进行横向比较,能说明各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变化。从表2还可看到过去三十多年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总量和份额的变化情况。

(一)以七国集团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日本和英国属于前20年所占份额提升、近10年下降的国家;加拿大属于前20年份额下降、最近lO年份额略有提升(由2.2%上升到2.5%)的国家;而德国、法国、意大利属于份额持续下降的国家。

美国和日本是两个经济总量最大的发达国家,但情况有所不同。1978~2000年,美国经济总量所占的份额在已达到27.1%的情况下,2000年更进一步提高到30.7%,新技术革命、金融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这一时期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最近10年,美国经济虽然还在增长,但所占的份额却下降到23.1%,下降了7.6个百分点。日本的GDP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1978年为11.7%,2000年则提高到14.5%。但事实上,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日本经济增长就已明显放缓,所占份额的提高主要是受l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为这一升值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使已经放缓的经济增长更进一步陷入困境。最近10年其所占的份额又从14.5%下降到8.6%,下降了5.9%。

从30多年的份额变化看,七国集团的所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是下降的。其中,美国下降了4%、日本下降了3.1%、德国下降了3.3%。而中国在这一期间所占的份额提高了7.6%,超过了与中国经贸关系最为密切的美国、日本的份额变化之和,而这种变化主要是在最近10年发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现在受到发达国家较大关注的原因。

(二)新兴国家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

发达国家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的减少,是与新兴国家经济总量所占份额的提升相对应的。虽然除中国外,其他国家份额提高的程度都不算大,如位居份额变化第二名的印度,在过去30年中仅提升了1.1%,但这些国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明显,近年来纷纷走上了经济增长的快车道,这就导致最近10多年世界经济格局的明显变化。而在这种经济格局的变化中,中国无疑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过去30多年来世界各国实际经济增长比较

一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变化,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那么,在过去30年中,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哪些特征呢?表3分别列出1980~2010年和2000~2010年这两个时间段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长期实际经济增长①(即不包含价格变动和汇率因素的影响)状况,从中可从长期(30年)和近期(10年)两个角度看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

表3是按照1980~2010年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来排序的。在这三十多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全球最高的,年均增长率为10.06%;而在2000~2010年的11年中,中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仅低于缅甸,居世界第二位。但缅甸是一个后起国家,起点低、经济规模小,这10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实现了高增长,中国则是在已经高速增长20年的基础上继续增长,难度要更大。从发展阶段看,中国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近10年的年均增长率(10.48%)还略高于过去30年(10.06%),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好阶段。正是这种高增长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巨大提升。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世界经济整体增长并不很快,从表3的100个国家和地区看,只有10个国家或地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5%,20个国家在4%~5%之间,17个国家或地区在3%~4%之间,29个国家或地区在2%~3%之间,24个国家在2%以下。高速经济增长并不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普遍状态,中国能保持这样长期的超过10%的年均增长,确实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世界经济的重心开始逐步向亚洲转移。过去30多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8个国家全部在亚洲,分别为中国、新加坡、缅甸、韩国、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中的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都是人口过亿的大国。年均经济增长率最高的是中国,超过10%,最低的是印度尼西亚,为5.26%。中国、印度、缅甸这三个国家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高于过去30年,经济增长保持上升势头。尤其是印度,过去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7.67%,步入了高速经济增长阶段。印度尼西亚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作为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大国,连续30年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也相当不容易。其他4个国家经济增速则有所放慢,新加坡和韩国最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已回落到5.59%和4.15%,他们已经走出高速增长期。日本近30年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年均经济增长率由高增长时期的10%下降到1.96%,而最近10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更是下降到0.7%。这种停滞为日本解决国内问题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降低了它在亚洲和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从发展趋势看,中国正在成为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主导力量,而亚洲新兴国家的发展,则对促进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和整体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经济加速增长的势头,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的格局更加明显。在年均经济增长率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中,大部分国家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如,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历来属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的国家,现在经济已开始提速。非洲的很多国家(尤其是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经济也走出了停滞状态,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尤其应注意的是,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较多、领土较大)的经济增长在好转,如金砖国家、印度尼西亚、一些拉美国家等,它们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不是很高,但已走出低位徘徊的局面,出现或重新出现了加速增长的势头,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互相合作和支持,实现共赢。这使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明显的新变化。

