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的正式产生始于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M.Seligman),赛里格曼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 它的提出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兴趣和关注,随着逐渐推广深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国际心理学大会于2009年6月召开第一届心理学大会,并由此集结出版学术会刊。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高奖――推普顿奖也是推动积极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国心理学者也对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简单评价,也是对心理学的一种新的理论建构,主要是通过对主流心理学的纠正,对现存的心理学内容与形式予以补充的。从国内这几年的研究状况来看,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还是相当薄弱。

二、SWB与各方面关系

1、生活与SWB的关系

SWB的标准是对其生活的看法和由于积极地主观感受而产生的积极情绪特征,因此神经系统对于积极食物的反应强于消极事物,是一种多维度的个性心理特征。SWB 有三个基本特点: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SWB 大致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其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如:工作、婚姻、学习、健康、人际关系等。后者是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如:快乐、愉悦、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

2、人格特质与SWB的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时,克思塔(A.Costa)和迈克瑞(R.McCrae)发现,积极情感、生活满意程度、消极的情感与人类的外倾神经本质相关,SWB产生的稳定性更多地依赖人格特质,并且人格特质还可以预测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SWB。外倾个体对积极事物的反应强于对消极事物的反应。SWB体验的基准线问题,就是指个体在先天神经系统影响下具有的一种体验SWB的水平。不同情绪反应可能存在不同生理活动机制。不同的情绪反应可能存在不同生理活动机制。

3、社会文化与SWB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使个体获得比较高的SWB,就是比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程度与较少的消极情感,个体应急反映不会太强烈,由此系统的安定神经系统就会使健康积极地行为增加式,从而抑制消极情感并增加积极情感。集体主义文化鼓励群体成员相互扶持、相互依赖,强调个人兴趣要低于社会责任感,群体中和谐关系比展示自我更加重要。

三、经典的传统管理理论简述

麦格雷戈(D.Mcgregor)一位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X理论-Y理论”是西方较早的管理理论,他的人性假设论分为X理论和Y理论,分别对应性本恶和性本善。在麦格雷戈X理论与Y理论基础之上,摩尔斯(J.J.Morse)与洛斯齐(J.Lorsch)提出了超Y理论。世界上的人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无论X理论还是Y理论都不能适合某个人,总的来说,人们在工作中带着各式各样的需要和动机来。雪恩(E.H.Schein)进一步对人进行分类总结了,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四类;经济人、社会人、成就人和复杂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学;积极;教育工作

自从1879年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后就面临着三项重要的使命:治疗人的心理或精神疾病;帮助普通的人们生活得更加充实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三项主要使命都得到心理学工作者的同等程度地关注,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心理问题的研究之上。塞里格曼(Seligman M.E.)在对人类的情绪进行的研究的主题中注意到,大约有95%的研究是关于焦虑、抑郁和偏见等负性情绪的研究。心理学正在逐渐变成一门带有消极性质的科学。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重心的转移偏离了心理学本身的存在的意图,因为它让“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才能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而积极心理学正重新回到心理学的本意上。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谢尔顿(Sheldon K.M.)和劳拉·金(Laura King)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他们的制定出的这个定义成功地描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把它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人本身的积极的方面,提出心理学应该从人的实际的、潜在的并且是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与美德出发,强调要以一种积极视角去对人的很多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方面的问题)重新做出合理的解释,进而可以激发出人们的内在的优秀品质和积极力量,并通过使用这些优秀的品质和积极力量去帮助那些有问题的人、普通的人或者是具有某些天赋的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最终让他们过上良好品质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所做的研究,以及荣格所做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却让这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断了。如果说赛里格曼1998年在美国心理学会上的发言拉开了积极心理学的行动的序幕,那么就可以说,辛德(Snyder C.R.)和洛佩兹(Shane J.Lopez)在2002年所主编的《积极心理学手册》的面世则宣告积极心理学的正式独立。而积极心理学比较正式地为世人所熟悉却是起源于2000年1月,当时塞里格曼(Seligman M.E.)和西卡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 M.)共同在世界上非常著名的心理学杂志之一《美国心理学家》上发表了的《积极心理学导论》这一文章,这篇论文具体论述了积极心理兴起的主要的原因、主要的研究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等。

其后,又有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促进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正像赛里格曼所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目前,积极心理学正以一种蓬勃的态势影响着社会上许多的领域,并且成功地在全社会掀起了一场积极的运动,积极心理学中的很多观点都已经渗透进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的领域中,而且还对其中不少的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积极心理学主要的观点

