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单细胞生物 教学策略 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单细胞生物”一节是人教版新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教学的重要概念为“单细胞生物”,学生学起来感到抽象、空洞、难学。笔者以草履虫为例,采用多种策略,证明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并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将学生从生物体的宏观世界引入微观世界,去探索肉眼很难看见的单细胞生物。

1 简笔画呈现前概念策略,导入新课

教材在第二单元第一章已经阐述过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这部分知识是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复习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再次强调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植物体都是有大量细胞经过分裂分化而形成的,和学生一起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并画简笔画示意图(图1、2)。

2 科学史教学策略,初建“单细胞生物”概念

教师抛出问题,引发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呢?”

投影科学史资料:著名的显微学家列文・虎克在其1676年10月9日的一封信中写道:“它们小得不可思议;如此之小,在我看来,我判断,即使把100个这些小动物撑开摆在一起,也不会超过一颗粗沙子的长度;如果这是真的,那么100万个这些活物也不够一颗粗沙粒的体积。”这些如此之小的生物,是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水中看到的,他描述说:“他们看上去就像一个点。”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生物圈中还有不少是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称这些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在此,引出新课的课题“单细胞生物”,使学生建构起“单细胞生物”是“很小的”概念特征的基本印象。

3 形象思维策略,认识各种“单细胞生物”

本课教学内容针对的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年纪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利用视觉促进接受生物形象信号,在大脑中形成感知表象。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想一想,议一议”栏目,用PPT补充展示形态各异的“单细胞生物”图片,如杆状的大肠杆菌、发酵用的酵母菌、会变形的变形虫、像太阳的太阳虫、喇叭虫、钟虫、衣藻和像草鞋的草履虫,并讲授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让学生知道生物圈中存在着千姿百态、功能各异的“单细胞生物”。教师利用丰富的感知表象,建立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对“单细胞生物”的概念有更丰富的认识。

4 自主学习和图形对比策略,建构“单细胞”概念

学生带着“草履虫是否有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问题,自主学习教材中的“草履虫结构示意图”(此时教师简笔画“草履虫结构示意图”),结合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找出草履虫作为细胞的基本结构(图3),即草履虫具有表膜、大核和小核、细胞质,教师在黑板上,把“草履虫结构示意图”这3个结构名称,用红色线条与左侧“动物细胞示意图”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相连接,从而证明草履虫具有细胞结构,为学生建构起“草履虫”是“单细胞”的概念,即单细胞生物具有类似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细胞结构。

5 实验竞赛与激励评价策略,直观感受“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显微镜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也愿意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有热情。老师可采用演示实验法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从静态到动态,认识草履虫这种单细胞生物。在学生清点材料用具的基础上,教师演示具体的实验步骤,强调临时装片制作和显微镜使用的注意事项:

(1) 由于草履虫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多聚集在培养液表层,为此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

(2) 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培养液时,放大镜需与观察物体平行放置。

(3) 取几丝棉花纤维,成“井”字形放于临时装片上,可将草履虫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利于观察。

(4) 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取镜和安放;对光: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观察: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再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整理实验台。

实验员教师已采集到草履虫并在实验室进行培养,但受课程时间限制,不能在课堂上观察到草履虫全部的生命活动,因此学生和教师搜集了相关草履虫生命活动视频辅助教学。教师播放“观察草履虫的运动视频”,展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运动状态。整个实验采取竞赛的方式进行,即对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给予平时分加分表扬,并请这部分学生帮助检查和指导周围的同学。这样的教学可以较好保证全体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习得,保持实验课堂的高效性,避免出现课堂混乱的局面。

通过对单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学生不断体会和品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有助于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这一重要概念。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这些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科学的态度与世界观的教育。

6 合作学习和简笔画板书策略,建构完整“单细胞生物”概念

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再次观察教材中“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以小组竞赛计分的方式,请学生将黑板中草履虫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补充完整(图4)。同时,视频展示“草履虫的结构”,加深学生对草履虫结构各部分结构功能的认识。

教材在第一单元第一章已经阐述过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这部分知识也是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请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采用抢答的方式,快速地将草履虫的各部分结构与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相对应,并在黑板上标注出(图5)。

但是,此时,学生发现,根据草履虫的结构无法与生物具有应激性、生长和繁殖以及遗传和变异这三个特征建立联系,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草履虫的分裂生殖”视频,从而让学生理解,草履虫具有完整的六个生物基本特征,且草履虫仅有一个细胞构成。在此,学生理解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简笔画与板书结合,建构了“单细胞生物”的概念,即单细胞生物除具有细胞结构外,还具有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图6)。

之前学生对单细胞生物如何生活以及其具体结构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些特点,设计学生活动,满足学生作为学习者的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7 课前资料收集策略,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中有关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模块,了解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师展示“厦门市杏林区新阳大桥沿杏滨路往集美方向出现长约3 km的红色海域“图片,以生活实际为例,讲解赤潮及其危害,并提供有关赤潮和海洋生命大发展的相关网址,供学生课后视野拓展所用。

点评:以草履虫为例,证明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和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的难点。首先,采用传统的课堂板书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与草履虫的结构进行比较,证明草履虫具有细胞结构,建立“单细胞”的概念;其次,采用实验法结合视频的形式突破草履虫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从而证明了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进行概念传递,建立起由“单细胞”到“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由于本节课仅为1个课时,且包含了“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同时需要阐述草履虫具有细胞结构、具有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为此,笔者根据新版教材,开展了“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相对抽象的概念,大胆的删除了以往教材中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代之以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这不但没有减少本节课探究的意味,也符合课时安排。

参考文献:

