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1篇

陈晓东是一位刻苦专研、目光敏锐的环保科技工作者。他积极关注老工业城市结构改造与节能减排、创建生态城市存在的典型问题,带领同志开辟了以土壤污染生态恢复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工程研究领域,确立了环境科研工作面向解决典型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方向,组建了沈阳市最早的环境污染生物修复实验室和沈阳市生态工程技术中心,这些都给沈阳创建生态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潜心研究,开创北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新技术

从2001年开始,针对常规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陈晓东投身于北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发工作中。结合北方寒冷地区的特点,他系统研究了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机理,针对越冬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适合北方地区应用的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基建投资与运行成本大大低于同等规模的常规生化处理,建设成本仅为污水常规处理的1/2左右,运行成本仅为常规处理的1/4左右。同时,还可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增加绿地与水面面积,在调节局部环境气候和营造生物多样性空间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开辟了人工湿地技术污水处理小型化、生态化、资源化的应用方向,营造了城市中独特的湿地生态景观,受到了包括钱正英、孙铁珩院士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以及国家、省市领导的首肯。

该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经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7年度被国家环保部列入“最佳实用推广技术",2008年被评为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编制的国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在2011年已经环保部颁布实施。

该成果在2003年首次应用于沈阳市满堂河污水处理中心,将其建成为北方第一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示范工程,为该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此后,该技术在沈阳市、辽中县、法库县、康平县、本溪桓仁、长春市、山西太原等地得到迅速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2006年,此技术应用到"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中,体现了本届世园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内涵。2007年将该技术应用于辉山明渠河口湿地工程与丁香湖公园人工浮岛工程,2008年、2009年、2010年该技术又被应用到沈阳市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中,完成项目100余个,为沈阳创建生态城市起到重要保障。截至目前,该技术成果已经应用在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宁夏、安徽、内蒙、青海等省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中,污水处理规模总量达50万m3/d,通过节约建设费用与运行费用的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初步估算为12.5亿元,年削减污染物COD3.3万吨,营建人工湿地100万m2,为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上下求索,开拓石油灌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新途径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本科课程;系列教材

中图分类号:TU;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02906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设在工学门类,可授工学和农学学位。新目录学科中风景园林学作为该一级学科的名称,与国际上通行的Landscape Architecture对应,并对应原目录学科包括建筑学、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1]。

风景园林一级学科的设立,使中国风景园林学自身的发展与该学科教育事业都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思考与挑战。风景园林学自身的思考与挑战来自人类文明生态转向、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全球化和本土化、快速城市化、所处社会背景下的精神需求[2]。而普通高等教育风景园林学科则面临着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构建、学科范围的划分,不同背景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方案与职业资格认证(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制度的建立及操作形式都在迫切与积极的探讨过程中)的衔接等众多思考与挑战。以上因素直接影响着教材设计的定位及更新情况。为配合风景园林类专业的“融合、一体化”进程,配合拓宽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以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在风景园林学专业核心课程范围的基础上对专业教材设计进行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一、风景园林学概况

在国际范围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以美国为先导,欧洲、日本、中国香港和台湾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设置也多与美国相似,其工程实践的范围基本相同[3]。美国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有两种学士学位,即BLA (Bachelor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和BSL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国风景园林的学科教育源于建筑和农林两大院系;从国际范围来看,风景园林学跨领域学科教育亦始于建筑类课程和农林类课程的互相渗透,但总体上向广义建筑学领域倾斜。目前中国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方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遗产保护、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4]。

风景园林学作为研究人类居住的户外空间环境、协调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一门复合型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是综合考虑气候、地形、水系、植物、场地容积、视景、交通、构筑物和居所等因素在内的景观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和管理[5]。欧美国家已有了成熟的风景园林师职业制度,如英国、澳大利亚的风景园林职业制度为会员制度,美国为注册制度。健全的职业制度对风景园林高等教育的规划与教育水平的提高起着引导与促进作用。

二、风景园林学专业课程设置及教材情况

(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港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简称UIUC)风景园林学院(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风景园林学院之一,在专业发展和学术地位上都位于前列。美国大学中风景园林专业通常为4年+或5年制。UIUC风景园林学专业本科教育学制采用4年制+(Four+ Year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至少修满124学分(其中风景园林专业课科目65学分)才可获得风景园林学士学位(BLA)。

