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间构建与设计

空间构建与设计

空间构建与设计

空间构建与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大空间;建筑;设计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083

1 引言

大空间的建筑本身受理论知识、设备技术以及施工难度等条件的限制,这种难题的解决体现了工程师在对大空间建筑的智慧结晶,是一个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从城市大空间建筑角度出发,探讨城市大空间建筑设计的一些问题。

2 城市大空间建筑的空间构建方法

2.1 加法与减法模式

城市大空间建筑结构设计的加法和减法模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将一个整体的建筑空间通过复杂成熟的技术,经过建筑本身叠加或者开挖形成更大的空间结构。所谓的加法模式是将本身较小的空间经过堆砌的方式后形成大空间。而减法模式就是将一个完整的建筑空间通过开挖而形成的分散的空间结构建筑,比如高空中庭、腔式空间等建筑模式。

2.2 数字建构模式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是这个时代一个典型的特点,这样对于建筑师而言,使对建筑设计的方法有着革命性的影响,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辅助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筑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在进行建筑创作的过程中进行不同与以前的二维平面设计,而是可以进行三维空间的立体建筑结构设计,从而在视觉效果和美感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审美观发生了变化,使之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建筑空间结构上的设计就越来越频繁。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城市大空间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大的应用前景。

2.3 其他模式

还有一些比较常见的模式,比如围合模式、包络模式、仿生模式等。所谓的围合模式就是将建筑结构沿着周围扩展,最后形成所功能更加齐全的大空间建筑结构形式。围合空间建筑结构大多数是大跨度或平面式的常规的建筑结构,采用与自然通光相结合的形式,在城市建筑中很常见,应用很广泛。包络模式就是大的建筑Y构利用其空间大来包裹较小的建筑结构,使其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效果。仿生模式利用大自然生物之间的关系,使建筑物达到放生建筑模式的目的,满足人类需要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

3 城市大空间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研究

3.1 高效策略

从传统建筑结构分析来说主要是以美学或建筑某一方面的研究为基础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作为社会智慧成果的体现,以及作为一个公共的物品属性。对于城市大空间建筑,必须以充分利用空间为高效化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建筑结构的总体功能上进行适当的改变,以高效为基本出发点。城市大空间建筑结构设计就是要形成一个均衡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就是高效性。传统的建筑往往局限于一个建筑工程本身,通过进行工程预算,用实际回报和实际收入进行对比,利用是否盈利性来评价建筑的唯一标准尺度。而大空间建筑主要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设计理念,重视综合经济效果,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协调利用程度。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3.2 木桶效应原则

所谓的木桶效应就是像一个由许多木板扎成木桶,当其中一个木板的高度较低时,提高该模板的高度,可以使这个木桶的盛水能力提高很多,而当所有木桶的高度都差不多时,这时提高其中一块木板的高度时,并不能提高木桶的盛水能力,这种效应就是短板效应,又称为木桶效应。

对于城市大空间建筑的生态化设计的优点在于其整体的性能和总体的效益,因此在设计之处时就要统筹兼顾、放眼全局、扬长避短地考虑建筑的整体结构优化而不是达到某一方面的效果。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考虑:(1)整体协调性。不能把大空间建筑结构孤立化,要把握整体结构协调与部分的生态效应,提高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相互刺激作用。这样可以迅速提高建筑本身所散发的活力,带动整个大空间建筑结构的灵动性。(2)集成优化性。由于大空间建筑结构整体的规模较大,在设计时应考虑卫护结构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各种建筑材料本身的特点,达到集成优化的效果。

3.3 有机化原则

有机化一词最开始来源于化学中的专业术语,但是随着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将“有机”一词引入到大空间建筑结构当中,即全方位结合建筑与及相关技术,由内而发地使大空间建筑形式与表现结构上达到高度地一致。大空间建筑的生态化理念设计在功能上能够自我调节,把大空间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达到相互流动的效果,体现出大空间建筑在生态上的灵动性,达到这种效果,需要建筑整体结构、局部化相结合以及各种辅助设计相结合。

