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索绪尔语言理论继承

中图分类号:HO-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2-0120-02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符号系统:区分共时和历时研究;价值由关系决定等重要理论。20世纪语言学的各个流派都受到了他的理论的影响,尤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

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主将,他的《语言论》提出了语言“刺激――反应”说;区分描写性研究、历史研究;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等,对美国语言学家有重大影响。有学者曾评价布龙菲尔德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就如同索绪尔在欧洲语言界的地位一般。

《教程》出版后布龙菲尔德读过此书,并写了书评刊登在《Modem Language Journal》杂志上,对其中的理论十分推崇。1926年布氏在《Language》上发表的文章还提出索绪尔的理论标示了语言研究的独立。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研究历史悠久。但直到20世纪初。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才促使研究发生了变革,走向现代的道路。《普通语言学教程》在理论、方法上都提出了新观点,语言和言语为言语活动的两个不同部分。索绪尔提出这两个概念是为了确定语言学真正的研究对象,布龙菲尔德即受此影响。

(一)语言的形成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索绪尔认同惠特尼的语言观。语言可看做一种社会制度。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他认为一个社会所通行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即约定俗成为基础形成的。在讨论语言可变性部分中。索绪尔强调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了解和被人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布龙菲尔德继承此观点,强调在同一个语言社团中。一个人面对刺激发出的语音别人能听懂,而当听到其他人发出这样的语音,他才能懂得人家说的是什么,这就是了解与被了解。在语言集团中,每个人语言的习得都是按照约定的方式形成的习惯和反应。

(二)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言语机能下的社会产物,同时更是个人言语所必须遵守的一套规则。为确定真正的研究对象,他主张语言和言语的区分。语言既是言语使用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语言论》中并未直接说明两者的区别,但强调语言的社会性、抽象性,是人类劳动和活动需要依靠的。言语是对语言规则个体的、具体的运用。语言研究要有对一般的言语观察描写的基础,才能少走弯路。另外,布氏同索氏在探讨语言和言语的部分中均分析了失语症的特点。索绪尔认为语言机能凌驾于其他机能之上,“一人即使丧失了使用语言的能力。只要能理解所听到的声音符号,还算是保持着语言。”布氏在观察四个失语症的类型时认为。即便病人言语的使用或对言语的反应出现障碍,他的头脑中仍具有语言机制,保有语言习惯。

(三)语言的性质

布氏吸收索绪尔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的理论。重要的不是语言事实本身,而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教程》中认为语言是音响形象和概念的结合而产生的整体。“语言的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完全以具体单位的对立为基础的系统。”强调语言状态中的一切都是以关系为基础的。《语言论》对音位、形式、意义的分析均以此为基础,布氏认为语言是说话人所受的刺激和听话人的反应。这个含义强调的就是语言是“刺激”和“反应”的对应关系。并非由实质性的元素组成。确定音位时,必须依靠区别性特征,音位的重要性不在于它的声波的实际形状,而仅在于跟同一语言里所有其他音位波形之间的差别。《语言论》中意义的分类和定义十分复杂,语言形式的意义、语法形式的意义、言语形式的意义等,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关系来确定。例如,语言形式的意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

二、共时和历时

共时和历时的划分是索绪尔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纠正了前人语言学研究的不足。布龙菲尔德认为这种两重性划分是科学的,因此,《语言论》继承了此观点。

(一)共时和历时的划分

《教程》认为语言科学同其他科学一样,具有内在的两重性。一方面是静态的描写,另一方面是演化的现象,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书中强调,语言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它的状态只取决于内部各项要素。因此,要保证科学性必须区分静态、演化两种情况,即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论》虽然没出现共时、历时字样,但第一章就有“描写研究”“历史研究”的概念,还点出《教程》论述有两者的关系,与索氏概念的本质相同。