专业基础课包括:地理(GEOG),地质(GEOL),社会/文化因素(Social/Cultural Factors in Design Elective),艺术设计基础(Art Design Foundation),基础设计(Foundation Design Studio),世界园林史(History of World Landscapes);专业课包括:建设场地环境分析(Environmental Site Analysis),设计交流(Design Communications,2学期),城市规划与场地规划(Planning of Cities & Regions),场所设计(Site Design Studio),地形设计与构建(Landform Design & Construction),社区与开放空间设计(Community & Open Space Studio),现场工程(Site Engineering),木本观赏植物(Woody Ornamentals),设计创作(工程)(Design Workshop Studio,2学期),景观建造(Landscape Construction),区域设计(Regional Design Studio),自然环境植物栽培设计(Natural Precedent in Planting),植物、生态学或修复学(Plant,Ecology,or Restoration Course);实践课程有:专业实践(Professional Practice),专业实习(Professional Internship)。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修复;现代园林;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的人们只是一味的追求物质上的生活,而现代的人们开始注重生活环境的提高,尤其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更是不断的提高。而在城市中,每一处环境基本上都是人造的,也就是所谓的风景园林建筑[1],可想而知,做好现代化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对于建筑厂商是多么重要。而要想做好现代化的风景园林的设计工作,就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因地制宜的使用一些自然景物进行景观设计,例如,多类型植物的相互搭配,水体的引用,等等都会使得人造景色大大加分,更加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而要想实际的完成这种设计效果,那么就必须运用生态修复技术。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生态修复技术简介

本文虽然主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然而在这里本文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生态修复的内容。其实许多人并不了解生态修复的。有的人甚至不知道生态修复的存在,觉得生态修复是一项很神秘的技术。其实真正的生态修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所谓的生态修复技术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2],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种植上,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这样,生态系统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称为“生态修复”。

2.生态修复技术的种类分析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生态修复技术,想必大家对这方面的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了,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生态修复技术的种类。其实生态修复技术是一项综合的技术,它的种类有很多种,本文选取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三种给大家进行简要的介绍,希望大家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2.1单项生态修复技术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生态修复技术就是单项生态技术。读到这里大家也许就会发问了:什么是单项生态修复技术?其实单项生态修复技术并不是简单的一种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单项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3]。虽然三种生态修复技术的理念与出发点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研发出来的技术。

2.2复合生态修复技术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单项生态修复技术,下面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复合生态修复技术。大家在了解了单项生态技术之后或许对复合生态修复技术有一定自己的猜想。其实所谓的复合生态修复技术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是一种融合了多种知识与技能的技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些事物受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运用简单的单项生态修复技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此复合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深受技术人员的喜爱。

2.3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环境也在逐渐的恶化。想必大家对水污染这个问题并不陌生。想必大家应该知道一个常识,那就是水体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当水体受到轻度污染的时候,水体通过自身的自净能力可以使水体得到净化。然而当污染过于严重,超过水体自净能力之后,水体便不可能自行恢复。这时候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应运而生,解决了水体污染的问题。

2.4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与方法

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相同,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也是为了解决土壤污染而专门研发的一门技术。不同的是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考虑的因素相对来说也比较多。目前我国突然生态修复技术并不是很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在这里本文就不过多的介绍关于土壤生态修复技术相关的内容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3.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下面就进入本文最主要的介绍内容,那就是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其实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是很全面的,下面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3.1景观水体的生态修复

经过上面的内容介绍大家已经了解到,为了整治水体而研发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因此在现代园林景观水体的维护过程中,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可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是一定会建设山水的。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很难保证水体不受到污染。一旦水体受到污染的时候,那么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便派上了用场,为许多园林设计解决了景观水体污染的问题。

3.2受损矿区废弃地的生态修复

下面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生态修复技术在受损矿区废弃地中的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就是治理受损的生态系统,因此凡是受到损伤的生态系统都可以应用到生态修复技术。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时候园林中会出现受损的矿区废弃地。如果不加以治理,不但浪费一些资源,还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因此相关人员在解决园林受损矿区废弃地的问题的时候,会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加以修复。使之变废为宝。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3.3废弃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最后想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废弃垃圾填埋场中的应用。大家或许觉得生态修复技术不可能应用到废弃垃圾填埋场。认为垃圾填埋不涉及到生态修复方面的内容。其实这些观点是不准确的。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会使土壤产生一定的污染,即对突然产生一定的危害。如果不加以修复和治理,那么就会损失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相关人士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就垃圾填埋场进行简单的生态修复。以此来保证土地资源的完整性与不被破坏性。

