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1篇

当然,课堂提问并非是易事,其有一定的规律和步骤.在笔者看来,提问教学的关键便在于“提问”二字,教师在授课前应该精心备课,充分研读授课内容,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层次水平来设置相应的问题,并预设好各教学环节中的引领性问题.同时教师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回答总是富有个性且与正确答案有一定偏差的.因此,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或者临时生成的新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根据学生水平层次设置相应问题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应当贯穿于整个课堂,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它能够引导学生由浅显到深地学习,同时还能够在问题中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能够让学生在问题中逐步掌握所授内容和知识.教师要达到课堂提问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应当充分思考学生对哪些知识点不够了解,对哪些知识点是需要强化讲解,对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启发,学生在课堂上会怎样回答、提出什么样的新问题等.另外,教师尤为需要注意的是,班上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是不平衡的,其层次水平不一,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课前所要充分准备的.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所设置的问题应当有深有浅,要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还要遵循认识的规律.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动力,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著地探索.例如,提出“2的25次方是几位数?”的问题之后,学生不怎么感兴趣,教师可换一种提法:“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传给不知道此消息的另两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吗?”教师这样提问,学生马上就有了解决此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起先,谁都认为这是办不到的事,但经过认真运算,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这样发问最能让学生跃跃欲试,又能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受到思想教育.

三、把握提问时机,努力提高提问效率

实践证明,提问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启发性,有加深对知识理解,培养思维能力等作用.课堂提问有其固有的限制.如在不同的课堂情境、授课进度、教学阶段,提问所取得的作用各不相同,有时甚至会取得反效果.由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要注意时机的把握,寻找适合的切入点.通常,授课前的提问是为了使学生温习上个课时所讲内容或是引出新课内容,为讲授新知识做过渡.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抓住新知识点,所适合提问的时机为课堂导入时;指导学生有条理、系统地梳理知识点,所选择的时机为课堂小结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及时补充教学,所选择的时机最好为课堂即将结束时.提问的时机应多选择在语言材料引入,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学生稍有疲惫,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时等.

四、明确课堂提问目的,遵循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

许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即是随堂问或者是满堂问.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课堂提问的实质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根据实践可知,课堂提问的目的有其明确性,符合教学规律和理论.1.促进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隶属关系,完善认知方法;2.设置提问情境,启发、引导并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3.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4.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5.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6.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课堂效率

高中阶段的地理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相比于物理、化学等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理科类学科,地理学科更倾向于人文性的特点,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研究的内容也多是与人类居住的地球表面有关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以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影响的人文地理内容。因此对于课堂之上的地理学知识,学生学起来非但不会感到陌生,还会产生熟悉感,消除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恐惧,更容易拉近地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但是也正因如此,一些教师与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在认知方面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他们认为课堂上的内容依靠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和课后背诵就能很好的掌握,导致出现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懈怠,不重视授课方法,学生上课听讲不认真,容易开小差的不规范课堂现象,使高中地理课堂效率低下,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不够高,长此以往,不利于地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继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开展。作为地理教师不能固守成规,太过于依赖自己的教学经验,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使之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符合,同时应该摒弃课堂上依旧存在着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尝试不同的讲课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地理课堂的趣味性,从心底产生“我要学”的想法,才能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改变课堂氛围,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针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问题,本论文试从转变教学理念和充分了解学生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之上以教师为模仿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会成为他们行为准则的标准。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态度与方法,会对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态度与积极性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讲课热情,就会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不自觉的参与到对地理课堂知识的讨论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内容,会在课堂之上运用各种方法反复给学生讲解、强调知识重难点,解答疑问,学生可以由此感受到老师对课堂知识的重视,从而督促学生认真听讲,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从自身入手,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

在新课改大背景下各种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地理教师们在为构建良好的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做各种尝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今的教学大环境,因此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理念的理论要求与标准,明确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应如何正确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在何种程度上调动课堂氛围,才能使教学实践获得最好的效果。否则只重视实践而忽视了理论指导,就会本末倒置,使课堂教学方向发生偏离,脱离原本的教学活动设计初衷,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教师感觉课堂上学生配合的很好,课程开展的很顺利,但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的原因。缺乏教学理论支持的教学活动,容易使教师忽略课堂教学目标,而一味的注重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虽然参与热情高,但因为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对应该记住、理解的重点内容并不明确,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教师的教学成果、课堂讲课效果与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名负责的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当前的地理教学大环境,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改进教学方法,使地理课堂充满趣味性,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另外不能操之过急,要从教学改革节奏进行过快而忽略教学质量的现象中吸取教学经验,重视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检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得到良好的课堂体验,才算是达到了新课改的最终目的。