[1] 焦悦.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比较法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比较法教学,是指按照食物对立统一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将复杂多样的事物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的教学方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都能应用到比较教学法,如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等等。而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离的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更加广泛。

细胞增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细胞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的,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中学生物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多数学生倍感头痛。在教学中,我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图像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直观化,非常利于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面我将自己在教学中所作的比较做一归纳总结成以下两个大的方面。

一、图像比较与表格比较相结合

1.将这种比较运用于区别细胞分裂的类型上,许多学生很难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图像有效地区分开来。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我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或后期的图像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根据染色体的特征列出图表区别这三个时期。以中期为例,如上图:

将A、B、C三图用多媒体一起展示,然后展示下列图表让学生完成,最后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图像对比,列表总结,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从而有效区别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最后将下图呈现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规律:

2.在区别细胞分裂方式的基础上,我运用图像通过染色体的特征区别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体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以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为例,如下图。

第一步我通过多媒体呈现,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像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特征。

第二步将图像转换成表格的形式,填写好表格。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图像A、B、C、D的特征,指出各图像代表的细胞类型。通过以上的比较很容易将图像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各类细胞特征的理解。

3.图像与表格结合比较法除了可以有效地区别细胞分裂的方式和细胞的特征外,还可以运用在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区别、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区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区别。例如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教学中我采用的是下面的方法步骤。

(1)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比较如下。

(2)将图像A与B、C与D分别放在一组,让学生观察图像,根据教材指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什么时期,并进一步说出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点。最后我将图像转换为表格比较如下。

通过以上步骤教学,学生既能从直观上区别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又能根据表格理解二者的区别,真是一举两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图像和列表比较,我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归纳综合能力。这种课堂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二、表格比较和坐标图比较相结合

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也是一个让学生头痛的难题,多数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同样运用比较法,让学生根据书本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首先填写出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表,再根据数量变化表画出曲线图。

1.运用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第一步:根据教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和学生有知识,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填写出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表。

第二步:根据遗传物质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规律表要求学生在坐标图中画出它们的数量变化曲线。

最后得出结论: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无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通过比较学习法很容易让学生掌握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

2.运用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的教学总结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并判断有无染色单体,在根据已有的知识:“有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单体的数目;无染色单体存在时,DNA的数目=染色体的数目”,填写完成减数分裂中细胞核内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表。

紧接着根据上表完成精原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坐标图。

通过对遗传物质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的比较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它们的变化规律,还提高了学生的识图和作图的能力。

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教学中,我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性,并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并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概念的区别联系和变化规律,获得了新的知识;扩大了知识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分子与细胞》.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遗传与进化》.

[3]中等职业学校课本农林专业教材《生物》.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 细胞凋亡又叫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植物正常发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已成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植物凋亡的一般特征、植物营养和生殖生长中的细胞凋亡以及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植物细胞凋亡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部分细胞所采取的一种由内在基因编程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亡的方式[1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的现象最早是kree在1965年观察到的,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后,他于1972年将其重新命名为细胞凋亡。之后近20年,细胞凋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细胞调亡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尤其在维持动物体内细胞和组织平衡、特化、形态建成和防病、抗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动物一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也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但由于植物生长发育和细胞结构的特殊性,有关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植物体度过不良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植物细胞生物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和热点之一。本文就植物细胞凋亡的一般特征、检测方法、在植物中的存在及意义作一综合阐述。

1 植物细胞凋亡的一般特征

经历细胞凋亡过程的细胞呈现一些典型的形态学变化,光学显微镜或 电子 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集、断裂、趋边化,细胞器解体、消失,细胞膜发泡形成凋亡小体(其中包含有凝集的细胞核断片和细胞器) [3.4]。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证据也逐步被阐明:细胞染色质dna 在核小体连接部位断裂,其片段大小为200bp的倍数,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特征性的dna 梯度(dna ladder) ,此特征还可以通过超速离心、末端标记电泳以及原位缺口翻译技术等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变化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诊断依据。

2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2. 1 细胞形态学观察法

苏木素- 伊红(he) 染色法: 石蜡切片的he 染色是组织形态学检测的常规方法, 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核呈蓝黑色, 胞浆呈淡红色。凋亡细胞在组织中单个散在分布, 表现在核染色质致密浓缩, 核碎裂等。

(1)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染色质固缩,常聚集于核膜上呈境界分明的块状或新月形小体, 初期细胞可见完整的细胞器, 细胞膜完整, 凋亡小体形成。目前一致认为, 电镜下获得凋亡细胞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是判断细胞凋亡的最可靠依据。

(2) 荧光显微镜。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经荧光色素处理, 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常用荧光色素有吖啶橙、hoech st 33258或hoech st 33342、碘化丙啶(p i)、溴乙锭(eb)。前两种可分别进入活细胞和死细胞, 而后两种荧光素仅能进入死细胞。不同的荧光素使核着染不同颜色的荧光, 正常细胞呈均匀荧光染色, 而凋亡细胞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

2. 2 反映凋亡细胞膜改变的方法:染料排斥法。

除了电镜能反映细胞膜完整性外, 还可用染料排斥法, 如台盼蓝、p i 等。坏死细胞膜破损, 被染料着染。而凋亡细胞细胞膜完整, 不被着染。但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最终也会发生继发性坏死。因此, 此法不能单独用来判断凋亡细胞。另一种方法是判断胞质膜的不对称性。在正常细胞膜上,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ps) 位于胞内侧, 而在细胞凋亡早期膜上此基团则转向胞外侧, 以利于被吞噬。因此,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位置的改变, 可作为凋亡细胞的一个标志。