4.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应用应该遵循的规则分析

其实生态修复技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应用到现代园林技术中的,它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生态修复技术在现代园林中应用应该遵循的规则。首先要从全局看问题,不能简单的修复;其次要不断的增加绿化的面积,这也是修复的一种方式;此外还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的乱采用技术。

结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建筑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以往的建筑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相关的建筑公司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设计,及时的更改设计风格,尽全力的把自然风景融入到设计中去,让建筑与自然景色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从而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也使得公司的利益得以保障,让公司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想把人造建筑很好的融合到自然环境中,那么生态修复技术就是必须选择的途径。因此,风景园林建筑公司,应该及其注重生态修复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从而达到一种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关融合的境界。

参考资料:

[1]段雷,马萧萧,余德祥等.酸化森林土壤投加石灰石和菱镁矿5a后的化学性质变化[J].环境科学,2011.(5).10-20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4篇

考察徐州采煤塌陷地整治工作时,强调塌陷区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6月26日,省委娄勤俭书记在徐州调研时提出把XX县作为全省“采煤沉陷区搬迁扶贫带脱贫”试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县政协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加快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推进地矿融合发展相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联合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我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情况,召开了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涉矿各镇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并到唐山、永城、麟游、铜陵、辉县等地进行了学习调研,通过调研,联合调研组一致认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不仅是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还应包括促进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只有地矿充分融合发展,才能更有力的助推我县乡村振兴。为此,提出如下研究报告。

一、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唐山:变劣势为优势,以采煤塌陷区治理推动城市建设

(一)基本情况

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改造前是开滦煤矿130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垃圾成山,污水横流,杂草丛生,如城市疮疤一样,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和整体形象,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二)主要做法

1996年底唐山市委、市政府本着“变劣势为优势、化腐朽为神奇”的方针,开始了大面积生态绿化,重点实施了整治脏乱差环境、大面积绿化、水体还清、美化、市政道路建设等5项工程。2008年,又把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的建设作为唐山城市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以生态建设促城市建设,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工程、垃圾山的封场绿化工程、景观道路的建设工程、公园的景观亮化工程以及为保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连续性的扩湖、引水工程。

(三)取得成效

2009年5月1日,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经过14个月的建设,建成了一座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绿地面积16平方公里的南湖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建成桃花潭、龙泉湾等九湖,云凤岛、香茗岛等五岛以及樱花大道、凤凰台、音乐喷泉等120多个景点。同时,带动了周边开发建设,解决土地和资金瓶颈,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建设。

永城:创新治理与保护机制,以采煤塌陷区治理推动城市生态旅游发展

(一)基本情况

永城矿区目前共有8座在产煤矿,原煤年产量近2000万吨。因采煤共形成沉陷面积9万余亩,其中积水面积1万亩。

(二)主要做法

永城市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模式,初步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与治理新机制,累计完成采煤塌陷区治理面积63280亩,新增建设用地5600亩,境内采煤塌陷稳沉治理率达95%以上。

(三)取得成效

日月湖项目区原为永煤集团城郊煤矿塌陷区,2012年申报了部级采煤塌陷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相继建成了生态游园、艺术运动公园、水上娱乐、婚纱摄影基地等,累计完成投资9.5亿元,其中中央示范项目资金3.86亿元。该项目相继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湿地公园、省级矿山公园等称号。

麟游:提高科技含量,以绿色矿山建设推动采煤区生态环境保护

 (一)基本情况

郭家河煤矿由徐矿集团、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宝鸡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出资,2008年正式破土动工。在矿井建设初期和建设过程中,徐矿集团按照大型化、现代化、生态化和装备技术一流、综合利用一流、环境保护一流的要求,将郭家河煤矿建设成为“产煤不见煤、是矿不像矿”的中国煤炭工业的品牌矿井。

(二) 主要做法

郭家河煤矿强化“在治理中开采,在开采中治理”的生态环保建设理念,矿井和职工生活用水全部由水源热泵供热系统提供,煤仓、车间厂房等地表工业建筑应用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使建筑既美观环保,又实现了节能减排。同时,选煤厂分选出来的低热值煤和煤矸石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和煤矸石作再作为原料生产新型建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三)取得成效

煤矿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突出“绿色矿井、科技矿井、人文矿井”主题,以园林式和工业旅游矿井为环境目标,将矿井开发建设与生态人文景观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开辟矿井井上井下旅游线路,使人们既可领略到现代化采煤的先进技术,又能体验到工业生产同自然环境的有机和谐。