3.4 健康化原则

作为建筑本身来说,必须使其对人的身心健康无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结构的“健康”。所有的建筑都必须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和相应的应急机制,特别是公共的安全设施,不然人民的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那健康层次就无法谈起。2建筑材料的“健康”。建筑材料必须是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无害的,必须打造无毒无害的居住环境。大空间建筑不仅能达到上面要求,还可以使人类利用其大空间的特点使室内环境与大自然无缝对接,时刻保证人的身体健康。

4 结束语

总之,城市大空间建筑结构设计是大空间建筑的主要内容,大空间建筑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日益发展所需要大空间建筑结构。城市大空间建筑设计需要建筑设计理念和相关成熟的技术相结合起来,是人类将自然环境与成熟的技术的产物,满足人类所需要的空间场所。

参考文献:

空间构建与设计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地域性 环境空间设计 专业教学框架

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教授在其著作《建构文化研究》(studies in tectonic culture)一书中将“建构”(tectonic)解释为具有文化性的建造或称为“诗意的建造”,其本意是关于木、石材等材料的结合问题。它注重建筑的建造方法,包含构造材料的内容和要求考虑人加工的因素。中国的建筑理论体系很早就认识了中国木构建筑体系的技术与形式的高度有机结合,中国的传统木构建筑造型全然得益于结构的本体,这原本是完全符合现代建筑发展趋势的极为积极的因素,理应成为我们所继承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在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架构中,体现出将设计的技能训练分成几个独立的知识加以传授,割裂了其中的有机联系,也割裂了空间和建构。我们应当研究中国建筑的空间和建构内涵,发展营造学社和先辈建筑家的追求,将对空间的认知和建构思想贯彻到设计教学中补充和完善以往的教学。

岭南建筑历史悠久,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岭南建筑从建构特征与方式上具有建筑与环境空间本质性的特征,从其民居与祠堂的空间构成上和岭南地域的人文、气候、地理、生活方式、当地材料与构造方式都具有其独特的建构特征,我校植根于岭南地域文化的土壤中迅速成长,环境空间的设计教学体系也摸索走出地域特色化的建设之路。

一、岭南地域性建构设计教学的思路、目的与方法

与纯艺术不同,建筑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它是真实的存在而不仅仅是象征性的符号。建筑与环境空间是与技术、建造方式以及应用的材料密切相关的,在材料的外部表现和建造技术等方面追求真实。

岭南地域性建构设计教学的思路是以地域性空间设计分析的共性问题为主线,如岭南地域建筑与环境的空间要素、空间类型及次序、建筑细部等问题,由若干共性问题的专题单元构成稳定而开放的教学体系。

岭南地域性建构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运用适宜的地域化材料和技术,在既定的基地内创造出符合内外使用需求的空间和形式。在一年级空间设计的基础课程之中贯穿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构成建筑设计中三个最基本的问题,在二、三年级教程中以专题的形式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教学中强调功能解剖及组织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建构分析方法、环境分析技术以及启动、推进及整合设计的程序方法。

培养岭南地域建构空间建构能力的教学方法有岭南建筑空间类型与要素的认知训练、岭南园林空间环境与行为的解读训练、岭南地域主义概念设计与功能的构思训练、岭南地域化生活行为模式与空间的组织训练、岭南地域性技术材料与空间的建构训练和地域性理念构思与设计的综合训练。

二、岭南地域性建构教学单元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建构教学的主线是环境的概念,设计的参考依据为场地和场所。在这条线中,四个层次设置了景观限定、街区限定、坡地以及街道限定四个场地条件。

第二条线是空间的概念,将通常的功能空间类型简化为单一功能空间、单一功能组合空间、简单综合空间以及复杂综合空间。

第三条线是建构的概念,材质和建构是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依据。课程设计中强调的应是材质而不是材料,材质强调的质感、形象以及表现力,而材料强调的是物理性能。设计师的建构活动是通过设计实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地域性的空间建构方法与地域建筑的历史理论研究为理论基础,补充验证设计课题的内在逻辑关系。

地域性建构理论研究是研究地域传统的营造体系理论或者说是传统构件的建构关系与建造过程的原理课程,环境空间设计一年级在整个空间设计教学体系中被定位为空间形态设计入门阶段,可以将空间设计形式分为空间与体积、场地与场所和材料与建构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解释了建筑和景观环境存在的基本含义,即使用空间的要求、场地的几何特征和场所的肌理感、材质与材质运用的方法。