(二)共时和历时的关系

《教程》中“这两种观点――共识观点和历时观点――的对立是绝对的,不容许有任何妥协的。”“我们在解释语言的连续性时提到的符号的众多。使我们绝对没有办法同时研究它们在时间上的关系和系统中的关系。”他强调共时和历时有冲突,必须作为不同的研究。共时研究的是同时存在的要素的关系:而历时研究的是一个现象在时间上代替另一个,不能同时存在。《语言论》中描写性研究和历史性研究概念是指这两条完全不同的线。前者注重同时态下的语言事实,后者关注语音、语义、语法的演变。

《教程》认为共时比历时更重要,对大众来说,说话那一刻共时的状态才是真正存在的。《语言论》也强调一种语言能够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状态是“词汇和语法习惯的稳定结构”,指的就是共时的静态。布氏提出描写性资料是比较、历史研究的基础,人类在面对某一时期的语言,对其进行的详细共时描写更为必要。

(三)历时知识影响共时的研究

索氏在讨论有价值的科学的两重性时提到:“很少语言学家怀疑时间因素的干预会给语言学造成特别的困难,使他们的科学面临着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研究共时态的时候必须将历时态置之度外,否则“历史的干预只能使他的判断发生错误”。布龙菲尔德也认为“为了描写一种语言,人们根本不需要什么历史知识;实际上,凡是让历史知识影响他的描写工作的人,一定会歪曲他的资料。”描写研究是基础,但掺有历史知识的干预,会增加语言工作的困难度,而降低准确度,这在语言学过去的历史中不难发现。

(四)普通语法

在共时角度下,《教程》认为存在一种普遍语法,所有的语言具有某种共同的规律,即存在一种普遍性。因此,他主张“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语言论》认为不同语言的特征间存在一些相似性,“有些特征倒是广泛存在的”。在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前提下,可以对这些语言进行归纳概括,用普通语法来解释异同。

三、系统理论

索氏的系统理论首先要认清共时和历时。共时研究的是同时存在的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关系,历时研究不构成系统,语言学只研究共时系统。语言是一个关系为基础的系统.这里面就包含了价值、单位、同一性等概念。

布氏的《语言论》未提及“系统”,但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理论。首先,“刺激一反应”说强调的就是配合联系,这个过程缺少任何一步,都不可能实现语言的作用。关于意义的确定,布氏认为是两个过程的配合才能产生。是一个完整的序列。还强调,单位之间的差别,确定意x时。不需要预先确知意义是什么。只要知道哪些对象的意义一样,哪些有区别,通过与其他语言形式进行对比,找出区别性特征就能解决,这就体现了它的价值。布氏区分出中心意义、隐喻意义、狭义意义,大类下面又分很多小类型。划分的前提就是系统观。从语言的环境出发。

另外,《语言论》在语法形式论述中提出的“结构”,总体上仍在系统的前提下进行。语法形式的配列表明了各种语言形式的组合必须依照一定的语法特征。每一个语言形式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语言形式的组合要有选择、形式的变化。语法的论述也显示了系统性,提出要考虑结构的问题,“一个语言的自由形式(词和短语)在较大的自由形式(短语)里出现,是按变调、变音、选择、和语序这些语法单位来安排的。”

索氏强调,句段关系是语言符号的线性排列。即横组合关系;联想关系是垂直的,潜藏于人的大脑的聚合关系;布氏继承此观点,句法中的协调关系、支配关系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形式的选择,词法中提出依据“直接成分”来区分词类,黏附形式的不同组合就能形成不同的派生词。

四、符号理论

索氏认为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它和其他信号、仪式一样,都为表达观念的符号,布氏对此的继承主要体现在语言符号的性质上。

布氏多次强调语言是一个信号系统,包含一定数量的语言形式,即信号单位。语言符号不能被个人触动,但它也可以改变,需有发展到社会集体层面的因素才能进行。布氏认为每一个信号系统都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个人的,而是整个语言社团强制性的规则。在这个整体当中,言语必须符合规则,否则就难以与他人交流,个人的力量不会改变整个集体的习惯――反应。