2. 3 反映脱氧核糖核酸有 规律 断裂的方法

细胞凋亡过程中,dna有规律地断裂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检测出来。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细胞悬液经裂解消化按常规法提取dna后, 于含eb 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正常细胞dna呈单一条带。细胞凋亡时呈典型的梯状条带,系180~ 200 bp 左右的及多聚核小体的梯状dna条带。坏死时则呈现模糊的弥散状条带。dna电泳法是判断细胞凋亡的经典方法. peg6000 诱导的小麦叶片[7] 、羟自由基诱导的烟草细胞[8] 、细胞色素c诱导的胡萝卜和烟草原生质体[9] 和乙烯诱导的胡萝卜原生质体[10]发生pcd 时均检测到dna 梯状条带。

(2)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细胞发生凋亡时, 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但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和坏死细胞之间, 利用这一特点, 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萤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悬液中细胞萤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

( 3 ) 原位末端标记法( in situ end2l abeling,isel )。通过dna 多聚酶i 把已标记的核苷酸结合到dna 的单链断裂处, 以寻找有无ap 发生。标记的方法有同位素标记、荧光素标记、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等。

(4) 原位切口平移法( in situ n ick t ran slat ion, is2n t )。利用dna 多聚酶将核苷酸整合到ap 细胞内断裂的dna 3′羟基末端, 同时水解5′末端,以修复dna。若用已标记的核苷酸, 即可显示出有断裂dna 的细胞。该法同样也可用于细胞悬液中ap 的观察。

( 5) 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 2m e2diated x2du tp n ick end labeling, tun el )。末端转移酶(tdt ) 介导的x2du tp 缺口标记法是目标原位检测ap 最为敏感、快速、特异的方法, 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末端转移酶(tdt ) 可催化在dna 片段的3′羟基末端合成多核苷酸聚合物的反应, 即dna 片段加尾。利用末端转移酶(tdt ) 将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转移到dna 缺口或3′羟基末端上, 通常所用的核苷酸为du tp, 标记物为地戈辛、生物素、荧光素等。

(6) el isa 法。对ap 细胞内dna 片段的检测还可用el isa 法。悬浮细胞经裂解, 高速离心去除核的成分后, 取上清加入已包被有抗组蛋白抗体的反应板, 反应后再加酶标抗dna 抗体, 若上清中含断裂的dna片段, 则可通过此双抗体夹心法得以检出[11]。

3 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萌发的种子中的糊粉层、维管束的木质部、生殖器官的组织(如花药和子房)及根冠等组织中均有细胞凋亡的发生[12]。虽然在细胞水平上, 与细胞凋亡相关联的水解酶的激活、一些蛋白的失活以及核dna的断裂都可以经常观察到, 但是这些现象的发生机制到近来才有所了解。

3.1 导管的形成

导管是由排列有序的死亡的导管分子(tracheary elements, tes)构成。王雅清和崔克明[ 13 ]对杜仲木质部导管分化的研究证明,其分化过程也发生了细胞凋亡。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木质部导管分化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玉米生长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根部皮层细胞崩溃死亡形成通气组织, 而通气组织与植物的同化、呼吸、蒸腾作用都有密切关系[14 ].

3.2 单性花的形成

许多单性花植物在花原基分化时存在雌蕊和雄蕊原基细胞,在后期发育的特定阶段雌蕊或雄蕊原基细胞出现细胞凋亡,从而最终形成单性花。

3.3 大、小孢子的形成和发育

大多数种子植物中,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 个大孢子。仅有1 个能发育成雌配子体, 其余的3个大孢子退化。例如, 蕨类植物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4个大孢子, 这4个大孢子通常呈线型或t型排列, 仅有1个能继续发育成雌配子体, 其余3个都死亡。对其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其退化解体过程也符合细胞凋亡的基本特征[15] 。

3.3 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植物中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有细胞凋亡参与其中。裸子植物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 原叶细胞的退化和雌配子中颈细胞、腹沟细胞的消失及珠心细胞的衰退也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在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发育过程中,珠心组织被作为营养物质吸收而退化的过程是细胞凋亡[16].

3.4 胚的发育

在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17]。植物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在胚的形成过程中,助细胞、反足细胞和胚柄细胞都因发生细胞凋亡而消失。胚柄由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形成,当胚发育到一定阶段,胚柄发生细胞凋亡, 形态上表现为质壁分离, 原生质体固缩。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 在胚和胚乳之间有一层或几层排列整齐的糊粉层细胞, 含大量糊粉粒。胚胎发育早期由胚柄提供营养形成种子, 后期则通过糊粉层细胞形成分泌组织, 分泌水解酶, 水解胚乳成分, 种子萌发后, 糊粉层功能完成, 便开始凋亡,是典型的细胞凋亡。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他胚乳和无胚乳种子子叶中一些贮藏细胞也会发生类似的细胞凋亡, 没有这些细胞凋亡,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会因饥饿而死亡。

3.5 根冠细胞的死亡

根冠位于根尖的顶部,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的冠状结构。在根的发育过程中,根冠细胞不断脱落,并由顶端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从内侧补充使根冠细胞得以保持定数。对根冠细胞脱落的研究证明,其脱落过程是典型的细胞凋亡。正是这些细胞的主动死亡,才保证了根顶端分生组织在生长过程中避免与土壤磨擦而受伤,进而保证了根的正常发育。对玉米根尖进行低温胁迫或用细胞毒素类药物如放线菌d、秋水仙碱处理后,这些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同样具有dna ladder、染色质和细胞核浓缩等特征,说明环境因子和药物也可诱导根尖细胞发生凋亡[19.20] 。

