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第1篇

一、薪酬的概念

薪酬就是企业对员工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和时间、自身的学识、技能、经验、能力等所付给的回报和补偿。长期以来,我们对工资的概念更为熟悉,用的也最为广泛,而薪酬是舶来品,从国外引入后,多在外企中采用,且影响逐渐扩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薪酬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薪酬指员工因完成工作而得到的内在和外在的报酬,狭义的薪酬仅指外在的报酬。本文重点研究狭义的薪酬。薪酬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板块:基本工资、奖金和福利。基本工资与福利倾向于稳定性与保障性,是薪酬的保障性因素;奖金倾向于激励性与持续性,是薪酬的激励性因素。

二、国有建筑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一,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脱节。国有建筑企业薪酬外部竞争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脱节。201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国有建筑企业在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岗位员工的工资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岗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对企业吸引和留住关键岗位人才极为不利。

第二,薪酬管理观念落后,薪酬体系陈旧,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少国有建筑企业的薪酬管理观念仍较落后,上至企业经营者轻视现代薪酬管理理念,忽视员工绩效;下至基层员工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攀比思想仍然存在,较为严重地影响企业内部新的薪酬分配制度和相应激励机制的建立,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求。

第三,薪酬分配的行业差异、地区差异和内部差异过大。不同行业员工薪酬差距过大,其中电力、电信、金融等国家垄断行业因高额利润使员工薪酬超出其他行业很多,有的差距高达几倍。据调查统计,2010年中国国有垄断行业拥有的员工不足全国员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相当于当年全国员工工资总额的55%。而《2010年建筑行业薪酬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为10%,而建筑行业增长率仅是其1/2左右。

不同地区的建筑企业的薪酬分配存在巨大差异。众所周知,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以及其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与东北地区的中小城市相比,薪酬差距非常明显,少则几倍,高则达十几倍,导致优秀人才经常被吸引到发达地区,东北地区国有建筑企业大批人才流失。

三、完善国有建筑企业薪酬分配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一,推广现代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与之相匹配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国有建筑企业在推广以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和福利相结合的薪酬分配制度的同时,须建立、健全与薪酬分配制度相匹配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合理分配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将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密切挂钩。合理安排员工福利,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根据岗位和人才的重要性以及要求的不同,增强薪酬区分度和透明度,合理拉大薪酬差距,留住关键人才。但是,也要防止管理层借口打破平均主义而肆意拉大薪酬差距,使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差距大得离谱,形成一种新的不公平。

第二,建立管理、专业技术与技能并重、多种发展通道的薪酬体系。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下,员工的薪酬增长往往取决于个人职务的提升而不是能力提高。在管理、专业技术与技能并重多种发展通道的薪酬体系设计下,员工只要注重发展企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即可获得相应报酬。向员工传递一种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引导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此来培育积极的团队绩效文化,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第三,根据内外部劳动力市场水平,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公司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调查。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公司,重点考虑本公司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岗位和不同级别的岗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

四、结论与启示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第2篇

系既不能完全由私法调整,也不能完全狭义的社会法通常将社会法等同于由公法调整。由此,西方法学家提出了社会保障法。有学者认为,社会法就是社会法的概念。将社会法定义为介于公社会保障法,其核心部分是社会保险法;法和私法之间的第三法域。但究竟什么也有人把它同社会支付法视同一体,认是社会法,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学界为社会法在原则上属于公法范畴,而劳也没有统一的定论。动法、住宅法、消费者保护法等,尽管它在我国,人们愈加关注社会法的理们也旨在向弱者提供社会保护,但由于论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人社会它们具有支付平等这一典型的私法性主义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可以说,我国质,因而它们在根本上不属于社会法。②的社会法是在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法在德国,社会法和社会保障法二者等同。