“使用同一个语言符号系统的一群人。就属于一个语言社团。”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语言社团中就有不同的表达,这恰恰体现出索氏的语言能指和所指间联系的任意性。能指和所指的理论不仅表现在关系的任意性上,还体现在语言是两者结合的实体,缺少任何一部分,语言就不能存在。《教程》写到“物质单位只有依靠意义,依靠它所具有的功能才能存在”。《语言论》也认为构成语言的两部分不可分开,“在人类的语言里,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意义。研究一定的声音和一定的意义如何配合,就是研究语言。”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范文第2篇

现在国家硕士研究生培养门类中列于数学大类之下属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方向的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术型硕士,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两类。两类硕士生的来源均是四年制本科生,学术性硕士生源的一般要求是数学或统计学专业毕业,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则只要求是理工科及相关专业即可,二者差别较大,专业知识的起点高度有差距。

在培养目标上,两类硕士差距就更加明显了。学术型硕士要求可以进行基本的专业理论研究,有继续进行高等理论研究的素质和潜力,其中的一部分人可以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金融、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学术性的硕士生更强调理论学习和理论基础的训练。专业学位硕士则要求较好的专业知识实用能力,了解掌握常用统计方法的思想和软件应用,实践能力强,具有分析解决带复杂数据分析背景的实际问题的潜力,强调的是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各种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实战能力。在国外发达国家,目前均有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博士,就是说将来在我们国家,优秀的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可以进一步攻读专业学位博士,这类博士应该对实际问题有敏锐的眼光,对各种实用的统计方法有全面的了解,知晓其长处与不足,可以解决复杂的实际数据分析问题,因此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的概率理论基础训练应更加倾向于实际,倾向于在统计学中大量用到的概率论知识。这就决定了对两类硕士在概率论基础知识要求方面有很大不同。在概率论基础方面,由于两类生源的本科知识体系中都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起点,概率论部分基本相同,内容是:概率基础及公式,随机变量及分布,随机向量及分布,数字特征及计算。在硕士生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考虑两类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差异,分别在概率基础课程中安排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对学术型硕士生,通常开设《高等概率论》课程,以测度论为起点,具有一定的抽象度和深刻性,讲授一般观点下的积分、可测变换,随机变量及向量,概率理论、基本公式独立性,不等式和极限定理,数字特征与相依关系,讲述高度抽象的测度控制理论、拉冬一尼古丁定理、抽象的条件期望理论,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论证基本功。对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开设《概率论基础课程》,不涉及测度论等抽象内容,但是要把在实际应用中所有数据类型所对应的概率密度形式及演算作为重点加以训练,内容应该集中在常见随机变量的回顾,特殊类型的随机变量(既不是离散的也不是连续的)的引入和背景,条件概率演算一特别是连续变量对离散变量、离散变量对连续变量的条件概率计算,复杂情况下随机变量数字特征的计算等等,强调学生的动手推演能力和问题归类能力,例如要求学生会计算贝叶斯理论中常用的二项变量与贝塔变量的联合分布,通过这个联合分布来来计算相应的广义条件概率密度及条件数学期望。另一个例子就是给学生们详细介绍对连续型随机变量进行截断以后得到的截断随机变量的分布推演过程,讲述清楚该类型随机变量所对应的广义密度函数与原来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这类随机变量既不是连续性的也不是离散型的,使二者的结合体,在生物统计、工程试验的数据集合中经常会出现。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36-02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曾经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他认为,“语言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词项所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现象是一定时间互相排列、互相依存、互相制约而自成一体的符号系统”(龚晓斌,2002)。这一符号系统理论对后来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本文所要探讨的布拉格学派和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正是结构主义的两个重要分支。如今,虽说语言学的研究已经步入到乔姆斯基时代,但是结构主义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结构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方法论,其影响力渗透于数学、生物、经济学以及音乐学等领域,因此对结构主义做一番探讨仍有很大必要。

