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收集信息 学习采蜜 提高兴趣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从小学会自己在实践中去主动地收集信息、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也注重让学生去收集资料,但目前学生收集资料普遍存在收集途径单一,收集到的资料单调重复,或者是不会有效利用收集到的资料等现象。这些都导致学生收集资料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趣中“采蜜”,从而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以“创设情境――引导途径――体验成功”的三步曲引导学生“采蜜”,会使学生信息收集的兴趣和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发“采蜜”兴趣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信息的采集。所以,我们要立足教材,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契机进行信息采集的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兴趣,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可如何诱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呢?我觉得首先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感兴趣的收集资料的对象。

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主动探索、收集有效的资料,学生在主动探索收集的过程中才会更加有兴趣。

第二步:引导途径,自主快乐“采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来寻觅。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大课堂上蕴涵着比小课堂更丰富、更鲜活的生活源泉。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与课程有机链接,那么必然会迸发出绚丽无比的思维的火花。

.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来寻觅。适当调整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开展专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直接到社会大课堂去寻觅,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如对本地成功人士的专题采访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坚毅的品质;旁听法庭审判能够帮助同学们增强法制观念,增长法律知识;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调查可以培养同学们敬老爱老的意识;对农村村民文化状况的调查可以增强同学们发奋学习的紧迫感等等。

寻觅,就如同蜜蜂采蜜一样,寻觅的花粉越多,就越有佳蜜酿成。寻觅的过程,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都说:“自己酿的蜜格外香甜”

小学生身边的各种信息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引导。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从学生身边的信息源入手,结合孩子生活的特点,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地选择、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交给学生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⑴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资料;⑵在家庭藏书中寻找;⑶到书店查阅;⑷从报刊杂志上了解;⑸从广播、电视节目中收听收看;⑹向家人、老师、同学请教;⑺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

语文学习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中,在教给学生初步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以后,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使信息资料的收集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快乐的活动。

平时,我还让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采蜜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路边观光都随身携带。记录新发现,新知识,并给自己的新发现,新了解的知识起个标题,就想自己编著的一本书,期末进行展示评比活动,因此大家“采蜜”的兴趣很高。

第三步:体验成功,享受“采蜜”乐趣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为每个学生都提供成功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后,再在课堂上分类进行“信息会”,让学生在展示中体验信息收集的乐趣。

1.在朗读训练中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盖兹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参与,朗读设计中要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他们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并合理运用鼓励性评价,要改变以往那种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学生的做法,让所有学生在不同层次中体验自己的成功。

2.在对话交流中体验成功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教师只有蹲下来看儿童的世界,发自内心地欣赏学生的成长,学生才能在教师的赏识中拥有和体验到做人的尊严,享受到被人尊重的快乐。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时我会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我会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想法出乎老师的预料,但很有道理,我会欣喜地说:“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提问很有价值,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不仅使发言者主动参与,而且能使全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之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实践活动中来。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成本

Abstract:Thispaperprobesthefollowingquestion:whatchallengeswillthecomingofinformationsocietybringtopublicorganizations?Howthesepublicorganizationsshouldrespond?Theauthorsholdthatwiththecomingofinformationsociety,thedistributionofheterogeneityofinformationwillincrease,which,inturn,willincreaseinformationcostandagentcostwhenpublicorganizationsaremakingdecisions.Therefore,publicorganizationsshouldrespondtothechallengesfromtechnology,institutionandculturedimensions.