律体系的日益健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如德国学者察哈尔认为,社会法“是一种社会的进程中产生的。社会保障,是为一国的社会政策服务的,二、社会法的含义如社会救济、困难儿童补助、医疗津贴等总的来讲,社会法的定义有广义、中有关的法律,都属于社会法的范围。’,③义、狭义之分。中义的社会法是将社会法的定义界广义的社会法是指为了明确各种社定在广义和狭义社会法的理解之间,内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兼有公法和容有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其实质是以私法特征的第三法域。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基础所建构的法社会保障法、教育法、文化法、公用卫生律部门。法国一般认为社会法包括劳动事业法、环境法、自然资源法等。这一学法和社会保障法。

术观点,是将社会法定义为“三元结构”我国一直以来否定社会主义法有公中的一元,是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法和私法的划分,“我们不承认任何‘私第三法域。在英美国家,社会法通常作的东西’,在我们看来经常匠一切都属于较广义的理解。在英国,社会立法被解公法范围。’,④因此,我国不区分公法和释为对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立法的统私法,也没有给社会法明确下定义。九称,例如涉及教育、居住、健康福利设施、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立法工作的抚恤金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实际需要,初步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划分为七个法律部门,即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并将社会法界定为“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

由此可见,全国人大的立法实践,已经对经济法采取了中义的解释。我认为,将社会法做中义的理解最为合适。从广义上理解,使得社会法的范围过于宽泛、内容庞杂,就难以区分经济法和社会法。同时也使社会法的特征变的不明显。如果从狭义上理解,内容又过于狭窄。只有中义的解释不仅能够使社会法自身体系,也符合法律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要求。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

卜)经济法与社会法的范围

如果从广义上解释社会法,认为它是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那么社会法就应当包含经济法中的一部分。正如有的法学家指出的,“经济法的性质既不属于传统公法,也不属于传统私法的范畴,而是带有两种法律的混合形态特征的法。经济法这个新的法律部门已经处于社会法的一部分的地位。’,⑤

前面,已经将社会法做了中义的解释,即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这也就是说,社会法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那么经济法就和社会法并存。这时,经济法和社会法是并列的,而不是从属关系。它们并存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

俘)经济法与社会法的特征比较首先,在调整对象方面,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卢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等。经济法直接作用于市场经济,直接调整经济领域中的经济关系。这些经济关系由经济法调整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

而社会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有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关系,其中基本不涉及经济关系。“我们可以大体将社会法调整对象归纳为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社会关系和公益事业举办社会关系和教育权利保障社会关系。这种新质社会关系既不能由民法来调整,也不能由经济法来调整,更不能由行政法来调整。’,(咧如劳动法,其调整对象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紧密相连的其他社会关系。

其次,在法律目的方面,经济法的目的是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经济法的目的具有很强的经济性,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经济法不仅能够从制度上维护市场基本秩序和交易安全,还能够进行宏观调控,从整体上协调经济运行。社会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保障社会安全和社会公平。社会法体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社会上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强弱之分。如果没有公权力的介人来保护弱者的利益,就会使社会严重分化,并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只有社会法实现其法律目的,才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再次,在基本功能方面,在经济法的功能结构中,以经济功能为主,社会功能为辅。经济法最主要的是经济功能。如经济法中的税法和财政法,都具有宏观调控的功能。与此同时,经济法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如通过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提高他们的市场地位、恢复其竞争能力;在我国,实现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有助于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社会法的功能结构中,社会功能为主、经济功能为辅。社会功能是其主要功能。社会法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法的发展。同时,它还具有许多经济功能。例如,社会法能够保护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使他们的生存权得到基本保障,这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最后,在评价机制方面,经济法制度的实施效果以经济效益是否得到提高来评价的。只有经济效益提高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了,经济法才是真正的得到贯彻和落实。社会法制度的实施效果是以社会公正的维护和社会保障的水平来评价的。社会效益是社会法追求的目标。社会是否发展进步,公益事业是否得到促进,弱势群体的利益是否得到保护,这些都是评价社会法贯彻落实的程度及效果的重要标准。