第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开始明显放缓。在七国集团中,虽然各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有一定变化,但相互间的排序关系没有变化,仍然是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日本和德国等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也都进入稳定发展期。七国集团国家最近10年的GDP增长倍数,日本最低,为1.07倍(年均增长率为0.7%);德国次之,为1.10倍(年均增长0.94%);加拿大最高,为2.2倍(年均增长1.87%)。而从1980~2010年的增长状况看,德国最低,为4.6倍(年均增长1.74%);英国最高,为6.9倍(年均增长2.24%),相互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都属于较慢的经济增长。美国近10年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6%,而在1980~2000年期间则是3.34%(过去30年为2.75%),近10年比前20年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在近10年来明显放缓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共同特点,不但下降的幅度大,而且实际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低,如日本和德国几乎就是零增长。这也从某种意义上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复苏迟缓和欧洲债务危机做了解释。在中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起来后,发达国家的传统比较优势(如金融、技术、资金、装备等)必然会有所减弱,这就要求他们在新的领域中有所突破(如上世纪7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开创和发展新的优势。如果不这样做,经济增长就有可能出现停滞,而没有经济增长也就没有了解决各种发展中矛盾的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济放缓和中国的加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也是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直接原因。但应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是互相影响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中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很多方面已从互补关系发展成为竞争关系,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在很多领域替代了原先由发达工业化国家(如德国、日本等)所从事的生产。这对中国来说当然是好事。但从另一方面看,发达国家由于竞争力减弱所造成的经济放缓以及购买力的减弱,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对他们的出口,如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都对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失衡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按照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随着一个国家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其经济增长率有可能逐步减缓,但这种减缓往往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发生的,如果没有特别大的外部冲击(如世界大战),即使出现了世界性金融危机、巨大自然灾害等,高速经济增长也不会突然中断。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在达到了新世纪前10年的新高后,可能会逐渐回落。但只要我们像过去30年那样,能够较好地处理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即使下调1~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仍然可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好的国家。我们虽然在经济总量和增长率上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无论从工业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上,还是从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上,都与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有很大差距,这是我们继续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四、以当前价格反映的经济增长比较

表2表示的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历年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和排序的变化是以按汇率法反映的现价GDP表示的。而各国之间的横向比较不仅仅是历年经济增长的比较,还与各国价格总水平、汇率的变动相关。表4反映的就是包括了这些因素的世界上20个主要国家2000-2010年以美元计价的名义经济增长率的比较。从表4可看出,加上了价格和汇率因素后各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与表3有很大不同,中国、印度、巴西、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都明显快于其经济增长速度。以中国为例,这一时期中国名义增长率为17.22%,仅次于俄罗斯位居20个国家中的第二位。其中,年均经济增长率为10.48%,价格总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4.09%,汇率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1.93%。一般地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如蔬菜)相对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工业制成品价格相对较低,这是一些学者及国际机构(如世界银行)利用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进行国际比较的重要理由。但应看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与发达国家人均发展水平的差距越小,其购买力平价与汇率间的差别也就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中国家汇率的逐步提升,事实上也是其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但也应看到,发展中国家汇率的短期提升,将影响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其货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进而对其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如前所述,日元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幅度升值曾大大提高了其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份额,并使日本的名义人均GDP有很大提升,但由此导致的对日本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最终使日本在国际上所占的份额重新降下来。