二、充分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施对象是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无论设计怎样的教学步骤,都是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依据的,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听课感受的课堂教学计划,才算是达到了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标。为了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必须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各种教学环节,是为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所要讲述的新知识的具体情境之中,如果学生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不能很好的回答老师在课堂引入环节的提问,会打击他们的上课积极性,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失去信心,从而降低课堂参与度。如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课堂之上对于学生学起来普遍有困难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当作教学难点,花更多的时间与心思设计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而对于学生平日里掌握的比较扎实的知识点,在讲新课的时候只要稍微一提即可,不必再浪费时间特意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3篇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实践有效性不久前,参与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是: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和意义。与会者讨论激烈,各抒己见。而与课堂效率阐述的多,教学的意义在哪里,涉及的不多。近来,随着课改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论文也不断出现在各大期刊。而对于政治课堂的教学意义似乎还不多见。因此,我想就个人的一点体会,谈谈对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尤其是意义的理解。我更愿意将意义表达为政治课的教学价值。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价值呢?我想首先应该从对政治教学有效性和教学价值的认识谈起。

一、对高中政治教学有效性与教学价值的认识

教学如何才能有效呢?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因此,效率在于,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主动乐于的去完成知识的记忆、理解、消化、运用。如何抓住学生的心呢?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就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探究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一言之,就是当下最流行的“以学生为本”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尊重学生,走进学生内心,加强师生交流,研究学生的学情及情感需求,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制定安排教学活动,创设课堂过程。

有效教学不等于有价值的教学。尤其在我们政治学科,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记忆、理解、运用。但只是停留于知识的层面。政治教育还应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有价值的政治课堂,应该是很好完成三维目标的课堂,除了达成知识目标,还需要上升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达成。学生在学习过程,除了获得了基础知识的认知,还有所感有所悟,提升了能力,获得了某种意识,形成了某种价值评判标准。例如就政治生活学科教育而言。除了知识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公民意识,公民道德规范,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以及理解支持国家政策的自觉性。最终培养自发的爱国热情!

因此,一堂有效的、有价值的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安排、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怀着教育理想,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勇于实践、敢于实践、乐于实践,才可能无限靠近实现高效、有价值的理想课堂。笔者以一堂教学实践尝试,来谈谈追求这一目标的一些看法。

二、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教学价值的教学实践反思

我曾经上过一堂《政府的责任》公开课。受到听课专家、同行一致好评。内心充满幸福感的同时,反思自己如果说有成功和可取之处,在哪里?自己认为,这堂课最大亮点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思维,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了应有的公民意识。

如何设计这堂课呢?经过认真的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不多,不难理解。因此我把重点定位于通过学生的参与以课堂探究形式,以大量的生活实际,来分析讨论,最终达到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政府的责任在哪里,我们的政府是负责任的人民的政府。培养学生自发的拥护政府工作,支持政府,自觉监督政府的主人翁意识。

(一)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教学效率提高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分组探究学习,完成本框题知识体系构建,培养学生宏观建构认识能力。在交流中完成查漏补缺。交流中学生观点发生碰撞。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多角度,大范围参与发言。由此产生不同的认识而引发讨论。目的,首先培养学生课堂思辨、语言表达能力,其次通过不同观点碰撞初步形成对我们的政府工作有了较深了解,形成初步的情感认识。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思维拓展,什么样的政府才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使学生开始在讨论的基础上,完善对政府的责任的认识。形成全面深入的评判标准。我又设计了敢于道歉的政府才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在学生基本形成了政府对人民负责应该做好哪些哪些工作的基础上,我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提出,政府不仅应该做好工作,工作出现失误,还应该自觉主动承担责任,敢于道歉!补充完善了学生对政府的责任的认识理解。

