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动化相关知识

自动化相关知识

自动化相关知识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关系强度 集群网络 知识流动

[分类号]F273.7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正日益成为企业独特的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存量有限,为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集群网络组织。网络内各节点成员通过知识流动,不断吸纳和创造新的知识。国内外研究表明,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嵌入在特定的关系网络中,网络关系强度的不同对知识流动、知识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

1 关系强度理论

Granovetter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上发表《弱关系的力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将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并提出通过互动频率、感性力量、亲密程度以及互惠交换等4个维度来界定强关系与弱关系。他指出弱关系在传递资源过程中更具重要性,这是由于强关系之间彼此很了解,其知识结构、经验、背景等相似之处颇多,因此相互交往并不能带来进一步的新资源与信息,所增加的资源与信息大部分都是冗余的,而如果在弱关系之间搭起某种形式的桥梁,就可以传递多种多样的资源。所以,增加强关系很少能增加新价值,而弱关系反倒会增加新价值,即弱关系是获取新资源的重要通道,这就是著名的“弱关系的力量”假设。尽管Granovetter的观点在后来的文献中不断地得到证实,但许多研究者也证实个体间缺乏直接关系和大量的交流是影响知识分享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强关系的优势,认为强的人际联系影响知识转移的容易程度。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关系强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弱关系力量论和强关系力量论这两个视角来描述人际关系,分析信息流动,但是少有学者利用这一理论来对集群网络内外的不同类型知识流动进行分析,并且对于何种强度的关系更有利于集群网络知识的流动尚缺乏深入研究。

2 关系强度与集群网络知识流动

对于知识类型的划分,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of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m,OECD)将“知识”归纳为4种类型: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在此基础上,Nonaka进一步将知识划分为两大类别: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可以表达的,有物质载体的,可确知的。在OECD对于知识的4类划分中,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基本属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往往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拥有的知识,通常不易用言语文字表达,传播起来非常困难。隐性知识所对应的是OECD分类中的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研究表明不同的社会网络关系,适合传递的知识类型往往是不同的。

2.1 强关系与集群网络隐性知识流动

20世纪60年代,波兰尼(Michael Pdanyi)最早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划分,并就隐性知识的概念做出了阐释。他认为所有的知识或者是隐性的,或者是根植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人们只能通过亲自参与、观察或实际应用,在“干中学”、“用中学”才能获得或共享。

集群网络是建立在长期合作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组织成员之间往来频繁,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组织文化,网络内充满了强关系。强关系往往是个人或组织与外界发生关系的基础与出发点,较易获得,能够传递高质量的、复杂的或隐性的知识。在强关系的网络中,相互之间频繁交流的个体或者有着强烈感情依附的个体之间更容易分享知识。人们都乐意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众多研究都表明,不仅仅实践社群,其他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如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客户关系网络、个人关系网络、学术交流网站等)对隐性知识的传递和共享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强关系能增加社会资本,促进隐性知识的分享和扩散。社会资本是指能获得嵌入在个人或社会群体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真实和潜在的资源总和。强关系反映了强烈的、充满感情的和长期的、累积性的相互关系。行动者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增加了行动者互相交换意见的意愿和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在此过程中,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进一步增进,从而在网络成员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的知识协作、知识交流关系。除了企业内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外,企业的社会资本还包括企业与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咨询机构等之间的商业网络,企业获得知识来源的信息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增加,将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加速信息和知识等资源的流动,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递。

2.2 弱关系与集群网络显性知识流动

显性知识通常被称作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王方华教授认为: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以证实的语言明确表达的,表达方式可以是书面陈述、数字表达、列举、手册、报告等。这种知识能够正式地、方便地在人们之间传递和交流。因此,显性知识并不像隐性知识那样难以传递和交流,显性知识的流动不需要在成员之间建立很强的关系。

弱关系有利于简单信息的传递,促进事实知识的分享。特别是IT技术的发展,更加加强了网络间联系的广度。IT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和交流空间,使现实人际交往逐步向网络世界延伸,个人具有了更多的弱关系,于是弱关系在显性知识传递和扩散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的优势还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往往重复性低,并且维持弱关系的成本要小于强关系。根据诺兰诺维特的观点,由于弱关系的关系双方平时的互动及交往频率较低,彼此所在的网络结构更为松散,各自所形成的网络体重叠程度较少,因此往往更可能充当不同网络体之间的唯一关系,从而给行动者带来较强关系和更多的信息及资源。

同时,在弱关系的网络中,处处充满结构洞。结构洞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是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与拥有小而密网络的企业相比,跨结构洞企业通过占据影响交易结果的主导位置,能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行动者所拥有的网络的结构洞越

多,则行动者所可能获得的资源、机会就越多。因此,弱关系相对强关系而言,它的关系松散,布满结构洞,能获得更多新的信息和知识。虽然松散的关系获得的只是简单信息和显性知识,但是增加了新知识和创新机遇相碰撞的机率。

