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今世界经济

当今世界经济

当今世界经济

当今世界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07-01

一、济全球化突出表现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其表现主要有:

第一,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到了80年代末,发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3/4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

第三,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第四,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把世界经济全球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五,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和完善,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在其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具体表现在:

①各国把经济安全确定为对外战略的重点。

②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

③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

④争夺科技人才成为高科技竞争的焦点。各主要国家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争夺经济和科技优势作为主要目标。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到70年代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这次科技革命中充当“火车头”的作用。科技知识空前快速地生产、传播和转化,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国际经济竞争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巨大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和改造,另一方面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兴起,各国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会逐步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市场经济属于经济运行方式的范畴,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最早根植于资本主义社会,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受到非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抵制。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这种不平衡既是指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美、日、欧三足鼎立,美国经济实力仍居首位。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南北差距愈来愈大。

(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致使南北经济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六、世界各国经济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七、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就实质来看,跨国公司是高度国际化的垄断资本组织,经营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国际高额垄断利润。从作用来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扩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跨国投资与兼并,不断改变着国际经济分工协作关系,推动生产向全球一体化发展。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所到之处,努力与本土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融合,从本土化出发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在使企业适应地区市场竞争需要的同时,将新的竞争规则带到了本土文化中,逐渐把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纳入全球经济竞争中来,促进了全球市场的一体化。而且,跨国公司越来越独立于某个确定的国家,与多国经济竞争与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博弈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通过企业制度创新革新市场竞争规则,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它推动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加速了先进技术的转移,促进了生产结构的调整,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客观上成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推动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2000,1.

[2]光明日报,1999,10.

当今世界经济范文第2篇

一、当今世界体系的特征

及其对美国的战略的主导

(一)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及其时代特征

认识当今世界体系有三个维度:世界经济体系、国际政治格局、全球军事部署态势。

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是由美国主导的,中心国家通过经济机制(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和相应规则)剥削国家的体系,所谓“全球化”,实质上是市场化、私有化的国际化。

美国在政治上主张市场新自由主义,与其他形式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结成政治、军事联盟,共同统治世界。以私有化为核心的西化、自由化、和平演变,核心是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资本增殖,一切为了资本的运营和扩张服务,与人民大众共同富裕的社会发展目标存在根本矛盾。

当今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结果,资本主义已经由商业竞争、产业垄断阶段发展到金融霸权阶段,变成了真正的帝国主义,既表现出当今时代的许多新特征,也依然具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

1 进入金融国际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运用经济机制以和平扩张手段控制世界,主导着世界的生产关系,积累着世界的经济基础,与主要靠战争征服世界的传统帝国方式产生了明显区别。

资本主义发展200多年的历史,已经走过商品竞争、产业垄断,发展到当今金融霸权阶段,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上世纪60年代末的美元危机、冷战格局解体等历史机遇强化了对世界经济的控制;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全球电子贸易和“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海上霸权的建立控制了世界货物航运的流向;世贸组织建立了完整的不平等规则体系。

美元霸权一旦形成,其运行过程实质上是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资本的唯一目的是不断增殖。既然资本的流动可以增殖,不经过生产就能以钱赚钱,美国就不再需要一般性实业企业。除急需的生活品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以及保持汇率稳定,不得不持有数额巨大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这就形成了一个世界经济循环的怪圈:美国所需要的商品,只需印刷钞票到外国买就行了;美国买东西花掉的美元,通过出售美国债务重新回到美国本土,变成美国政府和公司可以任意支配的现金,从而稳定汇率以维持强势美元地位;这些现金被用在美国人身上,使他们有能力去消费那些从外国买来的东西;美国的商人通过在本土出售外国商品而获得收入,然后继续购买别国的商品。如此循环往复,只要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不倒,外国政府就需要大量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理论上说这是只需还息、不必还本的债务,但事实上利息也不必付,因为通胀和美元贬值会自然吞食掉利息。另外,只要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美国用美元和国债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物质商品平衡,美元债务就会随之不断增大,创造出美国的经济增长。这就是美国的生产力(以资本增殖衡量;美国生产纸币,其他国家生产各种财富,美国拿它生产的纸币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财富,维持世界最高消费),是美国从冷战结束后开始的“十年财富效应”的秘密。只要世界各国使用美元,美国就可以搭世界经济的便车。

