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化考察报告

绿化考察报告范文精选

绿化考察报告

绿化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现状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筹办奥运七年来,我中心党委自觉学习、认真实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体现了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和较强的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市政园林服务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一,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较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心领导班子通过中心组理论学习、网上学习、邀请中央党校和人民大学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外出学习培训、开展自学等形式,全面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本质、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班子成员一致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建设宜居宜业和谐新*的根本指针,是我们解决市政园林服务事业发展中各种矛盾、各种问题、努力提高市政园林建设养护管理水平、营造*新城优美环境必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由于理论认识到位,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用以指导实践的坚定性不断增强。

第二,坚持了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20*年底政府机构改革,市政园林管理局更名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由行政机关变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以后,我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在一起。中心党委始终坚持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克服各种困难,抓住各种机遇,坚持以发展这条主线统领各项工作。一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清理偿还了7000多万元历史欠帐,将所属五个直属事业单位由差额拨款争取为全额拨款,将所有在职和离退休干部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使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脱掉包袱轻装上阵,顺利实现了由行政机关向事业单位的过度。二是进行了事业单位的优化组合和人事制度改革,将所属黑垡苗圃与绿化队进行了合并,事业单位职工全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副职实行了竞争上岗;科学设置机关职能科室,精心选调高素质人员充实机关干部队伍,为中心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编制并开通了市政园林服务中心网站,在机关大厅设置了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公布了热线电话,加大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力度,保证中心各项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并随时接受社会各界对市政园林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市政园林服务事业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几年来,中心党委坚持发展依靠群众、发展为了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使市政园林服务事业快速发展,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在系统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干部职工享受到了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重视职工的素质教育、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升级,使干部职工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提升;中心机关办公室楼的搬迁及食堂的新建,绿化队、养护队办公室楼的改造及职工活动之家的建成,团河公园办公楼的新建,康庄公园和儿童乐园的园内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与环境得到根本的改善,受到了干部职工的一致称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通过征求意见,所属干部职工对我中心党委的满意和比较满意率达到100%,体现了广大干部职工对中心党委工作的认可和对中心发展成绩的肯定。目前我中心正气上升,士气高涨,市政园林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明显提高,党委、支部两级班子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在服务群众上,20*年至今,我中心先后圆满完成26项为民办实事工程,包括兴丰大街、兴业大街、富强路、商场南巷、兴政南巷、林校路、康庄路、龙河路、清源东路、清源北路、宇丰苑小区外部道路等道路的改造及绿化工程,“一桥九口”、“一口五港湾”改造工程,永华路污水改造和兴华路雨水南沿工程,金星公园建设工程、黄土不露天工程、京开路东侧及种子公司楼前绿化改造工程,兴城广场中央喷泉改造工程,儿童乐园危电改造工程等。与此同时,努力承办了人大代表建设、政协委员提案42件,重点办结了兴丰北大街人行步道改造工程、学院路绿化改造工程、火车站广场东侧小树林改造工程、火车站环岛改造工程、化纤厂小区外部道路排水工程、火神庙居民小区外部道路改造工程、利民巷道路改造工程以及康庄公园健身器材更新工程、儿童乐园湖泊清淤及游人坐椅添置工程、街心公园改造工程等。为美化新城环境,改善新城交通状况,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中心正在加紧实施的为民办实事工程还有西旺路及西旺带状公园建设工程、枣林公园建设工程以及物流基地丰顺路和天河东路改造工程等。

第四,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中心领导班子在抓好政府赋予市政园林服务中心职能任务履行和各项重点工程、实事工程、折子工程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新城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制定了《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是在人才培养上,挤出有限资金为专升本、初升高及专业技术人员再教育解决学费,鼓励干部职工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增强做好市政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和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二是在职工教育上,借筹办奥运契机,广泛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争创学习型单位、争当学习型员工”等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系统的以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促进了全员素质的提高。三是设施设备装备上,坚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20*年以来,所属各单位累计更新添置挖掘机、搅拌机、洒水车、抢险工程车、打药车、垃圾清运车、剪草机、水泵等机械设备100多台,为完成*新城市政园林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在工作谋划上,着眼长远,着眼未来,着眼城市可持续发展,组织科以上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多次赴*市兄弟区县和外地学习考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认真汲取和借鉴兄弟城市市政园林养护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五是着实抓好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下大力抓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并取得阶

段性成果;请专家对*新城地下市政管线使用状况进行勘探,建立了较祥实的资料数据库;针对*新城绿化面积和绿化覆盖率低的现实组织人员深入进行调研,制定出增加绿地面积和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措施;围绕提高市政园林养护管理质量和效率,制定了市政园林养护管理量化考核办法。六是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强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近期与长期、内在与外在、质量与规模、硬件与软件、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协调发展。

二、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几年来,虽然我们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市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地管护水平显著提高,完成政府赋予的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但仍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还不够牢固。党委、支部两级班子结合中心的职能任务实际,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还没有完全达到自觉的程度,对中央、市、区委关于科学发展的指示精神学习领会还不够透彻,还不能时时处处以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特别是在如何使*新城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宜居宜业城市标准,如何把握应对和妥善处置城市市政园林突发事件,如何实现市政园林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思想还不够解放,思路还不够开阔,办法还不够多。

第二,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工作标准有待提高。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有待增强,工作中有时存有因循守旧现象,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在自我认识上,有时纵向比较多一些,横向比较少一些,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二是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实、准、快、细、严”等方面,还存有差距,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三是抓制度落实不够得力。

第三,整体素质和水平建设还有差距。在全球化、市场化条件下,领导素质、干部素质、职工素质等还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高节奏、高水平、高效率团队还没有真正形成,管理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适应形势发展,提高工作能力,党建、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文明节约型单位建设等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整改措施