3 集群网络强弱关系的动态平衡

3.1 集群网络发展的关系强度需求

由于共同的体制、规则、文化的作用或影响,处于强关系中的组织或个人之间交往密切,信息交流比较充分,彼此所掌握的情报也比较相似。在这种强关系控制下,一方面成员间相互信任,合作稳定,愿意共享信息,知识交流相对方便;另一方面又因知识的相似度较高,容易造成知识的冗余,而且不能获得更多的异质信息、知识,不利于知识创新。同时,以强关系主导的网络很有可能将企业引入路径依赖过程,将其锁定在特定的技术轨道上而不能自拔。因此,集群网络核心成员需要积极主动地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发展与其它网络的关系。不同网络之间的关系由于存在偶然性和非重复性,因此是一种弱关系。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理论,网络中的弱关系对于信息传播和情报交流效果比强关系更好,并且弱关系主要用来传递信息、情报和知识。因此,集群网络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不能只具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中的一种,也就是说,要在强、弱关系之间寻求一种适当的平衡。

3.2 集群网络强弱关系动态平衡的实现机理

为了实现集群网络强弱关系的平衡,作为集群网络中的盟主,企业在进行组织学习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已经建立的网络组织内部“强关系”,还需要有意识地与各类不同网络群体建立各种广泛的“弱关系”。Hansen认为知识转移活动可分为知识搜寻和知识转移两个阶段。在搜寻阶段,弱关系传播给项目团队利用知识的机会以及非重叠知识;在转移阶段,强关系促进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在Hansen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集群网络强弱关系动态平衡的实现(见图1)。

如图1所示,Ⅰ中存在一个核心企业和若干小企业,核心企业占据区域的中心位置,Ⅰ中各小企业为获取信息与知识优势而向外发展弱联系,形成一个闭合结构。在该状态下,集群网络在利用弱关系完成知识搜寻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强关系以促进知识转移,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从而进入状态Ⅱ。在状态Ⅱ中,处处充满强关系、联接冗余、知识趋于同质化,为了促进集群网络的发展,网络中的核心企业积极向外发展弱关系以搜寻所需的异质知识(状态Ⅲ)。当通过弱联系发现有自己或集群需要的知识的时候,尤其是对集群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隐性知识的时候,核心企业适时拓展集群网络边界,在能为自己带来隐性知识的联系上加大投入,把原来的弱关系变成强关系,以吸收自己需要的隐性知识(状态Ⅳ)。如此形成了“知识搜寻”一“知识获取”一“知识搜寻”的循环发展状态,网络组织结构不断改变,规模不断壮大,系统知识总存量不断增加,推动企业自身和集群网络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

4 强弱关系动态演进中的集群网络知识转化

一个系统完整、功能完善的集群网络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关系网络,并有能力在两者的动态演进中保持相对平衡,进而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强弱关系的动态平衡中相互转化,从而增加整个集群知识,提高集群网络的创新能力。借助于Nonaka的理论,本文构建了基于强弱关系互动分析的集群网络知识转化模型,以此分析强弱关系互动对集群网络知识创新的影响。

4.1 SECI模型

为了保持持续的、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企业还需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创造一些新知识。日本学者Nonaka提出了SECI模型,认为知识创新过程由两种类型知识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4种相互作用所构成:①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之为社会化,社会化通常从建立一个交互作用的“场”(Ba)开始,这个场有助于成员共享经验和思维模式;②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之为外部化,外部化可通过有意义的“对话或收集反映”来触发,适当的隐语和类比常有助于成员将难以交流的隐性知识清楚地阐述出来;③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之为融合化,融合化由企业中不同部门的知识“网络化”而触发;④从显性知识到隐陛知识,称之为内部化,内部化由“干中学”触发。通过知识的4种相互作用,企业中的不同个体知识在模仿、交换和组合过程中得以创造出新知识,并在群体内传播,使之最终体现为产品、服务和系统中的能力。

SECI模型以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基础,提出了知识创造和转化的过程。SECI模型对知识在企业内的动态演化有很好的解释,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①模型面向的是个人和组织层次,无法很好的解释集群网络的知识创造与转化;②模型忽略了外部环境的作用,没有考虑到外部知识源的输入。

4.2 基于强弱关系互动分析的集群网络知识转化模型

鉴于SECI模型的不足,本文构建了基于强弱关系互动分析的集群网络知识转化模型,如图2所示:

(a)(b)两种模式主要发生在强关系的内部网络中。强关系往往是个人或组织与外界发生关系的基础与出发点,强关系的网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为隐性知识的流动和共享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网络成员都乐意分享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促进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流动(模式a)。同时,通过非正式交流把隐性知识显性化(模式b),这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增加整个集群网络的知识。

(c)(d)两种模式主要发生在网络与网络之间的弱关系中。在集群网络的知识趋于同质化时,不利于网络知识的创新,因此要积极建立同其它网络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之间建立起弱关系,有利于显性知识在各网络之间进行流动,吸收不同的网络知识(模式c)。但这种弱关系的网络之间知识的流动,主要是大众化的明晰知识。集群网络再把这些从外部吸收来的显性知识内部化,通过“干中学”的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把显性知识再转化为隐性知识(模式d)。