Keywords:information;informationasymmetry;informationcost;agentcost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已成为个人、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对此,各方面的学者均对此进行了研究。未来学家和社会学者主要研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包括生活和生产在内的个人方面的总体影响。[1]经济学者在宏观上主要研究信息经济产业的问题,在微观上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2]政治与行政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主要视角一是研究信息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如对行政职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决策、行政信息公开、行政监督、政府绩效评估等的广泛影响,[3]二是研究网络对政治的影响,[4]三是集中研究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5]以上研究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只是探讨了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影响的外在表现,而对信息社会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将导致我们对未来公共组织的变化趋势缺乏一个理性而准确的把握。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信息社会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公共组织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而公共组织又将怎样应对这些挑战。

一、信息社会中信息与公共组织的特性

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信息特性的改变,而这又与公共组织的特性紧密相关。

(一)信息社会中信息的特性

1.分布性广泛。信息的分布性是指信息为不同的信息主体所拥有,即“我们必须使用的背景知识从来不是以集中或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不完全的,经常是相互矛盾的知识片断,分散地为分开的个人所占有。”分布性主要导源于社会分工。可以说,人类所取得的巨大的进步,都是与分工的发展分不开的。“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6](5)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发达,“渐渐地成为了社会秩序最重要的基础”。[7](4)公共组织的运行也需要分工,“根据纯粹的技术因素,把任务分配给经过专业训练、在永恒的实践中继续增加其经验的专职人员,在行政中实现劳动分工原则。”[8](350)在信息社会中,社会分工高度发达,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工作,每个人也就拥有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分布性增强。

2.异质性增强。信息的异质性是指信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不同信息之间的异质性越来越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别人而言,都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环境下的知识。”诚如哈耶克所言,这种知识对于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这个因素,实际上每个人都比其他人具有某些优势,因为他具有独特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有用之处仅仅体现在,依赖于该信息的决策将由他做出,还是由他的活跃的合作者做出。”[9](30)哈耶克的知识观与西蒙(HerbertA.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异曲同工。西蒙认为,在知识具有分布性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知识尤其是专门信息都是极其有限的。其深层次含义是,知识具有异质性,由此每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信息异质性的增强,将导致信息的可传递性减弱,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信息内容的改变、模糊或丧失。

(二)信息社会中公共组织的特性

从运行的意义上讲,公共组织就是收集、处理、传递、储存信息的场所。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提出官僚制时,就特别重视知识在公共组织中的作用。①在公共组织中,“选举候选人基于技术资格。在最理性的情况下,检验标准是保证了技术培训的测试或文凭证明,或二者兼要。”也就是说,“官僚制的行政管理意味着通过知识进行统治,它的合理性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10](214)因此,从信息的观点看,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公共组织的实质就是构建信息流,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信息。

公共组织运行的主要功能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获得高质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权与信息的合理结合,这在现代组织别重要。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是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而在“后工业社会”的当今世界里,主要问题不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而是如何进行决策,也就是如何进行信息处理。这就涉及到信息与决策权的结合,也就是信息和权力的转移。而最优的组织结构能够在既定的环境与信息成本条件下有效地配置决策权,从而形成一定的信息流结构。[11](72)

二、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挑战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两种基本方式完成信息和决策权的结合。一种是把相关信息传递给那些拥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配置给拥有相关信息的人。因此,在进行组织设计时,人们会面临三种基本的选择。第一,领导在缺少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所有的主要决策。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是有限的,因而详细的对人的控制系统并非十分紧要。但这样将导致领导的决策很可能出现失误。第二,决策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以便做出更优的决策。这一选择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第三,领导将决策权力授权给掌握具体信息的下属。然而,下放权力将引起问题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套严密的控制系统。在信息和决策权结合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成本和成本是公共组织内部配置决策权和构建信息流的依据。也就是说,组织的结构是由信息成本和成本决定的。[12](55)

(一)信息成本加大

公共组织的活动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这就涉及信息成本。信息成本包括了收集成本、交流成本、用于决策的使用成本、储存成本以及恢复成本等等。[13](72)信息成本是信息与决策权采取哪种结合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公共组织的演化与信息成本息息相关,随着信息成本的变化进行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成本的变化是组织机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信息分布性和异质性增强的情况下,决策者如果坚持由自己搜集、处理信息作出决策,信息成本必将增加。(二)成本加大