在训练过程中,针对岭南的建筑文化,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六个层级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设计内在与外延的逻辑关联性,掌握通过设计分析来形成设计成果表达的设计专业工作方法,实现以建构为主线的设计作品的多样性,实现空间建构实践性教学的互动与反思,将现有的设计教学框架进行调整与完善,以单元教学为组织单位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同步进行,具体如下:

1.专业课程单元分为四个。在一年级时进行功能认知与形式训练单元,在二年级时进行形态与材料建构单元和空间类型与组织单元,在三年级教授综合设计课题单元。

2.基础课程单元分为五个。在一、二年级时进行历史理论研究单元,同时在一年级时进行工程制图与模型训练单元,在二年级时进行计算机设计表达单元。另外,一、二年级时还应进行设计案例分析单元和设计专业英语单元。

3.“回归本源”的教学思路构想。即让环境空间设计回归至最初的解决场地与环境、功能与空间、材料与技术等问题的方法与思考。正如张永和在《对建筑教育三个问题的思考》一文中谈到的:“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掌握设计的技能,即分析、综合、组织建造、基地、空间、使用诸方面条件和可能性的能力。”因此,对建筑设计的基础训练,应逐步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概念的认知,一直到设计构思、真实建构。传统的建筑教育最终成果是图纸和模型,教师根据图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的学习也就到此为止。空间建构教学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希望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空间认知到设计到建构的完整训练过程。

空间构建与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会对具体的结构设计产生影响,而有限的结构设计技术水平又制约着建筑设计层次。因此,在做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应具备有一定的结构方面基础,能与结构设计适当结合,相互调协,使二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

1 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的空间形态是建筑的空间轮廓和空间形状,它能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建筑空间艺术不仅是建筑内部功能的外在表现,而且是建筑结构技术的外在表现。结构为建筑空间提供有效的骨架和支撑,是建筑空间的物质材料,空间形态反映结构的规律,是结构内在理性和技术美学的外在表现。然而这只是结构作用的一部分,结构还通过对建筑空间的限定和组织,塑造丰富的空间形态,赋予建筑空间以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建筑精神也借助于空间或隐或显的几何形态及其组合的关系来实现,完整地表达了建筑空间的内在含义。结构不仅支撑建筑空间,而且将其美的形式和内容融入建筑。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结构构思非常重要。

2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问题

建筑结构的几何形心、刚度中心、结构重心即为建筑三心,在结构设计时要求建筑三心尽可能汇于一点,即三心合一。结构的扭转问题是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未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扭转振动效应。为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的扭转破坏,应在结构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尽可能使建筑物做到三心合一。

2.2 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共振问题

当建筑场地发生地震时,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和场地的特征周期接近,建筑物和场地就会发生共振。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时就应针对预估的建筑场地特征周期,通过调整结构的层数,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别和结构体系,扩大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建筑场地特征周期的差别,避免共振的发生。

2.3 水平侧向位移问题

水平侧向位移即使是满足建筑结构规程的要求,并不能说明该结构是合理的设计。同时还需要考虑周期及地震力的大小等综合因素。因为结构抗震设计时,地震力的大小与结构刚度直接相关,当结构刚度小,结构并不合理时,由于地震力小则结构位移也小,位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此时并不能认为该结构合理。因为结构周期长、地震力小并不安全。其次,位移曲线应连续变化,除沿竖向发生刚度突变外,不应有明显的拐点或折点。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结构的位移曲线应为弯曲型;框架结构的位移曲线应为剪切型;框一剪结构和框一筒结构的位移曲线应为弯剪型。

2.4 剪重比及单位面积重度问题

结构的剪重比(也即水平地震剪力系数)λ=VEK/G是体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反应大小的一个指标.其大小主要与结构地震设防烈度有关,其次与结构体型有关,当设防烈度为7、8、9度时,剪重比分别为0.012,0.024.0.040;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