一、布拉格学派

1.学派概况。布拉格学派创始于1926年。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特鲁别茨柯依、雅克布逊、布龙达尔、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瓦赫以及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马丁内。马丁内并没有正式参加布拉格学派,但是他的观点体现了布拉格学派的传统。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受到索绪尔结构主义理论的很大影响。

2.学派思想结构——功能语言观。布拉格学派的最大贡献在于音位学领域的研究。他们所持的观点是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结合,所以布拉格学派曾经明确宣布自己其实应该称为功能语言学派。他们反对用历史主义和分割主义的观点来研究语言,而是提倡对语言的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布拉格学派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在于它是一门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用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也就是说他们强调一定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二、美国描写语言学

1.学派概况。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结构主义,是20世纪30~50年代美国语言学的主流。这一学派的雏型出现于1924年,在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人的发起下,美国的一部分语言学家成立了“美国语言学会”这一组织,下设新语法学和人类语言学两大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以这两派人中的一些人为核心,逐步发展起来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学派并没有专门的组织或者机构,也不属于任何团体,而是当时持相同学术观点的语言学家的一个自发流派。

2.学派思想描写主义(结构主义)。作为美国描写语言学创始人的博厄斯是在没有受过任何语言学训练的条件下自学成才的。他在调查中发现,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最理想的语言形式。后来,在为《美洲印第安语言手册》写的前言中,博厄斯论述了描写语言学的框架。他的理论与索绪尔的理论正好不谋而合,后来在布龙菲尔德的继承和发展下,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三、布拉格学派与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比较

1.相同点。①产生和活跃年代。这两个学派同时出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布拉格学派到1950年,基本停止了集体活动。50年代以来,捷克斯洛伐克学者自称是新布拉格学派。主要有两个组织,一个是“语言学协会”。另一个是“现代语文学学会”。与此同时,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萨丕尔发表他的名著《论语言》。1933年,美国描写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出版,成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正式成立的标志。而在布拉格学派基本停止活动的20世纪50年代,在美洲大陆,阿费莱姆·诺姆·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由此可见,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学派在活跃的时间上基本相似。②提倡结构主义。布拉格学派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都受到索绪尔语言学的影响,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在对语言进行分析的时候,都主张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的角度去分析。比如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员特鲁别茨柯依接受了索绪尔的“语言”与“言语”区分以及“能指”和“所指”区分的思想。正是从这一角度,特鲁别茨柯依给音位下定义的。特鲁别茨柯依还接受了索绪尔的语言是一个系统的思想,不是孤立的研究语言的音位,而是从系统的角度去研究音位。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把布拉格学派称为结构主义学派。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同样提倡结构主义研究。并且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最好的例证便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正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有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尽管美国的描写语言学与欧洲的结构主义学派产生的基础不同,但是在整个理论体系以及方法论上与结构主义非常一致。美国的描写语言学初期并没有参照索绪尔的理论,但是结果却与索绪尔的理论不谋而合,这可能也说明描写语言学与结构主义是相通的。③研究方法。两者都重视从共时语言学角度去研究语言。布拉格学派在对新语法学派进行批评的时候,就已经指出要将共时语言研究放到首位。无独有偶,美国描写语言学创始人博厄斯建立了这样一个原则:描写一种语言只能根据它自己的结构,不能也不应该用其他的语言结构来套这种语言。从语言系统的角度来看,索绪尔强调,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结构而成的,语言所以构成系统,关键在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依也是接受这一理论的,从所指的方面来研究能指。美国描写语言学调查印第安语,记录的恰恰就是它的能指(语音形式),然后对照意义,整理出它的能指系统来的。

