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环专业论文

建环专业论文

建环专业论文

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群由室内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饰技术、装饰艺术设计四个专业组成,其中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为专业群核心专业。四个专业每年为长三角地区培养数百名室内设计、环艺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装饰等方面的人才。在与学校合作的某毕业生数据调查研究公司的研究显示,因为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限,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开展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专业间形成合力,发挥专业的集群优势,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解决学生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专业群建设要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性和职业迁移能力,最基本落脚点,还是要体现在扎实推进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环节上。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是一种以平台为基础,以模块为拓展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群内各专业界限的弱化。

二、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施过程

(1)专业群“一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在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的统筹规划下进行

从平台与平台,平台与模块,基础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多维度进行整合调整,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实现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专业群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

(2)专业群的平台功能是“结构承重”

室内设计等四个专业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基础培养要求决定了公共平台建立的厚度、宽度和强度,即能满足专业群学生在设计领域的审美素养、思维方法、职业精神、基础技能等的要求。平台的层次则应相对简约,能够支撑各专业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

(3)空间环境设计专业群的模块是将各专业进行“课程打包”

遵循“既独立又可连接”的原则,构成一组结构相对完整的课程,呈多学科、多方向、多角度、系列化的发展,以满足各专业学生构建独特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要。

三、专业群建设整体推进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进行专业体系建设的同时,专业群建设其它几个子项目整体推进为课程体系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内涵。

(2)有序推进实训体系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经科学论证和精心实施,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我们对专业群校内实训室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基础、设计表达、设计创意、工程造价、装饰纹样等13个实训室已基本建成。

(3)初步建立了专业群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的领导下,在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通过制定章程、签订协议、完善制度明确双方职责,探索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技能型人才机制,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就业等方面,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体制和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4)同步建设了一批项目式教材及课程资源。

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1.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

20世纪中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学科应运而生,初创时期主要以防治局部污染和末端治理为特征。然而,科技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并且呈现出全方位立体化的趋势,这是人类由工业文明转向绿色文明的重要体现。由于环境问题所涉及的行业多、领域广,必然导致环境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它不仅要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时还必须了解其他学科中与环境相关的知识,即特色性,这为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1,2]

我国高校已分别针对多元化及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其基本思路是将环境工程本科教育分为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以及实践教育三个阶段,[3]通识教育阶段主要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物理,电工电子学、计算机基础、机械设计及制图等与环境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在此阶段,学生很少接触专业内容,而大部分基础课程在中等教育阶段也有所接触,但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应用,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学习基础课的必要性,只是被动地接受必须学习的内容。在专业教育阶段,为了突出专业的特色性,高 校在专业设置上会根据学科背景增加部分特色课程,在总基本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必然会缩减部分普通专业课程的学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负担。在实践教学阶段,主要以参观学习为主,难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实践的期望。然而,目前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集中在外部条件,如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体系等,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及期望,从而形成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感觉什么都会,但又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适应高校“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多元化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人才的需求,已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改革的热点话题。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

20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吸取了维果斯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属于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蕴含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学习环境及教学原则六个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环境工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变化,原本已成熟的环境治理工艺可能会被逐步淘汰,已有的知识体系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理解知识,并具有重新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即学生必须正确的理解“知识观”;同时,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其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多、范围较广,但专业知识间又存在相互交叉及联系,作为环境工程必修的专业课,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尽管其学习的对象不一样,但其最核心的基本原理均为实现有害物质的稳定化或无害化,因此,如果学习者在完成其中某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之后,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将该门专业课中所学到的知识点作为新专业课学习中新知识的增长点,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难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不足,在教学中表现为对构建主义“学习观”的迫切需求。除此之外,环境工程还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环境工程专业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由环境工程专业特殊的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例如面对我国严重的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由于土壤中镉污染呈现出区域性与时效性的特点,目前已开发了十多种镉污染治理技术,然而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应用范围,这就要求环保工作者必须根据镉污染土壤的特征从众多方法中选择正确的防治技术,反映到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创造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而不仅仅是教师教会学生书本上已有的技术,体现了教学过程对构建主义理论中“学生观”及“学习情境创造”的需求。