铜陵:积极申报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生态治理全面落实

(一)基本情况

铜陵矿产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古铜都”,随着长期大规模、粗放型的开采利用,铜陵矿区资源逐渐趋于枯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二)主要做法

2009年铜陵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2010年,铜陵申报了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大铜官山森林地质环境治理。利用三年时间对铜官山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总治理面积588公顷,目前已经治理470公顷。三年共争取国家财政治理资金2.7亿元。

(三)取得成效

大铜官山森林公园地质环境治理项目,通过治理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同时推动了大铜官山公园的建设,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通过恢复治理增加建设用地1205亩,使环境与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

辉县: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治理模式,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废弃矿山环境治理

(一)基本情况

辉县市常村镇属浅山丘陵区,原为辉县市建材资源重镇。2009年以前,采石业是常村镇的支柱产业,长期的无序开采使当地生态环境满目疮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二)主要做法

2010年,辉县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确定了“金山银山服从于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抓住南水北条移民安置需配建蓄水池项目机遇,积极引导、强力推进企业转型,将位于项目区内的全部小采石场企业关停并转,实行政策优惠扶持和坚持堵疏相结合,以财政资金为撬动杠杆,运用市场化机制,引进河南春之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参股融资,通过对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区灌溉调蓄工程的综合利用,投资1亿元改造响水河,启动了3700余亩的百间寺尾废弃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2012年建成6座小型灌溉水库。受到国土资源部门高度重视,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在辉县召开。

(三)取得成效

开发建设后的常村镇五龙山响水河乡村旅游区,占地3700亩,总投资10亿元,集水上乐园、欢乐世界、野生动物园、滑雪场、植物园、实景演艺、民俗表演、科普拓展于一体,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项目最全、最具价值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二、我县采煤塌陷基本情况及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县涉矿地区主要集中在XX县北部,包括XX、XXX、XXX、XXX、XXX等9个镇、街道,总面积806.9平方公里。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先后建设了8对矿井,。经过各煤矿近50年的开采,采煤塌陷区范围不断扩大,东起XX湖湖西大堤,西到XX边界,南到XX路,北至XX省交界,已塌陷面积约262.5平方公里,其中重点塌陷区面积54.5平方公里,待8对矿井闭坑时,将形成约24多万亩也就是160平方公里采煤塌陷区。

目前,8对矿井中,XX煤矿已于2015年年底关停,XX煤矿处于停产改造。涉矿区域在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随着采煤塌陷面积的不断扩大,矿区经济在失去煤炭产业的支撑和依托的同时,也给涉塌陷区域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一)塌陷区居民居住环境的恶化。地面塌陷、地表的移动变形导致地面构筑物发生变形、破坏,威胁着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采煤塌陷使地下管线破坏,使城市积水无法排出,甚至出现逆行、倒灌现象,使饮用水、污水与塌陷造成的地表积水混在一起,严重污染和破坏水体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二)塌陷区居民失去生活保障。随着塌陷地的不断增加,涉矿地区居民土地也逐年减少,失地农民不断增加,没有了农业生产收入,又无其他劳动力转移渠道,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难以保障。

(三)非塌陷区居民因塌陷区连锁反应被迫搬迁。随着采煤塌陷区域的不断扩大,涉及人口不断增多,个别区域虽然不是塌陷区,但随着周边区域的不断塌陷,周边居民的不断减少,这些区域逐渐失去了基本的社会服务保障设施,不具备基本生活条件也将被迫搬迁。

(四)矿区职工生产生活受到影响。随着矿井的逐渐停产关闭,矿方职工的工资待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煤矿企业转型发展不快,其他产业可提供的再就业岗位不多。矿区职工受年龄、技术的限制,通过再就业增加收入也很困难。

(五)地方政府社会负担不断增加。随着矿方学校、“三供一业”等社会事业的移交,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转移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社会负担愈来愈重。

(六)地矿矛盾日益突出。个别煤矿企业仍存在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增长的情况,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增强。又由于塌陷区土地征收和房屋搬迁补偿标准低,搬迁安置难以实施,地方政府涉矿维稳压力加大。