四、在构建和谐%t会中,经济法与社会法担任的角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谐社会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得到均衡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包括:“宏观方面,包括城乡结构、区域经济、阶层结构、民族和睦、劳资关系都要处于和谐状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经济法与共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当、企业组织管理无序、市场管理的混乱等原因引起的。可见,只有经济法有充分发挥其的功能,建设和谐社会才得以顺利进行。

经常追求建立在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以社会为本位,强化主体的社会责任,具有追求社会正义和实质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法的视野中所追求的在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法所追求的首要目的性价值,是当代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法价值中最突出、最生动的根本性反映、本质性要求和具体体现。’,⑧因此经济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促进社会的和谐运行。

(二)社会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今日中国之所以需要社会法,是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步人市场经济社会所决定的。在社会关系中,竟争导致社会个体的差距,此时如果没有法律介人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将最终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制定和完善社会法能够改变这种失衡局面,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法的发展,因为社会法能够通过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护社会的和平、安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社会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传统的法律不能够妥善的解决各种社会关系、维护公共利益、扶助弱势群体,此时正在兴起的社会法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总之,社会法可以通过对社会的直接调控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必须给社会法以足够的重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2008.。·理论研究·的利益,协调社会矛盾。只有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顺利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被法律所忽视,则法律很难称得上正义,也就无法保护社会公平,社会也就无法达到和谐。

(三)经济法与社会法相互协调、共建和谐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空间 马克思 资本主义 现代性

在一些学者看来,“空间”长期以来在各种现代政治理论中是缺席的,而这种缺席本身也造成了各种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不足。福柯曾表示过他惊讶于“空间”一直被排除在“历史――政治”问题的讨论之外,他不满于18世纪以来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赋予了时间以进步主义的意义,而空间则被视作一个反动的东西遭到了“贬值”。奥罗姆也表示了类似的遗憾,他认为19世纪以来的经典社会理论家和哲学家都忽略了“地点”作为空间定位概念的重要性,没有系统地论述空间对于理解人类本质的重要意义。多琳・马西(Doreen Massey)认为,大部分区位研究未能将地理与社会关系相联系,而社会关系研究也往往无视地理空间的存在――这就如同设定社会关系的实现是无距离的,一切权力关系仿佛都在针头上面实现一样。

要解决这些理论家们的不满,破除和空间与权力的割裂,就必须把在针头上完成的各种社会权力关系还原到它们本来所处的空间之中――把空间重新赋予给权力,把权力还原到空间之中。学者们有意识地完成这样一个“空间转向”的理论任务是相当晚近的事情,这是上世纪最后二三十年在一批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推动下才蔚然兴起的;但如果要往前追溯学者对空间社会理论的探索,马克思本人则是不可能绕过的。

一、 “重写”马克思:对生产性空间的挖掘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发生社会关系的中立性场所,它本身就代表了某种权力关系。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的“容器”或“平台”,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空间中嵌入了财产关系,弥漫着社会关系;空间既被社会关系所生产、支持,也生产并支持着社会关系。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给空间赋予了生产性意义。列斐伏尔认为现代性空间本身既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又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同时空间本身也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空间在这三个维度上和社会关系融合为一体。

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发展了列斐伏尔的生产性空间理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定义一样都是深深嵌入一个地方的社会在生产过程之中的。哈维发现,无论是人类学家所搜集到的各类证据,还是殖民者在殖民地的历史实践,都证明了空间本身和一定的社会关系是高度合一的,空间并不是外在于权力、或是悬置于社会关系之上的独立之物。无论是内部自生的空间概念,还是殖民者赋予的空间概念,都是根植于一定的生产模式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空间概念本身被构建的过程也不能否认空间与社会关系一同运作的事实。

在亨利・列斐伏尔、大卫・哈维以及曼纽尔・卡斯特尔、爱德华・索亚等新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空间是政治性的,空间是具有意识形态的,因此空间不是中立的容器或平台。奥罗姆认为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超越了马克思,但是他的基本观点仍然是基于马克思的基本思想。而对于大卫・哈维,奥罗姆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相信他们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对马克思原著的“重写”。

