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词汇教学 文化词语 文化义 植物词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78-02

近年来,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众多学者开始注意到文化和汉语之间密切的关系。人们意识到如果不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可能造成交流障碍。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应注意含有丰富文化义的词语。尤其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文化词语,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这些词语充分了解。

一、词语的文化义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一些特殊的词汇常常可以反映出一种语言包含的文化信息。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外文化中一些词语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这些词语便是文化词语,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①通过这些词语的文化义,人们可以了解一种语言背后的民族风俗、文化背景、等独特的文化知识。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汉语中很多植物词常被人们赋予独有的文化义。例如,中国人常常将“牡丹”奉为国花。并且由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人们常常将牡丹作为“富贵、荣华、幸福”的象征。

二、汉语常用植物词的文化义

汉语中的植物词多数含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周围环境和关系密切的事物来构成对这些植物词的联想,这样就形成了植物词独有的文化义。例如人们常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指到了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植物大多数都凋零了,只有松柏仍然坚韧挺拔,不畏严寒。松柏被人们赋予坚韧不屈的品质,其实也是人们通过观察松柏不惧寒冷的特性而得出的联想意义。再者莲在汉语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和洁身自鄣钠分剩这也是从莲的生长特点得出的文化义。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汉语常用植物词的文化义。

(1)松:松树,被称为“百木之长”,所以中国人将它作为长寿的象征。并且由于松树耐旱抗寒,在悬崖峭壁上也可以存活,因此它也代表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和顽强不屈的人。

(2)梅:梅花在寒冬绽放,不惧严寒。因此人们赋予它清雅俊逸的品质,常用它来比喻那些与世无争、坚守本性的君子。而且中国人也常将梅花比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例如“梅妻鹤子”。

(3)柳:柳树,是一种高大的常见乔木,姿态优美。它可以代表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又因为柳的谐音是“留”,所以古人常常在和亲友离别时折柳赠别,用柳条寄托不舍之情。而像“柳叶眉”和“杨柳细腰”则是用柳树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4)竹:竹子高大挺拔,俊美秀丽。在汉语中,“竹”可以代表谦虚。这是因为竹子是空心的,所以古人认为竹子是一种虚心的植物。又因为竹杆有节,所以竹子也是节气的象征,代表高尚的情操,比如成语中有“高风亮节”一词。除此之外,因为“竹”与“足”“祝”音接近,故而人们又将竹作为“富足”和美好祝愿的象征。

(5)菊:,是中国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汉语中可以象征高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还具有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能轻身延年”,所以因其药用价值被人们作为长寿的象征。而且菊也是隐士的象征,是因为恬淡、高洁有傲气,与传统文化中隐士的特点相同。而且往往在秋季开放,开在百花之后,不与群芳争艳,体现了一种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

(6)桃:桃在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文化义。首先桃花象征着爱情,人们用桃花来形容在爱情上的好运气,例如“桃花运”。此外,桃花在汉语中喻指女子娇美的面容。这是因为桃花颜色粉嫩美丽,和女子娇美的面容相似,所以人们会将它与美女联系起来,比如汉语中用“粉面桃花”“面若桃花”来形容美女的容貌。此外汉语中有“蟠桃”一词,传说王母在众神前来祝寿的时候,用蟠桃宴请诸位神仙,表示感谢。因此“桃”便有了长寿的含义,现在人们在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有时也会送寿桃,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三、植物词文化义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原则

1.分阶段教学

因为汉语中很多植物词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义,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这些词语文化义的教授。但是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这些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掌握着不同的语言,对汉语的熟悉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植物词的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分阶段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初级阶段学生,教师可以在讲授植物词语基本义的同时,简单介绍一些文化义。而对中高阶段的学生,教师除了讲授植物词语基本义和文化义以外,也应向学生介绍文化义的来源,并与学生的母语和常用语言进行对比。比如在讲解“桃”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只介绍这种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生长习性,并简单说明“桃”在汉语中可以表示“长寿”等文化义。但面对中高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讲明为何桃子可以表示长寿,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主次分明

在进行植物词语的教学时,要注意植物词语在汉语和学生母语、常用语言中有差异的地方,要侧重这些词语的教学。比如汉语中“牡丹”代表着“富贵、荣华、吉祥”,但西方一些国家中“牡丹”却是“腼腆和害羞”。再比如“莲”在汉语中象征着“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而在希腊神话中却指“忘忧果”。因此,在教学中对那些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义相同的词语,教师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词语的含义。但对那些文化义差异较大的词语要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汉语基本的植物词后,也能理解有丰富文化义的植物词。