(二)追求认知准确、情感认同、亲身体验,提高教学价值所在

在学生们有了以上知识和评判认识储备基础上,我设计了课堂实践活动。打开太仓市政府网站!一方面,让学生真切的关注到政府的工作网站内容。了解到政府为我们的参与提供了哪些便利的途径方式。更增我们的政府是对人民负责的政府的认可。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体验,动手参与。就刚才课堂讨论发现的社会问题,直接通过市长信箱给市长写信。锻炼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和方法。说过:“梨子甜不甜,只有吃过了才知道。”这句话强调了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课堂仅仅停留于认知层面是不够的。必须给学生体验的空间。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得到体验。才有可能深化认识,提高素养,内化为跟随学生一生的东西。

课堂上,学生市长信箱反映的问题是,某段公路损坏,颠簸。附近学校、行人较多存在隐患,容易发生危险。其后的某一天,这个给市长写信的学生兴奋地找到我说市长给他回信了。城建局给他妈妈打电话了,因为他留的是妈妈的电话。说明了情况,并明确问题会很快得到解决。从这个孩子激动的表情,我知道,这个学生以后也许不会记得这堂课学过的知识,但他学到了发现问题、反映问题的社会责任。具备了有问题可以通过许多合法途径寻找政府帮助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那一刻,我有了因小小成就感激起的喜悦!

韦斯特的著作《语言的教育》里说:对于学了许多而对他们无用的词汇的人们,或学许许多多词汇而不能运用的人们,好像具有一大箱的工具而不能使用的木工一样,比不上一个工具少而能使用自如的木工。有效有价值的政治课堂教学,一定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对学生思想认识产生影响的课堂。不在于仅仅的知识获得。

快节奏的时展,高度尊重学生生命本体的教育理念,学生知识面越来越开阔,都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严格要求。如何打磨一堂对学生负责的课堂?怀揣一份忐忑,摸索着,且行且努力!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4篇

课堂生活 边缘学生 体验缺失

一、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积极体验的缺失

体验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基本样式。狄尔泰认为,“生活体验的最基本形式包括我们生活中直接的、先于反思的意识:一种反射性的或自发的意识,作为意识,它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是主体的身心与外部世界产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认识实践活动。然而在现实的课堂生活中却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课堂生活中积极体验的缺失而走向课堂活动的边缘,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学生。

在我国目前的课堂活动中,还存在学生积极体验的缺失的现象。课堂活动中学生“体验缺失”的主要表现为:在学习活动中不能发现自我价值,丧失体验的主体意识;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捕捉教师提供的有效教学信息,失去体验的活动过程;在获取学习内容的过程中,不能理解所学课程中的丰富的审美信息,丧失体验的情意特征。学生积极体验的缺失意味着学习主体意识的消弱,自我情感的荒芜。他们不能对自己在课堂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定位,因而使自己课堂活动中的角色边缘化,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学生。课堂活动中积极体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主体性体验的缺失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学生不能发现自我价值。教师拥有课堂活动的话语霸权,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思考者、体验者。造成学生主体体验缺失的主要原因有:意识到教师的绝对主体作用;二是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过分注重间接经验,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三是缺乏独特性、创造性,只是一味的机械性的训练。学生主体体验的缺失意味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萎缩,缺少主体性的教学情境,学生鲜活的生命意识被忽略了,学生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本应处于课堂活动中心地位的学生被边缘化了。

2.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过程性体验的缺失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学认识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是教养和养育的统一。”但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注重课程的只是结果,漠视学习过程内在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成性,本该鲜活、生动、满意与创造的教学过程因此变得空洞抽闲。“它通过教师的行为方式的技术设计来控制学生的活动。学生实质上受到双重控制,一是知识的控制,一是教师的控制。”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不能捕捉到教师提供的有效教学信息,更不用说对课堂信息进行积极的主体建构。那些拥有较好的知识基础,能较好掌握知识的学生得到教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在课堂活动中有更多地参与积极体验的机会,成为课堂活动的中心。而那些基础薄弱,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参与课堂积极体验的机会却要少得多。这样,后者在课堂活动中被边缘化了。