综上所述,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能强化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习者的潜能,发挥其独特的个性,是培养多元化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对提升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培养多元化的环境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在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本思路,通过对本科学习阶段的全过程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引导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深入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知识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依托学科优势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并将人才的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广适应,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还要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容易适应社会和市场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动态需求。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养模式见图1所示。

3.1定位社会需求,使学生提前理解培养目标

一般而言,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旨在培养能够在科研单位、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及其它环境污染的控制、治理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营、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及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尽管培养目标在环境工程专业设置之初已制定,然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报考环境工程专业的原因比较复杂,再加上环境工程专业的概念比较宏观,很多学生对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陌生,直到上专业课甚至毕业时还不清楚自己毕业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方向,从而导致学生被动地完成环境工程专业学习,难以培养创新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入学之初即开展相关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彻底理解环境工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尤其是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规划学习方案。

3.2针对环境污染防治现状,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环境问题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在学习基础课之前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并重点介绍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丰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经验,从而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尽快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自我需求并设定自主学习目标,为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埋下已有知识经验的“增长点”。

3.3优化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该专业的基础课不仅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三大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等自然科学类课程,还包括哲学、法律法规等社会科学类课程。然而,这些基础课程一般在低年级班开设,且一般为非环境工程专业的老师授课,老师会以自己的学科背景去讲授基础课,对于学生而言,这些基础知识虽然重要,但由于缺乏实际应用经验,导致学生抱有“课多无用”或“被上课”的态度。因此,有必要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增加少量环境工程导论性质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解决实际环境问题需要哪些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础知识,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基础课程学习模式。学生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金钥匙”

3.4创设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专业课程学习是大学的高级阶段,此时学生已掌握了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何把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有机联系起来,这一要素是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专业知识了解多少或预测学生可能已经了解多少,而创设专业课程学习环境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新闻、影片和网络资源等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实环境问题,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的教学情境之中,唤起学生记忆中对环境污染防治已有的经验,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他们参与课堂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意义的建构,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有意义性,从而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实际情景中。

3.5构建协作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创新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将学生分组以及帮助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或学习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取不同的协作方式,要求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有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安排其完成设计任务;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可以安排其完成操作性任务;有些学生对管理比较感兴趣,可以安排其完成统筹规划的任务。通过协作小组成员间的协商、讨论,可以更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专业问题的意义构建。

4.结语

21世纪环境工程专业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多元化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特色专业人才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性策略。它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教学问题的视角,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引导者,充分利用现实的环境污染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师、学生和学习环境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相互促进,以实现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全过程“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王秀丽,林立君.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21-22.

[2]冯胜.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89.

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文章主要探讨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以整体思维为出发点,围绕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提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的基本构成,旨在使环境设计的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整体思维;建筑学;课程结构

一、整体思维与环境设计

我们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一是基于系统论的环境整体意识的强调。映射到专业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教育,以及对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艺术与技术、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倾向。这意味着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艺术、人文与自然科学共同构建起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三是划定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范围。尽管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灰色”属性赋予了它边界的模糊性,从而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有向“大建筑学”靠拢的倾向。但其清晰的学科教育内容和研究范围是基本稳定的,即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三个方向。

二、建筑教育在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的位置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叙述中,可看出建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在这里重新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基本依据:第一,建筑是环境设计的载体,是构成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本身作为实体承载了环境设计,而建筑设计的意匠、空间、功能等又需要通过环境设计实现。第二,建筑是环境设计方向划分的依据。环境设计根据设计目的划定专业,但不论如何分化与发展,从大的方面分化为以建筑为母体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向并不会变化。第三,建筑学科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和教育支撑。建筑学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产生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背景,凝聚了各种信息,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的存在。在《广义建筑学》的前言中,吴良镛提出了一种广义的环境设计范畴,包括从个体建筑到建筑群,从小庭园到大的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仍然是建筑学的延伸,而建筑学无疑是环境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环境设计的“灰色”属性,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适应面十分广泛,分散在以建筑为主导的工科院系、以艺术为主导的美术院系和以园林为主导的农林院系中。各院校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主导思想和培养方案,尽管各有千秋,但是各有优势的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弱势与不足之处。