该模型基于强弱关系互动分析研究了集群网络知识的转化,将知识创造和转化的过程从个人与组织层次提升到了企业与集群网络的层次,同时也将集群网络的外部知识获取纳入分析框架之中,对研究集群网络的知识流动与集整体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机研发;知识工程;知识重构;知识沉淀。

一、前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代表高、精、尖产品研发的研发型企业必将经历从仿制和改进改型,到实现真正自主研发的蜕变式转型过程。

近几年来,机车电机行业也认识到知识工程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将其运用到电子政务、企业管理之中,强力推动知识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知识工程系统平台,形成覆盖面广、渗透性强的信息化知识管理与应用体系,使知识工程体系成为创新型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术支撑。如株洲电力机车、青岛四方等知名企业知识工程的成功应用,充分体现了知识工程建设能启发设计人员设计创新的灵感,有助于开拓思路,有利于员工的研发设计工作,促进创新平台的建立,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电机行业知识建设现状

在电机研发过程中产品项目基本固化为如下流程:设计输入、评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试制、试验验证、小批量生产和持续改进阶段。而每一个流程涉及的细化任务、部门和专业基本固定。

多数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通过多年工作,积累了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大量知识资源,这些知识没有融入到研发活动中且未形成良性知识积累的循环过程。一代人设计一代产品,人走经验走,年轻员工无法快速的找到相应的经验知识开展工作。多项目并行研制时,高手陷入项目中,新手承担项目研制工作,出现问题时,高手再“救火”,随着项目和产品复杂性的增加,产品创新陷入僵局。

在公司层面的知识积累方面,缺乏明确的策略和流程将知识的积累提升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制度,未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技术人员的知识共享热情。因此需要搭建一个专业的知识共享和积累平台―知识工程平台,将知识进行梳理和积累,便于共享和利用。

三、知识工程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撑

知识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在依托软件平台的基础上,逐步进行知识的收集,重构、应用,知识的收集使知识能够返回到上游妥善管理,为下一轮的使用和创新做好准备;知识的重构和应用是把知识从上游向下游推进,让知识为企业产生价值。这是一个良性的、周而复始的过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和长久之计。 [1]

1.知识收集

基于企业核心业务将知识按知识分类进行梳理和筛选,通过审核后纳入到企业的知识库中。收集到企业知识库中的知识应具备至少一种以下特征。

(1)必须属于企业的核心知识。

(2)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

(3)必须是有启发性或指导性的知识。

(4)必须是同类知识中最有代表性的知识。

在该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支撑如下:利用多维分类体系构建知识库;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讨论等形式深度挖掘隐性知识;使用知识模板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沉淀激励制度保障知识收集的进行。

2.知识重构

电机行业中的研发流程基本固化,因此电机行业的知识工程平台以研发任务为载体,将与研发工作紧密相关的标准、规范、历史研发数据、专利库、历史解决方案、上下游输入输出数据等信息与研发任务进行紧密结合,实现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挂钩,使知识库里的知识与研发工作挂钩,也便于后期知识的应用。同时在以后的研发工作过程中,将工作任务产生的新的解决方案、新思路、新方法以知识的形式进行管理,实现知识的沉淀和按用重构。研发任务工作包模型如图 1所示。

图1

知识工程中知识不再是放在仓库里的“死知识”,也不再是游离于研发工作之外的知识;而是与研发流程相关联的“活知识”,与每一个研发任务相伴随的“强知识”。

图 2的最底层是知识库层,在这一层构建所内各类知识库,包括方法、标准和经验等;中间层是知识管理层,负责对知识库的应用管理,在这一层从知识库里按需获取、按用重构,自动 /办自动化的推送知识;最上层是工作流程层,每一研发流程都由工作任务通过输入输出的关系贯穿而成,在这一层里将每一工作任务关联上伴随知识,使知识用流程贯穿起来,研发活动用知识来支撑。 [2]

在知识重构过程中:构建新的工作任务时,到知识库中抽取知识进行关联;已关联的知识不能满足当前工作任务需求时,可更新伴随知识;将工作任务中产生的新知识,送回到知识库中,以完善知识库。

3.知识推送

知识推送技术是指依据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约定,自动从知识资源中选择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有规律地将知识传递给用户的一种技术。通过知识推送实现“知识找人”的目的,提高知识利用率。

知识的自动或半自动推送可以弥补搜索引擎及检索工具中查全率有余、查准率不足的弊端,智能化的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将用户所需的知识直接推送到手中。知识推送有三种方式。

(1)基于业务的推送,知识不仅放在知识库中,而是与研发活动紧密伴随,形成进行每一项研发任务时,都有不同类型的所需知识自动推送到设计人员的工作桌面上。设计人员可清晰地应用这些知识,完成设计工作。同时也能够检索、补充、扩展知识库中的其他知识。

