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第1篇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

祝敏毅、白钦先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鲁迅在《过客》里描写的过客总是在走向未知,他问老翁,“你可知道前面是怎么一个所在么?”老翁说,“前面是坟”。“可是走完了坟地之后呢?”老翁道,“那我可不知道。我没有走过”。但小女孩说,“不,不,不是的。那里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常常去玩,去看他们的”。在现实的社会与经济活动中,人们常常说各种事物之间的认识方式是相互渗透的、相互结合的,是互为条件的、辩证统一的,这些说法的正确性完全可以使人无可置辩。但正因为无可置辩,也就没有了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于是这些辩证的术语就常常成了人们逃避矛盾的遁词,而在这些遁词下面所掩盖的可能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悖论。

由白钦先和祝敏毅撰写的《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试图将金融学中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在金融市场中的主客体关系纳入哲学价值认识的层面来讨论,在金融学与哲学的交叉和边缘地带,搭起上下沟通的桥梁。把价值和价值认识理论纳入实践的范畴,赋予金融衍生产品的价值研究以一定的内涵,彰显哲学的价值理论研究的真正价值意义。这不仅对经济学、金融学,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以往的哲学,一般认识论、科学方法论以及专门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是在不同层次上分别地(在一定程度上是各自孤立地)加以研究的。这样,一方面,哲学的认识论就显得耸入云端,不着实地;另一方面分门别类的具体科学研究(如经济学与哲学)又缺乏相互联系和统一概括。显然,作者针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研究,是为哲学认识论通向金融及金融工程学领域这门具体科学架设了一座桥梁,集哲学与金融经济学思维于一体,为金融理论书籍闯出了新路子。

本书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如何进行金融创新及如何应用金融创新提出了大胆独到的见解,为人类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提出了警告。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由“次级贷款”而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整个世界都为之困扰,而由于美国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引发的诸多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及雷曼清盘等一连串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整个世界无论是金融强国还是金融产品匮乏的发展中国家都见识了虚拟经济的力量。虽然对这场危机原因的研究已经大体告一段落,但是,围绕这场实际灾难的反思才刚刚开始。金融衍生产品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产品,它的出现、使用及其发展对于解放人们的思想和理念,可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思维与认识上把科学理想化、绝对化,把金融衍生产品视为金融市场上一种绝对的真理,那么将会不可避免地再次导致世界金融危机的悲剧。而需要我们警示的是,这种偏激的价值认识已经成为经济学、金融学和金融市场的主流意识,具体表现在:第一,金融创新的工具理性导致了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变及整个社会的病态发展。第二,金融衍生产品已经成为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市场中一个绝对的现代信仰,是对科学的亵渎。第三,金融衍生产品所内含的科学价值理性,在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市场中并未得到任何的体现。第四,专业研究领域的细分使科学的求真价值本质弱化。第五,科学理性已经被追求功利意向的技术行为所遮蔽。第六,世界工业化和全球金融化的趋势,使科学的趋利倾向日益显现。诚然,金融衍生产品是人们为实现趋利性目的而设计的程序,但无论是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人来展开的,人是金融市场的主体,是金融市场系统运行的核心。如果过于单纯地强调金融衍生产品的工具理性,而忽视其价值理性,那么,金融行为学最终也会把自己逼到尴尬境地招致扼杀的同时,毁灭世界经济。在1000万户美国人尽情地享受着“人人有房住”的美梦时,他们也得饱尝由于次贷危机带来的恶果;当一些经典经济学家沉浸在由于不断创新产生了日益众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推动了美国金融市场繁荣的喜悦时,他们也得接受人们对其所导致的金融崩溃与灾难这个后果的无情指责和鞭挞。