可见,和平也具有阶级性,当今的和平是有利于资本增殖的和平,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和平,是资本家强加于全世界人民的和平。

美元统治世界经济,控制世界的生产,这就是当今世界的生产方式,即当今世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此积累着当今世界体系的经济基础;美国霸权由此也通过美元霸权扩张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其影响已从它直接作用的全球金融、贸易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军事、安全等各领域,形成世界范围的上层建筑。

2 文化霸权作为先锋驯化思想,军事霸权作为后盾干涉震慑,共同支撑金融霸权,和平与战争两种手段的结合运用迫使第三世界屈从其超强剥削的经济机制,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上层建筑。

很多人接受西方的思想宣传,认为当今帝国主义变得仁慈了,世界大战威胁可以排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了;即使发生战争,,也是为维护世界和平、推行民主的小规模局部战争;帝国主义的战争是界限分明、目标明确、目的确定的有限战争。

当代帝国利用经济机制“和平”统治世界,可以获得传统帝国主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的一切:击败敌人、征服殖民地、掠夺资源和财富,而且与战争手段相比成本更低,代价和风险更小,更加体面和隐蔽,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但是,美元霸权为了能够用金融霸权和平统治世界,还需要两个关键条件:文化霸权和军事霸权。

文化霸权是软实力。美国以文化霸权为先锋驯化思想,让世界人民崇拜美国,以为榜样,这是送去胡萝h。

军事霸权是硬实力。美国有足够的实力建立军事霸权,如果有谁不想要美国送的胡萝卜,怀疑美国模式,想另辟蹊径图真正发展,美国就拿出大棒,以“无限战争”的战略给世界各国制造一种战争随时降临头上的可能性,强迫其接受全部规则,进入现行世界体系。

当今帝国主义的经济机制有文化霸权做示范,有军事霸权做后台保障,一手软,一手硬,两者的结合运用被称为“巧实力”,两手并用,没有哪一个国家能轻松自由地脱离当今世界体系。正如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托马斯・伯奈特所说:“我们只用少量的纸币去交换亚洲地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足够聪明地知道这一切并不公平,当我们送去这些纸币时,我们必须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美国太平洋舰队。”

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看不见的手”只有握成“看得见的拳头”才能发挥力量,只有将两只手组合运用才能取得真实的效果。可是,我们一些学者无限夸大市场背后“看不见的手”的积极调节作用,却看不到美国“看得见的拳头”所发挥的真正控制作用!

美国统治阶级正是十分清楚这一道理,才无时不在更加自觉地运用战争与和平两手策略,用诱人的文化霸权和超强的军事力量维持着经济机制,“和平”地统治世界,这种和平极不平等,孕育着矛盾、冲突和战争。所以,冷战后不仅局部战争不减反增,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可以排除。

在美国的政治结构中,把分管外交事务

的主要官员――外交部长称为“国务卿”,而且地位在一切部长之上,有近似首相、总理的地位和权力。这不足为怪,对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执政集团来说,世界事务就是他们的家事。美国国防部所在的“五角大楼”,寓意无非是把世界分为五大战区,分设司令部进行军事管理。

3 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出现了上层资产阶级的国际性联合,以及发达国家内部劳资双方的历史性妥协,暂时缓和了彼此可能发生的武力冲突与阶级对抗。

(1)中心国家之间为了缓解矛盾,上层垄断资本家集团联合起来,形成并主导了世界的生产分工。

据2008年统计,全球最大500家垄断企业中,美国有162家,占32.4%,日本有67家,法国有38家,德国有37家,英国有33家,加拿大有16家,意大利有10家,七国集团合计有363家,占72.6%。营业额美国占35.7%,七国集团占77.2%;利润美国占38.7%,七国集团占72.8%;资产额美国占25.5%,七国集团占73.9%。其中美国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业、能源资源、军工、高科技、服务业等领域。