3. 6  叶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在叶子的发育过程中,叶缘的各种裂、齿和叶片中的空洞(如龟背竹叶片) 的形成等都是由于相关部位细胞的凋亡所造成的。此外,对叶片衰老过程的研究发现,衰老起始时,叶绿体首先被自体吞噬,此后水解酶、rna 酶等活性上升,而且以液泡内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最为显著[21 ] ,这些都是细胞凋亡的特征。因此,叶子脱落前叶片的衰老过程也是pcd。

4 环境胁迫诱导的植物pcd

4. 1  植物超敏反应中的pcd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是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引起的适应性反应,其中的细胞死亡被证明是细胞凋亡。在植物超敏反应中,dna 片段化,特征性切割核小体的核酸酶被激活等生理生化特征和凋亡小体等形态特征都被证实。

4. 2  盐胁迫诱导的pcd

无机盐kcn、nacl 、cacl2 和一些重金属离子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诱导植物细胞出现与动物细胞凋亡类似的特征。宁顺斌[22]等人的实验证明烟草、玉米的根尖在高盐(nacl 500mmol/ l)处理后,出现明显的dna 梯状电泳图谱。林久生和王根轩[23]用20%peg溶液(-0.63 mpa)对小麦根系进行渗透胁迫,在小麦叶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观察到明显的梯状dna 条带,表明peg处理诱发了dna核小体间的断裂,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3’oh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出现阳性结果。

4. 3  活性氧与植物细胞凋亡

活性氧是一类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物质,主要包括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羟自由基等,各种逆境条件,包括冷害、渗透胁迫、低氧、臭氧、紫外线等导致的植物细胞凋亡最终都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当细胞外一些信息如辐射、高温等通过细胞活性氧传入细胞引起其脂质过氧化或与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时,细胞也会凋亡[24]。陈明等[25]研究发现以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小麦可以明显提高ros 清除酶,如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活性,从而清除因盐胁迫产生的氧自由基或活性氧ros,或直接清除ros来保持细胞处于还原状态。

5 研究植物细胞凋亡的意义及展望

导管细胞的退化死亡、筛管细胞原生质的自溶,形成了植物体的输导组织;这些细胞死亡之前,细胞内物质可被其他细胞回收利用,这是植物能够独立营养的一个特性,叶片衰老死亡即是适应营养重新分配的结果,但这个过程却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因此,要搞清植物细胞凋亡的发生程序,对粮食生产及作物储藏技术改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超敏反应中,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采取主动死亡的方式,从而限制感染部位病原菌的生长,阻止病原菌的传播,以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这种植物自身的主动抗病反应,若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使植物能够自动、有效地抵抗病原物的侵染,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从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由于植物细胞凋亡的同步性很低、凋亡时间很短,同时由于细胞内各种因子相互作用,调控机制及其复杂,使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细胞水平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近年来,利用非细胞体系来研究细胞凋亡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弥补了上述不足。有研究表明[26],利用非细胞体系研究细胞内复杂的生化活动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细胞周期调控、dna 复制、核小体与染色质构建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细胞凋亡体系的建立与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植物细胞凋亡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植物细胞凋亡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随着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植物细胞凋亡需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植物体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还不清楚,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研究还远没有动物深入。尽管许多实验表明植物细胞凋亡与动物是相似的,但分子水平共同特征少,目前仅发现少数几个基因参与植物细胞凋亡的过程[27] 。研究过程中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现象,很少有将这些现象和植物发育的具体过程联系起来,加上植物生长周期较长,给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如果能与植物的 经济 利用联系起来,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如能发现诱导果实发育中细胞凋亡发生的因子,通过人为调控,改变生长发育期,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则将会极大地推动果树 现代 化生产的 发展 。

参考 文献

[ 1 ] 张亚历等. 编程性细胞死亡及研究方法[j ] . 细胞生物学杂志,17 (3) :127 - 128.

[2] 蒋争凡,翟中和. 细胞凋亡[j ] . 科学 通报,1999 ,44 (18) :1 920 - 1 928.

[ 3 ] 宝福凯. 编程性细胞死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 . 1995 年,细胞生物学杂志,17 (3) :122 - 126.

[4]杨帆,王文亮,王伯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1):8—9

[7]林久生,王根轩. 渗透胁迫诱导的小麦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生 理学 报,2001 ,27 :221~225.

[8]夏慧莉,陈浩4 华志明,陈睦传,沈明山. 生物工程进展,1998,18(3):32—36

[9]孙英丽,赵 允,刘春香,翟中和. 细胞色素c 能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植物学报,1999 ,41 :379~383.

[10] 周 军,朱海珍,姜晓芳,戴尧仁. 乙烯诱导胡萝卜原生质体凋亡. 植物学报,1999 ,41 :747~750.

[ 11 ]  张伟成,严文梅,娄成后. 小麦衰退珠心中解体原生质体向胚囊的迁移及其对增殖中反足细胞的哺育[j ] . 植物学报,1984 ,26 (1) :11221.

[ 12 ] 郭小丁. 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j ] . 1998 年,植物学通报,15 (5) :40 - 43.

[ 13 ]  王雅清,崔克明. 杜仲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分化中的程序性死亡[j ] . 植物学报,1998 , 40 : 1 102 - 1 107.

[ 14 ] 华志明,陈睦传,沈明山. 细胞生存与死亡的社会控制[j ] . 1998 年,生物工程进展,18 (3) :32 ? 36

. [15 ]  陈朱希昭,陈耀堂,高信曾.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组织和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j ]1 植物学报,1984 , 26 :235 ? 240

[ 16 ]  尤瑞麟.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 ] . 植物学报,1985 , 27 : 345 - 353.