《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金融衍生产品在金融市场的创新实践,以美国次贷危机作为市场活动分析的主线,通过对金融衍生产品在市场活动中的五种风险形态,以技术工具的多面性、多视野、多角度特征的负作用和负效应作为切入点,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对在金融市场中,金融衍生产品其本身的科学求真价值理性的终极价值理念已被功利化的工具价值所遮蔽、僭越而日趋弱化现象进行了揭示。从本体论的角度分析了人与世界的关系,通过考察人与世界这两大物质系统之间的关系,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人应该如何认识由人创造的技术工具――金融衍生产品的同时也创造了负作用和负效应,金融衍生产品在化解转移风险的同时也积聚提升了风险,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生成金融危机,给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灾难性后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认识,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是我们认识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价值理性的两个本质属性。从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寻求科学与技术、经济与金融、社会与人类相互协调发展的规律,追求技术工具――金融衍生产品正负价值之间的统一,追求其工具价值和价值理性在实践中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和彼此趋近于对方的特征,以及建立公正、合理、规范的金融市场新秩序,是作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金融素质 改善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金融素质,是指理解与金融相关的术语和问题的能力,包括居民的基础金融知识和常识、风险判断和选择能力、基本金融技能等。对当代大学生金融素质现状进行探究,了解高校大学生金融素质水平、现阶段大学生的金融知识现状,进而提出改善高校大学生金融素质的相关建议,增强大学生金融知识技能,为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1问卷调查的分析

调查中了解到经济类学生对金融知识较了解,因此以下问卷调查的对象均是各院校非经济类学生。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陕西省的8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其中有一本10所、二本20所、三本20所和专科30所,共发放了4450份调查问卷,回收4405份,有效问卷为4335份,有效率达97.42%。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各类院校大学生的金融素质程度和总体大学生的金融素质程度经计算我们得到下图。由下图可以看出不同等级院校对金融素质各方面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一本占26.96%,二本占的比例为18.92%,三本占的比例为13.03%,专科占的比例为6.98%;“知道一些”:一本占37.03%,二本占的比例为30.98%,三本占的比例为41.99%,专科占的比例为44.95%;“基本不了解”:专科和二本占的比例最大分别为48.07%和50.1%,而一本和三本占的比例相对较少,分别为36.01%和44.98%。总体来讲,大学生对金融素质基础知识非常了解所占的比例为14.14%,知道一些的占39.68%,基本不了解的占46.18%。

2得出的结论与原因分析

2.1得出的结论

(1)不同等级的院校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不一样,本科院校学生对金融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专科院校。一本院校学生的金融素质最高二本三本次之,专科最差,专科院校对金融知识比较了解的比例仅为7%。

(2)二本院校基本不了解金融知识的同学所占比例为50.1%高于其他院校。

2.2原因分析

(1)学校对金融及理财相关的课程不重视。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有80%以上的高校没有开设与个人理财相关的课程;近90%的高等院校没有在非经济类专业开设与金融相关的课程。

(2)学生缺乏对金融意识的正确认识及与金融相关的实践活动。这种情况尤其是在非经济类专业更为突出。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他们丧失对金融方面的兴趣与与学习金融知识的主动性。另外,非经济类的学生几乎不参加与金融相关的活动如听与金融相关的讲座、到金融机构实习等。即便是一本院校的非金融专业的学生由于院校的师资力量、地理位置及当地金融业的发展等条件所限也很难让学生亲身参与与金融相关的行业。

(3)金融专业的教师匮乏。在我们所调查的对象中经济类非金融专业的金融类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从事金融专业的不足一半。在经济、教育比较落后的陕南和陕北情况更糟,由于当地的金融行业发展较差,金融专业的教师屈指可数,多数情况下是让经济类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为金融专业的学生授课。

2.3金融教育的国际借鉴

2.3.1美国在普及金融知识的教育中采取的有效措施给我们的启示

(1)美国金融监管2010年通过立法成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该机构监控大面积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将具有权限,包括信贷咨询、发薪日贷款、汽车贷款、学生贷款、按揭贷款、信用卡其他银行产品。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利益,帮助消费者认识那些复杂的金融产品,保护消费者免受银行、信用卡公司、投资公司的敲诈,提高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公正性,确保信贷合同通俗易懂,禁止诱导性的金融行为,并对金融新产品进行严格审查。

