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化设计策略

绿化设计策略

绿化设计策略

绿化设计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养护;措施

1园林绿化的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1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对于园林景观绿化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园林景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娱乐环境,休息场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精神层面来讲,园林绿化建设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可以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改变生活方式。从现实需求角度来讲,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净化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促进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建设。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作为一名园林设计工作者,不仅要充分考虑园林建设发展与当地人文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还要注重宣传园林绿化的内在本质作用,将园林绿化设计的服务意识贯穿于人与环境的各个方面,通过各种形式将园林景观设计及养护效用发挥出来。

1.2绿化养护工作的意义

首先,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针对植物栽植后的养护工作是一项难题,近年来,为打造“绿色名片”,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但由于工程量的增加,后期养护一直做不到位,大量的移植,栽植植被的成活率较低,再加上某些人为的破坏,植被的后期养护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养护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绿化效率。其次,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并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不管不顾,要想能够长期的保持美化环境的功能,对完工后的园林景观都要做到足够的后期管理和养护。良好的绿化养护工作有助于创造“绿色艺术”,使城市园林最大限度地持续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服务人民的作用。

2园林绿化的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2.1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

植物对环境及土壤具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植物对环境的效益不同,对土壤中的同一污染物的作用及土壤、水体的净化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植物的功能对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足够重视。在城市园林建设中,在对植物的种类选择之后,再选择不同的配置方式,使植物不仅发挥出美化环境的作用,而且在改善环境污染方面也发挥出其良好的作用。

2.2因地制宜,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在符合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多选择乡土植物,就是多选择当地土生生长的植物。由于所选植物在本土生长,因此当地种植本土植物更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与本地环境最适合,更容易同城市中的其他植物相得益彰。

2.3符合城市功能分区原则

根据城市的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分区,将园林规划与当地的城市环境相适应,并且完全与城市的功能区域相融合,但同时又要符合每个功能区域的主体风格,起到一定的功能效应。

3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措施探讨

3.1严把工程竞标关

园林绿化工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要合理控制其成本,工程竞标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整个园林绿化工程而言有着不可估量地重要影响。所以要合理采纳控制成本的设计方法及原则,不能一味选择低价格的控制成本方式而园林整体的细节预算及质量,这样并不有利于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针对竞标公司的整体实力来进行对比分析,不仅注重其价格优势,还要从各方面进行甄别比对,如每家竞标公司的发展背景、经济实力、发展状况、人员优势、施工信誉等都是参考的主要因素,这样才能选择适合的竞标单位对园林工程建设进行很好地景观设计及养护工作。

3.2规范施工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园林工作者,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绿化施工作业。从某种角度来讲,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作业,它要求的施工规范相对也比较宽泛,不仅仅要掌握一定的园林知识,还要掌握相应地生物学及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从施工初期就应该对园林整体规划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在园林绿化前,首先要将园林植物幼苗运输到施工现场,此阶段一定要做好相应地的保护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根系受到挤压或是外力破坏,这样即便是栽种也很难成活。其次要注意园林施工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土壤变化。通常情况下,幼苗对土壤及水分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栽种前一定要对土壤水分含量、渗透力、酸碱度进行合理测试,待完全符合栽种标准方可进行幼苗种植。最后要对幼苗进行浇水灌溉,确保24小时内根部可以完全浸泡于水中,这样才能保证幼苗可以正常生长。

3.3加强施工管理队伍的培养

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人,人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园林工作而言,也是如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相关人员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园林景观绿化及养护进行合理设计与施工,这样才能提高整体的设计水平及养护质量。但实际园林工程设计人员在很多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不仅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具体来讲可以在实际园林工作中开展一些培训课程及理论知识的考核,设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工作积极的园林工作者而言,要给予适当地奖励,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反之也要设立一定的惩罚制度,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人在施工建设及养护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园林工作的效率。