3 现代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

3.1 建筑设计应首要解决功能问题

功能就是空间使用者对空间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生理要求和心理要求。人类大量的活动要在建筑中进行,所有与人生理有关的问题都应得到解决,如呼吸、行走、坐、卧、进食、排泄、取暖、避寒等等。这是建筑设计要解决的第一步,也是人们为自己创造空间的基本要求。其次,作为高等动物的人有比其它动物更高的需求。如:羞耻感(隐秘性)、光线、适宜的高度、声音,最后,应满足人们社会性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功能所体现的就是人(设计者)在充分考虑自身多种需求的条件下为人(使用者)所创造的空间环境。然后,人(使用者)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期生活,这样的空间的优缺点又在生理及心理或是文化习惯上影响着人类。

3.2 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

讨论建筑设计的作用首先应该讨论建筑设计与城市的关系。人类营造城市所投入的巨大劳动和智慧让一个个文明灿烂登场又黯然谢幕。今天即使古代文明灰飞烟灭了,但当我们看到遗迹的时候依然会为那壮美与精致而震惊。众所周知,人类在河流的渡口和道路的节点聚居形成了村镇,随着经济活动的开展,有了市场的出现,城市的功能骤然形成了,之后随着人口的剧增、交通的频繁和城市的扩展,人们创造了环境。所以建筑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风格与文明程度,从而得出“人创造了空间,空间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结论。

3.3 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1)优化结构设计,使结构受力均衡,技术应用得当,整体安全可靠度一致,任一结构都能同时发挥其最大作用,这样设计出的结构才能达到既经济,又合理的目的。

从结构设计整体布局来看,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的暗柱配筋往往是构造配筋,暗柱断面的确定与剪力墙的布置有密切的关系,而构造配筋与暗柱断面又有着一一对应关系。由于剪力墙布置的差异性,一片剪力墙两端暗柱的断面可能差6-10倍,配筋也相应差6-10倍。而剪力墙在不同方向的水平荷载作用下是具有对称性的,这样设计出的结构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首先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尽可能使之对称。这样即节省了造价,又增加了结构安全性。

(2)造成结构浪费往往是由于设计人对某种结构概念理解不透而导致的。例如某42层综合楼,由内筒外框组成结构,外框柱距7.5m,外框与内筒距离9m。设计人员将外框边梁做成1000mm×700mm,目的是增加边梁的抗剪能力,引入剪力滞后的概念,加大外框结构的刚度。实际上,该工程由于外框柱距7.5m,很难产生剪力滞后效应,边梁采用1000mm×700mm与采用350mm×700mm对外框的变形是相同的,不会增加结构的刚度,反而会因为增加重量,加大结构自身的负担,对结构不利。设计人员如果不能准确把握结构概念,就会造成浪费。

3.4 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

设计人员一般都很注意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但往往忽略施工的方便性和可行性。这可能会给施工带来困难,并影响施工质量,造成结构的不安全。例如,当地基土含有较厚的流沙层且地下水位又较高时,设计人员若忽视地质情况盲目采用人工挖孔桩方案,穿越流沙层时将遇到很大的困难,可能会造成不应有的工程事故,导致工程工期拖延,投资大幅增加。

4 结束语

结构设计的好坏,关系到建筑物是否适用、经济、美观,一个优秀的工程设计是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有机结合。建筑设计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勇于创新,充分利用结构设计原理来完善建筑设计。从而设计出更高水平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空间构建与设计范文第4篇

近年来,高层住宅的主体结构形式有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向钢结构发展的新趋势,而国内外关于高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理论尚未成熟。所以本文在中国钢铁产量过剩的背景下,对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浅显的讨论分析。

关键词:

钢结构;设计;高层住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开始兴起,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相比,钢结构建筑能更好地满足大开间灵活分隔的要求,节能效果好,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建筑总重轻,施工速度快,环保效果好。符合住宅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中国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背景下,钢结构住宅的普及与发展将充满活力,国内外关于低层、小高层的钢结构建筑设计理论已经比较完善,而关于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理论尚未成熟。,因此我们必须提高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水平,高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包括很多方面,像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生态设计、结构设计等内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过程中都要注意相关问题,下面我们来分别了解一下各环节注意的问题。