(2)美国将金融教育纳入国家战略,多方面联手共建。美国政府有关部门、中小学、大学、研究机构、军队、社区、金融机构积极协作,联手共建,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2.3.2英国金融素质与金融知识的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1)金融服务监管局承担了对消费者给予金融权益保护和金融教育指导的职责。其下设有专门进行金融教育的部门,牵头制定了国民金融素质规划,提出了在5年间将金融教育覆盖至1000万人的目标。

(2)按年龄分组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英国的金融教育主要将人群分为16岁以下和16岁以上两组。对16岁以下的群体的金融教育:通过正规的教育系统提供金融教育,目的是促进人们获得金融方面的技能、知识,提高对金融产品的理解程度。对16岁以上的群体,有各种机构协助继续金融教育,包括成人金融扫盲咨询小组、公民咨询部门、金融服务业。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对该群体继续金融教育,如政府制定的社会包容议程、金融普及计划、成人金融能力计划、FSA法定要求。

2.4提高大学生金融素质的建议

2.4.1各院校成立金融兴趣小组

各院校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金融兴趣小组定期在学校举办与金融相关的活动鼓励全校学生参与。开展金融知识演讲比赛等方式增加学生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2.4.2大力开展金融扫盲月

十年前美国将每年的4月定为金融扫盲月全力向市民普及金融知识取得了良好战绩,纵使在金融危机时美国市民也对本国经济的恢复信心十足。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现代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陕西省可以以高等院校为推行金融扫盲月的突破口逐步向社会各界延伸。另外,在文艺媒体报刊流行的现代社会也可以借此宣传金融知识。

2.4.3学校应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教育及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金融实践活动

非经济类的学生应选用大众化的金融知识普及性教材,侧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各大高校应该定期开展金融知识问答活动,邀请资深金融专业人士讲座,让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通过让学生与专业人员直接交流和亲身经历社会实践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不但避免了老师以生搬硬套的方式授予学生枯燥的金融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2.4.4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刊物、宣传栏及自制的视频定期传播金融知识

学校可通过广播室广播一些近期的金融动态与金融政策以便学生了解,在校报和宣传栏里刊登一些有关金融的文章。另外,多数学校都有专门制作宣传视频的老师或学生,他们可以以学生为演员拍摄金融宣传片在校内LED屏和学校网页上宣传,也可从网上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宣传片在校内LED屏上播放。

参考文献

[1] 吴丽霞.金融教育与金融业长期可持续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金融机构;金融创新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于社会中各个领域而言,既是全新的发展机遇,也是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在全新市场环境中,金融机构必须在充分了解知识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金融行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为知识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动力。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知识经济是指在信息技术的生产、使用和分配消费之上所建立的一种新型经济。传统经济理念认为在经济生产中,生产质量和效率取决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基础物质资源的数量,技术与知识等被视作为不影响整体生产工作水平的外部要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代经济学概念的提出,使传统经济理念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要求。当代经济理念将技术与知识等纳入到影响生产的要素中,认为对于知识的投资影响经济的增长,知识可增强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能力,还可为产业创新提供全新的动力和基础保障。作为全新社会经济形态下的知识经济,具体特征尚无统一定论,只能结合金融活动的特点进行大体的描述,如下:第一,知识经济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经济。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金融行业中,为金融机构投资、管理、营销、生产等工作带来便利,使金融机构机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日益明显。第二,知识经济具有创新性。在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全新动力,是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知识经济所具备的创新性,不仅包含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还将传统由生产资源和物质资源决定经济发展效率的模式,转变为以创新优势弥补资源不足等缺陷为主的全新发展模式。任何金融机构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并进行大胆的尝试,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主动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多的效益。第三,知识经济是一种具备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经济。工业经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工业经济过度追求经济效益的特征,使社会中大量的生产资源和技术资源遭到滥用,造成我国生态与生存环境的破坏,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的影响。而知识经济更加依赖于技术与知识资本,不会因为过度的应用而造成资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对知识的应用,一方面可提升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在生产中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创新资源,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与金融机构的关系