(一)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努力创建学习型班子

1、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党委班子及成员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针对性,努力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有针对性地加强市场经济、现代科学技术、领导艺术和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重点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报告和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要理论的系统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增加形势教育内容,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运用党的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2、完善学习制度,提高学习质量。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学习计划,努力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不断创新中心组学习方式,抓好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有机结合。坚持学以致用,更好地把学习成效转化成领导和指导工作的能力,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市、区委的决策,科学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3、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中央的决策和市、区委的部署与本中心的职能任务结合起来,与思考研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具体措施结合起来。通过学习,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作风建设的能力。

(二)坚持群众路线,把转变工作作风作为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

1、增强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市政园林服务工作的领导,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措施,加大对政府赋予的重点工程、实事工程、折子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力度,强化措施,分解责任,狠抓落实,用更多的精力和更有力的手段来协调推动各方面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安排部署有效贯彻落实。

2、拓宽和畅通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渠道。坚持执行党委班子成员挂钩基层单位、挂钩扶贫点和扶贫户、联系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等制度,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听取意见、调查研究,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群众最盼、最难、最忧、最怨的问题入手,及时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

3、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有关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严格按照《市政园林服务中心会议制度》办事,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前征求意见制度,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依法决策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对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特别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上,坚持不调研就不决策,坚持事前公示、充分论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听取反对意见。进一步做好沟通交流工作,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加强自我约束。

4、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群众工作,注重从源头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畅通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1、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识。在思想解放上实现新的突破,用思想的解放促进思路的拓宽,推动市政园林服务事业发展。坚决克服害怕困难、畏缩不前,不愿吃苦、怕受挫折,只图安逸享受、不想艰苦奋斗的思想,确保区委、政府重大安排部署的有效贯彻落实。

2、加强科级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依据党章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弘扬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的良好工作作风;加强对党员、干部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并充分利用考核成果,调整和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不断优化基层领导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努力提高基层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确保基层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带领所属干部职工高标准完成区委、区政府赋予我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整治

突出问题

1、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一次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以榜样的激励、示范作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同时,深入剖析陈良宇、刘志华、毕玉玺、聂玉河等违纪违法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坚持诫勉教育,对基层单位和机关科室的一些干部,尤其对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并落实整改措施,限期改正。

2、坚持领导率先垂范,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和市、区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始终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规党纪的要求作为衡量、规范言行的尺子,自觉进行反腐倡廉的自我教育。认真落实党委和党委班子成员廉政承诺,模范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积极倡导树立“八个良好风气”。

3、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在重大项目建设中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干部在项目建设中廉洁从政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的管理,防止项目建成、干部倒下的严重问题发生。带头执行领导干部不得插手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规定。

4、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党政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尤其要强化对基层单位一把手的监督,党委成员要坚持对分管联系单位班子成员的谈话制度,做到警钟常鸣。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1、坚持经常性的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水平。继续坚持每周五下午的集中学习制度。机关和个人都要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书目,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知识等。学习中,要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切实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绿化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8月3日,我们考察团抵达考察学习的第一站——*市,主要参观了*大桥、*、*、*;*的*影视城、*艺术馆;8月5日参观了*的*、*、*、*珍珠馆,感受了水乡风情;8月6日船游*、参观了*;8月7日车游了*南浦大桥、*新区、*隧道、人民主场;登上*大厦眺望*夜景;所到之处到处是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新式样的小洋楼在农村比比皆是,显示了*五市农村的富裕。进入城市,无论是在*、*、*、*还是*,都感受到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气息,新建的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街道洁净,高速公路上车水马龙。

二、*五市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围绕大旅游的发展思路,构建大旅游格局。

*地区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城市规划中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思路,从而有效地构建了大旅游的格局。如*市在城市规划中,为保护*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保留了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使*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市政府在城市规划中也提出:城市规划要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城市规划必须服从旅游业发展规划。而*的旅游发展策划滞后于规划,规划滞后于建设,全市旅游开发各自为政、开发水平低、综合效益差,一些景区和景点盲目开发,资源被破坏,永续利用度低。

(二)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构建合理的旅游利益主体。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如*市在景区景点建设上,三年内就共投资40多亿元人民币,建设了宋城(有天灯节,大型演出等)、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打造了“层层叠叠山、弯弯曲曲路、高高低低树、丁丁当当泉”的特色,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三)在旅游景点和产品的包装上突出了创名优品牌的地方特色。

*五市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经营城市。充分体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间天堂”*西湖全力打好了白居易,苏东坡,白娘子传奇等文化品牌,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为其增色不少。乌镇水乡古镇凭借水阁而天下闻名。*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旅游的一大特色。*则以“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太湖),在住、食、购上充分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园林饭店,食吴越菜,购*工艺品、苏绣等,以文化突出城市、产品特色,把旅游产品和当地文化融为一体,使旅游产品个性化。“闻钟声,烦恼清,智能长,菩提生”的寒山寺,“夫妇归田隐居”的藕园等无不如此。

我们可用七句话来概括*五市旅游的经验:自然风光优美是前提、思想观念更新是基础、景区特点鲜明是关键、旅游市场规范是重点、管理体制科学是难点、文化底深厚是核心、科学技术支撑是动力(如*)。

近几年来,*五市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对比之下,我县旅游产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发展结构不平衡,地方特色不突出,“吃、住、行”要素所占比重较大,“游、购、娱”结构不尽合理。旅客构成特殊,周边游热,国内游冷,国际游几乎空白。