3.交际与实用为主

o论是哪一种语言,终究是要用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所以对于植物词的教学也应该注意词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要多向学生教授在汉语中常见的、使用频率高和实用性强的植物词语,详细介绍它们的基本义和文化义。而对那些生僻的、鲜为人知的词语则尽量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用汉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用汉语直接向学生介绍词语的基本义和文化义。有些植物词语的含义简单易懂,教师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语的用法。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语,可以先用直接法向学生直接讲解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其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文化义。比如在讲解汉语中的“松柏”时,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松柏在中国文化中是顽强不屈的象征,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松柏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帮助他们明白因为松柏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顺利存活,人们才会赋予它们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文化义。

2.对比分析法

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考虑到汉语与学生母语、常用语的异同。因为植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往往会赋予同一种植物词不一样的文化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来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词语的含义。例如“水仙”在汉语中代表着高雅,而在西方文化中却象征着傲慢和自负。教师在讲解这个词语时,可以先介绍它的基本义,然后讲解汉英文化中“水仙”具有的不同的文化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在不同语言中同类植物词语的文化义,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在汉语中独有的文化义,避免学习者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产生误解。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图像和声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感受事物。在教授植物词文化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词语的基本义和文化义。比如在讲解“桃”时,光凭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应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关于“桃”的图片和神话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桃的样子,从而知道是怎样的东西可以在汉语中表示长寿。而在介绍“柳叶眉”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柳叶的形状和人类眉毛的样子,引导学生发现柳叶和眉毛的相似处,充分掌握“柳叶眉”的含义。

4.实物教学法

在讲解植物词时,教师可以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来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菊”时,教师可以安排在重阳节的时候教授这个词语,让学生品尝酒和糕,并介绍“菊”在汉语中包含的文化义。而在讲授“竹”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学生感受竹子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因为竹子有节,汉语中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通过实物教学,学生可以亲自感受植物词的基本义,进而也能明白因为植物的形态等而产生的文化义。

四、结语

植物,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而通过学习含有独特文化义的汉语植物词,学生也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利用独特的植物词来介绍中国文化,可以丰富汉语的词汇教学,并能够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如果没有对该语言具有的文化义有足够的了解,必然会在交流中产生问题。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要靠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分析文化差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词的含义,让学生在能用汉语进行基本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各种文化差异,从而能够用汉语进行有效地交流,传播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包雅婧.植物类国俗词的对外汉语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廖光荣.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4]麻慧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5]孟鹏丽.对外汉语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第2篇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教育的整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重点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该让学生进入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中积累实践经验!在世界观、处事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在本质上学生必须需要获得必要的价值观。对三位一体的目标物质必须指出的明确的教学管理模式,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积累有意义的学习经验。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社会发展赋予物理教学新的意义的教育基础。基本的物理教学不仅是指基本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指物理教育的管理模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基础包括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为目的。还要在服务的基础上,更好地应用于生活,体现未来主人翁的社会情感和价值观。创建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得到通过物理教学,融入社会。在社会上更好地生活,具有服务于社会的价值,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高中物理教学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策略

2.1大胆变革,确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式

学习的环境是具有明显变化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融入未来的社会,在社会阶层的身份变动,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为学生提出教学要求,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生活的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社会价值提升,和必要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规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为设计范例。以学习中心的设计范例,教师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经验,或者我这个单元的教学大纲,让学生产生知识的变化变化,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是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方式,然后学习这些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以学习为中心的设计范式,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方案的不同,它主要关注的不是层层递进的知识和内容,而是教学给学生带来的知识的变化,即有意义的学习方案。大胆改革,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范式,就是让每一位教师掌握教学的第一个重点,他们对学生的教学,带来有意义的变化,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让教师充分重视研究的意义。这些意义有很多种,包括立体高中物理教学,教导学生通过学习经验成为有意义的人才,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变化,让学生融入社会的生活,建立新的课程目标,生活在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是真正的转型。

2.2选择生活化、社会化的教学内容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第3篇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有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我们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定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理论价值: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049- 03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了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的研究决定,自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也就此展开。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哲学基础,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我们认识和进行改革,因此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和实践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进行理解。