1高层钢结构建筑空间设计与平面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1充分利用广场空间高层钢结构建筑相对与普通建筑来说体量较大,会给场地空间沉重感,建筑的体量与街道空间形成了明显对比,非常不协调。为此,在街道两旁的高层建筑,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进行后退处理,从而利用剩余的土地来留给广场空间,使这个广场空间在两者之间发挥视觉缓冲的作用,这样的空间让人感觉比较具有层次感。

1.2丰富空间形式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空间形式比较单一,在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中,会感觉视觉拥挤,因此在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中要运用有效的办法来丰富空间形式,改变这种状况。钢结构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可以利用钢结构的特性进行适当的改变;它的底层也可以进行改造,例如用增加裙楼的方法,从而丰富建筑的外形,并且由于增加了裙楼,满足了人们通常认同的上小下大的稳定形式,给人以安全感另外,也可以运用入口缩进的方法,将入口的空间凹进建筑的下方,从而缓解用地紧张的情况,使基地面积得到有效的利用,使空间更加丰富。

1.3高层钢结构建筑在内部平面和空间利用上障碍性的最小化虽然说钢结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空间布置更加灵活,获得的使用空间也更大,但是也会出现以下问题:框架截面通常大于墙体厚度,且钢柱的形状无法像钢筋混凝土住那样做成异形柱,从而凸出墙外;框架梁会使局部空间层高较低,对空间划分造成妨碍。所以应注意做到合理设计开间、进深的模数;合理调整梁、柱与维护分割墙体的位置,以保证主要空间的完整性;采用隐式结构体系,达到室内空间无梁,保证使用空间完整性。还可以利用框架梁柱设置管线的夹墙。从而使建筑在内部平面和空间利用上障碍性的最小化。

2高层建筑生态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2.1采光设计不管是高纬度地区还是高纬度地区,人们都比较注重住宅的采光问题,因此,一定要做好建筑的朝向和空间布置设计工作。特别在寒冷地区,高层建筑的南面开窗面积尽量大一些,北面及东面的开窗面积尽量小一些,这样使得室内采光得到了满足,同时也减少了热损失;板式建筑尽量东西朝向,点式建筑尽量不采用东西朝向,因为点式建筑北边房间基本全年不能采光;当高层建筑规模较大,可以围成庭院时,尽量让庭院缺口朝南,使室外的庭院场地充分采光,从而吸引人们到庭院活动。

2.2建筑墙体的设计高层钢结构墙体采用的轻质复合材料,应该能够起到保温隔热,防止空气流动,防潮、隔声、防火、满足结构安全性等功用,比如运用CCA灌浆板作为隔墙材料,不仅其质量轻而且很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2.3通风和抗风设计既要重视通风要求,建筑整体布置要利于形成穿堂风,保证住宅的空气清新;又要防止风速过大,由于高层建筑易受风速、风压力变化的影响,产生偏移和振动,使人们产生不安全感。所以要合理布置建筑,避免产生通道效应、缝隙效应、拐角效应,从而不会产生过大的风速。比如利用将高层建筑布置在北面,主要起挡风作用,还可以通过布置裙楼,使被高层建筑挡住后下行的风,在裙楼楼顶处改变风向并减小风速。

2.4绿化设计由于高层钢结构建筑同传统的高层建筑一样,只有低层的住户可以比较直接的接触地面的自然物,而高层住户由于视角、视力等因素,便很难切实感受自然,所以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住户有渴望接触自然的心理,做合理的绿化设计。

3高层钢结构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具有以下特点:水平荷载成为决定因素,轴向变形不容忽视,侧移成为控制指标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那么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也具有这些特点,结合这些特点高层钢结构住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高度问题对于超高限建筑物,应当采取科学谨慎的态度!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许多影响因素将发生质变,即有些参数本身超出了现有规范的适宜范围,如安全指标“延性要求”材料性能“荷载取值”力学模型选取等。