3.4优化养护技术

对于园林养护而言,因受外在因素影响比较明显,所以要依据具体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水分控制,从而确保园林的正常生长,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与总结。第一,当夏季雨水充足时,要注意园林树苗根部的积水处理问题,避免因雨水过多而出现根部浸泡等现象;在高温天气下,为了使园林植物叶子可以更好地生长,要适当对其喷水灌溉,但是在灌溉的过程中要确保不宜过多,采取少量灌溉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园林植被的生长。第二,针对不同园林树种、年龄及生长条件要采取不同方式的排涝方法:地表径流,通常情况下被控制在0.1-0.3左右,不要存有任何低洼死角;明沟排水,这种方式的排水使用于大雨后对积水进行大量排水作业;暗沟排水,顾名思义是在地下进行,采用排水管线对其进行排水作业,这种排水作业方式对于园林的生长情况要求比较高,且造价也比较高。第三,园林苗木养护所使用的施肥材料大多数是以有机肥为主,但是在实际施肥过程中必须注意苗木的生长环境,要注意施肥方式,均匀播种且要不断进行搅拌,确保有机肥的均匀。第四,要做好苗木的病虫害防治能工作,特别是在夏季多发季节,要针对不同时期病虫害的发生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喷洒药物,同时还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避免中毒现象的发生。第五,针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剪,并要对其生长特性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美观性,绝不能放任其任意生长,影响园林苗木在城市景观中的效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与园林养护在一定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确保园林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合理设计,安全施工,全程养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发展,使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良好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罗艺华.基于园林绿化的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策略探析[J].江西建材,2014,22:214.

[2]李天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J].江西建材,2014,21:192.

[3]杨芸.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园艺,2014,20:192.

绿化设计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后期养护的重要作用

(一)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作用

1.园林绿化建设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可以美化城市,小区,同时提供良好的休息,娱乐环境。从精神生活需求来说,园林景观可以反映社会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角色。

2.园林绿化建设从现实角度来说,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生活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等,提高环境质量。植物的合理配置也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小气候,调节空气温度,湿度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3.在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强调景观园林的设计与服务意识间的互动,注重地域以及人文自然的结合,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承担着宣扬优秀文化的责任。同时,现在园林设计中,要注重从人和环境的需求出发,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景观园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差异,然后组合,创新。

(二)绿化养护工作的意义

1.园林绿化工程的后期养护,针对植物栽植后的养护工作是一项难题,近年来,为打造“绿色名片”,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绿化,但由于工程量的增加,后期养护一直做不到位,大量的移植,栽植植被的成活率较低,再加上某些人为的破坏,植被的后期养护更是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养护管理工作可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绿化效率。

2.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并不是就意味着可以不管不顾,要想能够长期的保持美化环境的功能,对完工后的园林景观都要做到足够的后期管理和养护。良好的绿化养护工作有助于创造“绿色艺术”,使城市园林最大限度地持续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服务人民的作用。

二、园林绿化的景观设计策略

(一)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

1.要以适应性和生长势较强,且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为主,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2.应合理选择一些管理相对粗放、整体抗性较强的植物;

3.树种的规划设计应当以长期设计为主,以常绿植物为主,以慢生树种为主,短期效果和落叶植物合理配合;

4.树种不宜成为病虫害传播媒介,且自身能较好地抗病害、抗虫害;5.配置的植物因景观需要,宜有耐修剪的特性。

(二)因地制宜,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在符合植物种类多样性的基础上,植物景观设计应该多选择乡土植物,就是多选择当地土生生长的植物。由于所选植物在本土生长,因此当地种植本土植物更能够保证其正常生长,与本地环境最适合,更容易同城市中的其他植物相得益彰。

(三)符合城市功能分区原则

根据城市的不同区域功能进行分区,将园林规划与当地的城市环境相适应,并且完全与城市的功能区域相融合,但同时又要符合每个功能区域的主体风格,起到一定的功能效应。

(四)园林绿化设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

城市园林景观完工后,是要给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休闲,运动和交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所以,设计时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使人们尽可能多的接触到绿色,能够使人们在休闲时尽情的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雨露,从而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三、园林绿化景观养护管理的注意点

(一)灌溉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当自然界中提供的水不能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求时就应使用人工灌溉的方法满足植物对于水的需求。这样既可以使植物长得更加茂盛,同时也可以加快植物的生长,使之尽快的达到园林造景的需要。植物灌溉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园林养护人员应掌握基本的灌溉原则:慢灌、少灌、勤灌。还要掌握好植物需要的生长环境、以及植物的生活习性等,对植物进行灌溉。在灌溉时可先浇灌阔叶树、灌木、小苗以及新栽的树木,后浇灌耐旱性较强的针叶树以及长期定植的树木,在对植物进行灌水时,时间选择也很重要。灌溉的时候要避开气温最高的中午,最好选择在早上或者是晚间对植物进行浇灌,这样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达到理想的灌溉效果。进行灌溉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植物需水量也不一样通常的情况下对于灌木进行灌溉时每株每次的灌水量不能少于60千克,而乔木的灌水量每株每次的灌水量不能少于90千克。为了保证植物能够顺利存活、长势良好,新栽的灌木与乔木每年都需要养护工人为其灌水,灌木灌水最少需要五年,而乔木也需灌水三至五年,如果遇到干旱的年份或者植物生长的土质不够好灌水的年限还要适当延长。