(2)基于内容的推送,系统的推荐引擎能够自动分析信息内容的特征(如特征关键词及其出现频度),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信息内容标记为相关信息,便于访问者查看某条信息的内容时,自动地将其它相关的信息推送给访问者。

(3)基于行为的推送,推荐引擎在后台自动分析用户搜索和浏览行为,从操作内容上分析相关用户的兴趣爱好,并积累用户独特的个性特征,作为提供信息自动推送的基础。

四、结语

知识工程子平台主要用于建立与研发相关的知识体系,实现对研发相关标准、规范、企业智力资产、参考资料、专业领域知识、专家经验等进行科学的提取、归纳与管理,同时支持将上述知识与实际研发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基于研发流程的知识应用,建立与研发对应的知识体系,真正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应用。该平台改变了以前凭个人经验和用自己的隐性知识完成工作的工作模式。通过知识的深度挖掘和有目的性的收集梳理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体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资产化。

“工作任务关联知识”模式使知识工程可以和个人具体的研发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将知识与电机研发工作任务紧密的融合,改变研发人员的思维模式,从费力找寻知识中解脱出来,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研发需要的全面的知识。研发人员的工作开展可以依据强大的知识库,快速准确找到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参考知识。知识工程对新员工尤其有指导意义,新员工的工作开展可以有条不絮的进行,同时也明确了学习任务和方向,加快了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速度,从而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具有完成世界一流产品的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知识型企业 知识状态系统 外部动力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知识活动、知识型员工等词活跃于学术界和企业界。比如,李东认为知识型企业是以知识为第一资源,从事知识产品生产以及为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组织框架的企业形态,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新企业既追求创意也追求理想,它激励着企业不断创新”。研究者以期通过对与知识相关的各因素的研究来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状态系统是知识型企业的内部系统,对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研究对知识活动以及知识型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也成为学术界重视的问题之一。而知识型企业又处于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因此,它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对其动力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期对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主体因素

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处于社会之中,受到外部知识源的影响,诸如高校、同行竞争者、顾客等,在此,本文统称为相关企业主体。当然,政府也是很关键的一个主体。

1、相关企业主体。知识型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或者可以说,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是知识发展的结果。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优劣,也就影响了知识型企业发展的效益和规模。假设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知识来源除了自身原始知识之外,由n个相关企业主体提供,那么知识型企业的收益R就可以用自身知识效益R0和相关企业主体带来的知识效益Ri的总和来表示,可以简单地用以下公式表达:

R=R0+■Ri=R0+■[PiQi-(Fi+ViQi)] (1)

其中,P表示知识产品的价格,Q表示知识产品数量,F表示获取知识的固定成本,V表示单位变动成本。从该公式可以看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优劣与从相关企业主体获得的知识支持呈正相关的关系,相关企业主体提供的知识价值越高,数量越大,则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越优(表现为获得更多的知识收益)。而相关企业主体对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改善的一个具体作用路径和作用效果,则又视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下面,就以高校为例来进行分析,以便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完善的过程中更好地选择与相关主体合作的时机、合作方式以及合作时间的长短。

高校,相对知识型企业来说,知识密集度通常要更高,因此,在二者合作的情况下,前者是知识输出方,而后者是知识输入方,知识流呈强单向流动。他们的合作针对性强,由于高校的知识资源丰富且创新能力强,是知识型企业知识创新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其知识状态系统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通常他们的合作是基于核心技术的突破,获得的知识单一但是强大。属于模块化的知识创新,但对于知识型企业整体知识状态系统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短期合作中,知识状态系统的其他模块通过知识解耦和知识重构为吸收引进的知识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是整个系统对某一模块的吸收,因此知识状态系统具有充足的资源和能力将其内生化,成功将外部知识与原有知识融合起来。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提升注入突破性的新知识。但如果知识型企业与某一特定的高效建立长期的知识合作关系,则知识创新的边际绩效将逐渐下降直至出现负增长,对知识状态系统的优化作用也随之减退,直至不再有积极作用。原因是:第一,随着合作的深入,知识外溢的途径增加、数量也随之上升,致使企业核心知识外泄的风险加大。第二,长期的合作需要企业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因为高校提供的外部知识很强大。但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使原有知识模块解耦和重构,会减弱模块间的链接能力,进一步使其对外部知识的内生化能力减弱。使得在短期合作中追求的模块化创新逐渐演变为系统创新,影响到整体架构。第三,企业对同一外部知识源的知识吸收过多,逐渐使内外知识边界模糊,减弱了知识资源的差异性,出现同质化现象,使得由外部知识资源引发的企业内部知识创新能力衰退。第四,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是为了实现突破式的创新。而通常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首先是有一定的“种子知识”存量的(“种子知识”是企业出于对未来技术创新需求的一种预测而准备的,以便随时可以适应这种创新趋势和及时获得相关创新知识),而“种子知识”并不是企业的业务知识,一旦这类知识增多,会导致企业偏离主要业务,并加重企业负担,从而挤压了部分创新绩效。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校对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影响是短期快速优化、长期则优化作用减弱。