三、我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XX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支持XX(该区域基本和采煤塌陷区域相吻合)建成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鼓励XX在城乡统筹上先行先试,并初步编制完成了《XX一体化规划》和《矿地融合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在此基础上,县国土部门和各镇(街道)进一步加大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近年来XX地区已复垦各类整治项目2.57万亩,新增耕地2.21万亩。XX湖生态修复被省国土资源厅列为2013年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中央补助资金项目;XX镇XX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采煤沉降区生态修复示范区;XX镇已完成了《XX镇XX湿地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已成功纳入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江苏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全县已有5家煤矿企业获批部级绿色矿山。

虽然我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县作为全省最大涉矿区域和苏北省际边界地区,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采煤塌陷地大量增加,在治理资金来源、耕地保护、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

一是治理资金缺口巨大。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面广量大,塌陷地的修复、城乡建设、产业布局的调整、社会保障的落实、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目前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出让收入的部分资金,难以开展大面积的综合治理,资金缺口巨大。

二是征收搬迁补偿标准低。现执行的《关于调整采煤塌陷地征迁补偿标准的意见》(苏国土资规〔2009〕2号)压煤村庄搬迁补偿标准,与周边山东、安徽等地塌陷地征迁标准相比明显偏低。同时,省定采煤塌陷地征收补偿标准和复垦补偿标准也均低于我县目前实际支付标准。

三是耕地保护压力持续加大。早期形成的采煤塌陷地未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仍被认定为农用地,甚至是耕地,相当一部分土地由于塌陷积水较深无法恢复为耕地。同时,每年又有新增塌陷土地,给耕地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四是发展规划空间严重不足。地矿融合发展涉及五镇四街道,为我县经济发达地区,涉及区内有XX县经济开发区、四个工业集中区、主城区、XXX新镇区、XXX新镇区,下步实施地矿融合发展规划,需要大量的用地空间。

四、我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建议

(一)以高标准规划,引领地矿融合发展。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地矿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完成区域总体规划和各镇区规划修编工作。把城镇规划、村庄规划一体化纳入总体规划,对塌陷地治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实行“一张图”多规融合。突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加强铁路、公路、水路的衔接沟通,完善联运体系,提高交通转换畅达能力;构建省际间路网体系,加强区域内道路的联网贯通,打造功能配套、安全高效、联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区域共建共享项目的规划管理,对区域内供水、供电、供气进行一体规划。突出对住宅小区、公共交通、商业、宾馆、医疗、学校、文化体育、休闲娱乐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提高城镇化的承载能力和区域性公共服务水平。坚持集聚集约原则,对采煤塌陷区工业园区按照一二三产实施分类规划,充分整合技术、资金、信息、基础设施等要素,建立健全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产业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城乡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和城乡产业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二)树立“生态修复+”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动修复治理与综合利用融合发展。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需要不断创新理念,应按照宜绿则绿、宜耕则耕、宜景则景、宜建则建的原则,走生态恢复、景观再造、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生态恢复治理与综合利用之路,实现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一是发展“生态修复+观光农业”。通过对塌陷区现状及其区位条件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益,按照“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相结合的复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要利用塌陷区特有的自然优势和特色农业优势,结合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旅游景点、旅游方式的开发,建设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农业观光园,农游互补,让农业发展成为旅游的一部分,打造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观光农业。二是发展“生态修复+光伏产业”。在这方面我县XX镇光伏产业园就有非常成功经验,值得推广。针对塌陷区特点,探索灵活的土地利用方式,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产业发展模式,将项目开发与农业、渔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变荒为宝,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打造湿地生态旅游、工业光伏参观、农业采摘垂钓于一体的休闲娱乐观光区。三是发展“生态修复+旅游业”。 在外出学习调研的几个点中,基本均是将塌陷区或废弃矿山打造成了“生态修复+旅游”的典范,借鉴永城、辉县等地生态修复治理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县现有旅游资源,进一步整合湿地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塌陷区资源打造国家5A级滨湖湿地公园;突出生态湿地开发,建设部级湿地景区,加快XX湿地开发建设,加快XX、XX湿地开发项目建设。同时,深度挖掘XX县汉文化、大运河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宜居与宜业深度融合。