3.课堂活动中边缘学生情感性体验的缺失

传统课堂教学重认知轻情意,重智力轻非智力,原本极具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教学活动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枯燥的活动。课堂活动中缺失了情感也就缺少了激情与活力。学生不能理解与知识相伴而来的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信息。生硬的远离生活的知识,势必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失败,产生消极的课堂体验。这部分学生会逐渐由对一门课程感到困难而发展到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倦,既而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厌倦,因而在激烈的学业竞争中发展为一种习得性无助感。这种无助感使他们徘徊在课堂活动的边缘,成为课堂活动中的边缘学生。

二、教学对策:建立理解型的师生关系

1.理解型师生关系寻求教育的生活意义

生活世界是与科学世界相对的概念,最初由现象学家胡塞尔提出。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前科学的世界,与客观科学意义的世界观不同,它是生活主体在其特殊视界中所经验的世界。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作了进一步阐释。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指围绕文化价值的子系统与人的意义的理解、交互主体性相关的世界,是与人的目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世界与价值世界。当代教育中的许多教育情境背离了生活世界,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教育要回归到生活世界,课堂活动中要向学生展示生活的意义。

理解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就是要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寻求教育的生活意义。“生活意义是无声的声音,不能听见的呼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话语,没有形状的表现,它在个人经验中成长,对话是生活意义的土壤。”追寻学习过程中生活意义对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边缘化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面对边缘化学生,教师要学会等待。课堂活动中教师的等待是一种期盼,一种信任,也是一种教育的责任。教师要学会等待,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宽松的自我空间和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2.理解型师生关系强调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

教师话语霸权的实质是教育活动中教师用一种声音取代不同的意见。教师的话语霸权造成了师生在教育交往中缺少对话的平等。语言即家,语言是我们生活的场所,但令我们担忧的是“教育的语言已经疏远了体验,一定程度上,听的艺术——即听取我们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富有意义的信息互换——已经消失了”。语言的异化把我们的讲话和行动简化为权利协商,这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窒息。生活于语言中,生活于形成和塑造我们的那种语言力量中就是唯一的生活。

消解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话语霸权的主要途径是对话,对话中理解,理解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边缘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3.理解型的师生关系要求重构教学规范

新的课程观念提出了新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教学中应存在一种反思,教学关系是一种反思性的关系,这种反思性的教学关系追求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主体间性是指特定人员发挥主体性与其他人员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由理解性,通融性和共时性组成。”在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相统一的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平等对话,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这是一种动态的建构性的师生关系,师生通过教育生活中的交往而彼此适应理解,师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寻求教育的价值。边缘学生需要得到教师的理解,理解的基础上得到一种体验,一种能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让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的体验。这种体验也是从课堂活动的边缘回归到课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范海南.宋广文译.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与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参与度;能力提升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但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即使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难掩的瑕疵.去年市期末统考首次将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了详细的反馈,本人在分析每位学生的解题及得分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有助于今后教学的改进与提高.

研究成绩的反馈数据,其中感悟最深的是期末统考中的解答题第一题:已知p:方程x2k-4+y2k-6=1表示双曲线,q:过点M(2,1)的直线与椭圆x25+y2k=1恒有公共点,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该题总分6分,放在解答题第一题说明是基础题,难度不大,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应该得分.同时在考前复习时同类型的问题出现过不下三次,每次详细地给学生分析了,仔细地把解题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并提醒学生重视这类问题.全班44人,最后的成绩是班级平均分为3.9分,得满6分的6人,得5分的16人,得4分的7人,得3分的4人,得2分的9人,得1分的1人,得0分的1人.其中有两个总分在班级排名第二、第四的学生这一题只得了4分,甚至有3个原先成绩在班级排名前十的学生只得了2分.这样的成绩的确是出人意料,同时也暴露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教之以道,授之以渔,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刚教书的前几年还会思考从学生角度会怎样想的,学生会怎么解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教材渐渐地熟悉了,而与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鲜少去思考这些问题了.大多在上课时,我们教师会把自己所知道的按照自己所想的“直接”教授给学生.就像在平时上课讲解这类问题时,直接就给出了这一题的常规解法:先解出p,q各自为真命题时的k的取值范围,再取它们的交集.而在分析命题p、命题q为真命题时自己主导的因素占的比较大.这时学生就好比是观看者,机械地模仿去做,没有真正学会问题的分析过程,从而导致错了又做,做了又讲,讲了还错.可作为教师的我们还“乐此不疲”,或者在上课中又重新讲,重新板书,或者在课堂中批评一下某某同学讲了这么多遍怎么还不会等等.殊不知我们在做着大量无效的重复工作,原因就在于没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同时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新课改已经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使他们能终身受益.然而“授之以鱼”忽视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忽视了学生的困难,最终导致学生能力的丧失.