五、人均GNI水平的国际比较

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范文第5篇

马小军

在几千年中国文明进程中,海洋是阻隔中国进行对外交往的天然屏障。

中国人对我们今天所说的世界的了解,是在1840年以后。

“三个世界”的划分,标志着我们不再把意识形态当做划分世界的标准。

以往几千年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是遥远的。这首先是由中国地理的封闭性决定的。在几千年中国文明进程中,西部北部的荒漠,东部南部的海洋,是阻隔中国对外交往的天然屏障。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连接“南洋”、“西洋”的海上通道,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时代,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这种地理的封闭性,直至近代西方列强到来后才被打破。现代交通工具也改变了中国空间的封闭性,为中国对外交往提供了条件。

中国人对“世界”的看法,千百年来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世界”这个概念是从西方来的,不是中国本土的概念。汉语“世界”二字由佛经翻译而来(如“大千世界”),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英文world一词完全是西方的概念。过去几千年,中国人的世界观可表述为“一个世界”――认为世界就是中国(中央帝国),剩下的是周边的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夷蛮之外就是化外之境,在地理上、文化上没有大的意义。虽然有两汉丝绸之路的开通作为与北半球的世界沟通的管道,但从历史上看是零星的和分散的。直到近代,中国在描述外部世界时,仍使用带有贬义的语言――“外夷”,与他们的交往是为了“以夷制夷”。“外”、“夷”这样的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字中是带有贬义的。在称呼外国国名时,常加上含贬义的“口”字旁,什么

1840年后,中国人才认识到中国之外天地是很广阔的,在它之外存在着非常强大的所谓“西夷”,此时中国人的世界观可表述为“两个世界”――认识到世界有两个,文明有两种:中国(中华文明、华夏文明)和“列强”(西方文明)。这种认识延续了将近百年。甚至至今,中国人对中西、中外关系的认识始终未能够离开体用之争。

1949年后,中国大陆对“世界”的理解出现很大变化,意识形态因素加强,以意识形态作为认识世界的衡量标准,世界依此分成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这种世界观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两个世界”,但它认识到在这两个世界之间还有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70年代“三个世界”的划分,标志着我们不再把意识形态当做划分世界的标准。此时我们的世界观就是“三个世界”。做出这种判断有其战略初衷,但其结果却是从1972年中美开始接触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和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这为以后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打下了基础。

1979年至今的20多年中,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就更接近真实:世界就一个,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这样的“一个世界”观,与184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20年,中国走上了融入世界的进程,这个进程到今天还远未完结。

国: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个案

金灿荣

在今天这个时点上,“中国走向世界”在我们的心理上已没什么障碍。

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后发型国家,客观上没有时间从容走过别人用二三百年时间走过的路,因而社会本身的变革方面存在缺陷。

中国人首先应抛弃受害者心态,与世界的交往应抱平常心、从容心。

外国人要看到:中国的崛起不是简单的地缘政治现象,中国拥有厚实的核心价值体系。

我们首先要作个界定,即我们今天所讲的“世界”还是有特殊含义的,专指中国以外的、先进形态的那部分土地和人群。从鸦片战争开始,这部分“先进”的世界就一直同中国发生碰撞,中国也或多或少一直在向它们学习,但在1949年以前的学习过程中,中国处于不平等的位置。1949年后,中国获得独立和尊严,但中国人自身看世界又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使得我们学习时难以抱有平常心。初步解决正确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事实上拉近与先进国家的关系,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愿意把“入世”当做一个成熟标志,它表现出我们中国人的成熟、自信,意义非常大。在今天这个时点上,“中国走向世界”在人们的心理上已没什么障碍,我们需要学习,只要态度得当,过程会加快。我相信,在物质层面上,中国与世界会走得越来越密切,越来越近。

走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国家可以分两类:原生型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先行者)和后发型国家(后来者)。中国作为一个现代化后发型国家,与先进世界的差距在于难以经历它们在实现现代化之前的社会变革过程。世界近代史是以三个R开始的:Renaissance(文艺复兴),Reform(宗教改革)和Revolution(社会革命)。三R之后,才导致了现代工业革命以及作为工业革命内容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技术管理形式、社会组织形式和知识积累形式。这个几百年的过程使西方国家得以在有了自我意识后,用理性的眼光把传统的价值体系梳理一遍。这样的社会有一个根本优点:基本常识发达。