一、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维度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以外的另一个重大发现,它是在批判继承旧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是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重要的维度,也涵盖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

历史唯物主义最大一个特点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重点之所在。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同样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

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是物质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物质演化链条上重要的一环。连主体都是物质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世界也不言而喻就是物质的。

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够去从事实践活动,历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必要的。就像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不仅我们的生产是物质的,我们的思维也受到物质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实践抽象为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正是这样的物质基础决定了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也无不反映着物质基础。1859年,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

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活动离不开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本身,整个历史活动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都在于人,在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人是历史的出发点,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自身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生产、实践能力使人类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人的实践构成了历史的本身。“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当然人们并不能够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他们会受到既定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的制约。

除了创造历史的主体和人类的实践以外,整个历史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除了物质层面的需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人除了生存还需要获得生存价值。整个历史的创造抑或是实践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能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将历史发展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们认识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的理论工具。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无不体现了实践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的春笋,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深层基础是工业实践,同时这与马克思本人的实践活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实践,通过解决现实问题促进现实的发展来得到丰富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实践性。马克思指出,唯物史观,“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也就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

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由此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实践构成了历史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功能体现了实践性。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能够指导不断变化的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现理论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在科学解释现实的基础上,也在使现实朝更好的方向前进。

二、历史唯物主义之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具有的物质性、人本性、实践性等特征,充分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以及其应用价值。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目标抑或是内容无不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浸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显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上有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要求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的35年以来,我们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了迅猛的发展。现今不论经济还是政治文化等都要求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而这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要求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在现实上,我们面临着科技带来的世界不断的变革的新情况和新形式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任务这些现实。这要求我们要根据现实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进而根据决定加以实施,促进社会朝更美好的方向前进。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已经证明了党的指导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理论又需要不断地运用于实践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历史唯物主义影响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哲学基础,它要求要做到以人为本,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就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这正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之所在,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和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人本性的有利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当然也是每个阶段的目标,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总目标的制定,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这同样也是其人本性的体现。

(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好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让改革的成果为人民所共享。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的制定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

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内容的制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并不是采取均力,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经济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四个方面,通过经济的牵引作用,带动其他领域的改革,使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略其他方面的改革,其他方面的改革也会对经济体制的改革产生影响,因此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性就要求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基础上,协调好与其他四种改革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导向

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在理论方面的指导是科学的,同样在理论的实践过程中也需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并不仅仅局限在指导做出决定的初期,历史唯物主义应该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指导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协调好各项改革的关系,实现改革的有效进行,最终使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一)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当今世界的思想是多元的,我们应该坚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已经在过去35年的改革过程中得到了检验,在接下来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更应该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将历史唯物主义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始终。当然,对于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应该要正本清源,科学地加以认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误解的地方要及时地加以改正,同时应该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应该攻坚克难,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势必会触动到很多人的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是维持现状还是勇于改革,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续改革。我们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坚持改革,对于制度等存在的问题坚决地予以整改,要有改革的决心,同时改革中应该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不可避免的损害要尽全力降到最低并且加以补偿,使改革真正有效科学地深入进行。

(二)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协调五位一体关系 “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应该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应该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做法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得到了证明,我们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非公有经济的发展,都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在以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中,我们不能仅仅只抓也不可能只抓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条主线,还要协调好与其他体制改革的关系,要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的前提下牵引其他体制的改革,使改革的各个部分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全面改革主体,增进全体人民福祉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第4篇

法国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颠覆了《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创造人类的观念,颠覆了人类具有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超验主义理想,取消了人在自然界万物灵长的地位。进化论将人视为动物,具有一般动物的“兽性”,在一定条件和环境的作用下,“兽性”将裸地暴露无遗。人与动物具有相同的起源,相似的生理特征,人只是动物进化过程的延续。人不再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活动基于内在兽性冲动和本能欲望。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揭示人和动物在兽性这一层面的共同特征,兽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人类永远无法摆脱这种自然属性。传统的、理性的、社会的人在左拉头脑中置换为生物的人,所有人的身上都有兽性的根子,正如人人身上有疾病的根子一样。因此,从生物学角度审视人,揭示理性外表下的“兽性”根柢,便成为左拉小说创作的目的。进化论不仅仅是生物学理论,也带来哲学观念的深刻变化,产生了“决定论哲学”。人的漫长的进化过程,同样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的行为及命运一方面受制于自身内部的生理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受制于社会外部的环境因素,也即生理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在决定论哲学的支配下,人失去了自由意志,成为受自然选择规律和遗传制约的牺牲品。