在决策行为中,由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成本,通常称为“成本”。“成本”是组织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14](305-360)成本的根源在于管理人员不是公共组织的完全所有者。一方面,当管理者对工作尽了努力时,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只得到收益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但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结果,管理者对积极工作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成本”,[15](47)即所谓的“外部问题”。在公共组织中,由于公共组织在本质上是组织,所有权几乎可以忽略,成本问题就成为必须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而随着信息异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将选择转移决策权,而不是自己搜集信息作出决策,这就将导致成本增大。

三、公共组织应对信息社会挑战的途径

综合起来,公共组织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应对信息不对称:技术性途径、制度性途径以及文化性途径。技术性途径主要解决信息成本问题,制度性途径主要解决成本问题,而文化性途径则通过意识形态解决制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技术途径:降低信息成本

公共组织应对信息不对称的技术性途径有三种,一是减少信息量,二是降低信息转移的成本;三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想降低处理信息的成本,最通常的方法就是减少信息量。而对于公共组织而言,就是减少自身的职能,将更多的事务交由社会或企业处理。其次,降低信息转移成本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主要是电子政府的出现,电子政府决策之前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以及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进行,这有利于公共组织决策科学化。最后,信息处理能力“取决于观察单元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加工技术以及信息加工活动的努力水平”。[16](99)其中的信息加工能力与公共组织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有关。[17](89)“吸收能力”指已有的相关知识赋予公共组织认识新信息的价值以及将其吸收、转化的能力。因此,吸收能力是现有知识结构(已有知识存量)的一个函数。吸收能力讨论的是信息跨越空间的转移,而转化能力则是指信息跨越时间的转移。影响转化的因素包括信息的默会性程度、复杂程度以及系统程度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对于公共组织的要求,就是要构建学习型组织。

(二)制度性途径: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

委托理论的主题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理性经济人特征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怎样提供一个激励合同,以使人透露出有利于委托人的信息,从而降低成本。现在看来,重复博弈一般会减少信息不对称,而重复博弈的结果往往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公共组织是一个典型的组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克服信息不对称。从信息的角度看,新制度经济学所强调的制度,其基础功能就是有效的传递信息,尤其是关于产权的信息。[18](23)通过有效地传递信息,“制度可以降低社会交换的信息成本——这是较为狭窄地专注于经济过程的制度经济学家所称的‘交易成本’。”[19](188-189)这样,通过判断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信息成本的大小,就可以设计出有效的制度。最优的制度是能够在既定的环境与信息成本条件下,有效地配置决策权,从而形成一定的信息流结构的制度。

在这样的视角下,制度变迁就与信息成本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成本的变化而进行。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信息成本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20](72)制度变迁的含义就是新的制度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传递正确的信息,减少公共组织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一个更好的制度就是一个能够优化处理信息的制度;一个制度的变迁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建立优化处理信息制度的过程。也就是说,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的启发就在于,要从如何使不完全信息变得更加完全的角度来考察制度变迁的内在动机。”[21](53)因此,通过制度变迁,可以降低决策时的信息成本。

(三)文化性途径:意识形态的功用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公共组织中的广泛存在,委托人既无法为其人制定出巨细倍致的、严格意义上的羁束规范,也无法制定出一套严密的、高灵敏度的奖惩制,应对信息不对称的制度性途径有时会失败。这时,就需要通过文化性途径应对信息不对称。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本文主要探讨与克服搭便车、偷懒相联系的虔诚和降低信息转移成本的团队精神。

按照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在行动时严格按照成本收益原则行事,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这种自身效益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在林毅夫看来,这种精神主要是虔诚。当一个革命者为其事业牺牲生命时,他就是在消费虔诚,从而获得某种满足。[22](66)当一个人消费虔诚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通过利他实现的。“自利这一人的生物本性像一根带子束缚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摆脱他的束缚而达到利他主义的完美境界。但这根带子很长,因而使人的社会本性有很大的活动余地,在最终要服从生物学法则的基础上,‘反抗自利的复制基因的暴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利他主义的真正人化。”[23](257)因此,当一个人消费虔诚时,他可能更少地选择搭便车和偷懒。