(二)排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但是如果土壤中含水量过多,也不利于植物的生长,严重的甚至造成植物的死亡。树木的抗涝能力与树木的长势、品种以及树龄有极大的关系。在长期的园林养护工作中工作人员总结出了几个排涝有效的办法:;第一、通过建设暗沟进行排水,其具体措施是埋设与市政排水或者是与排水沟相连的地下排水管线,使积水得到有效的排除,但是很明显这种方法的造价较高;第二,减少地表径流,使植物的根部附近的地表平整没有坑洼死角,地表坡度保持在0.12%~0.32%,的范围内;第三,修建明沟进行排水,这种排水方法比较适合较大降水时对多余积水的排出。

(三)修剪

在园林的养护管理中,首先需要做好乔灌木的修剪工作。由于乔灌木的生长较快,如果不及时的进行修剪,将会严重的影响到园林的美观,因此,应该制订科学的计划,按照相应的时间,派专门的人员做好乔灌木的修剪工作,修剪的时间应该固定,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该修剪一次。另外,在进行乔灌木修剪的过程中,应该派专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样才能给确保乔灌木修剪的质量,做好园林的养护管理工作。

(四)施肥

施肥是园林养护工作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施肥时必须在除草松土以后进行,而且应在多日没有下雨,土壤比较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肥工作,如果在阴雨天的时候进行施肥工作不但植物对肥料的吸收率较低,而且还极易造肥力的流失,影响施肥的效果。对树木进行施肥工作的时候要注意肥要是施在树木根部周围,不要靠近树干施肥,这样会使植物的根部能够充分的吸收肥所带来的养分。对花卉进行施肥的方法很多每种方法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花卉的施肥方法主要有撒施、滴灌、埋施、冲施等,其施肥方法的选用可以根据花卉生长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施用。

(五)补植和防风

在园林的养护管理中,还需要做好乔灌木的补植和防风的工作。所谓的补植主要就是指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通过栽种一些乔灌木来实现相应的绿化,但是,在乔灌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病虫害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乔灌木的死亡,需要在后期的养护中进行补植,在补植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将死亡的树木清理,并且应该补回原来的种类,在补植完成之后,还需要对补植的树木进行良好的养护,提高成活率。另外,在园林的养护管理中,还需要做好防风的相关工作,具体主要就是需要在每年的风季来临之前,应该做好树木的修理工作,并且应该加固护树桩,同时每年应将护树绑带放松1~2次,防止绑线嵌入树皮内。进而通过对乔灌木采取相应的补植和防风的措施,能够实现对乔灌木良好的养护工作,有助于提高园林的美观性和实现园林的欣赏价值。

总之,为了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园林工程应运而生,在其设计和养护工作上,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在园林的设计上,需要按照环境效益配置植物、因地制宜,尽量使用乡土植物、符合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在园林的养护工作上,需要将绿化养护工作贯穿于园林建设的整个过程、防止害虫的侵蚀、充分体现景观设计的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实现园林工程的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徐玲.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J].吉林蔬菜,2014,Z1:40-41.

绿化设计策略范文第3篇

一、概念创新设计

面向设计要求和分析设计条件,概念创新设计环节着重生成框架式的广泛意义上的解。设计师的知识背景、专业素质和高质量的设计方案密切相关。它需要工程科学、专业知识、产品加工方法和商业运作等围绕着产品一人一环境的复杂结构体系贯通相融,达到做出产品完整周期过程最为重要的决策。概念创新设计通过合理解决原理部件间的空间或结构上的关系问题,从而形成产品的方案。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概念创新设计,如果在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发生错误或缺陷,详细设环节将很难甚至无法纠正。概念创新设计是一项进行知识处理与操作的创造,目标在于从定性到定量的寻求最优解。产品概念的生成是从用户的需求开始,以良好的用户体验为目标,对产品概念进行深入设计,生成最终的一个或几个设计概念。而概念创新设计环节对设计师的约束条件最少,从而具备较大的创意空间,最能体现与发挥设计人员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概念创新设计阶段中,融入绿色设计因素,则能更好地提升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加绿色。