[ 17 ]  邢更妹,李杉.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抗氧化系统代谢动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j ] . 生命科学,2000 ,12 (5) :214 - 216..

[ 19 ]  宁顺斌,宋运淳,王玲,等. 低温胁迫诱导玉米根尖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证据[j ] . 植物生理学报,2000 ,26 (3) :189 - 194.

[ 20 ]  宁顺斌,宋运淳. 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细胞凋亡[j ] . 植物学报,2000 ,42 (7) :693 - 696.

[ 21 ]  杨征,蔡陈凌,宋运淳. 植物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 ] .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进展,1999 ,26 (5) :4392443

[22]  宁顺斌,宋运淳,王玲等. 盐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植物抗盐的可能性生理机制[j ] . 实验生物学报,2000 ,33 (3) :6132623.

潘建伟, 陈虹, 顾青 (2002) 环境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遗传, 2 4 : 385-388

[23] 林久生, 王根轩. 渗透胁迫诱导的小麦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生理学报 , 2001, 27(3): 221~225

[24]吴 逸,戴尧仁. 羟自由基诱导烟草细胞凋亡.植物生理学报,1999 ,25 :339~342.

[25] 陈 明, 沈文飚, 阮海华, 等. 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 30(5): 569~576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细胞凋亡又叫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植物正常发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已成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植物凋亡的一般特征、植物营养和生殖生长中的细胞凋亡以及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细胞凋亡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植物细胞凋亡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

细胞凋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部分细胞所采取的一种由内在基因编程调节,通过主动的生化过程而自杀死亡的方式[1 ]。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常常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细胞凋亡的现象最早是Kree在1965年观察到的,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之后,他于1972年将其重新命名为细胞凋亡。之后近20年,细胞凋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细胞调亡在动物生长发育中、尤其在维持动物体内细胞和组织平衡、特化、形态建成和防病、抗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动物一样,在植物生长发育中也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但由于植物生长发育和细胞结构的特殊性,有关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植物体度过不良环境的重要手段。目前,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植物细胞生物学的新兴研究领域和热点之一。本文就植物细胞凋亡的一般特征、检测方法、在植物中的存在及意义作一综合阐述。

1 植物细胞凋亡的一般特征

经历细胞凋亡过程的细胞呈现一些典型的形态学变化,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凝集、断裂、趋边化,细胞器解体、消失,细胞膜发泡形成凋亡小体(其中包含有凝集的细胞核断片和细胞器) [3.4]。随着研究的深入,分子生物学证据也逐步被阐明:细胞染色质DNA 在核小体连接部位断裂,其片段大小为200bp的倍数,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特征性的DNA 梯度(DNA ladder) ,此特征还可以通过超速离心、末端标记电泳以及原位缺口翻译技术等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变化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诊断依据。

2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2. 1 细胞形态学观察法

苏木素- 伊红(HE) 染色法: 石蜡切片的HE 染色是组织形态学检测的常规方法, 光学显微镜下细胞核呈蓝黑色, 胞浆呈淡红色。凋亡细胞在组织中单个散在分布, 表现在核染色质致密浓缩, 核碎裂等。

(1)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凋亡细胞染色质固缩,常聚集于核膜上呈境界分明的块状或新月形小体, 初期细胞可见完整的细胞器, 细胞膜完整, 凋亡小体形成。目前一致认为, 电镜下获得凋亡细胞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是判断细胞凋亡的最可靠依据。

(2) 荧光显微镜。对体外培养的活细胞经荧光色素处理, 可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常用荧光色素有吖啶橙、Hoech st 33258或Hoech st 33342、碘化丙啶(P I)、溴乙锭(EB)。前两种可分别进入活细胞和死细胞, 而后两种荧光素仅能进入死细胞。不同的荧光素使核着染不同颜色的荧光, 正常细胞呈均匀荧光染色, 而凋亡细胞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

2. 2 反映凋亡细胞膜改变的方法:染料排斥法。

除了电镜能反映细胞膜完整性外, 还可用染料排斥法, 如台盼蓝、P I 等。坏死细胞膜破损, 被染料着染。而凋亡细胞细胞膜完整, 不被着染。但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最终也会发生继发性坏死。因此, 此法不能单独用来判断凋亡细胞。另一种方法是判断胞质膜的不对称性。在正常细胞膜上,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PS) 位于胞内侧, 而在细胞凋亡早期膜上此基团则转向胞外侧, 以利于被吞噬。因此, 磷脂酰丝氨酸基团位置的改变, 可作为凋亡细胞的一个标志。

2. 3 反映脱氧核糖核酸有规律断裂的方法

细胞凋亡过程中,DNA有规律地断裂可以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检测出来。

(1)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细胞悬液经裂解消化按常规法提取DNA后, 于含EB 的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正常细胞DNA呈单一条带。细胞凋亡时呈典型的梯状条带,系180~ 200 bp 左右的及多聚核小体的梯状DNA条带。坏死时则呈现模糊的弥散状条带。DNA电泳法是判断细胞凋亡的经典方法. PEG6000 诱导的小麦叶片[7] 、羟自由基诱导的烟草细胞[8] 、细胞色素c诱导的胡萝卜和烟草原生质体[9] 和乙烯诱导的胡萝卜原生质体[10]发生PCD 时均检测到DNA 梯状条带。

(2) 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细胞发生凋亡时, 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但其程度介于正常细胞和坏死细胞之间, 利用这一特点, 被检测细胞悬液用萤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悬液中细胞萤光强度来区分正常细胞、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