在创作中,左拉并不对人作纯粹生理学意义上的研究,而是把生理研究和社会研究结合起来,把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融合起来,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寻找人物行为和现象背后的原因。在这种决定论(遗传与环境)哲学的影响下,左拉创作了《卢贡———马加尔家族》这一宏大的系列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阿戴拉意德•福格两次结婚所生的。由于福格患有精神病,她和神经同样不正常、并且酗酒成性的马加尔同居后所生的后代,都因为父母双方遗传基因的缺陷而患有各种先天性疾病。《萌芽》中的艾蒂安酗酒后就有杀人的冲动。《娜娜》中娜娜则表现为无度。同样,受遗传和环境左右,《小酒店》中古波死于酒精中毒,绮尔维斯死于饥饿。决定论哲学贯穿于左拉整个小说创作的始终。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传播到美国,在本国超验主义哲学和的洗礼之下,发展成为进化有神论。进化有神论是19世纪末美国的主要思潮,协调了有神论和无神论、科学实证和直觉体验之间的矛盾,具有浓厚的超验色彩。进化有神论认为:第一,无论是传统或现代,上帝始终是自然界整个进化过程的设计师,他是整个世界永恒运动、变化不断的终极原因。第二,上帝不仅仅是设计师,而且存在于自然过程和自然法则之中。第三,进化的过程也包括人类灵魂的进化和精神的产生,因为灵魂的进化是上帝的主要目的,人类应当回到世界中心,重建宇宙秩序。第四,进化有神论也包含了伦理学。在进化过程中邪恶是不可避免的,邪恶存在于生存竞争之中,个人也许会经历痛苦,甚至毁灭,但是,邪恶是短暂的、瞬间的、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个体的损失会产生补偿作用,种族、物种、社会将从中受益,保持整个宇宙运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进化有神论是许多美国自然主义小说的哲学基础。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承袭了法国左拉的创作理念,又受到超验哲学和进化有神论的改造,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的、复杂的、矛盾的倾向。一方面,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受到本能、遗传和环境的制约,或是在中沉沦,或是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成为失去自由意志的牺牲品。另一方面,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又拥有众多的新型形象,他们高扬自由意志,在自然中见证了与神的同在,从而灵魂得到拯救,生命获得攀升。在主题上,有些作品表现盲目的、不可知的外在的异己力量和冰冷的、机械的宇宙法则对个体命运的决定作用;又有一些作品充满了对至善的超验道德的绝对信仰,文本摆脱了悲观绝望的情绪。查理斯•沃尔卡特在《美国文学自然主义:一个分支》中说:“自然主义是超验主义的后裔。超验主义宣称上帝与自然融为一体,人凭着直觉认知(凭着直觉心灵与超灵同在)和科学探索(凭借科学对现象世界的研究可以理解作为超灵象征的自然)在认识现实中是同等重要和同样有限的。超验主义在19世纪末形成两股支流,产生两条思想分支:一条是直觉心灵认知超灵存在的支流,它滋生了理想主义、进步主义和社会激进主义;另一条是科学认知超灵的象征———自然,它陷入悲观绝望的机械决定论的深渊。前者乐观进取,后者悲观绝望;前者热情洋溢,后者消极低沉;前者肯定自由意志,后者否定自由意志。”[2]1沃尔卡特论述的重要意义在于深刻地揭示了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本土文化特征,自然主义不是法国的舶来品,而是与本土的超验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逻辑联系。自然主义是在一种科学语境中产生的文学思潮,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现象、自然、经验事实,得到的结论是人被一种机械的自然法则支配,失去了自由意志,于是,自然主义文学传达出悲观绝望的情绪。受超验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也试图通过直觉体悟超验精神的存在,认识到超灵普遍存在,上帝是绝对的善,善终将战胜恶,于是形成了超验的道德乐观主义。这两股支流都汇集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

