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避风险方法

规避风险方法

规避风险方法

规避风险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规避 措施 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回避财务风险。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筹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对各种借支款项要严格审批并及时催收。其次,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选择总风险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第三,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第四,选择多种筹资渠道。第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

(2)投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第二,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第三,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最佳组合。第四,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研究,以减轻和抵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

(3)资金回收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资金回收风险是指资金不能及时周转或资金流出后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要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必须做好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分配和资金回收的测算和平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应收账款回收控制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规避:一是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评估,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和不同的现金折扣,制定合理的资信等级和信用政策;二是在现销和赊销之间权衡,当赊销所增加的赢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三是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坏账损失事先做好准备;四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既要保证账款的有效收回,又要注意避免伤及客户关系,同时,制定收账政策时要考虑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大小。

(4)收益分配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金流入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收益分配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

[2] 王希旗、江小毅:财务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

[3] 叶弟豪:财务风险规避.知识出版社,1994。

[4] 朱伟: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规避风险方法范文第2篇

企业在发展当中会面临着非常多的风险,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发展当中鉴于各种原因,比如经营不善、融资困难等出现的涉税行为。在出现这种行为以后,鉴于企业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各项税收标准,就会为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营损失与发展上的阻碍,因为企业一旦出现涉税行为,将会使税收变得不稳定,企业容易出现漏缴、少缴或者多缴等情况。而在税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时,就非常容易发现企业存在涉税问题,就会予以企业一些处罚,为企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税务风险与诸多因素有关,一方面,税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企业不能充分认清当前的税务政策,不能充分做好各项财务工作;还有一方面,企业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会出现经营上的瓶颈,也会导致经济效益受损;还有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等。为此,企业只有认清全局,结合企业内外的发展形势才能顺利规避企业税务风险。

二、出现税务风险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的水平有限

企业在发展当中离不开各个专业人才的支持,在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办税人员、核算人员等都是不可缺少的财务人员,在处理财务工作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企业办税人员主要负责一些基本的税务工作,比如税务沟通、纳税筹划、计算等。虽然这些工作看似非常普通、非常基本,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的办税人员都不能掌握最基本的业务知识,还有非常多的人员没有足够的办税经验,在遇到一些突发事故以后,不能有效解决,还要依靠上级主管领导。办税人员的主观意识上也缺少规避风险的意识,缺少对风险的洞察能力。很多工作人员都在办理各项业务当中走捷径,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税金。为此,企业办税人员的基本税务知识与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二)税收筹划方面存在问题

企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税务工作,其风险主要由于未事前筹划或筹划失败引发的。出现筹划失败有诸多原因,比如税务筹划目标、组织策略、具体实施方法等存在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税务筹划方案设计存在不足,没有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最终导致企业无法顺利完成筹划目标。在企业经营中,这些隐藏的筹划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为企业带来风险。

(三)企业在应用收税政策过程中不够科学

企业税务缴纳一般都是按照特定的缴纳标准实施的,并会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发展情况确定税率比例。但是企业在发展鉴于会计人员的水平有限,导致在利用税收政策过程中,后期工作就处理不好。一旦企业的行为被相关部门发现,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使企业的利益受损,并破坏了企业在市场当中的声誉。

三、企业税务风险会计规避方法

伴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与贯彻,国家在税务法与税务准则的制定上存在越来越多的差异,企业在进行税金的缴纳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对纳税的调整。比如,在申报纳税时,如果不能对税金缴纳做好调整,一旦出现了缴纳漏洞,将会对企业实施处罚,为企业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此,企业管理者要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上述问题进行规避,从而使企业能够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

(一)不断对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完善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企业在发展当中鉴于诸多因素会出现税务风险,并且还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而企业制定新的会计准则,不断完善会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企业在发展当中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在体制上做好实现突破与变革,对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进行创新与发展。此外,企业的管理人员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征对税法规定与企业财务会计存在的差异进行控制,将两者的距离缩短,这样才能使企业税务风险降到最低。企业要在开展正常纳税过程中,做好风险的规避,而这一过程离不开企业办税人员的支持。为此,要不断对相关业务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并使其管理水平提升。要充分认识当前的税务法规,在出现了税务风险以后,要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