二、产品形态层次

产品形态是传递产品信息的第一要素,它能使产品内在的质、组织、结构、内涵等本质因素上升为外在表象因素,并通过视觉而使人产生一种生理和心理过程。产品形态由物质形态、文化形态和理念形态三个层面构成。物质形态层面是指功能性和技术性的因素,具体体现为产品的结构、材质、色彩、样式等;文化形态层面包含流行趋势、审美趋势等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因素;理念形态层面指受民族与传统、宗教与历史的影响而产生的产品设计理念,包括对形态的观念、联系、想法、判断、偏好和理解等主观的认识。

三、概念创新设计中的绿色策略技术

绿色策略技术是建立在产品属性的层次理论之上的。概念创新的开发环境融合涉及产品开发各环节的设计知识流。而利用产品形态的层次方法,将设计知识流合理的引入,则可以从较高的层次来规划和发展绿色策略技术。针对产品形态的三个层次,构建四个阶梯的绿色策略技术。绿色策略技术包括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和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1.产品物质量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的质量属性体现在产品的材质、色彩、形态、技术等因素上。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主要考虑物质属性的基本元素——物理组成。产品的物理组成包括产品材料、产品制造和产品形态等内容。产品材料指产品的各种材料组成部分;产品制造涉及产品的制造工艺和制造过程;产品形态指产品的大小和形状,以及造型风格。产品物质属性宜人化策略包含运用绿色材料、绿色结构、绿色形态设计、以及造型风格绿色化。绿色材料除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和使用性能,还更过考虑资源能源与环境因素。绿色结构是指产品结构设计环节中,更多地注重能够节约能源资源的结构,避免材料的浪费。绿色形态设计是指在工业设计的形态设计环节中,在产品造型美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产品形态,使之能够更好地与优化结构、节约材料相符合。造型风格上偏向于绿色,则能够在产品后期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产品市场营销能力。

2.产品操作宜人化策略

概念创新设计中对产品体验进行深入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产品使用体验更多的决定着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好坏。产品体验具体涉及操作界面、时间、使用环境、日常维护保养等因素。在绝大部分产品体验中,视觉与触觉返回的信息最多。视觉信息的反馈决定了产品的第一印象。其总体印象的来源则取决于产品物质形态。触觉给用户带来对产品的印象和主观感受。触觉,直接带给消费者产品质感体验,却可以传递产品价值体验的信息。良好的触觉体验能让用户倍感关怀与舒适,以及后续用户的理性判断——感觉这个产品很棒。用户体验是一种用户与产品的深层次的交互行为,涉及生理、心理、思想、社会等方面。在用户使用产品时,产品的属性达到了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为可用性、易用性、可依赖性等方面。概念创新设计中的操作宜人化是在通过设计师对于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觉方面做出深入设计,来提升产品和用户交互质量。在产品体验中用户有行为和情绪两种外在表现。通过对行为和情绪调查研究,设计师就能够把握住用户需求和产品属性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更好的用户体验。

3.产品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

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外部影响而具备了一些与产品本身密切联系的关联属性特征,诸如深蓝色于IBM。产品文化属性就是这样一种深层的关联属性。在概念创新设计中,运用文化属性宜人化策略,可以通过产品创意背景、产品地域文化、产品文化关联、产品品质文化等来实现。产品创意背景以中华文明优秀的文化传承为依托,在当代文化环境下,对当代产品创意背景进行深层的构思谋划。概念产品开发也应该与当前流行文化相关联,汲取当前流行文化的元素,实现产品文化关联。

4.产品概念意识宜人化策略

产品形态除了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外,还包括形态的个性、象征、用户印象、联系、想法、判断、偏好等理念形态。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之初,对产品概念会形成一系列的产品方案。再由此方案中形成值得开发的方案做出宜人化的调整与筛选,则能大幅度的提升产品开发的成功概率。产品概念意识的宜人化,需要从高度的哲学角度对产品方案进行反思与判断。分析这种概念的功能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源头上发展倡导绿色设计。

四、结语

绿化设计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绿色策略;高层建筑设计;应用

1 绿色策略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1. 1 便于实现建筑的自我调节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建筑作为一个生命体,进行设计时应表现出建筑生命体的各个生命特征,实现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基于绿色策略的高层建筑设计的自我调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实现建筑的自我净化,例如对废气、污水、噪音及其他污染源的净化; 另一方面,实现建筑的自我调节,例如对温度、湿度、采光、通风等的自我调节。