二、诺里斯自然主义文本《章鱼》的超验精神

超验主义和进化有神论是诺里斯小说的哲学基础。唐纳德•皮泽认为:“诺里斯小说思想体系是进化的有神论,理解这个体系很重要,因为它把小说从传统哲学中解放出来,显示了作家的本土文化根基,不同于通常所认为的小说是外来影响的结论。”超验主义、进化有神论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渗透在诺里斯的作品中,使诺里斯创作摆脱了机械决定论的制约,美国自然主义文学自身的特色得以形成。超验主义哲学首先体现在文本主要角色的形象塑造上,人物形象摆脱了决定论哲学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色彩,他们的生命在不断更新,精神在不断成长。在《章鱼》中,牧羊人伐那米是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型人物。自从受到爱情的悲剧性打击之后,他便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与自然亲和,与上帝交流。他具有圣灵的能力、奇异的禀赋,长期生活在荒野中,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色彩浓郁。他具有极强的直觉能力,在夜间天主堂的花园中呼唤幻象,渴望神让安琪儿回到他身边。终于,十六年后,在小麦萌芽的时刻,她被呼召出来,她就是安琪儿的女儿。死亡里诞生了生命,毁灭中产生了永生。从安琪儿的死亡中诞生了生命———冰清玉洁、不可征服。正如小麦在一夜之间全部萌发,从大地的掌握里和坟墓的怀抱里诞生了生命。伐那米感受到那永恒的上帝精神的存在,感受到“绝对的善”与上帝的慈爱。伐那米从小麦发芽中、从安琪儿的女儿身上,发现了超验的真理。生命是永恒的,无论是在一个新生的农作物上,还是在一个孩子身上都体现出生命的连续性。死亡被战胜了,生命获得不朽。窥见神的存在,洞察到超验的真谛,他不禁喊道:“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亡被战胜了,多少年来笼罩在他心头的那份天大的哀愁消失了,喜悦从他深陷的眼睛中放射出来。另一个中心人物安尼克斯特在小麦的生长中生命也获得了更新,在种子发芽中发现了超验真理。安尼克斯特最早是一个自私自利、蛮横无礼的人。作者探索他的灵魂成长过程,是爱情使他走出了狭隘的自我,成为精神上仁爱、慷慨的人。他理解了爱情的意义,接受了与希尔玛的婚约,生命获得了重生。他获得爱情的时刻,也正是小麦一夜之间生长起来的时刻。“地里不再是一片荒芜的景象———不再是空荡荡的,不再是一片暗沉沉的棕色了。安尼克斯特一下子叫出声来。小麦啊,小麦啊,就在这里啦!那颗小小的种子早就播下了,在黑洞洞的土壤里抽苗发芽,拼命蠢动、膨胀,一夜工夫,一下子冒出头来,到了亮光里。麦子露头了。……那个慈悲为怀、泰然自若的巨人动弹了一下又醒过来了。于是,这晨光陡的光辉灿烂地燃烧起来,照耀着这被一个女人的爱情弄得心花怒放的男人,和一片喜气洋洋的大地。”

自然是“超灵”的象征。诺里斯安排了两个人灵魂的转变都是在小麦生长出来的时刻,因为小麦是上帝精神的物化,上帝的绝对意志存在于自然万物之中以及自然生命过程之中。在小麦生长中,他们窥见了超验的存在,窥见了自然之神,从自然中汲取了来自上帝不朽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他们不在圣经中,不在布道中,不在圣殿中,而是在自然界中,在小麦种子萌芽中,生命获得脱胎换骨的成熟。他们通过自然之途抵达神灵,是超验主义精神的实践者。小说《章鱼》的叙事结构以小麦的生长周期来安排,小麦的生长周期是上帝意志的体现。从第一年秋后开始,到第二年秋后结束,小麦生长经历了有规律的四季循环。整个叙事文本提供了小麦播种、生长、收获的完整过程,对农业生产进行了自然主义的探究。复杂的矛盾冲突、人物命运的转变、整个事件的结局,都放置在这广阔的小麦生长的时空背景之中。小麦生长周期成为叙事的象征,彰显着重要的结构功能。在整个生长周而复始的循环中,有一种不朽之力使小麦成长,同时又使小麦收割起来,腾出空地播种下一批作物。自然生命生生不息的循环,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处处昭示神的存在,蕴含着大自然的生命法则。小麦作为超验精神的象征,启示着宇宙精神的奥秘,生长进化过程处处显示着全能者的参与。“这是创造之谜,那惊人的生殖之谜。一年四季大规模的轮流变换,有规律的更迭交替,由太阳和星星打着拍子,奏出节奏完美的调子,让那天长地久的生殖交响曲随着它起伏摇摆,像一只全能的时钟那巨大无比的钟摆———这是永垂不朽、泰然自若、坚强无比的上帝亲手扔出的原生的动力。”《章鱼》在主旨上揭示了超验主义的伦理观。

