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税务管理;税务风险;规避措施

我国国家税务总局于2009年5月5日下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该《指引》指出:“大企业应根据需要设置与企业财务部平行的税务部门和配备专业税务人员。企业内部税务人员应深度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与重组、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等,使经营决策从一开始,就能保持正确运作,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从而达到企业税付最优化目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军,世界经济洪潮汹涌袭来,在激流中求企业发展,掌握好税务管理这个黄金舵手才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深入了解企业税务管理情况,找出其潜在风险,及时进行规避,这才是现今企业增大盈余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税务管理中的主要风险

1 外部风险

(1)宏观环境。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的宏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策、法律、制度、资源、投资等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及运行,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税务情况。企业中对于风险的规避防范措施,主要是基于常见的、有迹可循的风险现象。而宏观环境云谲波诡、变幻无常,令人无法意料,因此企业无法对应其风险性进行可持续预见并提前做出应对方案及最好的税务筹划。宏观环境的变化,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能给企业带来飞跃性的发展前景,也可能严重的挫伤企业,使其无法招架。企业若无法对宏观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地应对,则很有可能导致税务风险加大、规避风险失败等状况的出现。

(2)税务执法不规范。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的前提下,按照税收政策法规的导向,事前选择税收利益最大化的纳税方案处理自己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理财活动的一种企业筹划行为。由此定义可知,税务筹划并不是偷税避税,它是一种合法的,符合立法者意图的方案。但是,税务筹划虽从合法的起点出发,但是其合法性还是要由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确认后才能确定。

在税务行政执法部分中,自有一套判断企业税务筹划是否合法的规范制度。但是人为检查确认以及规范可能并不全面就容易造成企业的税务筹划审核失败,或者审核非法税务筹划为合法,也是审核失败的一种。这两种行政执法不规范带来的风险都会影响到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除了规范不合理以外,人为性的贪污受贿,也会给企业单位带来风险。人为的恶意审核,将合法税务筹划制定为非法,也会打击企业税务管理以及企业的正常运营。

(3)税收优惠政策使用不当。在国家的整体规划中,总会根据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对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正确地运用这些优惠政策,自然是锦上添花,有推波助澜之功效。但是错误的使用这些优惠政策,则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2 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重要集中于不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按照《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大企业应设置与财务部平行的税务部门和配备专业税务人员。当然,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也完全可以把这部分工作外包出去。”这点要求是基于企业税务管理制度的专业化而言的。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就无法为营造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打下基础。专业化的税务部分以及专业的税务人员,方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税务管理制度,才能更有效,更高效的规避税务风险。

二、企业税务管理风险的规避措施

主要规避措施如下:

1 在企业进行税务决策和日常经营的管理和业务中,加入对风险的控制。

2 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企业经营的范围大小,决定着税负大小。企业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复杂的决策,导致企业所涉及的税种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着重选取重要税种,在重要税种上重点规避税务风险。

3 正确地使用税收优惠政策。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潮,许多企业都将面临站战略性的企业调整。在调整中,正确且充分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便能最大地增加企业盈余。

4 正确减少企业税负。从减少税基,降低税率,减少税额三方面合法的减轻或者是解除税负。

5 与税务行政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的发展总是不乏新事物的出现。但是,税务行政规范却不能动态的及时更改。因此,加强与税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增进双方的理解,有助于规避行政不规范风险的发生。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第2篇

关健词:房地产投资 风险防范 风险控制 风险转移

中图分类号:F29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160-01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防范则是基于主观的判断,如果主客观一致,即可判定预测风险,有效地防范风险。人们就有可能凭经验推断出发生风险的规律和概率。这些规律和概率并非一成不变,但通过观察,可判断出其大致情况,采取一些预防手段来防范。

一、风险规避

房地产项目风险规避是指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对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衡量,发现某房地产项目活动可能带来风险时,事先避开风险或改变行为方式,主动放弃或拒绝实施可能导致风险的项目活动。就风险的一般意义而言,风险规避是处理房地产项目风险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些措施只能起到减轻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规避虽然能有效地消除风险源,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但其在房地产实际开发运作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风险规避只有在开发商对风险事件的存在与发生、对损失的严重性完全确定时才具有意义,而一般开发商不可能对房地产项目中所有的风险都能进行准确识别和衡量。