( 3 ) 原位末端标记法( In Situ End2L abeling,ISEL )。通过DNA 多聚酶I 把已标记的核苷酸结合到DNA 的单链断裂处, 以寻找有无Ap 发生。标记的方法有同位素标记、荧光素标记、地高辛或生物素标记等。

(4) 原位切口平移法( In Situ N ick T ran slat ion, IS2N T )。利用DNA 多聚酶将核苷酸整合到Ap 细胞内断裂的DNA 3′羟基末端, 同时水解5′末端,以修复DNA。若用已标记的核苷酸, 即可显示出有断裂DNA 的细胞。该法同样也可用于细胞悬液中Ap 的观察。

( 5) 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dT 2m e2diated X2dU TP n ick end labeling, TUN EL )。末端转移酶(TdT ) 介导的X2dU TP 缺口标记法是目标原位检测Ap 最为敏感、快速、特异的方法, 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末端转移酶(TdT ) 可催化在DNA 片段的3′羟基末端合成多核苷酸聚合物的反应, 即DNA 片段加尾。利用末端转移酶(TdT ) 将标记的脱氧核苷酸转移到DNA 缺口或3′羟基末端上, 通常所用的核苷酸为dU TP, 标记物为地戈辛、生物素、荧光素等。

(6) EL ISA 法。对Ap 细胞内DNA 片段的检测还可用EL ISA 法。悬浮细胞经裂解, 高速离心去除核的成分后, 取上清加入已包被有抗组蛋白抗体的反应板, 反应后再加酶标抗DNA 抗体, 若上清中含断裂的DNA片段, 则可通过此双抗体夹心法得以检出[11]。

3 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萌发的种子中的糊粉层、维管束的木质部、生殖器官的组织(如花药和子房)及根冠等组织中均有细胞凋亡的发生[12]。虽然在细胞水平上, 与细胞凋亡相关联的水解酶的激活、一些蛋白的失活以及核DNA的断裂都可以经常观察到, 但是这些现象的发生机制到近来才有所了解。

3.1 导管的形成

导管是由排列有序的死亡的导管分子(tracheary elements, TEs)构成。王雅清和崔克明[ 13 ]对杜仲木质部导管分化的研究证明,其分化过程也发生了细胞凋亡。所有这些研究都表明木质部导管分化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玉米生长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根部皮层细胞崩溃死亡形成通气组织, 而通气组织与植物的同化、呼吸、蒸腾作用都有密切关系[14 ].

3.2 单性花的形成

许多单性花植物在花原基分化时存在雌蕊和雄蕊原基细胞,在后期发育的特定阶段雌蕊或雄蕊原基细胞出现细胞凋亡,从而最终形成单性花。

3.3 大、小孢子的形成和发育

大多数种子植物中,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 个大孢子。仅有1 个能发育成雌配子体, 其余的3个大孢子退化。例如, 蕨类植物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4个大孢子, 这4个大孢子通常呈线型或T型排列, 仅有1个能继续发育成雌配子体, 其余3个都死亡。对其超微结构的研究表明,其退化解体过程也符合细胞凋亡的基本特征[15] 。

3.3 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植物中雌雄配子体的发育有细胞凋亡参与其中。裸子植物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 原叶细胞的退化和雌配子中颈细胞、腹沟细胞的消失及珠心细胞的衰退也是细胞凋亡的结果。在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发育过程中,珠心组织被作为营养物质吸收而退化的过程是细胞凋亡[16].

3.4 胚的发育

在胚性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17]。植物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在胚的形成过程中,助细胞、反足细胞和胚柄细胞都因发生细胞凋亡而消失。胚柄由受精卵第一次分裂形成,当胚发育到一定阶段,胚柄发生细胞凋亡, 形态上表现为质壁分离, 原生质体固缩。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中, 在胚和胚乳之间有一层或几层排列整齐的糊粉层细胞, 含大量糊粉粒。胚胎发育早期由胚柄提供营养形成种子, 后期则通过糊粉层细胞形成分泌组织, 分泌水解酶, 水解胚乳成分, 种子萌发后, 糊粉层功能完成, 便开始凋亡,是典型的细胞凋亡。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他胚乳和无胚乳种子子叶中一些贮藏细胞也会发生类似的细胞凋亡, 没有这些细胞凋亡,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会因饥饿而死亡。

3.5 根冠细胞的死亡

根冠位于根尖的顶部,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的冠状结构。在根的发育过程中,根冠细胞不断脱落,并由顶端分生组织不断产生新的细胞,从内侧补充使根冠细胞得以保持定数。对根冠细胞脱落的研究证明,其脱落过程是典型的细胞凋亡。正是这些细胞的主动死亡,才保证了根顶端分生组织在生长过程中避免与土壤磨擦而受伤,进而保证了根的正常发育。对玉米根尖进行低温胁迫或用细胞毒素类药物如放线菌D、秋水仙碱处理后,这些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同样具有DNA ladder、染色质和细胞核浓缩等特征,说明环境因子和药物也可诱导根尖细胞发生凋亡[19.20] 。

3. 6  叶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在叶子的发育过程中,叶缘的各种裂、齿和叶片中的空洞(如龟背竹叶片) 的形成等都是由于相关部位细胞的凋亡所造成的。此外,对叶片衰老过程的研究发现,衰老起始时,叶绿体首先被自体吞噬,此后水解酶、RNA 酶等活性上升,而且以液泡内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最为显著[21 ] ,这些都是细胞凋亡的特征。因此,叶子脱落前叶片的衰老过程也是PCD。

4 环境胁迫诱导的植物PCD

4. 1  植物超敏反应中的PCD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是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所引起的适应性反应,其中的细胞死亡被证明是细胞凋亡。在植物超敏反应中,DNA 片段化,特征性切割核小体的核酸酶被激活等生理生化特征和凋亡小体等形态特征都被证实。 转贴于