前进因而在该考题的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解题的切入点,即p,q两个命题为真命题时满足的条件.在p命题为真命题时,不要直接给出双曲线所满足的条件,可引导学生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对比,让学生自己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条件.对于命题q是真命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即如何把过定点的直线与椭圆始终有公共点之间找到一个不等关系,这时可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尤其是其“半成品”,也许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想到设出直线方程,然后联立方程组利用睦辞蠼 .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大家一起来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困难的所在.当学生认真分析后,普遍感到困难,再提示学生从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上探索解题方法,同样也可由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同时,在题目解决后,再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确问题出在哪里,怎样解决问题,体现怎样的方法和思维,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二、关注学生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反思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不一定吸引每一个学生,对讲授内容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很容易开小差,甚至连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例外.前面所提到的总分排名在班级第二、四的学生就是这种情况.在该题得满分的6个同学中,有两个同学是数学成绩以及各学科总分也不大理想的,他们都能得满6分,更加说明了该题并不存在难度问题,但许多的尖子生反而没有得到理想的分数.这不得不让我思考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问题.很多时候就知识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和消化,而是在于学生有没有参与知识产生的过程,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真正地作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作为发展变化主体的学生被动,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或者不想动脑,去认识教师的所教,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的发展,再多的讲与练只是徒增学生的负担,久而久之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其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很少有效地汲取知识.” 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兴奋,让课堂焕发生机和活力.

前进 (一)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新的问题作适当的“降格处理”,探寻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使新的问题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进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地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该考题的讲解中,可启发学生思考:对于该问题你能联系到课本的哪些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对该问题可得出怎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处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双曲线方程的特征知识,把问题化归为课本知识,降低了本题的难度,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条件的寻找过程中, 并自主得出命题p为真命题时的等价条件.这样学生获得了解题上的成就感,更有兴趣而且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下一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二)可设置认知冲突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习得必须在学习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知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合,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认知冲突的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的.其观点是:一般情况下,人们都有维持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一致性的需要,以保持心理平衡;如果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前后不一致时,也就是出现了所谓认知上的失调,这时人的心理会出现紊乱或不安,就会力求通过重新组织或改变自己的观点,以达到新的认知上的平衡.教师的教直接作用的是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学即是心理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智慧活动,引发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是一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策略.

该考题中在分析命题q为真命题要满足什么条件时,可启发学生思考,直线与椭圆恒有公共点可以利用什么来说明?若要设出直线方程,又得引入变量,这样问题变量又多出了一个,怎么解决?告诉我们一个定点、一个椭圆方程,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能否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寻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呢?通过这样引导,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三)可适时留给学生时间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若一味地直讲到底,学生很容易出现疲劳,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课堂教学里.有效的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不妨先留给学生适当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

该考题在命题q为真命题的条件的探索过程中,不要先入为主提示学生,可让学生先讨论思路,动手解题,或许学生会想到点在椭圆内,但肯定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漏了考虑椭圆方程中含字母还得考虑方程首先要满足椭圆方程这一条件限定.当学生在自己求解的过程中发现困难时,发现了问题而自己又不知道问题所在何处时,此时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因而也能更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反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即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标之一,更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学生只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在解题过程中总结,不善于在解题后反思题目,因而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普遍欠缺扩大解题收益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包括会数学方法解决现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从现成的问题中进一步提升,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一类问题.因而在分析完该考题后,教师可在该题的基础上对该考题变式应用,拓展延伸,增强学生灵活应用的能力.

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反思、拓展和延伸使学生有了对问题进行联想和变化的意识和能力,遇到新问题能够回忆典型例题,进而分析解题方法,寻找解题突破口,使学生不再拘泥于“题海战术”中,使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扩大解题收益的能力.

继续深入反思课堂教学应该有新的思想,而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指引我们有新的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将继续我们前进的步伐,期待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凤霞.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6).

[2]刑春晖.授之以渔与佐之以渔.教与学,2010(5).