2.不同点。①产生背景不同。布拉格学派成立于1926年,当时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家马泰休斯发起倡议成立一个语言学会址设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因此以布拉格命名,成为布拉格语言学会。布拉格学派的骨干成员明显地分为两支,称为两翼:一翼是捷克斯洛伐克学者,马泰休斯和哈弗拉奈克;一翼是俄罗斯学者特鲁别茨柯依和雅克布逊。捷克学者这一翼,特别是马泰休斯,很多理论主张都受索绪尔影响,人们把布拉格学派称之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与马泰休斯是有必然联系的。另一方面,布拉格学派的成立与俄罗斯语言学有一定的联系。而与布拉格学派相对,美国描写语言学的成立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美国描写语言学其实发端于美国的人类学。欧洲殖民者移居美洲大陆以后,土著居民被驱赶到偏远的山区,生存条件极端恶劣,人口逐渐减少,一些部落逐渐消亡,他们的原始状态的文化也就随之消失。人类学者发现他们的语言随着部落的最后一个人的死亡也就消亡了,因此很有必要对那些快要消亡的语言进行抢救性的研究,以便保留这些在地球上曾经存在的有过生命的人类文化的一些品种。于是一批有眼光的人类学者便把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美洲印第安语言的调查上。描写语言学就是从印第安语言的调查中生长发育起来的。作为其创始人博厄斯没有受过任何语言学的训练,完全是自学成才,这使他完全从被调查的语言事实出发去看待自己调查的对象,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不受任何束缚,摆脱了欧洲语言学传统的偏见,从实践中得出自己的观点。所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布拉格学派的成立很大一部分源于内因,有很系统的思想基础。与此相对,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则相对的受外因影响较大,虽说它的产生也有较强的实践基础,但是我们无法否认其产生的偶然性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②两者的发展方式不同。布拉格学派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建立起来的,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在学术思想一致的基础上联合起来,聚集在一起成立自己的语言学会。而美国的描写语言学派是在美国语言学自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美国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就成立了“美国语言学会”,布龙菲尔德还是学会的发起人,但是美国语言学会不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学术组织,它是美国各派语言学家的共同之家。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三代语言学家之间没有直接的师生关系,前代语言学家对后代只有学术思想的影响,而无有意识的传授。总而言之,无论是从产生背景还是发展方式来说,布拉格学派的系统性都要强过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然而,至于两个学派的影响力却不能一概从系统性来分析,实践证明,后来的很多语言学研究专家都认为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影响力要甚于布拉格学派。③对索绪尔理论的接受方式不同。布拉格学派在建立之初,创立了语言音位系统的理论和学说,使传统的语音研究领域多了一个新的成员,创造了语音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语音学、音韵学、音位学。后来音位学的研究发展为音系学。美国的描写语言学的建立则是有自己的来源和基础,它来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的描写人类学,着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描写。这种方法论与索绪尔的理论正好相合,于是在索绪尔那里找到了理论依据。索绪尔不止一次说过“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④学派思想的根本区别。两个学派虽然都是结构主义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二者也存在一些本质上的区别。与美国描写语言学所表达的纯结构主义不同,布拉格学派在用结构分析语言的同时,非常重视语言的功能。在语言研究的各个平面上:确定语言事实、划分语言手段的类别、描写语言结构、解释语言手段的演变规律等,都应以功能作为依据。语言学界根据他这一主张,加上特鲁别茨柯依和雅克布逊在音位学的研究中也十分重视功能,所以布拉格语言学派同时又被称为功能学派。功能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完成语言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能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功能。所以,布拉格学派从一开始就注意语义的研究,这是他们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根本区别。

综上所述,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虽然在活跃时期、研究方法及提倡结构主义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但因产生背景、发展方式以及对索绪尔理论的接受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区别,所以导致两学派在理论上仍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比如说,布拉格学派从一开始就注意语义的研究,而美国描写语言学却并非如此。但是有一点却是两学派所共有且毋庸置疑的,即两学派分别在欧洲和美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对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龚晓斌.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基础[J].福建外语,2002,(1).

[2]胡壮麟.《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评介[J].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5).

[3]季小民.布拉格学派和与哥本哈根学派的比较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9).

[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刘富华,孙维张.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6]刘明阁,徐云.美国语言学发展史概述[J].南都学坛,1999,(2).