前面提到,公共组织里存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因此,组织的基本职能就是在成员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信息社会里,这种协调显得更加重要。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信息和技能都变得非常有限。要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在彼此之间进行信息转移。如果没有合作精神,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成本将大大增加,专门知识所具有的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如果具有合作精神,则会降低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成本,从而使该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这就是当今社会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本质所在。团队精神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组织成员就会愿意进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信任对于信息发送者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信息接收者之所以愿意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传送者的信任。

四、结语:信息不对称与当代行政改革趋势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范文第3篇

1企业自身

通过对企业自身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为企业运作提供丰富的情报。在一个企业中技术中心(研究院)、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采购、设备部、计划部等部门掌握着企业研究开发、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生产运营、人财务、产供销等信息。以从企业内部建立的信息网络中获取这些信息。企业允许每位员工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上传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是竞争用户最为关注的对象,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这其中包括需要确定谁是自己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产品/服务、财务、技术、营销、人员、组织结构、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信息。

2.1公司名录

确定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解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最基本的需求是获得公司名录信息。工商、税务、黄页、竞争对手网站、企业名录出版物和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名录信息源。如托马斯美国制造商名录、康帕斯全球企业名录、盈科黄页服务等。竞争对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时间、性质、法人代表、行业类型、经营范围、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机构设置、进出口权等。这些信息一般可通过企业注册表获得。

2.2经营状况

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办公条件、工作或生产是否活跃、员工的知识水平、领导者的风格、主要“客户”情况、所处竞争环境、对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的秩序效率、原材料采购地域及支付方式、主要原料供应商名称及联络方式、主要产品及品牌、产品销售地域、销售方法及收款方式、开户银行、经营场所、人员情况等。竞争对手的这些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访问等多种途径获取。

2.3产品/服务

有关产品/服务的竞争情报需求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对产品/服务种类、特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项目情报四种类型[2]。种类情报主要通过查阅公司名录、产品名录、公司主页、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参加展览会;联系相关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得。特征情报主要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开展反求工程;查阅产品样本和手册;订阅剪报;检索数据库和询问经销商等途径获得。新产品开报主要通过订阅专业报刊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参加行业会议和展览会;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以及直接联系竞争对手等途径。产品项目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和直接联系对手等途径获得。

2.4财务和资信

如竞争对手为上市公司,其年度报告是极为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源,几乎包括了所用作为商业秘密的工业普查资料上的企业财务信息。其财务信息可通过查阅其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告;订阅各类机构和证劵分析师的分析报告;联系竞争对手的前雇员和退休员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订阅综合性商业出版物、行业出版物;检索资信数据库;联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委托信用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等途径获得。

2.5市场营销

有关竞争对手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需求,占据着竞争情报需求的优势地位。如能有效获取,将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情报包括对手的营销组织、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广告预算、广告效果、售后服务、客户忠诚度等诸多种类。

(1)营销组织情报:通过订阅产业研究报告、报刊和专业杂志、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2)营销策略情报:包括销售制度、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案等系一系列方法。主要通过监测并分析销售活动;阅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委托行业或市场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营销渠道情报:包括销售渠道的形成、销售渠道的实力及国际销售策略。主要通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展览会、发放的宣传材料、广告的投放情况、连锁店或者分销商等获得。

(4)市场占有率情报:通过查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多外公开的档案、政府出版物;委托行业或商业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5)销售价格情报:通过访谈一线销售人员、竞争对手、经销商、客户;访问主管价格的政府部门的网站;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检索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网站;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6)广告预算情报:通过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竞争对手的财务报告;访谈竞争对手、广告商、媒体广告部员工;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7)广告效果情报:通过访谈客户、经销商和一线销售人员;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8)售后服务情报: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客户、经销商、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9)客户忠诚度情报:通过访谈经销商、客户;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6公司人员

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状况对于了解对手公司的管理风格,人才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竞争对手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通过阅读公开出版社或公司网站上的传记资料;观看对管理人员的访谈;聆听管理人员的讲话;访谈竞争对手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可通过阅读企业招聘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与竞争对手有关的庭审记录;访谈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等途径获得。

