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轮状病毒肠炎:护理

【中国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76-01

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常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①。其特点为:量多而频,每日可达10次甚至更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如不及时处理及加强护理,会造成患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加重患儿心脏负担,会出现心律不齐、血压降低、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现将我科2010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患有轮状病毒肠炎的先心病患儿的病例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年龄1-10月,其中室间隔缺损12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单心室1例、肺动脉闭锁1例。

1.2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大便常规检查均无红细胞、脓球及寄生虫,白细胞0-3/HP,脂肪球(+~+++),大便培养阴性,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为阳性。

1.3方法 对患儿进行隔离护理、饮食护理、静脉补液护理、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保留灌肠、皮肤护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

2.结果

本组20例患儿轮状病毒肠炎痊愈时间为3-8 d,平均5.5 d。后复查20例患儿的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均为阴性。

3. 护理

3.1隔离护理 轮状病毒肠炎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而致病,因此需按肠道传染病隔离,做好床边隔离。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并消毒。

3.2环境舒适 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调节室温至18-22℃,湿度50-60,无对流风,避免患儿着凉。

3.3饮食护理 原来母乳喂养的应停止母乳喂养,和普通奶粉喂养的患儿一样,改为去乳糖配方奶粉喂养。如喂养不当给予大量含双糖的食物,如给予含乳糖的牛奶或人乳(乳糖是存在于哺乳动物奶中唯一的双糖)就容易造成消化不全,形成高渗环境加重腹泻②。已添加辅食的患儿可给予米汤、发酵奶或奶-谷类混合物喂养,少量多餐,既可以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又可以防止一次性喂食过多,加重肠道及心脏的负担。

3.4 静脉补液 补液之前应先判断患儿属哪种性质(等渗、低渗、高渗)脱水及有无酸中毒,补液时应遵循“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酸补碱、见尿补钾、见惊补钙”的原则。先心病患儿由于心功能差,在补液时应控制好速度,防止在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造成患儿急性心力衰竭,所以建议使用微量泵输注液体。

3.3口服补液盐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用口服补液盐给急性腹泻患儿进行口服补液疗法,经临床应用已取得良好疗效③。但是由于口服补液盐口感特殊,大部分患儿对其持抗拒态度,此时可以借助婴幼儿专用针管式喂药器。在喂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以防先心病患儿呛咳、长时间哭闹导致缺氧发作、窒息甚至心跳骤停。

3.4蒙脱石散保留灌肠 蒙脱石散通过保留灌肠留在直肠或结肠内,既可以起到吸附毒素的作用,又可以阻止细菌、病毒对肠粘膜的损害。每次为患儿行保留灌肠、拔出肛管后应将患儿臀部捏紧3-5分钟,以防患儿将灌肠液由排出,影响治疗效果。

3.5皮肤护理 由于大便频繁,患儿的臀部常处于被大便腐蚀的状态,容易发生周围皮肤溃烂,严重者可引起溃疡或感染。因此在患儿每次大便后应用温水擦洗臀部并用柔软的干毛巾吸干,后用凡士林或5鞣酸软膏涂抹于局部皮肤。

3.6健康教育

3.6.1指导合理喂养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不仅温度适宜,喂养方便,营养也很全面;人工喂养者,乳品应按照乳品的说明调制,辅食应循序渐进的添加,切勿一次性添加多种辅食。

3.6.2 饮食的卫生 每日对患儿的奶具、食具定时行煮沸或蒸汽消毒,添加的辅食应新鲜、卫生。

4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节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时会造成患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加重患儿心脏负担,而先心病患儿本身心功能就差,此时如不加强护理,不仅会延误患儿先心病手术治疗的时间,甚至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有着娴熟的技术、强烈的责任心、对患儿的一片爱心才能给先心病患儿带来更加优质的护理,对先心病患儿的早日康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念琼.儿科护理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5-126.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脏病,而介入治疗作为当前较新的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少、创伤小、病死率地、治愈率奥、术后不留痕以及住院时间短等较多特点,现已基本成为了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首选方法[1]。该病可导致患者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因此,患儿一旦患有此病势必会导致儿童发育滞后,且术后患儿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情绪变化,为此,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科室对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给予精心护理,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术后临床观察与护理工作情况,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女孩22例,男孩26例;患儿年龄均为0.5-11岁,平均年龄为(5.64±2.67)岁;体质量为3.7-31.6kg,平均质量为(12.2±6.4)kg。根据相关标准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判断,并结合患儿的临床体征和体检结果,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1.2结果48例患儿中,46例手术完成非常顺利,成功率为95.83%,另2例死亡,死亡率为4.17%。经过6-8个月的跟踪随访,46例患儿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象。