[7]宋宣.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发微[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8]陶振民.描写语言学派陈略[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

[9]王伟.美国描写语言学及其主要理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3).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 用地空间布局 产业链

一、相关概念解析及理论概述

1.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

所谓“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生态工业园区有机结合的新式工业组织形态。可将其定义为:一个包括自然、科技、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高新技术工业组织形态,高新技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其兼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及生态工业园区的优势特点,建立在尖端技术的基础上,拥有较高的工业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同时注重了企业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间的作用,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品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其可称之为“高效”+“环保”的最佳工业组织形态。

2.相关理论研究

有关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产业集群理论。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2)循环经济理论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循环经济的原则有: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简称3R原则。(如图1)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应当包括四类行为者: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物处理者。

(资料来源: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中心 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活动的三个重要层次形成了物质闭环型经济的三种关键性思路,其分别通过运用3R原则实现三个层面的物质循环流动:

在企业层面上的小循环。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

在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在社会层面上的大循环。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3)工业生态学理论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相当广泛,这些领域主要有: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原料与能量流动分析,物质减量化和脱碳,为环境而设计,生命周期评价,延伸生产者的责任,产品导向的环境政策,生态效益与效率,技术变革与环境,生态工业园区等。

(4)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和发展,并形成强劲、持续的区域竞争力的现象。

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①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从外界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

②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一方面,地理上的接近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企业间的接触有利于交易成本的降低。

二、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用地空间布局规划的基本内容

1.园区生态产业链规划

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园区内行业(企业)构成和分类、系统集成、生态链(网)的设计以及园区非物质化的设计等四个方面(如图2),规划时应按其先后顺序进行,前三者统称为园区生态产业链规划。园区生态产业链规划是园区所有建设的基础,也是决定园区用地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其中,行业(企业)构成和分类是园区工业生态系统的表现形式,是构成生态链(网)的物质基础;系统集成是集成层次、集成途径和集成技术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生态链(网)的设计是系统集成之后的必然结果,将园区内的企业沿着物质、能量的集成路线串联起来,便形成若干条生态链和生态网。

(资料来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 编《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

2.园区用地空间布局规划基本内容

依据对各个园区规划的分析和总结,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的用地空间布局规划基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园区用地选址规划

用地选址规划包括园区用地选址和园区用地规模确定两方面。

(2)园区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规划

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规划主要包括园区的整体功能划分、园区用地种类的选择、园区各类用地比例的确定,用地布局等多个方面。

(3)园区道路系统规划

道路系统规划主要包括道路等级的划分、道路路网的确定、客货运交通的组织、静态交通的设计等。

(4)园区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能源供给系统规划、信息网络系统规划以及给排水设施系统规划等。

(5)园区生态景观系统规划

生态景观规划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维护以及独特的园区景观系统的创造。

三、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用地空间布局的设计要求

依据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以及产业集群等基础理论而发展起来的生态工业园区从诞生之日起便与传统工业园区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不仅表现在生产理念、物质能量流动方式、产业组织模式等方面,而且在园区的用地空间布局上也有着有别于一般工业园区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园区用地的选用要求

生态工业园区用地的选用要求包括用地选址以及用地规模的确定两方面。

(1)用地选址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在园区用地选址的确定过程中首先必须对园区的用地需求做出预测,同时做出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评估,最后与用地的实际情况做出比较,只有当用地能够满足园区的用地需求,同时园区的产业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又在用地的环境承载力范围以内时,才能确定该用地为生态工业园区的用地选址。

(2)用地规模

在园区用地选址确定之后,用地规模的确定同样必须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即“3R”原则中最核心的减量化原则,土地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园区用地规划中必须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防止出现不符合实际需求,铺张浪费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我国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来说,这一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2.特殊功能用地的设置

生态工业园区采用的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所确定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循环过程必然要求在园区的用地上增加实现该过程所必需的承担资源回收处理功能的基础设施用地或者环保产业用地。需回收处理的资源类型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不同的废弃物种类需要不同的回收功能设施用地。