2.7组织结构

了解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可以判断出各个业务部门在对手公司中的地位、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点和关键决策者。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可能预示着公司的战略调整。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信息主要通过订阅公司网站上的组织结构图、企业名录和资信类数据库;访谈竞争对手的员工和资深业内人士等途径获得。

2.8生产运营

竞争对手的生产运营情报:包括对手的生产、产能以及工程和研发状况,涉及公司内部的核心经营数据、直接竞争对手处获取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与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相联系的第三方接洽获得一部分信息。

(1)生产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设计施工单位;查阅规划委、建委、质监局、法院、卫生防疫站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产能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协会出版物。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运输部门、客户;查阅环保局、消防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工程和研报:主要通过查阅专业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访谈行业协会、科技主管机构、技术专家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

3竞争环境

从社会环境获取竞争情报是指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对手之外搜集相关情报,获取的情报主要有行业情报、市场情报、消费者情报、客户信息情报、宏观环境情报。

(1)行业情报:行业情报内容包括行业类别、行业基本信息、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通过查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市场调查报告、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等途径获得。

(2)市场情报:市场情报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可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商业网点分布、市场发展前景等几类。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工具书、调查问卷、模型分析、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消费者情报:消费者情报是企业正确制定产品开发策略和市场销售策略的基本前提,其内容包括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品牌知名度和消费满意度等。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回访、专业的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等途径获取。

(4)客户信息情报:客户信息情报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其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组织信息、客户经营效益、客户信用评价等。主要通过实地访问等途径获取。

(5)宏观环境情报: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能做的是监测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和战略定位。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①政治环境信息。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政府变革、权利转移以及一些具体的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变化。政治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阅读时政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订阅网络新闻、加入论坛、博客等、听广播、看电视、检索新闻和法律法规数据库、通过驻外使馆、新闻记者等进行搜集;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等途径获得;②经济环境信息。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贸易方式的变化、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对供应商和特定用户群的影响等。经济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访问国内外的财经类网站、浏览知名经济学家的博客、搜索财经类数据库、与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亲自调查获得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③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的变化包括社会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通信变化、人口构成、人们的品味、习惯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等。社会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报刊和专业杂志、检索人口统计数据库、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④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上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对产品、工艺、分销渠道的影响等。技术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检索技术类出版物,如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报告等、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订购行业协会出版物、咨询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途径获得。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小学档案室 服务功能 信息服务

[论文摘要] 小学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学校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如何完善和利用好这一资源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此问题作了几点深入浅出的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已成为各种决策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同时,信息资源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对社会的作用而被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和利用。小学档案室的信息采集范围、运行方式在学校中的特殊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探索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发掘并利用好这一资源,对学校建设和发展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小学档案室的运行特点及其信息服务的意义

档案室通过对学校党政、教学、教研、学籍、设备仪器、声像档案、基建、财务等文件材料的搜集加工整理立卷,为学校决策及有关部门提供文献的工作机构。它与校图书室或资料室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特定的收藏范围。档案室的收集范围以上级及有关部门文件、校内文件、会议记录、大事记、教学管理、教研成果、学籍管理、设备仪器、声像档案、学校基建、财务资料等为主,涉猎范围明确,采集结构多样,具有信息的独特性。

2.特定的使用对象。档案资料的使用对象比较单一,一般为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或特定的工作人定的信息属性。档案信息不同与一般图书资料。使用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信息具有不完全开放性。使用者在在使用信息时,一般需要一定的申请,使用时不得跨类别任意查阅,对特殊内容不得摘录、复印、外借等。

3.特定的信息来源。档案室的信息收集途径一般为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直接收集。

4.在学校信息系统中,档案室是基础部门,应该在学校信息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为学校提供信息服务。