在这样的世界经济体系和社会大分工下,美国通过美元霸权控制全球的金融,从而控制世界的生产,主导着全球财富的分配。因此,美国国家内部有能力提供较高的收入水平,维持社会的福利和高消费,使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劳资矛盾最大限度得到缓解;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分工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将矛盾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得到缓和;与第三世界国家无产阶级的矛盾则被限制在一系列民族国家内部。在这种背景下,本来应该是第三世界国家团结起来一致对抗强敌,可是美国利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地区平衡战略等手段转移矛盾,使用障眼法让第三世界国家互相争夺和制约,从中静获渔翁之利。进入全球化之后,边缘地区被塑造成农业、矿业产品的供给者,它们提供的低廉价格使中心地区的生产成本得以降低。

(2)当今世界分工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逻辑必然,是生产方式适应生活方式、资本追逐利润的结果。

(3)国际分工缓解了垄断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在本国内部维持高收入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从而达成劳资的历史性妥协。

(4)国际分工在资产阶级上层联合和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劳资妥协的同时,社会生产分工链条的末端处于被超强剥削的地位,这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农产品贸易按照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原则进行,星巴克大概可以从一公斤咖啡豆中收入232美元,而一个生产咖啡的埃塞俄比亚农民卖一公斤咖啡豆只能收入0.3美元。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球有40个国家面临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全世界有8.54亿人营养不良,每年有560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在第三世界国家,粮食短缺问题尤为严重,约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当读者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字的时候,会懂得什么是裸的经济掠夺,什么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华丽外衣下的野蛮。

4 在世界各地,国际垄断资本不断地分裂国家,大量制造听命于其新殖民统治的各类民族政权,改变了过去消灭独立民族国家以建立殖民统治的做法。

(1)民族独立既是民族解放的要求,也是帝国资本扩张的结果。

二战结束前夕美元霸权确立,这时一批民族国家独立并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失去约束但美元霸权地位更加稳固的时候,一批拉美国家独立,概括地指出:“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全球化运动开始,二战催生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美国和平演变战略下纷纷易帜,伴随全球化的进程产生大量民族国家,最大、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分裂成15个加盟共和国,并且这些解体和独立都在美国的干预和影响下完成,其中很大一部分加入了北约组织。

这三个时期正好与美元霸权强化统治世界的三个关键阶段在时间上相吻合,其实也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消灭还是催生民族国家本身不是帝国所关注的,而资本增殖才是它真正关注的结果。传统帝国主义时代消灭民族国家、占领殖民地有利于资本的扩张和增殖,它就会支持并致力于消灭民族国家,扩大势力范围;一旦以金融霸权为核心的经济机制建立,为使资本增殖有一个更安全稳定的环境,民族国家不但不是坏事,相反成为有利于资本安全运营的保障,所以美国就支持并促成民族国家的发展,并在这些国家进行干预,以促成有利于美国的政权更迭。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国家分裂、东帝汶从印度尼西亚独立等都能明显体现该目的。

(2)民族国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体系运行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更有利于资本的和平剥削。

美国不再像旧帝国那样建立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关系,而志在构建一种新型的世界体系,帝国用经济机制统治世界,由一个凌驾于复杂国家体系之上的军事霸权维持经济机制,这个国家体系包括需要遏制的敌人和需要加以控制的朋友,还有随时能够服务于资本增殖的第三世界国家群体。在这个体系中,对于国际资本的增殖,民族国家发挥着与帝国相同的作用,即为资本的运营和增殖提供法律和政治秩序、安全的环境以及日常管理,是维护资本在全球运行的超经济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不过这部分成本不需要美国亲自承担。 2008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在11116美元以上的国家)人口约10亿,占世界总人口不足15%,而国内生产总值达365830亿美元,占世界GDP的75.8%;低收入国家(按世界银行标准人均国民总收入在905美元以下)人口约2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37%,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16118亿美元,占世界GDP的3.3%。占世界人口15%的高收入国家人均GDP是占世界人口1/3的低收入国家人均GDP的57倍。不能想象,世界最富的人与最贫穷的人的差距该有多么巨大,但完全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