三、对*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抓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培植一批旅游精品。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以数量扩大为目标的粗放型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向深层次、质量型和内涵丰富型发展。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我县发展旅游业的先天条件。但从实际来看,还有很多景点存在功能单一、品位不高等问题,由于缺乏深度开发,内涵不够,而显得平淡无奇。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每个城市都有地方氛围浓郁的特产。如*西湖龙井茶,*的万三蹄,*酱排骨,*盐水鸭等无一不让游客心动。我县也有不少土特产,比如宜居的茶叶、后坪的苦荞酒等,但大都没有在包装上下功夫,没有形成与当地文化、风土人情相联系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精品。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二)抓宣传,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促销的广度和深度,树立*新形象。

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加大市场促销力度和深度,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一个好的商品需要好的推销术,旅游产品更是如此。我县要依托各种活动载体、现代新闻宣传媒体,筹划热点,精心包装,制造轰动效应,刺激旅游消费热点,培育品牌,吸收游客,不断拓展周边客源市场。以乌江画廊的山色风光为依托,精心布局桃花园—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大旅游圈。

绿化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一.华东五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年10月,*、*、*、*、*作为54家全国第一批申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的城市,经国家旅游局考核、检查、验收,均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且在考核得分上位居全国前列。

近几年来,华东五市先后确定了大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思路,在旅游产业定位、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管理、市场促销等方面摸索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在产业定位上确立了发展大旅游的思想

*市的旅游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市则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中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定位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各市在城市定位上,突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著名的旅游胜地”;*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是“西太平洋沿岸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二)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大旅游的发展思路

华东五市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规划因素,以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市政府成立的“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规划委员会”。该委定期会同计委、规划等部门对旅游项目论证审批;*市形成了“旅委”与计委、规划部门集中审定表决旅游改扩建项目的议事制度;*市在旅游立法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审核同意后,再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县级市、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市政府在建设发展中,为保护*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作出保留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决定,使*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使*旅游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在市场管理上实施了依法综合治理的措施华东五市认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均采用联合*、工商、市容等部门综合执法等形式,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取得明显成效。*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管理委员会”,其职能就是负责协调*、工商、市容等部门,联合对旅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市政府针对日趋升温的“一日游”市场,专门颁布了《*“一日游”公告》,并责成各景区(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景区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依法整治;*市建立“一日游”经营活动专项审批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当地旅游市场秩序。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

*市在景区点的建设上,市政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近三年来,共吸收40多亿元人民币投入景区(点)建设,建设了宋城、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点),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市全市60余家星级宾馆90%以上利用外资、吸收内资兴建,社会资金在旅游饭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在旅游产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创名优品牌华东五市在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城市。*市政府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1—7频道等各大媒体,隆重推出“*国际梅花节”,*的花车巡游驶进了*滩,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旅游的一大特色,*向世界推销“三古一湖”(*;*以“三江两湖”树立*旅游形象。通过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装,使华东五市旅游形象充满个性化,城市充满个性化。近几年来,华东五市海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

(六)在政府主导上给予政策扶持

*市政府为发展都市旅游,建立旅游“两委体制”,采取制定征收旅游企业旅游附加的政策,保证*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市财政每年拨款5000万元,用于*旅游促销;*市政府从第三产业发展基金中列支1000万元每年递增15%用于发展*旅游业;*市政府制定了按全市饭店利润的10%征收旅游附加的制度,每年13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市每年旅游市场促销费为500多万元。

(七)在城市环境建设与治理上为大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华东五市旅游业发展得益于基础环境建设与治理。*市政府为开辟“黄浦江夜游”旅游项目,动用巨额资金搬迁*外滩所有货运、军用码头;*市政府近年来改造了60多条道路,实现绿、亮、洁、美,投入4000多万元治理秦淮河、玄武湖;*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改造、扩建通往景区点道路50多条;为了维护*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7月专门作出了《关于拆除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新任市长上任不到一年,拆除违章建筑达137万平方米,拆违铺绿,改造了环沿西湖的环境,树立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在城市的建设上,着眼于树立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与国际接轨,在旧城改造和建设中,考虑了盲人和残疾人的设施建设,也考虑国内国外游客方便,设立了中英文对照指示方向的路牌等。华东五市从抓城市环境建设、治理城市环境入手,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旅游的可进入性,有力保证了大旅游的发展。

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定位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植和扶持,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21世纪*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旅游业克服起步晚、基础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年旅游总收入达111亿元,又创新高。结合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市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要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我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与华东五市人大、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中,他们均对*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过渡,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原因之一,*市要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必须首先建成国际旅游城市。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城市国际化道路的必经阶段。原因之二,发展*大旅游与市委、市政府建设滨江、滨湖城市的思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原因之三,市委、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的大力实施,使发展*大旅游、大产业成为可能。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进一步加以扶持发展,最终培植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要挖掘个性、渲染特色,把我市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市

华东五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证明,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是没有个性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国际化城市。旅游业是以城市形象、城市特色为品牌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城市旅游业中发掘个性、渲染特色。我市是一个有着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底蕴;具有高山流水琴台觅知音、编钟、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兵工厂、张公堤、红楼等一大批可供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同时,我市又是全国知名的滨江、滨湖特大中心城市,长江和汉水在市内交汇,泾渭分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自然景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的楚文化和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和个性,是我市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关键所在。在旅游纪念品、饮食、景点、娱乐等旅游要素上需要展开充分研究,深度挖掘楚文化、民间文化特色,使旅游饮食、娱乐、地产品、人文自然景观突出我市充满个性和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同时,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使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要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宣传城市形象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市旅游业实际已形成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点,如黄鹤楼、东湖、晴川阁、琴台等等,但是包装组合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形象,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海内外推介、促销。同时,有一批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旅游业是一个“点子”产业,要画龙点睛。同时创新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结合*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可探索在水文化、热文化上,在名人故居等题材上深入挖掘、开发、实施创新,以“新”取胜,真正形成知名度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我市旅游精品和精华旅游线路。