(一)使心理学的价值观趋于平衡状态

积极心理学既可以被认为是对消极心理学的一种反对,更可以认为它是对当代心理学的研究价值的一种重新的回归。从一定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学是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了积极的人性论。它扭转了消极心理学太过于偏向问题的取向的不平衡性,真正地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就具有的功能和使命,即是使所有的人的潜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并不是把人的优点当成是克服其自身的缺点的工具,而是强调把培养人们的积极的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根本目标,这种改变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人的和谐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从根本上说,心理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预防可能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但是传统的消极心理学的预防观却总是着眼于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的外部环境(如家庭的破裂、大众传媒不良的导向问题等),并从外部制定许多的制度规范作为改善措施,以期望用这种方式去预防社会问题的出现。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一种新的预防观,就是提倡让人们去“自己防自己”。塞里格曼等研究发现只有人本身具有的积极的品质和积极的力量(比如对未来满怀希望、有爱心、胜任能力、乐观开朗、有勇气、对工作热情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的工具。

可能有许多的人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提出就好像意味着在它之前的心理学都是具有一定的消极性的,事实上,这种理解是不对的,并不是积极心理学的原意。积极心理学只是想告诉人们,心理学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偏向于研究问题,研究消极的方面。积极心理学是现实主义的,它从来不声称人类的所有本性都是光明而美好的,它只是提出了一种更加平衡的观点。Keyes等认为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的人都在过着一种理性的生活并且有能力让自己活得更加美好和更加旺盛,即便是当他们——尤其是在他们——面临着各种挑战、挫折与困境的时候。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因此,我们与其花大把的力气去探寻不幸的各不相同,还不如先思考一下幸福的普遍相似性,或许对我们更有启发。

(二)强调每个人的积极力量

积极心理学提出用一种开放的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强调心理学要着力于研究一个普通的人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人的积极力量不是仅仅只包括人格方面的某些特质,它还包括有人在正确的时间能够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各种技能与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是去解决自己所面临的困难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为了得到好的结果而能够灵活地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要去研究人类或者是人类社会的积极力量,具体地来说,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积极力量:首先,在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在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的主观体验;其次,在个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积极人格;再次,在集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倡导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目前主要是研究了家庭、学校等组织系统,并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都是需要以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们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为原则的,也就是说,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把人的主观幸福感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

(三)提倡对问题做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提出要对个体或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做出一种积极性的解释,并进而使个体或社会能从其中得到积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使人类获得一些力量或者是某些优秀的品质,但是问题的出现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现自己优秀的品质以及获得潜在能力的机会。正是这些“问题”在帮助我们有所成长。由于我们并不总是生活在一个相当安全的世界里,因此,我们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后,作为一个自在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自己的思想的自由,也就是说,可以对问题做出与他人相似的或是有别于他人的自己的理解。例如,在解释一件我们“办砸”了的事的时候,我们既可以选择从它不好的一面去看,当然更可以选择从它好的一面去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极与积极可以被认为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关键还是在于你的关注点是什么以及你如何去看待它、解释它。

正如马斯洛说的那样,心理学应当成为一门具有更多的积极和较少的消极的科学,它应当有一个较高的主题,而不要对人类所具有的种种崇高的潜力有所顾虑。积极心理学的主旨是帮助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绝不仅仅只是普普通通地活着,生活得幸福才是每一个人活着的真正的意义之所在。

三、积极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纠正缺点,使有问题的人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人具有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社会道德;三是对人进行鉴别,并能够让天才得到充分的发展。而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心理学的主要使命的回归正巧契合着教育的目的,因此,笔者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出发来谈一下它对教育的一些启示:

(一)用一种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积极心理学强调我们要关心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生活的更幸福,使人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积极心理学主张可以通过促使教育者改变这一途径,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让教育者能用一种发展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到他们的优点,挖掘他们的潜能。因为在以往的大多数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多地看到问题,看到他们的缺点,而没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比如说他们的勇气、善良、乐观等等。事实上,在教育中,我们需要而且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当学生身上出现问题时,要相信他们能通过自身的积极潜能能克服问题,进而有所成长。