这些国家社会变革在先,现代化结果在后。而后发型国家往往是在看到原生型国家的船坚炮利之后努力追赶,直接学习它们现代化的结果,因此在客观上没有时间从容走过别人用二三百年时间走过的路,在社会本身的变革方面终归会留下缺陷。这一点连非西方世界中现代化最成功的日本也不例外。原生型国家与后发型国家之间的最朴实的检验标准就是基本常识是否发达。从长期看,我们与先进世界的距离就在于此。

也有人认为,对后发型国家来讲,通过剧烈的社会变革,打乱原有的社会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代化过程中的不足。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可能有自己的优势。中国20世纪的历史就是不断革命、不断变革的历史。而未经过革命的后发型国家,传统的东西遗留得更多。比如日本,我感到它就是一个前现代的社会结构与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的社会。再如印度,没有经过剧烈的社会变革,尽管今天在法律上不承认种姓制度,但在现实中仍未得到解决。

中国与世界越来越相互融合,这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表现为: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所占比例会下降,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占比例会上升。一般来讲,两国关系的初期首先是政府关系,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投资、贸易、产品、旅游者和留学生越来越多,两国关系中社会因素的比例会上升。这影响到政策,也影响到中国人如何看世界。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更成熟的心态。

加入世贸是中国对世界态度的一个转变,是中国人自信心的表现,其大背景是我们的现代化进程获得初步成功。从趋势上看,中国与任何一个单一国家之间的关系、力量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与世界都要调整心态,原有的强国要以更平等的心态看中国,中国人则要有大国意识,而不能有大国心态――虚骄之气,中国人的行为要更谨慎、更得体。中国人首先应抛弃受害者心态,克服一遇事就感到别人又来欺负我的心理,宽容大度,与世界交往应抱平常心、从容心。

后发型现代化国家还可分两类:历史较为深厚的一类、历史较为空白的一类。中国在前者中较突出,走上现代化道路有特殊的难题。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世界,美国的中国学家白鲁恂讲过:中国是一种文明,不是一个简单的民族。我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核心价值体系,在学习时长期难以摆脱“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思维方式。看一个东西,除了看它是否有效能,还要用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把它过滤一遍,看它是否影响我的生活方式。如果那种“奇技淫巧”会败坏我的生活方式,宁可不要。这种核心价值体系在我们进行学习时可能是障碍,需要摆正心态。一位美国学者谈到,日本人由于其价值体系相对不发达,看到一个东西有效能,拿来就用。从长远看,缺乏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拔剑四顾心茫然”,缺少方向。如果中国崛起,又不完全抛弃核心价值体系,就可能非常有意义,它可能证明中国的崛起不是简单的地缘政治现象。除了改变世界力量结构,还可能为人类作些贡献。即使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也有自身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恢复,与纯粹的新兴国家相比,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要小些。