1. 2 充分利用自然体系

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体系,例如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目前,许多高层都以人工环境为主,通风靠人工暖通空调系统提供,光照由电气照明系统提供,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居住或者工作很少能够感受在自然光线和凉风。这样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长期处在人工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将绿色策略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能够充分的利用自然体系,并将该种设计理念付诸行动,越来越受到建筑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 3 舒适化

高层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必须具备舒适的特点。通过将绿色策略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能够进一步提升高层建筑的整体性能和舒适度。而想要提升高层建筑的绿色舒适化设计水平,不仅应该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还应该重视环境的舒适度,包括室内声音、温度、湿度、光线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的舒适性设计,尽可能避免采用损害人体健康的材料,多采用舒适、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

2 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策略的应用分析

2. 1 工程实例

文章以某高层建筑为例,该高层建筑设计包括了表演艺术中心、餐馆、室内游乐园、天文台、饭店等,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具有绿色、环保功能,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绿色策略,通过实践,该高层建筑投入使用之后,60%以上的能源来自于风能,并且采用了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咸水淡化、绿色屋顶等先进设计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依然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2. 2 高层建筑设计中绿色策略的应用

( 1) 结构体系设计。高层建筑建筑高度相对较高,其结构设计难度以及对设计师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尤其是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高层建筑中工作和生活设施相对集中,通常工作和生活问题都是在建筑内部解决,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最大限度的方面人们工作和生活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另一个关键点。因此,高层建筑设计应该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状况,例如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外形结构、抗震等级等,确定建筑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然后采用弹塑性、弹性等方法进行分析,在建筑结构的不同位置采取不同的强化和加固措施,人为的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和顺序,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此外,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非常复杂,各楼层之间的结构设计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装修成不同的类型,这给建筑安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采用抗震性能强、塑性强的墙体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抗震性能,虽然增加了建筑的成本,但是却显著的增强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为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 2) 顶部设计。高层建筑顶部设计至关作用,独特的顶部设计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形象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城市建筑群中的区别于其他建筑,甚至成为整个城市的标志建筑。例如,某广场的顶部在白天透射出天空的湛蓝,晚上成为灯塔,已经成为该城市的鲜明标志。高层建筑的顶部需要设计一定的功能用房、空中会所、餐饮、娱乐场所,这样既能够起到遮阳、隔热作用,又能够改善室内的微气候和节约资源,让高层建筑的居民能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大气之感。

( 3) 空间组织设计。高层建筑是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符号,因此高层建筑设计必须重视建模设计以及空间组织设计。塔楼设计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满足高层建筑基本功能需求和人们审美要求的基础上,重视外形设计,同时还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独特的要求。高层建筑空间组织设计中绿色策略的应用,更少的采用玻璃幕墙,尽可能的降低光污染,同时降低风口和风带的数量,这样能够实现建筑整体的协调性,让空间组织更有节奏感,让城市界面更加丰富多彩。高层建筑外观设计与顶部结构设计不同,通过不同形式的玻璃幕墙的有机结合,广告牌与墙壁的下部空间显得更加生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地下空间,建造类似停车场的场所,这样能够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高层建筑的这种空间组织设计不仅能够完善建筑物的综合功能,又能满足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自在、舒适的要求。

( 4) 建筑节能设计。高层建筑能耗为普通建筑的数倍,其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建筑单位以及社会广泛关注的特点。高层建筑的节能设计需要从: 降低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管理资源,使设备方面和建筑方面的成本最小; 智能化管理; 选择低能耗设备;研发和应用新能源。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说,应该合理处理构造设计、单体设计和群体布局设计。以热水供应系统为例,如果想要实现较好的节能效果,应该采用多种热源供热的方式,例如根据不同的热水需求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独立热泵机组等供暖措施,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必然成为城市建筑的主力军,为了降低高层建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伤害或者破坏,将绿色策略应用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对建筑进行合理设计,不仅能够使高层建筑具有时尚的气息,又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创建绿色、节能、环保城市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岩. 超高层建筑绿色设计策略[J]. 门窗,2013,( 9) : 205.