3.2结构体系选型问题应用于住宅建筑的钢结构体系主要有轻钢龙骨体系、纯钢框架体系、钢支撑框架体系、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错列桁架体系、钢框架核心筒体系。但应用于高层住宅的只有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和钢框架核心同体系,所以应根据楼层高度、公用等合理选择结构体系。使得钢结构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比如选择钢框架核心筒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的核心筒承受横向剪力,,钢结构只要满足抗压要求即可,从而减小了钢柱的横截面积,这样就既节约了钢材用量,又充分利用了钢结构的抗压性能。

3.3结构的规则性问题结构应尽量满足结构简单规则的原则,以保证结构良好的受力条件,由于新规范在这个方面限制条件多,所以设计者应该严格遵守规范,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3.4楼板体系设计问题楼板体系在满足基本承载力、防火要求的同时,要尽量采取干作业的施工方法,体现钢结构施工速度快的特点;楼板的工厂装配化化程度高;设备管线敷设方便,空间效果好,达到无需吊顶,净空较大的要求。

4结语

通过对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时应注意问题的简单讨论,发现高层钢结构建筑的设计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建筑,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各有特点,在进行高层钢结构建筑设计时应该在借鉴前人在传统建筑上的经验,也要结合高层钢结构建筑自身的特点进行具体设计。

参考文献

[1]谢妍,贾茹.建筑钢结构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Ⅲ.民营科技,2011(03).

[2]邵大卫.建筑钢结构设计思路及其规范[J].建设科技,2010(10)

空间构建与设计范文第5篇

摘要:建筑学专业设计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细化思维的过程。本文是以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对由抽象空间构成向具象实体建筑深化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对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乃至建筑学专业学习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空间构成;抽象空间;具象设计;微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52-02

一、引子

(一)空间构成设计课程现状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中的空间构成,是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一项主要内容,是传统学院建筑基础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架构在课程大纲的框架下,但传统空间构成注重抽象形态,缺乏与实际建筑功能空间相互独立又必不可少的联系,结果造成对训练本身的架空的设计完整性的缺失。

目前空间构成设计命题相对独立,各个设计间没有层递联系。通常的设计依循线、面到空间的命题罗列。抽象空间到实际建筑空间缺少过渡,无法形成环环相扣的形态构成课程群。

(二)主要问题

问题一: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构成设计训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形”的知觉认知,锻炼对“形”的创造力。但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其目标应是通过训练形成对形体和空间关系的把握,并最终培养建筑设计的形体造型和空间创造能力。无方向性的构成训练模糊了设计目标,往往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性。

问题二:教学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和互补性。以往立体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多在训练三个维度的造型能力和界面围合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界面意义等。这种普适性而非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建筑学的学生往往在完成此类作业后,却仍然对空间构成的设计目标模糊不清,对建筑的形态构成、空间设计的意义更是无法明确认知。

空间构成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和补充性,教学安排按照由简到繁的次序进行,体系中设计作业间的互补性难以实现。构成训练被割裂开,间接造成思维模式和思维连贯性的各自独立,不能将各部分综合整体化并难以建立起与实际建筑设计一体化的构成训练体系。

二、连续性空间构成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措施

(一)“零”化基础

空间构成课程设计是思维训练的课程。针对不同基础条件和设计思维习惯的学生,无法找到统一、固定的训练方式,课程设计也由此具有多变、多元和多角度性的特征。

我们的课程设计培养方案的思维架构正是根据此特点,与其纷杂凌乱,不如“零”化基础或前提条件,探寻他们可能的共识,并在可控范围内明确目标。这种有针对性命题,让初级设计者更专注于从抽象构成向具象建筑的实现过程,而非过于追求个性的炫技和无意义的表现。一方面使基础课程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课程设计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零”化后的设计设计过程转向了设计的纯粹性、自由性,成为创作动力。

(二)循“引”渐进

“零”化基础是尊重基础的差异性,毕竟不同环境、学识积累过程会导致差别。这就要以引导来解决设计的方向性和专业性问题。从一般思维模式到设计思维模式是质的转变,需要引导性的教学方式。让课程设计形成自动推进的模式,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激发设计的灵感。

在n程设计中,考虑把后续相对独立的建筑师设计作品分析环节,穿插到这两个阶段设计中间,以大师的优秀设计作品启发和带动学生自己的原始设计思维,继而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方案,往往能很自然地找到一些正确的改进方向。教学过程中辅助其他的引导方式,包括设定纲要的开放式自述,片段的整合与再深入等,形成有“引”可循的渐进式设计深化。