工业生态学原理要求生态工业园区做到资源、信息、能源的集中共享和流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要求有园区统一共享的能源、物质流动供应体系,在园区的建设规划中,园区公共管理系统用地以及各种资源(包括:水、热、电)集中供应系统设施用地成为园区建设用地中不可货缺的一部分。该类用地与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用地共同构成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特有的也是重要的用地类型,担负起园区得以正常运转的核心作用。

3.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对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包括道路交通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物资和能量供给系统以及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跟防灾系统,它们共同构成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支持系统。

(1)道路交通系统

园区的交通需求主要分为内部交通需求和对外交通需求两方面。

内部交通需求主要指园区内部相关产业间的物质传递、供应、副产品交换交通需求,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送、返还交通需求以及园区的附属生活功能交通需求等,园区交通系统的规划应该在满足内部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生态、经济。

对外交通需求主要指园区内部产业与外部区域的产品的运送,生产资料的运达,以及园区内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园区生活功能的正常补给等交通需求。便捷的外部交通系统是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必备重要条件。

(2)信息传输系统

信息是生态工业园区内进行物质、能量顺利交换的基础,信息传输系统是生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传输系统的位置不受区域位置限制,一般与园区管理系统、科研开发机构综合建设,其属于园区前期建设的重要部分。

(3)物资和能量供给系统

生态工业园区的运转需要一个稳定集中的物资和能量供给系统,这是由生态工业园区的本质所决定的。生态工业园区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高物质、能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的排放,稳定的物资和能量供给是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集中的物资和能量供给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基本要求。

(4)各类废弃物处理系统

生态工业园区废弃物处理系统不同于传统工业园区的环卫市政系统,从园区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它属于生态产业链最末一级的单位,即扮演“分解者”的角色,承担的是园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无害化处理及再生,进而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的功能。(如图3)

(资料来源:罗宏等编著《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

一般来讲,废弃物处理系统规划安排于园区的边缘区域,但需有便利的交通联系,且应避开生态敏感区域设置。

(5)防灾系统

防灾系统是出于园区产业安全的角度来考虑设置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它既保证园区的生产、生活安全,同时也保障园区周边区域的生态安全。

防灾系统一般结合整个园区设置,分为防火安全系统、防水污染安全系统、防气体污染安全系统,其与园区信息传输系统综合设置,便于及时反馈各种灾害信息并做出应对措施。

4.产业用地的布局原则

产业用地是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依据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产业集群等相关基础理论,其空间布局应遵守以下原则:

(1)生态格局优先原则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是使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小化程度,防止产业用地的布局不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主导产业优先原则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的用地可优先选择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景观环境优越、配套设施齐全的位置,其余产业用地则依据主导产业以及产业链网的需求来选择。

(3)产业集群原则

在园区的产业用地配备时应将同类型的相关产业集中安排,以达到产业集群的目标。

(4)景观优化原则

园区在建立资源消耗最少化、环境污染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园区生态产业链的同时也要求建立景观环境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园区的景观设施建设,强化景观效果好的产业类型,弱化景观效果差的产业类型,使其用地的选择与园区整体景观格局的规划相适应。

5.园区总体布局的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主要强调构建各个系统间的和谐共存关系,即保证自己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服务于其他体系,系统性原则要求生态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做到:主次分明、功能明晰、集约高效。

四、结语

我国正处在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第二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园在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之后,目前也面临着向生态化产业进一步升级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用地空间布局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园区的用地空间布局规划同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高新技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必然进入新的阶段,所面临的问题也会发生变化,园区用地空间布局规划也会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对园区建设不断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进园区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

分布式系统基础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战略;困境;对策

人力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执行者、战略决策的参与者和主导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关键环节,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以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的定位、管理与价值增值问题,建立新的管理模式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变。

一、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管理理论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实质上是资源管理理论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融合,其核心思想即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和企业的资源差异决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关键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之间是一个双向关系,资源与战略执行之间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该理论为企业研究人力资源如何影响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促成了一个“资源-战略-绩效”的管理范式,导致了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的变革。