2术后护理

2.1严密监控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在手术完成后,将患儿安排至监护室,给予其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护、加压止血以及穿刺侧肢体制动,并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呼吸、面色、心率以及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还应注意穿刺侧肢体出血及下肢血运情况。①血压监测及调整:手术完成后,通常通过桡动脉穿刺,留置48-72h的测压管,即通过微量泵逐渐泵入硝酸甘油、多巴胺或硝普钠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此外,还应当注意管道冲洗抗凝。②心律、心率观察:对患儿是否出现胸闷、憋气等情况进行观察了解。若出现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治疗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③SpO2监测:了解患儿肢端和口唇等,一旦出现SpO2低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对症处理。④体温监测:若发现患儿肛温38℃则需要对其进行冰敷,缓解心肌耗氧量。⑤观测尿量:采取诱导排尿的方式来帮助患儿排尿,并观察患儿的尿色和尿量,避免出现血尿等情况。

2.2对症护理

2.2.1防止血肿、出血和血栓的形成血管内膜非常容易因导管较差而发生出血和血肿现象,因此出现堆积而形成血栓。为此,若患儿在术后,出现了穿刺伤口出血和局部血肿的情况,则需运用人工按压手法来进行止血,按压部位应选在穿刺点的上方,并以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来进行指腹压迫,按压时间应当达到1-2h,力度则应维持3-5kg,必要时可采用抗凝剂来达到效果。

2.2.2护理患儿年龄较小,其机体器官尚在发育的过程中,因此,一些轻微的刺激就可能导致肺组织受到损害,致使患儿肺功能受到影响,出现肺部并发症。在为患儿提供呼吸道护理时,必须重视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并做到超期预防,引导患儿取去枕平卧位,将其头部稍稍偏向一侧,通过专业的方法将其分泌物从呼吸道中吸出,确保其呼吸道非常畅通。

2.2.3预防低心排出量由于术后水肿和心肌损伤等因素,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现象是较为常见的,低心排出量是心脏手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末梢循环差、心率增快和平均动脉压下降、体温不升和尿量减少等现象,致死率也非常高。为此,术后可为其注入(0.5-0.75)g.kg-1.min-1的米力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保护。

3讨论

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成功率相对较高,但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需开胸、风险性大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但近两年来,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少创、无创和微创作为先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2]。介入治疗具有较多优势,不少家长都均能够接受。而在护理的工作中,由于小儿无法正确完整地表述个人感受,这非常容易造成沟通交流障碍,为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术后护理时,必须密切观察,积极地计划性地进行综合护理。笔者认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而在为小儿进行护理时,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此外,还应当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尽可能地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方法;儿科病房

儿科病房的护理对象比较复杂,护理时不仅要考虑患儿的自身需求,还要满足患儿家长的服务需求。小儿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点,成人护理模式显著不能满足小儿的护理要求,我们根据小儿的特点专门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护理模式,制订了一套应用于儿科病房的整体护理方法,在临床上取得了不错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科室情况:对外开放45张床位,25名护理人员,床护比例为1.8:1,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7岁。

患儿基本情况: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入院的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儿采用整体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其中男185例,女135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2.8±1.3)岁。

1.2方法 整体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对患儿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充分考虑到患儿的生理以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而进行的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患儿的入院管理 首先,住院对患儿来说是一个陌生环境,且身体患有疾病,患儿会产生胆怯恐惧心理,这时,护理人员就要做好接待准备,帮助患儿缓解恐惧心理,从而让患儿尽早适应医院病房的环境;其次,在为患儿进行输液或静脉穿刺时,要告知患者家属进行此操作的目的,小儿看见穿刺针一般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安慰患儿要放松,在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而且要尽量一次成功;患儿耐心有限常常不能配合护理人员治疗,此时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与配合,来帮助患儿接受治疗,护理人员首先要向家属解释用药目的及用法用量,其次护理人员与家属一起合作让患儿配合治疗,使患儿了解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1]。

1.2.2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小儿情绪不稳定且身体患有疾病,就更容易哭闹,影响病房其他患儿及其家属的情绪;另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各项检查,应告知家长注意事项,与患儿沟通,避免给别的患者带来困扰。。我们还可以根据患儿所特有的心理特点,把患儿的被子换成卡通图案以及在墙上贴一些卡通人物来愉悦患儿的心情,使得患儿可以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