对一些流行说法的思考

张宇燕

中国对海洋一直都在利用,而且走的路程很远,时间跨度也很长。

中国是一个最大的独立货币贸易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

观念容易统一,物质上也可以慢慢追赶,但制度的建设难度很大。

无论接轨也好,学习也罢,关键是要看中国能否突破分工怪圈。

走进世界、参与全球化,取决于了解、发展自己。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为海洋这一天然屏障所限制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对。其实,在公元1000年~1600年之间,真正主导世界贸易的是东方,东方的主要代表是中国。当时中国人均GDP大约210美元,英国和法国在180美元左右。从航海技术上讲,明初郑和下西洋,八九十米长、三四十米宽的宝船就有80多艘,最多时船队有大小船只420多艘。哥伦布当年发现新大陆的船则相形见绌。那么郑和为什么下西洋?一般认为主要是为了布扬国威、笼络四夷,而我认为那首先是为了财富,为了巨额贸易利润。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时国际市场上胡椒的价格是国内市场的1%,限于财政困难的明政府投巨资支持郑和沿海巡行,实非探险,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后来郑和停止出行,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贸易暴利不复存在。我最近读了一批相关的史学著作,历史学家得出的结论完全符合我这个经济学学者的思考,我看了后既震惊又欣慰。帝王不会仅仅为了让人臣服就去撒银子,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巩固和提高统治合法性,而合法性的支柱之一就是财政。中国历史上所有大的改革都和财政有关。说起来,中国对海洋一直都在利用,而且走的路程很远,时间跨度也很长。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中国距离世界有多远”,刚才金灿荣讲中国人理解的世界,是中国以外的那部分土地与人群,而且主要还是发达的那部分。但这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中国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世界。这也是一个传统。今天按照人口规模计算,以发展潜力来看,中国是一个最大的独立货币贸易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

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器物层次,一个是制度层次,一个是形而上层次。这几个层次之间有联系,但也未必就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我觉得器物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洋务运动也可以造出枪炮船来。难的也不在形而上的学习与批判,改革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与活跃应该讲是新中国之最。真正难的在于制度层次的创新,因为这将触及许多既得利益,需要有高超的政治艺术、果敢和决心来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充分估计到制度层次上的难度。总之,我认为观念容易统一,物质上也可以慢慢追赶,但制度的建设难度很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正确估计中国的定位,走进国际规则时,要避免掉入分工陷阱。世界分工有自己的链条,简单地讲就是高附加值生产和低附加值生产的区别。中国进入国际分工结构以后,它的优势是低附加值的产品,比如鞋、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纺织品。拿鞋来说,我们出口一双鞋的平均价格是8~10美元,在美国市场平均卖50美元,我们拿到的仅是一些加工费。如果按这么一种格局发展下去,中国确实会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基地,但在分工链条中就处于很薄弱的环节,总面对着被潜在竞争对手替代的危险,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无论接轨也好,学习也罢,关键是要看中国能否突破分工怪圈。

我们对一些概念也可作思考。比如,如何理解全球化?罗素讲过一句话:什么叫名著,名著就是大家都在谈,但是谁也没读过的书。全球化与之有类似之处。大家都在说当今世界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越来越深,但从某些现象看也未必都如此。直接投资应该是反映相互依存的很重要一个指标,但数据表明今天世界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不如100年前高;贸易占GDP的比重也只比那时高有限的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各个国家没有护照,一战的主要成果就是打出了护照。也就是说,当年移民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比现在高,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也比今天高。另外,如果世界正在成为一个统一市场,同样的东西价格应该是越来越接近。但是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全都如此。当然,价格不仅包括产品的价格,还包括工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总之,从全球范围讲,所反映出的全球化进程并非像通常谈论的那样轰轰烈烈。我说这些的目的,无非是想强调一点:走进世界、参与全球化,关键取决于了解和发展自己。

足球与入世

郑也夫

我们的攀登与漂流和人家是大异其趣的。人家是个人行为,我们是国家行为;人家重视个人在过程中的体验,我们重视的是结果。

心态正常了,面子不缺少了以后,才能有个人兴趣的选择。

不管是因为家贫,是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还是因为闹了别扭,反正对于一个小孩子最大的打击,是同龄的孩子们不跟他玩了。其实不仅孩子在意别人的拒绝,大人也一样,甚至更有过之。