4. 2  盐胁迫诱导的PCD

无机盐KCN、NaCl 、CaCl2 和一些重金属离子等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诱导植物细胞出现与动物细胞凋亡类似的特征。宁顺斌[22]等人的实验证明烟草、玉米的根尖在高盐(NaCl 500mmol/ L)处理后,出现明显的DNA 梯状电泳图谱。林久生和王根轩[23]用20%PEG溶液(-0.63 MPa)对小麦根系进行渗透胁迫,在小麦叶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上观察到明显的梯状DNA 条带,表明PEG处理诱发了DNA核小体间的断裂,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3’OH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出现阳性结果。

4. 3  活性氧与植物细胞凋亡

活性氧是一类具有强氧化能力的物质,主要包括超氧化物、过氧化氢、羟自由基等,各种逆境条件,包括冷害、渗透胁迫、低氧、臭氧、紫外线等导致的植物细胞凋亡最终都与活性氧的产生有关。当细胞外一些信息如辐射、高温等通过细胞活性氧传入细胞引起其脂质过氧化或与细胞凋亡有关基因的表达时,细胞也会凋亡[24]。陈明等[25]研究发现以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小麦可以明显提高ROS 清除酶,如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活性,从而清除因盐胁迫产生的氧自由基或活性氧ROS,或直接清除ROS来保持细胞处于还原状态。

5 研究植物细胞凋亡的意义及展望

导管细胞的退化死亡、筛管细胞原生质的自溶,形成了植物体的输导组织;这些细胞死亡之前,细胞内物质可被其他细胞回收利用,这是植物能够独立营养的一个特性,叶片衰老死亡即是适应营养重新分配的结果,但这个过程却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因此,要搞清植物细胞凋亡的发生程序,对粮食生产及作物储藏技术改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超敏反应中,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采取主动死亡的方式,从而限制感染部位病原菌的生长,阻止病原菌的传播,以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这种植物自身的主动抗病反应,若在植物抗病育种中加以应用,使植物能够自动、有效地抵抗病原物的侵染,就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环境污染,从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由于植物细胞凋亡的同步性很低、凋亡时间很短,同时由于细胞内各种因子相互作用,调控机制及其复杂,使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细胞水平的研究存在很大困难。近年来,利用非细胞体系来研究细胞凋亡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弥补了上述不足。有研究表明[26],利用非细胞体系研究细胞内复杂的生化活动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细胞周期调控、DNA 复制、核小体与染色质构建等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非细胞凋亡体系的建立与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植物细胞凋亡生化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为植物细胞凋亡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随着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植物细胞凋亡需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植物体发生细胞凋亡的机理还不清楚,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研究还远没有动物深入。尽管许多实验表明植物细胞凋亡与动物是相似的,但分子水平共同特征少,目前仅发现少数几个基因参与植物细胞凋亡的过程[27] 。研究过程中常局限于某一特定现象,很少有将这些现象和植物发育的具体过程联系起来,加上植物生长周期较长,给研究带来一定困难。植物细胞凋亡的研究如果能与植物的经济利用联系起来,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如能发现诱导果实发育中细胞凋亡发生的因子,通过人为调控,改变生长发育期,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则将会极大地推动果树现代化生产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亚历等. 编程性细胞死亡及研究方法[J ] . 细胞生物学杂志,17 (3) :127 - 128.

[2] 蒋争凡,翟中和. 细胞凋亡[J ] . 科学通报,1999 ,44 (18) :1 920 - 1 928.

[ 3 ] 宝福凯. 编程性细胞死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 . 1995 年,细胞生物学杂志,17 (3) :122 - 126.

[4]杨帆,王文亮,王伯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7,13(1):8—9

[7]林久生,王根轩. 渗透胁迫诱导的小麦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生理学报,2001 ,27 :221~225.

[8]夏慧莉,陈浩4 华志明,陈睦传,沈明山. 生物工程进展,1998,18(3):32—36

[9]孙英丽,赵 允,刘春香,翟中和. 细胞色素c 能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 植物学报,1999 ,41 :379~383.

[10] 周 军,朱海珍,姜晓芳,戴尧仁. 乙烯诱导胡萝卜原生质体凋亡. 植物学报,1999 ,41 :747~750.

[ 11 ]  张伟成,严文梅,娄成后. 小麦衰退珠心中解体原生质体向胚囊的迁移及其对增殖中反足细胞的哺育[J ] . 植物学报,1984 ,26 (1) :11221.

[ 12 ] 郭小丁. 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J ] . 1998 年,植物学通报,15 (5) :40 - 43.

[ 13 ]  王雅清,崔克明. 杜仲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分化中的程序性死亡[J ] . 植物学报,1998 , 40 : 1 102 - 1 107.

[ 14 ] 华志明,陈睦传,沈明山. 细胞生存与死亡的社会控制[J ] . 1998 年,生物工程进展,18 (3) :32 – 36

. [15 ]  陈朱希昭,陈耀堂,高信曾. 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组织和小孢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J ]1 植物学报,1984 , 26 :235 – 240

[ 16 ]  尤瑞麟. 小麦珠心细胞衰退过程的超微结构研究[J ] . 植物学报,1985 , 27 : 345 - 353.

[ 17 ]  邢更妹,李杉.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中抗氧化系统代谢动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J ] . 生命科学,2000 ,12 (5) :214 - 216..

[ 19 ]  宁顺斌,宋运淳,王玲,等. 低温胁迫诱导玉米根尖细胞凋亡的形态和生化证据[J ] . 植物生理学报,2000 ,26 (3) :189 - 194.