2、政府。相比其他企业来说,知识型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更高。尤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知识型企业作为初生并且发展强劲的力量,是各国改变竞争格局的手段。因此,政府要指导知识型企业的发展方向,引导知识型企业的发展速度,监督其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是知识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也就是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从公式(1)也可以看出政府的一定作用。政府对知识产品的购买可以增加Q;而政府对知识型企业的扶持政策,或是对其进行直接投资,则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F或是V;当然,政府的这些经济行为或是行政手段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知识产品的价格P;还可以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监管来间接地推动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化,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资源因素

虽然知识型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没有传统企业高,但其发展还是需要大量资源的支持的,最重要的就是知识资源。

1、知识资源的数量。纵观国内外知识型企业发展良好的地区,几乎都是高校和研究机构聚集的地区,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中关村,无一例外地有着充足的知识支持。这说明,知识资源的数量和规模是发展知识型企业的前提条件,一个地区知识资源聚集的程度直接决定了知识开发、利用、共享和创新的可能性和持续性。这也是知识状态系统升级的一个必要条件。根据克鲁格曼的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也可知道,只有知识资源越丰富,各知识型企业才越有可能从中筛选出自身需要的知识,从而巩固和发展知识状态系统,推动知识型企业的发展。

2、知识资源的质量。除了要拥有数量之外,知识资源的质量也是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优化升级的一个基本条件。这其中包括知识的密集程度、知识的相关程度、知识创新的成本等。

知识的搜索和筛选是知识型企业开展知识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环节的成本很低。但对于主要依靠隐性知识来获取竞争力的知识型企业而言,其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有效知识的选择。因此,知识密集程度越高,则其搜索成本越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很难借助信息技术,而主要依赖于双方的频繁接触和交流。如果知识的相关性不高,致使知识共享的双方知识不对称,彼此的知识及知识行为不易被对方察觉和理解,引发共享困境。无论哪种类型的企业,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经济利润,缩减成本也是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何在合理范围内尽量减少演化所需的时间是其获取竞争力的方式之一。知识资源的质量不高,则导致种子知识存在的可能性较低,即未来进行知识创新的成本就加大,阻碍了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化,也为系统内部的提升埋下了潜在风险,比如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三、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环境因素

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1、市场环境。施莫克乐(J.Schmooker)在《发明与经济增长》中最先提出了市场推动模式,认为一个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变也是如此。最初,某些对市场敏感的知识型人才首先感知了市场的细微变化,而捕捉了种子知识,在系统内部进行保存和缓慢的积累和创新。等市场需求的变化已经显著化时,知识型企业为了生存和利益,必须与市场同步,调整企业的知识产品,从而启动被保存的种子知识,在整个系统内传播和共享,调整知识状态迎合市场需要。当这种调整在整个企业内进行后,知识状态系统演化就出现了,并带动整个行业的演化,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也得到满足。因此,市场也是推动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可以简单的用图来演示,如图1所示。

2、文化环境。在上文,得出一个结论,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演化主要指的是隐性知识。因此,文化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隐性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依赖其载体——知识型员工的接触。而不同的文化环境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把文化环境再分成文化背景和企业文化两部分,它们分别作用于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阶段。

首先,一个人成长的文化环境会影响到其性格的塑造,面对新事物的态度,是冒险型还是保守型,这对培养员工对市场、对知识的敏感度至关重要。另外,对人际交往的喜好程度也受其影响。隐性知识难以表达,要使其传播有效,需要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接受者两者的共同努力,交流顺畅,信息表达的准确,接受者理解到位。在开放式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人相对喜好人际交往,获得了较多的交流技巧和经验,有利于开展知识共享的相关活动。

其次,知识型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可以分为保守型和开放型。保守的企业文化依赖的是规章制度来监管企业的运作,而开放型的企业文化则更利于员工的交流与合作。自由的企业文化,不会限制员工的行动,更不会束缚员工的思想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为隐性知识的传播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构建了复杂的知识网络,使得知识创新的可能性加大,加速了知识状态系统的调整和演化。因此,企业文化环境对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作用也是显著的。

四、结语

知识型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其知识状态系统不断演化的过程,因此,了解影响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原因,有利于知识型企业更好的利用外部资源,保障知识型企业顺利发展。本文通过对影响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主体因素、知识资源因素以及市场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种主要的外部因素推动知识状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以期对知识型企业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东:论知识型企业及其特征[J].上海企业,2001(4).

[2] 野中郁次郎:知识创新型企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陈川:技术创新——知识经济中的经济增长机制[J].党政干部学刊,2003(2).

[4] 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

[5] 赵坤、孙锐:知识型企业知识状态系统的自组织和他组织[J].科学学研究,2007(4).