我总是在想,中国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中国人真的喜欢登山吗?中国人最先成功漂流了黄河、长江、但是中国人真的喜欢漂流吗?我怀疑。如果不是外国人在登山,并且在尝试攀登珠峰,如果不是外国人在漂流,并且在试图漂流黄河、长江,中国人会去登珠峰,漂长江吗?我真的认为多半不会的。那不是因为我们热爱山与河,而是因为我们非常地在乎,别人热热闹闹地玩着的一个游戏而我们没能进入,非常在意别人对我们的重视。事实上,我们的攀登和漂流和人家是大异其趣的。人家是个人行为,而我们是国家行为,或者是为了国家的行为;人家重视个人在过程中的体验,而我们重视的是结果,重视那结果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足球的事情与登山和漂流稍有不同,中国众多的百姓真的喜欢足球。但也有与登山和漂流相似之处,就是和外国人喜欢足球的味道不一样。外国人喜欢踢球的人很多。中国人亲自去踢的人甚少,大家只是喜欢看。看的兴趣是要培养的,也是需要先有人踢的。专业球队所以能建立和保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关乎国家荣誉――人家在玩,咱们也不能少。

我一直很佩服美国人对足球不冷不热的态度。细想想,还是因为世界上多数的游戏他们加入了,在里面很风光。心态正常了,面子不缺少了以后,才能有个人兴趣的选择――是玩篮球还是玩足球。

尽管我承认这种“围城”的心理在所难免,但我还是觉得这种心理小气,令人不舒服。别的人难免可以,别的国家难免可以。一个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即使近代受过委屈,也还是应该更具大家气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上的屈辱谁都有过。今天的小气就是今天的小气,推给历史上的屈辱,不见得都能解释得过去。半个世纪中国经济迟迟上不去,半个世纪中国足球迟迟上不去,都有当代中国人的原因。我觉得我们变得越来越小气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半个世纪以来的事情没有做好,不是什么历史上的屈辱。每个人的心态都有点不对头,有时候就移情到了足球等东西的上面。

足球在我看来就是个玩意。入世的事情我更不懂。但我总是觉得,心态平和是最重要的。

加入世界就要参与规则

侯若石

要想知道我们离世界有多远,得先问问自己认识世界到什么程度。

当今世界分为财富强国和财富穷国,也分为知识强国和知识弱国,更分为规则强国和规则弱国。

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活动的透明度、网络性和复杂程度,一系列本来在“边界内”实施的经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障碍则凸现出来,标准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谈到加入WTO时,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谈保护产业的多,谈保护公众的少;谈WTO影响中国的多,谈中国影响WTO的少。这说明中国要想离世界更近,就必须加强对世界的认识。要想知道我们离世界有多远,得先问问自己认识世界到什么程度了。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拥有的权力之一是对世贸组织今后进程中规则制定的参与权。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成为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手段。当今世界不但分为财富强国和财富穷国,也分为知识强国和知识弱国,更分为规则强国和规则弱国。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在全球经济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决策的主要内容是制定规则。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谈判能力较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改写世贸组织的谈判格局。

中国参与WTO规则的制定,难题是关于制定标准的谈判。尽管贸易保护主义远没有灭绝,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由海关实施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可称作“边界政策”,它们对国际贸易的障碍越来越小。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活动的透明度、网络性和复杂程度,一系列本来在“边界内”实施的经济政策对国际贸易的障碍则凸现出来,标准便是其中之一。

标准支配了企业的竞争力。据报道,2000年,英特尔公司根据自己的标准,企图在亚洲强行推广的动态存储器成本过高,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亚洲的一些电脑生产企业拒不接受英特尔的标准,转而使用了受消费者欢迎的其他厂家的产品标准,赢得了市场份额。

标准是稳定和发展世界经济的保障。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讨论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基本上是关于金融市场运行的标准。统一标准是国际贸易便利化的主要措施。产品和服务标准一致化将使国际经济交往更方便,更能节约交易成本。

标准可以把世界搅得不安宁。1999年11月以来,一系列反全球化游行示威的起因主要是劳动力标准和环境标准的争论。为了人的健康和安全,制定这类标准无可非议。但是,人们担心它们会成为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更令人担忧的是把劳动力标准和环境标准列入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内容,因为它们涉及经济发展的自和内政问题。

法制、规章方面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陈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