(二)对学生的“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可以将人的解释风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赛里格曼认为当人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时,所有的人都会进行归因,也即去寻求事情发生的起因。“乐观型解释风格”的人一般来说会觉得挫折和失败仅仅是暂时的,是由于外在原因引起的,自己如果下次注意或者是努力了就不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结果,而且觉得这种挫折和失败就只限于在此时此地才会发生;而“悲观型解释风格”的人却将此次的挫折和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可改变的因素,是永久性的,是由于自身内在的原因导致的,并且这种挫折和失败是具有扩散性的,会影响自己做其他事情的结果。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看到学生问题的两面性,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换一个视角会看到不同的事物。例如,桌子上有半杯水,乐观的人会觉得太好了,还有半杯水;而悲观的人会想只剩下半杯水了。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是一种机遇,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开发潜在能力和优良品质的机会。当问题出现时,教育者们要从中发现学生成长的契机点,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从而促使他们朝着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三)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双困生” 心理救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Psychological Ai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double-poor Student"of College

ZHANG Jieping, LIU Wei, YE Xuelia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in the 21th century,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t the same time,the college student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re gradually increased,even producing a certain percentage of"economic poverty"and "psychological poverty"of the "double trapped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rigin of the "double poor students"and took some suggestion for these reasons. It is an unavoidable issue that we provide a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se dual-poor students'healthy growth. Positive psychology promotes positive human nature theory,mainly studying the people's positive power, the good side and the virtue,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positive mental quality. It is an instructive meaning for th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of"doule-poor students".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double-poor student"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双困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一种弱势群体,其身心发展是否良好,不仅关系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还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因此,对帮助他们完善健全人格刻不容缓。

1 “双困生”与贫困生的区别

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他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在贫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经济困难,但精神上却很富有,他们自信、乐观,心理健康。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并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自己的生活费,或通过申请奖学金完成自己的学业。而所谓“双困生”是指那些不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经济贫困,更重要的是由“经济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双困生”背负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心理发展与成长处于一种畸形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往往会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对社交也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双困生”难以适应校园环境,如不及时调整心态,摆脱“心理贫困”,势必影响其学业,甚至毕业以后也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 “双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指经济上的困难,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就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而更主要是驾驭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低。“双困生”所要面临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对物质资源的调动和利用,而且包括对信息技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当一个人因这一套关系失衡而导致他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就已经沦为“双困”状态。高校“双困生”的贫困应包括以下四种情况。①

2.1 经济十分困难

“双困生”来源主要有:多数来自边远山区,父母以务农为生,经济来源比较匮乏;来自于城市的单亲或双亲下岗、待业、失业的城市贫困家庭;部分孤儿,单亲或双亲残障,或家庭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多子女家庭学生,甚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同时在高校就读;家庭的突然变故、自然灾害造成贫困等等。他们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并且这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得到解决,直接导致学生经济困难。

2.2 学业面临挑战

部分“双困生”背负着父母和全村父老乡亲的厚望,因而他们生怕学习不好,甚至出现了焦虑不安、悲观失望、逃课、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调查显示:部分“双困生”由于身心压力和生活贫困而使学习精神不能集中,学习上感到困难和吃力,部分“双困生”因四处奔波打工而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2.3 心理压力颇大

心理学认为,自尊与自卑都是个体的一种心理体验。自尊感体现的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否定和贬低。“双困生”在经济窘迫的情况下,排除外在种种诱惑,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到大学学习,潜意识里有一种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和认可。但是人的自我价值感具有不稳定性,它会随外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特别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双困生”来说,自我价值感难免会发生某些变化。一些“双困生”的自尊感会在巨大的经济反差下产生动摇,在内心深处萌生出与自尊感相反的一种体验,进而否定自己,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久而久之,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个体的发展。

2.4 社会技能欠缺

人的社会技能包括人际交往技能、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认知自己的技能、克服困难的技能等。据观察,“双困生”社会技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弱势:第一是社会适应性方面。绝大部分“双困生”来自农村,从封闭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的城市,周围环境的剧变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第二是人际交往方面。首先,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大多数“双困生”从小就因自卑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他们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往往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失败体验颇多。其次,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许多“双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节约,这就使其他同学认为其“小气”、“斤斤计较”而不愿与其交往。第三是个性发展方面。“双困生”由于其家庭经济拮据,家长供其读书已属不易,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再让其进行业余爱好的学习,到了突显个性与能力的大学校园,没有任何特长的他们就成了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第四是知识获取方面。“双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因为其经济情况与地理环境的限制,获取知识的来源有限,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仅能通过所学的课本获取极其有限的知识,这造成了他们知识面的狭窄,同时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以上四种情况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经济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双困生”正常的学业,他们迫于生活压力,经常奔波打工挣钱,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或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学习时精神不能集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少,其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训练不够,由此影响其长远发展。一些贫困生毕业时,不但不能缩小文化资本的差异,相反却更加扩大了差异。从而显示出一个自我加强的“贫困链”现象。其基本图式如下:

3 “双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3.1 自卑心理

自卑是“双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常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不能像经济宽余的学生那样自由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不愿参与一些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集体活动。他们大多比较自卑、敏感、怕受伤害,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敢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和表现自己;有时候同学随便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3.2 封闭心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是维持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②但相当一部分“双困生”由于经济的原因,不能融入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异类”看待,总觉得矮人半截,尽量少参加集体活动,对老师和同学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渐渐地,他们在同学们的眼中总显得沉默、孤僻和封闭。

3.3 焦虑心理

“双困生”还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之中。表现为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对人体并无害处,有时还会有助于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但这种焦虑状态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引发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4 掩饰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视自己的经济贫困,担心因为贫困而让人看不起,就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平常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自己真实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甚至完全相反。”③平时尽管囊中羞涩,但衣着打扮、生活质量、学习用具等却特别讲究;在同学聚会时借钱也要摆阔绰。

3.5 依赖心理

有些“双困生”缺乏自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依赖性很强,总是把解决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发放补助上,并在心理上十分坦然地接受这些补助,认为补助是应该的。一旦补助的名额不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他们没有把经济贫困当作磨练自己的一种优势,而是把它看作得到补助的一种资本,缺乏解决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围绕“双困生”的上述情况,对其心理救助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工作意见和措施。其中,尤其对积极心理学的作用给予了高度关注。

4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它主张以人的善端、道德、健康、爱等积极力量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也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④积极心理学的最大追求是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是对人性的尊重和赞扬,它揭示了人身上存在着的优于其他生命形式的外显或潜在的积极品质,而这种积极品质的存续和发扬光大将是个人和社会的福音。⑤

5 积极心理学对“双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

5.1 扭转社会对“双困生”的消极认识

当前,“双困生”已成为一个专用词,用以表示家庭经济贫困和同时存有一定心理负担的学生。在社会舆论导向鼓励富裕、鼓励消费的今天,“双困生”多少带有消极的和负面的色彩。“双困生”头衔正逐渐脱离最初的含义,近乎成为社会的一种评价标准。实质上,人们对贫困的态度始终与文化和时代紧密相联,在20世纪60-70年代,我们提倡的是越穷越光荣,越穷心越红,因此,当时人们乐于言贫,觉得贫得光荣,贫得高兴。但从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时代的主题和现实,富足成为文化张扬的重点之后,人们由乐于言贫而变为羞于言贫,在行为上也极力脱贫致富。今天,贫穷已经不再与光荣相关,相反与低自尊、丢面子相关密切。这一标准已导致“双困生”群体过分重视自我价值判断的金钱化倾向。他们害怕让人知道家庭的状况,拒绝资助,认为这是施舍,也不接受“双困生”称谓。

一些关于“双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其基本结论是“双困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并认为,“双困生”由于经济原因而导致长期精神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群体自尊程度低,普遍有不安全感、依赖感。也有人指出,因为贫困,“双困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包袱”,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及潜在的隐性问题。这些分析,给“双困生”群体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消极色彩。许多研究流露了这样一种心理预设,“双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贫困造成的。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双困生”心理问题的最终消除,依赖于其经济地位的改变。显然,这里存在归因错误。家庭经济条件低下,对人的发展的确可能造成某些阻碍,但是这些外部条件不能决定个人成长。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5.2 积极心理治疗的目标与“双困生”心理救助的目标相一致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精神病;康复指导;健康状态