由于风险规避措施通常与放弃某项开发活动相联系,虽然能使开发商规避损失,但同时也使其失去获得相关收益的可能性。

房地产项目某种风险难以规避。房地产项目中潜在着的各种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气候灾害等都是难以规避的。

房地产项目风险无处不在,有时避开了某一种风险却又可能导致另外一种或几种新的风险,不同的开发方案具有不同的风险发生,避不胜避。

二、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一种主动、积极的风险防范对策。损失控制包括: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降低损失的程度。

(一)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在风险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导致损失的各项风险因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以降低风险损失发生的概率为目的。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阶段,风险预防有广泛的应用。

1.投资决策阶段。在投资决策阶段,房地产开发商预防风险的任务:首先,要准确把握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开发策略,合理评价和选择开发投资方案,从根源上消除或减少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种种风险。其次,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构,高度重视开发企业内部风险管理,强化对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加强风险损失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第三,要健全风险预警系统。防范风险的关键是预先行动,即主动控制,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时间越长,控制风险的成本就越高。

2.前期工作阶段。在前期工作阶段,为了预防风险,开发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与地方政府、各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搞好关系,争取获得他们对开发项目的理解、支持和帮助。第二,到当地规划、国土、电力、市政、城市档案、文物等有关部门,了解施工地块的自然条件及地下埋藏物情况。第三,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问题,既讲原则性,更讲灵活性,防止矛盾激化。第四,增强合同意识,认真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勘察规划设计合同、拆迁安置补偿合同、资金使用合同等。

3.项目建设阶段。在项目建设阶段,风险预防的主要措施有:第一,采取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法。第二,向施工人员灌输安全意识,做好现场容易出事故的预案工作。第三,及时协调、处理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各方及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关系和各种矛盾。第四,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第五,尽快落实开发商常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4.租售管理阶段。在租售管理阶段,为预防风险,开发商应做好如下几点:房地产租售合同应由房地产专业人士起草,并经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审查,做到合同条款明确、详尽、合法。定期检查房地产状况,发现和消除现有房地产存在的各种隐患。定期进行建筑物及附属设备维护,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二)减少损失

减少损失是在风险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的各种降低损失程度,或缩小损失发生范围的措施,以缩小风险的损失程度为目的。减少损失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风险发生时的损失最小化。二是风险发生后的挽救措施。在房地产开发中,可采用一系列特殊的手段将开发中的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比如,进行准确的预警预报;制定详细而周密的风险应急计划;建立后备措施;保护现场,收集证据。

(三)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房地产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分为非保险转移和财务转移两种形式。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投资项目的风险应由有关各方分担,而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合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符合这一原则的风险转移是合理的,可以取得双赢或多赢的结果。否则,风险转移就可能付出较高的代价。

1.非保险转移。房地产项目风险非保险转移是指房地产开发商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有意识地采取某些保险措施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从而达到降低其自身项目风险的非保险转移。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转移会引起项目风险及损失的某项开发活动。二是将风险本身予以转移。风险转移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可以消除风险,但与风险控制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放弃、中止项目活动或采取积极预防和抑制措施直接调节风险因素来达到消除、降低风险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的目的,而是允许风险继续存在,但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承担从而间接达到降低自身风险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当然,房地产项目风险转移必须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段,而非无限制地、任意地带有欺诈性地转嫁。另外,房地产项目风险的转移虽然可以使风险在开发商和其他风险损失承担者之间进行移动,但却不能因此将项目风险本身消除或从总量上减少。

2.财务转移。风险的财务转移包括非保险财务转移或保险转移。非保险财务转移是指单位或个人通过经济合同,将损失或与损失有关的财务后果(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转移给另一些单位或个人去承担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通过风险的财务转移,使转让人得到外来资金,以补偿风险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大部分财务型非保险转移都是通过合同中的某些条款来实现的。如在建筑活动承包中,建筑所有人可以通过合同将他对公众在建筑物附近受到伤害的部分或全部责任转移给建筑承包商。保险转移是通过购买保险,投资项目业主或承包商作为投保人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归咎责任和赔偿责任(因本人过失或不可抗力所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使自己免受风险损失。需要说明的是,保险并不能转移投资项目的所有风险,一方面是因为存在不可保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风险不宜保险。因此,应将保险转移与风险规避、损失控制结合起来运用。对于不可保风险,必须采取损失控制措施。即使对于可保风险,也应当采取一定的损失控制措施,这有利于改变风险性质,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第3篇