(三)突出煤炭企业主体责任,构建煤炭资源开发的动态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采、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煤炭企业的主体责任,由开采企业负担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费,将生态补偿费用标准和额度明确化,建议县政府向省政府积极争取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参照山西省的做法(2011年调整为:分煤种16—23元/吨煤),征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专项用于煤炭城市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解决采煤引起的社会问题。在开采前、开采中、开采后各阶段分别落实生态保护措施,着力构建煤炭资源开发的动态生态补偿机制。一是在开采前,将煤炭开采外部性不经济性成本内部化,算好生态环境账。煤炭企业应该把采煤引起的生态修复和污染恢复费用核算进吨煤开采成本,通过计算开采的外部不经济性成本,倒逼企业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工艺减少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的外部成本。二是在开采中,煤炭企业要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及时对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恢复治理。对于企业有具有修复能力的,采用企业自行组织恢复治理模式;对于企业不具有修复能力的,采用企业出资、县政府组织复垦模式和国家政策激励引导下县政府、企业、居民合作治理模式。三是在开采后,煤炭企业要针对闭坑后的矿山进行生态重建、产业转型或异地补偿。完成后,县政府生态环境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要进行评估、验收和后续管理。

(四)争取上级政策扶持,以项目落实带动采煤塌陷区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借鉴铜陵市“积极申报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生态治理全面落实”的经验,结合我县煤炭资源开采逐渐趋向枯竭的实际,认真研究国家资源枯竭城市申报条件,积极主动衔接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尽早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城市;争取省建立采煤塌陷地及村庄搬迁补偿增长调整机制,提高采煤塌陷地相关补偿标准。在积极争取各级政策扶持的同时,借助我县XXX湖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中央补助资金项目、XXXX镇湿地国家采煤沉降区生态修复示范区等项目的实施,以生态修复治理推动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五)引导社会资金参与采煤塌陷区治理,推动塌陷区生态良性循环。借鉴永城、辉县等地的经验,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与治理新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治理,破解资金瓶颈。健全完善XX县兴田公司、XX县城市投资开发有限公司、XX县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XX县国资公司、XX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融资载体,搭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融资平台,综合运用土地、信贷、资金、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开发企业和其它社会资金的积极性,通过“生态修复+农业”、“生态修复+光伏产业”、“生态修复+旅游”等形式,利用社会资金的可持续性来保障生态环境改善的可持续性。

(六)借鉴“开采”即“治理”经验,推动采煤区生态持续改善。借鉴麟游郭家河煤矿“产煤不见煤、是矿不像矿”绿色煤矿发展理念和 “在治理中开采,在开采中治理”的采煤塌陷区治理新模式,结合我县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化对企业开采计划的沟通与监督,将矿井煤炭开采与生态人文景观改造融为一体,探索煤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开采过程中的景观改造,生态修复,打造独特旅游产品,推动生态持续改善。同时,进一步加快采煤沉陷区维持农田质量与功能的动态预复垦技术研究,提出一套保持农地功能的采煤沉陷动态预复垦技术流程,揭示采煤沉陷动态预复垦过程中农地功能变化规律,降低土地稳沉后复垦成本,最大限度的保护耕作层,保持土地的生产功能,在全县待采煤区推广,减少因采煤塌陷带来的危害及各类社会问题。