精神病是一类起因不明、病程漫长、复发率高的精神疾病,表现为心理、情绪及认知等方面异常,影响正常社会活动[1-2]。积极心理学理论是一种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的新型心理学领域研究模式,早期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3]。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我们对收治的67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就诊的1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程≤5年,年龄18~65岁者;②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③患者及家属在完全知情下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智力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③在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心理干预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男35例、女32例,年龄20~65(35.65±5.27)岁;疾病种类:精神分裂症16例,双向情感障碍21例,分裂情感障碍13例,偏执性精神病17例;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13例,初中18例,小学及以下36例。对照组男33例、女34例,年龄18~64(35.57±4.12)岁;疾病种类:精神分裂症18例,双向情感障碍22例,分裂情感障碍11例,偏执性精神病16例;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11例,初中19例,小学及以下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药物护理采用奥氮平与利培酮联合用药,控制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常规心理干预、常规护理配合定期举行的娱乐活动。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以患者个体素质差异(受教育程度、年龄心态及个人素质)为指导,制订为期8周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小组:小组由10名资深护理专家组成,年龄38~54(44.74±4.73)岁,工作年限(15.34±4.31)年;受教育程度:专科2名,本科6名,硕士研究生及以上2名。进行积极心理学理论培训,团队深入理解积极心理学理论。②深入掌握信息:熟悉患者性格,根据不同情景设计个性化护理方案,培训医护人员学习护理方案,并以角色模拟的方式开展护理方案演练[4]。③一对一交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第1~2周以解惑释疑为主,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表现进行鼓励,缓解焦虑与抑郁心情;第3~4周以共情暗示为主,倾听患者诉说深入了解,因地制宜地引导患者释放压力,同时辅以角色模拟游戏,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第5~6周以移情述情为主,疏导患者负性心态,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将患者情绪转移到积极方面,引导学习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改善患者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第7~8周以激励怡情为主,激起患者直面生活的勇气,培养患者兴趣爱好,引导制订日后的目标与计划,树立痊愈的信心和提高治疗积极性,激发患者积极情绪与乐观心态,全面改善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功能。

1.3评价指标

1.3.1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6]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抑郁和焦虑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越严重。

1.3.2认知水平

采用标准化精神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7]对两组干预前后智商、逻辑以及认知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认知水平越好。

1.3.3健康状态

采用健康评定评量表(SRHMS)[8]对两组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状态越好。

1.3.4康复水平

采用疗效康复评定表(IPROS)[9]对两组干预前后疗效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及爱好兴趣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康复水平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

SDS、SAS评分比较

2.2两组干预前后MCCB评分比较

2.3两组干预前后IPROS评分比较

2.4两组干预前后SRHMS评分比较

3讨论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关注与挖掘,帮助人们获得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两门学科。二者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这一积极的研究取向和理念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比较新的研究领域,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塞里格曼在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提出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同时存在着两股力量,一是消极方面的,一是积极方面的,积极方面的力量才能给人以向上的力量。因此,积极心理学以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作为研究的核心,从“积极”入手,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的道德、思想境界的提升,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采用说教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利益,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两者尽管存在差别却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首先,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相同,即都关乎人。其次,积极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使个体获得正确、积极的认识,对各种问题形成正确的判断。积极心理学通过对个体心理、个性特征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使个体获得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促使其追求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追求幸福。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也是促使个体形成正确认识,形成积极有意义的价值观。最后,积极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也有交叉点,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涉及个体的道德和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关乎个体的美德。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发展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对象的积极参与,拥有好的教育方法、优秀的专业教师只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还必须充分重视受教育者本身的积极努力和个体积极的主动性。所以,积极心理学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反过来也使积极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有利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发挥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建立精通积极心理学的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因此,高职学校应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方面的系统培训,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培训,使其能够灵活的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科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工作中切实关心、关爱、关注每一名学生,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激发自我潜能,引导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调解学生身心,消除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融合的效果。另外,高职学院的辅导员还应与学院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形成强大的合力,相互学习,以实际行动激发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建立积极心态。

(二)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十分重要。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因此,学校首先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通过和谐温馨的公寓文化建设、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使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品质。其次要充分重视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氛围。“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从而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后还要主动占领新媒体教育阵地,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通过网站、论坛、微博、微信、飞信、QQ群等手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引导工作,搭建有效的网络沟通平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全方位的关注与关爱。

(三)扩展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要建立多维立体的教育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高职院校学生由受于生源构成、家庭状况、地区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方面往往有较大差别。如果单纯的以一种模式、一套方案、一个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必然导致教育的个性化与针对性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没有知识含量,缺乏新意;有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没有实践锻炼,过于空洞;有的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太理论,枯燥乏味;有的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大宽泛,没有深度等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引导高职学生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积极态度、关注他们的自我决定感,以提升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满足感和自信心,以促使他们克服自我方面的担心、羞涩、恐惧等情绪的冲动或干扰,以及疲劳、负担过重、知识和能力不足等障碍,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从积极的方面看待现实社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长久地自觉坚持思想政治学习和实践。

总之,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教育方法上的一种有益尝试,它从积极的层面帮助高职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