1.2.3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整体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有关的心理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具备与不同职业和学历的人群进行交流的语言和社交技巧。医院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整体护理模式专题讲座和培训,总结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2.4协同式护理方式 患儿对护理人员一般有排斥心理,这就需要患儿家长的配合来完成各项操作,护理人员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解释操作的目的,执行此操作的重要性以及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让家长对每一项操作都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进而取得家长的配合。

1.2.5患儿的出院管理 患儿在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家长做好出院的指导工作,并定期与患儿家长沟通了解患儿出院后的康复状况。

2 结果

通过对患儿应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患儿的住院日明显缩短,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通过对患儿家长的定期随访沟通,患儿的整体康复水平有所提高,而且提高了患儿的治愈率,降低了患儿的死亡率,患儿家属对我院的护理水平的满意度非常高。

3 讨论

儿科病房的护理对象比较复杂,护理时不仅要考虑患儿的自身需求,还要满足患儿家长的服务需求。小儿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特点,成人护理模式显著不能满足小儿的护理要求,所以找到一种适合儿科护理的方法势在必得。从内容和形式上均能真正满足患儿需要的护理模式是日前儿科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2],我们借鉴国内许多护理专家作的研究和探讨,我院特制订了一套应用于儿科病房的整体护理方法,首先要把患儿看作是自己的亲人,然后从患儿特殊的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入手,同时也要考虑到患儿家长的心理以及情绪。我们首先要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宣传教育,让患儿家长协同护理人员做好对患儿的各项治疗。护理人员在对患儿做各项操作前要想患儿家长阐明操作的目的、重要性以及操作的方法,告知家长具体情况。操作前还要安抚患儿紧张恐惧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耐心温和的劝说患儿,而且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尽量一次就成功,减少患儿的疼痛。还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进而帮助患儿预防某些疾病,从而更好的照顾患儿。

本研究中,对患儿运用整体护理法不但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日,还使得儿童的康复和心身健康都得到了良好护理。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模式不仅最大限度满足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还促进了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信任度,缓和了现如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进而减少了护理投诉率,使得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工作更加顺畅,整体护理模式更加适应社会和广大公众的需求,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封堵术; 临床护理路径; 术后并发症

Nursing of Interventional Occlusion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n Children/WEI Hong-m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35):062-06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nursing strategies in the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nd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 for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eventy-nine case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1 in the hospital and treated with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entional therapy, nursing cooper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provided. Result:Seventy-nine patient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operation, the successful rate was 100%, without serious complications. The position of occluder was accurate and stable, the surrounding structure function was not affected, the murmur was disappeared, no chest tightness, chest pain. After 3 days of the operation, no residual shunt with TTE during reviewing, and lateral chest radiographs were visible occluder shadow.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nursing in operation, is reasonable, effective. It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ongenital disease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 words】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mplatz closur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Mount Nanxi Hospita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Guilin 54100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35.030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或儿童常见的心脏疾病,该病不仅会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更是会威胁小儿的生命安全[1]。所以,针对该病的临床诊治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仪器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先心病小儿获得了痊愈的希望,其中心导管介入术治疗是当前应用最广的治疗手段[2]。由于该治疗方案属于微创方式,且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的青睐[3]。但由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群体较为特殊,年龄普遍较低,所以在手术全程过程中配合依从性往往不高,不仅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是会影响手术的成功率[4-5]。所以,如何给患者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在手术全程中给予指导和护理,显得意义重大。故笔者本次旨在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术中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封堵介入治疗小儿先心病79例,其中男37例,女42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2岁。动脉导管未闭(PDA)16例、房间隔缺损(ASD)24例、室间隔缺损(VSD)39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脏X线平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者。

1.2 方法 术前需行诱导麻醉,使用山莨菪碱使患儿情绪镇静;之后再实施全身麻醉处理,药物包括丙泊酚、氯胺酮、芬太尼。根据患儿术前行TTE检查,显示PDA、ASD、VSD边缘和大小,行右侧股动脉、股静脉穿刺,将导管置入相应位置,选择合适的封堵器,进行封堵。

2 结果

7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封堵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未影响周围结构功能,杂音基本消失,无明显的胸闷、胸痛,术后3 d复查TTE无1例残余分流,复查胸部正侧位片可见封堵器影,疗效满意确切。