(二)事前做好税务筹划

税务筹划应该在事先进行规划、设计和安排。税务筹划可以贯穿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但决不是事后才进行筹划。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应税行为,如果等到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或已被税务机关查出问题时,才想起税务筹划,才想办法寻找少缴税的途径,无异于亡羊补牢,并非真正税务筹划。其次,好的税务筹划方案并不一定是纳税最少,税务筹划的目标是选择低税负和递延纳税,以获得税收利益,所以税务筹划不应只局限于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着重考虑整体税负的轻重。其三,企业管理人员只有掌握更多的税务优惠政策和税率,应用低税率缴纳企业税金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税种具有的税率差也是不同的,企业管理人员要应用好这些税率差,使企业能够顺利缴纳最低的税收,减少税务风险。

(三)对税务制度进行完善

一般来说,税务就是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按照纳税人、纳税扣缴的委托,为企业办理好各种税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税务办理机构能够与国家税务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为此,税务机构要能够进行统一管理与筹划,在范围以及质量上建立起规范化的监管机制,使税务机构能够科学服务、独立办事,使税务能够自负盈亏,实现自我约束。

(四)构建出税务风险预测系统

鉴于企业税务风险的出现是不可预测的,为此,明确纳税人的自身权利是非常重要的。税务人员通常能够自觉履行自己的纳税业务,但是却容易将他人的权利忽视,并且企业在发展当中受市场经济变化的影响大,为此,企业管理人员要首先保护好纳税人员的权益。此外,要做好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只有做好风险评估才能将企业风险降到最低,可以通过会计规避方式使企业风险降到最低。评价工作要以控制税务风险为基础,在纳税前要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化的分析,从而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测机制。

四、结束语

规避风险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产测绘; 风险来源; 规避方法

Abstract: The real estate mapping problem is the hot and difficult problems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n recent years,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o grasp the real estate mapping sources of risk, targeted, and actively take evasive method is effective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risks of real estate mapping, it is important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roperty mappingway to own property In this paper, surveying and mapping industry practice, the real estate mapping sources of risk and how to prevent and avoid the risk of real estate mapping, talk a little superficial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Real Estate Mapping; sources of risk; workaround

1.房产测绘的现状

1.1房产测绘业发展迅速

在过去,房产测绘一直作为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并且因为政企合一、测管不分离及缺乏有效竞争和监督机制,形成了垄断经营、独家测绘、服务意识不强等状况。近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住房商品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房产测绘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房产测绘市场逐步放开,形成了相对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2000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正式,并于2000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测绘技术标准规定了我国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对规范与繁荣房产测绘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推动作用。

1.3 测绘技术和手段不断革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慢慢发展,先进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房产测绘工作中。首先是测绘仪器设备的更新,从过去的皮尺、钢尺、经纬仪、平板仪,发展到现在的激光测距仪、电子全站仪、GPS等精密测绘仪器,有利于提高外业测量数据的精度。其次是计算机技术对数字化房产测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具有成图和测算质量高、速度快、劳动强度低、贮载信息多等智能化优点。两者的结合将传统的手工操作变为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操作,测量效率、测量精度和测绘成果质量都得到大大提高,为房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房产测绘今后将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探索。

2.房产测绘的风险来源

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和不断规范,市场对房产测绘的要求越来越高,测绘单位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与其他经济活动不同的是,房产测绘风险具有特殊性,它涉及面广而且复杂,不仅给测绘单位和测绘人员带来风险,也会给利益相关各方带来不同的风险。房产测绘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房产测绘的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但房产测绘领域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和建设部《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虽然为维护售房人与购房人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和培育房地产市场作出不懈努力,但是《规范》本身的先天缺陷使它跟不上建筑形态的千变万化,使得新问题无法可依,无据可查,从而引发许多争议。基于这一原因,房产测绘单位及从业人员只能依靠自己对《规范》的理解来操作。

2.2房产测绘具有较强的特征性,难以完全杜绝差错的出现

房产测绘特别是房屋面积测绘具有外业测绘情况复杂、工作量巨大,内业数据繁多、计算量巨大的特点,从业人员难以保证完全不出现差错。但是,房产测绘成果一经相关部门确认就具有法律效力,并且直接进入市场,房产的高价值性使任何一个错误都可能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引发赔偿,而这种赔偿是任何房产测绘单位都难以承受的。