[6] 陈国权:人的知识来源模型以及获取和传递知识过程的管理[J].中国管理学,2001,11(6).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A理论 第二课堂 英语角 碎片化知识 知识整合

一、引言

有研究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语环境下,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第二课堂)上下功夫,谁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大学课程的第二课堂,英语角与传统课堂的区别点在于英语角的活动往往是参与者自愿参与,同时,英语角内接触到的知识为碎片化知识,具体体现在不同的思想观点,多维度的讨论话题,以及新接触的单词、读音、短语、习惯用语等都是不够系统的、碎片化的。在此背景下,英语角组织者以及参与者亟需通过一种理念提高英语角活动中的学习效率。

美国蒙特里国际交流学院的教育语言学教授Leo van Lie对课堂建设提出了三A理论,即自知(Awareness),自主(Autonomy)和自真(Authenticity),通过Van Lier的理论模型,英语角的组织者以及参与者能够从一种新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

二、促进三A视角下碎片化知识的整合

Leo van Lier的三A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他强调学习过程受到内外两方面影响,两方面合力会引导学习者取得成功。具体见下图:

1.自知(awareness)。Leo van Lier强调需培养学习者的自知意识,这是一种大语言意识,其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元语言觉察意识(metalinguistic awareness)并上升到价值层面,学习者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从而能够有意识地参与以及有意识地反思。同时,新知识只有当与学习者已有图式(schema)产生联系时,学习才成为可能。如果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系统与外部事物不能建立某种联系,学习就难以发生。

据笔者调查,参与英语角的同学95%以上有提高英语口语的意识,75%的同学在英语角的讨论过程中能够做到注意讨论过程中的生词,但是只有45%的同学会偶尔运用云笔记等工具梳理自己获得的碎片化知识。与此同时,据笔者观察,同样的参与者在面对不同的话题之时表现出的热情程度不同,相比“德国哲学”这一话题,话题“学校教育带给我影响”的讨论更加热烈。在笔者的一项访谈中,被访谈者也展现出其对生活类话题的偏爱。

为了提高参与者在英语角整合碎片化知识的意识,活动组织者在话题选择上应该多考虑参与者的知识结构与生活经验,在进行讨论之前可以以PPT的形式将讨论中可能会用到的相关表达展现出来,并让参与者明确学习这些碎片化知识的目的是什么,用这些语言可以做什么事情。只有当参与者有了这样的意识,才有条件围绕其自身学习需求对碎片化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有效的聚合,进而强化彼此之间的意义关联。

2.自主(Autonomy)。Leo van Lier认为自主的两个主要方面是“选择性”(choice)与“责任感”(responsibility)。在社会背景下学生自主性的获得与成就感、所受评价以及自我问责感息息相关,进而Leo van Lier提出了第二个三A模型,即成就感(achievement),评价感(assessment)以及自我问责感(accountability),两个三A模型互相影响,借由第二个三A理论,Leo van Lier强调适当的外部评测机制可以促进个人自我规划,他强调学生应该进行积极问责自我问责的方式维持自己的内在动机,从而达到自主学习。

为了提高参与者对碎片化知识的主动吸收,在英语角的组织过程中,组织者应充分考虑参与者的需求,为学习者搭建一个立体、多维、有序的学习情境,组织者应该给予参与者自主选择话题以及决定完成任务方式的权力。

与此同时,组织者应对参与者进行肯定,并鼓励参与者通过参与英语演讲比赛等方式促进学习自主,并为其提供从知识呈现、工具支持、到活动交互的全方位支持。

据笔者观察,在某演讲大赛的举办期间,英语角的固定参与人数达到20-30人,与此同时,即兴演讲类型的话题受到大家的青睐,参与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效果――在一场市级的英语演讲大赛中,一名固定成员获得该演讲大赛的特等奖、另一名固定成员获得三等奖。笔者对该特等奖获得者进行了访谈,该同学表示英语角的讨论内容极大地拓展了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筹备该比赛的时候非常关注自己即兴演讲方面的能力,并有意在英语角话题讨论中注意对新知识的整合,并抓紧机会锻炼自己。

3.自真(Authenticity)。Leo van Lier强调学习的真实,这种真实不仅指语言材料与生活中语言使用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人的“真实行动”,其与前面的“自知” 与“自主”紧密相关。学习者所学的内容应与其学习经历相关,与此同时,学习者在语言活动时的行动应是经过自主选择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为什么做,他们所说的语言是他们想表达的,这才是真实。Leo van Lier强调这种真实性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获得的。

英语角的建设中外教的参与起到很大的作用,笔者所在的英语角中,邀请外教参与之后,英语角的参与人数明显增多,参与者的参与意识也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在与外教的交流过程中,70%的同学认为外教帮助自己解决了一些学习过程中石化的发音题,对自己帮助很大。组织者应该尽可能在英语角营造真实条件,若是没有条件,也应该注重参与者的真实体验,最主要的是在英语角建设中树立正确的态度,以此促进参与者将碎片化知识内化,进而推动其“自知”以及“自主”的发展。

三、结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英语学习观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学习观,周文娟认为外语学习是一种多学科知识的结构组织,是一种由相关多要素依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相关知识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分布于知识网络或社会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学习是一种从节点关系中掌握知识的“分布式认知”过程。我们需要创建人际网络汇聚群体智慧,通过各种节点获取那些碎片化的知识。“英语角”正是通过不同的人际交流而获得知识的第二课堂。英语角活动可以帮助学习者在传统英语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体系”。郭文玲认为,这种“新知识体系”实际上是对碎片化知识的拆解、重组以及建构,从巨量信息中获取有意义的知识碎片,并与已有的知识相互融合,完成新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英语角的建设主要目的不仅在于增强参与者的听说能力,还应该具有促进参与者将碎片化知识整合为个人内在认知系统的目的,这就需要组织者平衡各方面关系,以Leo van Lier三A理论出发促进参与者自知、自主、自在,进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4-8.

