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20xx年,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振奋精神,创新思路,克难奋进,狠抓落实,分别在全市创建畜牧大镇现场会、全市新农村建设暨水稻两迁害虫防治现场会、全市秋冬农业开发现场会、全市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调度会、全市农田水利暨水产开发现场会等阶段性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全镇农业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农民人心安定,村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一、 农业结构调整卓有成效,主导产业优势凸现

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和轴心。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服务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生猪、乡土鸡两项传统养殖优势调整农业结构,着眼“五抓”提升传统农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到了规模更大、模式更多、技术更新,特色更鲜,产品更优。一是抓园区建设,壮大养殖规模。我们在鼓励发展庭院养殖的同时,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意见》,重点支持规模养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典型示范,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养殖建设用地,统一水、电、路配套,分户建设的模式,积极鼓励和引导零散养殖户向园区集中。今年新建生猪养殖小区4个,其中伍家场村占地50亩,总投资160万元,规划20栋一期建设10栋23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000头的150模式养猪小区建成投产。许大垸村占地20亩,总投资60万元,8栋15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3000头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养猪小区建成投产。秦杨生猪养殖园养殖户丁元林兴建的1栋800平方米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模式猪舍及东岳庙村规划占地近40亩,建筑面积 20xx平方米 的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养猪小区正在建设。截止目前,全镇生猪养殖专业村达到20个;生猪养殖小区达到28个,其中150模式的养殖小区2个、零排入微生物发酵床模式的养殖小区已建2个在建3个、常规的养殖小区21个;生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3214户,其中年出栏30至100头的2349户,100至200头的养殖专业户574户,200至500头的221户,500至1000头的41户,1000头以上的29户。分别在邓李湾村、古堤村各新建1个年出笼乡土鸡近5万只的养鸡小区,伍家场村占地80亩年出笼乡土鸡近10万只的**卤鸡厂养鸡基地正在建设。全镇规模养鸡户171户,其中500至5000只的141户,5000至10000只的36户,10000只以上的21户。全镇存(出)笼乡土鸡可达140万只。新建年出栏肉牛500头的养牛小区1个。二是抓品种改良,提升产品品质。针对喂养土杂猪市场价格波动大,外购仔猪易感染疫病等不利生猪生产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对从事专业化规模繁育的养殖户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自繁自养,自给自足,有效防止疫病感染,降低养殖风险。全镇能繁母猪存栏达到了9910头,对比去年增加3214头。另一方面培育良种猪专业繁育基地,增强自主育种和供种能力,对从事专业化规模繁育养殖的养殖户给予补贴,先后建起了秦杨、文庙、伍家场、四合、东岳庙、横口等8个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加强对镇良种猪配种站建设管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提高人工配种的服务能力,逐步淘汰本地的土杂种猪。目前,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了自繁自养,全镇外购仔猪数量逐渐减少,良种率达到了70%以上。三是抓技术培训,创新养殖模式,推行标准化养殖。通过印发资料,开展科技下乡,技术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行新的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按照养殖模式有规范、养殖生产有准则、养殖过程有记录、养殖投入品有规定、养殖产品有保障、养殖产品流向可追溯“五有一可追朔”的要求推行标准化养殖。全年共举办技术讲座(培训)近10场。四是抓疫情防控,保证养殖安全。将镇兽医站防检监督员、防疫员分片包村、包户、包场、包园,明确责任。每村选配1名专职防疫协管员,协助兽医防疫部门开展工作。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重大生猪疫病防控;认真开展免费接种工作;指导和督促专业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小区(场)等重点部位开展高温消毒灭源工作。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同时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对病死猪坚决做到“四不一处理“。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进行消毒,深埋等。年春秋防疫密度均在98%以上,生猪瘟死率控制在5%以下,群众畜产品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五是抓环境整治,减少养殖污染。通过建排污箱涵,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减少粪污的直接排放和推广零排放发酵床养殖模式及配套建设中小型集中(户用)供气的沼气池等办法,把养殖 粪污转化为沼气,为周围群众提供清洁能源,实现养殖持续发展。