(四)要注意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又构成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就*的实际来说,要发展旅游、形成大旅游格局,必须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规划,两方面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市为拓宽道路,曾准备砍掉市区几十年的树林,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社会的呼吁,*市政府思量再三,下令停止砍伐,保护了树林,保护与开发并进。据有关部门测试,*虽与*同为“火炉城市”,但因园林绿化覆盖率高,每年夏季气温降低了2—3℃。大量的事实表明,城市规划应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的整体特征、树立整体形象。为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充分体现旅游规划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做好我市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湖城市的整体性旅游规划、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令行禁止,使城市的建设性破坏、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假古董”建设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华东五市“创优”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政府主导抓“创优”

华东五市从1995年起开始着手“创优”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由于“创优”工作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各市“创优”指导委员会把“创优”工作始终抓在手中。各市认为“创优”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机,是拉动内需,加快大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创优”一次成功的目标。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并且每年召开两次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抓“创优”、促“创优”、推“创优”,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整改,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关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传发动广泛深入

“创优”过程中,*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倡导“在外国人面前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是*人”的口号,充分展示*市市民的精神风貌。*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形象”,深入人心。*市政府向全市一万多辆出租车驾驶员和1万多辆公交车司乘人员下发了“创优”宣传资料,并要求熟记“创优”内容、要求、标准,形成了“创优”宣传的声势和社会氛围。并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创优”专版,专栏40余个,宣传“创优”,推动“创优”。*市对全市所有寻呼机用户,2个月不间断地发出“创优”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创优”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创优”舆论氛围。

(三)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市政府拨出专款资金5千万元,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绿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体现城市亮、绿、洁、美。*市投入巨资对全市主干道及环西湖沿线道路拆违还绿。*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为主,软件为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创优”思路。*市1997年投入246亿元,搬迁了18家城市污染企业,同时,将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汉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创优”标准建设成“城市景观路”,并全面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三年来,*市对全市24个主要景点和城区主干道及公共场所的200座公厕按“创优”标准进行了改造和翻新。

(四)注重“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在“创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市、*市资料准备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仅各相关行业的附件资料就堆满了一房间;*市迎检冲刺阶段,突击“创优”资料,6台电脑、6台复印机,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与此同时,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按“创优”要求18大项,加总目录共计19本,单独成册,设计和制作十分精美、规范、完备详实的“创优”资料,给予检查组良好的直观印象。

(五)以检查促“创优”

华东五市反复检查社会“创优”,成为他们推动全市“创优”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经验。*市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兵分四路,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部门、薄弱领域重点检查,现场督办整改,每次确定重点对象60家;*、*、*,甚至*都是市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现场督办整改,这种不间断、反复进行、直至达标为止的检查,确保了“创优”目标责任的彻底落实。

(六)迎检工作准备到位

华东五市均成立了“迎检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市长任常务总指挥,市直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现场组、资料组、服务接待组等。第一次与检查组见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员、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全体出动,热情迎接,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同时,*、工商、交通、市容调动一切力量跟踪服务,排除意外。分管副市长亲自坐镇指挥、协调,亲自为检查组调用资料。出租车队对检查组随时应候服务,*巡警便衣执勤,严密防范,各城市迎检准备十分充分。

四.关于我市“创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我市“创优”工作的优势

1.市委、市政府有“创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1996年我市召开了首次“创优”动员会,*年11月再次召开了全市“创优”动员大会,成立了“创优”领导小组,市委罗书记参加了会议,王守海市长亲自作动员讲话,明确要求一次“创优”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下达了“创优”目标分解责任。经过全市上下近半年的努力,“创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旅游立法工作超前完成。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创优”工作,《*市旅游管理条例》数易其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1997年9月,《*市旅游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在旅游立法上,我市比华东五市先行一步。同时,市政府已制定《*“一日游”管理办法》,并颁布施行。因此,在旅游立法上,我市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二)抓住“创优”机遇,提升城市功能

“创优”工作涉及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城市之争是综合实力之争,更是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之争。我市作为华中特大城市,要树立应有的形象和地位,“创优”工作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创优”可以全面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高全市各行业服务水平。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形成我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城市功能。

(三)“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齐头并进

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近年来,这一目标的大力推进,已经为“创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相互呼应,成为树立我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创优”工作又有力地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创优”工作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阶段,与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不谋而合。“创优”涉及自然山水园林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进程,因此,“创优”为我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大力推进“创优”工作成为我市环境创新工程的必然。

(四)继续深化我市“创优”工作

*年11月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区下达了“创优”目标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各单位按目标责任完成,*、计委、交委、建委、公用、卫生、环卫、东湖局、质监局等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创优”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工作起色不大。目前,“创优”验收已进入到倒计时阶段,10月份,我市将接受国家“创优”工作的验收,按照“创优”1000分标准,要达到900分以上的要求,工作量巨大而繁重,不仅涉及方方面面,而且时间紧迫,仅靠旅游管理部门协调,是难以胜任的。因此,需要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促“创优”。

1.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我市在市政建设、园林绿化、亮、洁、绿、美工程上实施了大手笔,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形象不断改善。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仍是当前的一大课题,乱搭乱盖,马路经济,麻木占道经营,出租车宰客等影响城市形象的现象仍有发生,使我市旅游可进入性降低,需进一步进行根本治理,实施还路、还道、还绿措施。

2.加大“创优”宣传力度,营造“创优”浓厚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各区“创优”广告宣传牌未完全到位,媒体宣传没有形成板块和阵势,市民对“创优”知之不多,必须集中新闻媒体优势,深入宣传“创优”目的、意义和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创优”、支持“创优”的良好局面。