[2]Leo van Lier.Interaction in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Awareness,autonomy and authenticity[M].New York:Longman publishing,1996.

[3]周文娟.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与发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0.

[4]郭文玲.碎片化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16(16):32-33.

作者简介:

自动化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知识;模块化;经营构架

一、相关的知识理论

知识,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一般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认识的总和。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可分为四种:第一,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第二,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第三,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第四,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其中,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运动规律、原理方面的理论体系,称之为狭义的知识概念。从形式上而言,前两类知识是易于文字记载的认识类知识,称之为“有形知识”或“形式知识”,非常容易编码(信息化),可通过各种传媒获得。第三、四类知识更多地是没有记载的经验类知识,称之为“隐形知识”或“无形知识”或“暗默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在认识论纬度,迈克尔·波拉尼(Ploanyi,1966)认为,“有形知识”即明示或系统化的知识,是指那些由形式、系统的语言表达,可以进行传递的知识。“隐形知识”是指与特定情景相关的个人知识,它难以进行形式化,也难以进行交流。

新知识是通过“有形知识”和“隐形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创造出来的。两类知识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1)共同化模式——从“隐形知识”到“隐形知识”;(2)表出化模式——从“隐形知识”到“有形知识”;(3)联结化模式——从“有形知识”到“有形知识”;(4)内在化模式——从“有形知识”到“隐形知识”。知识创造的关键在于对“隐形知识”的调动和转换。对“有形知识”和“隐形知识”的区分形成了知识创造的一个维度$A识论;涉及各个层次创造知识的主体(即企业中个人、小组、组织和组织间)形成了知识创造的另一个维度——存在论;而引进时间构成知识创造的第三个维度。当“隐形知识”和“有形知识”之间相互作用,并从存在论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态地扩大时,认识论与存在论之间的螺旋运动便应运而生。

二、经营构架的知识模块化战略

一般而言,“构架”被看作捕捉人工系统特征的概念。如果我们将某项业务视为由各种活动构成的一个子系统,构架问题就是将这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将这些部分重新联结起来的方法。“经营”通常是指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支持活动的整体系统。这个系统的特征是由各种活动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决定的,这种模式就叫“经营构架”。它通常包含供应商、资源结构、支撑结构、核心经营过程、决策、价值和客户6个部分。

在追逐可持续利润及超额利润中,建立可以剖析在何处及如何创造附加价值的经营构架至关重要。对于任何企业,构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相反,经营构架的设计属于强烈地反映企业战略意图的维度。新的附加价值可以从原本一体的活动中分解,或将原来分立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创造出来。

构架的特征可以从“知识模块的分解”到“知识模块的集中”的模块化维度进行理解。每个系统都由一些相互依存的元素构成,元素的数量和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系统的复杂性。设计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降低这两个来源的复杂性。那么如何降低呢?那就是系统的知识模块的分解。知识模块的分解的第一个策略是界面集成。界面集成是通过将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具有相对高度依存性的元素的模块,以这种方式对界面进行集成。在这个分解过程中,许多复杂的界面可以被集中在集成度较高的模块上面。也就是说,集中界面战略试图识别可以被相对的忽略的依赖关系。结果,每个模块中包含的元素可能相对独立于另外模块中的元素活动。知识模块的分解的第二个策略是界面的标准化。界面的标准化通过事先设定标准化界面来降低依赖关系,因此,避免了各个元素间的协调关系。知识模块的集中是与知识模块的分解相对立的经营构架的另一个极端,它刻意地接受了系统之间的复杂依赖关系,并且通过持续的协调工作对这些依赖关系进行管理。

一般而言,知识模块的分解战略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忽略组件之间的关系,而知识模块的集中战略则认为,组件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借助持续的协调努力可以使系统表现达到最大化。两种战略的结合就是设计经营构架的知识模块化战略。知识模块化战略让企业根据较少的子系统建立其经营构架。各个子系统彼此独立,但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工作。

三、经营构架的知识渗透

经营构架反映着企业的“构架知识”。它包括哪些活动属于整个经营系统的一部分,这些活动的功能是什么,以及该系统里的这些活动是如何通过界面进行相互作用并彼此适应的。知识的架构性纬度可分为架构知识、模块知识和元知识。架构知识是指决定知识结构的那部分知识,如产品模块的分割或产品元件的集成知识、模块间功能协调与控制的知识等。模块知识是只有相关元知识集成、并可以独立完成相关功能的那部分知识(如产品的某个功能)。元知识是指知识细分的最小元素,也是模块知识最基本的成分。