1.1降低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风险采取多轮、多层次、多专业论证的方法予以规避。采用风险缓解的方法,来解决后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前期设计风险。加强挽救和应急方案的实施力度。由于项目周期过长,项目的设计方案有着明显的超前性,不能按照现有的国家标准为方案提供参考和评估依据,所以对于标准,规范所产生的风险应当使用专家组会审,然后设计施工方案。通过详细、准确、完备的施工计划来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施工组织多轮的设计并且通过多轮的审核,但是因为大型工程项目都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尽管结构类似也不能相互移植,只能通过风险规避和缓解来解决。咨询机构依靠自己的设计来赚取咨询费用,而不是依靠卖产品和设备来提取佣金。这就使他们有可能真正保持“中立”,有可能摆脱工程项目管理组对某种项目的倾向性,降低合作风险,当好企业的参谋。随着在竞争环境中咨询行业的逐步规范发展,尽管目前咨询业的发展还并不是非常完善,但是可以相信,咨询公司的“中立”性会进一步的加强。

1.2降低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施工点多、投资大、施工专业多、施工面积大,招投标、监理、项目管理公司等项目咨询企业也很多,管理跨度大、层次多,组织机构设置既要满足项目管理方方面面的要求又要简单,要在项目规划期就做设计好组织机构,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此类风险时能够快速改变组织结构,采取缓解的措施,原则上主要采取风险控制的措施来对待此类风险。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主要通过风险规避和自留来解决项目管理的计划工作风险。如通过增加项目风险储备金、广泛获取信息以合理地规避,运用成熟的方案等方法、增加项目资源来规避风险,如果风险可以自行承担,可以采用风险自留的方法,如果不能自行承担则将风险尽量的转嫁个相关单位,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对整个项目造成的危害,例如跨区域文化沟通风险,就是一个非常难控制的风险。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中,完工风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在项目的制定和设计阶段就要充分注意到后期施工组织设计的系统行,详细考虑到各方面可能对进度造成影响的风险,充分准备,提前计划,快速反应,减少风险的发生,如果发生问题要尽量减少损失,还要避免产生连锁反应,例如,因为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土建施工计划不周详,导致进度延误影响了钢结构施工进度,钢结构施工进度又影响到了屋面施工进度,致使整体进度滞后。项目的质量风险要在之前详细的分析,积极的预防,发生后要积极使用方法将损失尽量降低。为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合作风险,很多信息被收集和反映出来,例会也扩大到了项目管理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两个层面,例会的周期由每月一次缩短到了每2周一次,并且越来越多的问题都在例会上被提出来讨论、决定,讨论改造功能风险计划、设计调整、进度控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例会机制的建立。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总体目标,项目小组将实施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细化后的项目计划更利于项目的实施,并为细化项目长达数月年的实施过程,使目标更加具体,为每个阶段制定了具体的阶段目标、工作内容等。

1.3降低组织风险应对措施

由于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改变了原有的一些流程,改变了原有一些风险管理模式,为应对项目的流程重组带来的风险,项目小组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打破部门的界限,向项目相关的各部门宣贯流程管理的意识。通过持续、深入地对上至公司领导层,向这些人员宣传、灌输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和信息,项目实施的管理人员、相关人员。除了上述的常规风险,还有一些合同风险和信用风险。主要使用转移、控制、自留的方法来解决。对于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各相关方的合同风险来说,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在合同签订时无法将所有风险考虑在内,但是可以通过广泛的获取信息,制定细致的合同、在合同中制定相应的工程担保条款、工程保险来规避或者是转移风险,如果风险损失影响不大的话,可以自己承担。

2结语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档案;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G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19-01