在维护当今世界体系的力量中,值得关注的还有几种形式的超国家组织,比如世界大银行家族、联合国组织、国家联盟、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只有深刻了解其本质和性质,才能准确评价其作用。

5 金融资本驱动的全球化,已造成世界范围严重的两极分化,出现由绝大多数人反抗极少数人压迫的历史局面。

(1)长期对国家的超强剥削必然造成世界范围的两极分化。

根据2008年统计,世界总人口651776万人,世界500强企业的雇员总数为4983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0.76%,却掌握着大约世界3/4的财富。

(2)许多因素构成了超强剥削,但是本

质上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才是超强剥削的真正原因。

6 资本主义制度从生产过剩到消费过度的危机循环过程,促使世界无产阶级深刻认识到其没落本质而再次觉醒,和平谋求经济利益最终仍将转变为武装夺取政权,然后才能真正开始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社会各领域都有表现和反映,周期性引发各种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当前世界体系的基因仍然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矛盾,它造成局部的、暂时的高速发展和繁荣与整体的、长远的危机和衰落这种不和谐的社会后果。

这一基本矛盾造成了当今社会其他领域的各种矛盾,比如自由竞争与垄断的矛盾、降低成本与扩大消费的矛盾、和平的经济控制与军事霸权的矛盾、全球化与强化民族国家的矛盾、独立与自主的矛盾、繁荣发展与经济停滞的矛盾、现代化与依附的矛盾、开放与保护的矛盾、一体化与反一体化的矛盾、联盟与遏止的矛盾、人权与野蛮的矛盾、自我调节与经济危机的矛盾、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的矛盾;无限战争与正义战争的矛盾、失业与扩大市场(扩大消费)的矛盾、世界一体化与国际垄断的矛盾、军事霸权与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的矛盾、反恐与制造恐怖(军事霸权本身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之间的矛盾,等等。

(2)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无法靠美国自身力量用和平手段解决。

首先,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产生的年代相比,资本主义已经进入金融垄断阶段并全球化,长时期的超强剥削已经将第三世界国家彻底“边缘化”、“去工业化”,资源几近耗尽,环境严重破坏,其他国家难以继续支撑当今世界体系。

其次,美国经济已经空洞化,除了军工产业、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世界领先以外,几乎都是服务业,制造业大都已经在国际分工中转移到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再次,美国的盟友大多已经不会再信任美国并愿意与其绑在一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危机,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都看清了美国超强剥削他国人民的本质,不会再救美国。

(3)两极分化和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两个必然过程,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将发生于两个过程的交汇。

(4)从当今世界体系的结构和性质出发,才可能正确分析美国的战略企图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本文总结的新帝国主义的六大特征中,前四个是在当今表现出的时代特征,只是外部表现,后两个特征又回到了资本主义高级阶段帝国主义的本质上来,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这两个必然结果的交汇意味着世界范围的战争。

基于上述对当今世界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美国的战略。判断美国国家战略的依据是其社会处境,不是某任总统的个人性格和领导风格,主要因素和思路是:美国首先考虑的是维持国家、社会、政权正常运行;为此,美元不能被废止,世界体系不能崩溃;支撑世界体系的若干基础不能动摇;为了这个目的,美国政府将综合运用经济手段、外交途径、阴谋陷阱,如果这些手段能够达到目的,美国也不会动用战争手段对付其他国家;如果这些手段无效,美国最后会不惜动用战争手段走出困境。

美国自身陷入危机,不能自救;其他国家也不会再救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的真正出路在于抛弃美元,摆脱现有世界体系。但这等于要美国的命,因此美国的出路只能是:拼命。美国恰恰有拼命的资本:全世界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和各种杀伤性武器,甚至毁灭种族的基因武器;如果美国需要通过战争手段解决当前的危机,就不会再针对伊拉克、阿富汗等小国,而是选择资源足够丰富、市场空间足够大、能够支撑美国民众高消费、维持美国社会运转、军事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

(二)从中国国家目标及实现目标面临的障碍分析军事威胁

1 国家目标:对内维护国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国家,实现共同富裕;对外反对世界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国家的共同发展。