2.3 房产测绘专业性强,但在社会监督方面效力较差

由于房产测绘专业性强,对非专业人员而言,即便进行公示,也只能知道结果而不知就里,在社会监督方面效力较差。并且,测绘结果一旦出具,马上作用于房屋买卖,进入市场操作,测绘错误往往是在事后才被发现,这会将测绘机构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所以房产测绘单位只能依靠自身力量防范错误的发生,如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出现差错的概率就会较高。

3.房产测绘风险的规避方法

3.1要增强风险意识, 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房产测绘风险。

加强测绘人员的思想观念,树立依法测绘的思想,强化风险意识,充分认识到测绘风险是关系到测绘单位生存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从而自觉防范和控制风险发生,并在制度中加以规定和落实。例如:外业测量须由两人进行,做到相互监督以外,还要求经办人员对房屋现状、测量现场进行拍照,为质量审核人员审理案件时提供依据,同时将相片作为档案资料存底。

3.2 要制定适用于青海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细则或作业规范, 进一步完善动态更新机制。 有了统一的实施细则,就有了统一的标准。从业人员只有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才不会出现同一城市不同的房产测绘单位、同一房产测绘单位不同的从业人员之间不统一的情况。地方政府要制定出符合地方实际的房产测绘实施细则,对历史遗留问题,制定出符合现实要求的办法,明确重点难点问题。

3.3 要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

要针对房产测绘特别是房屋面积测绘的特点,用标准化工作流程规范外业操作,用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杜绝内业计算可能产生的错误。例如:一是统一外业草图的规格和必须体现的内容,统一丈量的方法和精度,统一多余数据观测的最低要求。二是对内业计算过程可以实行计算人员自检,作业组内部互检,单位专职质检人员检查的三级质量检查制度。

3.4 要完善管理,强化社会监督

房产测绘单位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严格管理、记录清楚。在签订委托协议时,应首先要求委托方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并由委托方盖章确认,并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还应约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条款。把测绘差错控制在产权登记发证之前,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测绘错误既成事实后才被发现的风险和由此所造成的损失。

3.5 要高度重视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努力加强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房产测绘的过程是一个集体劳动的过程,任何一项测绘成果都是由许多人参与的结果。房产测绘单位不但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房产测绘行为,还应该针对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6 要合理转移风险

规避风险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配网系统 运行问题 当前现状 规避方法

为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从上世纪开始极为重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改进,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电网升级和改造工程,这也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尽管如此在通过对我国某一地区电力配网情况的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面对社会的需求我国配网系统发展的速度比较快,大体上也能够符合现代社会的进步要求,但是配网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也是影响我国配网系统进一步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面对当前社会的需求,如何更好的保证配网安全就成为首要的问题。

一、我国配网安全影响因素

配网安全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因此在分析配网安全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必须综合思考全面分析,这样才能找到配网安全中的影响因素,也能正确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根据我国配网安全影响因素的整体情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

1.硬件因素对我国配网安全的影响

硬件因素是指出现配网安全的一些配网部件、线路等自身出现的问题。这是影响配网安全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正常的配网运行过程中,一旦硬件出现了问题,整个配网系统极有可能出现瘫痪或者其它重要的问题,因此必须极为重视硬件问题。首先是配网投资改造相对滞后,与主网相比,配网设计标准较低,基础差,网架结构薄弱,重过载、残旧、低电压问题严重,对配网安全影响极大。其次是是配网安全运行的环境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甚至可以说是危险。配网系统极为强大,在检修的过程中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方面,因此在长时间的工作后,配网的线路就有可能出现老化、锈蚀、腐蚀、发热烧断等现象,这是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但正是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加快线路的损坏,配网的安全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最后是配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危险也有来自外部的情况,比如树竹、小动物、非施工碰撞的破坏等等。这些都是配网安全影响因素中的重要硬件问题,也是保障配网安全最为基本的影响因素。