(一)知识经济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中知识数量的日益增加,为金融行业带来更加多元化的金融工具,使得金融市场迅速扩大。在全新生存环境中,金融创新为行业所带来的发展动力,使其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中,成为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调节资源配置、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素。金融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在当代知识经济时代下,其发展更加趋向于高度的知识化,为金融机构创新发展带来动力,使金融行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产业革新,而金融行业的革新将会引起社会经济体系结构的变化,为我国知识经济兴起创造更多可能性。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与金融创新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知识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金融创新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而金融创新则是知识经济与现代化金融行业协同发展的纽带。金融创新具体是指金融领域存在大量的潜在利润,在传统手段无法获得更多利润的情况下,金融行业只有进行金融手段、金融体制等方面地创新,才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以金融创新为主所出现的金融改革,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金融体系,同时知识经济带来繁荣,推动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我国逐渐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到来的契机下,我国开始大力实施金融创新,不断完善金融市场和监管体制,提升金融信息的传递速度,为我国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知识经济背景下金融机构创新策略

(一)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加快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并为各行业指明发展的方向。金融机构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只有依托于科学技术进行体制、管理、生产、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逐渐站稳脚步,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相反,金融机构作为金融行业的具体组织形态,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金融服务,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要想实现这两方面的发展目标,金融机构必须发挥科技的重要推动作用,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利用科学技术来提升金融行业的科技装备水平,不断加快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同时,金融行业要想实现自身价值,达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和水平,还要利用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来为社会各行业提供科学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以开发贷款为例,金融机构在为各个企业发放贷款时,要重视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选择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项目为优先,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快科研与生产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并在社会中形成发展的带动力,促进知识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实现金融业务的多元化由于我国关于金融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金融创新内容尚不完善,还存在货币市场发展缓慢、资金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市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金融行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金融服务水平的提升。第一,创新金融体制。一方面加快专业银行的转变速度,将其打造为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商业银行,使其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实现创新经营,为我国经济带来全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全面落实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标准,巩固中央银行所指定货币政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为中央银行实施独立货币政策提供更多可能性。第二,创新金融手段。知识经济时代金融机构要想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不断提升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并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引进更多创新型的金融手段。同时还要开发更加多元化的中间业务,比如代开保险、为客户提供产品、技术、市场信心等,培育更多的利益增长点,增强金融机构的实力。第三,创新金融科技。金融机构应逐渐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金融业务为主要载体,不断提升数据流通速度和资金的支付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金融服务。比如金融机构可开展网上银行、短信银行等,用户利用移动网络就可享受网上银行服务,使资金的支付与流动更加便利,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基础的动力。

(三)强化金融机构的管理力度,提升客户满意度首先,金融机构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与培训,经过长期的学习来帮助增强业务技能,并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金融业务的办理效率。同时金融机构要开展不同内容短期培训,通过与相关企业和高校的合作,来培养一批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高的职工队伍,为金融行业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其次,金融机构要加强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根据上级所下发的金融服务标准,制定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明确服务职责。在发现相关问题时,要追究责任到人,并监督其整改,提升员工最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视,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最后,金融机构要重视对服务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具备操作金融系统的能力,并应对所出现的问题,能进行创新思考,不断改革与完善金融服务方式,以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金融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说明,我国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建立金融资源意识,其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可以基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进行必要转换。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学界对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不断关注。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比说明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具有的质性发展观。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是金融资源观,其研究基轴是金融功能的不断扩展与提升。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 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 1964; lintner,1965; 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 fonnerty, 1988; hayne 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 and 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主权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

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 murdock and 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

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主权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主权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

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 峰. 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 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 新.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 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 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 峰. 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 达. 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 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 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 澄. 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 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 经济评论,2005(3):39-45. 

对经济与金融的认识范文第5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外部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继续存在,甚至可能加大,从我国经济自身看,又面临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党的十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根据党的十会议精神,下一阶段,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稳增长、转方式”为重心,充分发挥财政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平衡,国际秩序也正在重新酝酿,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的主潮流;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增速的适度回调,为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提供了空间,党的十胜利召开更加坚定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2013年的财政金融工作中,我们要以党的十会议精神为指引,抢抓机遇、攻坚克难、服务大局,更加有预见性、更加有针对性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立足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好2013年财政金融工作需要坚持“四个原则”。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十会议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宏观调控更需要注重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协调性,具体到财政金融工作上来,就要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的原则。本轮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任何时候,金融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本源和本质要求。金融改革发展是否有成效,关键要看其是否有助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当前,在我国个别地区、个别领域,金融资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以钱炒钱”、“脱实向虚”的倾向,我们对此要高度重视,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投向“三农”、小微企业等迫切需要资金支持的薄弱领域。