二、 农业生产经营成效明显,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我们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送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给农民,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一是认真做好科普宣传。在科技普及上实行“三改三扩”,即改过去只培训条线村干部,扩大到村组干部及农户代表;改过去集中培训,扩大到基层培训,改单一培训扩大到多项培训。据统计,今年共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15期,培训人员达2800多人次,镇农办、农技中心、兽医站等部门针对季节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印制发放《农情简报》18期、《稻飞虱防治门神》16000份、《生猪蓝耳病防治紧急通知》近6000份,经过努力全镇农业科技普及率达80%。二是加强农业科学指导。镇农业专班坚持深入沟渠、田头、农户,精心组织指导,面对面、手把手督促指导抗旱排涝、病虫防治和畜禽疫病防治。今年,水稻两迁害虫是历史未见,我们把防治两迁害虫作为重大战役来打,采取及时发放宣传资料,张贴防治指南15000份,**电视全天字幕滚动播放防治意见等办法加强宣传;及时测报,统一部暑,统一施药时间,统一施药配方,统一施药方法,并成立了五个机防队,对重点部位严防死守;针对水稻两虫两病防治特点,坚持镇、村、组三级日测报制和镇、片、村三级干部包村包片负责制,根据测报情况先后组织实施了水稻稻飞虱、纹枯病、稻纵卷叶螟防治现场15次,采取及时测报,统一部署,统一施药时间,统一施药配方,统一施药方法,并成立了五个机防队,对重点部位严防死守,近三个月的防治期间早出晚归没有节假日,有效抑制了病虫害的危害发生,全镇35000亩中稻没有因两迁害虫发生而出现一处穿顶倒杆现象,粮食生产大灾之年大获丰收。三是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切实抓好粮油棉林等常规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普及工作,提高产出效益。水稻以两优培九为主,推广绵2优838,协优5968。在韩场、小桥口、杨场、南洪、别湾、横堤拐、边湖等村形成 1万亩的优质稻示范基地,并与粮贸公司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棉花重点推广鄂杂棉 5号、8号、湘杂棉2号、3号。在古垸、横堤拐、四合、边湖、紫荆、东岳庙等村形成1万亩优质抗虫棉示范基地;以伍家场8组为中心,辐射周边村组,形成1000亩的麦椒棉、瓜椒棉、油瓜稻示范基地;油菜重点推广中油杂2号、4号、华杂6号、8号等双低油菜品种,古堤、文庙、珠玑寺等集镇周边的村推广油菜一种两收技术。全镇水稻实行优质化,在梁城、四合、古垸、韩场、伍家场等村推广鸭稻共育高产高效示范田1000亩,中稻旱育保姆轻简栽培示范田100亩,购买机械插秧机12台,中稻直播示范田20xx亩,共对10个村170份土样进行了化验检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田近2万亩。

三、 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本人2011年6月到**镇任党委委员、拟任副镇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 。任职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关心帮助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确定的工作目标,尽心尽力,埋头苦干,较好的完成了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一年以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政治学习情况

本人一直把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政治、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不断提高理论素质、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坚持向书本学习。自觉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党委政府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坚持向周围的同志学习。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主动向单位领导、同事学习,注意学习领导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是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和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四是坚持向实践学习。注重在工作、生活中“立德、立言、立行”, 坚持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查找不足。

二、总体工作情况

2011年,我镇农业、农村方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色农业亮点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整体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经济总收入明显提高。

(一)农业生产工作

1、传统农业健康发展。

2、特色农业亮点突出。

3、畜牧业快速发展。

(二)水利防汛工作

以“兴利除害”为宗旨,以防汛抗旱为工作重点,以节水灌溉、解决人蓄饮水、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灾后重建项目为目的,全面展开我镇的水利工作。(1)防汛工作。我镇是三台的北大门,面积大、山势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且有大面积的泥石流易发区,给我镇的防汛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采取早调查、早安排、早落实等措施,切实使干部、群众警钟长鸣,做到“明确一个目标、完善一套预案、强化四项措施”,既以“不死人、不垮坝、少损失”为目标,完善镇、村和景区防汛预案,强化“组织体系、雨水情测报、通讯运输和防汛物资储备”四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四包七落实”。在我们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防汛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2)震损水库修复工程以及灌区维修加固是我镇今年水利工作的重点,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已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三)劳务输出工作