2.人员因素对配网安全产生的影响

配网的安全最终是需要人为来进行和保障的,如果不能有充分的人力来保障配网的安全,那么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就又可能出现问题。从我国当前配网安全的情况来看,在人员的保障方面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首先是配网安全的人员配置能力问题,在我国许多的配网运行安全是因为相关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不高造成的,这是发生许多危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也大大增加了配网运行的不安全。比如配网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不及时不到位,配网运行安全保障人员没有掌握充分的配网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知识等,这就造成配网人员在面对一些配网安全问题时不能很好的解决,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其次是在配网运行过程中肯定也需要人力来进行一些操作活动,但是这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比如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工作人员的大意而出现操作失误或者不当,配网运行的安全风险肯定会大大提高。

3.管理因素对于配网运行安全的影响

管理的问题是影响配网运行安全的重要问题,因为在整个配网过程中都需要对配网运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障配网的有效运行和安全,因此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那么配网运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危险,总的来说配网运行安全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管理方面。配网数据不全,缺乏明确的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权划分,基础管理责权不统一,管理工作不到位。部分山区存在小水电多的现象,对电压线路电压影响大,而且用户资产的线路设备普遍缺乏管理和维护,用户故障引起的公用线路跳闸占比高。其次,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安全管理策略,配网建设速度快但并未形成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管理内容脱离用户需求,管理操作规范的实际应用效益较差,配网运行风险较高。

二、规避方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因素,我国配网系统的管理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而有效的控制和规避危险的发生,笔者从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角度,针对影响我国配网安全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规避方法:

1.做好硬件设备的管理工作

要想很好的控制和防范配网运行中出现安全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保障配网正常运行的硬件设备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针对配网运行过程中的一些线路设备,根据有限的投资资金分轻重缓急进行升级和管理,并且针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定期对配网变压器安全系数进行测定,依照变压器使用年限、负荷情况、外观检查、预试数据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对变压器的运行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变压器风险系数。一旦数据超过变压器安全运行指标,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定相关运行辅助措施,从根本上降低配网运行风险。

2.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能力

配网运行虽然是系统的操作和管理,但是最终是人为的活动,因此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工作队伍,那么配网运行的安全肯定很难保障。所以针对人员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解决:加强人才的引进工作,注重人才的引进是建设过硬队伍的关键,其次就是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的同时,引导其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去管理好配网运行,以及完善人员考核机制,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负责。

3.做好管理工作

在配网运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基本管理和安全管理进行全方面把握,从基本管理和安全管理两方面出发,双管齐下,最大限度优化配网运行效益,实现配网安全的全面提升。基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基本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对基本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要针对配网运行安全需求形成针对性控制策略,对日常管理数据进行实时查询,通过自动化设备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明确日常运行风险,从而及时做出针对性策略,把控配网运行风险。

参考文献

1.李存书:《现代配网运行安全研究》,载《电网发展研究》,2013年第8期,第45页。

规避风险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风险;预见;规避方法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国际买方可能采用以下手段损害卖方企业利益:利用中国出口商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而设圈套进行欺诈,从而侵吞货款;因自身财务问题而拖欠货款,甚至破产倒闭从而逃避债务;因市场问题,以各种理由中止与中国厂商的合同、并拒收货物,或采用拒付货款、要求降价等手段让中国厂商蒙受损失;发生国际贸易纠纷时,中外双方解决争议因人力、物力的消耗造成的成本较高问题。

国际贸易风险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比如在交易前的准备环节,由于市场调查失真而引起的信用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是一个紧紧依赖于环境的活动,尤其是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所以,诱导国际贸易的风险因素极为繁多,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更使得国际贸易风险因素复杂化而难以准确把握,致使国际贸易风险事件经常发生,并导致重大的风险损失。然而,也正是环境的复杂多变,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有利的机会,使国际贸易活动有可能获得风险收人。企业常常会对这种风险收人与风险损失、风险成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行为。本文就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2、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特性及规避

2.1诱惑功能

诱惑功能是指国际贸易风险诱导经营者追逐风险利益。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风险利益的诱惑功能:对于资本家来说,如果有20%的利润,他们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有的就会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马克思所描述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过去,但他所指示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的诱惑功能却是深刻的,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与风险伴生的规律。

风险诱惑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风险收人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风险因素构成的环境中所获得的收人,它是国际贸易活动全部经营收人减去非风险经营收人的余额;风险成本是为克服风险因素的作用,企业所投人的资本、人力、时间、信誉和社会利益等。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越高,风险的诱惑功能越强,反之则越弱。