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原著的“重写”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通过对空间的理解使得在不抛弃马克思要旨的前提下超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而要理解这些“重写版本”空间理论,首先有必要重新回溯到马克思的“原本”。当然,不能牵强地认为马克思有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空间理论,但“空间”却无处不弥漫在马克思的文本之中和文本之间,让技术变迁、资本、分工、异化劳动等概念相互连通,为列斐伏尔、哈维等人提供了重写的可能。同时,空间也是马克思理解现代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视域,现代社会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空间和时间事件的总和。

笔者认为,空间的现代性特征在马克思笔下同时展现出两个相反的向度。一方面,资本所构筑的现代性空间是原有的空间被彻底摧毁的革命性结果,这表现为各种空间被粉碎、重组,直至构筑起全球化的最大开放空间。另一方面,马克思笔下的现代性空间也表现出一种被切割、分离、固化的保守倾向,它代表了各种细小的封闭空间对人身体控制的加强。革命抑或保守,开放抑或封闭,统和抑或割裂――这两个不同向度的空间特征共同展现了现代性的某种本质特征,这也是资本在空间上策略的体现。

二、 马克思文本中的空间向度(一):“时间消灭空间”

关于空间的现代性向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在马克思笔下,资本的流通和商品的交换要求消弭各种地方性空间所带来的屏障,同时构筑一个新的资本空间为之服务,而技术的不断革新,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分离也让空间上的革命成为可能,时间不断加速和各种空间阻碍被消灭成了现代资本主义空间发展的重要向度。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说,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在方法论上不能够从抽象出发,而要从具体的人口分布、城乡、海洋、生产部门出发。具体空间中具体的物质生产是导致整个社会空间嬗变的基础,具体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构成一个整体,推动整个人类生存空间的重要变革。资本作为资产阶级社会中具有决定性力量的特殊的以太,通过货币这一工具,使得经济交往能够突破原有地域空间的限制,由此必然带来交换关系的空间的解放,使“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各民族各地区原有的交往空间在不断扩大的生产和交往中被消灭,历史逐渐在空间上向世界历史转变。

资产阶级在全球奔走的同时,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面前一切民族性、地域性的空间都难以保存。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的这种“革命性”,消除了各种封建的、宗法的、田园诗般的空间,也逐渐消除着农村的、东方的、“野蛮民族”的空间,带来了最彻底的空间的革命。资本在空间中的积累使得诸如村落、社区、民族等原有的一些空间地理单元逐渐失去了意义。资本主义在时空上有一种“革命化”的冲动,寄希望于资本循环的加速能够消除所有既存的空间障碍,最终实现马克思所谓的“通过时间消灭空间”。

尽管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不同层面的空间,但各种“次全球空间”已经成为全球空间的内在组成部分,对资本主义的理解也必须在全球空间层面进行才是可能的。马克思说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列斐伏尔则说世界空间成为我们所处时代的全新场域――历史在世界的层面上展开之时,新的全球性空间被创造,与之相伴随的是新的矛盾。这样一种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空间否定了原有各种空间的差异,在全球层面实现了新的空间融合;它同时带来了一种普遍性的“空间爆炸”(the explosion of space),不同层次的空间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混乱和矛盾,但又共同嵌入在统一的整体性全球空间之中。

大卫・哈维也看到了这种资本在全球空间中扩散的意义――不同的物理环境中拥有多样化生活和历史经验的人们被资本主义的扩散所“熔铸”,文明的甜言蜜语或是残酷力量的逼迫让所有人进入了国际性分工的复合体系之中。和列斐伏尔“空间爆炸”相类似的是,哈维用“时空压缩”(time-space compression)来解释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空间体验。人们赖以借助确证自我存在的我时间和空间概念在“时空压缩”下遭到挑战,压缩意味着空间和时间的革命化,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加速生活步伐、同时不断克服各种空间障碍。从空间上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原来借以回答“我是谁”的空间已经失效,我们必须借助地球村这样一个空间来再次确证自我。