绿化设计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屋设计;绿色建筑;理念;环保

面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时展的主题。人们越来越懂得注重保护环境和建造节能环保建筑,房屋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深入人心,它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 绿色建筑概念及特征

1.1 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即建筑与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建筑对环境资源所造成的负荷,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建造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在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污染,做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 绿色建筑的特征

与传统建筑相比较,绿色建筑大大减少了建造过程中和建成后建筑本身的能耗,具有不浪费自然资源、不污染自然环境的特点。首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节约环保,将人类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低;再次,健康舒适,为人类工作生活营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做到了节能环保与自然发展的统筹兼顾。

2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设计策略

2.1 建筑的选址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经过对建筑所在地周围地质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所在地的环境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使建筑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既充分利用了周围的各种资源,又不损害自然环境,还要考虑到周边的交通便捷,大量可利用的现代基础设施等等,为绿色建筑的建造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2 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上,要重点加大对天阳能的利用,太阳能的运用有降低能耗的作用,可以减少建筑内二氧化碳的的排放,在太阳能的利用过程中,可以将其用来发电,热水,以及近年来开发的太阳能制冷空调、太阳能采暖等等。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可以起到节能损耗的作用,可以构造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采光通风策略

绿色建筑在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光与自然风,将两者运用到采光通风的设计,可以降低因人工照明等带来的能源损耗,为建筑居住者提供舒适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例如,在建筑的外墙方面,可以选择运用透明度较高和传热导性能较低的石材装饰,可以同时增加外墙板的热反射和减少墙体对室内的热辐射,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在幕墙的选择方面,可以采用干挂石材幕墙,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与外界的热传递,减少因夏季大量使用空调造成的耗能,也可以减轻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劳动负担;在玻璃幕墙的运用上,可以选择夹层玻璃,这种中空夹层玻璃技术可以增加热绝缘性,起到良好的隔热功效,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2.4 水资源利用策略

绿色建筑的节水方面的策略,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和处理回收利用污水来实现,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灌溉,加强了建筑的生态建设,污水回收利用特殊设备净化后利用水泵提升到建筑楼顶水塔中用来冲厕,也可以用来喷洒路面、绿化等;在中水利用方面,可以将其收集起来处理为达标的中水,用于绿化灌溉、清洗车辆等,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2.5 地下空间利用策略

地下空间可以作为公共场所,或者停车库、储藏室等等,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建造,将绿色建筑的空间由水平方向向地下的垂直方向延伸。开发地下建筑时,可以将地下建筑的上部作为重要的商业、服务用地等与地上建筑部分相联系,再往下延伸就是布置对采光要求较低的停车场、储藏室等,当地下部分地形高差较大时,可以设计建造不同高度的层级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相呼应,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2.6 绿化景观的立体化设计策略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以及建造过程中,绿化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调节碳氧平衡,可以减轻空气污染,还可以降低噪声、节约能耗、改善室内热环境等等,是房屋绿色节能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应因地制宜建立立体绿化,使植物的绿化效果达到最大化。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可以进行房屋的顶层绿化,顶层绿化可以降低屋面的温度,也可以大大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对建筑的景观美化和环境改善都有很大的作用;还可以利用墙体、阳台进行绿化,墙面的绿化可以遮阳隔热,在现实操作中,可以种植藤蔓植物沿墙攀附来阻挡太阳辐射,也可以在阳台种植花草,进行分层绿化,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7 建筑废弃物处理策略

建筑物居住者和使用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摒弃传统建筑周边设置简易垃圾台或垃圾桶的那种做法,应考虑运用分类回收垃圾的垃圾箱,在建筑周围的下风处放置,并在周围种植大量绿色的植物用来净化空气。

2.8 人性化道路设计策略

道路设计关乎建筑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出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应从满足居民生活、利于消防的进行和与环境协调方面着手布局。建筑周围的主道路路面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材质铺设,由行车道和园路组成。在行车道的设计过程中,要满足消防的要求,使交通方便快捷,同时要考虑到残疾人坡道,一般确定建筑周围主要道路为6m,环形道路为7m,在园路的设计上,一般将游步道设计为1.2~2.0m,用水泥砖、卵石等铺成,不但可以减少建筑成本,也可以起到环保、自然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运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设计房屋的过程中,本文从需求要素、环境要素以及营建要素出发,从建筑设计方案的选址布局、对可再生资源的运用、采光通风、水资源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再到建筑废气物的处理以及人性化道路的设计方面进行了探讨,使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深入运用到了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为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以及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积极建议,使我国新时期的建筑事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孙静.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