二、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困境

(一)资源结构与分配不均衡,有悖人力资源匹配性原则

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与组织战略、组织拥有的资源和组织目标等实现一致,且人力资源各项职能和各要素之间要实现有效匹配。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资源的分布状况,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和分配,以及组织的管理活动实践,从而影响着组织的绩效。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结构和组织架构的设计过程中,往往缺乏对企业资源的正确定位和配置,违背了人力资源的匹配性原则。此外,员工技能和知识的单一性以及管理模式的僵化导致人力资源的可转换性降低,无法实现灵活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组织的绩效,人力资源效能难以发挥。

(二)信息资源不对称,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企业在既定的人力资源架构、管理模式以及产业结构下,通过信息的分解、聚合、传递与沟通来实行资源在企业内的配置和调整。人力资源的组织、开发与配置依托于信息资源环境,企业信息价值的实行程度、实行方式和配置等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效率。据古典经济学理论,不完全信息和信息的不对称分布是任何经济个体或组织必须面临的一个基本约束条件。现代企业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多实施层级式管理,从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角度来看,层级式企业管理是一种具有组织功能的信息不对称分布装置。企业在适应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管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增大了信息在企业内各层级雇员之间分布的不对称性、传递和反馈的时滞性。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分布,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增加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以人力资源的“逆信息不对称”来重构信息资源在企业内的不对称配置,以消除或减缓因层级式管理所带来的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和实践的效率。

三、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设计与执行

(一)人力资源分配设计,强化匹配性与灵活性

企业资源结构可以分为3个层级:企业资源位、内部各组织资源位和员工个人资源位,3个要素在进行着企业战略的传导和战略执行的交互过程。企业应根据现有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环境,对人力资源进行补充、调整和再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匹配性与灵活性,使其与企业的其他资源以及企业战略相匹配,发挥最大效用。“匹配性”包括“水平匹配性”与“垂直匹配性”,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重视人力资源系统内的水平关系和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之间的垂直管理。“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的可转换性和更新能力,人力资源职能的调整和配置要与管理环境、企业经营目标相适应。“匹配性”与“灵活性”可以通过设计人力资源的获取和再配置系统来实现,从而达到人力资源与行为的动态匹配与均衡的状态(见图1)。

(二)人力资源绩效评估,推动企业战略执行

建立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系统,完善激励机制,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互动和柔性流通,推动企业的战略执行。从短期来看,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系统可以突出组织公平原则,能够反映出人力资源结构和效能的发挥程度,和内部设置的合理性以及人员调配的有效性;从长期来看,建立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系统(见图2),有利于企业资源的相互协调和战略调整。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组织资源以及员工个人资源建立组织绩效考核机制,在对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要注重员工所处的内部组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同时,根据有效信息沟通原则,建立相匹配的、高效的信息沟通、传导和反馈系统,由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出企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企业战略实施的有效程度,企业管理者由此在变化的市场中寻求新的战略决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三)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加强企业战略合作

资源基础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之间横向的匹配关系,同时也强调了资源的纵向整合。企业基于资源战略管理,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整合管理,寻求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匹配性和灵活性,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企业和组织的战略合作,实施战略联盟,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人力资源外包是战略合作的重要途径,可以为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运营成本,提供更多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渠道,帮助企业选择匹配的战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整合具有整体性、长期性、互动性、快速适应性等特点,是基于系统观点和行为重组理论的激励。通过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整合和配置,可以平衡企业资源结构,促成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效能。

四、结束语

在基于资源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执行中,企业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各要素之间的匹配,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了解并剖析企业经营目标、市场环境和产业价值链等要素,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拥有的资源、战略管理过程以及外部环境相结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和价值以及其战略地位,并保持战略弹性,这是寻求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培植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禾,邵建明.基于资源角度的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6(5).

2、程德俊.不同战略范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综述与比较[J].管理科学,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