[ 20 ]  宁顺斌,宋运淳. 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细胞凋亡[J ] . 植物学报,2000 ,42 (7) :693 - 696.

[ 21 ]  杨征,蔡陈凌,宋运淳. 植物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 ] .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进展,1999 ,26 (5) :4392443

[22]  宁顺斌,宋运淳,王玲等. 盐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植物抗盐的可能性生理机制[J ] . 实验生物学报,2000 ,33 (3) :6132623.

潘建伟, 陈虹, 顾青 (2002) 环境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遗传, 2 4 : 385-388

[23] 林久生, 王根轩. 渗透胁迫诱导的小麦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 植物生理学报 , 2001, 27(3): 221~225

[24]吴 逸,戴尧仁. 羟自由基诱导烟草细胞凋亡.植物生理学报,1999 ,25 :339~342.

[25] 陈 明, 沈文飚, 阮海华, 等. 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根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 30(5): 569~576

单细胞生物主要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临床诊断;并发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主要是EB病毒(EBV)感染引起的,一般多见于儿童。主要的特征是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肝脾肿大[1]。一旦发生病变,累计全身各个系统,基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无特异性、在诊断的过程中要避免漏诊及注意误诊[2]。按照及时预防的原则,只有少数的儿童伴有并发症和并发症引起后遗症,且导致的死亡率也较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80例,男50例,女30例;平均年龄为4岁,15例1~2岁,21例2~3岁,27例4~6岁,17例7~10岁;发病季节:春夏季节32.5%,秋冬季节65.8%。80例患儿的病程平均在5~7d,均伴有发热,体温38.5~39.6℃,咽峡炎68例,其中扁桃体表面膜性物53例,颈部淋巴结肿大60例,肝肿大59例, 脾脏肿大16例,异型淋巴细胞均≥10%,EVB IgM 阳性44例。

1.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3] ①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等;②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大于 10%;③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 EB-VCA -IgM) 阳性。若临床表现中出现上述任意三条,同时具备①②中任意一条即可诊断。

1.3方法 主要采取系统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

2结果

2.1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10×109/L的患儿62例(77.5%);淋巴细胞分类≥60%的患儿64例(80%);异型淋巴细胞≥10%的患儿55例(68.75%)。EB病毒特异性抗体测定: EB-VCA-IgM 阳性,66例(82.5%)。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1例(38.75%)。心肌酶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5例(6.25%)。尿常规:尿蛋白(+),5例(6.25%)。X 线胸片:未见异常,28例(35%);支气管炎,14例(17.5%);支气管肺炎,44例(55%)。

2.2有59(73.75%)例的肝肿患儿,50(62.5%)例的咽峡炎、扁桃体有白色分泌物患儿;60(75.0%)例的患儿淋巴结肿;伴有皮疹患儿10(12.5%)例。

2.3并发症及治疗 对肝功能损伤;支气管肺炎;心肌损伤;发热合并高热惊厥等并发症。主要的治疗方案为抗病毒治疗,若合并细菌及支原体感染者分别给予相应抗感染药物治疗。合并肝功能、心肌损伤患者给予保肝、营养支持治疗。

3讨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主要EB病毒感染,EB病毒的衣壳上附脂蛋白包膜, 为双股DNA[3]。发病时的潜伏期为5~15 d。其发病搓成主要是病毒经过感染了的B 细胞后转化为浆细胞,分泌出多种免疫球蛋白,将新的抗原诱导产生,T淋巴细胞活化后,T细胞被细胞毒蚀,导致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进而产生炎性细胞,主要是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可引起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对患儿的身体产生了极大的危害[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典型症状为咽峡炎、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但没有出现异常淋巴细胞。该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是淋巴细胞的良性增生。目前,根据调查统计,不典型症状及不典型病例数量也在逐年增加[5]。因为淋巴细胞在心、肝、肾上腺、肾、皮肤、肺、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均有分布,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见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胸以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造成单核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浸润及局限性坏死。特别在脾脏充满异型淋巴细胞,水肿,脾脏会特变脆弱、容易出血,更严重的出现破裂。因此该病变累计全身各个系统,可造成多系统,多器官损害。

EBV病毒既能够在咽部细胞中增殖,又可以在腮腺和其他唾液腺上皮细胞中繁殖,并在唾液中排放,时间上伴有长期或间歇性,多发于儿童,主要因为儿童期免疫功能不健全,发育不成熟。若患儿一旦感染后,将会获得持久的终身免疫力。该病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的特点。其临床上首发症状多样,而不典型病例却很难诊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例如,扁桃体中如果有白色渗出物,容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而单纯皮疹易误诊为过敏性皮炎或病毒感染疹等。该疾病诊断标准[3]:①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和体征: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皮疹等;②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大于 10%;③EB病毒抗衣壳抗原抗体( EB-VCA-IgM) 阳性。若临床表现中出现上述任意三条,同时具备①②中任意一条即可诊断。对于疑似 IM 的患儿必须反复多次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监测。避免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对已经造成肝脏损害患儿,应加保肝药治疗。若感染在早期出现,发病时间3~7d时,阳性率较高,连续几周至3个月,那近期感染EBV的最可靠标志是EBV-IgM[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要注意预防,因为不典型EB病毒感染率逐年增加,对于临床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本病的鉴别和认识,做到及时的筛查和诊断,以及进行针对性治疗,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中奇.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9):250.

[2]张静,李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31):197.

[3]孙艳敏,王亚岩,刘春艳.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6例临床分析[J].医学荟萃,2015,23(11):146.

[4]刘青.48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