随着国家《档案法》实施和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和需要,各级教育、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越发重视。如何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水平,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作用,把人事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利用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移到现代化的层面上来,尽快提高工作质量,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人事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工作人员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它对教育在高科技方面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1.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1.1 传统的教育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往往会在档案利用中出现“死档案”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在利用档案的时候,明明知道档案室(柜)保存着自己所需的档案资料,但是查找时却因为检索工具不全,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而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与人力去找文件甚至无从查找。使用计算机管理的人事档案就不同了,由于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存储信息量大、计算精度高,可以及时给决策人员提供准确、全面、快速人的人事资料和有关数据。既可避免手工抄写出现的失误,又可使档案人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益,对数据查询又快又准。

1.2 利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有利于材料的完整保存,除了在信息输入时需要用档案原件外,很少再接触原件,延长了档案的寿命。

1.3 利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可以把大量的档案材料存放在软盘、优盘、光存储介质及硬盘上,大大节省了资源。按传统的和理模式,要全面完整地保存好档案资料,仍需要改建的库房,增添大量的设备,这样不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增加人力,而且仍难避免霉变、氧化、虫蛀和鼠类的破坏。

电子信息档案改变了传统纸质档案的弊端,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如果没有积极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那么很容易导致数据被盗,所以,在使用信息档案时一定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的制定一些避免风险的措施,以使信息资源更加安全。

2.规避电子信息档案风险的措施

2.1 引进新技术

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新技术可以使电子信息档案更加安全可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

2.2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那么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企业要主动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制度来进行预防,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例如:可以规定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行相关的系统操控,而无关的人员没有权利操作系统等。

2.3 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

为了确保信息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及时消除潜在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维修期内,企业尤其要注意随时可能存在的风险,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因为计算机网络的复杂性,使得控制风险工作也极其的不容易,不过,只要及时且做到全面看待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解决掉。比如,对于那种对计算机激进主义异常敏感的机构来说,为了应对潜在的危险,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4 加强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防护

为了消除危险电子信息档案的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安全防护,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信息数据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3.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另外一种常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是转移策略。转移策略实质上是分散风险,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希望这样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如修改配置模式、购买保险、外包给其他机构、或者与提供商签署服务合同等等。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我们可以把复杂的风险问题进行简化,再对原先实施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策略优化改进,创造更加先进的电子信息档案管理系统。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另外,还要强调的是,外包同样隐含着风险,如果外包人员不符合合同的标准,那么后果会很严重。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4.评估风险的措施

当风险来临后,企业最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为了把风险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要积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使用。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预防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引起风险的因素以及其带来的后果。需要实施分析评估的基本内容是:发生危险的概率,危险带来的后果有多大,危险的成本探析,有哪些合适的控制防范办法等等。此外,企业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的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需要强调一点,如果机构中每个已被识别的弱点通过承认得以控制,这说明企业在安全防范工作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业防范风险的最大弊端在于,许多经营管理者错误地认为电子信息档案无危险性,在使用档案资料时未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方案,这对于电子信息档案带来了诸多不便。而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其在管理期间要控制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这对于档案管理是极为重点的。在进行评估中,为了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要非常警觉,对于潜在的风险能够及时发现,并把其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要积极采取措施,力求使风险造成的损失最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档案优于传统的纸质媒介,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不确定的,还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风险,因此增强警觉意识,做好风险的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提高电子信息档案的管理水平,有效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沈彦:《浅议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J],《企业导报》,2010(4)。

[2] 王兆新、裘洁:《浅议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与保密》[J],《浙江档案》,2009(2)。

规避风险主要措施范文第5篇

建筑市场既有规律可循,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无论对于建设方还是承包方来说,都会面对利益与损失两种可能,即都需要承担风险。

1.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风险因素

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风险以不同的形式潜伏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不同时期,主要有随机性和可变性。

2.建立完善的保证金体系是规避资金风险的关键

建立保证金体系是利用直接经济手段规避资金风险的有效措施,保证金体系主要由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预留尾款和质量保证金等组成。

2.1投标保证金制度是规避业主招标风险的有力措施

业主组织工程招标潜伏着一定的风险,投标单位的经济实力是否可靠,中标后能否保证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及时进场、按时组织开工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二要设立招标保证金制度,如果在招标过程中发现有投标欺诈行为,要取消招标企业的招标资格,并没收全部招标保证金。