如果说中世纪的空间是一个围绕天国展开的层级性空间,那么现代空间则打破了这种层级模式,空间被一种没有焦点的无限性被建构起来,并且无限广泛延伸。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过程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全球性开放空间的登场和次全球的各种空间的退场就是资本、商品、技术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各种原来既存的空间要么在物理上被彻底摧毁,要么在意义上依赖于全球空间而无法独立存在。对于资本来说,空间阻碍的消除和“藉由时间来消灭空间”的斗争是很重要的,空间关系和全球空间的构建与再构建使得资本主义得以存活。资本主义需要空间的融合,资本也创生了一个开放的全球性空间。

三、马克思文本中的空间向度(二):狭窄空间中的身体

在资本对空间进行革命性改造、全球性开放空间取代各种次全球空间的同时,空间也在另一个向度上展现出其现代性特征。大工业文明下的竞争确实让资本消除空间障碍的冲动得到了发展,但另一些空间的屏障则在这个过程中被人为地设置。马克思看到,“分工必要要引起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分工细化――机器升级――生产扩大就这样随着资本的运动循环往复地向前推进。分工的细化导致劳动的简单化,每个工人不得不被束缚在一个特定的岗位重复同样一个动作。工人竞争加剧伴随的是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资的降低,而在空间上工人愈发被束缚在一个小角落中。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用具体的实例为马克思对分工和异化劳动的批判做了注解,恩格斯认为这样一个束缚在狭小空间中不断重复同一动作的劳动不是真正的劳动,而是折磨人的“纯粹的无聊”。大工业中异化劳动的极致是每一个工人被束缚在一个特定的狭小空间中,从早到晚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这种被分割和强化的空间设置既是一种权力控制手段,又代表了一种现代性的意识形态。

不仅仅是工作环境,空间也深刻地表现在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之中。首先,城市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在空间上被严格地分开,城市的空间被赋予了阶级属性。同时,工人的活动空间基本被限定在了工厂和住所,在狭窄的地下室和贫民窟的空间之中,工人没有真正的享乐。不仅是工人的生存状况如此,恩格斯认为整个代表大工业文明的城市中的人都被各自的空间所束缚,而物理空间的狭窄也带来了精神空间的狭隘。恩格斯认为当人们都聚集在小小的空间之中的时候,结果便是每个人只追逐自我利益,而空间上的这种分割宣告的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社会战争的开始。

在马克思笔下,资本的流通和商品的交换已经能够在全球的空间中驰骋,然而现代社会中具体的个人却因为分工和异化劳动被囚禁在各自狭小的空间中。吉登斯认为,处于城市中的人体验的是空间的“非均衡发展”,居住区的贫富分配就造成了“前台――后台”的鲜明对照,这种对照强化了既定体制(establishments)本身,而这只是现代空间“中心――边缘”划分在城市中的一个体现而已。资本主义带来的并不是一个均质化的全球性空间,而是一不平衡分化的空间,这个空间中的人们注定只能在这个空间中的某一个不平衡的角落生存。分工的发展最终促成了空间上的不平等,同时造成了地理和劳动空间自身的分工。

这就意味着尽管资本主义全球空间在总体上是开放的,但它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随意开放的,而是一种分配性的、选择性的开放:就如同城市定的区域对特定的人开放一样,资本主义在全球层面使各个区域对特定的行业开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在全球空间开放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空间的分割、空间的彼此隔离和空间的封闭。

工业化带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间重建,使得整个社会都变成都市。城市规划者所做的是将空间不断分割(découpent),城市本身意味着这种空间是在隔离(ségrégation)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讯技术的高度发达和人与人交往手段的便利不能改变人趋向单子化的事实,每个身体所处在的空间的愈发狭小和封闭,空间被不断的分割并且彼此隔离。正如列斐伏尔所言,现代空间的离散性在日益加重,劳动分化把社会群体的隔离推向极限,而这种分离既体现在物质上,又体现在精神上。在马克思笔下,无论是工厂里的分工、异化劳动中的空间分割还是城市中贫富隔离的空间疏离,都印证了列斐伏尔所说的这种现代空间的“离散性”。而吊诡的是,这种空间的离散是和整个世界中“时间消灭空间”的空间融合同时进行的。