在对待“善”与“恶”的问题上,“善”是宇宙普遍的本质,是上帝精神意志的体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恶”是短暂的,它不可能产生新的事物。在生命进化、生存竞争中,会有“恶”的出现,但是,它只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因为事物总是向好的方向前进,“善”终将战胜“恶”。在铁路公司与农庄主争夺小麦利润的斗争中,充满了诡诈、欺骗、贪婪、贿赂等一切邪恶。最终“恶”似乎取得了胜利,贪婪者铁路公司获得巨额财富,而下层贫困佃农饿殍街头。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使普瑞斯莱内心充满了迷惘。然而,伐那米的超验主义道德观冰释了普瑞斯莱心中的谜团:“善良的事物是绝对死不了的。罪恶才是会死亡的,残暴、压迫、自私、贪婪———这些都是会死亡的,可是高贵,可是爱情,可是牺牲,可是慷慨,可是真诚———它们却是死不了的,它们是永生的。……如果你的视野相当广大的话,到末了留下的可不是罪恶,而是善良的事物。”这里超验主义道德观的胜利,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在这场冲突中,毫无疑义,铁路一方罪行更大,他们操纵着联盟议会,垄断运输价格,贪婪地榨取小麦利润,用欺诈行为夺回土地。农场主一方,代表着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在竞争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一切痛苦、死亡、毁灭沉重地压在个人头上。但是,从更宽阔、更长远的视域看,善良的事物是永存的。小麦,作为“善”的象征,上帝力量的体现,正源源不断地运往亚洲印度偏僻的角落,一千条性命给保全了。整个冲突事件中个人会遭受祸殃,但是人类生生不已。所有一切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向好的方面发展,因为神的力量与意志,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小麦作为神的力量的象征,正按照既定的轨道涌向成千上万稻草一样的饥民,谁也无力阻挡。诺里斯坚信,在自然中蕴涵着道德秩序的力量。小麦作为一种道德力量在摧毁斯•贝尔曼的场景中清晰地表现出来。作为贪婪的铁路公司的全权代表,他用尽一切手段掠夺土地和小麦的利润,他是灌溉渠流血事件的制造者。然而,法律不能制裁他,戴克的手枪照应他,卡拉埃尔的土制手榴弹没有伤着他,但是,罪恶是短命的,残暴、压迫、自私、贪欲———这些都是会死亡的。斯•贝尔曼在船舱中视察粮食处理整个过程,小麦好像是被自身的力量,被一股势不可当、巨大无比的力量驱使着,倾泻下来,冷酷无情地打在他的身上,完全地将他吞噬,邪恶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作品主要人物普瑞斯莱经历了整个冲突事件的始终,最终他的直觉使他领悟到神的无处不在。小麦作为神的力量和精神上的巨大能量的象征,无论在种子的发芽中,或是小麦的生长中,或在控制小麦生长的自然法则中,或在对邪恶者的惩罚中,都体现出神的力量,这是一种超验的存在,对超验存在的直觉领悟使文本呈现出道德乐观主义色彩。

三、结语

进化生物学的意义范文第5篇

    一、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是历史的延续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一系列论争是历史的延续,围绕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理解、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指出“唯物史观”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点,更是难点。他认为,回顾学术史,以信仰唯物史观自居的人并不等于彻底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理论本质;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不等于会用它来正确分析事物和问题;口头上宣传唯物史观,实际上可能还固守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框架。有些人部分地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但不了解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关唯物史观的认识,对我们今天准确理解“唯物史观”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回到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早期,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波副教授指出,当时恰逢思想自由时期,因而招来方方面面的批评。一开始唯物史观就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唯物史观本身的批评;二是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适用性的批评。但是,针对各种批评,信奉唯物史观的人们也做出了种种辩护。可贵的是,此时围绕唯物史观主旨和特征所做出的批评与辩护,已经蕴含着唯物史观偏重物质因素、凸显经济的决定性、忽视伦理和人的意志以及唯物史观的时代局限等学理性问题。对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早期历程的追溯和原汁原味的介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看待此后的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也有助于对唯物史观的进一步研究。今天我们意欲对唯物史观做出新的更为深入的阐释,有必要回到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的源头,尽可能地了解当时的总体情况和细枝末节,从而帮助我们对唯物史观研究在当今中国的走势做出审慎而清醒的判断。