3.加大“创优”工作的检查力度。全市旅游行业正进行第二次“创优”规范达标检查整改。但是对行业外部,市直各委办局区的检查力度不够,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创优”责任制,没有具体的工作部门和人员,因此,需要针对薄弱环节和参与“创优”工作的部门,进行深入检查,必要时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自挂帅,现场督办。

绿化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一.*五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年10月,*、*、*、*、*作为54家全国第一批申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的城市,经国家旅游局考核、检查、验收,均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且在考核得分上位居全国前列。

近几年来,*五市先后确定了大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思路,在旅游产业定位、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管理、市场促销等方面摸索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在产业定位上确立了发展大旅游的思想

*市的旅游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市则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中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定位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各市在城市定位上,突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著名的旅游胜地”;*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是“西太平洋沿岸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二)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大旅游的发展思路

*五市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规划因素,以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市政府成立的“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规划委员会”。该委定期会同计委、规划等部门对旅游项目论证审批;*市形成了“旅委”与计委、规划部门集中审定表决旅游改扩建项目的议事制度;*市在旅游立法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审核同意后,再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县级市、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市政府在建设发展中,为保护*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作出保留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决定,使*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使*旅游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在市场管理上实施了依法综合治理的措施*五市认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均采用联合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综合执法等形式,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取得明显成效。*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管理委员会”,其职能就是负责协调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联合对旅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市政府针对日趋升温的“一日游”市场,专门颁布了《*“一日游”公告》,并责成各景区(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景区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依法整治;*市建立“一日游”经营活动专项审批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当地旅游市场秩序。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

*市在景区点的建设上,市政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近三年来,共吸收40多亿元人民币投入景区(点)建设,建设了宋城、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点),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市全市60余家星级宾馆90%以上利用外资、吸收内资兴建,社会资金在旅游饭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在旅游产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创名优品牌*五市在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城市。*市政府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1—7频道等各大媒体,隆重推出“*国际梅花节”,*的花车巡游驶进了*滩,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旅游的一大特色,*向世界推销“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在住、食、购上充分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园林饭店,食——吴越菜,购——*工艺品、苏绣等,同时,举办国际性“*丝绸节”推销*旅游;*充分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推出中国第一桥——江阴长江大桥、神州第一佛——*大佛、*第一村——*村、*第一渚——鼋头渚,并以一首《*充满温情和水》的歌曲占领了日本客源市场;*着重推介都市旅游(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购物);*以“三江两湖”树立*旅游形象。通过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装,使*五市旅游形象充满个性化,城市充满个性化。近几年来,*五市海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

(六)在政府主导上给予政策扶持

*市政府为发展都市旅游,建立旅游“两委体制”,采取制定征收旅游企业旅游附加的政策,保证*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市财政每年拨款5000万元,用于*旅游促销;*市政府从第三产业发展基金中列支1000万元每年递增15%用于发展*旅游业;*市政府制定了按全市饭店利润的10%征收旅游附加的制度,每年13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市每年旅游市场促销费为500多万元。

(七)在城市环境建设与治理上为大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五市旅游业发展得益于基础环境建设与治理。*市政府为开辟“黄浦江夜游”旅游项目,动用巨额资金搬迁*外滩所有货运、军用码头;*市政府近年来改造了60多条道路,实现绿、亮、洁、美,投入4000多万元治理秦淮河、玄武湖;*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改造、扩建通往景区点道路50多条;为了维护*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7月专门作出了《关于拆除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新任市长上任不到一年,拆除违章建筑达137万平方米,拆违铺绿,改造了环沿西湖的环境,树立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在城市的建设上,着眼于树立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与国际接轨,在旧城改造和建设中,考虑了盲人和残疾人的设施建设,也考虑国内国外游客方便,设立了中英文对照指示方向的路牌等。*五市从抓城市环境建设、治理城市环境入手,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旅游的可进入性,有力保证了大旅游的发展。

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定位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植和扶持,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21世纪武汉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旅游业克服起步晚、基础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年旅游总收入达111亿元,又创新高。结合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市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要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我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与*五市人大、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中,他们均对武汉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过渡,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原因之一,武汉市要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必须首先建成国际旅游城市。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城市国际化道路的必经阶段。原因之二,发展武汉大旅游与市委、市政府建设滨江、滨湖城市的思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原因之三,市委、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的大力实施,使发展武汉大旅游、大产业成为可能。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进一步加以扶持发展,最终培植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要挖掘个性、渲染特色,把我市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市

*五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证明,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是没有个性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国际化城市。旅游业是以城市形象、城市特色为品牌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城市旅游业中发掘个性、渲染特色。我市是一个有着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底蕴;具有高山流水*觅知音、编钟、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汉阳兵工厂、张公堤、红楼等一大批可供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同时,我市又是全国知名的滨江、滨湖特大中心城市,长江和汉水在市内交汇,泾渭分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自然景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的楚文化和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和个性,是我市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关键所在。在旅游纪念品、饮食、景点、娱乐等旅游要素上需要展开充分研究,深度挖掘楚文化、民间文化特色,使旅游饮食、娱乐、地产品、人文自然景观突出我市充满个性和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同时,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使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要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宣传城市形象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市旅游业实际已形成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点,如*、*、*、*等等,但是包装组合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形象,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海内外推介、促销。同时,有一批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旅游业是一个“点子”产业,要画龙点睛。同时创新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结合武汉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可探索在水文化、热文化上,在名人故居等题材上深入挖掘、开发、实施创新,以“新”取胜,真正形成知名度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我市旅游精品和精华旅游线路。