四、 两种空间向度的现代性阐释

马克思笔下的空间同时存在了两种发展的向度。一方面,空间的革命性拓展打破了前现代社会中的种种次全球空间,并塑造了一个具有自身意义的开放性的全球空间,这是各种小的封闭空间被粉碎并整合进入大的开放空间的过程。资本的扩张的冲动和商品的流通的加速,连同整个技术的变迁,共同带来了空间上的剧变。而与此同时,现代性空间也呈现出另一个发展的向度,即空间被不断地割裂和隔离,分工和异化劳动带来的是狭小封闭空间对身体的束缚,大工业文明中城市的发展更是以对空间的划分为基础。而对于这两种相对立的空间发展向度,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大工业下的竞争把个人汇集起来,它却使资产者、更使无产者彼此孤立起来。”

现代性的诡谲在于成功地把空间的两种不同的向度统一了起来:一方面把人和人汇集在一起,把空间相融合;另一方面却将空间分割开来,使人与人彼此的交往愈发困难。福柯曾在一个访谈中阐述了自己对《规训与惩罚》中圆形监狱作为现代性权力代表的一种理解,他把圆形监狱看做是一种“既要把空间分隔开来、又要保持开放”的一种策略,即确保一种总体和个人的监禁,同时又将监视之下的个人隔离开来。在列斐伏尔看来,这样一种空间既是总体性的,同时又是零散性的;它显出了总体的逻辑,但又被不合理地分割。

从马克思笔下的“空间”到新马克思主义笔下的“空间”,现代性是两种空间发展向度的统一:既要有总体的开放,又要有局部的封闭;既要有空间的融合,又要有空间的分割。而空间上的变化也反映在精神上,马克思认为市民等级的精神很好地代表了现代社会空间两种向度的统一。马克思在分析德国市民的精神特质时说,“他们一方面具有细小地方利益的偏狭性,另一方面又有一种‘世界主义的狂妄’。”空间上融合与割裂的统一,也伴随着精神上的狂妄与偏狭,布尔乔亚的精神分裂正是整个现代性空间矛盾的写照。

资本已经能够在虚拟的空间内实现实时的不间断拓展,但异化劳动的身体却往往被束缚在固定的空间中。理论上,交通的发达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跃出自身空间的可能性,但人们真正走出自己的空间又是否可能呢?随着全球化对空间差异性的削弱,这种跃出自身空间的可能性变小。“空间的商品化”建立的是特征鲜明的“人造环境”,随着资本主义对各种空间的“创造性破坏”,不同空间正在趋同。消费性空间在全球的广泛胜利是一个重要的事件,他意味着空间的开放和封闭、融合与分割已经合二为一。封闭抑或开放,融合还是割裂――空间发展的两个向度在消费性空间中最终得到统一。

在以往任何一个时候,空间的这两种向度的统一都是不可能发生的,而现代性空间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文本中两种空间发展向度为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体验所佐证,也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带来了学术界的一次话语转向。列斐伏尔说“一些人把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视作答案,一些人则通过政治途径的建立来理解资本主义,而空间理论则把工具性空间和工具性空间之内的剥削和统治关系看做维持整个资本主义的关键。”理解空间被列斐伏尔、哈维等人看做是理解资本主义的关键,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所呈现出的空间的两种向度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空间、理解资本主义、理解现代性。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三联书店;1998

[3]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商务印书馆,2004

[5]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

[7]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载《社会》,2006;02

[9]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马克思《导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

[1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

[1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融结构;经济增长;金融相关率

一、指标的选取

(一)金融相关率指标(FIR)

金融相关率是度量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是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与当期国民财富之比。在实证检验中通常采用狭义金融资产与当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作为替代指标。在本文中,狭义金融资产的计算范围包括广义货币M2,银行资产(L)和有价证券(S),有价证券取股票市值。于是就有:

FIR=(M2+ L+ S)/GDP

这一比例与金融产业的发达程度和经济增长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金融相关率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大,金融对经济的贡献越大。正因为如此,它被用来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衡量金融产业发达程度和相对变化趋势的最基本指标。

(二)金融结构指标(FS)

金融结构指标代表了金融市场在全社会资本资源配置中相对地位的上升,其值是债券和股票这两类非货币金融资产在狭义金融资产总量中的比重。金融结构的变化趋势是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下降,其他金融中介的比重上升,代表了金融体系内部分工的细化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笔者利用相关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得出以下实证分析结果:

为了度量中国金融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笔者选用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在自变量中加入反映金融结构变化的指标后,成为以下模型:

Yt=AKtaLtbFIRtcFStd 7

其中,Yt表示第t期的产出(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Kt表示第t期的资本投入(以固定投资总额衡量);Lt表示第t期的劳动力投入(以就业总人数衡量);FIRt为第t期的金融相关比率;FM表示第t期的金融中介比率;FSt为第t期的金融结构指标;a、b、c、d分别为K、L、FIR、FS的产出贡献率。

对模型7两边取对数后形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lnYt=lnA+alnKt+blnLt+clnFIRt+dlnFSt 8

将表1中的数据代入模型8,利用Eviews软件处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三、结论及建议

模型中的R2以及调整后的R2均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模型对实际经济增长有很强的解释能力。DW统计量也在比较合理的水平,说明模型的残差项基本上不存在自相关,回归参数是有效的。从单个变量来看,实际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对实际GDP增长率的作用最为显著;从金融增长指标来看,金融相关率指标FIR的回归参数为负,表明我国金融总量的增长对经济增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金融结构指标的回归参数为正,但是影响较弱,说明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是低层次的,金融结构多样化并未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原因是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在政府控制与主导下发生的,其资源分配效率甚至低于同样处于金融控制下的银行体系。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弱化国家对金融控制,减少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放松管制,走出金融抑制,提高金融市场的交易效率,推进金融创新,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世界金融的发展历史表明,随着各国管制措施的放松,银行的融资作用并没有削弱。政府转变对金融的管理方式,由直接干预转为政策引导,制定有效的监管机制,有利于实现银行体系与金融市场的互补性发展,有利于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剑锋.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范文第5篇

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中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思想,无疑给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宝贵的启示。

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看待文化现象,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贯穿《宣言》始终的基本思想。《宣言》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思想的历史”只能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旧思想的瓦解是同旧生活条件的瓦解步调一致的”。在马克思逝世的1883年,恩格斯在为同年出版的《宣言》德文版所作的序言中又特别强调,贯穿于《宣言》始终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就是说,一个社会的精神生产或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般地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会不断发展;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变动,人们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比如居住方式和获得信息的方式等)和人们的需求也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整个说来是积极的、进步的,当然不能不使人们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比如,在当代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更加热爱劳动,相信勤劳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是我们在观察和分析当代中国的文化现象和国人的文化面貌时,应有的一个基本把握。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世界历史的观点。15、16世纪以来,世界进入了近代化、现代化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仍处于发展之中。《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这里的“文学”,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述或成果,也就是狭义文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从愚昧走向文明,从狭隘与落后的文化不断走向宽阔和先进的文化的历史。而“世界文学”的形成和出现,就是近现代文明进步的一个基本标志。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要勇于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利于丰富和提高我国人民文化水平的积极成果。

二、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解放全人类,解放无产阶级,使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而“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不论其如何调整和改革,当然都是要在根本上维护私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各自的不同国情,也都普遍在实行改革开放,在程度不同地发展着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但是,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就国内情况来说,人们的思想的确是更加多样化了,社会价值更加多元化了,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化了;在思想文化领域,甚至噪音杂音不绝于耳,一些反马克思主义、主义的思潮时有出现。《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关期刊更多

华夏医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际华夏医学会

华夏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桂林医学院

下一代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