2 实现国家目标可能遇到的障碍:美国的遏制和围堵,甚至战争威胁。

(三)从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分析敌人和朋友

1 利益一致就是朋友,以共同利益为基础可以合作;一旦利益发生冲突,政治上就是敌人,军事上只能对抗,外交上可以周旋。

2 当今,世界体系对中国构成了掠夺、压迫和剥削,阻碍中国发展的桎梏是当今世界体系,真正的敌人是当今世界体系的主宰者。

3 处于世界体系相似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是中国的朋友,全世界的劳动人民是我们解放的对象和依靠的力量。

二、国家战略构想

世界体系主导者的意图和中国的处境相矛盾:美国还要继续其寄生性生存,中国已无力继续承担。

中国的根本出路:要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经济结构失调问题,减少出口种类和数量,着眼国内市场需求,建立政治独立、经济自主的人民国家。

当今世界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跨国经营 和平发展

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世界的发展也决不能长期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国际形势的剧变和动荡促使世界人民进一步觉醒。具有共同历史遭遇的发展中国家维护独立、团结合作的趋势正在加强。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们的落后和贫困,主要是历史上殖民主义统治以及现实的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造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顺应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从本国国情出发,已经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只有走这样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这一潮流在新的世纪中将会更加壮大。在我看来,如果说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局势演变的一大特征,那么它们在经济上的腾飞则将是21世纪世界新格局的一个重要标志。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富强,数十亿人民彻底摆脱贫困的桎梏,将为各国提供巨大的贸易和投资机会,为新兴科技和产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给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发展阶段。

二、经济发展多极化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世界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和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引发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

三、我国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给世界各国带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和风险,向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如何维护自己经济安全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趋势要求各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但各国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重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深受其害,发达国家也难以置身其外。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应用、贸易投资和金融活动日益国际化,各国经济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经济而孤立地发展。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

同时也应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现在,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它们经济科技实力雄厚,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受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加紧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渗透和扩张,在全世界争夺资源和市场,同时极力推行它们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实现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这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国家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威胁。

参考文献:

[1]薛求知.无国界经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64 -273.

当今世界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华文化;满足各国;消费需求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国际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集中优秀人才,增强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一、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要有利用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中华文化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才能增强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先进文化资源更是短缺的。要想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成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先进文化,必须要有利用各国文化资源意识,尤其是要有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文化资源来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观念。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才能把中华文化建设成世界优秀文化。

唐朝文化能够成为当时中国和世界最繁荣、最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唐王朝实行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唐王朝十分重视各民族文化交流,实行开明、兼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努力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吐蕃医书《四部医典》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唐朝乐舞也吸收了少数民族乐舞等等。同时,唐王朝与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的文化往来频繁,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如唐朝吸收了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周边邻国的艺术、音乐、舞蹈、服饰等优秀文化。

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也与大量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分是分不开的。早期移民把欧洲各国文化带到美国,形成美国独有的移民文化。而移民文化实际上是各国的精英文化。移民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容纳能力,他们不断移民到美国,实际上就是把世界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移植到美国,汇集成美国现代文化。这也是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的主要原因。由移民文化演变成的当今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折扣”就低,“文化亲近”度就高。这是美国文化产品容易被各国民众接受,称霸世界文化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天生”因素。而其他国家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美国文化相比却“先天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文化产品要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首先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思路。大胆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在消化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再创新,形成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后发优势。

二、要有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也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是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产品要走向世界,只能通过文化竞争进入各国文化市场。因此,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任何一种文化的竞争力都来自两大因素:一是能够生产出不断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二是能够创造出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的文化需求市场。满足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和创造世界文化需求市场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硬条件”、“硬道理”。