(四)要注意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又构成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就武汉的实际来说,要发展旅游、形成大旅游格局,必须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规划,两方面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市为拓宽道路,曾准备砍掉市区几十年的树林,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社会的呼吁,*市政府思量再三,下令停止砍伐,保护了树林,保护与开发并进。据有关部门测试,*虽与武汉同为“火炉城市”,但因园林绿化覆盖率高,每年夏季气温降低了2—3℃。大量的事实表明,城市规划应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的整体特征、树立整体形象。为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充分体现旅游规划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做好我市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湖城市的整体性旅游规划、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令行禁止,使城市的建设性破坏、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假古董”建设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五市“创优”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政府主导抓“创优”

*五市从*年起开始着手“创优”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由于“创优”工作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各市“创优”指导委员会把“创优”工作始终抓在手中。各市认为“创优”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机,是拉动内需,加快大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创优”一次成功的目标。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并且每年召开两次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抓“创优”、促“创优”、推“创优”,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整改,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关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传发动广泛深入

“创优”过程中,*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倡导“在外国人面前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是*人”的口号,充分展示*市市民的精神风貌。*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形象”,深入人心。*市政府向全市一万多辆出租车驾驶员和1万多辆公交车司乘人员下发了“创优”宣传资料,并要求熟记“创优”内容、要求、标准,形成了“创优”宣传的声势和社会氛围。并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创优”专版,专栏40余个,宣传“创优”,推动“创优”。*市对全市所有寻呼机用户,2个月不间断地发出“创优”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创优”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创优”舆论氛围。

(三)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市政府拨出专款资金5千万元,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绿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体现城市亮、绿、洁、美。*市投入巨资对全市主干道及环西湖沿线道路拆违还绿。*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为主,软件为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创优”思路。*市1997年投入246亿元,搬迁了18家城市污染企业,同时,将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汉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创优”标准建设成“城市景观路”,并全面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三年来,*市对全市24个主要景点和城区主干道及公共场所的200座公厕按“创优”标准进行了改造和翻新。

(四)注重“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在“创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市、*市资料准备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仅各相关行业的附件资料就堆满了一房间;*市迎检冲刺阶段,突击“创优”资料,6台电脑、6台复印机,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与此同时,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按“创优”要求18大项,加总目录共计19本,单独成册,设计和制作十分精美、规范、完备详实的“创优”资料,给予检查组良好的直观印象。

(五)以检查促“创优”

*五市反复检查社会“创优”,成为他们推动全市“创优”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经验。*市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兵分四路,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部门、薄弱领域重点检查,现场督办整改,每次确定重点对象60家;*、*、*,甚至*都是市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现场督办整改,这种不间断、反复进行、直至达标为止的检查,确保了“创优”目标责任的彻底落实。

(六)迎检工作准备到位

*五市均成立了“迎检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市长任常务总指挥,市直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现场组、资料组、服务接待组等。第一次与检查组见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员、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全体出动,热情迎接,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同时,公安、工商、交通、市容调动一切力量跟踪服务,排除意外。分管副市长亲自坐镇指挥、协调,亲自为检查组调用资料。出租车队对检查组随时应候服务,公安巡警便衣执勤,严密防范,各城市迎检准备十分充分。

四.关于我市“创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我市“创优”工作的优势

1.市委、市政府有“创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年我市召开了首次“创优”动员会,*年11月再次召开了全市“创优”动员大会,成立了“创优”领导小组,市委罗书记参加了会议,王守海市长亲自作动员讲话,明确要求一次“创优”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下达了“创优”目标分解责任。经过全市上下近半年的努力,“创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旅游立法工作超前完成。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创优”工作,《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数易其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1997年9月,《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在旅游立法上,我市比*五市先行一步。同时,市政府已制定《武汉“一日游”管理办法》,并颁布施行。因此,在旅游立法上,我市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二)抓住“创优”机遇,提升城市功能

“创优”工作涉及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城市之争是综合实力之争,更是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之争。我市作为华中特大城市,要树立应有的形象和地位,“创优”工作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创优”可以全面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高全市各行业服务水平。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形成我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城市功能。

(三)“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齐头并进

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近年来,这一目标的大力推进,已经为“创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相互呼应,成为树立我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创优”工作又有力地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创优”工作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阶段,与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不谋而合。“创优”涉及自然山水园林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进程,因此,“创优”为我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大力推进“创优”工作成为我市环境创新工程的必然。

(四)继续深化我市“创优”工作

*年11月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区下达了“创优”目标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各单位按目标责任完成,公安、计委、交委、建委、公用、卫生、环卫、*局、质监局等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创优”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工作起色不大。目前,“创优”验收已进入到倒计时阶段,10月份,我市将接受国家“创优”工作的验收,按照“创优”1000分标准,要达到900分以上的要求,工作量巨大而繁重,不仅涉及方方面面,而且时间紧迫,仅靠旅游管理部门协调,是难以胜任的。因此,需要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促“创优”。

1.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我市在市政建设、园林绿化、亮、洁、绿、美工程上实施了大手笔,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形象不断改善。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仍是当前的一大课题,乱搭乱盖,马路经济,麻木占道经营,出租车宰客等影响城市形象的现象仍有发生,使我市旅游可进入性降低,需进一步进行根本治理,实施还路、还道、还绿措施。

2.加大“创优”宣传力度,营造“创优”浓厚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各区“创优”广告宣传牌未完全到位,媒体宣传没有形成板块和阵势,市民对“创优”知之不多,必须集中新闻媒体优势,深入宣传“创优”目的、意义和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创优”、支持“创优”的良好局面。

3.加大“创优”工作的检查力度。全市旅游行业正进行第二次“创优”规范达标检查整改。但是对行业外部,市直各委办局区的检查力度不够,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创优”责任制,没有具体的工作部门和人员,因此,需要针对薄弱环节和参与“创优”工作的部门,进行深入检查,必要时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自挂帅,现场督办。