但是,由于档案室的特殊性及目前档案室普遍存在的档案信息利用意识较弱,导致了人们对其具有神秘感,认为档案室的信息是不可利用或很难利用的。所以说,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的开发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可以为学校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决策者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档案室把相关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去粗取精、分析归纳等的处理,提供给决策者,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还可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为教职员工提供专项咨询,减少工作难度及不必要的重复。在学校管理中,贯彻落实好上级或学校文件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部分人员对文件制订的背景、文件的连续性及部分内容存有模糊之处,从而影响文件精神的落实。所以,为教职员工提供专题咨询服务,使之了解内容、过程,化解疑问,对文件的落实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档案室还可为教师教学、教研提供咨询服务,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二、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

档案室的设立是直接为学校主体服务的,其生存是以主体需要为前提条件,以自身运行规律为基础,以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生长点的。认识、完善和发掘档案室的服务功能,搞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应是档案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1.综合汇总功能。档案室基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其范围是上级及有关部门文件、本校党务和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档案室是学校的信息中心。要制定相应规定,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方面,档案室要加强信息资料的主动收集,另一方面,要在全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工中树立较强的档案意识,注重文件材料的保存和存档,最大程度地丰富档案室的信息资料,从而达到充分占有信息资料的目的。

2.信息分析功能。充分占有信息资料,仅仅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比较、归纳,形成简捷明了、具有参考借鉴功能的有效信息。根据档案室的信息资料特点及主体的需要,档案室应注重对信息进行开发。 "

管理经验比较分析。档案室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学校管理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各职能部门对管理方面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广泛。所以,档案室可以通过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为他们提供学校管理方面的各个专项信息服务。

查新服务。针对某些特殊需要,档案室可以提供史料查新、文件查新、教学教研、查新等服务。

对档案信息的编研,搞好编研工作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好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编研工作,如编制《学校统计资料汇编》、《规章制度汇编》、《教学教研成果汇编》等材料,更好地提供服务。

3.咨询服务功能。利用所藏文献资料,围绕用户提出的某一特定主体或专题,在管理要求范围内,查询有关文件、资料等,经过整理提供给用户。如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为部门或个人提供查询服务等。

三、档案室信息服务功能的完善与提高

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工作要适应发展的需要,不仅在于对服务功能的认识,还要进一步完善这一功能,不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档案室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保守思想;是转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由于长期受档案神秘感的影响,人们对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一直存有顾虑,重存、重保,从而制约了档案室的信息服务功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档案管理要求之下,主动服务,是提高档案室信息服务功能的首要前提。

2.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业务能力培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保证。学校领导必须重视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培训,经常组织参观学习,拓宽视野,以及信息收集、加工、检索、保管的能力。

3.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加强信息收集与交流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和网络的发展将使信息的收集方式与途径、存储载体、检索方式与速度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并为广泛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可能。档案室在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创造条件,尽快应用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尽快实现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从而更有效地提供服务。

4.进一步完善档案室的管理,建立可行的信息服务途径。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渠道 建立 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简介]潘轶群(1979-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骆清(1973- ),男,湖南岳阳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长沙 410205)

[课题项目]本文系桂林医学院2009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立多种信息渠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9SK0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71-01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因为沟通不及时,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工作、辅导员的工作产生一些不满情绪或者误会,但是这些学生又不及时跟辅导员沟通,就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方式来解决。其实,这里存在着沟通和信息收集的问题,也就是说,辅导员了解学生思想、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还不够畅通,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寻找和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保证获取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渠道的畅通,辅导员与学生顺畅的沟通,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之一。当一个问题出现时,作为一名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最好的解决方法不是回避,而是要进行适当的疏导和处理,要创立适当的言论发表途径,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妥善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一、信息渠道不畅通导致矛盾的出现

1.学校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资源单向集中。尽管学校通过辅导员、校园网、广播等渠道信息,但这些信息资源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比较分散。而且学校各部门几乎都建有网站或者是论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及时、不完整或者处理言论不及时等问题。学生因为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关信息和反馈意见,形成了学生与学校、辅导员的意见不一致。

2.信息收集不及时,沟通不够,相互间不理解。由于信息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及时地被学校和辅导员察觉,当然也不能很好地沟通,相互并不理解,因此学生发表一些偏激的言论,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以表示对学校、辅导员或者是对同学的不满。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性格、个性的原因,导致了自己与同学之间的矛盾,自身心理出现问题。