三、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领域包括四个部分,即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以及设计经济与管理。建筑学作为环境设计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以上四个方面的全部知识领域,并且贯穿四年本科制教学。因此,环境设计中的建筑学教学整体意识至少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自成体系,表现为课程的全面性、连贯性和有机性。二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上的顺利过渡,体现在内容与时间上的自然衔接。三是教学效率的提高。尽管建筑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环境设计整体的课时量是一定的,这意味着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建筑教学内容、提高建筑课程的比重。这就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保留核心内容、摒除重复教学,提高建筑类课程的教学效率。依照《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领域的划分,拟将建筑类课程分为四个基础板块,即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与建筑管理,分别对应于所提出四个子域。所有课程均为专业基础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核心课程。

1.建筑理论——设计历史与文化

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意,而创意来源于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延续。理论基础属于环境设计的通识教育模块的组成部分,对应于设计历史与文化板块,是设计创意的来源之一。理论板块主要设置于低年级,笔者建议比重占据建筑类课程总体的25%左右,由建筑概论、建筑历史、设计原理三部分组成。建筑概论课是学生进入设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别于建筑学专业,是专门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建筑概论,内容广泛而不深入,由五个必要部分组成,即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艺术与发展倾向。设计原理课的内容对应于第二板块中的建筑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先修和预备课程,可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方面讲述。对于建筑历史的讲述,笔者建议将建筑风格、空间秩序、建筑造型、结构体系、装饰与色彩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掌握的重点内容。此外,目前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未专门设置建筑美学的课程,而是将有关内容分散到了建筑史、建筑设计和美学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建筑美学更适宜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进行教学。

2.建筑设计——设计思维与方法

环境设计经历了一个从界面到空间再到场所的意识变革。特别是公共建筑,对于空间和场所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最终设计的成败。第二板块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重点在于建筑空间和场所意识的建构,并贯穿于四年本科教学的始终,其课时量的比例最大(笔者建议45%),是环境设计从理论到成果的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构成训练是空间设计的第一步,在一年级完成。在设计基础环节,严谨的制图与表现训练是内容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各类空间和场地的感知与构成训练。在这一环节中,行走体验、模型制作与图解训练十分有效。建筑设计课程是第二板块的核心内容。首先需要两类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即第一板块内的设计原理和第二板块内的设计基础,并且需要强调建筑与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和贯彻。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性训练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条线索下的若干类型设计,如住宅建筑、景观建筑、办公建筑、博览建筑、商业建筑等。最重要的是,建筑设计课程下设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最终对应于环境设计的室外环境设计、办公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商业环境设计等。这里提倡综合项目的连续设计,即在教育初始就设立若干工程项目(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设置),每一工程项目从对原始资料与环境的踏查、创意设计到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再到内环境设计,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相互衔接,以训练学生形成连贯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的整体意识。以上这些也同时要求教师的通力配合与协作。

3.第三与第四板块

第三与第四板块均设置在三、四年级。第三板块为建筑技术——设计工程与技术,笔者建议在建筑的总课时量中占据20%的比例。尽管处于艺术学的学科门类之下,但是环境设计专业名称的再次变更重申了在该专业设计中对于技术和科学的强调。第三板块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建筑角度与设计工程和技术对应。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建筑技术教育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艺术园林类院校对建筑技术的轻视乃至忽视;一种是工科院校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直接套用建筑学的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鉴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形成适应该专业的建筑技术教育的专门教材,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第四板块为设计经济与管理,建议比例为5%,主要设置建筑经济与建筑管理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与环境设计专业的项目管理对应,建议作为后者的先修课程。

四、结语

系统论下的环境设计需要的是室内与室外、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整体观。不管是环境设计师统筹包括建筑在内的一切设计,还是环境设计师配合建筑来完成环境设计,对于建筑的理解决定了最终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尽管环境设计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教学体系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步伐。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名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仍延续着以往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并未追随国家对于该专业的定位而作出转变。笔者在这里仅就环境设计专业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以自下而上的课程体系研究来减少认知上的模糊性,希望能使专业教育思路更加清晰。