绿化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一、云南花卉、旅游印象

(一)斗南花卉

斗南镇隶属##市##县,农村人口2.7万,耕地1.9万亩。花卉产业是斗南镇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花卉运销、物流、包装、保鲜及与之配套的二、三产业的发展。

1、起步早、规模大。该镇于1984年率先在全省种植鲜切花并取得成功,并自发形成了集贸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农户基本掌握了花卉种植生产技术,全镇花卉复种面积达12431亩,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非洲菊、满天星、勿忘我及其它杂花7大系列,300余个品种,六大切花获得专利证书,并带动了全省10多万农户种植花卉12万亩,吸引和带动了盆景、苗木经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市场兴、品牌响。发展过程中,政府十分注重市场的培育。1995年兴建了8000平方米的鲜花交易市场,1999年扩建了占地74亩的花卉交易市场。目前,每天有66大类、350万至500万支鲜花上市交易,分别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参加鲜花交易的有近万人,从事花卉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有365家。据介绍,该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2亿元,销售种苗、种球5000万株(个),鲜切花16亿支,交易量分别占全省的80%、全国的57%,市场的成交价主导了全国鲜切花的批发价格。斗南花卉市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命名为“全国鲜切花定点批发市场”、“全国重点花卉市场”和“全国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镇被林业部授予“中国花卉之乡”称号。

3、建中心、搭平台。继斗南花卉市场之后,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国际花卉拍卖中心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于2002年12月20日开始试拍。一期工程投资1.26亿元,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300个交易席位、两个电子拍卖交易大钟,可日拍卖200万枝鲜切花,是我国最大的鲜切花产地拍卖市场,为云花走向世界搭建了新的平台。

4、形产业、带旅游。“斗南花卉”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一定知名度。近5年来,慕名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外国游客达15万人次,国内游客达20万人次,散客达50万人次。仅2003年,到斗南花卉市场参观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就达25万人次左右。

(二)云南旅游。

重点考察了##世博园、九乡风景区(溶洞)、云南石林、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景点,其主要特点是“独特、创意、配套”:

1、独特,就是景点属国内独有或少有的精品。如世博园的永久性庭院,展示出外国及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不同文化、不同特点的地域园林艺术;九乡风景区,地质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区内拥有全国罕见的大型溶洞群;云南石林的奇石、瀑布、溶洞、湖泊等自然风光,形成最独特而又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堪称“天下第一奇观”;丽江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是一座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古朴如画的古城,1997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玉龙雪山属现代海洋性冰川,是北半球最南面的雪山,是杜鹃花的著名产地和药材宝库。这些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2、创意,就是出奇制胜,大胆增加旅游项目,引导游客消费。如九乡景区洞内的“古河穿洞”,河水奔泻入洞分为两股,形成高约30米罕见的雌雄瀑,其中一股属人工所为;返程是全长476米的索道,索道上不经意的电脑摄像,让游客在新奇中奉上15元。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建设者引进意大利缆车,让游客毫不费力登上海拔4546米,既领略雪山胜景,又圆了登上高海拔雪山的梦想。在这些自然景观中,在智者的创意和能工巧匠的妙手下,无形中使景区增添了非凡的魅力。

3、配套,就是从“行、住、吃、游、购、娱”等诸方面抓好配套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一是举办大型活动。如“五一”期间,云南举办第5届##国际文化旅游节、99世博5周年庆典、春之旅亚洲群星演唱会,等等。二是风味美食。过桥米线、沙锅鱼、宜良烤鸭、菌王火锅、酒林药膳、撒尼族风味等,让游客回味无穷。三是特色购物。如缅甸玉器、云南药材、普洱茶、云烟、傣锦、斑铜工艺品等成为游客购物的热点。四是民族风情。云南聚居着2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留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都成为游客猎奇对象之一。

二、几点启示

云南省花卉、旅游产业的发展,起步早、规模大、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云南的成功实践,更加坚定了我县发展花卉、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结合##实际,借鉴其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气候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富余的劳动力等方面优势,为我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今后,##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必须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争创特色,主动融入,加快对接,用生态兴县理念引领经济发展,突出做大做强苗木花卉、氟化工、原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步伐。其中一产在继续发展壮大烤烟、豆腐皮、水果“三蜜”、畜牧水产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苗木花卉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做特做强;二产在大力发展矿产品加工、木制品加工、林产化工、水电等重点产业的同时,突出把氟化工业作为经济提质、增效、壮总量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三产突出把原生态旅游作为增强经济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做旺做强。

(二)必须集智聚力,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发展

2002年9月,我县引进香港浩捷集团创办了元生花卉公司,现已种植30多个鲜切花品种1500多亩。公司与福建农林大学开展科技合作,建立了花卉组培科研实验基地和100立方米的种苗、鲜花保鲜冷库。同时,计划与上海种业集团合作,种植神马白菊300亩、康乃馨200亩。在“省第五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香石竹(康乃馨)获产品一等奖、大丽花获展品金奖。目前,我县花卉苗木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福州、北京、广东等地,并出口日本、新加坡。为进一步拓宽花卉销售网络,元生花卉公司在福州乌山等地建立4个批发点的基础上,又与闽东大黄鱼集团公司合作,在福州兴建5000平方米的福建花卉贸易交易中心。下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把##建设成为万亩鲜切花卉的中国南方特色花卉基地和千亩珍稀花卉观光园区。

1、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我县发展花卉产业具有自然条件好、花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等优势。当前,必须进一步充实花卉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花卉产业的宏观管理和统筹规划,并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做大扶强里田花卉基地的基础上,引进更多企业入驻我县,发动更多的农户参与发展。