(四)经管统计工作

经管统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地区的稳定和农民致富的问题。今年重点完成了(1)农村经济及综合统计,是农业工作的重点,是各项工作业绩和重要体现,因此在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我组织专门人员,专门队伍根据年初统一安排,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工作。(2)农村数据信息化管理工作。完成了24套28种表格800多个指标数据采集填报工作,使我镇的农村信息工作有序进行。(3)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做好"村帐托管"工作;(4)加强农民减轻负担的管理工作,这是关系到地方稳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问题。镇经管站对填报的2138份《农民负担监督卡》进行检查,未发现问题。(5)做好农业合同的管理和纠纷解决工作。在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础上,依法做好农业合同的信访工作,共解决合同纠纷28起,接待群众来访88起。(7)今年的7.25、8.13汛情发生后,全站职工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全镇的灾情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形成了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支持下,我积极组织分管战线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年初以来,我认真学习党的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把学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学以致用。一方面,勤于学。在学习中找方法、找答案,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明确重点,使自身思想和行为得到洗礼和升华。另一方面,带头学。学做在前做好示范带动,不仅做到自身学,还要带领分管战线党员干部一起学,跟着学,让他们更好的为基层群众服好务。

二、真抓实干,扎实推进全镇脱贫攻坚工作。

按照《2018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严格按照贫困户退出程序,圆满完成2018年末贫困户13户、35人的脱皮退出工作。同时,认真组织全镇各村各部门做好扶贫档案工作,坚持做到镇、村、户档案管理规范。

三、精心组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

按照县委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会议和文件相关要求,积极统筹安排,精心策划组织,妥善协调突出问题,认真抓好政策落实,逐村逐户核对农户信息,坚持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稳步推进了全镇确权工作。

四、规范操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省市县统一安排,我协助爱国村“两委”干部完成爱国村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市农经总站的验收。同时,我积极组织镇里业务人员多次深入各村屯,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制定改革方案,确定改革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及时向村民公开制度改革工作内容和相关政策,确保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五、精心谋划,加快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步伐。

自3月28日全县农业农村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召开后,我积极与主要领导沟通,商定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多次深入基层,收集第一手材料,按照县《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先行县工作要点》,初步制定了《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重点打造“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两个“互联网+农业”示范村、四个绿色农业示范区和五个绿色棚室栽培及养殖基地”绿色品牌。截至目前,共落实农业绿色种植面积15.5万亩,涉及镇内5个种植专业合作社。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对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重庆市的一个基本市情特征。2000年,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占97%以上;总人口3091.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8.62%,尚有农村贫困人口140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8%,高于全国的2.8个百分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9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0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17.8:41.3:40.9。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逐步优化,但二、三产业层次不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重庆市农村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排名16位至19位,主要人均指标在全国排名21至23位;传统农业的烙印较深,“粮猪型”结构比重过高,多数农产品质量较差,非农产业发展缓慢,还没有摆脱“趋同型”的生产布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短链型”的生产模式,这在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大体为44:32:24,一产比重过大,二产水平很低,三产严重滞后;粮食和生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1%,主要农产品优质率仅为40%,商品率为42%,加工转化率为16%;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1.9%;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76元,两者差距正逐渐扩大。全市城镇化水平仅33.09%,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大多数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较为发达的城市和较为落后的农村同时并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比很多省市更明显、更典型。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十五”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

(二)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有利于提高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全市人均耕地仅有0.77亩,农业人均耕地仅有1.0亩,一般以户为单位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成本高,效益低下,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优质、低价农产品对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构成威胁更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重庆市农业人口多,农业沉淀的劳动力多,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不可能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会受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将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是农村城镇化可以为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25万人,单靠在农业、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和范围,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从长远看还可以促进农民提高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