3 术中护理

3.1 患儿经麻醉后取舒适,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因术中牵扯神经或物副作用引起小儿恶心、呕吐,导致返流物误吸。给小儿安置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另外,在麻醉前,护士需准备好抢救药品和仪器,包括心电除颤仪、吸引器及呼吸机等,为患儿的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3.2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护士需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情况,包括心率、血压、体温、脉搏等客观生理指标,麻醉过程应始终在场,观察患儿面色表情,做好各项应急处理。

3.3 呼吸的监测 由于患儿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而采取静脉复合麻醉会导致副作用的出现,尤其对于小儿的呼吸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护士需密切监测小儿的血氧饱和度,确保该指标数值不低于95%,若指标浮动较大,应及时告知手术医生,采取有效干预手段。麻醉还会引起小儿意识丧失,所以极易发生舌后坠引起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出现。因此,护士术中可在小儿背部垫一软枕,抬高下颚,以开放气道。另外,护士可在小儿鼻孔处放置一棉花,观察小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幅度。若小儿出现鼻翼扇动、呼吸频率加大,嘴唇发绀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呼吸衰竭发生。

3.4 严密监测心律失常 导管进入心腔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多由导管刺激心房、心室肌、房室交界区引起,应及时提醒术者暂停操作,迅速退出导管,同时备好利多卡因、阿托品注射液,以便急用。

3.5 术中密切配合 护士应熟悉整个手术流程,并密切注意医生的实时手术进展,及时、快速地递送医生所需的手术器材。另外,护士需充当观察者的角色,在手术全程中关注小儿的面部神态和检测指标,一旦发现异常,配合医生进行抢救[6]。

3.6 手术完毕后拔除鞘管时动作应轻柔迅速,为了避免拔除鞘管后引发大出血,护士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手按压20 min,之后待无渗血后,用无菌弹力胶带进行加压包扎。在此期间,护士需观察小儿的足背动脉搏动和局部皮肤温度[7]。并详细告知家属注意事项。待小儿清醒后,护士需耐心地询问小儿的主观感受、疼痛程度,并做好记录。为了避免穿刺部位感染化脓,每隔2天需更换一次纱布,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注意包扎力度适中,避免造成下肢血液受阻引起组织坏死[8]。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攀升的迹象[9]。而小儿先天性瓣膜异常,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异常,使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的异常生理状况[10]。而小儿又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佳的心功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发育的同时,还会降低小儿的生活质量,增加小儿生理上的痛苦和心理方面的焦虑、恐惧[11]。所以,针对小儿先天病的临床诊治目前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由于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完善,介入手术治疗在临床上的推广也日益成熟。因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无手术瘢痕等优点受到医务人员的极大青睐,在临床的治疗中也收到了可喜的进步[12]。但由于小儿的年龄较小,介入术需实施全身麻醉,这对于生理状况尚未发育完善的儿童而言是一个巨大的生理挑战。另外,该手术方式由于涉及人体重要脏器,再加上小儿生理状况发育尚未完全,在术中发生风险的几率相较于成年人而言要大许多[13]。所以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都显得极为关键。对于介入室护士而言,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还要加强责任心,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给予策略性解决方案[14]。根据患儿的术中情况、手术特点严密观察,并协调及配合医生的手术进展,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介入术的治疗效果。这不仅能提高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认同感,还是保证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麻醉时,患儿由于紧张、恐惧会出现哭闹及体动情况,护士应充分发挥人性化关怀,及时给予小儿言语安慰及肢体鼓励,并按压小儿躯体,以帮助麻醉医生顺利完成麻醉。另外,待麻醉成功后,护士应给患儿安置心电监护仪,实时监测小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由于术中实施全麻处理,患儿在术中意识完全丧失,极易出现舌后坠堵塞呼吸道,引起呼吸异常和缺氧症状的出现。所以,护士需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在术前清理呼吸道,避免痰液在呼吸道积累过多引起窒息。术中,患儿心脏会受到导管及外界空气的刺激,会引发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此时护士需注重观察小儿的心电图情况,并向心电图结果向医生汇报,让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个过程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共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心律出现异常,应及时汇报医生,暂停操作并采取对症处理。这就要求护士提高自身对心电图的判读能力,避免因判读失误或遗漏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15]。在手术结束后,待医生拔出鞘管后,护士需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按压,因为股动脉处的血压较高,若力度不够无法起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若力度较重则会影响下肢循环血液,所以需要把握力度,并询问患儿舒适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79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封堵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一方面这与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当然也需要护士在手术全程中的精心配合。只有细致、严谨的护理配合策略,才能有效地辅佐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护士需根据小儿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的手术特点实施护理配合,这不仅能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玉红,王青,高金秀,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围术期护理[J].交通医学,2008,22(2):203-205.