从文化水平来看,世界文化又分为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生存性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调,维护传统、维持现状成为人们生活观念的主流意识。发展性文化以兼容文化为主调,在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竞争性文化以创新文化为主调,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发展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如对这三种不同发展层次文化的特性进行比较,生存性文化较为封闭,甚至拒绝外来文化;发展性文化较为开放,善于消化外来文化;竞争性文化善于创新、创造,不断输出新兴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着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把生存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新兴经济国家把发展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发达国家把竞争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三、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要有实现把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转变为以现代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首先要明白,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文化走向当今世界,并不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走向当今世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主要内容,更不应该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不足,理由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现代价值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曾经成为对周边各国有很强影响力的封建帝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对当代世界有很强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局限性,影响力是有限的,世界各国不可能完全接受。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让世界各国感兴趣,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世界文化的点缀,但是,不可能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

在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并不完整,不是所有的民族文都能自动成为对世界文化有影响力的、并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主流文化;也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就应该成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文化。只有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对本土文化进行国际化的改造,形成能够满足现代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新兴的现代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世界性文化产品。

当代世界文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含量较多,代表着当今世界的高水平、先进水平的国际文化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建中华文化、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四、要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从发展规律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品、技术、资本、人员等经济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信息和文化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等现代传媒设施日益国际化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在国际范围交往碰撞,推动了文化全球化。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数量增大,导致了一种大量的文化交换和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将不断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消费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些文化情形的产生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产品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产品文化全球化。产品出口既是一种货物出口,也是一种文化出口。产品出口含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出口。各国消费者在接受中国产品的同时,意味着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中国“春节”正逐渐演化为世界“中国年”。目前,春节正成为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在2008年春节,巴黎的家乐福超市挂起“吉祥如意”的横幅,纽约帝国大厦用代表中国的红黄两色灯光点亮自己,巴西总统为华人朋友的儿子包起了红包,这些意味着中国年文化已进入世界各国[1]。

如何借助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来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如何有效地把货物出口和文化出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货物商品出口带动文化产品输出,推动观念、思维、文化出口。这是中国文化界和产业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五、要有在世界文化强国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要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在文化发展水平上也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意识,大胆制定开发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战略思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拥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雄心。同样,我们应该拥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决心,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路。

同样,在促进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这个战略问题上,我们要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那样,制定中华文化发展战略;要敢于开放国内文化市场,要敢于进军世界文化市场,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文化繁荣才能聚集走向世界的文化能量。中国文化产品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使中华文化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现代文化发展的发动机,拉动世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确实是由美国文化支配,但未来的世界文化不一定完全由美国文化来支配。中华文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支配力量。因此,我们既要有成为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也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范文第5篇

1、美国(世界第一军事大国)

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南北战争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后美国开始对外进行扩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以其的中立态度在各国国力受到严重的创伤时,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国家综合实力,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在当今世界公认三大强国中,美国是唯一一个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第一的国家。

军事

美国军队实力是当今世界上最强的,其军费约占全球总军费的43%,位列世界第一。美国在海外的驻军约为28.78万人,有四大海外战略区,在世界上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军事基地,数量高达数百处。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核武器裤,并且是唯一在实战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除此之外,其所拥有的吴起数量和类型也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

经济

作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不同的区域作为不同的经济主体中心,整个国家经济能够得到长足的全面发展。美国拥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机械化,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柱,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位居世界前列。另外,在教育方面,世界大学排名500强中,美国占168所,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

2、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出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两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重创,但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一代代优秀领导的带领下,进行不断的改革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是一跃成为世界上三大强国之一,跻身全球强国前列,当今世界公认三大强国更是当之无愧。

军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能够对军队进行良好的建设发展。中国是继美国后世界上军费投入排第二的国家,逐步形成具有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战装备、保障装备和电子信息装备协调配套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和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根据最新的gdp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一个“五年规划”,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俄罗斯(世界第二大军事大国)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联邦第一次人代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主权宣言》,宣布俄罗斯联邦在其境内拥有“绝对主权”。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丰厚的发展资源,综合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是美国之下的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当今世界公认三大强国之一。

军事

俄罗斯1998年开始了全面军事改革,对其军事组织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并且开始推行兵役制度。俄罗斯的军费支出虽然不及美国和中国的支出,但是连续多年保持巨幅增长,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俄罗斯军事力量仅次于美国,是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武装力量主要由陆军、空军、海军三大军种由战略导弹兵、太空兵、空降兵三个兵种组成。各种武器装备均在世界上属于领先地位。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