五是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的需要。

二、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2000年,重庆市有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320.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4.35%,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374.8万亩,人均耕地仅0.77亩(统计数)。根据重庆市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计算,第一产业只需用劳动力60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达7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若加上人口新增的13万劳动力,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25万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剩余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成为农民增收的障碍,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为主。21X)O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在乡镇企业及市内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占44%,在市外就业人数占56%,其中长年性外出民工居多,占68.8%,季节性占32%;外出务工青年男性居多,占77%,女性占23%;务工者年龄在20至40岁居多,占73%,平均年龄约30岁;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职业以工人、服务员居多,从事建筑业和工业的比例达61.5%,其次商业和其它行业占38.5%,大部分在私营企业务工,在国营单位务工人数非常少。近几年由于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民人均收人中来自农业收入的多数地方出现负增长,来自务工收入却在增加。根据调查,重庆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这些收入为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活力。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一是就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重庆市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特别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和本地从业为主,从事二、三产业和转移区域外就业为辅,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比例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数量有限,这种劳动力就业不合理的状况,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处于盲目、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散兵游勇,各自为阵,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有关农民外出人员务工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弱,转移难度大。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滞后。有关劳务输出的信息收集、传递、中介服务体系没有形成,造成信息不畅、工作不力、效益不高。

五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少。目前重庆市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下岗分流压力大,交通、通讯、金融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六是由于青:比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给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存在部分土地摞荒和粗放经营。

(二)农村城镇化现状。近年来,重庆市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据统计,全市小城镇居民人均建筑据调查面积已达到21平方米,有水厂669个,日供水能力达63.95立方米,道路3150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837公顷,完成各类建设投资125亿元。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大增强,吸引了广大企业进镇和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聚居。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还重点探索、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大足龙水镇、璧山璧城镇、万州区熊家镇等利用本地传统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建设专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地客户进场经营当地名优产品、小五金、皮鞋、建材,走工贸型小城镇发展路子。开县温泉镇、合川三汇镇等,利用丰富的煤、石灰石资源,走资源加工型小城镇的路子,带动了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繁荣了一方经济。奉节白帝城、渝北统景镇、大足宝顶镇等,利用本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旅游配套的餐饮服务业、宾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走旅游型发展的路子。石柱西沱镇、忠县石宝镇、丰都高家镇等,抓住库区移民搬迁机遇,把小城镇建设与移民搬迁有机结合,将本镇建设成为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库区开发型小城镇。秀山雅江镇、合川二郎镇,利用与外省接壤的区位优势,巧打边贸牌,争取市场优势,走边贸型小城镇发展的路子。但由于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低,小城镇数量少,分布不均。根据2000年底统计,全市有县城以下建制镇643个,集镇988个,县城关镇22个。建成区面积197平方公里,已有水厂669个,日供水能力达63.95万立方米,道路3150公里,镇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837公顷,吸纳城镇就业人口11.4万人,积聚各类乡镇企业4万多个。2000年城镇化水平仅有33.09%(新口径),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若扣除含城区则有余31个区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1.4%。平均每个镇辐射范围12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的间距在40—30公里,而且主要分布在渝西片区,在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城镇数量就更少,规模更小。

二是缺乏产业支撑,集聚人口规模少,辐射带动能力弱。目前除县城所在城镇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上,个别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突出的或靠近主城区的卫星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外,多数城镇人口在3000—500O人左右,还没有形成基本规模数量标准。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城镇产业发育缓慢,经济集聚功能差,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三是小城镇的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国家有关建设小城镇的建成区平均建设规模标准为4.15平方公里,镇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容纳常住人口4876人,而重庆市大部分小城镇目前均未达到这一水平,平均建设规模只有0.3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积聚人口只有4000人左右?相当部分小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差,难以达到应有的集聚规模。

四是农村城镇化步伐缓慢,城镇化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增长水平。重庆市在“八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8个百分点,“九五”期间有所加快,共提高于2.76个百分点,但是远远落后于“九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9.3%的速度。从全国看,城镇建设起步于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中期,腾飞于90年代初期。重庆市三峡库区整体经济发展更加滞后,小城镇建设起步于80年代后期,淹没区的小城镇由于受到规划滞后的影响,起步更晚。