2.2履约保证金制度是规避预付工程备料款、预付设备采购定金的有效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中标企业资质的再审查。二是要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履约保证金的形式按招标文件规定和合同条款的要求,以商业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形式提供。如采用其它方式,应经业主认可。

2.3按标准预留尾款是规避工程结算审核风险的有效保证

一是有标的并通过招标签订总价包干合同的项目,进度款的支付上限可以到工程总价款的90%,预留5%作为尾款。二是有标的并通过招标签订暂定合同总价的项目,进度款的支付一般不能超过合同总价款的80%,预留15%作为尾款。三是没有标的,通过招标签订估算总价、投标下浮率合同的项目或议标项目,在竣工结算未经业主终审前,进度款支付一般不应超过施工企业上报预算的50%,待结算经业主审查后再按审定结算的80%支付。四是要区分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安装工程预留尾款一般应略低于土建工程。

2.4建立规范的质量保证金体系是工程缺陷修复费用的有效保证

为了防止保修期内工程缺陷修复费用与承包商扯皮,确保正常修复经费的需要,要在合同专用条款中明确工程缺陷修复范围、期限,明确质量保证金的比例,并加强对质量保证金支付的管理。

3.严格计量计价控制期中支付是规避进度款风险的保证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是规避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风险的重点环节,也是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及时、规范的进度款支付不仅能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也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积极性,为工程建设快速、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3.1已完工部分项目价款是拨付当前工程进度款的最高限额

既避免了按形象进度支付进度款的主观性,又可通过跟进式造价审查,减少竣工结算时甲乙双方出现分歧,造成经济纠纷。

3.2健全已完工程量签证制度是确保工程进度款合理支付的基础

一是施工企业每完成一道工序,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应报请监理、业主进行验收确认。二是施工企业每完成一项分部分项工程应当及向监理、业主现场代表报请已完工程量的确认。三是施工管理部门在合同约定的进度款支付期限内向财务部门提供经施工企业、监理和业主代表签字认可的已完工程量。

3.3及时签订补充合同是控制设计变更价款的有效保证

对设计变更价款的控制是确保工程决算不超计划的重要环节。一是要完善设计变更报批与现场签证手续。二是对于重大变更项目要签订补充合同。对于因设计变更造成工程造价变化大、因施工期间物价波动较大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度变化、因施工时间跨度大需要改变进度款支付方式等,应及时签补充协议。对设计变更单价、价差调整办法和支付方式进行约定,可以有效规避无合同支付的风险。

3.4监理是确认已完工程进度与质量是合理拨付进行款的重要环节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化进程日渐深入,监理的职责不仅要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也要对造价实施控制。监理应当对施工企业上报的当月已完工程价款进行审查确认,向业主提出进度款支付建议。业主要认真对待监理的建议和意见,并结合合同的履行情况提出支付方案。

4.严格按到货设备材料数量支付是规避采购资金风险的重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材料设备采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风险,为规避采购风险资金风险,应在实行履约保证金制度的墓础上,坚持以下原则。

4.1到岸验收付款是规避通用材料、标准设备采购资金风险的保证

在采购过程中,一般不宜采用出厂价。因为从表面上看,单价有所下降,但材料设备运输途中的风险大,到达施工现场的时间没有保证,相反增加了甲方的风险。

4.2分期付款是规避非标准设备采购资金风险的保证

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有很多非标准设备,需要组织研发设计,专门制造。对于这部分设备往往是业主对供应商依赖性较大,也容易出现风险。从资金控制来讲,要在采购合同中明确各个阶段的费用比,应当采取按完成阶段分步支付设计研发费、生产成本、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

4.3零库存周转是规避甲供物资采购资金风险的保证

为规避集约化采购中的大量资金占用和甲供材料存储过程中的损耗,提高集中采购、甲方供应的效益,采用“零库存周转”的核算体系是有效措施。

5.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风险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认识到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风险的因素,掌握规避工程项目建设资金风险的基本方法固然重要,但真正实现风险规避的目的还不需要具有强烈的资金风险规避意识,在建设方和承包方各自内部建立完善和严格的管理程序,并不断提高管理者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先判断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为,李远富. 地铁项目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规避[J]. 地铁运输与经济,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