作者:贺美芳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环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62-02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在2009年总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基础上,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增加专业型硕士,减少的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而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培养环境,培养环境主要包括培养单位的培养环节、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由于专业型硕士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专业型硕士走出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既达成培养目标,又能在培养质量上有保证,培养环境是个至关重要、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环节没有充分体现专业学位培养的特点。因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两者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论文等方面应该有明显的差异。但目前的实践表明,两者的差异并不明显。①课程教学体系工程实践性较弱,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与学术型研究生几乎完全一致,甚至连教材、授课计划及授课教师也与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没有摆脱学术型研究生的基本框架,仍以学术研究为主,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因此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对“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2]。在课程考核方面,缺少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色。②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的特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际运行中,培养单位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实践课程学时不够,授课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指导老师缺乏应用型研究课题等都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成了一纸空谈。③学位论文的应用性、实践性不突出,在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学位论文内容没有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从未参与过工程实际项目,学位论文几乎通篇是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不仅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差甚远,也背离了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2]。专业学位研究生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指导学位论文无法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特色和“应用”背景。

2.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导师队伍在聘任和建设过程中侧重导师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科研论文、高显示度的科研项目和获奖等,一些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大批“从校门进校门”的年轻导师,严重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和产业经验,更谈不上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3]。同时,大多研究生导师没有深刻认识到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直接将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经验移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当中,一味追求理论研究成果,从而忽视了学生工程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另外,还未建立一支适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校外专兼职师资队伍。

3.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而且,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过程化管理的重视,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落实时也大打折扣,难以确保教学活动按计划执行。许多专业学位教育还处在新兴阶段,学生和老师都缺乏准确的认识,管理方式的学术化,使得专业学位教育更加看上去不伦不类[4]。

二、培养环境的构建

1.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管理。①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科学的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学科发展战略,依托企业或行业组织,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同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应用与实践,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与学术型学位有明显差异。②大力改革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充分吸收实践部门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课程体系应包括来自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职业能力,将来自学校和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在课程教学上,任课教师可结合当前工程界热点及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际案例,增补教材内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课程内容。在教材改革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努力在实现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配套和丰富。③整合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设施。加强实践教学基地,首先要将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加强教学和科研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等,拓展校内培养基地的建设;其次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就业机会。④加强学位论文及管理,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际或应用课题,论文选题应体现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内容和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形式也可灵活多样;指导教师和答辩成员中,要有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价,不能过多强调创新点,创新最多是工程创新,不应该过分强调理论创新。

2.加强师资建设,实行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培养单位,针对专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问题,鼓励导师走进企业,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到行业实际部门培训或兼职。另一位来自企业、行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改善导师队伍结构。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5]。

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施过程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信息化管理统;帮助专业硕士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建立健全质监控评价体系[4]。通过设置专家组,对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及答辩、教学质量管理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全方位跟踪监控,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保证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迎来大发展的良好机遇,高校也正转变思想,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因此,培养院校首先必须明确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平行的地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位,在地位上完全平等,在培养过程中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必须建立良好的培养环境,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专业学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扬.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5):16-17.

[2]李学艺,钟佩思.机械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2-23.

[3]周悦,笪可宁,张凤,等.基于CDIO卓越计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建筑类院校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2-55.

[4]徐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一些思考[J].教育论坛,2011:143-145.

[5]吕丽华,于永玲,赵玉萍,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2012,(3):16-17.

建环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环境工程专业;过程管理;就业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探索知识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学习实践使本科四年学习能力得到升华,同时毕业设计水平的高低已成为高校教学总体水平的直接反映。近年来,本科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使得地方院校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学生急于准备研究生考试或者提前毕业上岗,占用大量甚至全部的毕业设计时间,严重制约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成为本科毕业生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桎梏[2]。目前,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亟需改革,如何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市场适应性,已成为大多数地方高校本科生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本论文选择河南省由代表性的省属本科院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应用型较强的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改革研究。全文旨在深入分析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教师、管理等多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认真的梳理,并探索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构建行之有效的毕业实践(论文)新体系。