五是农村城镇管理落后。由于政策不配套,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给小城镇建设管理带来不少问题。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不好,规划水平低,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城镇管理“政出多门”,土地、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管理以及流动人口方面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性管理体系。户籍管理上仍未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城镇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环境卫生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许多城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状况较差。

三、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则;(2)坚持自主迁移,自由择业的原则;(3)坚持尊重农民定居权和选择定居权原则;(4)坚持城镇建设与城镇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原则;(6)坚持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开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原则。

(三)基本思路。“小城镇,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编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规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坚持大、中、小城市转移相结合,以小城镇为主;坚持二、三产业转移相结合,以三产为主;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加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配套改革,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十五”期间,力争建成部级综合经济试点小城镇30个,加快17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建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一,进一步搞好就地转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发展:比大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济;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大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三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四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经商办厂;五是开发农村旅游等资源,带动饮食、旅店等相关行业发展;六是鼓励农民承包荒地、荒坡、荒滩、荒沟等“四荒地”,搞多种经营;七是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机遇,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第二,加大向市外、国外劳务输出,实行兼业转移。继续巩固民工在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已有成果;积极抢占华北、东北劳务市场;顺应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西北、西南劳务市场的开拓力度。采取适当措施,重视和改进国际劳务输出,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五)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加快发展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建设和以县城为中心、有发展潜力、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模式选择,探索发展符合中国国情、重庆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具体途径是: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二是编制全市小城镇建设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三是加强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交通、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四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经济,以业兴镇,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各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等的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五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制度和政策创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等。

四、对策措施建议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的宏观调控。一是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二是研究出台有关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的土地、信贷、税收优惠、产业、户籍、就业等政策;三是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组织实施;四是加强指导和服务。建立县、乡、村3级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拟订农村劳动力开发规划和劳务输出计划,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亮点”产业抓紧抓好,继续推进劳务输出。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培育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根据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基本市情,充分利用大中城市如主城区、万州、涪陵等市场、资金、产业、技术、信息服务优势,发挥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要在广大农村地区,优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重点建设。小城镇除了建设一些必需的供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外,重点培育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促进小城镇发展。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为主的新型小城镇,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三)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要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乡镇企业布局适度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构加工业、建筑建材业、能源矿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效益,延长农产品产品链。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目前应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个突破口加以发展。本着先易后难、重点推进、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的部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百万亩天然香料、百万吨柑橘深加工工程等十大“农业百万产业化工程”,搞好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殖,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五)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一是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三是开发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新的内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空间。针对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现状,组织有规模、合理有序的劳务输出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渠道。重点向市外的建筑业、商业、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输出,创造条件,提高劳务输出档次,扩大规模,鼓励向国际劳务市场进军,尤其是开拓国际工程劳务输出市场。

镇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顾问任克军,省农委常务副主任、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会长于文波,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会长、四平四嘴集团总裁卢志民,省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局长、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秘书长马成武,省乡镇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站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秘书长林质彬,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协会秘书处全体同志,协会联络员同志,各市(州)主管部门领导,相关科(处)负责人,各县(市、区)主管局长参加会议。会议特别邀请了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原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会会长甘士明参加。会议由省农委副巡视员吴国良主持。

任克军主任宣读了王守臣副省长的贺信;会议通过了马成武局长所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增补了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于文波副主任和卢志民会长分别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副会长、龙兴集团总裁刘湃代表理事会向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企业家们发出了倡议。

王守臣副省长在贺信中指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加快推进,我省乡镇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进一步鼓励、扶持和引导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是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做好新时期的乡镇企业工作,对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突破,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全省乡镇企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希望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积极构建起政府、行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渠道,提升为企业服务能力,不断开拓协会工作新领域,真正把协会办成会员企业、乡镇企业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企业之家。

相关期刊更多

江苏农村经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江西农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农业厅

农家致富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