3.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舆论压力较大。现在是信息技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在学生与学校、集体、辅导员的意见发生偏离时,由于学生民意表达机制不完善和渠道不畅,矛盾得不到处理。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表自己的想法,尽管这些想法和言论并不一定正确;或者是学生与学校、辅导员存在着误会,但是如果学生用网络表达自己的情绪,会无形中影响学校的声誉。比如,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对学校、辅导员和老师进行一些脱离事实真相的不良评论,误导其他看到帖子的人对这个学校或者辅导员产生一些不良看法。实际上,这是学生自己的一些不正确做法或想法,是因为与学校或辅导员的观点不一致,但学生不通过与辅导员、学校进行沟通来解决,而是在网络或其他一些媒体说一些过激的话,甚至对辅导员进行人身攻击,引起社会对辅导员、学校的不良舆论,给辅导员、学校带来了舆论压力,从而影响了学校、集体、政治辅导员的社会声誉。

二、建立舆论阵地和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来获取信息

拓宽信息渠道,建立辅导员和学生、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机制,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增强凝聚力,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条件,也是更好地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因此应该建立发言的阵地,还学生话语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建立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信息机制,提供互动平台。

1.建设好班级网站。及时公开信息,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特别是涉及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评优评先、贫困助学金评比的相关信息时,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把学生欲知、应知、需知的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告诉学生;及时向学生相关信息,便于学生进行全程的动态监督。

2.建立电子邮件。辅导员专门设立一个电子信箱用于与学生进行沟通。电子邮件以快捷及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武器,是学生与辅导员沟通的有效途径之一。电子邮件是辅导员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的根源所在,它是辅导员与学生建立对话的双向走廊的必要条件。

3.发挥QQ群、飞信群、空间日志、微博的作用。学会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是做好大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利器。现在各班级普遍在入学之初就都建立QQ群、飞信群,利用QQ群、飞信群信息、讨论问题,极大地方便了辅导员信息,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还要善于利用学生们的空间日志和微博,通过经常浏览学生的空间日志、微博,走入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打下基础。QQ群、飞信群、空间日志、微博在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成为开放式教育的新天地。这些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

4.建立信息小组及时收集信息。在班级成立收集信息的小组,运用学生来关注学生当中的思想动态,从而充分利用班级的每个成员对其他个体成员的影响,达到对全体同学的关注,带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同时,高校学生会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机构,高校学生会“应该关怀学生的身心发展”,收集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使学校的管理和班级的管理进一步提高。

三、保证信息渠道畅通,建立有效疏导机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

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矛盾。当前,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1.让学生说话,拥有说话权。要拓宽学生表达意见的渠道,使学生能找到正确处理问题的途径。辅导员建立有效的制度,真正完善学生发表言论的途径,进一步建立信息收集和表达的系统,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学生利益诉求纳入辅导员工作,使言论表达走入规范化的轨道。“马克思主义从来承认自由是人的本性。人的各种需要是通过自由选择表现出来的。但是,人对自身需求的自由选择,应该遵循正确的轨道。”可以自由表达言论,但并不是无秩序的。

2.要健全协调处理机制。辅导员作为收集信息的第一道关口,在得到新的信息时,要在学校和学生之间起到一个沟通的桥梁作用,妥善协调处理矛盾。学校也可以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多种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采取消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在这个协调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及时疏导,建立班级答疑团和评论员队伍,及时处理矛盾和问题,同时也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个老师的重视。

3.要建立保障机制。在拓宽信息流通渠道,实行民主意见表达的同时,也还要区别解决个别学生过激行为或者涉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对极个别损害公共利益、长远利益的人,要进行教育甚至处理。及时消除矛盾的制造者、不和谐因素,确保绝大多数学生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确保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在学校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拓宽信息渠道,建立学生和辅导员、学校之间的互动机制,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专门渠道,使学生的意见能够充分上传,让学生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才智,共同建设美好校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