    近些年来,“唯物史观”已经在学界的争论中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求是》杂志社李文阁对这一争论的过程予以综合考察,并进一步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在今天引起广泛争论的原因。他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而言,历史唯物主义从来就不是什么“学问”,而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理论武器。这样一种理论定位使得历史唯物主义与现实和革命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因而那些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后来者就不能无视、越过这样一种理论,必须根据时代进步“发展”之,根据形势的变化“修正”之。不同的人寓于不同的“前见”、“偏见”,必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争论。既然争论在所难免,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今天这场有关“唯物史观”的争论呢?李文阁指出,有必要把今天我们有关唯物史观的讨论置于唯物史观产生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置于时代的巨大变迁中来考量。从19世纪末到今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主要发生了四次大的争论:第一次是列宁和葛兰西、卢卡奇、科尔施等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以伯恩斯坦、考茨基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之间的争论;第二次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第二、三代代表人物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教科书派的争论;第三次是以法兰克福学派和萨特为代表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和以科亨为代表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争论;第四次是在中国发生的在主张改革的反教条主义者与反对改革的教条主义者之间的争论。前三次争论是围绕着“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这个问题展开的,在中国发生的第四次争论则是围绕着“中国的发展道路”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展开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有两个前提性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今天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实际上主要是围绕这两个理论问题展开的。

    从以上的探讨可以看出,对于当前我国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广泛的视界来审视,不仅应将其置于历史上几次争论的背景中予以关注,更重要的是将其看作是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自觉地融入历史和现实的视野。

    二、“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阐释和新发展

    以“唯物史观”为焦点的论争在当代呈现出来的整体趋势可以用一种总体性面相来概括:重释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立足当今中国现实、重新理解和重新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观点的交互碰撞。无疑,异彩纷呈的观点共享着一个前提:不满足于现有国内外学者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阐释。

    马克思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并非呈现为概念清晰、逻辑严谨、完整系统的现成体系,因此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工作是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运用其马克思文献学研究的丰富成果,重点解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最后部分的十八个段落。他的具体方法是将原来的段落顺序打乱,以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核心范畴“现实的个人”、“共同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为线索,重新组织其论证层次和逻辑结构,从而获得了马克思有关“现实的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新见解:“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社会的主体却不是“现实的人”而是他们所属的阶级;每个个人迫于生存条件、受共同利益的制约而形成共同关系,进而结成共同体,但其个体和自由却又受到了共同体的制约。从“现实的个人”的角度来衡量和检视社会,也即以“现实的个人”的个性和自由是否得到显现及显现的程度,以其“自主活动”是否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来关照历史,将会非常鲜明地分辨出“古代共同体”、“现代市民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变迁轨迹。只有个人的“自主活动”参与、渗透到生产交往形式交织而成的社会结构中,才能实现上述三种社会形态之间的真正转变。这种有关马克思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更加有力地拓展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学说。从更大范围来说,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不仅是社会历史理论探究的重要议题,而且是关乎每一时代个体生活态度、行为以及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还需指出的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后,对“现实的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思考一直是马克思社会实践和理论建构的中心线索。因而,回到文本寻找马克思历史的、逻辑的论证与当代实践的内在关联,必然是一件既有现实意义而又紧迫的事情。

    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仅仅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读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重新研读这些文献?这就需要我们在基本理念与研究方法上实现新的突破,从而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此,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认为,今天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是为了深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理念;另一方面是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来面对当代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必须要具有当代的历史与文化视野。这种当代视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批判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文化。马克思面对的是刚从封建社会中脱胎而出的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构成了这一社会的重要特征。但在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转向了组织化的社会阶段,以福特制为基础的现代大工业生产取得了主导性的地位。到20世纪60年代,以电子技术为主导的后组织化生产阶段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资本逻辑都体现各自的一些特征。这意味着不可能简单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面对历史。重释历史唯物主义就必须揭示当代社会的内在结构及其历史变迁。另一方面,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西方社会的文化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卢卡奇与法兰克福学派面对的是大工业生产的资本主义,而后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是后组织化资本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揭示这种社会变化与文化理念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在当展历史唯物主义时必须加以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