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前景范文第5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融入到国际竞争的大潮中。从国际上看,竞争殿堂激烈;从国内来看,人们的文化习俗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美修养也在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传授给学生的是一种工作时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以及生存的能力和手段,所以,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学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并且要求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必须要强。 因此,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遇到了更大的难题。 1.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难题 1.1职业院校的扩招与学生的参差不齐 自1999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据2004年的统计表明,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731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047所,占60.5%。全国共招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47.34万人,其中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占53.1%;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1333.50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达到595.65万人,占44.7%。无疑,高职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职业院校学生一般都是中学阶段的中、下等生,他们原来对说教式的教学很厌倦,之所以来到职业学校,就是要学一门技术,换一种与原来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和模式。 但国内的许多职业院校,其实只是挂着职业院校的牌子,而其教学模式仍然非常类似普通中学那一套,使得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而美术设计专业则要求设计者要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农民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了解的知识、学到的技能、年龄各一。 1.2经费不足阻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学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建设完备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近两年职业教育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为了适应市场,为了满足学生实践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设备、实验实习设备等都必须不断更新,这些都需要钱,所以学校的建设要单纯依靠学生的收费显然是不行的。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办学(公立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投资;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收费和企业界投资联合办学,如果在这两方面部分或全部资金无法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将使我们的职业教育走到难堪的境地。 再加上美术设计专业又是一个高消费的专业,对经费的需求更加突出,要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以传统的办学方式办好这个专业的可能性很小。虚拟现实技术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交互感,使设计者可以直接感受设计质量的优劣,可在设计的早期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进行快速修正、实现优化,具有节省资金、可重复性、无风险性等优点。所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我们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2.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院校美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多媒体计算机和仿真技术结合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幻觉,使得置身其中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当前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并对其真实性丝毫不产生怀疑,通常把这种技术称之为“虚拟现实”。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种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以及各种交互设备来实现摸拟再现真实场景,提供用户与虚拟场景进行交互的功能。虚拟现实技术在美术设计中的应用,即利用仿真来实现产品的设计技术。它包括产品的设计、展示、客户参与等一系列过程,我们可以仿照“虚拟制造”的概念,简单地把这种应用称之为“虚拟美术设计”。利用“虚拟美术设计”系统进行美术设计,不仅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好的表现空间和更大的创作自由度。 2.1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虚拟现实技术是新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它已经打开军事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甚至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规划、旅游、产品开发、建筑房地产、服装展示等相关领域的大门(唐小飞,2004)。美国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源地,其研究水平基本上代表国际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水平。目前美国在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户界面、后台软件和硬件四个方面。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般的培训。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产品设计,还能进行装配、展示等。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美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不但可以使得该领域内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得到完善与发展,也大大提高了设计的逼真性、实效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取得客户群的信任和提高设计者的水平。 2.2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解决美术设计专业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 美术设计专业费用高,学生和学校负担过重。对经济实力较差的学生很难承担相应的培养费用,并且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性职业院校,也很难按照培养目标来完成任务,最终导致学生很难掌握真本事,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解决职业院校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还可以让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更简单,更具可操作性。第一,虚拟现实系统的所有元素都可以重复利用,教学工作可以反复,设计工作也可以任意修改,而不会去考虑重复设计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如果设计者或客户对所完成的作品不满意,设计者可以任意修改,不会因为设计工作的反复而增加成本,如果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反复讲解相关设计过程,学生也可以反复练习,这种反复培训不会导致教学经费的增加;第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设计者和学生的主动性。通常把现有设计资源做成一个数据库,这样设计者不但可以把这些资源进行简单地形象化的组合,还可进行创意组合设计,甚至修改设计,设计工作更加灵活,充分利用了设计者的主动性,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很多创意美术设计工作,而不必考虑设计工作所带来的成本问题;第三,可以把装饰、装修、包装的现实环境或室内、室外环境进行全真虚拟,然后利用所有的素材、资源、创意对这些环境进行虚拟设计,并与客户交流和逐步改进,最终得到适合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的阶段性作品可以完全呈现在客户面前,并可根据客户的需要逐步修改,减少了制作效果图或生产模型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并且这种设计方式不象由AutoCAD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平面二维图,不直观,一般人不易看懂,而且容易造成有些主要的信息表达不清或丢失。