[2]杨蓓,李建美.先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18.

[3]陈容,黄贵传.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中的护理配合[J].海南医学,2009,20(12):1156-1157.

[4]金葵花,刘群,袁琰琴,等.介入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性反射的预防及处理[J].现代护理,2007,9(6):439.

[5]王戎.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7):950-951.

[6]张丽萍,覃艳芳.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配合与护理[J].北方药学,2012,9(10):115.

[7]高喜琴.88 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封堵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06-207.

[8]梁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42例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147-148.

[9]唐翠英,许映兰.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4):1700-1701.

[10]韦红英,汤文英,刘丹凤,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施护[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66-68.

[11]余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营养评估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795-796.

[12]朱雪芬,王雁娟,浦敏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2-34.

[13]张志玲,李荣.2例非全身麻醉下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8):157.

[14]罗燕华,洪蝶玟,蔡志雄,等.护理干预对行介入治疗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1):164-166.

先心病患儿的护理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血液病;心理护理;患儿

童年时的儿童,对世界怀有极高的热情[1]。但是,在儿童群体中血液病的发病率也极高。血液病是一种造血型复杂的疾病,其中包括了白血病、血友病、再生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等,当前再生贫血和急性白血病在血液病种中是最为危险的[2]。近几年,由于血液病的病情较为复杂,治疗的时间过长。本文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血液病患儿的理护理心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所有患儿中急性白血病20例,再生贫血20例,血友病10例,白血病15例,地中海贫血10例。

1.2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儿80例。根据患儿年龄将所有患儿分为四组,6个月~1岁半10例、1岁半~3岁半15例、3岁半~7岁半25例、7岁半~14岁30例。在所有患儿治疗期间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安静配合治疗型经过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分为四种:恐惧型需要进行诱导、哄骗、安慰才能接受治疗型;抗拒治疗型以及紧张需经解释后治疗型。后三者称为不良心理。对患儿的心理护理措施如下:①建立良好的病房环境:在患儿住院期间,根据患儿的成长特点设置幼儿园式的病房。在病房墙上贴上儿童喜欢的画画,播放儿童喜欢的音乐,减少对儿童外部的刺激,是儿童在治疗期间保持愉悦的心情。②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应采取多种方式与患儿进行沟通,关心体贴患儿,取得患儿的好感。在患儿住院期间给患儿讲故事,和患儿建立良好的感情。③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护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首先针对1岁半~3岁半的儿童主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的护理方法。在治疗期间患儿出现哭闹的情形,护理人员使用恰当的方式与患儿之间进行互动,参与患儿的活动,帮组患儿克服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应采用鼓励、认同、暗示的方法使其克服恐惧心理。应多加注意进行讲解。及时的表扬他们。针对7岁半~14岁的患儿,由于该阶段的患儿处于独立感和成人感,护理人员应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避免暴露一些消极情绪的产生。④非语言交流:患儿在成长阶段存在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应面带微笑,用恰当的方法与患儿进行沟通。多使用肢体语言传递安抚信息。⑤家长参与心理护理:儿童在治疗血液病期间,家长容易产生一定的焦虑感。护理人员应鼓励家长参与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工作中,向家长介绍相关的心理护理方式,向其讲解医学难题。

2 结果

血液病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后,各组年龄阶段在接受心理治疗后,不良心理均有所减轻。心理状态均趋于有效治疗的方向转变。见表1。

注:P

3 讨论

血液病患儿由于存在多种原因会影响疾病的治疗。针对患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措施,有助于患儿身体的康复[3]。

本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血液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患儿年龄将所有患儿分为四组,6个月~1岁半10例、1岁半~3岁半15例、3岁半~7岁半25例、7岁半~14岁30例。对所用患儿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后,各组年龄阶段在接受心理治疗后,不良心理均有所减轻。心理状态均趋于有效治疗的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治疗措施。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消除病患在治疗期间消极情绪的产生,在护理上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陈婉珍,薛金增,李忠丽,等.住院患儿人性化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杂志,2009,40(6):450.

相关期刊更多

新闻战线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人民日报社

现代通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通信学会

现代信息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