一、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典型问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开设于2003年,该专业以培养“环境治理应用人才”为办学定位及导向,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工程应用能力为目标,学校秉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两手同时抓、都要硬的教学理念,培养了一批在环境污染治理及工艺设计、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以及第一线工程运行调试等理论与实践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该环节对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工程实践经验和现场运营技能,进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然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在地方性高校中具有共同性,大致归纳为以下两方面:1.博士及硕士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教师岗位,他们的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都不够丰富,其手头的工程设计资料、工艺调试经验非常有限。而本科毕业设计大多是一对多的非精准指导方式,导致这些指导教师列出的部分设计题目类型相似、陈旧甚至脱离实际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因此设计(论文)题目中能做到追逐专业应用前沿或行业研究热点屈指可数;2.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在第7-8学期执行,此时学生的多忙于出国、考研、就业或者签约单位实习上,而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能作为录取学校或的用人单位考评指标,导致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少数学生在极短时间内突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从而导致毕业设计(论文)欠缺创新性,研究没深度,设计说明书内容简单,甚至出现抄袭现象。

二、基于就业需求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毕业生管理和要求

众所周知,毕业设计的主体是学生,指导老师务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指导方式要用“授之以渔”代替传统的“授之以鱼”[5]。指导教师务必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可为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合理且较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才能真正起到鞭策督促的作用。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各类措施,看似占用了毕业生大量的求职应聘时间或学习时间,但实则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毕业设计的水平,进而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从学生角度来看,需要完善学业导师制度,让学业导师、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等形成组合长效教育机制,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教育,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毕业设计对将来工作、学习的重要性,更要使毕业生意识到毕业设计(论文)实践学习过程是对四年大学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系统总结,是培养个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解决各类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过程,最终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生规划的整体和长远目标,从意识深处强化其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

(二)提升指导教师业务素质

整合教师资源,采取学科团队负责制。团队培养模式下指导教师学科团队的构建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3]。不同于传统单一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基于团队培养的环境工程类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转变为团队指导,即由多名环境工程类不同研究方向专业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学校应为青年骨干教师到公司企业兼职锻炼创造机会,通过深入生产现场一线,熟悉工艺流程,积累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发现各类实际问题及增强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最终将自身的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得到大大提升,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的能力也随之加强。另外,学校拓展渠道积极寻求机会建立高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构建多元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聘请行业内富有科研创新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企业导师,同时学校组建专业相近的指导教师团队和企业导师联合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三)基于产出要求的毕业设计选题原则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良好的课题,能有效强化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通过系统分析国内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让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并以基于产出教育要求(OutcomeBasedEduca-tion,OBE)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原则及依据[4]。1.符合培养目标及基本教学要求原则。开展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时,学生已系统学完所有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近三年多的专业课学习,大多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及方向。设计指导团队尽可能结合工程应用及理论基础命题,学生根据选题的原则和要求同时结合自身的兴趣选题,另外允许学生自主命题,这些举措将大大提高其毕业设计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2.选题与就业需求相结合。通过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学习达到提高学生就业技能的目的,将学生就业需求与毕业设计选题做到有机融合。鼓励他们到大型环保类公司做毕业设计,让他们接触各种污染控制类、环境评价类课题,在学校教师和环保企业联合导师的全程共同参与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学生可深层次了解或掌握未来就业单位专业核心技术,有效缩短参加工作后的不适应期。而对有考研究生打算的学生来说,尽可能让这些学生参加校内指导老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者根据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课题,把锻炼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该类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3.选题与各类校园科技创新大赛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教育部及国内高校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和各种科技创新竞赛,建议将科技创新和科技竞赛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大赛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毕业论文选题和科技创新项目相结合。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打造“实践-毕业设计-就业”呈“一条龙”的培养计划,和公司企业签订长期的大学生培养合作协议,建立稳固的校外“产-学-研”合作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认识实习,企业导师直接参与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内建立了环境工程实验中心专业本科实习基地,同时与西安第三污水处理厂、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郑州市八岗污泥处理厂、河南省金山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学生打造各类专业实训平台,建立固定的学生实习基地。改变传统的学生参观实习形式为上岗实习。上岗实习比参观实习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和单位的正式员工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类实践工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实习环节的考核方式转变为教师与实习单位联合考核。这种培养运行方式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更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质量得到保障,达到高校/企业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