#p#分页标题#e#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的三维模型或作品,非常生动、直观,对于不满意或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及时调整和修改并立即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从这些可以看出,虚拟现实应用于教学中,可以完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习,并且可以在低成本和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进行;第四,整个美术设计过程都是在虚拟现实环境下操作和学习,没有原材料的浪费,同时,虚拟现实系统对预先的素材、资源等已经进行了整合,充分应用了可重复利用的现有资源和知识,成为一个超现实的设计环境,从而使整个设计过程不但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还充分利用了设计者的创意和客户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同时,设计人员只用一个虚拟的产品来分析、研究、检查所设计的产品是否合理,有毛病没有,应如何修改。在对虚拟产品评价和考查中,如发现问题,可再修改设计,使产品设计得更好,而不是在投产前先制造一个模型或样品。 2.3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兴趣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增加学习者的交互性、沉浸感、参与性,甚至游戏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美感在于人对于过程的参与并且这种美感随时从作品中表现出来。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真实的经历和体验,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从而使设计工作变得更实在,使得学生有种学有所用的感觉;另一方面,虚拟现实能惟妙惟肖地模拟真实现实的场景和过程,还能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压缩、放大、转换等超现实的表现,所以它具有“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美学特征,让他们在这种超现实的理想的环境中搞设计工作,学习变得简单易行、易懂,并且学生们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工作的乐趣。虚拟现实技术很容易做到学习、训练、探索的目的性和娱乐性的统一,对人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虚拟现实技术和美术设计专业其实是一个相互统一的过程,虚拟现实技术为美术设计专业提供超现实的学习平台,美术设计又能使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更充分、更美观的表现,使虚拟现实在更大程度上吸引着学习者,从而在美术设计与虚拟现实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4虚拟现实技术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造力的最佳途径美术设计专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都强调从整体出发。先整体后局部,以整体规范局部,以局部丰富整体,处理局部要看到整体和局部,局部和局部之间的关系,最后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成为整体,这就是能力的培养,是创造能力的基础。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具备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开拓创新教育是教育“三个面向”的需要,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对不同年龄和类别的学生都是有利的,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和农村职业教育,因为在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体验、试验、模拟、设计和创新等,并且学习方式不受基础的影响,不受观察能力的影响,更容易实现从整体出发创新的要求。创作者将那些并非按照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在视觉美逻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联想和幻想,将现实与梦幻、主观与客观、真实与虚幻融汇在一起,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正如布伯在《艺术的定义》一文中曾说:“想象的最高形态是一种从事抽象比例和谐的创作。”美术教育思想家罗恩菲德认为,对于儿童来说,“创造性”并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感性自由,自由是创造性成长的前提。对于美术设计基础越差的人,将有可能利用这种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超乎想象的艺术天才作品,因为他们不会被美术和艺术相关的概念和理论所限制。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创作,学生完全可以做到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当学生想表现自己的时候,创造性的成长就开始了。因此,可以看出美术设计专业的学习与学习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设计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能否发挥出来。所以,在整个虚拟现实美术设计中,很容易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主体意识意味着人的能动性、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确立主体意识,还意味着个体对自身理想、人生价值目标的追求。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结构、强度、采光、声音效果、通风等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要预先估计出来是比较困难的。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出建筑物,可以让设计人员清楚地看到一座建筑物内外景观,甚至可以“进入”建筑物中走走、看看、摸摸,对设计进行修改。对于讲演厅、电影院的设计,则可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考查声音效果,帮助设计人员改进设计。因此,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美术设计,学生在创作设计中,会获得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和自由感,所以学生在创作中的创造性思维被完全打开,表现欲望也变得特别强烈,好似自己是一个导演,随意地调动着各类视觉元素,并把他们分配在画面各个位置上。 3.虚拟现实技术在职业院校美术专业中应用的实现方法 3.1全景摄影技术 全真而简单地虚拟现实技术是使用360°全景摄影技术所拍摄的高质量图像来生成逼真的虚拟情景,因此它允许用户在Windows操作系统支持下,在普通微机上(无需用高档的图形工作站)只利用一个鼠标和一个键盘(无需戴头盔和数据手套)就能真实地感觉到和虚拟现实技术中一样的虚拟情景,而且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压缩算法,用来表征某个虚拟场景的360°高质量全景照片的存储容量只有550K字节左右,并且还适合在Intranet/Internet上应用。这种技术完成的作品,可以自由地观察和修改所有作品,并能很方便地对现有的作品和材料进行修改组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提高美术设计效率和创造力。 3.2基于静态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 这种技术不采用传统的利用计算机生成图像的方式,而采用连续拍摄的图像和视频,在计算机中拼接以建立的实景化虚拟空间,这使得高度复杂和高度逼真的虚拟场景能够以很小的计算代价得到,从而使得虚拟现实技术可能在PC平台上实现。这种系统真实性差,空间感差,灵活性差,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不能给学生提供完全自由的创作环境,但是开发难度小,容易开发,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用。 #p#分页标题#e# 3.3通过计算机语言和相关软件实现 VRML(虚拟现实造型语言)是一种在Internet网上应用极具前景的技术,它采用描述性的文本语言描述基本的三维物体的造型,通过一定的控制,将这些基本的三维造型组合成虚拟场景,当浏览器浏览这些文本描述信息时,在本地进行解释执行,生成虚拟的三维场景。VRML的最大特点在于利用文本描述三维空间,大大减少了在Internet网上传输的数据量,从而使得需要大量数据的虚拟现实得以在Internet网上实现。或者利用OpenGL、DirectDraw等桌面三维图形绘制技术对虚拟世界进行建模,通过计算机的显示器进行观察,并有能自由地控制视点和视角。这种技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它通过计算机计算来生成三维模型。这些都是全真的三维仿真,现实感强,学生更容易沉浸其中。同时,这种技术开发出来的软件,交互性好,学生自由度大,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这种软件是最佳的美术设计学习和培养软件,但这种软件开发难度大,成本高,难度费用也高。要在经济实力不强的学校自费开发这样的软件,现实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