模块战略假定模块化的分解和集中的两部分知识(简称分解知识和集中知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整体知识将构架作为一个整体,它决定哪些活动是该系统的一部分,他们的功能是什么以及元素之间是如何组合、连接及交流的。在一个模块构架里,整体知识塑造有形的设计规则,这些规则是在设计过程中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广泛沟通之后预先规定好的。有了预先明确规定的整体知识,分解知识就成为关于个别模块的“隐形知识”。它不影响局部模块以外的整个系统。将知识区分为关于设计规则的有形知识与每个模块内的隐形知识,便可以获得一个模块构架。模块构架只有在上述的区分是明确的情况下才是有益的。在整体构架内,知识的区分并不很清楚。为了促进优化元素界面的持续协调工作,整体构架的设计规则不可能是预先规定好的。将元素结合在一起的知识被分散化,子系统本身或多或少要对达成系统一体化负责。在这个整体构架内,整体知识可以通过对全部系统内所涉及元素的持续学习和互动来改善。

以知识的架构纬度为纵轴,将架构图一分为二,即左边的隐形知识和右边的有形知识。在整个经营架构中,知识不断地向其中渗透。

四、知识模块化战略的优势

知识的模块化战略包括知识模块的分解与集中,它具有如下的优势:

1、极大地降低经营系统内活动之间的交易和协调成本。由于模块化让每个子系统或活动成为独立的部分。只要在个别模块内部作出改变,在没有与其他模块进行深入而广泛协调的情况下,就可以对系统进行改变,而其他模块可以被继续使用。例如,数字照相机的迅速普及需要高度的Pc的视频处理能力,整个计算机系统并不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只需要开发运行速度更快的CPU(中央处理器)或附加值图版就够了。

2、模块化鼓励劳动分工。因为可以独立地开发模块,每个专门小组就可以聚焦在自己的开发活动上面,不必再牵挂其他模块。这种劳动分工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促进模块知识的持续积累,推动每个模块内部的创新。

3、模块构架建立在预先规定的设计规则基础上的,很可能带来开放式构架。在这种情况下,界定元素之间界面的规则可以获得整个行业的认可,并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它所涉及的企业和用户的范围会急剧增加,导致更大的规模经济和网络外部性。此外,共享的设计规则和界面标准可以增进聚焦在不同模块上的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又可以提高效率,促成创新。

4、改变市场结构,形成产业集群。由于模块化的影响,垄断状态的市场结构会逐渐转变为产业集群式的市场结构。模块化的特点在于每一个子模块都可以在一定的通用标准下进行独立的设计和生产,每个模块都有它的特点和优势,各个模块都可以对原有的市场垄断者产品的某一部分产生替代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模块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和聚集。产业集群就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这样垄断企业的实力在一点点被瓦解,他们多数会转变成模块化产业结构中的“舵手企业”(即核心企业)。为整个系统提供界面信息,而一部分看不见的信息则由模块企业自行掌握;或者这些先前的垄断者们会只保持自己有绝对技术优势的核心生产部件,转型成为一个模块企业。

五、企业经营构架的知识模块化战略案例

知识的模块化使得知识具有多样、相对独立和嵌套等特性,拥有不同模块的分解知识和整体知识特长的相关企业形成了复杂的产品知识的网络关系。

在汽车行业,以驾驶员座位区域为例。过去各种仪表和开关都是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但是,现在数量有限的强大供应商将所有相关部件集合成一个“驾驶舱”模块。这样,汽车制造商就可以购买和使用这个作为某一款汽车的驾驶舱的整体模块。对汽车制造商来说,这就意味着模块的分解。而对供应商而言,这意味着其经营构架整体化程度的增加。因为他们需要在较低的水平上处理部件之间的关系,所以供应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要负责创造整体知识。这是典型的知识模块的分解和集中齐头并进的例子。

再如,戴尔公司也是充分利用了整体知识和分解知识相互渗透的知识模块化战略。戴尔公司通过基于Pc产业中开发式模块构架,开发其经营构架,并获得竞争优势。它所体现的构架——直接从顾客获得订单、组装各式各样的PC以满足各种需求、再利用充足的服务将Pc迅速且可靠地送达给顾客——不是单纯追求模块分解知识获得的。它的供应链管理、组装操作及分销系统及例行程序是通过仔细的相互协调方式来细腻地进行管理,这需要高度整体知识的连续演化。戴尔公司还深深意识到,Pc业务中支撑系统非常重要。与顾客需求有关的界面整体知识创造了附加价值,但这类整体知识的管理仍然充分利用内部开发的IT系统。虽然戴尔公司对Pc的开放式模块产品构架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利润也来之整个价值链的复杂运营。总之,“戴尔直销模式”充分体现了模块的分解知识和整体知识的综合——知识模块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