2、要创建特色,树立品牌。花卉市场的焦点在于花卉产品的质量。花卉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发展,除了不断提高科技水平、积极应用优良品种外,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绝大多数有实力的花卉公司,无不在搞专业化生产,突出某一种优势花卉的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从长远看,我县花卉也必须走专业化生产的道路,在品种、质量上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名牌产品,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

3、要扶持龙头,壮大规模。为使我县花卉产业尽快形成规模,必须走“农户+公司+市场”的模式,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壮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壮大龙头企业。元生花卉公司要按照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控股、参股、合资、联营等形式,吸引有实力企业加盟产业发展,形成集团化和专业化,提高花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要认真抓好企业、农户的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及产品的对外销售三个环节,逐步形成科研、生产、销售的完整体系。另一方面,要发动农户参与。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发动农户和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花卉产业发展,在做大里田花卉基地的基础上,逐步把花卉产业辐射到长校、李家、东华等其它乡镇,做大做强##花卉产业。

4、要完善服务,优化环境。一要健全完善交易市场。元生花卉公司在福州建立的鲜切花批发点、联锁店,以及正在建设的福建花卉贸易交易中心,将使我县的花卉交易上一档次。今后,要继续搞好服务,加强采后冷库等处理设施的建设。二要加快配套产业发展。花卉产业的发达必然会带动化肥、农药、塑胶、包装、运输等一大批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形成一个门类繁多的产业群,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三要搞好优质服务。各有关服务职能部门要为花卉的出口、运输、检疫等提供高效、快捷、周到的服务,共同建设花卉出省出国的“绿色通道”,促进我县花卉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四要形成旅游产业。随着花卉产业的发展,还可探讨建设花卉公园,与其它旅游景点一道对公众及旅游者开放,供游人观赏、拍照、采摘等,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一处景点。

5、要引智引力,科技兴花。花卉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花卉质量的竞争。一要加强科技合作。要加强与省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以育种、引种和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利用我县丰富的种质资源,培育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品种;加强工厂化育苗及栽培技术研究;加强切花的保鲜、贮运研究;专用花肥花药及栽培基质的研究与开发等。二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除了由各类专业院校培养花卉专业人才之外,要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业余班,有计划地对花卉生产、管理经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增加花卉产品的科技含量。三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经常组团派出学习考察,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县花卉产业的发展。近期,要加强联络,促进我县与##县、里田乡与斗南镇建立“友好县(乡)”结对关系,共同推动花卉产业的发展。

(三)必须想方设法,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以地貌多样、温泉众多、生态优良和文化底蕴深厚见长。近几年来,我县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兴办”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兴办旅游业,先后开发了灵台山、狐狸洞和夜滩温泉山庄等景区(景点),特别是景秀园林公司绿化苗木基地、嘉德冷泉养殖、青龙果蔬公司蜜雪梨基地等,为今后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福建万宝投资公司投资1.2亿元的九龙湖、北斗山风景区正式动工,计划两年内将完成一期投资7000万元,使景区具备对外开放条件。力争经过3-5年努力,把九龙湖、北斗山景区建成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部级风景名胜区,实现景秀园林生态农业观光园、嵩口氡泉休闲疗养区、城区“S”型夜景工程观赏区等特色景区对游人开放,使我县成为闽西北新兴的原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区。

1、要强化旅游产业的领导力度。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大,但效益长久的项目,单靠政府旅游部门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旅游资源开发应走“统一规划、政府运作、政策引导、社会投资”的路子。要继续加大抓旅游的工作力度,强化部门的协调配合,特别要充实和加强旅游局工作力量,使旅游部门无论在景点规划、开发,还是在行业管理中都能真正起到积极的主导作用。

2、要合理整合旅游资源。旅游发展,规划先行。要按照科学合理、突出特色的要求,加快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论证和审议,以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最大限度地把资源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努力在新奇、独特、创新、高效等方面下功夫,把山、水、洞、泉、林、花、岩、峡的精华充分展示出来,把##淳厚的风土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原始的天然景致突显出来,策划、包装出一批旅游精品。要深入挖掘景点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在凸现他们的灵秀隽永和悠久历史的基础上,拓宽其历史沿革、民间传说、风俗民情、宗教特色、文物价值等文化内涵,顺应现代旅游民俗化、时尚化的要求,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同时,要精心设计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提供选择、加以推广。

3、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在充分发挥连城冠豸山机场优势,尽快打通内外交通要道,增强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和在县内活动的便捷程度。一要尽快修复##通往三明公路,主动对接京福、三泉高速公路和鹰厦铁路,吸引省内外游客;二要优先安排余李线(余朋至李家)沙芜至灵地段公路改造,实现景区与连城冠豸山机场对接;三要优先安排##通往连城的里田至长校公路建设,尽早打通进出口通道;同时,积极配合市里做好三泉高速二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力争尽快动工建设。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4、要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步伐。要紧紧抓住福建万宝投资公司投资1.2亿元开发北斗山、九龙湖景区的契机,主动配合做好景区的总规和详规编制工作,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配合万宝公司按照建设国家AAAA级风景区和部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准,加快重点景区建设步伐,逐步把九龙湖景区建成养生、观光、休闲、度假、科考等多类型多层次的风景展示体系,把北斗山景区建成观光、体验、探险、野外生存训练等不同层次的风景展示体系。要加快景秀园林生态农业观光园、里田“花卉之乡”、嘉德冷泉休闲中心等项目建设,并进一步加快热氡温泉、灵台山等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培育壮大我县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有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如在九龙湖景区造古人类雕塑、博物馆,在北斗山建设红军路、高空索道,等等。此外,要加快城建步伐,把县城当作景区来建设,对县城实施净化、美化和绿化,重点规划建设好城区“S”型夜景工程,树立旅游城市形象,建设与旅游相适应的新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