(三)阶梯推进

设计方案初步拟定后深化和完成周期,需要对学生阶梯式加以激励,建立他们的设计自信和控制能力。设计作品的完成过程中,工作量可能超出预期,或设计效果不如设想那样完美,需要教师在不同阶段,多方位地鼓励学生。如同修枝剪叶,要沿主线完成设计。

期间可以展示优秀案例艰辛的制作过程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设计的多重可能和主导方向的坚定性。参考案例如库哈斯(Rem Koolhaas)央视入口门厅百多个空间模型分析;赫尔佐格与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奥运会主场馆“鸟巢”设计的百余个草模型等。

(四)“灵”自仿效

经常会听到学生们感叹找不到设计感觉,其实在学习设计的初期,更多的应该是理解并学习别人的设计,尽可能多的去观察生活。真正的灵感和创意大多来自非建筑设计的领域,即建筑的非建筑领域。或来自仿生、仿自然等生活中其他领域的灵感。它们揭示了设计最原始的初衷和本质。可以是身边相关的空间和熟悉的场所,也可以是环境、城市、空间等。

其实,每个学生接触的信息广度的深度大致相同,之所以部分学生可以最终形成设计作品,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决定性的“分水岭”。设计的灵感和出发点无所谓“内外”,设计灵感更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更重要的是学会“抄袭”。

三、课程架构教学案例实践

目前我校建筑学专业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进行调整,逐步取消单独的构成训练,以具象实体建筑设计为导向,带动基础课程中各类技能的训练,逐渐形成基于建筑学专业特点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前”想“后”

课程体系构建是递进式,并逐步深化,前导设计题目要与后续设计具有连贯性,并成为下一个设计的基础和铺垫。前期阶段的课程要求不能独立设置,要考虑与后续设计课程的衔接和过渡。前期题目设计要有弹性和延伸性,为后期题目的深入做好准备。

后续设计任务要以前导设计为初始框架,是对前导设计的深入。“空间构成”训练不应仅考虑构筑的抽象的空间关系和形态,后续“微设计”要将这样抽象的空间形态转化成具体的实体建筑,要满足使用者实际的空间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学习阶段不能对学生有过高的设计要求,教学重点要侧重于要求学生完成抽象空间向具象空间的空间转换,要解决空间尺度和空间比例等问题。

(二)度身定做

以设计题目为引导,引入建筑设计思维的训练,引发学生对深入设计的理解和设计习惯建立。空间构成课程设计架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课程体系的教学设计和分析,保证《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同时,课程题目的优选,含教学课件的优化、设计选题的倾向性也是重要的方面。

由抽象空间构成向具象实体建筑深化设计的提出,明确了其不同于普适性的空间构成系列课程的价值。是针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度身定做”出的构成课程。将抽象的空间模型,逐步转换为具象的实体功能建筑,以简单的功能表现空间的特征。

基于抽象空间构成设计是对空间形态的直接关注,与微设计的课程设计练习结合在一起,形成空间形体由抽象到具象的生成过程。构成课程设计之间其内在连贯性和整体性,被多个独立的设计统合为一体。空间构成训练重点不是放在无意义抽象空间形态的创造,而是通过引入人体尺度的概念,对空间真正意义和特性的把握。

四、结语

由抽象空间构成向具象实体建筑深化设计,构成作品的推敲生成过程也非常值得重视。空间构成系列课程的作业,更要求学生进行图纸的绘制和模型的制作分析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形态构成训练,确实有利于建筑学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知识,并恰当合理地运用到建筑分析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构成课程设置实时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趋于合理和完善。但应当注意的是,需要合理设计构成设计作业内容,避免过多理性要求以及成果的繁琐导致设计本身意义的降低。教学改革需要不断调整、深化和完善,我们还需要合理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建筑基础教育经验探索符合本校的建筑基础教育,找到适合个性发展的建筑学基础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范寅良.具象与抽象:设计思维基础课程新感悟[J].装饰,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