第二,坚持以“深化金融改革”为主线的原则。当前,国际经济金融新秩序正在重新酝酿,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完善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国有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体系的“领头羊”,如何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国有金融机构自身而言,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强身健体、练好内功”,才能不断增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

第三,坚持以“金融政策研究”为保障的原则。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即便是过去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也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和完善。尤其是财政金融领域,一直处于改革的“风口浪尖”,金融体系和市场情况随时随地发生变化,要做好现阶段的财政金融工作,就必须紧密结合这些变化,不断进行“有重点、有创新、有深度”的研究,积极做好不同情况下的政策储备。

第四,坚持以“防范化解风险”为主题的原则。防范和化解风险是金融领域永恒的主题。由于金融所特有的信用属性,使得其中蕴含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与投机因素,而且,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规模的日趋扩张,金融部门的“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金融风险一旦爆发,不仅会给金融领域自身造成极大的损伤,也会给经济社会的其它领域带来巨大的破坏,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财政金融工作中,我们要牢牢绷紧“风险”这根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正确认识当前财政金融工作形势,做好2013年财政金融工作需要明确“四个任务”。

党的十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各级财政金融部门要深刻领会党的十精神实质,正确认识当前财政金融工作形势,切实将十精神贯彻到工作上来,具体来讲,要扎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正确认识支持“三农”发展的长期性,进一步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机制。前一阶段,各级财政部门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薄弱的状况。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做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农村金融发展与“三农”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扎实、做细致。一是遵循“市场激励”的理念,继续完善财政奖补政策。根据农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和正向激励,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网络,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支持农村发展。二是要遵循“引导扶持”的理念,继续推进农业保险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使农业保险发展更加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业需求、顺应农民意愿。

第二,正确认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艰巨性,进一步健全财政促进金融“支小”措施。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艰巨性不言而喻。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促进金融“支小”机制,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一是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这是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之一,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落实好这项政策,结合本地情况,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贷前服务、贷中管理和贷后核查的相关工作。二是推动建立健全融资性担保体系。各级财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的融资性担保体系,通过担保的“增信”功能,解决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的“后顾之忧”。同时,针对担保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规范运作,增强担保机构服务能力。

第三,正确认识推进金融改革的紧迫性,进一步推进深化国有金融机构改革。一是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强实力”,不断提升国有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同时,促进完善公司治理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三会一层”之间,建立“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运转、有效监督”的运行机制,提高国有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二是积极履行国有股东职责,依法合规行使国有股东权利,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同时,以“国家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提升国有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意识,督促国有金融机构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四,正确认识外债工作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外国政府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对我们开展双边财政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应坚持“服务大局、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化与外国政府的双边财政合作,积极稳定贷款规模、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成效。继续把好项目立项关,各地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主动参与项目前期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债务风险。同时,继续完善贷款项目的监督检查机制,做好对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提早发现问题,及早妥善解决。

三、扎实做好2013年财政金融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工作,需要增强“四个观念”。

财政金融工作是国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结合点,是联接财政和金融业务的重要枢纽,是财政促进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同志们肩上的担子非常重,责任也非常大。为切实做好2013年度财政金融和外国政府贷款管理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以下四个观念:

第一,要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提出,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财政金融工作作为联系财政和金融的“纽带”,是建设小康社会、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解决实事、讲求实效,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好大喜功,只讲形象、不计成本,这也是对我们财政金融干部的最基本要求。

第二,要增强“抢抓机遇”的观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当前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财政金融工作者,我们要增强时机观念、机遇观念,紧跟形势变化,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少些空谈、多些实干,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在金融机构改革、促进金融“支农支小”、外国政府贷款管理等财政金融领域中,不断增强工作的敏感性和洞察力,牢牢抓住推进工作的时间窗口和机遇期,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制定政策的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