2.2约束功能

风险是一种带来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在引诱贸易活动、追求风险收益的同时,也对贸易管理行为构成了约束。这种约束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威胁、抑制和阻碍,也就是风险成本与风险损失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约束。

国际贸易风险约束力的大小取决于风险损失的大小与风险成本的大小。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都很大时,风险约束力就强;当风险损失较大、风险成本较小或风险损失较小、风险成本较大时,风险的约束力也较强;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较小时,风险将更多地表现为对国际贸易行为的诱导。

2.3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

(1)经营活动中风险的共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经营活动中的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

第一,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人类存在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还是社会领域中的战争、瘟疫、冲突、意外事故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

第二,风险的相对变化性。风险的相对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性质的变化。比如车祸,在汽车没有普及以前,表现为特定风险,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后,车祸就成为基本风险。又如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海难,对

船东和出口商或是进口商而言,是纯粹风险,而对承担大量货物运输风险的保险人来讲,却是一种投机风险。②风险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风险、抗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风险能够加以控制,使其发生的频率降低,导致损失的范围减少和损失的程度降低。预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对风险的估测日趋精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的不确定性。③某些风险在一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被消除。比如,随着通信技术和银行业的发展,电子信用证和swift格式成为信用证结算的主要手段,使得以涂改或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乃至消除。而同时,伴随一项新活动的开始,又可能有新风险的产生。比如,edi贸易方式的产生及发展,引起了电子提单及其他电子数据安全哇风险的产生和其他风险。

第三,风险的可识别控制性。所谓识别,是指可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通过有关方法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诸如费用、损失的损害;所谓控制,是指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来规避风险或控制风险发生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支持。

(2)国际贸易业务中风险的特性

既然风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能够引起损失和损害的不确定性,而国际贸易风险则是这种不确定性事件发生、表现和影响于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结果的特殊形态。因此,我们可以分析、推导出国际贸易风险所具有的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表现为形成国际贸易风险原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产生和诱发国际贸易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律的复杂性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认识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由此国际贸易风险就有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依据,就必然以风险成因的角度表现出来。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为国际贸易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在国际贸易风险存在基础消除之前,国际贸易风险是“必然事件”,国际贸易经营者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但无法将其降低至零。另外,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在它是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的。国际贸易风险的存在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但风险的表现形式却有个体性和差异性,风险的发生无论是范围、程度、频度,还是时间、区间、强度等都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形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际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国际贸易风险形成于国际贸易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失误,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承担了这些失误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总体说来,首先,国际贸易风险与有关经营商的主观意识的无意识性密切相关。因为即使比较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经营主体能够准确意识到所处的环境,有意识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避免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国际贸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或降低。因此,国际贸易风险往往与经营行为主体的主观无意识性相关,经营行为人的主观无意识性包括其无意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无意中采用了不适合的贸易方式方法,无意中遗漏了贸易过程的某些环节,对贸易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失误等。其次,国际贸易风险是经营主体无意中接受的,经营行为人事先对风险的发生并无足够的觉察,或对风险的强度判断失准,所采取对策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不对等。再次,国际贸易风险不包括经营行为人故意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2.4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规避方法

(1)广泛咨询收集贸易中的对方相关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的信息量越多,胜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就能避免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盲目性。到海外投资,一定要请国际政治专家帮助考证当地政治环境是否稳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如何等;与国外大公司、金融财团合作,一定要设法弄清楚他们与该国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风险,但可以了解这些风险的发生规律。

(2)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风险转由其他主体承担,自己不承保。保险是一种最典型的风险转移技术,企业为避免火灾、水灾等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万一企业遭受这类损失,保险公司将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企业就可以不承担或不完全承担这类损失,风险得以转移。与保险类似的还有期权。对于将来准备以外币支付来进口某项产品的企业来说,汇率上涨极为不利。于是,为避免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该企业将

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购买“保险”,即买入一个买权。保险是防范贸易风险的重要工具,企业应加强认识,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通过承保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和买家风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此外,信用保险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衍生功能:一是通过对买方信用风险的承保,推进银行介入贸易融资,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促进企业间交易由现金交易甚至易货交易模式,变为更高效经济的信用交易模式,企业的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保险后的应收账款资产质量得以提高,从而改善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改善财务报表;四是帮助企业采用灵活的贸易条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贸易关系。

(3)非保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